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放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审议重点课题调研报告 胡文容主持市政协主席会议
解放日报· 2025-10-28 09:41
会议审议了市政协"推动上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课题调研报告。由市政协界别地区工委组建的 联合课题组,在为期半年的调研中,实地考察了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养殖试验场等各类主体,广泛 听取各方意见诉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做法,围绕强化部门协同、聚焦全程防控、加强科技赋能等方 面提出意见建议。 会议还审议了"上海2025年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与2026年经济发展思路建议"专项工作方案。 市政协副主席陈群、金兴明、黄震、虞丽娟、吴信宝、寿子琪、钱锋、邵志清出席。 会议审议了市政协"推进长三角跨界水环境共保联治保障上海饮用水安全"重点课题调研报告。按照 市政协年度议政调研计划安排,市政协研究室组建联合课题组,广泛邀请相关单位、专家学者及相关委 员参与专题研究,并赴多地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分析上海饮用水安全面临的基本形势,提出了长江水源 地改善性举措等可行性方案,为保障上海饮用水安全积极献计出力。 会议审议了市政协"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推进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重点课题调研报告。今 年3月起,市政协文卫体委课题组扎实开展调研,深入研究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发展案例,系统分析文旅 商体展融合发展的难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
提升创新效能 抢占科技“制高点”——论全面发力“十五五”③
解放日报· 2025-10-27 09:57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是决定大国博弈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 “十五五”时期将迎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 可能爆发颠覆性技术并迎来科技竞争的决胜时刻 [1] - 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 需要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2] -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十五五”的关键 需要在投入、全链加速和全面协同三方面着力 以源源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4] 创新体系使命任务 - 头部使命是深入推进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领域布局 形成难以被攻破的核心竞争力 [3] - 中坚使命是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依托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产业体系优势 借助金融与科创中心联动 通过高效转化和放量形成难以被替代的市场竞争力 [3] - 基底使命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通过深层次改革形成良好生态 厚积成势以形成难以被阻挡的长远竞争力 [3] 提升效能的关键路径 - 全力投入要求聚焦真正的“高风险高价值”领域 并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足额的“耐心资本” 这需要资源调度和管理评价方面的制度创新 [4] - 全链加速需要打破各种堵点以提升效率 金融、政策、监管等方面需建立服务于创新全链条的加速机制 尤其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阶段要借助金融工具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4] - 全面协同强调创新需要顶尖企业和人才从大基数中脱颖而出 依赖于丰厚的企业生态和创新生态 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 实现破界融合与上下同欲 [5]
创新要素“一站汇聚”与“线上速配” 普陀区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引力场、智汇源、孵化器和服务中心”
解放日报· 2025-10-27 09:57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经济地位 -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沿线9市(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2024年GDP总量突破15.9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11.8%,占长三角经济总量48% [1] - 该区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上市科技公司集聚 [1] 创新联合体与产业协同 - 首批发布的创新联合体覆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由龙头企业或顶尖机构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及高校院所 [2] - 普陀区推出“聚烯烃先进材料联合创新体”,依托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苏州、无锡、南通等城市企业,攻坚高端聚烯烃“卡脖子”技术 [2] - 南京的“长三角抗微生物感染药物研究创新联合体”汇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顶尖医疗机构,计划用三到五年时间开发抗耐药感染防治创新药 [3] - 苏州的“大尺寸无银电池全链技术及装备创新联合体”联合同济大学等机构,致力于攻克大尺寸电池片高速高精度作业控制技术 [3] 协同创新平台与成果 - “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在线平台集成政策信息发布、科创资源共享、技术供需对接等六大核心功能,实现创新要素“一站汇聚” [3] - 平台试运行三个月以来,已累计征集有效需求553条,涵盖技术对接与融资等多方面,首批30个项目成功揭榜并达成合作,签约金额超过1600万元 [3] - 华东电力设计院和南京工业大学通过平台共同承接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风光火储蓄运”一体化项目 [3] 技术转移与金融服务 - 沿沪宁技术经理人联盟首批汇聚74名技术经理人,将推动技术交流与联合攻关,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难题 [4] - 首届沿沪宁创新成果展示交易会吸引50余家企业、1000余人次参与,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江苏某汽车零部件企业达成估值800余万元的技术转让合作意向 [4] - 上海银行、江苏银行正式发布“沿沪宁产业创新贷”,首期精准锚定“数智健康”产业赛道,为企业提供覆盖研发、生产、物流、销售等全流程的定制化金融支持 [5] 区域合作倡议 - 沿沪宁八市一区及合肥、马鞍山、滁州三个协同创新观察员城市共同启动“沿沪宁协同创新三年行动倡议”,推动城市合作与产业创新 [5]
聚焦“新海派的青年艺术坐标” 解放日报第82届文化讲坛将举行
解放日报· 2025-10-27 09:57
活动概况 - 第82届解放日报文化讲坛于10月30日下午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WE剧场举行 [1] - 活动主题为“新海派的青年艺术坐标” [1] - 活动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解放日报社、刘海粟美术馆主办 [1] - 上观新闻App、上观视频号等平台对活动进行直播 [1] 核心嘉宾与议题 - 演讲嘉宾包括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潘公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主任汪涛、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嘉宾主持为曹可凡 [1][2] - 潘公凯将结合上海城市特质探讨艺术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及新海派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 - 汪涛将聚焦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分享东西方艺术交流的实践经验 [2] - 王珮瑜将探讨青年创作者所需的优质创作土壤与成长环境,分析跨界融合背景下青年艺术人才的成长路径 [2] - 龚彦将从艺术教育、行业生态视角解读青年艺术创作的现状与趋势 [2] 圆桌论坛环节 - 圆桌论坛环节由王珮瑜、龚彦、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Cc基金会创始人周大为参与,曹可凡主持 [3] - 论坛将围绕“构建青年友好型艺术生态”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3]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 活动期间举行了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颁奖仪式 [4] -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自1980年创办,是上海青年艺术文化的重要IP [4] - 第十八届大展以“机·智”为主题,共征集到作品4060件,从中遴选出380余件/组作品展出 [4] - 展览于9月13日至11月23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按类型分为“综合”“艺术”“设计”“装置”等板块,涵盖绘画、雕塑、新媒体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 [4] - 上观新闻App开启网友投票,票选最具网络人气奖,颁奖仪式揭晓包括刘海粟艺术奖、上观艺术奖在内的多项大奖 [4] 文化讲坛品牌影响力 - 解放日报文化讲坛迄今已成功举办81届,有300多位中外高端人士在此发表见解 [4] - 文化讲坛已成为在上海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4]
上海10公里精英赛举行 7000余跑者99.74%完赛
解放日报· 2025-10-27 09:57
赛事概况 - 2025安世半导体(中国)上海10公里精英赛于昨日举行 [1] - 赛事吸引7000余名跑者参与 [1] - 比赛路线从起点至苏州河畔的"半马苏河"公园 [1] 比赛结果 - 男子组冠军为肯尼亚选手贝纳德·基贝特·穆尔科门,成绩27分51秒 [1] - 女子组冠军为埃塞俄比亚选手阿斯玛雷奇·安莱,成绩31分10秒 [1] - 赛事完赛率高达99.74% [1]
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全体大会在沪举行 陈吉宁倪虹致辞 龚正发布2025版《上海手册》
解放日报· 2025-10-27 09:57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全体大会在上海举行 [1] - 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主办 主题为“创新发展 共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4] - 大会包括全体会议 主题会议 专题会议及相关配套活动 [4] 城市发展核心理念 - 上海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创造高品质生活 实现高效能治理 [2] -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3] - 核心目标是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3]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强化创新引领 构建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加快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2] - 以科技创新引领国际大都市建设 打造创新的策源地 应用的试验场 [2] - 向创新要动力 向文化要动力 向开放要动力 [3] 城市治理与数字化 - 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 构建人人参与 人人负责 人人奉献 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2] - 加强科技支撑 运用数智化技术加强城市态势感知 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2] - 创新治理理念 模式 手段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公共服务“一网通享” [3] 绿色可持续发展 - 加快绿色转型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 鼓励绿色消费 绿色出行 [2] - 加强城市公园和湿地建设 打造城市自然生境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2] - 更加注重集约高效 盘活存量 做优增量 提高质量 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3] 城市更新与民生服务 - 坚持以人为本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 [2] -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系统建设好房子 好小区 好社区 好城区 [3] - 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 建立健全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3]
铭记历史荣光 推进沪台交流合作 上海市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主题纪念会举行
解放日报· 2025-10-27 09:57
纪念活动与历史意义 - 上海市举行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主题纪念会,近百名在沪台湾同胞代表、抗日志士后代及台湾青年参与,共同捍卫台湾回归祖国的历史事实[1] - 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展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1] - 台湾光复被视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荣光和民族记忆[1] 历史回顾与民族认同 - 通过《台湾光复纪念歌》和台湾部落青年讲述祖辈抗日故事,强调正视日本侵略和强占台湾的历史事实[2] - 抗战期间,许多台湾民众秉持"欲救台湾、先救祖国"信念回到大陆投入抗日救亡运动[2] - 两岸中国人被描述为同气连枝,携手抗日共赴国难[2] 未来合作与发展机遇 - 呼吁台商主动拥抱大陆"十五五"规划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发展热潮[3] - 提出面向在沪台企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合作与营商环境,推动沪台经贸融合取得新进展[3] - 强调以文化交流为纽带,拓展沪台科技、体育、医疗各领域交流,让两岸同胞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3]
女性发展与城市未来对话会在上海举办
解放日报· 2025-10-27 09:57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韧性·共生:女性发展与城市未来对话会" [1] - 活动于昨日在上海举办 [1] - 活动是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的重要专题活动 [1] - 数十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优秀女性代表参与演讲交流 [1] 与会人员 -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林怡出席对话会并致辞 [1] -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出席对话会并致辞 [1]
包子铺“逆袭”背后有套社区治理方案 上海两个案例入选《上海手册》向全球推介
解放日报· 2025-10-27 09:57
记者 戚颖璞 位于上海东明路街道的小吃店"笼铭轩",最近忙着扩店。不久前,它遭遇涨租危机,差点关门,无 奈从主街搬到了房租仅为原来四分之一的冷清支马路上。谁料一个月内就开始盈利,成为三林包子界顶 流,不仅是老外、高校学生的必吃榜单,连知名外企总裁也被圈粉。 "笼铭轩"的逆袭看似是意外,其实有迹可循。店主长期热心于社区公益,困境中,街道社会组织里 的一群年轻人主动伸出援手,用"元宇宙"技术帮店主在网络上推流,促成社区、社会组织和商户三方互 助共生的正向循环。 在昨天召开的2025世界城市日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 南·2025年度报告》发布。今年《上海手册》聚焦"以人为本,智慧城市",收录的21个重点案例中有8个 中国案例入围。 "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提高年轻人在社区的参与度。"浦东东明汇明心街区发展服务中心理事长刘 璟说。这家由东明路街道孵化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多为在地居民,都有商业公司、大厂工作背景。曾 任职阿里的刘璟和团队想到,不如转战虚拟空间开展社区治理,用年轻人更易接受的数字技术,撬动社 区事务参与热情。 首先是做了一个手机应用。刘璟团队推出了一款社区专属小程序, ...
上海主理人 带来城市新可能
解放日报· 2025-10-26 06:47
行业生态与商业模式 - 上海拥有64条永不拓宽的小马路和数万家特色小店,形成独特的商业生态[1] - 青春小店行业玩法多样,覆盖咖啡西餐、生漆瓜果、设计手作、花鸟集市等多种业态[1][3] - 线下空间概念被融入开店思路,花鸟市场等传统行业转型为融合插花、疗愈、园艺生活的多样业态[3] - 主理人身份具有灵活性,探索组合不同创意模块打造共创空间的可能性[5] 区位选择与社区价值 - 巨富长片区因其街区风格、客群吸引力和消费力成为开店首选区域[2] - 小店选址注重社区感,小尺度街区和街道上的小店铺能增加人们的社区感[2] - 富民路等街区具有全天候的生活氛围,早上和晚上有不同的生活形态[2] - 小店打造亲切有生命力的体验空间,通过聊天互动与顾客建立联系[2] 资源连接与代际合作 - 青春小店创造人与城市空间、人与同道中人、人与流动资源连接的无限可能[1] - 年轻主理人与退休老人建立合作,老人提供扎实技术,年轻人提供创意和资源[4] - 通过手作作品展示老年人表达的可能性,促进代际关系靠近[4] - 顾客成为推荐官,帮助小店拓展到成都、云南、南京等地开设快闪店[5] 政策支持与金融赋能 - 静安团区委与街道联合推出青春小店计划,为小店发展提供支持[2] - 上海各区和街道关注青春小店发展,提供钱、地、政策等多方面支持[5] - 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为青春小店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6] -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灵活的小微企业金融工具包[6] 品牌成长与发展潜力 - Manner咖啡从南阳路仅两平方米的门头起步,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拥有超万家门店的连锁品牌[5] - 静安团区委推荐优秀小店入驻苏河湾·万象天地等优质商业体[5] - 上海拥有600余万敢于追梦的青年人,为城市带来长久生机与希望[1] - 年轻创业者因城市资源丰富而敢于尝试,实现创业梦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