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西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提振消费进行时 | 让游客在山水间留下脚步
广西日报· 2025-09-28 10:08
为延长消费链条,七星区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联合组建专业团队,深挖民俗文化,打造专属旅游品 牌,开展吉祥物征集,开发文创周边,并依托AI技术推出特色地图,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路线。同时, 规划"花漾山水""夜享艺味""江畔龙舟"3条精品路线,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七星区接待游客702.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1.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1.8%和5.3%;1—9月,该区22家限上住宿企业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17.8%。 从"单一景点"到"多元场景",从"一日游"到"多日停留",七星区正以农文旅融合为支点,撬动乡村 振兴与消费升级的双轮驱动,让更多游客在山水之间留下脚步,也让更多消费活力在乡村绽放。(傅清 龙 王亚东) 9月底,夜幕降临时,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丫吉村山镜路亚小院灯光亮起。音箱中播放着80、90后 熟悉的歌曲,引来游客举杯合唱。在舞台旁的"天空之镜"打卡点,前来拍照的人们络绎不绝……如今, 这里已成为桂林近郊游新的名片。 今年以来,七星区立足山水资源禀赋,推动"乡村+艺术+旅游""乡村+生态+休闲"等业态多元融 合,让农文旅产业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朝阳乡鼎一 ...
广西设立百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
广西日报· 2025-09-28 10:08
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将在投资决策委员会中引入自治区行业主管部门等参与的观察员机制,强化 投资监督和风险管控,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通过多手段、多渠道、多维度系统推动创新资源、产业资 源、资本资源集聚,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建链、延链、强链,全面提升产业赋能效应和资金使用效 能。(胡戴炜) 据介绍,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围绕新质生产力建设方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 济、北斗遥感、AI芯片、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等前沿领域,采用"子基金+直投"双轮驱动模式,其中不 低于80%资金用于投资子基金项目,不超过20%用于直接投资创新企业项目,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成果 转化和场景落地,助力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 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社会资本参与意愿和投资积极性,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严格遵循市场 化、专业化运作原则,在出资比例、收益让利、风险容忍等方面强化了政策支持:自治区、市、县三级 财政合计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对于投资成效显著的项目,超额收益最高可按100%让利;健全与人 工智能产业迭代快、模式新、周期长、风险高特点相适应的尽职免(减)责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 失败的良好氛围。 记者从自治区财 ...
广西加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力度
广西日报· 2025-09-28 08:05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治区主席韦韬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调研大气 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在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陈刚、韦韬详细了解全区大气环境监测、污染预警预报、重污染 天气应对等情况,充分肯定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工作成绩。 全自治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 价,抓紧抓细抓实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巩固自治区良好生态环境,不断 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陈刚、韦韬强调,秋冬季是污染天气的高发期,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期。要加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 治攻坚力度,加强末端管控,强化源头治理,坚持疏堵结合,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统 筹推进秸秆特别是蔗叶焚烧、烟花爆竹燃放等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打好大气污染防 治"组合拳"。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动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及小锅炉、高排放中重型柴油货车等淘汰更新,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要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环境监 管,全面推进自动监测、智慧监测,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坚决完成国家 ...
平陆运河风物志㊻ | 三色绘就“最美海上公路”
广西日报· 2025-09-27 09:46
项目定位与特色 - 项目为广西钦州三墩公路,是一条长13公里的海上公路,以其原生态景观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相关笔记超4万篇[2] - 项目独特之处在于实现了自然之美与工业之兴的和谐共存,公路东侧为生态保护区,西侧为港口及工业发展区[3] - 项目被凝萃为“三色变奏”,涵盖文旅之“红”、生态之“绿”和向海之“蓝”[5] 生态保护与规划 - 为保护中华白海豚,当地放弃了投资38亿元的大项目,并以三墩公路为界进行海洋功能区划调整[3] - 规划成效显著,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数量从20年前不足100头增至300多头[3] - 公路东侧海域生态良好,水清沙净,并串联大风江桥、三娘湾、犀丽湾等景区点,打造钦州滨海旅游廊道[3] 基础设施与发展 - 公路正在进行扩建工程,预计10月底完成,由2车道变为4车道全沥青路面,未来规划扩至8车道以满足增长的人流、物流需求[4] - 公路是连接陆地和钦州港三墩港区的唯一公路,具有向海而兴的蓝色基因[3] - 三墩港区通过吹沙填海已填海超4000亩,曾创造一天填海40亩的“钦州速度”[5] 工业与港口建设 - 三墩港区建成广西首个30万吨级油码头,开辟了长约40公里、深达25米的深水航道[5] - 港区吸引了中石油、中船、文船重工、桐昆等企业的数十亿乃至百亿级大项目落地,化工园区内桐昆石化一期项目预计年内投产[5] - 随着平陆运河建设,未来港口、工业、运河将连成一体,进一步夯实钦州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的地位[3]
广西发布实施2项精油标准
广西日报· 2025-09-27 09:46
据悉,两项团体标准对精油产品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等做出了全面规定。评审专家组 认为,标准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它的实施标志着广西在中药材精油领域标准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对提升特色资源高值化利用、增强区域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罗婧 谭小青) 过去,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九里香精油和东南五味子精油的生产质量参差不齐,制约了产业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广西中医药研究院联合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药用植物园等多家单位共 同起草《九里香精油》《东南五味子精油》两项团体标准,于本月正式实施。 "团体标准的出台,为精油生产经营者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标,是实现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 一步。"9月25日,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民族药研究中心副主任黄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九里香精 油》《东南五味子精油》两项团体标准的出台,不仅保障了食品、医药、香料化工等领域所用精油的质 量,更有助于推动广西特色精油产品的开发。 九里香的产地主要在广西、广东等地,是壮族常用药,有效成分为挥发油,具有抗生育、抗菌、抗 炎、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及解痉、镇痛、局部麻醉等作用。东南五味子为五味子科的植物,是常见的 壮瑶药材,其茎叶 ...
“桦加沙”过境 广西水文人坚守测报一线
广西日报· 2025-09-27 09:46
9月23日以来,受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影响,强降雨共给广西带来约41亿立方米径流量。黑水 河支流下雷河、南流江上游、防城河上游及泮水河等4条河流4个站出现超警0.01—0.48米的洪水。 台风影响期间,广西水文人始终坚守防御台风水文测报一线。9月23日至26日,全区各级水文部门 共发布洪水预警22次,共派出22个应急监测队奔赴暴雨洪水重点区域、重要断面开展暴雨洪水应急监测 工作,采用走航式ADCP、智能遥控无人船、无人机、便携视觉测流仪等先进测流仪器,共完成武思 江、江宁河、明江等江河流量施测130余份,为防汛决策提供及时、精准的水文数据支撑。 大水不退,战斗不止。目前,台风"桦加沙"虽然已经远去,但左江、右江及郁江水位仍在持续上 涨,广西水文人将继续坚守防汛一线,做好水文测报服务。(周映 周也茹) 面对暴雨洪水,广西水文部门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密切关注台风走势,加强会商分析研判,落实 各项应对措施。按照"预测—预警—预报"渐进式水情工作模式,9月23日上午,自治区水文中心编写本 次台风水情趋势预测服务信息专报。根据雨情、水情情况,9月23日17时,自治区水文中心及时启动广 西水文测报三级应急响应,滚动 ...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多措并举建设节约型机关
广西日报· 2025-09-27 09:46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今年以来,自治区政府办公 厅带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推广"管理精细化、运行低碳化、效能最大化"的节约模式,为全区党政机 关提供可复制的"节约样本"。 同时,该厅建立资产管理平台,今年以来,调剂使用闲置设备213台套,设备利用率提升40%,办 公设备购置费同比下降67.03%;1—8月,水费同比下降28.29%,电费同比下降11.06%;让"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蔚然成风,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腾出更多民生资金。(龚文颖 黄已珍) 据介绍,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修订完善12项行政财务制度,拧紧资源"阀门",加强数字赋能,采取多 种举措严控会议、差旅等费用,推行无纸化办公、电子公文流转等,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1—8月会 议费同比下降25.32%,差旅费同比下降20.43%,文件印制量同比下降34.96%。 ...
2025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发布
广西日报· 2025-09-27 09:46
9月26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科技厅、工信厅,广西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共 同主办的2025年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南宁举行。王晓琳、李强、张木清、张发延、林博、 郑树芳、赵云翔、胡艳玲、陶昌弟、谌红辉等10人获此殊荣。 发布仪式上,10名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分享了在各自领域克难攻坚、勇攀高峰的动人故事。王晓 琳参与"中国天眼"FAST工程建设,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贡献力量;郑树芳手持自主培育的夏威夷 果,深情回顾选育"桂热1号"的艰辛与喜悦;张木清现场演示"摇蔗选种"的绝活,通过轻摇甘蔗即可判 断其重量和相关特性,从而更好培育良种;赵云翔怀抱利用育种新技术培育的小猪,讲述破译猪基因组 密码的科研历程;林博分享了在工程机械核心技术研发中的创新体会;陶昌弟回顾了主持多项重大水网 工程设计工作中的难忘经历;因坚守一线未能到场的张发延通过视频,展现24年来扎根输电线路、以科 技创新守护万家灯火的坚持;胡艳玲介绍了自主开发的"HiOmics"云平台在生物信息领域的应用;李强 拿着石灰岩标本,娓娓道来探索岩溶科学的奥秘;谌红辉则分享了扎根边疆34年,破解珍贵树种培育难 题,以科技守护绿水青山 ...
桂林获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举办权
广西日报· 2025-09-27 09:46
2025年世界运河大会于当地时间9月22日至25日举办,大会汇聚了全球运河领域的专家、城市代表 及爱好者,共同探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议题。桂林市代表团在现场进行 布展宣传,吸引了众多运河界专家及爱好者前来了解,并在大会上作技术报告,展现灵渠千年运河的独 特魅力。 据悉,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将于2026年9月7日至11日举办。目前,桂林市已组建大会筹办工作专 班,开通大会中英文专题网站,拟制大会方案等。同时,正在优化灵渠、平陆运河和漓江核心考察路 线,并与IWI(内河航道国际组织)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苏时榕 黄晓露) 当地时间9月25日12时19分(北京时间9月26日00时19分),在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举办的2025年世 界运河大会闭幕式上,桂林市正式接过2026年世界运河大会举办权。 ...
广西前八月水利建设投资增速全国第一
广西日报· 2025-09-27 09:46
水利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 1-8月全区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45.8亿元,同比增幅达42.4%,占全年500亿元投资目标的69.2%,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1] - 中央水利投资计划执行总体完成率为54.5%,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投资完成率42.1%,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项目投资完成率46.7%,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项目完成率最高,达62.5% [1] - 1-8月全区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3% [1]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 截至8月底全区重大水利项目完成投资62.7亿元,崇左市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开工建设,为今年全国首个开工的重大水利工程 [1] - 南宁市邕北灌区开工建设,是目前广西在建的最大灌区 [1] - 全区14个市级和72个县级水网建设规划均获得批复,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1] 应急备用水源建设规划 - 广西县级及以上单一水源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方案明确2025年实现10座城市多水源供水,2026年11座,2027年11座,2028年5座 [2] - 截至8月31日,全区37个县级以上单一水源城市中,4个县已基本具备供水条件,13个县处于施工阶段,20个城市处于前期阶段 [2] - 2025年度项目总投资15.75亿元,已落实资金11.23亿元,资金落实率达71.3% [2] 行业政策与改革成效 - 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水利投融资改革等工作成效得到水利部高度肯定 [1] - 自治区水利厅计划抢抓汛后施工黄金期,攻坚奋战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500亿元水利建设投资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