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搜索文档
经济日报:萌宠消费升温快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3 08:0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城镇犬猫宠物数量超过1.2亿只,宠物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3] - 宠物服务成交量同比增速达3.9倍 [3] - 猫狗日用品、主粮、零食、玩具等品类成交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倍 [3] 消费结构与趋势 - 猫食品与狗食品为前两大品类,总成交额占比超过65% [3] - 宠物消费呈现从满足“吃饱”到追求“吃好”的趋势,烘干宠物粮、肉条/肉块等品质宠物粮快速增长 [3] - 宠物清洁用品、猫狗柜/爬梯的成交量实现大幅提升 [3] 地域市场特征 - 宠物用品成交额居前的多为东部省份,消费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4] - 海南、山西、江西、安徽等省份显示出较强的宠物经济发展潜力 [4]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宠物角色转变为“家庭成员”,重塑人与动物关系,催生市场机遇 [3] - 宠物主人为宠物投入时间和金钱的意愿越来越高 [3] - 宠物主人更加注重宠物健康和生活品质 [3]
京直播|360度来赏秋!京西这座宝藏公园藏不住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3 07:37
直播时间:11月13日16:00 在北京西五环附近,藏着一处独特的秋日秘境——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公园。秋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 倒映远山;梧桐大道,抬头是漫天鎏金穹顶,俯首是绵延柔软金毯。更有18公里免费步道蜿蜒其间,或 散步或慢跑,欣赏这层次丰富、静谧斑斓的景致,心境也随之安然惬意。 今天傍晚,北京日报京直播360度带您赏秋,守候今日份落日晚霞。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
人工智能让交通运输更“聪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3 07:03
政策核心目标 - 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围绕技术供给、场景赋能等4方面部署16项具体任务 [1] - 提出到2030年,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1] 关键技术供给 - 意见聚焦应用技术攻关、智能产品创新和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建设三大方向,加大关键技术供给 [2] - 明确提出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构建涵盖各类高质量数据集、算法库和工具链的"交通大脑" [2] - 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已汇聚5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公司及相关高校院所,梳理出86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2] - 中国物流集团发布"流云"大模型,可应用于多式联运、仓储调度等40余个细分场景 [2] - 基于百度交通大模型构建的"智慧中枢"已在10余个城市落地,接入超百万辆搭载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 [2] 应用成效与基础设施数字化 - 通过干线通道智慧扩容,构建多层级精细化交通管控模型,助推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左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左右 [3] - 在20个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示范通道总里程超过6万公里,其中公路约5.4万公里、水路7500公里 [3] -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数字底座的构建将支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实现能级式跃升 [3] 重点应用场景部署 - 意见系统部署了组合辅助驾驶、智能铁路、智慧航运等7个重点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场景 [4] - 自动化码头建成52座,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操作系统已在国内外10多个码头应用 [4] - 建议以平陆运河、三峡水运新通道等重大水运工程为抓手,加快推动航运系统从单点突破向"船—货—港、人—机—环"系统变革 [4][5] - 京雄高速通过视觉与语言大模型协同实现重要异常事件"秒级推送" [5] - 支持重点区域集聚创新,探索省部联动和车路云一体化协同,推动辅助驾驶加快规模化商用 [5] 基础设施要素保障 - 意见从算力、数据、网络3方面作出具体部署以加强要素保障 [6] - 算力方面,加强行业算力资源统筹,依托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强化算力保障 [6] - 数据方面,加快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数据共享与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6] - 中国物流已构建"人—车—货—场—路"全链路数据采集体系,形成多个典型场景的高质量数据集 [6] - 网络方面,推动多种网络技术融合应用,构建智能感知体系和高速数据传输通道 [6]
新华每日电讯:亲历我国最大规模北极科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3 07:01
考察规模与能力 - 本次北极科学考察是中国自1999年开启北极科考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共动用“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艘先进科考船,搭载近300名科考队员[1][4] - 与1999年“雪龙”号单船考察相比,2024年实现双船同行,2025年进一步发展为四船协同作业模式,标志着中国极地考察能力在26年间完成15次北冰洋科考的持续跃升[4] - 四艘科考船均配备尖端技术:“雪龙2”号是全球首艘艏艉双向破冰船,可在1.5米厚冰层作业;“深海一号”配备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支持系统;“极地”号具备多学科同步考察能力;“探索三号”是全球首艘破冰型深潜母船,搭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5] 技术突破与协同作业 - 首次实现“蛟龙”号与“奋斗者”号双载人潜水器在北极冰区协同作业,完成双潜器定位搜索、标志物互换等创新作业模式,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北极密集海冰区进行连续载人深潜的国家[10] - “雪龙2”号为无破冰能力的“深海一号”破冰引航,带动“蛟龙”号实现我国首次北极冰区载人深潜,完成10余次下潜作业;“蛟龙”号经过极区适应性改造,加装多波束探测浮冰和二次抛载装置[8][9] - “奋斗者”号在北冰洋完成43个潜次作业,最深下潜达5277米,实现加克洋中脊国际首次载人深潜科考,开创船潜协同移动式冰潜新模式[10][19] 生态系统发现 - 可视化调查显示北冰洋底栖生物密度大、个体小、多样性高,底拖网获得5000多个生物样品,涵盖棘皮动物等6个门类;“蛟龙”号拍摄到海蛇尾、海葵等生物影像并采集高完整性样品[11][12] - 首次按水深梯度布放海底生物影像观测系统,发现陆架区以泥海星等为主,深海盆地出现透明科尔加海参高密度带,生物群落结构随水深呈现显著差异[13] - 中层拖网获取鱼类样品以灯笼鱼为主,涵盖鳕鱼和狮子鱼等,显示中层水世界充满活力[14] 气候变化观测 - 北极变暖速度达全球平均的3至4倍,海冰加速融化:2025年3月北极海冰面积降至1433万平方公里,创1979年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夏季海冰覆盖面积连续18年处于历史低值[6][21][22] - 科考首次捕捉到叶绿素浓度峰值达200毫克/立方米,比表层高100多倍,可能为“海雪”形成前兆,对理解北极生物碳泵机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15][16] - 海冰消融导致冰边缘区范围扩大且向北推移,暖水性物种向北扩张,正在重组北冰洋生物分布格局,底栖动物成为气候变化指示器[21][24][25] 科研价值与应用前景 - 考察成果为研究北极气候快速变化、加克洋中脊地质过程、极区生命演化提供重要支撑;“蛟龙”号发现疑似冷泉喷发遗迹,为甲烷运移通道研究提供关键信息[18][19] - 海冰消融使北极东北航道通航时间延长,中欧集装箱快航较传统航线缩短9天,北极航运、渔业等经济活动的可行性显著提升[26][27] - 科考数据将用于评估北极生态系统响应机制,为北极生态保护、渔业管理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量化证据,促进可持续发展[25][27]
真觉寺古银杏:五百岁的时光印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3 06:05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觉寺(俗称"五塔寺")金刚宝座塔南侧,生长着两株树龄约五百年的古银杏树。2025年9月22日,这两株古树入 选首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这一认定,既是对古树重大历史文化价值与稀缺属性的彰显,更标志着国家层面对其给予了最高 级别的认定与重视。 据考证,这两株银杏为明代建寺时所植,与成化九年(1473年)竣工的金刚宝座塔同龄,如今已悄然走过五个世纪的光阴。树与塔数百年的 相守相伴,恰是真觉寺历史最生动的见证。 朱元璋早年曾出家为僧,又有参加红巾军起义的经历,这让他对宗教尤其是佛教非常重视。到了永乐年间,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在 藏地传弘佛法,明成祖特意派遣大臣前往邀请。宗喀巴虽未亲至,却派遣上首弟子释迦智赴京,成祖赐其"大慈法王"称号,释迦智后来还担 任了永乐、宣德两代国师。与释迦智同期来京的,还有西域高僧室利沙。他携带五尊金佛与金刚宝座塔规式入朝,朱棣封其为大国师并赐金 闫霞 任海摄 塔树同庚 中印合璧的时空坐标 与印度、东南亚佛教寺院普遍栽种菩提树不同,地处温带的中国北方寺庙,多以银杏树替代菩提树。这不仅是因为气候适配性,银杏耐寒长 寿,更因为古人视其"不被虫蚀、果肉 ...
门头沟全力塑造“京西福地”新形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3 04:51
本报记者 张骜 "门头沟区正成为让'在者舒心、来者倾心、未来者动心'的'京西福地'。"昨天,在北京市"一把手发布·京 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门头沟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吕鸣表示。 吕鸣介绍,"十四五"以来,门头沟区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科技强区"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灾 后恢复重建与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目前,全区生态涵养能力显著提升、经济发展动能加快转换、文旅 休闲魅力日益彰显、安全韧性水平全面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纵深推进、民生福祉保障持续改善,首都发 展重要门户功能更加强化。 成为全国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 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之一,门头沟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发展战略,获评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 成为全国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和生态环境部"2024年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 目前,门头沟全区PM2.5平均浓度降至23.6微克每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了26.3%。地下水水位连续7年 回升,最高点位近25米,地表水市考断面优良率达100%。 作为北京乡土文化资源最密集、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区,门头沟坚持"文化兴区"发展战略,让这片 京西热土更具诗情画意。 通过创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 ...
从北京大兴出发 药企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3 04:48
会议背景与信号 - 第3届中德跨境医药健康行业双向奔赴合作交流会在大兴机场航站楼内举办 会议地点释放加速拓展海外市场的鲜明信号[1] - 会议围绕欧洲市场准入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行业人士探讨话题离不开出海[1] 企业出海成果与案例 - 中国药谷已有20余家企业成功拓展海外市场 上百款产品成功出海[2] - 百奥赛图公司整体销售额近七成来自海外业务 2024上半年与海外药企达成可披露合作交易总额达数百亿元[2] - 民海生物疫苗销售至东南亚、中东、南美 新型疫苗国际化产业基地启用后将打造全球疫苗创新中心[2] - 北京同仁堂2025半年报显示境外市场营收5.92亿元 同比增长21.52%[2] - 北京阿迈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24年拿下金额超千万元人民币的海外订单[3] 平台支持与服务体系 - 中国药谷优化升级推出全链条出海服务平台 整合政府、行业组织、海外机构等资源构建立体化服务体系[2][3] - 平台提供政策支持、专业服务、企业实践相互赋能 让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告别单打独斗[3] - 园区内有出海经验的企业无私提供渠道 助力更多中国产品走向全球[3] 未来规划与战略方向 - 十五五期间同仁堂计划让更多产品出海并扩大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2] -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管委会十五五期间将聚焦破解企业出海堵点 组织出海服务系列活动[4] - 未来提供海外注册、数据合规、知识产权布局等全流程指导 以一企一策精准赋能[4] - 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展会、对接全球资源 推动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品牌出海升级[4]
“京彩大创”大学生创投联盟成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3 04:48
联盟成立与目标 - 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投资联盟于11月11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立 [1] - 联盟吸引了40家金融机构和龙头企业参与 [1] - 联盟旨在构建资本对接与赋能平台 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公里 [1] 联盟运作机制 - 联盟将组织顶尖投资机构合伙人和产业专家观摩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参与项目评审 将市场前沿洞察与投资逻辑融入选拔体系 [1] - 联盟将定期组织北京高校创新创业闭门路演会和资本对接会 为优秀项目与资本方搭建精准高效的对话通道 [1] - 市教委将构筑政策与生态双保险 联动市区两级政府部门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优先对接税收优惠等专项政策红利 [1] 项目案例与技术创新 -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创业团队的灵巧手产品达到42个自由度 实现360度旋转 可适应不规则易碎物体 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精密装配和科研实验等领域 [2] -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团队提出面向低轨星座的太空算力基座解决方案 核心产品包括太空服务器、太空控制计算机和太空交换机 旨在提升卫星数据处理效率与自主控制能力 [2] 战略意义与体系构建 - 联盟是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中的重要内容 标志着赛孵投转融全链条支持体系全面建成 [2] - 依托京彩大创平台 高校创新资源与市场需求将实现双向奔赴 推动大学生创意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2]
京港携手一批合作成果落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3 04:44
京港洽谈会总体成果 - 第二十八届京港洽谈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会期2天,包含开幕式、主题推介及13场专题活动 [1] - 开幕式后举行重点项目签约,29个京港合作项目签约,涉及金额近560亿元人民币(559.76亿元) [1][2] 重点签约项目领域与案例 - 签约项目涵盖11个合作领域,包括科技服务、商业服务、金融、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文化旅游、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商贸物流、智能网联汽车 [2] - 文远知行与冠忠巴士集团签约自动驾驶合作项目,计划三年内在香港落地200台自动驾驶小巴 [2] - 文远知行与吉利合作推广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初期部署于香港机场,并计划于2026年投入运营右舵版GXR车型,未来三年在港自动驾驶车队规模将超500台,总投资额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 [2] - 其他签约案例包括北京城建集团与香港国际机场顾问有限公司的机场建设合作、香港数码港与明略科技的国际总部入驻、华富建业金融集团与盈科律师事务所的私募基金设立、香港特普勒国际与北京新陆港集团的物流产业投资 [3] 金融领域合作 - 金融专题活动发布4项成果: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2025外资资管机构北京发展指南》、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发布《支持企业出海综合服务方案》、汇丰银行发布助力北京企业出海赴港金融服务案例、东亚银行(中国)与北京首农股份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4] 人才与科技创新合作 - 人才交流活动启动联系北京·全球创新服务网络(GNIS)香港节点建设,由北京海外学人中心、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香港科学园联合推动 [4]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与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共同打造"京港企业出海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市场研究、法律财税等全链条服务 [4] - 北京双高国际人力资本集团与香港新华集团签署协议,共建"京港人才商企服务合作平台" [4] - 科技创新活动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香港贸易发展局续签《深化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备忘录》,香港工业总会与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 - 第八届"京港青创杯"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8个优秀创业项目进行路演,覆盖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前沿科技领域 [5] 人文交流与城市形象 - 接诉即办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在香港举行首映,影片以北京超过2100万常住人口为背景,通过七个真实故事展现城市治理模式 [6][7] - 首映后影片主创赴香港城市大学与师生交流,探讨高效透明的政民互动模式对香港的启发 [7]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12 21:05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干货满满# 11月12日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 长沙开幕,在上午举行的"智能聚力 系统变革"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嘉宾发言干货 满满,信息量很大。(来源:中国记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