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众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济宁|济宁:百家景区焕新备好文旅大餐
大众日报· 2025-04-30 10:26
试问孔子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镇馆之宝"是什么?想必多数游客都会把票投给出土于鲁国故城遗址 的战国时期文物黄玉马。为了迎接"五一"假期,黄玉马不仅在加入创意后变身成了茸茸马、贴贴马,更 融合了数字屏、代码等现代技术,变成了可触摸、可交互的"科技马",促成了今人与孔子的隔空对话。 文旅业态创新持续释放"化学反应"。不论深入邹东山区,驾驶越野车体验一把山野间的"速度与激 情";还是重温《水浒传》经典IP,在"梁山好汉真人秀""水浒人物沉浸式游园""好汉闯关"打卡挑战等水 浒主题互动场景中完成任务挑战、探索文化解谜;抑或去太白湖九春里山河音乐嘉年华,欣赏音乐与光 影的跨界融合,亲手触摸水幕电影与激光矩阵在湖面投射出的"运河帆影"……济宁文旅在业态上的创新 突破,将在"五一"假期得到一次集中的游客巡礼。 4月28日,在与孔子博物馆仅一公里之隔的亦乐田园,工作人员正在排练即将于"五一"首演的《亦 乐问礼》沉浸式实景剧。为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到儒家礼乐文化的精髓,剧目主创人员选择以"两小儿 辩日"等生动的传统文化故事为切入,用现代戏剧语言重构孔子与弟子的哲思交流。"在严格考据春秋时 期礼乐仪轨,确保服饰、动作、道具符合历史文 ...
菏泽|菏泽芍药承春意 花朝盛景邀客来
大众日报· 2025-04-30 10:20
行业概况 - 菏泽芍药鲜切花占据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年销量达1.2亿支,领跑全国[1][3] - 菏泽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芍药种植基地,栽培品种超过600个,涵盖9大色系、11大花型[3] - 全市芍药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其中90%以上用于鲜切花生产[3] 公司运营 - 山东盛世芍花产业园占地1200亩,拥有3.9万立方米现代化鲜切花保鲜库,年产量超1000万支鲜切花[2] - 园区芍药鲜切花日均销量保持在40余万支,日销售额150万元至300万元[2] - 鲜切花价格每支上涨1元左右,但仍供不应求,高端产品单价可达几十元,低端产品单价2-3元[2][3] 产品优势 - 菏泽芍药鲜切花供货周期长达两个月(3月20日至5月20日),能精准对接五一假期、婚庆等重要消费节点[2] - 产品具有"入水后一夜绽放到20厘米以上"的独特观赏特性,被市场称为"菏泽大芍药"[2] - 相比昆明、成都等产区,菏泽芍药在供应时间和供应量上更具稳定性[2][3] 产业链延伸 - 产业布局从传统观赏拓展至种植、加工、销售、文旅等多环节的全产业链[3] - 融合水浒、黄河、汉服等文化元素,推出5条芍药赏花线路,串联多个景点打造"一站式"文旅体验[4] - 策划2025菏泽芍药花朝节,包含4项重大活动和20余项系列活动,推动产业跨界融合[4]
山东省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公布
大众日报· 2025-04-30 09:15
山东省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核心内容 - 山东省政府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旨在加强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为山东现代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1][2] 重点立法领域及项目 黄河战略与绿色低碳发展 - 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专利条例、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将出台 [3] - 黄河口国家公园条例、数据条例、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条例等列入计划 [3] - 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将制定 [3] 海洋强省建设 - 海洋牧场建设管理条例、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等将制定 [3] 民生保障 - 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供热条例、特殊教育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办法等将出台 [3] - 农村医疗卫生促进条例、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军人抚恤优待办法等列入计划 [3] 发展与安全 - 粮食安全保障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办法等将制定 [3] - 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管理办法、高速公路条例、消防条例等列入计划 [3] - 会计法实施办法、土地管理条例、反恐怖主义法实施办法等将出台 [3] 文化强省建设 - 文物保护条例、历史建筑保护办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促进条例等将制定 [3] - 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列入立法计划 [3]
山东十部门联合推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工作
大众日报· 2025-04-30 09:00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目标 - 到2030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至48%以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1%以下,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1岁以上 [2] - 2025年底前全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12%以下,2030年进一步降至11%以下 [6] 重点群体健康管理行动 - 孕产妇管理:2025年底前全省设有妇产科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普遍开展早孕关爱服务,强化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 [3] - 学生健康:2025年底前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47%以上,2030年达60%以上,每学期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 [3] - 职业人群:2025年重点行业培训率90%以上,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85% [3] - 老年人健康:2025年底新增医养结合、康复护理等机构100家,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达1050家以上,2030年9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规范化老年医学科 [4] 健康管理阵地建设 - 健康学校:实现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全覆盖,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掌握1-2项运动技能 [5] - 健康社区:2030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5个HCH工作站,推广AI自我健康管理技术 [5] - 营养健康:推动营养健康食堂建设,配备专职营养指导人员 [5] 全链条健康管理模式创新 - 2025年底前80%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两处方一提示"覆盖,2030年各级医疗机构全覆盖 [6] - 体重管理:2025年底前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新增百家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2030年服务覆盖率100% [7] - 预防接种:2025年底前实现县级单位全生命周期电子预防接种证全覆盖,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保持92%以上 [7] - 运动健康: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比例超92%,推动医疗机构开设运动促进健康门诊 [7]
山东以硬核政策支持电影产业发展
大众日报· 2025-04-29 09:07
政策支持力度 - 山东省市区三级叠加对单个影视项目扶持最高达4500万元 [1][2][4] - 省级层面对票房过1亿、5亿的影片分别补助500万元、800万元 [4] - 对获"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按国家级奖金3倍再奖励 对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电视剧每集奖励30万元 [4] - 省电影专资每年投入5000余万元奖励规范经营影院 [2][4] 产业生态优势 - 全省拥有2600余家影视制作机构 形成差异化拍摄集群 [2] - 青岛东方影都为龙头 配合德州乐陵、临沂沂蒙、烟台香岛湾等特色影视基地 [5] - 自然地貌齐全 人文遗迹众多 拥有北方最大影视拍摄制作集群 [5] 行政服务优化 - 备案初审周期缩减50% 取消25项证照材料 压减24项 [5] - 电影行政许可实现"一网通办" 开发"齐鲁嗨拍"小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 [5] - 成立山东省影视拍摄服务联盟实现16市资源共享 [6] 产业规模表现 - 近三年影片备案和完成片数量居全国前列 三大奖项创历史最佳成绩 [2] - 全省票房连续多年全国前五 2023年春节档升至全国第三 [2] - 青岛推出全产业链支持政策涵盖创作、制作、发行等十个环节 [6] 战略定位规划 - 锚定"电影强省"目标 将电影作为提振消费的经济抓手 [3] - 出台《文化数字化政策清单》等文件构建全业态保障体系 [3] - 发起"跟着电影去旅游""中国电影消费年"等跨界联动项目 [3]
一季度山东金融总量平稳较快增长
大众日报· 2025-04-29 09:07
金融总量增长 - 一季度山东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0.5%,增速高于全国2.13个百分点 [2] - 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9.9%和9.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2.97和2.78个百分点 [2] - 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 [2] 融资成本与利率 - 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69%,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 [3] -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平均利率2.49%,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3] - 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比其他贷款低0.3个百分点以上 [3] -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96%,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 [3] 跨境人民币业务 - 一季度人民币跨境收支4231.4亿元,同比增长24.3%,高于全国7.1个百分点 [3] - 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比达41.1%,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3] 房地产融资 - 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1826个,发放融资3343亿元 [4] - 存量合规项目820个纳入"白名单",贷款余额1974亿元 [4] - "三大工程"贷款余额1058.4亿元,居全国首位 [4] - 房地产开发贷款月均发放量为2023年的1.32倍 [5] - 新投放个人住房贷款717.42亿元,大户型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7亿元 [5] 民营企业金融支持 - 为11649家民营企业提供常态化对接服务,解决5130家企业融资需求1106.53亿元 [6] - 非国有企业贷款余额32123.02亿元,较年初增加1869.84亿元 [6] - "金融直达基层加速跑"行动为1339个项目投放1019.25亿元,审批时间缩短50% [6] 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14.1% [7] - "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发放贷款8943.52亿元 [7]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签约13只基金,首期规模超100亿元 [7] - "人才贷"累计发放119.18亿元,"人才险"提供风险保障86.63亿元 [7] - 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落地两单科技并购贷款,贷款规模占并购金额近80% [7]
以奋斗者姿态,勇担时代之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奋勇向前
大众日报· 2025-04-29 09:07
劳动模范与先进工作者表彰 -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强调要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1] - 全国劳动模范代小虎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从业10余年保持零误差、无投诉、无安全事故,被亲切称为"小代师傅" [1] - 代小虎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快递搬运、投送等环节做到最好,当好"勤劳的小蜜蜂" [1] 工会工作与工人运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100年来党的工运事业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 [2] - 山东管理学院教授武玉芳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奋斗 [2] - 泰安市总工会将通过"泰山心语 匠心育人"劳模工匠宣讲等活动,增强职工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4]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技能提升 - 潍坊市围绕"9+3+N"重点产业链开展"赋能助企·匠筑潍坊"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引导劳动者终身学习、提高素质 [3] - 潍坊市将实施"雏鹰工匠"十万产业工人技能素养双提升工程和"改善即创新"全员创新竞赛,激励产业工人在高质量发展中勇挑大梁 [3] - 威高集团实行职工工资"5年倍增计划",配套建设标准化幼儿园及九年一贯制学校,解决职工子女学习教育之忧 [4] 企业职工福利与共享机制 - 威高集团39名一线工人疗休养结束,集团坚持"发展依靠职工、成果惠及职工"理念,完善职工与企业共建共享机制 [4] - 威高集团实施职工安居、职工帮扶等工程,优化职工工作生态,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 - 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许振超强调要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种"进心里,在平凡岗位干出一流业绩 [4]
山东119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
大众日报· 2025-04-29 09:07
表彰概况 - 山东受表彰人员共119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80人,全国先进工作者39人 [1] - 受表彰人员来自制造业、教育、卫生、科学研究、党政机关等10余个行业 [2] - 受表彰人员中中共党员99名,女性28名 [2] 行业分布 - 受表彰人员中县级及以下基层单位人选112名,占比94.1% [2] - 企业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农民工两类人选比例超过要求 [2] - 所属领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强产业"的54名,占比45.4% [2] - 56名企业职工和其他劳动者中64.3%(36名)所属领域为制造业 [2] 科技与乡村振兴 - 受表彰人员中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的28名,占比23.5% [2] - 24名农民受表彰人员中齐鲁乡村之星3名(占比12.5%),农村致富带头人6名(占比25%) [2] 历史背景 - 1950年至2020年累计表彰先进个人33708人次 [3] - 1995年后每5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今年为第17次评选 [3]
周乃翔到省农科院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 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大众日报· 2025-04-29 08:59
农业科技创新政策导向 - 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以更高站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提供支撑 [1] - 指出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构建优良农业科技创新生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 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 山东省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明显,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壮大 [2] - 省农科院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特别是在畜禽生物组学和小麦玉米研究领域取得成果 [1] 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 深入推进农业良种工程,开展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 [2]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 [2] 成果转化与人才建设 -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更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梯次培育农业战略科学家和优秀科技人才,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专业化水平 [2] 政策支持与保障 - 要求各级强化政策支持,加强要素保障,创造良好环境以持续激发农业科技创新动力活力 [2] - 建强用好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1]
农村家电如何才能“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
大众日报· 2025-04-28 10:09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与市场现状 - 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8类增加到12类,推动山东线上线下家电市场持续升温 [1] - 2023年山东省通过以旧换新和社会回收的"四机一脑"达1196.64万台(套),其中农村地区回收70万台(套),占比10.9% [4] - 保守估计山东省农村电器保有量9300万台(套),按10%报废率计算年产生量应为930万台(套),但实际回收量远低于理论值 [4] 农村家电回收痛点 - 农村消费者面临废旧家电回收价格低(旧电视回收价10-60元)、渠道少的问题 [2][3] - 回收服务不规范现象突出,如空调安装附加收费导致消费者实际支出超过折旧金额 [3] - 农村地区大量家电超期服役,受限于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阻碍以旧换新推进 [4] 回收产业链现状 - 废旧家电主要流向:1/6进入二手市场,1/6作为维修件,其余大部分流入非法拆解环节(约800万台/年) [7] - 个体回收商通过"三级流转"(流动商贩-回收大户-拆解企业)主导回收渠道,价格敏感度高 [3][4][7] - 正规企业回收网点建设不足,全省仅50个网点且面临土地规划制约 [6][8] 正规拆解企业运营状况 - 山东省9家持证企业核定年拆解能力1875万台(套),2024年实际拆解量仅610万台(套),产能利用率32.5% [7] - 龙头企业山东中绿年处理能力480万台(套),2023年实际处理280万台(套),占全省总量47.3% [6] - 正规企业拆解成本比非法企业高30元/台,因环保投入(如空调氟利昂规范处理)导致购销倒挂 [7][8] 政策与行业建议 - 财政补贴错配问题突出:2024年补贴资金集中用于售新环节而非回收环节 [9] - "反向开票"政策落地不畅,影响企业增值税抵扣和成本列支 [9] - 建议实施城乡差别化补贴,农村回收价和购新补贴应高于城镇 [10] - 推动"卖新收旧一体化"网点建设,创新流动回收/预约上门/"互联网+回收"等模式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