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江城夏日一起来“追云”
长江日报· 2025-07-16 09:01
7月12日晚,一朵横跨大半个城市的巨大厚积云迎来落日时刻。层层翻涌的云朵将夕阳折射成七彩晚霞,早已见过 各种形态火烧云的武汉市民,再次被这朵金色云朵震撼,感叹"武汉的云美出了新高度"。 连日来,武汉的云持续"刷屏"。云景与城景同框共赏,独属武汉的夏日浪漫如期而至。 江岸区发布的一组长江天际线视觉大片里,无人机从城市上空飞跃而过,湛蓝天空为高楼作画布。棉花一般的厚 积云铺展在长江天际线上,一阵清风将其吹成云絮,飘过高楼又滑过里分,云水蓝天别具城市味道。 城郊的云也有独特韵味。周末,爬上将军山,山野间的湿气让云的姿态恣意。时而如雪山般壮阔,时而成云雾般 梦幻。虫鸣与鸟叫在耳畔回响,坐看云卷云舒。 在社交媒体上,"武汉的云"等相关话题收获超千万次播放量。网友"君侃"在评论区为武汉的云写诗,"湛蓝湛蓝的 天空,形态各异的云朵。光的折射,城市的形状一起,在天穹,是一幅画!是一幅浑然天成的画!"摄影爱好者"老 苏"脚步不停,"我背着相机追着云跑。两江四岸的江滩、大桥是云与城同框的最佳点位,要是想拍火烧云,就去凌波 门、汉阳门蹲点!" 有专家指出,盛夏大气对流密切,而武汉水域广泛,地表大气携带大量水汽上升,因此能够形成独特 ...
武汉这十年,万物生长
长江日报· 2025-07-16 08:48
城市经济发展 - 武汉GDP从2014年首次突破1万亿增长至2023年站上2万亿新台阶,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十[1] - 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优势产业从生根发芽到茁壮生长,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2] - 截至2024年共有3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稳居中部城市第一[3] 产业创新与投资 - 华工科技在光通信、激光装备、AI+工业制造等领域推出9项最新科技产品,展现产业创新实力[2] - 世界500强企业盖瑞特第三次在武汉追加投资设立创新中心,聚焦新能源赛道前沿技术[2] - 高通公司等国际企业表达与武汉深化产业合作的意愿,形成"双向奔赴"的投资趋势[3] 智慧城市建设 - 同济医院构建"一体三模"AI能力矩阵,包括"济大夫"医疗智能体及垂直大模型,实现10秒生成检查报告的高效诊疗[6] - 武汉智慧交通系统应用全息路口、人工智能技术,红绿灯与导航软件联动提升通行效率,处于全国第一梯队[6] - 社区治理引入AI技术,如智慧消防联动平台可自动识别安全隐患并预警,江汉区、硚口区等实现数字化物业管理与养老监护[7] 城市空间与交通 - 东湖绿道从2016年一期开放扩展至105公里,串联33平方公里湖光,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Ⅲ类[18] - 百里长江生态廊道覆盖长江岸线284公里、汉江岸线112公里,打造"长江画廊"[18] - 地铁线路从2015年4条180公里扩展至2024年12条518公里,日均客流超400万人次,形成"一小时通勤圈"[20] 消费与文旅场景 - 汉口、武昌、汉阳设立7处临江露天电影场,蔡甸等地发展帐篷经济,生态资源转化为消费"流量密码"[13] - 武钢云谷606等闲置空间改造为文旅载体,黄陂"乡巴克"稻田咖啡单日销量达200杯,带动"村咖"业态兴起[14] - 2024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187.63万标箱占长江中上游33.7%,铁水联运量23.16万标箱居全国内河首位[22]
渡江节尚未鸣枪,他们已开始狂欢
长江日报· 2025-07-16 08:28
7月15日,武汉7·16渡江节外地横渡方队代表和部分个人抢渡赛选手乘船实地勘察渡江节路线。今年有5支外地方队参加渡江节,分别 是广东方队、山西太原方队、河南新乡方队、江苏盐城方队和湖北孝感方队,这几支队伍都曾连续多年来汉参加渡江节。渡江节还没正式 开始,他们在江面上勘察线路时已提前开始狂欢起来。 "山西太原方队严格按照组委会的要求进行了8次高强度集训,我们的训练是在汾河上进行的。与长江比,在汾河游泳的挑战难度要小 得多。也正因为如此,大家都练得非常刻苦。"李晋斌说,"对武汉渡江节,我们都非常向往,会一直参加下去。" 这次来汉的山西太原方队,绝大多数队员都是首次参加渡江节的新人,不过其中也不乏与武汉颇有渊源的"故人"。40多年前,张志勇 在汉服役3年,后来他回到山西老家工作。时隔40年,张志勇以横渡方队成员的身份重回江城武汉。"18岁—21岁时,我在武汉服役3年,参 加过抗洪抢险,也参加过黄孝河治理工程……我对武汉和武汉人民怀有特殊的感情。"张志勇说,"时隔多年回到武汉,这里变化太大了, 完全认不出来了!武汉已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真心为武汉人民感到高兴。" 张志勇说,他是第一次参加渡江节的活动。"我们方队中不少 ...
全市首个区级数字公物仓上线
长江日报· 2025-07-16 08:15
武汉市数字公物仓建设进展 - 江岸区数字公物仓成为武汉市首个正式上线的区级数字公物仓平台,标志着市、区公物仓联动取得重要进展 [1] - 武汉数字公物仓由武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财政局联合长江日报传媒集团于2023年12月共同建设上线,旨在打造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存量资产调剂共享平台 [1] - 运行一年多以来,武汉数字公物仓已实现通用资产在仓及调剂4200余件,其中跨层级调剂72件,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 [1] 数字公物仓运营模式创新 - 江岸区数字公物仓采用"线上管+码上管"实现仓储智能化管理,通过"网上办+掌上办"提升资产调剂效率 [2] - 试点期间通过资产调剂节约财政资金120余万元,并创新探索资产租购、社会化服务等多元功能 [2] - 形成全区覆盖、全链条管理的新模式,为市区联动和优化资源配置积累经验 [2] 未来发展规划 - 武汉市计划以江岸区数字公物仓上线为契机,推动市、区两级公物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1] - 加快实现市、区公物仓平台互联互通,建成全市公物仓"一张网" [1] - 强化与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资产调剂模块的数据衔接,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资产调剂 [1] - 目前全市各区公物仓建设积极推进,实体仓已基本建设完成,信息化平台建设加紧部署 [2]
青山增加一条出城快速通道
长江日报· 2025-07-16 08:15
项目概况 - 和平大道延长线(工人村路—四环线)双转体斜拉桥开钻 标志着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该项目将成为衔接三环内与四环外的重要干线通道 [1] - 和平大道串联武昌和青山重要区域 承载繁重交通流量 延长线项目西起工人村路 东至焦沙中路 全长约5 4公里 采用高架+地面辅道形式建设 [1] - 高架总长约4 23公里 双向6车道 主线高架跨越地铁五号线工人村车辆段及武石化铁路专用线 设计采用双转体斜拉桥 全长703米 塔高115 8米 [1] 施工进展 - 项目工地旋挖钻机正在运转 正在钻进第4个主桩 已深入76米 [1] - 主线高架采用双转体斜拉桥方式建设 共16根主桩 每根直径2 8米 深76米 [1] 战略意义 - 项目是构建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举措 支撑武鄂一体化战略的重要交通廊道 [2] - 串联主城区与新城组团的发展轴 支撑北湖生态新城发展的复合通道 [2] - 为武汉与鄂州 黄冈 黄石等城市提供更便捷通道 促进区域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 推动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2] 区域影响 - 工程建成后将提升武钢片 武东片交通活力 通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市更新发展 [1] - 促进片区数字化 现代化建设及转型升级 [1]
核心商务区净吸纳量同比增三成,武汉优质写字楼市场加速回暖
长江日报· 2025-07-15 18:20
武汉甲级写字楼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武汉核心商务区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达4 4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近三成(29 7%) [1][6] - 同期新增供应10 8万平方米 推动全市核心商务区甲级写字楼总存量升至331 1万平方米 [6] 需求结构分析 - TMT 专业服务业和金融三大行业仍是存量去化的主要需求来源 合计占比超65% [6] - TMT企业新设需求占比从2021年的14 6%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9 2% [6] - 搬迁是主要成交驱动因素 占比达65 8% [6] 市场发展阶段特征 - 市场进入"深度运营"阶段 从"以价换量"转向"运营赋能" [6] - 高科技企业成为租赁增量需求的重要支撑 反映武汉产业技术升级转型趋势 [1][6] - 产业创新升级带动消费变革和贸易崛起 激发更多市场增量需求 [6] 业主运营策略建议 - 需通过智能化运营 精准定位 成本重构与服务升级实现空间去化与利润提升 [6] - 需敏锐捕捉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升级趋势 [6]
土拍市场核心宅地热度不减,上半年武汉房产市场向好态势明显
长江日报· 2025-07-15 18:19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土地市场成交金额同比上升8.6% [1] - 涉宅用地占上半年成交面积的50%,纯住宅用地主要分布在黄陂区、江夏区和沌口片,商业用地集中在武昌区、蔡甸区和东湖高新区 [5] - 长江新区和沌口片合计占武汉市上半年土拍面积的50% [5] - 央企为拿地主力,占比72.4% [5] - 主城区核心地段宅地竞争激烈,多宗优质宅地溢价成交 [5] 住宅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商品住宅总成交面积328.2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2% [1][6] - 平均成交价格为15636元/平方米,较2024年上涨 [6] - 中心城区占成交面积的41.2%,占供应面积的50.9%,江岸区、汉阳区和东湖高新区领跑 [6] - 6月武汉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环比下降0.1%,同比降幅收窄至3.2% [6] 市场趋势分析 - 主城区价格回调激活刚需和改善需求,价格降幅收窄 [6] - 江岸区、汉阳区和东湖高新区为成交主力区域,反映价格敏感型需求集中释放 [6] - 民企拿地参与度提高,核心区域涉宅用地吸引力增强 [5]
78秒飞抵江面,一次可救20人,渡江节首用吨级eVTOL航空器参与安全保障
长江日报· 2025-07-15 18:19
峰飞航空eVTOL航空器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的2吨级eVTOL航空器顺利完成长江渡江节安全保障演练 这是该机型首次在大型活动中执行空中救援任务[1][3] - 航空器采用复合翼构型 翼展达15米 具备垂直升降和高速巡航能力 最大航程250公里 最高时速200公里 可在狭窄区域灵活起降[3][4] - 机型搭载专用应急水上救援模组 8秒内完成自动充气式水面救援筏投放 单次任务可为20名遇险人员提供水面浮力支持[3] 峰飞航空量产计划 - 武汉总装基地已于4月动工 预计12月底首台"汉阳造"eVTOL航空器将下线 汉阳将成为湖北首个具备eVTOL量产能力的城区[4] - 规划到2027年实现年产200架eVTOL航空器[4] - 该机型是全球首个获颁TC/PC双证的吨级eVTOL航空器 已正式进入量产阶段[4] 汉阳造低空生态中心建设 - 生态中心占地260亩 与规划中的高铁汉阳站相邻 将打造成为武汉的eVTOL"航空枢纽"[5] - 中心包含研发制造 低空指挥 投融资 低空旅游 培训研学 销售交付六大功能[5]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水陆空立体防护体系 与地面救援力量实现三维联动[3]
冠军花落谁家?最好成绩能否刷新?渡江节16日8时鸣枪 个人抢渡赛两大悬念待解
长江日报· 2025-07-15 09:43
外籍选手接受媒体采访 此外,湖北省游泳队和武汉市游泳队还有不少高手将参加抢渡比赛的争夺。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因水文情况复杂,结果往往充满变数, 张子扬能否第四次夺冠,外籍高手或其他选手能否突出重围带来新的惊喜,将是本次比赛的最大悬念。 与去年不同,今年长江水情较为平稳,参赛选手面临的挑战可能相对小一些,游出好成绩的可能性也较大。今年的个人抢渡比赛能否 刷新渡江节历史最好成绩? 2025年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将于16日8时鸣枪。届时,2000余名境内外游泳好手将通过个人抢渡比赛和方队横渡两种形式挑战长江天 险,演绎"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豪迈壮举。 2001年,渡江节首次设置精彩刺激的个人抢渡长江挑战赛,自那以后,抢渡比赛就成了历届渡江节的最大看点。7月14日下午,第50 届渡江节个人抢渡赛400米资格测试赛在武汉市少儿体校游泳馆进行,92名选手参与竞争。按照规程,组委会将根据测试成绩和排名,由 高到低录取男子40人、女子30人参加7月16日举办的渡江节个人抢渡长江挑战赛。 今年是全运会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和世界青年游泳锦标赛也将在本月和下月先后举办,部分国内游泳高手因时间冲突 ...
台湾青年来武汉渡江节圆梦 “朝思暮想了快一年!”
长江日报· 2025-07-15 08:45
"朝思暮想了将近一年,这次算是圆梦了!"7月14日下午,2025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抢渡赛水平测试在武汉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游泳 馆举行,台湾青年隋宗霖也在其中。完成测试后,他自信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测试的成绩大概是5分钟左右,超出了我的平常水准, 入选应该没问题。" 今年32岁、身高超一米九的隋宗霖,首次来到武汉,也是首次参加渡江节。谈及参赛目标,他坦言:"第一次来就挑战勇渡长江,我没 定什么具体目标,只希望能平安完赛,多认识些朋友,多吃点美食。" 初到武汉,隋宗霖迅速融入了本地生活。他兴致勃勃地体验"过早",对热干面赞不绝口。游览黄鹤楼时,课本里的诗词场景真实地呈 现在眼前,让他不禁感慨:"小时候背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些诗,一到这边感觉特别有感触。" 隋宗霖参加抢渡测试赛 隋宗霖对武汉渡江节的向往由来已久。他去年就想要参加,却因为当时水流湍急,渡江节延期,时间又对不上,只能遗憾错过。"今年 有机会过来了,我一定要把握住,终于能圆梦了。"他满是期待地说。 由于此前多在静水游泳,长江单侧湍急的水流让隋宗霖面临全新挑战。赛前几天,他跟着武汉的渡江团队游长江,这是他首次在江中 游泳。"下水前他们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