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搜索文档
身体出现这4个迹象,提醒你免疫力下降了!
央视新闻· 2025-07-07 16:45
免疫力概述 - 免疫力指免疫系统抵御外来微生物、蛋白质、化学物质等侵害的能力 [2] - 分为天然免疫力(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第一道防线)和获得性免疫力(淋巴细胞及抗体对特定病原的识别清除能力) [3] 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 频繁感染:如反复感冒、呼吸道或泌尿系感染 [4] - 身体疲乏:免疫系统能量消耗异常导致持续疲劳 [5] - 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过度反应引发皮肤瘙痒、哮喘等 [6] - 肿瘤风险增加:免疫监控能力减弱导致肿瘤易发 [8] 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 维持体温:体温下降1℃会导致免疫力降低30% [10] - 减压管理:压力产生的抑制因子直接影响免疫细胞功能 [11] - 睡眠质量:高质量睡眠促进白细胞增多及肝脏解毒能力 [12] -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5天中等强度活动累计150分钟或高强度活动75分钟,每日步行6000~10000步 [22] 营养补充 - 益生菌:如肠道双歧杆菌可促进抗体生成 [13] - 维生素C:每日100毫克,来源包括柑橘类水果、西兰花 [17] - 维生素E:每日14毫克α-TE,来源包括葵花籽油、牛油果 [17][18] - 维生素B6:每日1.4毫克,来源包括三文鱼、坚果类 [19] - 维生素D:每日10微克,来源包括鲑鱼、金枪鱼 [19][20] - 饮水习惯:缺水会降低免疫力,需定时主动补水 [21]
@全体教师 想要提升数字化教学水平? 国家给你安排上了!
央视新闻· 2025-07-07 13:34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如何能用上和用好更优质的数字化教学工具和资源?教育部今天启动实施数字化 赋能教师发展行动,帮助教师们实现数字化转型。 该行动包括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发展模式数字转型、教师发展数字资源供 给、教师发展数字治理和数字教育教师国际合作六大行动。 数字化转型具体如何"转"? 1 行动将完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体系 制定教师智能素养标准、中小学书记校长数字能力标准、高校教师数字能力框架,建立分类分级能力体 系。修订教师专业标准、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指南,分类指导地方和学校 开展教师、中小学书记校长、教师培训者的数字素养培训工作。 依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在国家智慧教育公 共服务平台开设人工智能、数字素养专题,开展教师校长人工智能专项培训。 推动教师立足真实场景开展数字化实践创新,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全覆盖;持续开展教 师数字素养测评。教育部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开展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构 建完善教师数字素养画像和区域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指数,并进行持续跟踪评估,定期发布测评报告 ...
老旧小区改造破题 物业“先尝后买”让居民自愿缴费
央视新闻· 2025-07-07 13:07
老旧小区改造进展 - 今年以来多个省份老旧小区改造开工率超过50%,包括河北、重庆、辽宁、上海、浙江、湖北等 [1] - 截至2025年6月,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支持更新老旧电梯4.1万台,惠及居民170万人 [1]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安排180亿元资金支持更新老旧电梯12万台 [1] - 北京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42个,惠及居民约12万户 [4] - 辽宁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00个,截至5月底已全部开工 [4] - 安徽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129个,开工率达72.81% [4] - 重庆今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227个,已开工937个,开工率超75% [4] - 广西安排14.1亿元支持1191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 [4] 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创新模式 - 北京通州区北苑街道推行"先尝后买"模式,物业免费服务3个月后居民再决定是否签约 [3] - 物业通过清理垃圾、建立晾衣区、规范停车等服务提升居民满意度 [3] - 街道设立5年缓冲期,物业费从每月每平方米0.5元或0.7元阶梯递增 [5] - 北苑街道83个老旧小区中已有近90%入驻物业 [7] - 街道建立"物业-社区-街道"三级联动机制解决居民诉求 [7] - 街道每年考核物业公司,优秀者获得资金补助用于改善服务 [8] - 居民可通过参与社区服务队获取积分抵扣物业费 [8] 老旧小区改造配套政策 - 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计调查制度印发,要求按月上报改造进展、效果和项目情况 [2] - 中办、国办《意见》要求结合改造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2] - "先尝后买"模式已在武汉、太原、咸阳、厦门等多地探索实行 [8]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闭幕 中俄影片获最佳影片奖
央视新闻· 2025-07-07 01:41
电影节概况 - 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重庆永川科技片场第二期举行 主题为"科技光影·上合风采" [3] - 闭幕式红毯仪式创新运用VP弧形屏与XR拓展现实技术 在3000平方米虚拟拍摄影棚进行 [3][6] - 永川科技片场拥有亚洲最大LED虚拟拍摄系统 实现动态场景无缝切换 [6] - 现场数控舞台装置的数量与复杂度创下国际电影节新纪录 [6] 获奖情况 - 从中国 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等10国遴选的20部参赛影片中评选出十大奖项 [9] - 中国影片《三大队》和俄罗斯影片《空战》获最佳影片奖 [9][15][18] - 蒙古电影《父亲》导演巴特图尔格·苏维德获最佳导演奖 [9][20] - 塔吉克斯坦《寻求真相》 巴基斯坦《纳亚布》及伊朗《最后的鲸鲨》获评委会特别奖 [9][20] 后续活动 - "一张电影票玩转一座城"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 [12] - 重庆市将发放超千万元电影消费券 [12] - 市民游客凭票根可享多处景区文旅优惠 [12] 行业影响 - 展示中国电影工业的"智造"实力 [15] - AI创作歌曲与传统电影艺术同台共振 [15] - 虚拟拍摄技术打破物理舞台边界 [15] - 象征上合国家共同浇灌的文明之花 [9]
全国消暑美食大赏:荆芥、折耳根、酿菜……你pick哪一味?
央视新闻· 2025-07-06 17:53
河南大叶荆芥产业 -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练寺镇是荆芥主产区,夏季每天有大量新鲜荆芥运往市场[1] - 荆芥生长期较短,从种植到上市约25天,亩产量可达3000-4000斤[3] - 荆芥具有独特香气,味道类似薄荷与柠檬混合体,带有"冲"的口感[5] - 当地开发多种烹饪方式:蒸荆芥、荆芥菜盒、荆芥西红柿鸡蛋面、凉拌荆芥等[5] - 荆芥疙瘩汤是夏季常见餐食,使用鸡汤做底并加入荆芥油增强风味[11][13] - 消费者对荆芥接受度两极分化,本地居民表现出强烈偏好[7][9][15] 四川折耳根产业 - 折耳根是西南地区特色食材,具有"爱者成瘾、厌者退避"的特性[16] - 成都市场供应完整折耳根产品链,从原料到加工食品如凉拌折耳根春卷[16] - 餐饮企业开发多样化应用:凉拌小菜、腊肉搭配、火锅食材等[18][20][22] - 创新推出折耳根酸奶饮品,结合微腥回甘与奶香,市场接受度较高[24][26][27] - 行业认为折耳根具有排毒功效,适应本地潮湿气候需求[18] 广西贺州酿菜产业 - 贺州酿菜融合桂粤湘三地饮食文化特色,形成"无酿不成席"的饮食传统[30] - 夏季主打瓜花酿,使用南瓜花包裹土猪肉、香菇等馅料,体现山野清鲜风味[30] - 大宁豆腐酿传承百年工艺,将肉馅填入豆腐形成"一菜两味"特色[32] - 时令产品包括灯笼椒酿、苦瓜酿、笋酿等,具有解暑解腻功效[34][38] - 酿菜产业吸引周边消费者专程前往体验,形成区域性美食旅游吸引力[36][38] 福建木莲冻产业 - 木莲冻以薜荔果为原料,是福鼎传统消暑小吃,具有天然果冻特性[41][55] - 原料选择标准严格,需果实圆润饱满以保证出籽率[43] - 制作工艺复杂,包括晾干、揉搓、静置等环节,全程需8分钟揉搓时间[45][47][51] - 成品可搭配糖水、桂花蜜或薄荷水,呈现晶莹剔透外观与爽滑口感[55][57] - 商业机构推出创新吃法,结合时令水果开发多元化产品[59] 江西石斛花果冻产业 - 石斛花果冻是南昌新兴甜品,融合花瓣兰香与石斛清苦回甘[60] - 原料选自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种植园,盛花期吸引游客采摘[60][62] - 制作工艺包括慢煮石斛花、混合白凉粉、冷却成型等关键步骤[64][66] - 成品具有晶莹剔透质感,可自由调味并搭配石斛花茶形成产品组合[68] - 产业拓展石斛应用场景,从药材延伸到甜品和花茶领域[70]
古装闯关+风琴live!暑期博物馆新玩法不重样
央视新闻· 2025-07-06 14:11
鼓浪屿音乐旅游 - 鼓浪屿风琴博物馆收藏70台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琴,其中亚洲最大的百年管风琴为镇馆之宝[2][4] - 博物馆推出"音乐剧场"体验,通过现场为默片配乐实现沉浸式观影,游客反馈震撼[12][14] - 全岛设置共享钢琴、街头艺术家演出,暑期将举办近百场音乐活动,国有景点延时开放至21点[15][16][17] 山西太原暑期文博活动 - 山西自然博物馆岩石、矿产、古生物化石及珍稀物种标本最受亲子家庭欢迎[18] - 太原市图书馆暑期客流增加,家长通过阅读减少孩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19][22] 新疆长城文化研学 - 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展示11座烽燧及600余件文物,通过场景复原吸引研学团队[23] - 学生通过实物接触弥补课本知识,馆方设计问答环节强化学习效果[24][26] 甘肃博物馆沉浸式体验 - 甘肃省博物馆首创"换装+情景剧+任务互动"模式,游客可扮演历史角色完成文物探索[27][28][30] - 活动串联唐三彩人俑等代表性文物,通关需答题互动,游客反馈知识吸收效果显著[31][33][34] - 暑期取消周一闭馆,新增彩陶工坊等体验项目[36]
首艘、首台、首个!本周,我国能源领域上新一批“大国重器”
央视新闻· 2025-07-06 14:04
能源领域重要突破 - 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浙江北仑电厂8号机组投产 单台年发电量60亿度 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1] -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洋浦港 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3] - 该船实现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三大突破 [6] - 项目展现国内航运企业从船舶设计建造到绿色燃料供应的全链条自主能力 [8] 水电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 转轮尺寸达6.23米 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 [8] - 该转轮在水力性能、高效运行区间和承压能力方面实现行业突破性提升 [11] 天然气处理技术 - 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在四川全面投产 采用自主研发超低温深冷技术 [12][13] - 该厂每年可处理2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一次性产出商品天然气、液态乙烷等7种产品 [15] 新能源项目进展 - 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建成投用 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 装机容量7.5兆瓦 [15][17] - 项目年发电量1670万千瓦时 通过海水冷却效应提高发电效率5%~8% [19]
暑假开启,小海鲜伤人事件频发!赶海防护必看→
央视新闻· 2025-07-06 13:12
海边游玩潜在风险 - 赶海时未佩戴手套和防滑鞋等装备易被礁石、贝壳刮伤 导致流血 [1] - 儿童因防护不足被水母蜇伤 案例显示广西北海一名8岁女童手臂红肿 [1] 水母的危险性及应对措施 - 水母伞状体带刺细胞 接触皮肤会导致红肿发炎 严重时可引发头晕或休克 [3] - 我国海滨城市常见海月水母 其口腕毒素是主要致伤原因 [3] - 被蜇伤后需用海水冲洗 硬物清除触手 严重者需就医 [6] 其他高危海洋生物 - 蓝环章鱼毒性极强且耐高温 不可食用 [6][9] 安全赶海原则 - 避开礁石区、珊瑚礁密集区等危险生物藏匿处 [10] - 遵循"三不碰"原则:不碰陌生生物、黏液及刺状结构生物 [10] 环境风险警示 - 潮汐变化迅速 半小时内裸露地面可能被淹没 需提前查询潮汐表 [11] - 离岸流表面平静但流速快 遇险时应保持镇定随流漂出 勿逆流消耗体力 [11][13] - 赶海需选择正规景区 避免台风暴雨天气下海 [11]
涉及暗能量、台风路径异常……2025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题等发布
央视新闻· 2025-07-06 10:42
前沿科学问题 - 流形的拓扑和几何分类研究 [2] - 希格斯粒子性质和质量起源探索 [2] - 准金属替代过渡金属用于精准合成与催化反应的可行性研究 [2] - 台风路径异常与强度突变机制分析 [2] - 宏观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系统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2] - 基于密码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论和防护体系构建 [2] - 多维度、可重构超分子机器组装技术 [2] - 暗能量与哈勃常数危机研究 [2] - 作物野生近缘种在提升栽培种抗逆特性的育种潜力挖掘 [2] - 人体微生态与宿主的交互调控机制研究 [2] 工程技术难题 - 复杂模型的设计-仿真-制造一体化算法与理论开发 [2] - 深海规模化采矿装备与环境扰动抑制技术 [2] - 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调水-海水协同利用与治理技术 [2] - 面向通信与智能融合的智简网络技术体系构建 [2] - 生物制造复杂器官技术突破 [2] - 煤炭与共伴生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技术 [2] - 新一代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2] - 先进航空机载系统能量综合与智能管理 [2] - 大宗食品原料及高值配料的生物制造技术 [2] - 建立基于临床和多组学大数据的新药研发体系 [2] 产业技术问题 - 突破大型及超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高端装备进口瓶颈 [2] - 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抗氧化性能提升 [2] - 面向深空资源开发的自主采矿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 [2] - 面向产业的智能无人系统自主能力评测系统建设 [2] - 芯片间高速光互连(光-I/O)技术产业落地 [2] - 衰老状态下再生生物材料开发 [3] - 实现能源电力"安全-低碳-经济"综合平衡的路径探索 [3] - 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与产业化应用 [3] - 基于合成生物学与AI驱动的智能响应病虫害生物疫苗开发 [3] - 脑功能评估与脑机智能闭环干预技术 [3]
停航!停工!黄色预警!台风“丹娜丝”要来了
央视新闻· 2025-07-05 20:25
台风动态 -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于5日凌晨生成,5日下午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 [1] - 台风中心位于台湾鹅銮鼻西偏南方向约355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七级风圈半径150-200公里 [1] - 预计"丹娜丝"将以每小时10公里速度向北偏东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台风级(12-13级,35-40米/秒) [5] 风力影响 - 预计5日20时至6日20时,南海东部和南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等海域将有7~9级大风 [2] - 台风中心经过海域风力可达10~13级,阵风14~15级 [2] - 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东部和南部等海域有大风灾害风险 [3] 降水影响 - 预计5日20时至6日20时,台湾岛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南部局地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3] - 5日-8日浙江中东部、福建东部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 [3] - 浙江中东部局地中小河流可能超警戒水位,金华、台州等地可能发生城市积涝 [3] 应急响应 - 广东海事部门5日10时启动防热带气旋Ⅲ级应急响应 [4] - 福建海事局5日12时启动防台风Ⅱ级响应,省气象台将台风预警提升为Ⅲ级 [6] - 浙江海事局5日8时启动Ⅳ级海上防台应急响应 [7] - 温州海事局5日16时启动Ⅲ级防台应急响应,宁波沿海8时30分启动Ⅳ级响应 [8] 交通管制 - 福建多条"小三通"航线已停航,50个水上施工项目停工 [6] - 福建要求台湾浅滩渔场、闽南渔场等海域作业渔船5日18时前到港避风 [6] - 闽东渔场、闽外渔场等海域作业渔船需在6日10时前到港避风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