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红利带动武汉二手房市场回暖,上半年成交量同比增12%
长江日报· 2025-07-18 17:01
武汉二手房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武汉二手住房成交46001套 同比增长12 35% [1] - 7月市场信心恢复信号明显 房产经纪门店咨询量显著增加 [1] - 中建光谷之星链家门店周末日均线下客户约3组 线上互动达200多人次/天 [1] 购房者行为特征 - 年轻购房群体偏好视频看房和虚拟样板间体验 推动经纪人技能升级 [1] - 典型案例显示:109平方米三房总价从190万降至145万 首付15%仅需22万 叠加政策优惠后总成本节省超22万 [1] - "以租养贷"成为光谷、南湖区域年轻购房者主流选择 [2] 市场交易结构 - 1-6月光谷链家门店服务客户1811组 促成103单成交 同比分别增长7 8%和19 7% [2] - 客户结构呈现"首置+改善"双轮驱动:光谷60%为首次置业者偏好105-120平方米精装三房 南湖40%为学区房置换家庭 [2] - 交通便利且房龄10年内房源最抢手 优质教育房源出现"以旧换新"连环交易 [2] 市场驱动因素 - "汉九条"政策通过补贴和税费优惠降低交易门槛 [2] - 新房市场聚焦高端改善产品 刚需外溢至二手房市场 [2] - "装修代卖"模式提升老旧房源竞争力 [2] - 武汉超万名持证经纪人提升供需匹配效率 [2] 市场趋势 - 二手房市场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 [2] - 当前成交主力为婚房、学区房等硬刚需 [2] - 预计下半年市场保持平稳 交易效率因经纪人专业化进一步提升 [2]
从首秀10款到20个列阵,链博会上武汉人形机器人“放大招”
长江日报· 2025-07-18 09:06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8日讯(驻京记者柯丽芬 通讯员李雯雯)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7月16日 开幕以来,多个"全球首发""首秀"来自武汉企业。 本届链博会上湖北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专题展区,7家武汉企业携带20个人形机器人集体亮相。这是继今年湖北"新春第一会"上10款 人形机器人首秀后,湖北在该领域交出的又一份亮眼成绩单——仅仅过了5个月,湖北参展的人形机器人数量翻倍。 展台上,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打太极、与观众比赛下棋;武汉格蓝若组成家族战队,高大魁梧的"劳动者3"与小巧灵活的M3配合相当 默契;丁汉院士团队研制的"荆楚1号"不仅演示方向识别,还现场递名片当推销员;光谷华汇的人形机器人摔倒起立相当灵活"有范儿"…… 展览现场人潮涌动,成为"打卡点"。 武汉光谷自研的人形机器人与观众下棋。 链博会上湖北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专题展区成网红打卡点。 还有14家扎根武汉的企业带来69件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品,现场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前来对接洽谈。 链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武汉格蓝若自研的机器人大壮和小壮兄弟俩。 武汉维力传感科技有限公 ...
来武汉站感受高铁开进候车厅
长江日报· 2025-07-18 08:33
武汉高铁站创新设计 - 武汉站是全国第一个新建高铁站,具有创新性的将高铁开进候车厅的设计,引发网络热议并吸引游客打卡 [1] - 车站拥有东西两个进站口,20个站台,8个检票口,分AB两面,候车厅标识清晰醒目 [1] - 换乘系统高效便捷,设有醒目"便捷换乘"标识,乘客可直接刷身份证出闸机进入换乘候车区,实现"高效乘车,快速换乘,随到随走" [1] 武汉文旅IP开发 - "蒜鸟"毛绒玩偶成为武汉文旅新IP,融合武汉方言文化,上半年线上线下"一鸟难求" [2] - 玩偶设计圆润可爱,具有劝架功能,内置地道武汉方言发音,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的新载体 [2]
确保节能率超20% 武汉市直机关办公大楼首次能源托管
长江日报· 2025-07-18 08:33
能源费用托管模式 -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成为市直单位中首个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的公共机构,通过专业化公司管理能源使用和费用支付,实现能耗精准调控和节能降耗[1] - 能源费用托管模式包含"诊断—改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旨在解决建筑设施老化、节能技术滞后等问题[1] - 该模式由武汉城发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出资改造,10年托管期内双方共享节能收益,目标节能率20%以上[2] 节能改造项目 - 项目涉及1300余盏传统灯具的智能LED改造,增设风冷热泵机组和楼内光伏电站,预计明年初投入使用[2] - 改造后通过能碳监测系统实时掌握能耗动态,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优化"的转变[2] - 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大楼楼龄18年,原有空调、照明系统能效水平滞后导致能耗费用逐年递增[1] 行业意义 - 此次托管标志着武汉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进入智慧化、市场化新阶段[2] - 为全市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样本,推动国家双碳目标实现[1][2] - 武汉市近年来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引入专业能源服务公司,探索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新路径[1][2]
倒计时100天,市运会火炬开始传递
长江日报· 2025-07-18 08:26
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圣火采集及火炬传递仪式 - 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圣火采集及火炬传递仪式在武汉经开区纱帽江滩公园纱帽山遗址举行,标志着市运会进入倒计时100天 [1] - 采火少女身着素白长裙,手持采火器点燃火种,随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秦捷接过采火器点燃圣火盆 [2] - 首棒火炬手为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主教练常卫魏,火炬传递开始 [2] 火炬传递特色环节 - 首棒火炬手常卫魏持火炬跑向无人机,"九凤"复原照搭载在无人机上随圣火一同升空 [3] - 无人机飞越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大军山、左岸大道等地标,最终降落在轩辕书社 [3] - 8位火炬手在陆地、水上参与火炬接力,包括专家院士、运动员、劳动模范等 [3] 历史文化背景 - 纱帽山遗址曾发现"汉阳人"头骨化石,将武汉地区历史推进到1万年前 [3] - 武汉经开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汉阳人"头盖骨化石的女主人"九凤"进行人像复原 [3] 市运会相关信息 - 第十二届市运会开幕式时间为2025年10月25日,闭幕式时间为2025年11月3日 [3] - 岚图汽车是官方指定用车 [3]
升到18米高处修剪枯枝,园林工人让市民享受“林荫自由”
长江日报· 2025-07-18 08:26
城市绿化建设 - 青山区建设一路(和平大道—旅大街)路段被评为"武汉最美林荫路"之一和"武汉最具特色林荫路"之一 [4][6] - 该路段234株行道树生长良好,林荫覆盖率高达95%以上,盛夏时节内外气温相差6℃ [6] - 武汉市林荫路总长达3661公里,林荫路覆盖率88.8%,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7] 园林养护工作 - 13名园林工人在37℃高温下进行养护工作,包括修剪枯枝、除虫和浇水 [2][5][8][9] - 市园林和林业局发布抗旱保绿工作提示,指导各区加强对林荫路的养护,重点浇灌新栽苗木和地栽花卉 [7] - 园林部门计划养护现有林荫路并建设更多更美的林荫路,让市民实现"林荫自由" [9]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长江日报· 2025-07-17 21:59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1] - 文化产业契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2] - 文化产业对优结构、促转型、扩消费、增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2] 产业现状与优势 - 武汉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科教人才优势突出 [2] - 近年来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业态持续升级,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2] - 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 产业发展方向 - 强化产业思维、市场意识,统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运用市场化经营机制 [3] - 推动文化产业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3] - 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巩固提升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优势产业 [3] - 大力发展网络视听、电子竞技、沉浸式文化体验等新兴文化产业 [3] - 推动文化和旅游、商业、演艺、体育、工业等交叉融合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3]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坚持科技赋能,抢抓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3] -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支持文化企业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3] - 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 [3] 市场主体培育 - 壮大经营主体,吸引积聚具备行业影响力、产业带动力、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 [3] - 大力培育扶持文化类中小微企业,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增强市场竞争力 [3] - 营造一流生态,加强金融、人才、数据、场景等要素保障,高水平建设文化产业园区 [3] 政策与组织保障 -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 [4] - 强化政策支持,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十五五"规划,推动政策迭代升级 [4] - 坚持正确导向,把握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弘扬真善美、激发正能量 [4]
是“服务者”更是“宣传员”,武汉文旅志愿者为渡江节注入城市温度
长江日报· 2025-07-17 16:45
活动概况 - 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盛大举行 2000多名参与者横渡长江 [1] - 活动由湖北省金牌导游 高校学子等组成的武汉文旅志愿者队伍提供专业服务 [1] 志愿者服务 - 志愿者累计服务超500人次 协助维持秩序并进行流线引导 [3] - 志愿者提前熟悉现场流线 了解渡江节历史背景 掌握急救知识 [3] - 金牌导游张凡等志愿者向市民发放旅游防骗手册 讲解"低价游"套路 [3] - 志愿者推介长江沿线景点包括江汉关 江滩公园 龟山蛇山 黄鹤楼等 [3] 参与者反馈 - 江西游客赛后咨询地道小龙虾 称赞武汉人"爱长江 懂长江" [3] - 湖南游客樊依倩专程观看渡江节 被"敢为人先"城市精神震撼 [4] - 游客表示志愿者讲解细致 决定在武汉多停留两天 [4] 活动意义 - 渡江节不仅是体育盛会 更是展示武汉城市文化的窗口 [3] - 志愿者团队展现武汉国际化服务水准 传递城市文明 [4]
湖北首趟铁公联运国际班列开行
长江日报· 2025-07-17 16:42
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国际班列开通 - 湖北首趟"中吉乌"铁公多式联运国际班列75179次于7月16日从武汉吴家山站始发,经新疆喀什换装公路运输,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1] - 该班列采用"铁路+公路"多式联运模式,实现装运货物单次申报、集装箱全程不换箱不开箱的"一单到底""一箱到底"通关流程 [1] - 班列全程2173公里,比原铁路线路缩短1/3路程,物流时间从15天缩短至10天左右 [2] 运输效率与成本优化 - 新运输模式使全程运输费和保险成本节省30% [2] - 海关总署开启的铁公多式联运快速通关模式实现"一次海关申报""一次承运""一单贯通" [2] - 该模式解决了乌兹别克斯坦客户临时订单货量不足包列的问题 [2] 中亚班列发展情况 - 2014年首趟中亚班列(武汉)开行,目前已通达中亚国家13个城市 [1] - 2025年4月中亚班列(武汉)图定线路获批,每周固定开行1班 [1] - 今年以来共开行26列2090个标准集装箱 [1]
空调订单同比上涨超三成 政企联动迎战产销旺季
长江日报· 2025-07-17 08:54
生产运营 - 武汉海尔空调工厂四条总装柔性生产线全速运转,平均每8秒下线一台空调,日产量达18000台[1] - 工厂因全国高温导致空调订单量同比上涨33%,已进入"战时状态"[2] - 通过智能化排产系统将生产计划精确到小时,确保高效运转与员工休息两不误[2] 员工保障 - 工厂采取中央空调直吹工位、每日供应冰镇西瓜和酸梅汤等措施保障员工健康[2] - 企业同时注重高效运转和员工健康的平衡[3][5] 电力保障 - 武汉经开区供电公司每周三次上门检测企业设备,电缆温度56℃在安全阈值内[4] - 全区部署175名电力人员24小时轮值,300余人抢修队伍待命[6] - 建立"企业-园区-部门"三级响应机制和24小时领导值班制度保障企业用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