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日报之声
icon
搜索文档
AI终端应用集中亮相 云栖大会描绘产业新蓝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7 12:11
2025云栖大会AI技术展示 - 大会以"云智一体·碳硅共生"为主题 全景呈现从基础设施 大模型到智能体和具身智能的AI技术演进与产业落地 [1] - 200余家企业展示最新AI终端与Agent应用案例 覆盖制造 物流 商业 设计等领域 [1] 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应用 - 均普智能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贾维斯2.0" 配置全方位感知系统 能在工业场景灵活获取环境信息并实时响应 [1] - 产品矩阵基于"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深度整合 强化汽车 医疗等优势行业制造 同时以人形机器人平台为核心孵化适应不同场景的产品单元 [2] - 乐聚机器人展示模拟汽车总装车间场景 多台人形机器人分工协作 实现空箱抓取搬运 产线分拣作业和精准质检 [3] 特种机器人极限作业能力 - 云深处科技四足机器人绝影X30采用IP67工业级防护标准 可在-20℃至55℃复杂环境稳定作业 [2] - 展示45°楼梯敏捷攀爬能力 适用于电站巡检 管廊探查 应急救援与消防侦查等场景 [2] 企业级AI服务平台创新 - 神州数码推出"神州问学"企业级Agent平台 可快速构建企业全场景AI应用 实时响应业务需求 [4] - 平台提供模型 数据 应用和算力全方位服务 智能体能自主生成场景训练数据实现智能进化 [4] AI视觉化设计应用 - X—FUN智能包装设计平台依托阿里云算力 通过语言描述由AI辅助完成产品包装整体设计并实时调整 [4] - 平台基于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中华美学基因库进行包装设计 已落地设计行业个人及企业用户 [4] AI产业落地趋势 - 机器人通过感知 协同和学习实现生产效率 品质管控和安全保障全面提升 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重要抓手 [3] - AI正从技术探索走向大规模商业落地 推动企业成本控制 效率提升及商业模式重塑 [5] - AI终端降低业务创新门槛 加速产业生态升级 [5]
小米17系列新品正式开售 顺丰同城助力“平均1小时”即购即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7 12:09
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于9月25日正式发布 包括三款新品:小米17标准版旗舰、小米17 Pro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小米17 Pro Max巅峰科技影像旗舰 [1] - 全系新品搭载全新小米澎湃OS 3系统并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1] - 同步推出小米平板8、小米Sound 2 Max和小米随身蓝牙音箱等多款生态链产品 [1] 销售渠道 - 小米17系列于9月27日上午10点正式开售 [1] - 消费者可通过小米商城App或小米Lite小程序下单 选择门店配送服务 [2] - 配送服务覆盖全国超5300家小米之家门店 [1] 物流合作 - 小米与顺丰同城自2021年起建立同城即配合作 采用"线上订单+门店发货+急送到家"模式 [1] - 提供3公里内门店发货 顺丰同城骑士取件 实现平均1小时送货上门服务 [1][2] - 合作深化体现近场电商服务与新零售模式的融合 [2] 用户体验 - 小米商城提供新品首发抢购及专属活动优惠 [2] - 一站式全场景购物体验满足用户即时尝新需求 [2] - 服务覆盖本地餐饮、同城零售、近场电商和近场服务四大核心场景 [2]
歌力思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多品牌战略与AI赋能驱动盈利能力增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7 10: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5.27%至8505万元 [1] -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合计下降2.1个百分点 [1] 成本控制措施 - 公司持续推进流程优化并严格把控预算 [1] - 各品牌在营销活动中全面强调品效合一 [1] - 通过精准营销策略和高效资源分配实现营销活动高质量运行 [1] - 法国IRO品牌海外业务通过降本增效措施有序关闭低效门店 [2] AI技术应用 - 在全链路深度融入AI技术包括设计-供应链-商品管理-品牌运营环节 [1] - 设计环节借助蝶讯AI、Look AI、ChatGPT等工具提升设计效率和细节精准度 [1] - 管理层面引入AI智能洞察工具利用大数据和AI分析支持门店销售诊断 [1] 品牌发展战略 - 多品牌战略稳健推进并挖掘不同品牌增长潜力 [1][2] - 持续强化设计投入和终端运营管理 [2] - 通过深挖品牌内涵推动门店升级并提升会员体验 [2] - 全线推动线上业务获得良好快速增长 [2] 海外业务调整 - 法国IRO品牌上半年利润呈现逐步改善态势 [2] - 下半年将继续加快低效门店淘汰节奏并根据海外环境灵活调整 [2] - 保留良性发展门店并加强品牌和产品设计研发投入 [2]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聚焦高端市场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 [2] - 凭借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和对高端市场的精准把握保持领先地位 [2] - 消费市场呈现K型分化趋势即消费降级与升级并存 [2]
永泰能源以“光储融合”促进矿山绿色转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23:40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推动高安全高可靠储能装备体系 包括构建低成本长时钒基铁基有机等液流电池装备体系 [1] - 政策特别强调低成本长时液流电池装备体系和本征安全性能提升 恰是矿山储能的关键诉求 [2] - 山西省要求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的井工煤矿必须实现双回路供电并配备可快速启动的应急电源 为储能应用创造政策窗口 [3]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实施将推动新型储能装机量增长 [5] 矿山储能应用模式 - 传统矿山通过光储融合+技术创新模式探索安全运营与低碳发展协同 [1] - 储能技术解决光伏等新能源间歇性问题 通过平急两用特性保障生产安全 为通风提升等关键设备提供可靠电力支持 成为矿山绿色转型刚需配置 [2] - 南山煤矿光储一体化钒电池储能电站集成2.7MWp分布式光伏与1.5MW/6MWh钒电池储能系统 具备4小时长时储能能力 [3] - 截至今年9月 该项目光伏累计发电达294万千瓦时 储能系统完成186次充放电循环 放电量超76万千瓦时 [3] - 光伏+长时储能模式为矿山利用采空区沉陷区等闲置空间布局新能源项目提供可复制方案 [3] 钒电池技术特性与优势 - 钒电池具备水基电解液不易燃 循环寿命超万次 适应极端温差等特性 适合矿山等高安全要求场景 [3] - 钒电池储能项目通过削峰填谷每年为煤矿节省大量电费 并可提供应急供电 [3] - 固体增容材料可将正极电解液成本降至传统方案的40%至60% 结合短流程工艺后有望再下降40% [4] - 工作温度范围由10℃至40℃拓宽至5℃至70℃ 无需额外温控设备即可适应矿山复杂工况 [4] 技术挑战与突破 - 钒电池初始成本约为锂离子电池2倍至3倍 能量密度低占用较多空间 运行温度受限可能需要额外温控设备 [4] - 第一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完成多功率电堆测试 用于5千瓦系统产品进入生产阶段 [5] - 第二代正极固体增容材料研发成功 性能实现翻倍 负极材料研发同步推进 [5] - 计划2027年底实现负极钒用量降低50%目标 [5] - 材料创新是推动钒电池从示范项目走向规模化商业化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5] 市场前景与发展潜力 - 矿山作为高耗能场所对储能需求较大 光储融合模式符合矿山绿色转型趋势 [5] - 未来几年矿山+储能市场具有较大整体潜力 [5] - 永泰能源凭借钒电池储能全产业链优势着力探索矿山+储能模式 [1] - 头部企业通过核心技术突破破解传统钒电解液成本高温度适应受限容量提升难三大行业痛点 [4]
南山铝业:全链赋能 绿色“出海”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23:40
印尼氧化铝产能扩张 - 印尼氧化铝三期100万吨项目已投产 四期100万吨项目加紧建设 总产能将达400万吨 [1] - 自2017年规划建设以来逐步建成电厂 港口 氧化铝生产线完整产业配套体系 [1] - 2022年完成二期100万吨氧化铝项目建设投产 2023年启动电解铝及相关配套项目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4.77亿元同比增长16.06% 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39.03%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2.74亿元同比增长10.25% 净利润26.25亿元同比增长19.95% [2] - 印尼氧化铝业务成为业绩增长重要引擎 [2] 产业链垂直整合 - 2024年启动年产200万吨氧化铝扩建项目并建设年产20万吨烧碱及16.5万吨环氧氯丙烷项目 [2] - 垂直整合产业布局带来显著成本优势 实现氧化铝资源就地转化降低生产成本 [1][2] - 远期规划在印尼打造涵盖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工业园区 [2] ESG实践与环保目标 - 采用干式堆存法处理赤泥 通过压滤晾晒降低含水率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4] - 制定2025年环境目标:硫氧化物/颗粒物排放密度较2022年减少50% 氮氧化物减少15% [4] - 工业废水全部循环利用 固体废弃物密度减少2% 目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4] 绿色能源转型 - 通过工艺优化 设备升级 余热回收 清洁能源替代全面推进减排 [4] - 规划在30公顷可用面积铺设光伏 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 [4] - 推动本地化就业和人才培养 开展跨文化交流 [4] 研发投入与高端制造 - 2021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55.23亿元 2025年上半年投入7.19亿元 [6] - 成为国内唯一同时为中国商飞 空客和波音供货的航空铝挤压材供应商 [6]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板/航空板等高端产品销量占比14% 毛利占比23% [6] 股东回报与战略定位 - 累计分红26次总额超95亿元 通过分红回购注销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 [7] - 实现从国内龙头向全球铝业重要参与者的跨越 [7] - "十四五"期间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 将出海模式从产品出口升级为产能出海 [1][7]
动力电池、储能销售持续走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23:40
行业需求与市场状况 - 汽车市场处于金九银十销售旺季 多家车企密集推出新款车型 政策推动下汽车销量或有望进一步提升 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1] - 动力电池需求预期增强 叠加储能端持续高增长 促使锂电池迎来需求增长[1] - 储能电芯市场出现加价难排单和一芯难求现象 龙头企业生产线普遍高负荷运转[2] - 储能电芯需求呈现多点爆发态势 海外市场需求激增成为最强引擎 中短期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 企业产能与订单情况 - 宁德时代订单充足 产能利用率超过90% 正在建设250GWh新产能 目标是明年产能达到1TWh[1] - 海辰储能厦门和重庆基地自3月起进入满产状态并持续至今 工厂订单排产已至年底 生产计划十分饱和[2] 价格与利润趋势 - 锂电池产业部分环节价格呈现筑底回升态势 企业扩产节奏有所放缓 供需结构有望逐步优化[2] - 主要材料环节资源品 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等价格受需求带动普遍小幅上涨[2] - 2025年第二季度电池板块在产业链中的利润占比进一步扩大 环比同比都有所增加 中游材料端利润也有小幅回暖[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锂电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龙头企业积极布局前沿技术 加快固态电池 钠离子电池 全气候电池 快充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2] - 综合多家车企和电池厂发布的固态电池量产计划 预计2027年全固态电池或迎来产业化元年 产业化进程加速[2]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 形成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独特研发创新体系[3] - 宁德时代发布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 具备优异低温性能与高安全性 可有效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3] - 海辰储能1175Ah长时储能电池和587Ah储能电池已实现量产 N162Ah钠离子储能电池和6.25MWh2h/4h储能系统等产品将在2025年下半年陆续实现量产[3] - 新技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与绿色化方向升级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有望逐步替代现有液态锂电池 并拓展低空经济 机器人 数据中心等新兴应用场景[3] 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 - 全球市场特别是海外市场新能源转型直接带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增长[3] - 海外市场竞争将进一步考验企业综合实力 锂电企业需要保持较强研发投入 同时提高制造水平 规模化实现降本增效[3]
嘉泽新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22:16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2025年9月24日、9月25日、9月26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 [1] - 公司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重要信息 [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经书面问询后均未提供未披露信息 [1]
倍杰特: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22:16
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2025年9月24日、9月25日、9月26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1] - 该情况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1] - 公司前期披露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或补充之处 [1] - 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1]
吉鑫科技: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22:16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2025年9月24日、9月25日、9月26日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 [1] - 公司经营情况正常且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祥龙电业: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22:11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2025年9月25日和9月26日连续两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 [1] - 该情况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1] - 公司日常经营情况及外部环境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