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法门珍宝 亮相浙博
杭州日报· 2025-06-25 10:38
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以"大唐盛世"为时代背景,"法门珍宝"为核心亮点 [1] - 展览地点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浙江西湖美术馆,展期从6月24日至10月10日 [1][3] - 展览汇集了全国7家文博单位的百余件精品文物,包括法门寺博物馆、西安市临潼区博物馆、昭陵博物馆、镇江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等 [1][2] 展览内容 -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惊世宝藏"介绍法门寺历史沿革和地宫情况,第二单元"盛世繁华"聚焦唐代衣食住行,第三单元"天地精神"探究唐代人的精神世界 [1] - 展出的珍贵文物包括六臂观音纯金宝函、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顶银宝函、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鎏金银龟盒、鎏金人物画银香宝子等 [2] - 展览特设"唐茶雅韵"、"香道梵音"、"VR体验"三大互动空间,提供沉浸式体验 [2] 法门寺背景 - 1981年法门寺明代真身宝塔半边坍塌,使塔下地宫重现世间 [1] - 1987年考古发现2000余件大唐皇室重宝和佛指舍利,成为"20世纪中国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1]
城西科创大走廊与国科大杭高院合作升维
杭州日报· 2025-06-25 10:38
战略合作与资金支持 -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与国科大杭高院达成战略合作,发布专项支持方案,目标打造全国领先的廊校合作示范样板 [1] - 5年内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国科大杭高院实现"高起点、小而精"办学目标,覆盖基础研究、概念验证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环节 [2] - 专项方案设定10余项具体绩效指标,涵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落地、公共服务等维度 [2] 成果转化基地建设 - 城西科创大走廊国科大杭高院成果转化基地规划面积2.13万平方米,聚焦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智能物联、半导体材料四大领域 [2] - 基地计划2023年第三季度揭牌启用,首批10余个硬核科创项目已确定入驻,包括砺进生物科技等顶尖团队领衔项目 [3] - 基地提供科研成果产业转化一站式全链条辅导,联合政府基金和投资机构提供运营场地、设备及投融资对接 [3]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群 -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集群包括实验动物平台、合成生物中试平台、真空互联材料平台、生命健康仪器平台,预计2023年底建成 [3] - 平台建成后将开放共享价值超2亿元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通过市场化运作降低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3] 创新生态链与未来规划 - 支持建设引力波超高精密测量物理实验装置及试验平台,一期工程2028年投入使用,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验证平台 [4] - 共建合成生物学、光电智能感知两个概念验证中心,形成"基础研究-概念验证-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创新生态链 [4] - 双方将以实体化平台为基础,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新范式 [4]
建德:李家生物群化石研究保护《白皮书》首发
杭州日报· 2025-06-25 10:38
李家生物群的科学研究价值 - 建德李家生物群是全球二叠纪(距今3亿-2.5亿年)化石宝库,保存了生物多样性极高、数量巨大、完整精美的化石类群,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7] - 李家生物群处于地球生命演化史上影响最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之前,是古地磁发生倒转的关键演变时期,是反映当时海洋生物繁育情况和当时大气、地质(如火山活动)和地貌环境变更的珍稀窗口 [9] - 经研究发现,2.7亿年前该地区海洋中生存着鱼类等脊椎动物,以及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十余个门类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大多为黄铁矿化三维立体保存的宏体化石,为世界同期所罕见 [9][10] 李家生物群的保护与开发 - 首发《李家生物群化石研究保护白皮书》,从规范保护、科学研究、文旅发展、科创保障等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快编制化石产地和剖面保护规划方案,推进化石标本数字化建档 [11] - 建德市在李家生物群保护工作上始终坚持"分类管理、重点保护、科研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初步划定化石产地保护范围,设置栅栏、防护网等保护设施,打造乡村化石馆科学管护化石标本 [12] - 建德市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浙江省地质院等单位深入合作,开展地质文化资源调查、古生物群研究,夯实李家生物群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12] 李家生物群的文旅产业发展 - 建德市推动打造古生物化石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全国化石文化产业集聚平台和全国地球科学科普教育标杆,持续放大"全国地质文化镇""中国菊石之乡"等品牌效应 [11] - 建德市累计接待省内外科普研学团队3万余人次,积极培育地学科普产业 [12] - 下一步将探索搭建化石文化产业集聚平台,招引相关人才和业态集聚,建成化石展示修复中心、科普文创体验街区等一批项目,举办好李家生物群专题展览、科普研学等系列活动 [13] 李家生物群的学术关注与发现 - 李家镇自20世纪70年代就有专家团队到访开展野外地质调查,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徐星实地指导李家生物群研究和化石保护利用工作 [8] - 当地发现了前碟菊石、海胆、幼枝海百合等多个生物新类型和旋齿鲨颌骨等极为罕见的化石 [10] - 2024年11月,陈旭院士在浙江省地质博物馆参观时,被李家镇菊石展区所吸引,表示李家镇产出的菊石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8]
滨江:旧手机重生,秒变“AI伙伴”
杭州日报· 2025-06-25 10:38
产品介绍 - 杭州瀚海坤元科技推出千元级消费级具身智能产品"哈喽瓦力",采用旧手机替代专用芯片降低成本,硬件原型机控制在千元内(同级别产品售价3000元至上万元)[2] - 产品定位为机械生命,介于大型具身智能与AI玩具之间,具备自主行为如探索环境、陪伴看电视、低电量时打瞌睡等功能[3] - 产品具备高度共情能力,提供儿童教育陪伴、成人解压、老人关怀三种模式,内置MTS agent情感引擎可识别6类视觉信息并表达多种情绪[4] 技术特点 - 采用母公司北冥星眸自研的MTS agent情感引擎,通过视觉识别实现情绪交互,并建立亲密度系统构建深度情感连接[4] - 当前版本不具备行为目标能力,无法导航与自主充电,公司正与扫地机器人企业合作开发2.0版本[5] 市场表现 - 原型机定价899元,在杭州五一AI消费嘉年华亮相后售出50余台,需适配2021年后款安卓手机[4] - 计划两个月后推出消费级成品,升级为一体机形态,售价控制在2000元以内[4] 发展战略 - 未来计划将情感交互系统与扫地机器人硬件结合,开发更具实用性的消费级具身智能产品[5] - 目标是将产品从工具升级为融入家庭的"新成员"[5]
阿克苏市“最美家庭”来杭走亲交流
杭州日报· 2025-06-25 09:31
杭阿两地"最美家庭"交流活动 - 新疆阿克苏11对"最美家庭"代表回访杭州结对家庭 双方在欢迎仪式上畅叙情谊并合影留念 [1] - 阿克苏代表迪力夏提·亚森以公益闻名 计划将杭州见闻转化为当地公益行动 [1] - 杭州结对家庭周益萍自2017年创办"益行图书"公益书屋 已举办近百次活动 累计借阅量超万次 [1] 双向文化交流与历史合作 - 杭州家庭此前已赴阿克苏开展首次结对活动 参与非遗体验 认领苹果树等文化交流 [2] - 本次阿克苏家庭回访将参访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等杭州文化地标 [2] - 两地妇联自2020年启动"最美家庭"结对走亲活动 6年来累计结对80户家庭 [2] 妇联合作协议与未来规划 - 两地妇联签订对口支援框架协议 确立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的合作原则 [3] - 协议内容包括推进家庭教育协作共建 开展"巾帼助共富"活动等具体措施 [3] - 目标为深化千鹤妇女精神援疆成果 促进妇女在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作用 [3]
余杭发布生态环境“天空地”一体化监管体系
杭州日报· 2025-06-25 09:31
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正式发布"天空地"一体化监管体系,标志着余杭区在科技赋能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取得关键进展 [1] - 该体系采用"一体感知、二链融合、三维协同、四智联动"新模式,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向精准化、智能化、高效化升级 [1] - 体系集成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走航车(船)、地下管网传感终端、100余个水气自动监测站及200余套企业智能在线监控设备,实现立体化全天候监测 [1] 数据整合与分析 - 体系整合多级生态环境系统数据及区内5000余家企业动态数据,构建"动静结合"数据库 [1] - 依托通义千问、DeepSeek等大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实时捕捉环境异常与潜在风险 [1] - 系统具备"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溯源-智能整改"闭环管理能力,可自动调度机动力量进行精准复核与快速溯源 [1] 应用场景示例 - "碧水卫士"场景中,系统能自动调取上下游水质监测数据锁定污染源范围,并通过无人机排查生成污染物分布图实现精准溯源 [2] - 未来余杭区将持续迭代升级"天空地"一体化监管技术应用,提升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 [2]
杭州首单外国自然人“全程网办”企业落户萧山
杭州日报· 2025-06-25 09:31
公司设立流程创新 - 杭州市首张由外国自然人通过全程网办、电子签名方式设立的独资企业执照在萧山区政务服务中心颁发 [1] - 外国投资者现在只需在"浙里办"APP完成实名认证,即可通过手机完成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的电子文档签署 [1] - 萧山区审批人员全程在线指导,帮助外国投资者注册账号、完成高级认证并解决技术问题 [1] 公司基本信息 - 杭州顾苔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萧山杭州湾智慧谷大厦,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 [2]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物联网技术研发、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新兴产业 [2] 投资者背景 - 投资人ADANKPO是浙江理工大学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在杭州创业 [2] - 创业方向与萧山区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前沿科技产业高度契合 [2]
山区海岛县衢江区帮扶团组工作协调推进会在杭召开
杭州日报· 2025-06-25 09:31
6月24日,山区海岛县衢江区帮扶团组工作协调推进会在杭召开。市长姚高员在会上强调,要深入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千万工程"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全省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工 作推进会的部署要求,深化协作机制、坚持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携手打造更多帮扶团组工作的标 志性成果。省纪委省监委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讲话,於卫国参加。 姚高员指出,做好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是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要 进一步提高站位,立足衢江区所需、竭尽帮扶团组单位所能,推动帮扶重点更加聚焦、帮扶机制更加有 效、帮扶举措更加精准、帮扶效果更加显著,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发展,从单向援助向双向 共赢、短期纾困向长效提升转变,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提质增 效。 姚高员强调,要紧盯工作目标、抓好统筹协调,梳理明确帮扶团组各成员单位任务分工,确保清单 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制落实。要发挥团组单位自身优势,谋深谋细谋实帮扶路径,用心用情用力 落实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向衢江流动。要牢牢把握增强 内生发展动力这一关键要求,助力衢江区培育壮大区 ...
2025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杭召开
杭州日报· 2025-06-25 09:31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已成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杭州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与兄弟城市加强创新协同、深化产业协作、推进设施联通、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1]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承载着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杭州将与兄弟城市推动创新协同,在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2] - 会议审议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情况(2024年6月-2025年5月)》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评估工作方案》 [2]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活动安排 - 举行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大会 [3] - 后续将举行低空经济对接会、"创赢未来"第四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与产业创新大赛杭州赛区比赛、长三角G60巾帼创业创新交流活动等 [3]
“空中尖兵”,前来增援
杭州日报· 2025-06-24 10:33
警用无人机应用现状 - 杭州公安首次举办全市警用无人机实战比武 共有87名民辅警参与 赛事分为三大科目 涵盖不同无人机型号和规则[4] - 警用无人机月均使用频次达4000次 广泛应用于服务群众 打防管控 应急救援 交通执法等场景[7] - 无人机搭载夜间照明 高空喊话 红外成像等功能 结合AI算法 显著提升演唱会散场疏导等任务效率[6] 无人机比武核心要求 - 科目一"技能飞行"侧重综合飞行能力 使用消费级无人机穿越障碍 考验基础操作和复杂环境应对[5] - 科目二"竞速飞行"中穿越机速度超130公里/小时 需通过7大障碍点 强调两两对抗下的速度与安全性平衡[5] - 科目三要求团队协作 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空中高清地图拍摄和目标锁定 模拟抢险救灾等实战场景[5] 技术升级方向 - 警方计划推进无人机与大数据 AI算法融合 实现从"空中警务"到"智能警务"的跨越[7] - 无人机使警务视角从二维转向三维 在防汛抗洪等场景中通过远程抛投技术提升救援效率[6] - 萧山特警指出警用无人机核心追求是"极致准确"而非单纯速度 体现实战化应用导向[5] 行业发展趋势 - 低空警务正改变城市治理模式 杭州警方将其定位为"空中尖兵" 未来使用频率将持续提升[7] - 警用无人机已覆盖演出场馆 高架道路 热门景点等场景 成为巡逻执勤标配装备[7] - 无人机比武不仅是能力检验 更是低空安全体系构建和创新驱动的重要探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