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放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三座小岛成“沪西第一村”发展新底牌 未来去“百鸟森林”露营观鸟
解放日报· 2025-09-08 10:00
记者 茅冠隽 "这里禁止机动车上岛,我们铺设了大面积草坪、种了很多树,未来这里是个鸟岛;隔壁两个岛都 已完成鱼塘养殖户腾退、填土工程、污水纳管等基础工作,腾出的建设用地虚位以待。"青浦区金泽镇 沙港村党总支书记陈金凤带着记者登上东岛。 沙港村位于上海与江苏交界处,南邻大观园、东近淀山湖、西接周庄古镇,3平方公里村域内绿廊 贯穿、水波潋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沪西第一村"之誉。自然环境虽好,但因位置偏僻,村庄发 展滞后,村内东、中、西3座小岛更是撂荒多年。近年来,通过市级土地整治项目,沙港村面貌焕然一 新,不少闲置地块盘活,3座撂荒小岛也有了新定位,未来将分步推进产业落地。 沙港村迎来新机遇 2012年,陈金凤来到沙港村工作。她说,当时的沙港村如同一个天赋极好但不知利用的后进生。 沙港村位于淀山湖水源保护区源头,村内田野参差错落,资源禀赋极佳。村子所处的金泽商榻区 域,素来是"商人下榻"之处,不缺人流和商贾。但此前长期缺乏科学规划和资源整合,导致村子发展滞 后。"我刚到这里时,村里产业很热闹,但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小作坊,如服装厂、五金厂、织带 厂、铅笔厂、皮鞋厂等,经济效益不高,而且'小散乱'。马路边到处 ...
接住大展流量 让艺术与城市相融 浦东美术馆奥赛展观展人次破60万 “大展流量转化模式”持续延续
解放日报· 2025-09-08 10:00
记者 阮佳雯 9月6日下午,前滩公园巷,夏末晴光铺满仿真的向日葵花丛,孩子们悠扬的歌声在这里回荡;同天晚上10点,浦东美术馆 露台,夏夜晚风拂面,浦江两岸璀璨夜景一览无余……这些场景,呈现一场艺术与城市相融的新实验。 奥赛展观展人次已破60万,如何接住并用好一场现象级大展所带来的流量?浦东美术馆选择"双线并行":一边让艺术主动 走向人群,一边让场馆更包容地迎接人群,将艺术与城市生活深度结合。 不止于艺术的户外市集 "名画很还原,装置很漂亮。"刚刚在《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里拍完照的张好好告诉记者。她手牵爱犬"乖乖",在市集里 悠闲漫步。这个名为"大艺术家节"的市集,由浦东美术馆主办,携手前滩公园巷共同打造,将持续两个周末。 市集汇聚90余家文创、手作与美食品牌,但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那些从美术馆中"走"出来的名画。《梵高在阿尔勒的卧 室》被还原成一个可步入的房间,以《星月夜》为背景,《自画像》也搬进了房间里,现场一位小伙子拿起画笔与颜料盘,一 秒变身梵高;金黄的稻谷高高堆起,还原米勒的《拾穗者》;《向日葵》走出画框,化身巨型打卡装置,迎接前来拍照的观 众。在这里,艺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观赏对象,成为可亲历、可互动的 ...
五名优秀养老护理员成功“落沪” 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持续提升 “在上海从事养老工作是有价值被尊重的”
解放日报· 2025-09-08 10:00
标杆人物成功落户,在护理员群体中形成了有力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多养老护理员受到激励,努 力提升个人技能。"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邓晓敏说。据介绍,养老护理员的各级技能等级培训 和竞赛也日趋完善。今年以来,杨浦区累计培育中级以上护理员278名,"技能大师工作室"带教护理员 1800余人次。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湖南姑娘罗思哲就是5名"落沪"的养老护理员之一。今年27岁的她毕业于长沙 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属于"科班出身"。从大二开始,她定期到杨浦区社会福利院见习。从观摩了解到顶 岗实习,在养老护理一线长知识、受锻炼。 毕业后,罗思哲留在福利院工作,七年如一日。"我的一天,是围绕着老人生物钟转的。"她说,从 起床翻身、洗脸穿衣到一日三餐、水果甜点,从助浴助行、定时吃药到健康监护、深夜查房。老人们每 一天琐碎的日常,都需要护理员事无巨细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记者 肖彤 2022年,26岁的王程成为上海市首位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实现上海养老护理员落 户"零的突破"。 长期以来,养老护理人才结构存在"三高三低"的困境:平均年龄高、工作强度高、流动性高;同 时,学历水平低、薪酬待遇低、职业认同低。今年,杨浦区 ...
本土企业主动将战略重心转向自主研发 企业、园区、监管“力往一处使” 抓住国货机遇 上海拿下美妆第一城
解放日报· 2025-09-08 10:00
记者 叶宇 吴丹璐 今年8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 CBE·胡润中国彩妆品牌TOP50》报告。从城市来看,上海以17个 上榜品牌数量大幅领先其他城市,成为头部彩妆品牌最多的城市。今年上半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的化 妆品零售额达2291亿元,上海零售额达685亿元,约占三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美妆重镇。 为解决行业之痛,上海的本土企业将战略重心转移到了自主研发。如自然堂自2013年开始微生物发 酵原料的自研开发。李俊与研发团队前往西藏喜马拉雅山脉进行了近10次极地科考,筛选出600多株特 色菌株,后由自然堂集团研发中心自主研发了喜默因®、蓝科雪®、细梗蔷薇细胞团等多种核心化妆品 原料。 "我们的研发费用每年都在增加。"李俊告诉记者,截至今年8月,自然堂已经在上海研发中心设立 20个实验室,申请各类专利524件,发表科技文章累计超过200篇。 翻看十年前的数据,上海的化妆品零售额仅为全国的十分之一。十年间的跃迁发展,背后藏着一个 上海美妆产业主动转向,抓住国产化妆品崛起机遇的故事。 解决"卡脖子" 从百雀羚这样的经典老字号,到佰草集、自然堂等国货中坚力量,再到橘朵、优时颜等美妆新势 力……上海的"美丽"事业可谓历 ...
中外车手频点赞 “希望明年再来” 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正式落下帷幕
解放日报· 2025-09-08 10:00
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的举办,不但完善了上海自主品牌赛事"3+3+3+X"矩阵,而且从去年首届赛 事起就坚持高标准办赛,结合沪上文旅特色体验、树立良好口碑的同时也为今年的升级打下基础。 记者 秦东颖 昨天,随着最后一名车手冲过滴水湖畔的终点线,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在完成奉贤新城至南 汇新城的第三赛段比拼后,正式落下帷幕。 这场为期三天的自行车盛宴,不仅让全球114名顶尖车手在近300公里的赛道上展开巅峰对决,更凭 借国际级的赛事组织、独具特色的城市赛道以及丰富的文旅体验,频频收获中外车手的"点赞",成为上 海体育赛事走向国际舞台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美国诺和诺德洲际队、比利时瓦格纳巴赞车队、李宁之星洲际队分列团体总 成绩前三名。来自意大利思优泰维尼梵蒂尼车队的拉约维奇凭借3个赛段的稳定发挥,一举夺得代表个 人总成绩第一的紫红衫和代表冲刺总积分第一的绿衫。"比赛非常棒,赛道特别好,赛事组织工作更是 出色,我只能用'顶级'来评价,希望明年能再来。"拉约维奇的赛后感言,道出了众多车手的心声。 沉浸式感受新城魅力 作为上海自主品牌赛事,2025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迎来了历史性突破,成功升级为国 ...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解放日报· 2025-09-07 08:54
公司运营表现 - 全球最大室内雪场上海耀雪冰雪世界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2] - 开业以来带来经济效益约2亿元 [2] - 带动周边配套商业营业额增长30% [2] 行业发展趋势 - 依托"冰雪+文旅"模式激活上海冰雪消费市场 [2] - 项目融合冰雪运动、艺术与文化提供沉浸式体验 [2]
“个转企一件事”最快当天办成 上海已有20多户个体工商户搭上转型升级“快车”
解放日报· 2025-09-07 08:54
政策改革内容 -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等6部门发布《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工作实施方案》大幅压缩转型环节和时间 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最快申请当天即可获得企业身份[1] - 经营主体可直接由个体工商户变更为企业 只需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变更 无需在多个部门间折返跑[1] - 注销程序通过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实现由人跑改为数据跑 已有20多户个体工商户通过该渠道完成转型升级[2] 企业转型效益 - 转型后企业可保留原个体工商户字号和行业表述 延续使用原成立日期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合并保存登记档案和年报公示信息[2] - 若住所 经营范围 投资人身份证明等文件保持不变且符合要求 无需重复提交材料[1] - 典型案例显示海鲜餐馆经营者仅用一天就获得新营业执照 解决了大企业不愿与个体工商户签约的信任问题[1] 市场发展规模 - 2024年上海共有成长型个体工商户47032户和发展型个体工商户11997户[3] - 经自主申报和部门推荐 上海评选出563户"名特优新"商户 为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铺设绿色通道[3] - 同济大学研究生创办的工作室成功转型为企业 并保留原有小有名气的字号品牌价值[2]
今年前7月上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近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 上海制造:向“高”向“智”向“绿”
解放日报· 2025-09-07 08:54
公司业务进展 - 中科新松协作机器人在大众一汽发动机工厂部署40台 客户复购与扩点直接拉动公司产值去年实现两倍增长 今年仅半年已完成去年全年产值 [1] - 公司2015年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七轴协作机器人 2022年率先推出国内首台25公斤大负载协作机器人 [2] - 2023年3月获得TÜV南德意志集团颁发的功能安全全系列认证 成为国内协作机器人界首例 得以进入欧洲市场 [3] 技术研发与认证 - 根据德国大众准入体系要求 机器人每一项安全功能的平均失效前时间需达3万小时以上 相当于24小时连续运作三年半无差错 [2] - 针对拧紧螺钉场景 工程师从近30个维度开展失效概率分析 首台多可机器人2020年入驻大众一汽发动机工厂后实现零故障 [2] 行业市场表现 - 上海机器人制造业2023年1至7月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上海规上工业增加值2023年前7月同比增长5.2% 近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 [1] - 物联网模组企业移远通信2022年以36.5%市场份额连任全球龙头 202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近40% 净利润同比增长125% [3] 细分领域发展 - 上海电子行业2023年前7月产值增长17.8% 华勤技术、移远通信等科技公司表现突出 [3] - 上海模组研发制造企业借助AI优势构建从硬件适配到云端服务的全链路能力 在智能网联汽车、AI玩具、具身智能等场景实现新增量 [3] - 移远通信最新实时交互方案通过端侧全链路音频算法优化 将端到端语音交互延迟压缩至2秒以内 [3] 绿色制造转型 - 上海新能源汽车2023年前7月累计推广量超16万辆 同比增长19.9% 历年累计推广181万辆居全球城市第一 [4] - 上海新型工业化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底色 将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集中展现 [4] 国际化工博会 -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国际展商占比突破30% 海外注册人数超1500人增长三倍 [4] - 工博会聚焦超导、可控核聚变、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 展示极大、极小、极轻、极精、极智的工业创新成果 [4]
松江招商“一街一品”“一镇一品” 泗泾、九里亭、方松等街镇创新服务 走出特色化高效化招商引资之路
解放日报· 2025-09-07 08:54
记者 李成东 "我们园区这个月招到两家好企业,税收有上千万元。"松江区泗泾镇九淦168产业园区负责人郑景 伟满脸兴奋地说。 鲜为人知的是,这家园区之前险些被废弃,常年收不上租金,资不抵债,甚至陷入司法拍卖旋涡。 后来,得益于泗泾镇创新星级园区认定政策,引导园区通过"债权+股权"的方式盘活不良资产,这才转 危为安。 在外部环境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当下,一些园区运营难,企业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处于经济 发展最前沿,与园区、企业打交道最多的街镇一级的基层政府,如何在关键时候通过营商服务,陪伴园 区和企业共渡难关?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中要求,各区和街镇创建"一区一品""一街一品""一镇一品"的特色 营商环境服务,打通政策落到实处的"最后一公里"。 近期,记者深入采访松江街镇了解到,泗泾、九里亭、方松等街镇,有的面临园区转型升级挑战, 有的"无土招商"缺乏抓手,但都在竭尽全力,通过精准服务、政策创新与生态共建,守住市场主体的韧 性底线,努力走出一条"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营商环境优化之路。 评定星级园区激发动力 在泗泾镇,之前濒临关停的九淦168产业园区,如今不愁租金,还将目光聚焦在企业对地方的税收 贡 ...
上海工匠学院第六期“匠心学堂”暨第二期“工匠学历班”开班
解放日报· 2025-09-07 08:54
记者 徐瑞哲 "文凭显然已不是最大的'诱惑'。"上海工匠学院负责人表示,"打动他们的是学院'学了就能用'的课 程体系——前沿的技术内容、真实的产业场景、权威的导师资源。"这种紧密对接岗位需求、服务职业 发展的精准定位,让学员愿意在繁忙工作之余,持续投入时间与精力,追求更高层次的成长。 "匠心学堂"与"工匠学历班"同时覆盖一线职工对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不同需求,有效实现学员 学历与技能的双提升。其中,"工匠学历班"将"人工智能训练师(三级)"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内容融入课 程体系,使学员在提升学历的同时,可获取国家认可的技能证书,无需额外投入时间与经济成本,显著 增强其职场竞争力。 作为上海市总工会和上海开放大学联合打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公益项目,这期"匠心学 堂"精准聚焦人工智能,既邀请高校专家深入解读AI理论,又携手行业企业家分享实战经验。新设的"人 工智能工匠学历班"同样火爆,迎来首批57名学员。 数据显示,"工匠学历班"中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近七成,而"匠心学堂"本科及以上学历 的学员占比则超过八成,他们的背景涵盖计算机、自动化、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这一生源 结构,也折射出新时代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