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

搜索文档
年内超700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两家公募首次发行QDII产品
搜狐财经· 2025-07-09 15:20
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今年以来共有超过700只基金增聘了基金经理。值得关注的是,三人共管甚至四人共管的基金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3、两家公募首次发行QDII产品 在新一批QDII投资额度发放之际,有两家公募相继迎来旗下首只QDII产品的发行。据了解,两只新品均聚焦港股市场,分别锚定消费、科技两大热门赛 道。 二、知名基金经理最新动态 1、尹涛:市场风险偏好正在抬升 天赐良基日报第683期 一、今日基金新闻速览 1、益民基金王睿新任首席信息官 7月9日,益民基金发布公告,王睿于7月8日新任首席信息官。履历显示,王睿2025年3月加入益民基金,担任运作保障部信息技术总监。 2、年内超700只基金增聘基金经理 1、ETF行情复盘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沪指跌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涨0.16%。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51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12亿元。板块方 面,多元金融、文化传媒、医疗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而保险、贵金属、船舶制造等板块回调居前。 具体来看,标普油气ETF领涨3.44%,多只创新药相关ETF也有所表现。 | 代码 | 名称 | 相关链接 | 最新价 | 涨跌额 | 涨跌幅 ...
电影暑期档进入“白热化”阶段!影视ETF(516620)涨超1.8%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9 13:55
此外,AIGC加快深入赋能影视行业全链条,驱动创作与生产效能革新。万联证券指出,影视公司凭借 AI技术,在智能剪辑与特效处理、虚拟角色与场景生成、剧本创作与市场分析三大场景深度布局,有 效提升影视行业整体生产效率,强化行业长期增长逻辑。 相关机构表示,在基本面上,行业票房票房与暑期档预期提振信心。2025 年电影市场延续高景气度, 截至 7 月 8 日票房已突破 300 亿元,较去年提前28天达成300亿大关突破,同比增长超20%。头部影片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 154.4 亿元票房领跑,带动影院消费复苏,并间接支撑影视产业链盈利修复。同 时,暑期档作为全年票房核心窗口,已有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市场对后续票房增长预期强烈,利好影 视版块上涨。 影视ETF(516620)追踪中证影视主题指数,近一年涨超40%,覆盖影视产业的内容制作、影视技术、 影视发行平台和IP运营的全产业链,聚焦头部公司,覆盖A股影视行业80%以上市值龙头,兼顾成长性 中小型企业。同时,该指数前期经历调整,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随着行业基本面改善、暑期档票房数据 回暖和AI概念催化,资金回流预计带动补涨行情。投资者可选择影视ETF进行一键布局 ...
ETF午评:标普油气ETF领涨3.22%,黄金股ETF领跌1.82%
快讯· 2025-07-09 11:36
ETF午间收盘涨跌不一,标普油气ETF(159518)领涨3.22%,标普油气ETF(513350)涨2.97%,影视 ETF(516620)涨1.51%,黄金股ETF(517520)领跌1.82%,黄金股票ETF(159321)跌1.65%,黄金股 ETF(159562)跌1.6%。 ...
聚焦五大合作方向!广东向全国影企发出邀约,共筑产业高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7-08 23:30
今年5月22日深圳文博会上,广东发布了6大文化产业政策包。7月8日,广东影视产业政策推进落实座谈会(电影 类)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宣传部介绍了广东电影整体发展情况,省广电局和广州、深圳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分 别介绍了广东影视政策、动漫影视政策推进落实情况,30余家头部电影企业负责人参会交流。 联手创作电影精品。广东建立起创作选题机制、重点项目推进机制,为优质项目在粤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和全链 条资源支持,整合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资源,着力解决企业在文学作品影视转化、审批时效、投融资等关 键环节的实际困难,希望与电影企业合作创作更多电影精品。 合作培养影视人才。广东支持头部电影企业和高端影视人才以公司落地、项目合作等方式参与广东电影创作,在 大湾区扎根发展;广东将与电影企业合作共建高层次的影视职业院校;广东欢迎青年电影人将第一部电影放在广 东创作,愿为有潜力的年青创作者提供更多机会和试错空间。 共建影视科技高地。广东正在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支持影视前沿科技应用。广东诚邀企业将优质项目、创 新理念和核心技术带到广东、留在广东,将合作项目从影视内容创作,延伸到产业园区共建、先进技术研发应 用、全产业链构建等更广 ...
传媒中期策略:基本面改善,看好IP、AI赋能
中泰证券· 2025-07-08 18:4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下半年看好AI+应用、IP、文化出海、红利四个方向投资机会 [5] - 建议关注AI+应用布局领先、优质IP充足且强内容创造能力、文化出海加速推进、红利优势明显四类公司 [5][6] AI+应用 技术发展 - 通用大模型迭代快,多模态输入输出能力持续优化,如谷歌发布Gemma 3n,可灵AI推出Kling - Foley模型 [8] 应用落地 - 看好AI在教育、影视、游戏等领域落地,AI+教育能提升互动性与教学效率,AI+影视可全链路赋能降本增效,AI+游戏展现形式多元 [8] 全球AI应用榜单 - 从下载量看,集中在聊天机器人、图片编辑等领域;从活跃角度看,聊天机器人、智慧搜索等活跃度高;从收入角度看,ChatGPT内购收入排名第一 [27] AI+教育 - 核心竞争力在于强产品力和高效推广能力,业内公司利用内容、渠道优势布局产品,有望构筑知识付费场景 [29][32] AI+游戏 - 展现形式包括工具及游戏增益、陪伴两类,海外巨头如Google、Nvidia等在AI+游戏方面有进展 [38][40] IP商业化 市场规模 - 全球IP行业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2554亿美元升至2024年的3636亿美元,中国由2020年的91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62亿元 [46] 发展潜力 - 中国人均IP商品零售消费占比低,后链路开发收入占比低于美日,发展潜力大 [52] 驱动因素 - 包括消费升级、人口结构变迁、日谷完善供应链、文化出海等 [53][56][64] 重点公司情况 - 展示了泡泡玛特、阅文集团等多家公司的收入利润情况 [66] 文化出海 基础建设 - 我国海外市场基础建设完备,如TikTok、AliExpress等平台数据,泡泡玛特海外门店增长,货拉拉海外妥投率高 [19] 出海节奏 - 行业内公司创作能力强,有望通过短剧影视、IP潮玩等形式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19] 红利 利率环境 - 我国利率环境宽松,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传统稳健收益产品回报率降低 [23] 投资机会 - 低无风险收益率背景下,偏红利属性资产稀缺性凸显,看好相关资产投资机会 [23] 游戏行业 市场规模 - 2025年初至5月游戏行业总规模1411.06亿,同比增速17%,移动游戏和端游规模均有增长 [70] 政策扶持 -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游戏行业发展,包括推动技术应用、支持企业出海等 [71] 手游类型 - 国内手游市场市占率TOP5品类为策略、动作等,角色扮演占比下滑,策略上升 [77] 估值情况 - A股游戏板块PE - TTM处于历史中位区间,公募配置比例仍在相对低位,行情持续性强 [82] 短剧行业 国内市场 - 2024年国内短剧市场规模达504.4亿元,用户规模达6.62亿人,预计未来继续增长 [86] 出海情况 - 2025Q1出海内购收入和下载量双增,ReelShort和DramaBox领跑,出海以翻译剧为基本盘,呈现区域化 [89][94] AI赋能 - AI全链路赋能短剧,包括制作端的剧本生成、分镜设计等,以及投流端优化素材 [99][104] 动漫短剧 - AI动态漫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增长点,可实现快速量产,满足市场需求 [106] 出版行业 业绩情况 - 2025Q1出版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景气度有望回暖 [113] 核心变量 - 教材教辅核心增长变量稳步向上,看好收入中枢中期平稳抬升 [117] 分红情况 - 地方国企出版集团分红比例稳中向上,部分公司分红金额和比例有望增长 [122]
“科技+影视”加速融合 多家企业披露相关业务进展
证券日报· 2025-07-08 00:46
政策支持 - 重庆市出台《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提出培育壮大影视市场主体、鼓励企业来渝生产制作、聚力打造电影电视精品、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等内容 [1] -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底突破一批融合创新技术、实现5项以上重大文化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10个以上科技赋能文化标杆应用场景、促进1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 [1] - 政策出台体现国家和地方对文化及影视产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将推动文化及影视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1] 企业动态 - 上海电影与松江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上海科技影都AI创制生态中心",发布轻量化虚拟制作解决方案等创新成果 [2] - 博纳影业密切关注影视科技发展趋势,积极遴选优质项目推进VR影视作品开发 [2]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TVB深化战略合作,将探索前沿技术在音乐影视领域的创新应用,打通内地与港澳及海外用户生态,共享影视IP资源 [2] 技术应用建议 - 建议企业构建"技术中台+艺术创作"协同机制,设立跨学科研发团队提供模块化技术工具包 [3] - 企业应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影视科技实验室,重点突破实时渲染、智能剪辑、情感计算等关键技术并快速转化为标准化产品 [3] - 需注重技术伦理与艺术表达的平衡,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避免AI换脸等技术滥用 [3]
城市24小时 | 不甘“赶晚集”,浙江“出手”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22:24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 - 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是浙江全省规模最大的群众篮球赛事,比赛时间从2025年7月持续到次年2月,覆盖全省11个地级市、90个县(市、区)[1] - 赛事分为两个阶段:7月为"百县大战"预选赛,决出11支县级冠军球队;8月至次年2月为城市争霸赛,11支县级冠军和11支市级联队共22支队伍混编比赛[1] - 参赛运动员必须是非专业草根选手,禁止职业篮球联赛运动员报名[2] - 浙江省文广旅厅提出"体育+文旅"联动,将赛事打造成全民"狂欢节"和全域"嘉年华"[2] - 温州市委强调通过赛事推动"体文旅商"融合发展,带动消费、产业和城市活力[3] - 金华市计划推出观赛优惠套餐,发展票根经济,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5]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 - 江苏省"苏超"赛事带动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激增305%,衍生品销售额突破千万元[1] - 1—5月江苏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883.9亿元,同比增长5.6%,规模与净增额全国首位[1] - 1—5月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为今年新高[5] 地方产业发展政策 - 上海推动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建设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区,涵盖数字游戏、影视、音乐等领域[6] - 天津计划到2027年科创基金规模突破2000亿元,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7] - 辽宁出台电影产业扶持政策,最高补贴1000万元,对省外剧组给予20%拍摄费用补助[8] - 安徽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计划到2027年组建30个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9] - 江苏禁止县级以下开发政务服务APP,推动应用向"苏服办"整合[10] 经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香港股市IPO集资额超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22%,暂列全球第一[11] - 港股上半年完成42宗IPO,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过4000点[11] - 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指数排名全球第二,在数据要素配置力、数字产业引领力等方面表现优异[12]
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发布激励政策 一图读懂→
央视新闻· 2025-07-05 17:30
近日,重庆市联合出台《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其中提出,培育壮大影视市场主体,鼓励企业来渝生产制作,聚力打造 电影电视精品,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注重相关政策无缝衔接等五方面内容。 着力培育壮大影视产业市场主体 鼓励影视企业来渝发展。落实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来渝从事影视文化产业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新引进的头部文化企业、 港澳影视服务提供者,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对在重庆设置西部(西南)及以上总部的,一次性奖励500万元。对年营收达到5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进行综 合效益评价,最高可奖励500万元。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欢迎更多国内外影视企业到重庆、到西部科技影视城投资兴业。 支持企业加大硬件建设。对于符合条件的科技影视产业硬件载体,可按项目固定资产实际投入的10%给予硬件建设补贴,单个项目最高可达500万元。纳 入市级重大项目的,补贴金额可提高至1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影视基地(园区),给予最高1000万元配套支持。从政策上支持企业硬件设施投入, 支持科技影视基地(园区)建设。 着力鼓励全国影视企业来渝拍摄制作 针对在全国任何省区市立项备案的影 ...
豹款影视制作车获电影金数字荣誉,解决剧组外景拍摄难题
财经网· 2025-07-05 13:03
电影金数字荣誉 - 国内首个聚焦电影先进科技领域的全国性荣誉推荐电影金数字荣誉在重庆科技电影周揭晓 [1] - 荣誉主要表彰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具有价值潜力的前瞻性国产自主研发技术 [1] - 本届设年度杰出自主研发技术、年度杰出技术创新应用和年度杰出视觉效果三项荣誉推荐 [1] 虎鲸文娱豹款影视制作车 - 豹款影视制作车获评"年度杰出自主研发技术"荣誉 [1][2] - 该车是融合多项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站式全流程现场制作解决方案 [2] - 作为可移动"制片厂",通过集成化设计整合创作团队,具有远程监看、指挥调度、DIT剪辑、快速转场等功能 [2] - 已服务张艺谋《惊蛰无声》、冯小刚《抓特务》等11个影视项目 [2] - 冯小刚导演评价其移动便利性为过去制作现场不能比 [3] 技术应用与市场反馈 - 车辆发布一年来已有5台豹款PRO车型投入使用 [2] - 计划今年推出服务城市外景拍摄的新车型"豹款" [4] - 中影集团CINITY LED影院放映系统及配套母版制作工艺同获年度杰出自主研发技术荣誉 [1]
环球时报研究院发布中国首次大范围“中拉互视”民调报告:友好关系对中拉未来发展很重要
环球时报· 2025-07-05 06:39
中拉互视民意调查核心发现 - 中国与拉美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新阶段 习近平主席提出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1] - 首次在中拉开展大范围互视民调 中国样本2099份 拉美样本3373份 覆盖6个国家[2] - 97%中国民众和96%拉美民众对彼此文化事物有高度兴趣[4] - 94%中国民众认可拉美发展潜力 84%拉美民众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5] - 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历史性5184亿美元 中国直接投资存量6008亿美元[6][12] 民众相互认知特征 - 中国民众对拉美首要印象:足球(最高频) 热情 桑巴 热带雨林 美食 文化 咖啡[2] - 拉美民众对中国突出印象:技术 经济 文化 食物 产品 中美博弈 人工智能[2] - 55%中国受访者认为拉美人"热情奔放" 拉美人眼中中国人最突出特点是"聪明有创造力"[3] - 拉美年轻群体关注中国电动汽车 机器人技术 游戏《黑神话:悟空》等科技文化产品[3] 双边合作领域与成果 - 拉美20多国加入一带一路 中国实施200多个基建项目 创造百万就业[11] - 93%拉美受访者认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 最认同中国是"关键贸易伙伴"和"主要出口市场"[11] - 近八成拉美民众受益于中国在5G 交通基建 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发展援助[11] - 89%拉美受访者愿考虑在中资企业工作 巴西古巴巴拿马意愿超60%[12] 未来合作方向 - 六成拉美受访者期待加强贸易投资合作 超四成关注人工智能 基建 环保领域[12] - 中国受访者最希望在绿色发展(首位) 贸易投资 基建等领域深化合作[12] - 巴西智利墨西哥巴拿马超70%民众认为金砖国家能代表全球南方发声[13] - 80%拉美民众认同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 巴西巴拿马认可度近90%[14] 外部影响因素 - 超四成中拉受访者认为"美国施压"是关系发展主要障碍 过半视美为"麻烦制造者"[10] - 35%中国受访者和40%拉美民众不认同拉美是美"后院" 完全肯定者仅13-19%[14] - 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行为被近半中国受访者认为破坏贸易秩序[15] - 在拉美国家发展作用排名中 中国平均1.9位(第一) 美国2.3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