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辽宁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假期全省营运性客运量达1964.8万人次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假期交通运输总体表现 - 行业在假期期间总体平稳有序,保障了安全便捷出行 [1] - 全省交通运输营运性客运量达到1964.8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960.8万人次,到达旅客1004万人次 [1] - 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发送旅客733万余人,日均发送91.6万人 [1] 铁路运输保障措施与成效 - 为满足出行需求,国铁沈阳局加开列车1599列次,安排动车组重联953列次,并对普速列车加挂145辆 [1] - 新开通的沈白高铁假期日均发送旅客3.5万人次,日均开行动车组列车64列 [1] 各交通方式流量增长 - 全省高速出口流量为1313.7万台次,同比增长12.1%,其中客车流量1224.4万台次,同比增长12.9% [1] - 全省起降航班7724架次,同比增长12.8% [1] - 渤海湾滚装运输发送航班183班次,同比增长17.3%,到达航班151班次,同比增长25% [1] 优化出行体验的具体举措 - 高速公路方面深化"阳光救援"行动,增设常态或临时救援点81处 [2] - 国省干线公路173个养护站全部对社会车辆开放,提供基本服务功能 [2] - 民航方面全面开放国内安检通道,大幅降低值机平均等候时长 [2] - 水运方面累计投放客运船舶72艘,提供24128个客位 [2] 安全生产与监管措施 - 节前部署三十条硬措施,并针对重点企业、重要点位开展专项指导帮扶,累计帮扶企业235家 [2] - 全面摸排重大危险源底数,强化重大危险源管控 [2] -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累计开展调度核查26611条,实施提级管控612条 [2]
我省两人荣登今年二、三季度全国见义勇为勇士榜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央政法委发布2025年第二、三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全国共69位勇士上榜,其中辽宁省李宝东、栾印波两人入选 [1] -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宝东、栾印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美德,其挺身而出的精神值得学习,应以其为榜样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2] 人物事迹总结 - 李宝东事迹:2025年1月1日,锦州北镇市青堆子镇王家村居民李宝东在鸡棚突发大火时,爬上7米多高的棚顶试图构建隔离带,因棚顶烧塌从高处摔落,导致身体大面积烧伤、脊椎骨骨折,面临瘫痪风险,目前仍在治疗观察中 [1] - 栾印波事迹:2025年3月16日,盘锦市双台子区司法局统一镇司法所所长栾印波在成都休假时,跳入锦江救起一名落水女子,在无任何救援设备的情况下托住已昏迷的女子直至救援船到达,协助将其营救上岸,本人因岸边湿滑摔倒导致身体多处擦伤 [1]
我省秋粮收获已近半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秋收总体进度 - 截至10月8日,该省粮食作物已收获2611.2万亩,进度达到48.5% [1] - 玉米作为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已完成收获2260.6万亩,完成进度达53.7% [1] - 大豆已完成收获127.84万亩,占播种面积的41.2% [3] - 水稻完成收获73.7万亩,不足播种面积的一成 [3] 玉米产量表现 - 合作社已收玉米亩产达2200斤至2300斤,较去年增加约300斤 [1] - 折合标准水分后,亩产达到“吨粮田”水平 [1] - 玉米亩产提升得益于良种、良技、良法的综合运用,特别是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的示范效应 [2] 农业生产技术应用 - 通过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宽窄行种植、秸秆还田等措施,在沙壤土地上实现了亩产2000斤的目标 [2] - 机械化收割方式在秋收中得到应用 [1][4] - 农业技术应用增强了在不同年景下稳产丰收的信心 [2]
跨越白山黑水 树起全新标杆
辽宁日报· 2025-10-10 08:59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 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东北高铁网完成历史性合龙 [1] - 沈白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21年7月全线开工建设 [1] - 该线路的建成标志着辽宁省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的目标 [5] 工程建设挑战与技术突破 - 线路穿越长白山支脉11条断裂带,跨越三大水系80余条河流,桥隧比高达78.4% [2] - 面临极寒冻土、火山灰地层、湿地生态区及东北最大岩溶隧道群四重世界级挑战 [2] - 东北冬季气温低至-30℃至-40℃,每年有效施工期不足200天 [2] - 采用“冬期施工措施”使混凝土强度达标率提升至99.8% [5] - 头道松花江特大桥110米高的9号墩是东北地区“第一高墩”,采用优化钻头工艺在安山岩层中完成36根直径2.5米的深桩 [6] - 新宾隧道施工遭遇断层破碎带,日涌水量最高达8086立方米,创新采用综合治理方案并形成新工法 [4] 智能化建造与技术创新 - 轨道板预制基地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每10分钟产出一块高精度轨道板,整体高差控制在毫米级 [8] - 首创研发的流水机组法智能制造生产线技术实现国际领先水平,8000余平方米生产线仅需20多人 [8] - 创新融合“BIM+GIS”技术,打造覆盖全线接触网和四电所亭的数字化全息沙盘,完成510项模型构建 [9] - 应用新一代自动化腕臂预配平台、无轨化接触网承力索小张力架设装备、道岔闪光焊接技术等新装备新工艺 [9] 生态环保与绿色施工 - 线路规划秉持“最小干预”原则,主动绕开17处自然保护区和22处水源地 [11] - 采用“以桥代路”、“以隧代挖”方式保护生态,例如为保护1500余株50年树龄油松而开凿穿山隧道 [10] - 施工采用钢围堰和防污帘实现与河水的物理隔离,并设置隔音屏障、使用洒水车和雾炮车控制环境影响 [11] - 全线设置2174户27976平方米隔声窗、179处83579延米声屏障,59处弃土渣场综合利用,290处临时用地复垦率达100% [12]
国内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在辽投运
辽宁日报· 2025-10-09 09:23
近日,我国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铁岭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这座位于辽北风、光富集区的枢纽电站,从核心材料、关键芯片到操 作系统、数据库,全部实现国产化,标志着辽宁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能源转型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铁岭地区风、光资源丰富,是辽宁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区域。"十四五"初期,国网辽宁电力就投运了首座500千伏永安输变电工程,初步打通清洁能源送 出通道。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今年3月,铁岭第二座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启动建设,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提升供电与新能源消纳能力。 据了解,该工程包含500千伏铁岭—石岭线路和500千伏西泉变电站两大部分。线路总长320千米,新建铁塔825基;变电站本期安装两台120万千伏安变 压器,新建500千伏出线2回、220千伏出线5回。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西泉变电站系统示范应用了16类原创技术成果,成功解决新能源电网经济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难题,显著提升辽北地区新能源 消纳能力上限。 据悉,这一项目不仅获批国家电网公司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更成为全国同类地区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的"辽宁样本",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 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题方案。 变 ...
“陕公大学堂”在辽宁大学开讲
辽宁日报· 2025-10-09 09:23
活动概述 - 陕公大学堂暨宋则行名家大讲堂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辽宁大学协办并在辽宁大学举行[1] -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第八季于9月24日至29日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个城市全面开讲[1] - 活动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整合各领域专家力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1] 活动内容与参与 -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围绕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发展新机遇等话题展开论述并与学生代表交流[1] - 该系列讲座以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为名[1] - 2023年以来,“陕公大学堂”已举办8季共241场活动[1]
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工作启动
辽宁日报· 2025-10-09 09:23
近日,按照2025年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我省正式启动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 导服务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专家组将围绕三大核心任务推进:聚焦"两重点一重大"企业,依据《2025年危险化 学品重点县企业自查表》等规范标准,深入排查重大隐患与"屡查屡犯"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对照2025 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指导防范重大安全风险、提升本质安全等重点任务落实,推动重点县 安全生产水平整体提升;围绕风险防控、特殊作业管理、典型事故剖析等关键环节开展培训教育,提升 企业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专业能力。 此次专家指导服务明确选定大连松木岛开发区、锦州汤河子经开区、营口仙人岛经开区、辽阳灯塔 市和盘锦高新区等5个产业转移重点县(市、区)为重点区域,工作将持续至10月底。 ...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跨区域演练展开
辽宁日报· 2025-10-09 09:23
演练概况 - 演练目标为提升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实战能力并深化室内烟火特性实战应用 [1] - 演练调集了鞍山和辽阳两支重型高层作战编队共计40辆消防车、6架无人机、220名指战员 [1] - 演练围绕火情侦察、水带铺设、疏散搜救等战斗环节共包括12项训练课目 [1] 演练内容与成果 - 演练课目包括无人机查打、热对流防范、内攻疏散搜救、三车编成式供水、外墙灭火枪灭火等 [1] - 参训人员还原浓烟和黑暗等逼真救援场景并总结出多项绝活儿妙招 [1] - 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并检验和推广了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课题研究成果 [1]
“辽宁绿翼-2025”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应急演练举行
辽宁日报· 2025-10-09 09:23
演练共调集4支省级直属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伍、23支省级森防应急机动队以及国家消防救援局辽 宁机动队伍1200余人,出动各类机械化、现代化车辆和装备500余台(套),调动EC225、M-171、AS- 350型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5架及多型无人机系统,重点磨合了各级森防指挥机构联动指挥机制,全面检 验了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的科学性,进一步锻炼提升了各方应对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的实战协同能 力,强化了"空地一体化"救援能力。 日前,由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省应急厅、沈阳市应急管理局、法库县 人民政府承办的"辽宁绿翼-2025"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应急演练在沈阳市法库县举行。此次演练的规格 之高、规模之大、要素之多均创历史新高,成功实现了"装备检验、区域协同、队伍锤炼"三大目标。 在场景设置方面,演练以应对大火巨灾等极端情况为出发点,模拟法库县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为背 景,开展全流程实战扑救演练。演练全程贯穿预警监测(巡护、视频、航空、卫星)、应急响应、前指 搭建、力量调度、战术执行与火场清理环节,全面检验重大火情处置的全流程实战能力。此外,演练创 新运用无人机集群灭火、系留无人机精准扑救、直升机索降投 ...
省内首例高速公路集中养护试点项目完成
辽宁日报· 2025-10-09 09:23
项目概况与成果 - 灯辽高速路面养护维修工程于10月8日顺利交工,是省内首例高速公路集中养护试点项目 [1] - 项目总工期66天,有效工期45天,完成项目投资1亿元 [1] - 项目采用单向封闭交通组织方式,对双向82公里路面的病害、交安设施及附属设施进行全面维修 [1] 集中养护模式优势 - 与传统养护维修方式相比,项目压缩工期75%以上 [1] - 项目采用多工序协调、多工种配合、多设备配置、高效率作业的施工组织方式 [1] - 项目确定了“交安路面相向施工,桥梁病害处置为先,路面病害维修在后,附属工程见缝插针”的施工总规划 [1] 技术创新与效益 - 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多项先进技术,减少碳排放量2100吨 [1] - 项目节约工程造价573万元 [1] - 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养护工作向“专业化、现代化、高效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