水肥一体化

搜索文档
“保险+期货”入选夏季达沃斯白皮书推介案例
期货日报网· 2025-07-11 02:35
保险+期货模式创新 - "保险+期货"作为中国特色金融业务模式创新,被世界经济论坛白皮书列为示范性案例,为全球农业风险管理提供中国经验 [1] - 嘉吉公司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发起"松原农业风险综合管理试点项目",通过"保险+期货"模式为农户构建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结合的生产模式 [1] - 该项目具有可复制性和市场导向性,入选白皮书成为全球农业风险管理参考方案 [1] 项目成效数据 - 三年间"保险+期货"累计为农户赔付超150万元,户均赔付达物化成本保险的5.5倍,完全成本保险的3.9倍 [2] - 2024年保险面积达13347亩,赔付总额103.63万元,平均每户理赔3714元 [2] - 水肥一体化技术使农户2023年增产10.8%,2024年增产7.96%,节水率最高达30.7%,肥料用量减少20%以上 [3] 模式发展历程 - "保险+期货"模式创设于2015年,是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化解农产品价格风险的金融创新 [4] - 十年来累计为20余个农产品提供超2000亿元风险保障,惠及农户700多万户次 [4] - 2024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首份行业规范性文件,推动模式进入规范化运行阶段 [4] 国际影响力 - "保险+期货"模式从国内实践扩展至境外市场关注,成为具有全球参考价值的中国特色期货业务模式 [5]
宁夏枸杞、新疆白杏进入成熟采摘期 小水果大产业 助果农增收致富
央视网· 2025-06-15 17:28
宁夏枸杞产业 - 宁夏头茬枸杞已成熟并开始大规模采摘,头茬枸杞历经三个月冬日休眠和三个月春日滋养孕育而成[1] - 位于贺兰山脚下的1500亩枸杞园鲜果产量可达30万公斤[1] - 头茬枸杞具有皮薄、肉厚、汁多、籽少、味美、营养足的特点,被称为"超级水果"[7] - 鲜枸杞采用冷藏快运方式,可实现24-48小时内全国送达,保持新鲜度[7] - 宁夏枸杞加工产品达10大类120余种,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6亿元[9] 枸杞种植技术 - 采用"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法,使用蚜茧蜂控制蚜虫,1只蚜茧蜂可控制100多只蚜虫[2][4] - 生物防治技术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实现生态种植,提高枸杞质量安全[4] - 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精准灌溉与施肥,提高水肥利用率[5] 新疆白杏产业 - 新疆轮台县8万余亩白杏迎来采收季,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白杏种植[10][12] - 当地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将白杏销往全国各地,助力果农增收[12]
麦收时节丨金色的青春
央广网· 2025-05-31 09:39
夏粮收获进度 - 全国已收获夏粮小麦面积1.29亿亩 收获进度超过30% [1] - 湖北 四川及华南地区麦收已结束 安徽完成80% 河南完成60% 陕西完成20% 江苏完成15% [1] 科技小院试验田成果 - 乐陵市科技小院试验田预估亩产达1200斤 显著高于传统种植方式 [1] - 锌肥应用延长作物灌浆时间 提升产量 [1] 农业技术推广成效 - 科技小院11年引进农业技术50余项 举办农技培训超290场 [2] - 技术覆盖面积约20万亩 直接惠及农民约3万人次 [2] - 测土配方与水肥一体化技术使部分地块产量从800斤/亩提升至1100-1200斤/亩 [2] 科研与生产结合模式 - 科技小院通过田间指导将农业技术落实到小农户 [2] - 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驻点研究 课题包括锌肥对作物生长影响等 [1]
北大荒:科技春耕向新提速 力促粮食连获丰收
中国证券报· 2025-05-20 04:33
农业生产技术升级 - 北大荒集团利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种植户叶量表示地表水灌溉使亩产从1220斤增至1270斤,每亩增收100多元[2] - 循环立体育秧设备可节省80%土地,育秧周期缩短5至7天,60小时内完成传统7天工作量,提高秧苗成活率[3] - 插秧机采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无人驾驶,自动转弯,保证插秧质量[4] - 玉米种植采用大棚育秧后移栽技术,争抢积温促进早熟,提高产量[4] - 水肥一体化技术使玉米亩产增加70公斤,2023年推广450亩,2024年计划推广1800亩[6] 黑土地保护措施 - 规模化格田改造将5个小池子改为1个大池子,增加3%种植面积并提高粮食产量[5] - 大豆根瘤菌技术实现生物固氮养地,减少氮肥依赖,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性[5] - 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控制玉米根系区域土壤状态,肥料利用率提升[6] 粮食收储与销售 - 宝泉岭收储有限公司拥有6座5万吨仓容粮仓,日处理1000吨水稻烘干塔,目前储存25万吨玉米和5万吨水稻[6] - 粮食收储企业发挥政策兜底作用,保障种植户以可观价格及时销售[6] - 江滨农场粮食贸易中心建立全流程追溯体系,对接实力下游企业确保销售效益[7]
河南商城:产业“破题” 绘就振兴“答卷”
中国经济网· 2025-05-16 15:13
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 商城县油茶种植面积达45.18万亩,过去五年新增造林22.68万亩,改造低产林16.15万亩,形成全域发展格局 [1] - 2023年夏季持续高温导致部分基地减产15%以上,凸显传统种植模式受极端天气制约 [1] - 全县已建成6个万亩以上基地和460个百亩以上基地,茶油年产量3100吨,年产值达7.8亿元 [3] 技术创新应用 - "水肥一体化"技术试点显示节水40%、化肥用量减少30%,新梢生长量同比增加25% [2] - 梅山基地安装1635个灌溉喷头及1.6万米管网,灌溉成本从每亩150元降至仅需电费 [1] - 生物菌肥技术配合无人机施肥降低60%人工成本,每亩劳动力从6人减少至2人 [2] 产业链升级措施 - 县林科所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5年投入科研资金200余万元,引进177个油茶种质资源 [3] - 配套建设200亩采穗圃,培养20名乡土专家,培训茶农3000余人次 [3] - 整合多部门资金完善基地基础设施,包括灌溉管网、生产道路和电力设施 [3] 未来发展规划 - 2024年计划将"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至3万亩,同步建设3万亩林下种养殖基地 [4] - 推动产业从单一茶油销售向"生态+技术+文旅"多元转型 [4] - 当前试点区域预计每亩青皮果产量达1500斤,按1.4元/斤计算可实现数十万元收入 [1]
嘉吉:探索风险管理与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模式
期货日报· 2025-04-30 20:56
项目背景与目标 - 嘉吉于2021年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捐赠100万美元发起松原农业风险综合管理试点项目,旨在减少中国玉米农户面临的风险[1] - 项目响应中央一号文件"保险+期货"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聚焦提升农业生产力与农民收入[1] - 目标包括提高粮食系统韧性、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1] 项目实施成果 - "保险+期货"模式累计为农户带来超150万元赔付,户均赔付达物化成本保险5.5倍[2] - 2024年项目赔付总额103.63万元,覆盖13347亩,户均理赔3714元[2] - 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2100公顷土地,惠及千余农户[2] - 技术使玉米单产提升7.96%-10.8%,节水30.7%,化肥使用减少20%以上[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保险+期货"模式有效解决传统农业保险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低的问题[2] - 水肥一体化通过滴灌实现水肥高效利用,推动资源节约型农业转型[2] - 形成"技术输入-品质提升-订单回收"的可持续闭环模式[3] 行业影响 - 项目示范了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创新,为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样本[1] - 技术推广直接提升农户收益,同时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2] - 培训增强农户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整体产业水平[3]
云图控股:一季度磷复肥销量创新高 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快讯· 2025-04-29 09:56
公司业绩表现 - 一季度磷复肥销量创新高 [1] - 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1] 复合肥行业趋势 - 环保监管趋严和化肥控量增效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1] - 上游单质肥原料价格频繁波动加速中小企业退出市场 [1] 磷酸一铵市场前景 - 国家水肥一体化政策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驱动需求增长 [1] - 工业级磷酸一铵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