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搜索文档
科学市集、星空音乐会……这场活动为孩子种下航天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17:28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乐活中关村 科艺嘉年华——中关村地区航空航天科技艺术节",为期39天,以航空航天为核心,融合前沿科技与艺术创意 [1] - 活动吸引数千人次参与,获得广泛好评 [1] - 活动由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支持、中关村街道办事处主办 [4] 科技展示 - 科学市集成为人气焦点,近20家中关村地区AI航天技术相关科技企业参展 [3] - 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包括航天器模型、AI航天应用等 [3] - 活动通过趣味实验让青少年群体近距离感受航天科技魅力,激发科学探索兴趣 [3] 艺术表演 - 星空音乐会包含朗诵、曲艺表演、器乐合奏等节目,由科研单位职工、社区文艺团队与专业演员共同呈现 [4] - 《八九零乐队》连续三晚演出,吸引众多音乐爱好者参与 [4] 活动意义 - 活动为中关村地区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搭建科技、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4] - 未来中关村街道将继续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4]
“花漾北京”是如何实现的?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14:39
城市绿化景观建设 - 北京主干道及环路隔离带种植月季,克服车流量大(高峰达10余小时/天)、空间狭窄(钢筋水泥混凝土限制土壤营养)、夏季高温等挑战,形成抗逆性强、耐粗放管理的品种优势 [1] - 月季作为市花广泛分布于长安街花带长廊、社区花墙、城市立体花雕及京郊花海,装点城市空间 [1] 生态建设长期规划 - 月季品种培育周期长:需1年杂交育种、2年播种、3年幼苗培育,通过至少3个冬季抗寒测试才能获认证,优秀品种需10年以上研发 [2] - 北京推进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布局二环至六环景观带(城墙遗址公园、特色花廊、森林景廊、山水画廊),实施"院中一棵树"行动及立体绿化/屋顶绿化细节优化 [2] 四季景观多样性 - 北京实现"四时有景":春季玉兰海棠、夏季乔灌木层次景观、秋季彩叶树、冬季松柏常绿,形成"绿满京城、花漾四季"的活力城市形象 [3]
挖掘口述实录与战地家书,海淀镇创演红色史诗剧《山河长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12:38
音乐史诗剧《山河长歌:从烽火到星辰》内容概述 - 该剧融合非遗、科技与家国史诗,重构京西红色文化表达范式,以何氏家族五代人命运串联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当代芯片攻坚的百年时空 [3] - 创作灵感源于海淀镇档案馆珍藏的《京西抗战口述实录》及何氏家族捐赠的27封战地家书,剧中情节如"祠堂刻梁护粮种""木船改舰支前"均取材真实历史事件 [3] 剧作结构与艺术特色 - 全剧分为"烽火长歌""曙光初现""铸剑为犁""改革春风""星辰大海"五大篇章,通过五代女性觉醒轨迹勾连时代精神 [5] - 原创民谣《海淀镇札记》歌词"木梁刻忠骨,稻香化星芒"兼具历史追思与科技隐喻,何守义临终握京西稻种与终章"海淀芯"微光形成精神传承闭环 [5] - 通过15支表演团队、15个特色节目构建叙事空间,包含机关团队双声部合唱、六郎庄五虎棍非遗绝技、青龙桥合唱团抗战歌曲等多元艺术形式 [7][8] 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 - 剧中将非遗项目与现代科技意象结合,如老祠堂雕花变芯片线路、古树年轮变火箭燃料舱,体现守正创新理念 [10] - 观众反馈强调该剧让非遗"活在新时代",例如五虎棍少儿表演生动诠释文化传承的动态性 [10]
北京入境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发布“北京新发现”十大主题线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11:34
入境旅游发展大会概况 - 2025北京入境旅游发展大会在京开幕,活动包括政策发布、交易洽谈、合作签约、资源推介、展览展示、线路考察等 [1] - 大会发布《北京市优化入境旅游服务专项行动方案》,推出"北京新发现"入境游十大主题线路,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入境旅游首选地 [1] 入境游服务优化举措 - 行动方案围绕产品、宣传、服务和保障4大方面推出22条务实举措,构建"近者悦、远者来"的入境旅游新生态 [3] - 宣传推广方面将提升北京国际版门户网站及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传播力,推广全国首个英文版城市地图,动态植入文旅、购物、美食等要素资源 [5] - 产品供给方面将持续提升"大美中轴"影响力,丰富世界遗产游、特色胡同游、中轴骑行游等特色化旅游产品,擦亮"漫步北京"旅游线路品牌 [6] - 服务提升方面将强化北京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拓展优化国际航线网络布局,提升入境通关效率,简化登记流程,设置"临时入境许可"办理专区 [8] - 推动更多境外银行卡支持轨道交通"拍卡过闸",优化机场24小时"北京服务"综合服务中心功能,设立市内"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8] 入境游市场表现与产品创新 - 今年1至4月,北京市共接待入境游客146万人次,同比增长57.1%,实现旅游花费19亿美元,增长55% [9] - 针对"散客化、个性化、深度游"趋势,推出"北京新发现"入境旅游十大主题线路,涵盖文化体验、市井生活、科技艺术、生态休闲、户外运动等 [9][11] - 为短期入境、过境免签游客打造"机场周边游"产品服务包,推出多款半日游、一日游产品 [11] 支付与科技赋能 - 美国运通卡(EC)、日本吉事美卡(JCB)将于今年6月底在北京实现直接拍卡坐地铁 [12] - Visa公司携手亚太旅游协会将在6月面向北京文旅行业小微企业开展数字技能与商业技能培训 [12] - 万事达卡向境外游客推出拍卡乘车返现活动 [12] - 科技文旅板块展示华为智能耳机、科大讯飞多语种AI透明屏、京东方百变屏、咪咕文化元宇宙厂甸庙会等创新产品 [14] 国际合作与战略伙伴 -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市文旅主管部门签署合作意向书,未来将在宣传推广、文化活动等方面加强合作 [15] - 向首都机场、大兴机场、中国国航、南方航空、Mastercard、Visa等颁发北京旅游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证书 [15] - 合作伙伴将推动北京旅游产品在海外推广销售,获取市场反馈,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海外推广方案 [15]
土豆花之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05:21
肖复兴 那时候,我们队上有个女知青暗暗地看上了老朱。老朱人长得帅,又有才,还是好脾气,自然有好人 缘。看上老朱的,肯定有不少人,敢于表露的,当时只有这么一位,是位从印尼归国的华侨。那是我们 来队上的第二年,土豆花开的时候。这位女华侨听说老朱病了,特意在食堂做了一碗病号饭,其实就是 一碗热汤面,里面卧着一个荷包蛋。她端着碗,绕着生产队,到处找老朱,就是找不着。那时候,知青 谈恋爱被视为资产阶级思想,老朱胆小,硬是先躲到老农家里,又躲到更远的土豆地旁看菜地的窝棚 里,不敢露面,一时传为笑谈。 距离我们第一次到北大荒已经过去了57年,当年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大姑娘,都是七十多岁往"八张"上奔 的人了。回想往事,像做梦一样,显得有些不真实。但是,老朱的初恋,确实就在这片土豆地里,如同 簇拥着他的土豆花一样,曾经瞬间花开又花谢。 世上描写花的诗文多如牛毛,由于见识浅陋,我没有看过描写土豆花的。来北大荒之前,我特意找了描 写北大荒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和散文集《冰凌花》,也没见里面写过土豆花。直到上个世纪90年 代,我看到了东北作家迟子建的短篇小说《亲亲土豆》,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还真有人对不起眼的土豆 花有过浓墨重彩的描写。 ...
高原精灵赤麻鸭“安家”首钢园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05:17
首钢园生态转型成效 - 北京市重点保护动物赤麻鸭在首钢园成功繁殖,今年孵化出10只雏鸟,利用人工洞穴筑巢[2] - 赤麻鸭对营巢环境要求苛刻,通常选择水域附近的悬崖洞穴或树洞,去年首次在首钢园秀池繁殖,今年扩展至群明湖[2] - 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组织园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共同守护雏鸟,形成人鸟和谐共处的场景[2] 首钢园鸟类多样性提升 - 首钢园转型后野生鸟类数量显著增加,群明湖、秀池及绿化带成为迁徙鸟类栖息地,春迁时段观测到暗绿绣眼鸟、白眉姬鹟等[3] - 工业遗址为北红尾鸲、沼泽山雀等都市野生鸟类提供栖息空间[3] - 石景山区野生鸟类名录记录242种鸟类,包括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彩鹮单日记录8只)、3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和73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鸟类[3] 生态保护措施 - 园区通过工业遗址改造和绿化带建设,为鸟类创造多样化栖息环境[2][3] - 市民游客被提示遵循"不打扰、不投喂、不戏耍"原则,保持观赏距离以维护鸟类生存环境[3]
高校博物馆:欲出“象牙塔”,谁来推一把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05:15
高校博物馆现状 - 首都27所高校共建48家博物馆,依托学科设置拥有高价值藏品,部分堪比国家或世界一流博物馆[7] -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馆藏35万份标本,含9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1905年百年标本[7] -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展示4000余件标本,涵盖地球46亿年演进史,包括稀有闪电熔岩和恐龙化石[8] - 高校博物馆普遍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如清华艺博拥有2.5万件六大类藏品[14] 开放瓶颈问题 - 预约难度大,北大博物馆需抢号堪比医院专家号,北航博物馆仅限校内人员参观[9][10] - 开放时间受限,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周末闭馆,北外博物馆周末不开放[10] - 空间容量有限,中国传媒大学博物馆超过100人即显拥挤,人大博物馆每日公众名额不足100人[12] - 运营资源短缺,多数馆人员编制个位数,经费依赖教学科研预算,缺乏专业展厅和公共服务区[12] 创新开放模式 - 清华艺博开辟专用通道免入校门槛,2016年以来接待400万人次,建立学生志愿者讲解体系[14][15][16] - 学院路街道组织高校打卡漫游日,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吸引市民参与[16] - 北京服装学院博物馆通过外展合作实现突破,与中国工艺美术馆联展吸引65万人次观众[16] - 部分博物馆开发线上展览,如民族服饰文化展实现永久数字化传播[16] 政策支持建议 - 北京市已推动12家高校博物馆备案,成立23家成员的高校博物馆联盟[17] - 专家建议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参照四川大学5万平米博物馆的财政支持模式[18] - 提出"市校合作"机制,参考吉林大学在长春博物馆设分馆日均3000人次的成功案例[18] - 建议开发文创产品增强造血能力,将优质馆纳入文旅推介体系,搭建中小学研学平台[19]
超4.42亿!端午档票房很给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05:15
2025年端午档票房表现 - 2025年端午档(5月31日至6月2日)总票房超过4.42亿元,较去年热度提升,为暑期档开了好头 [1] - 《碟中谍8:最终清算》以1.82亿元领跑票房,《时间之子》《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分列二、三 [1] - 6月1日总票房超2亿元,同比增长6.4%,创过去10年内"六一档"票房第二高,仅次于2019年 [6] 《碟中谍8:最终清算》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日18时累计票房超2.21亿元,平台预测最终票房有望超过4.75亿元 [5] - 该片作为系列终章,动作戏诚意十足,169分钟总片长为系列最长,文戏虽冗长但串联前7部形成首尾呼应 [5] - 汤姆·克鲁斯的高风险特技表演(如扒飞机、深海潜水)成为影片核心卖点 [4][5] 动画电影市场表现 - 端午档叠加儿童节,合家欢动画电影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6] - 《时间之子》以奇幻故事解构时间命题,构建浪漫想象世界 [6] - 《哆啦A梦:大雄的绘画奇遇记》作为系列45周年纪念作,全球粉丝基础雄厚 [6] - 《潜艇总动员:冒险岛》延续海洋科普+冒险基因,《星际宝贝史迪奇》加入现代视角创新剧情 [6] 2025年暑期档展望 - 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已有超50部影片定档,喜剧、奇幻与动画为主力军 [7] - 6月将上映成龙《功夫梦:融合之道》、基努·里维斯《疾速追杀:芭蕾杀姬》等动作片 [7] - 7月重点影片包括陈思诚监制《恶意》、大鹏主演《长安的荔枝》、追光动画《聊斋:兰若寺》 [7] - 8月《浪浪山小妖怪》(脱胎于《中国奇谭》)被视作潜在黑马 [8]
300亿央企创投母基金在京设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04:46
本报讯(记者 孙杰)近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诚通科创投 资基金(北京)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京完成工商登记,标志着诚通科创投资基金迈出关键一步。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是首批中央企业创投母基金,基金规划总规模300亿元,旨在发挥投早、投小、投长 期、投硬科技的先行示范作用,充分运用母子基金放大投资功能,致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和 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器"。 该基金的设立深度契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依托中国诚通在国有资本运营领域的专业优势,逐步 建立起"产业需求牵引+科研院所赋能"的协同机制。中国石化、中国航油等产业资本方的深度参与,将 加速新技术对传统行业的赋能;海淀区科技创新要素的注入,则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搭建起产融对接的 桥梁。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重点关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基金期限设计达15年,将通过对 行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资,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 融合,实现精准发力,培育更多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同时,基金力争瞄准央企未来3至5年、甚至10 年以上的核心技术需求,前瞻布局具有颠覆性技术、原创性引领 ...
《文化的故事》:一次脑洞大开的文明考古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2 22:29
文化演进理论 - 著作提出文化DNA双螺旋结构理论 一极是集体无意识原型密码 另一极是持续文化创新与基因突变 强调文明流动的互动性与叠加性 [2] - 颠覆性解读法国拉斯科岩洞 发现原始人类通过"声音—图像—空间"多维编码构建沉浸式艺术体验 其底层逻辑与当代VR技术相似 可视为早期元宇宙雏形 [3] - 借鉴模因理论绘制文化基因变异图谱 包括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信息压缩革命 青铜时代视觉霸权技术迭代 以及文字书写导致的人类生物进化证据 [3] 数字时代文化现象 - 分析K-pop工业化跨国创作网络 揭示其解构传统文化民族边界的特性 作品成为全球化混杂认同的视觉宣言 [4] - 创造性提出"滑屏文明"概念 指出TikTok算法在信息接收(9∶16画幅复现洞穴视觉) 认知模式(15秒视频与楔形文字神经同构) 文化生产(用户二创即数字巫术)三个维度延续古老文化逻辑 [5] - 提出"误读驱动创新"理论 以佛教术语翻译变异催生禅宗哲学 韩国对"元宇宙"的本土化诠释为例 展示文化传播中的创造性转化机制 [4] 跨学科研究方法 - 通过光谱分析证实拉斯科岩洞颜料成分与声学特性精确对应 建立史前艺术与现代科技的逻辑关联 [3] - 跨学科骨骼研究发现楔形文字书写者右手尺骨变异 证实文化实践直接参与人类生物进化 打破人文与自然科学界限 [3] - 将良渚玉琮神人兽面纹类比现代品牌Logo 三星堆纵目面具瞳孔设计与视神经刺激关联 体现考古材料与当代技术的对话 [3][6] 学术争议与局限 - 被质疑证据链存在跳跃性 如良渚玉琮与现代品牌类比缺乏中间演化实证 [6] - 批评其隐含文化进化论线性思维 忽视文明崩溃与记忆断裂现象 [6] - 指出西方中心主义残余 对非洲口述传统等非文字文明讨论不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