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武汉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一
长江日报· 2025-10-25 08:50
政策指导方针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擘画蓝图,明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 [1][2]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坚持该方针是立足于此阶段的必然选择 [2] - 该方针与《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仍需继续大力发展经济 [3] 经济发展路径与产业建设 - 中长期阶段需大力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2] - 产业发展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2] -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2] -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民营企业应在科技创新中寻找机遇,以自身壮大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5][6] 科技创新驱动 -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能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6] - 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7]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7] - 武汉具备科教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基础扎实等优势,应积极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6] 企业实践与产业机遇 - 武汉中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认为“十五五”时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行方向 [5] - 武汉依迅北斗提前布局,其研发的国内首款14nm北斗高精度授时芯片与模组已取得成果,三款高精度模组成功落地机器人、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 [8][9] - 依迅北斗的农机终端覆盖十余万台套设备,产品通过海外渠道销往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9] - “十五五”是北斗产业升级换代与跨越发展的关键期,企业将建成华中最大北斗AI智能终端基地,并聚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 [9] - 武汉先进功能材料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联合高校与企业推进OLED显示用光刻胶等关键材料国产化,产品已全面导入国内主流面板厂并成为多家独家供应商 [10]
近300名网球少年挥拍市运会
长江日报· 2025-10-25 08:50
赛事基本情况 - 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青少年体育类少儿组网球比赛于10月24日开赛,为期3天,地点在汉口江滩二期网球场 [1] - 赛事共有来自全市13个区的271名小选手参加角逐 [1] 赛事组别与项目设置 - 赛事分为U8、U9、U10、U11、U12、U13共六个组别 [4] - U8至U13组别设置男/女单打、双打四个项目,U9至U12组别额外设置混合团体项目 [4] 参赛选手背景与动机 - 参赛选手中有不少是第一次参加市运会比赛的新手 [4] - 有选手表示受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及郑钦文等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影响而参与网球运动 [4] - 家长支持孩子参与网球运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若发现天赋则会支持其走向专业道路 [4] 赛事意义与影响 - 对于参赛孩子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竞技较量,更是一次珍贵的锻炼机会,有助于学习拼搏精神和正确面对输赢 [7] - 赛事集中了全市各年龄段最高水平的选手,为网球小选手提供了切磋技艺的广阔平台 [10] - 通过比赛可以发掘更多优秀苗子,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10] 青少年网球参与趋势 - 近几年青少年参赛热情高涨,尤其是低年龄组的孩子们 [10] - 国内优秀运动员如郑钦文对青少年参与网球运动的意愿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10]
烧烤邂逅音乐 万人齐聚祁家湾共享“撸串”狂欢
长江日报· 2025-10-25 08:50
霓虹闪烁,音乐回荡,烟火缭绕。10月24日晚,"祁遇季——祁家湾首届烧烤美食嘉年华"在武汉黄陂祁家湾广场开幕。逾万名市民与 游客汇聚一堂,品烧烤、举杯畅饮,逛市集、选购心仪好物,在音乐与美食交织的愉悦氛围中,共度了一个欢声笑语的秋夜。 长江日报"可视电台"演出现场人气爆棚 电吉他手朱灵均、键盘手晓亮与贝斯手卡卡组成的现场乐队,以扎实的演奏功底贯穿全场,为演出构筑起坚实的音乐基底,注入真实 而滚烫的现场灵魂。"今天比过年还热闹,现场人山人海。"19岁的明勇俊激动地说。从咸宁赶回的吴泽远更是拖着行李箱直奔现场,"东西 都没来得及放,美食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根本走不动路"。 活动现场,近20个烧烤摊位前人头攒动,店主们应接不暇。丁老四烧烤店主表示:"根本烤不过来,太火爆了!"胖子海鲜烧烤店主也 称:"客流估计是平时的十倍。" 道路两侧的30多个市集摊位同样人气旺盛,提供各类特色小吃、非遗手作、农家特产与工艺精品。黄陂三鲜、烤鸭、卤菜及部分农产 品早早售罄,锅盔、炕豆丝等摊位前也排起长队。 除当地居民外,不少市民专程从武汉市区驱车前来。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孙志鹏与同行6人一同到场,他表示:"现场气 氛热烈,活 ...
中外艺术家长江边奏响“长江之韵”
长江日报· 2025-10-25 08:50
由武汉音乐学院和武昌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开幕式音乐会上,来自国内外知名音乐艺 术院校的艺术家带来了民族器乐合奏《洪湖钟声》,小组唱《武昌行》《江河万古流》,二 重唱《万里长江美》、独唱《伏尔加河畔有座山岗》等节目,尽显中外音乐特色和深厚的长 江文化底蕴。 江风作伴,长江灯光秀为背景,音乐的魅力超越了语言和国界。10月24日晚,第十四届 琴台音乐节校地合作板块、第九届"长江之韵·世界知名音乐艺术院校交流展演季"在武昌江 滩开幕,来自英国、俄罗斯和希腊的艺术家和武汉音乐学院的师生联袂为市民带来精彩的音 乐会。 历经八届的积淀与创新,"长江之韵·世界知名音乐艺术交流展演季"已成功吸引全球70 余所顶尖音乐艺术院校和乐团参与,累计举办300多场音乐演出、大师公开课、学术讲座及 工作坊。今年,展演季首次作为第十四届琴台音乐节校地合作板块的重点项目亮相,共有来 自10个国家的26所世界知名音乐艺术院校和乐团齐聚长江之畔。 展演季将从10月24日持续至12月4日,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俄罗斯柴可夫斯基 国立音乐学院、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等13所国际知名院校,以及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 乐学院等13所国内音乐艺术院校的师 ...
盛阅春在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上强调:坚决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力提速
长江日报· 2025-10-24 21:28
10月23日,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长盛阅春主持会议并强 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 求,坚决扛牢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清单管理,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力提 速,为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提供坚实支撑。 盛阅春强调,今年还剩两个多月时间,要咬定目标不放松,鼓足干劲、奋力冲刺。各区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力亲为、担当作为,亲自抓项目推进和招商引资,带头落实重点项目 联系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带动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要加强市 区统筹,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市直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上下贯 通、执行有力的协同合力。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突出实绩导向,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广 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锻造敢打硬仗、善作善成的干部队伍。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各区(开发区)设分会场。市领导杨玲、陈劲超、曾晟在主 会场参加活动。 编辑:冯瀚莹 盛阅春提出,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投资、拉动增长的有力抓手,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增 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开展项目投资质效提升十大工程,投资 总 ...
我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国标启动制定,武汉企业为机器人“小脑”立规矩
长江日报· 2025-10-24 20:49
行业标准化进程 - 2025年被业界视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元年 首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之一《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已正式立项 [1] - 定位导航技术的标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推进速度 国家标准将明确检测指标与测试方法 回答什么样的机器人小脑才算合格的关键问题 [4] - 国家标准出台后将结束行业各自为政的状态 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成为行业通用标尺 进而推动整个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规范化升级 [4] 公司参与与定位导航技术 - 诚芯智联成功跻身核心参编单位 与行业龙头并肩 主导《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第6部分:定位导航》的标准制定 [2][4] - 定位导航技术被比喻为人形机器人的小脑 负责动作精准落地和空间感知 例如使机器人能计算最优路线并避开障碍物 [4] - 诚芯智联是该项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 该项国标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 [5] 公司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 - 诚芯智联成立仅3年 已是光谷瞪羚精选企业 在车规级高精定位领域为L2至L4级智能驾驶提供技术支撑 [5] - 公司将厘米级定位技术拓展到无人车、低空飞行器、智能工程机械等具身智能场景 实现了多项技术落地 [5] - 这是武汉企业首次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制定 标志着行业对武汉企业科技实力的认可 将为国内产业创新筑牢标准化基础 助力国际竞争 [5]
盛阅春会见中国中车集团董事长孙永才
长江日报· 2025-10-24 20:4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技术实力雄厚,产业带动力强 [3] - 公司发展战略将紧密结合武汉城市发展和产业规划,深化务实合作 [4] 业务发展与合作领域 - 公司计划加大在武汉的投资布局,拓展合作领域,推动更多核心技术和重大项目落地 [3] - 合作将聚焦于推动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轨道交通数智转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4] - 合作旨在助力武汉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 [3]
集中力量办大事,全力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长江日报· 2025-10-24 10:24
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转化 - 闪存芯片、脑机接口、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等世界领先创新成果加速诞生 [1] - 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铌酸锂晶圆、首颗医学遥感科学实验卫星、首台掘爆机等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汉问世 [2] - 存储芯片、心肌旋切、北斗通导遥一体化等技术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 - 车规级智能传感器研发获关键突破 可精准识别道路行人障碍物 已在东风汽车落地应用 [2] - 星载通信产品与北斗系统深度融合方案助力抢占空天信息产业制高点 [4] - 产出包括“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在内的一批重大成果 [4] 创新平台与研发体系 - “十四五”期间在汉全国重点实验室达41家 数量居全国前列 [2] - 建成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及1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2] - 8家湖北实验室涌现24项亮点成果 [2] -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引进领军科学家及创新创业团队70多个 集聚人才近1000人 投资转化科技成果近1000项 [2] - 组建11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 整合97家单位 汇聚3700余名科研人员 投入近90亿元科研资金 [4] - 建成2家国家级、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打造21家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7家入选国家级培育名单) [5] 产业发展与集群效应 - 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年均16%的高速增长 [1] - 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迈向万亿级 6个主导产业产值过千亿 [5] - 商业航天、绿色船舶等产业规模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 [5] - 武汉光通信设备及光电子器件制造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5] - 集成电路等4个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 - 武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 [6] 企业培育与创新生态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年翻番 超1.66万家 是2020年的2.66倍 [1][7] - 培育研发型企业和企业研发中心突破1100家 [7] - 中科凡语智策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 深度服务全国超100家政府机构与大型企业 [6] - 政府成立应用场景开放与创新办公室 将政府投资项目转化为应用场景 [6] - 市投资促进局设立项目落地处 通过全流程闭环服务助力阿里巴巴华中总部等重大项目落地 [6] - 懂科技、产业、资本、市场、管理的“T”型产业尖兵全面布局 [6] 城市创新能级提升 - 武汉全力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武汉创新策源能力从单点突破向体系化跃升 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创新增长极 [3] - 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从第13位跃升至第9位 [3] - 在高端芯片、工业母机、医工交叉、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5]
武汉国际会议聚焦“安全替身”
长江日报· 2025-10-24 08:34
合作与行业活动 - 采埃孚LIFETEC与中汽中心在2025汽车智能安全与研发测试国际会议上携手 共同推进汽车安全测试用假人及其零部件研发 [1] - 中汽中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创新及试验研究基地于今年8月签约落户武汉经开区 [4] 汽车碰撞假人的价值与功能 - 汽车碰撞假人身价昂贵 售价动辄高达上百万元 [2] - 假人内部集成高精度传感器 能精准模拟碰撞时人体各部位的受力 采集冲击力、加速度、位移等关键参数以量化输出伤害指标 [2] - 在气囊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下 一个假人可以承受上百次碰撞测试 [3] 中国本土假人技术的突破 - 国外公司凭借早期技术积累在全球假人市场占据主要份额 但其产品基于欧美人身体结构 难以准确评估对中国乘员的保护效果 [2] - 中汽中心自2017年起攻关 已成功突破关键技术 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碰撞假人系列产品 覆盖不同性别和体征 [3] - 国产假人已在国内多家国家级汽车检测中心及主流车企中投入使用 并计划明年推出能更精细模拟真人伤害值的升级版假人 [3]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主流车企愈发重视对中国人体型特征的研究 并应用计算机仿真等新技术 [4] - 行业正朝着开发更适应中国路况、更能保护中国乘客安全汽车的目标稳步迈进 [4]
武汉企业盘活利比里亚废弃铁路和货站
长江日报· 2025-10-24 08:34
项目核心进展 - 3台新机车于10月18日抵达利比里亚蒙罗维亚港 [1] - 邦峰站扩能改造工程于10月15日完工,为新机车投入运营做好准备 [1][2] - 项目采用“中国标准+因地制宜”方案,仅用半年时间实现铁路一次性通车成功 [2] 基础设施能力提升 - 邦峰站站线总长度由260米增加至600米,扩展幅度达131% [2] - 列车编组能力从21辆提升至42辆,实现翻倍 [2] - 装车效率实现翻倍增长 [2] 运输能力与经济效益 - 利比里亚邦矿铁路全长85公里,年运输铁精粉150万吨,货值1.65亿美元 [2] - 项目使铁路年运力从几近归零恢复至150万吨 [2] - 公司正推进运能倍增计划,目标为300万吨及600万吨 [2] 行业与战略意义 - 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成果 [2] - 体现了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深度参与非洲建设 [2] - 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筑牢物流根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