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愿做民心相通的“搭桥人”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中外友好交流活动 - "我和中国的故事"征文活动由人民日报社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发起,截至2024年底收到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篇投稿,最终35篇优秀作品在人民日报刊发 [3] - 颁奖仪式暨"丝路·人民友约"中外民间友好故事分享会在甘肃兰州举行,来自11个国家的征文作者代表与友好团体、中企、高校和研究机构代表共聚一堂 [3] - 活动获得全球知华友华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每篇来稿都饱含真情,汇聚成中外民间友好的澎湃力量 [3] 历史友谊传承 - 美国飞虎队历史委员会副总裁马宽池分享重飞"驼峰航线"的故事,5位平均年龄71.8岁的老人历时97天飞越6个国家,将飞机永远留在中国 [4] - 兰州城市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刘晓霞讲述路易·艾黎与学校的渊源,该校与新西兰高校保持密切往来,人文教育交流互访频繁 [4] - 乔治·何克的外甥马克·艾尔温·托马斯投稿讲述其创办山丹培黎学校的故事,立志在英中两国人民之间架起理解与友谊的桥梁 [5][6] 文明交流互鉴 - 意大利退休导游维娜·卡玛洛塔徒步穿越欧亚15个国家重走古丝绸之路,行程2.2万公里,见证中国与意大利因文化紧密相连 [7] - 敦煌研究院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推动敦煌文化全球共享,今年发布"数字藏经洞"进一步促进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全球共享 [8] - 缅甸学生李鸿昌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用银针为患者治疗并感悟"天人合一"的智慧 [8] 企业参与友好交流 -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800余个优质项目,涵盖能源电力、水利灌溉等领域,成为与所在国民众"心联通"的桥梁 [10] - 中建埃及承建的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即将竣工,当地员工哈南·奥斯曼希望其与中国朋友的友谊成为连接埃中人民的桥梁 [10]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俄罗斯籍教师卡佳在华累计献血超过4800毫升,坚持每半年献血一次并养成跑步习惯以保持良好身体状态 [10]
为世界生态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权威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清洁能源项目 - 南非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每年可为南非电网输送约480吉瓦时清洁电力,满足20余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2] -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万吨 [6] 生态理念与实践 - "两山"理念提出20年,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生,革新传统增长理论 [7][8] - 中国通过淘汰落后设施、推广清洁能源及电动汽车,显著改善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安全 [11] - 浙江安吉余村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 [12] 国际合作与绿色转型 - 中国与南非合作建成红石光热电站,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共享和政策协同 [13] - 中巴经济走廊卡洛特水电站提供清洁能源,中国光伏产品、新能源汽车助力巴基斯坦绿色转型 [15] - 中国通过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机构提供绿色金融支持,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合作 [15]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及高铁技术领域全球领先,积极推动能源转型 [11] - 库布其沙漠治理技术在中东地区推广,提供治沙经验 [12] - 现代技术与农村种植业、养殖业结合,催生特色产业,推动绿色转型 [13]
有人在农田旁倾倒不明污水(身边事)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环境污染问题 - 江苏张家港市锦丰镇交通村农田上曾建有碎石场 因村民反映噪声和灰尘污染问题被关闭 [2] - 碎石场关闭后场地长期闲置 未进行复垦或绿化 [2] - 近期发现水泥搅拌车频繁向该场地倾倒污水 倾倒处邻近小河和农田 [2] 监管与治理 - 网友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曝光台"反映问题 呼吁有关部门关注并处理 [2] -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4日07版刊发该问题 显示媒体介入 [2]
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 - 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操作系统联合培养实验班,研究生参与鸿蒙生态建设,配备30余名高水平企业导师 [1] - 双方搭建联合实验室,学生与工程师共同研究代码,解决异构硬件适配等"卡脖子"技术难题 [1] - 华为企业导师将实际项目案例引入教学,缩小课堂与产业实践的差距 [1] 校企合作与课程创新 - 上海交大学生创新中心推出40门校企共建课程,每年更新15%内容,课程包括"协作机器人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等 [4] - 创新中心配备全时段开放场地、3D打印等设备,提供前沿讲座和科创竞赛支持 [4] -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开发的助老机器人通过参数优化使动作执行效率提升20%,在中外青年创客大赛获奖 [4] 教育改革与学科建设 - 上海交大实施"致远荣誉计划",建设能源材料、量子通信与计算等4个跨学科平台,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 [5] - 2025级本科生将实施新人才培养方案,精简学分、夯实基础、鼓励交叉,推动AI深度赋能专业教学 [5] - 构建"战略需求—精准选才—增值培养—终身成长"闭环体系,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育人机制 [5] 师资建设与教学改革 - 计算机学院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对青年教师实施宽松评价:不考核科研经费量,要求每年发表1篇高质量论文并教授2门专业课 [9] - 学校将本科教学指标纳入人事评聘要件,在人才引进和职称评审中强化教育教学要求 [9] - 计算机学院教授张伟楠等教师将学术成果融入教学,多人获得教学成果奖,学生评教达A档 [7][9]
辽宁建成1200余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辽宁省调解体系发展 - 辽宁省已建成1200余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覆盖知识产权、生态环保、金融等20余个领域 [1] - 今年以来累计化解纠纷超2万件 [1] - 调解工作向专业化、精细化转型 [1] 调解工作机制创新 - 建立矛盾调解多元化工作机制 [1] - 联合省法院、省民政厅等部门出台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意见 [1] - 出台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调解、婚姻家庭危机干预等制度性文件 [1]
共享电单车,如何便民不添堵(金台视线)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共享电单车行业发展现状 - 共享电单车作为绿色出行方式快速发展,全国投放量约713万辆,覆盖31个省份[8] - 行业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单次骑行平均2.2公里,平均时间11.6分钟[8] - 共享电单车周转率是私人电单车的4至7倍,资源占用更少[4] 市场需求与用户反馈 - 多地用户呼吁投放共享电单车,认为其适合短途出行和坡道骑行[1] - 河北邯郸、黑龙江哈尔滨等地网友反映共享电单车符合城市绿色发展需求[1] -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骑行占比达23.7%,显示与公共交通的互补性[8] 运营管理特点 - 共享电单车企业采用技术手段规范使用,如不戴头盔无法启动车辆[7] - 企业通过高精度电子围栏技术解决乱停放问题[7] - 所有共享电单车均符合新国标要求,不符合者被清除出市场[6] 行业挑战 - 存在乱停乱放问题,部分区域双车道被占一半[2] - 骑行不规范现象包括超载、不戴头盔等安全隐患[3] - 集中存放点的消防安全问题引发居民担忧[2] 政策与监管 - 交通运输部明确共享电单车为公共交通产品属性[4] - 多地采取差异化政策,如贵阳老城区不开放共享电单车[7] - 北京通州区扩大试点范围,计划投放6000辆共享电单车[7] 行业发展趋势 - 共享电单车可延伸公交服务半径,优化运力配置[8] - 浙江台州实现公交与共享电单车零距离换乘的融合模式[8] - 预计将成为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重要补充[9] 行业数据 - 全国电单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5] - 2025年9月将实施新国标,上半年已置换旧车846.5万辆[5] - 住宅小区充电端口配建比约20%,距离30%目标有差距[5]
强化对流动儿童的关爱服务(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从这个意义上讲,为流动儿童创造更适宜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不仅是呵护未成年人健 康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应对社会转型期深刻变化的积极举措。 如今,我国正全面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在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领域,外来人口享受 到越来越多的制度性保障。进一步创造更为亲和的成长环境,城市发展还要多一些儿童视角。 流动时代,对孩子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不久前,一项面向上海市流动儿童所做的调查显示,他们面临共同的问题:很多孩子们在课余时 间"玩"得不好,缺少玩乐资源、缺少稳定的玩伴、父母忙于工作疏忽陪伴。 高质量的玩耍,对儿童有重要意义。萦绕在大街小巷的玩耍笑声,是多彩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且, 玩有助于孩子的认知发展。在玩耍中,孩子们以轻松自然的方式尝试新的事物,学习与人相处,丰富内 心世界。 由于长期在异地或往返两地,一些流动儿童面临缺少陪伴、难以融入等问题,加上居住地往往远离城市 核心区,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设施可及性较低,许多儿童的娱乐方式局限于"玩手机""刷短视频"等。 这导致他们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心理健康等问题。有专家指出,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参与丰富的娱乐 活动,也是心理干预和社会适应的 ...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共同富裕战略部署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 -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任务在农村 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2] - 党中央持续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2] - 2024年开工建设和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80万套(间)解决新市民等群体住房问题[4] 区域协调发展 -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各地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地区一个都不能少[2] - 闽宁协作是党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决策[3] 民生保障措施 - 2024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2.38亿人次[4]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和健全社会救助体系[4] -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教育、社保、住房等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成果[3]
加强湿地长期保护 助力可持续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核心内容 - 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主题为"保护湿地 共筑未来" 聚焦湿地生态系统修复 湿地城市建设和国际合作[1] - 通过《维多利亚瀑布城宣言》 呼吁各国与国际组织 私营部门合作确保湿地长期保护[1] - 全球湿地正以年均0.52%速度流失 主要受土地用途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1] 湿地生态价值与保护现状 - 湿地具有调节水源 增强气候韧性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粮食安全等重要功能[1] - 《2025年全球湿地展望》显示湿地流失带来的生态风险已十分明显[1] - 城市扩张导致湿地退化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2] 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 16个国家的31个城市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 中国占9个[2] - 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 位居全球第一[2] - 认证机制旨在鼓励城市将湿地保护纳入可持续发展规划[2] 中国湿地保护成果 - 中国湿地面积稳定在5635万公顷以上 红树林面积净增0.83万公顷[3] - 成立国际红树林中心 通过国际培训班共享保护经验[3] - 联合多国通过两项决议草案 涉及候鸟栖息地保护和新旧技术融合应用[3] 国际合作与倡议 - 中国代表团举办"湿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主题边会[3]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致力于加强湿地保护国际合作[2] - 《湿地公约》呼吁加大对湿地恢复与保护的投资[2]
抗日名将陈安宝:铁骨铮铮真善夫(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8-04 06:04
历史背景 - 安宝学校由抗日名将陈安宝捐资重建,现已成为现代化小学并保留"臻于至善"的校训 [1] - 学校定期举办陈安宝将军事迹思政教育课,通过制作吹塑版画等形式传承将军精神 [1] - 陈安宝1891年出生于浙江黄岩,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投笔从戎 [1] - 陈安宝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从营长逐步晋升至师长 [1] 抗战事迹 - 陈安宝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在平湖抗战中击毙日本标志性人物东宫铁男 [2] - 陈安宝因战功晋升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军长兼第79师师长 [2] - 1939年南昌战役中陈安宝率部与日军激战,在前线督战时遭空袭壮烈殉国 [2] 纪念传承 - 陈安宝灵柩运回故乡时数万群众自发设祭 [4] - 陈安宝事迹被编写为乡土教材,作为"开学第一课"进入当地中小学课堂 [4] - 台州当地建成安宝广场、安宝学校、烈士陵园和纪念馆等纪念设施 [4] - 陈安宝纪念馆成为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将军的报国人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