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辽宁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起来!起来!
辽宁日报· 2025-06-13 10:20
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 - 纪念馆名录墙上镌刻2235个义勇军将士姓名 这些名字是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打捞出的极小部分 [4][5] - 最新增补的两个名字是王介予和孙忠臣 后者经查证曾参加义勇军大刀队及东北抗联 是"西江惨案"幸存者 [4][5] - 馆内陈列《血肉长城》群雕版画 以及残破衣帽、锈蚀刀枪等文物 展现14年抗战悲壮史诗 [3][5] 义勇军武装斗争 - 九一八事变后 东北军民自发组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武装 成员涵盖军官、农民、乡绅、学生等阶层 [5] - 辽宁民众自卫军在唐聚五领导下半年内发展至37路10万余人 收复东边道20余县 [6] - 1931-1933年义勇军向沈阳发起17次进攻 虽未成功但重创日军气焰 [8] - 武器装备极度匮乏 某次战斗中300名战士仅87支步枪 其余使用砍刀、红缨枪 [7] 重要历史人物 - 邓铁梅与苗可秀在辽东三角地带率部作战 后者通过米汤密信传递情报 现存5封密信记录战况与困境 [9][10] - 苗可秀被捕后为儿子取名"苗抗生" 凤城市现保留"苗可秀街"与"邓铁梅路"纪念二人 [10] - 乡绅王冠五变卖家产组建武装 黄显声在中共党员协助下两个月组建20余路义勇军 [6][11] 中国共产党作用 - 中共满洲省委派遣200余名党团员骨干加入义勇军 近半数被派往辽宁各部 [12] - 冯基平、李兆麟等直接领导辽阳武装 高体乾在建平发展二三百人队伍 [11] - 党组织通过宣传动员、物资支援等方式 使党的影响在1932年3月覆盖辽宁各主要义勇军 [11][12]
绷紧百年老建筑“防火弦”
辽宁日报· 2025-06-13 09:06
消防演练与老建筑防火管理 - 鞍山市铁东区台町历史文化街区近期开展消防演练,模拟火灾疏散场景,强调用湿毛巾捂口鼻和沿安全通道疏散的重要性 [1] - 台町地区拥有100余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老建筑,防火工作面临复杂挑战 [1] - 园林街道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及志愿者定期检查老建筑防火情况,重点检查入户电线、燃气管路等关键部位 [1] 老建筑用电安全管理 - 针对老建筑用电负荷有限的特点,检查工作重点关注电器使用和用电负荷增加情况,确保负荷处于安全范围内 [1] - 由于老年居民较多且清理杂物不便,街道联系废旧物品回收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及时清理杂物消除隐患 [1] 消防设备维护与使用培训 - 园林街道重视灭火器日常维护,确保设备状态完好并能在关键时刻正常使用 [1] - 消防演练后开展干粉灭火器使用培训,指导参与者检查压力表、外观和软管状态,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 - 干粉灭火器压力表分为绿区(正常)、红区(压力不足需维护)和黄区(压力过高存在隐患)三个状态区域 [3]
辽阳:锚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破千亿目标
辽宁日报· 2025-06-13 09:06
经济表现与目标 - 辽阳市锚定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目标,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连续4个季度与全省保持同步 [1] - 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实现首季"开门红" [1] -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名列全省前茅,持续巩固"一单一仓一罐"制度型开放成果 [1] 产业发展与投资 - 辽阳市将加快建设芳烯烃及精细化工、金属材料精深加工、消费品工业等5个重点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2] - 支持辽阳石化实施"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油增材",打造化工科技创新策源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 [2] - 深化与象屿集团合作,支持象屿铝业发展并加快布局产业项目,发挥其大宗商品供应链优势 [2] - 力争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0%,复制推广"百天审批建成"模式,加快推进尼龙66、华信镁建材等重大项目建设 [1] 营商环境优化 - 辽阳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增幅名列全省前茅,厚植企业成长沃土 [1] - 着力破解"办事慢、审批卡、政策堵、检查多、服务差、成本高"等突出问题,持续优化法治环境、信用环境、审批环境 [2] - 推动"办事更方便、赚钱更容易"从政府主观努力变成企业家的"精算"结果 [2] 安全与稳定 - 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金融改革化险成果,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3] - 推进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和"九小场所"专项整治,做好社会治安、信访维稳、防汛抗旱等工作 [3]
民革中央调研组来辽调研
辽宁日报· 2025-06-13 09:06
郑建邦指出,民革辽宁省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稳步开展"学规 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以"四位一体"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夯实组织建设基 础、切实改进作风建设、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巩固,基层组织建设更 加规范,工作机制更加健全顺畅,履职成效不断彰显,以稳健、扎实、全面的工作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发 展大局。 6月9日至12日,民革中央调研组就"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来辽宁进行调 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带队。 郑建邦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 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加强理论武装中 不断提升政治能力。要深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以作风之变营造积极向上的干事 创业环境。要在深入查摆问题中不断加强廉政建设,以严的基调、实的措施,找准病灶做实整改。要坚 持问题导向,持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履职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要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履职 效能,以看得见、学得到的成果,不断推动 ...
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布,阜新西红柿入选!
辽宁日报· 2025-06-12 11:00
福兴地西红柿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福兴地西红柿入选农业农村部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1] - 产品产自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福兴地镇,当地沙壤土透气性好排水性强,光照充足热量丰沛,干燥少雨降低病害概率 [1] - 果实具有果腔充实、坚实有弹性特点,维生素C、铁、番茄红素含量显著优于标准值 [1] 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 - 2023年建设40栋4080延长米高标准暖棚,占地100亩,采用租赁经营模式使2200农户受益 [1] - 全镇拥有10余个西红柿种植专业合作社,统筹管理基地、品种引进、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2] - 2023年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拥有一级产地批发市场经营权,建设阜北蔬菜转运配送处理中心 [2] 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 - 已开拓北京、上海、沈阳及满洲里口岸等销售渠道 [2] - 销售渠道通畅带动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农户收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2] 技术支持与产业升级 - 市县农技部门定期举办培训班,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种植技术 [2] - 通过发挥光热资源优势、规避干旱劣势,持续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设施农业发展 [1]
企业多元布局一次拿地成为现实
辽宁日报· 2025-06-12 09:35
混合产业用地政策背景 - 过去企业需遵循单一用途土地供应模式,导致拿地成本高、用地分散、发展链条割裂 [1] - 辽宁省发布《指导意见》实现"多元布局,一次拿地",解决企业用地难题 [1] - 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企业需求多元化,需在同一空间整合生产、研发、仓储物流等功能 [1] 政策核心内容 - 以计容建筑面积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为主导用途,占比需超50% [2] - 规划需符合"用途相近、功能相容、互不干扰、设施共享"原则 [2] - 供地方式按主导用途确定,经营性用地采用招拍挂,鼓励长期租赁等灵活方式 [2] 土地价格与权属管理 - 提高自有工业/物流仓储用地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2] - 建立全程监管机制,覆盖产业准入至竣工验收环节 [2] - 不动产登记部门依合同办理权属登记 [2] 行业影响 - 电商产业等急需工业与仓储物流混合用地的行业直接受益 [1] - 打破传统单一用途供地导致的建筑类型单一化问题,提升土地立体空间利用率 [1] - 为工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灵活高效的土地要素支撑 [1]
压紧压实责任 打好防汛“主动仗”
辽宁日报· 2025-06-12 09:35
降雨及水库蓄水情况 - 年初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152.7毫米 比常年同期偏多一成 [1] - 入汛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23.4毫米 接近常年同期 [1] - 全省113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45.38亿立方米 其中37座大型水库蓄水量136.65亿立方米 比多年同期多12.71亿立方米 [1] 气象及洪水预测 - 7月至8月全省平均降水量预计410-450毫米 较常年偏多三至四成 [2] - 辽河 大凌河 小凌河 鸭绿江流域降水量预计偏多三至四成 浑河 太子河流域偏多两成 [2] - 7月下旬至8月可能受北上台风影响 辽东 辽西沿海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2] - 辽河 浑河 太子河干流及支流 鸭绿江支流 大凌河和小凌河支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2] 防汛工作部署 - 执行防汛五级包保责任制 更新核准防汛抗旱责任人3.9万名 [2] - 开展防汛培训188班次 参训3.19万人 部署10类54项重点任务 [2] - 推动形成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工程联合调度机制 [2] - 排查整治171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64座尾矿库 234处易积水点位 2089处公路重点部位 457家涉汛企业 39座病险水库 1302处河道风险隐患 [3] 物资储备及工程建设 - 储备防汛抗旱物资4.58亿元 生活类应急救灾物资2.65亿元 [3] - 配备69台工程抢险装备 为1263支基层队伍配备51670台套设备 [3] - 推进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 36座水库 41座水闸除险加固 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 [3] 监测预警体系 - 整合气象 水文数据 实现741座水库及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洪水预报 [3] - 提升洪水预见期与精准度 [3] 后续工作重点 - 密切关注雨情 水情 汛情 旱情 持续排查整改 强化工程调度 [4]
新质印力 加“数”前行
辽宁日报· 2025-06-12 09:35
行业发展动态 - 第五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发展大会以"数据驱动新质印力"为主题,聚焦数智绿色融合印刷新质生产力发展[1] - 大会发布印刷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开通全国印刷委托书备案系统,旨在夯实产业根基并激发经营主体活力[1] - 行业通过展览展示、论坛交流等方式分享经验并展望趋势,凝聚协同发展共识[1] 企业数字化转型 - 大连建峰印业有限公司表示将主动拥抱数字化,探索特色转型之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1] - 辽宁支持印刷骨干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推动印刷与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度融合[2] - 辽宁虎驰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以数字印刷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已吸引60余家印刷企业落户[2] 技术创新与合作 - 辽宁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展示先进印刷设备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成果[2] - 产业集群依托高校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推动3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2] - 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表示将与辽宁企业深入交流合作,共享管理经验和技巧[2] 产品质量管理 - 辽海出版社与印刷厂协同构建全产业链质量生态,通过技术赋能提升出版印刷质量[3] - 《新时代万有文库》等辽宁印刷精品展示行业高质量成果[3] - 出版社强调质量建设持续进行,通过系统思维满足群众文化需求[3] 市场应用拓展 - 个性化定制印刷产品吸引观众互动体验,展示印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 - 《〈红楼梦〉绘本艺术图集》运用精湛工艺还原经典画作[3] - 印刷应用场景广泛,涵盖书籍、包装、标签、文创等多个领域[3] 区域发展潜力 - 辽宁工业底蕴深厚,印刷装备制造根基扎实且科技创新动能强劲[2][4] - 印刷业与数字出版、现代物流等产业融合,重塑产业链和价值链[2] - 辽宁被视为"新质沃土",在印刷业发展方面潜力无限[4]
阜新实施“双十行动”助推高质量发展
辽宁日报· 2025-06-12 09:35
经济发展与投资 - 阜新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 [1] - 投资5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31个、竣工项目38个,形成"接续有力、压茬推进"良性发展 [2] - 三一风电智能制造、特变电工电气设备制造、国核投资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填补风机核心部件、兆瓦级光伏逆变器、风电叶片和飞行汽车用碳纤维等领域空白 [2]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 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支持新型工业化66条惠企政策,惠及企业466户次 [2]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依托风光资源推动新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3] - 加快建设绿色绿电智能算力中心,同步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3] 农业与生态治理 - 实施农业单产提升工程115万亩、保护性耕作918.3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 [2] - 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完成15.8万亩营造林和13万亩退化草原修复任务,治理沙化耕地60万亩次 [3] - 发展林下经济、沙地旅游,探索生态价值转化 [3] 区域发展战略 - 锚定打造"两市四区"、实现"双千双百"目标,启动"双十行动"包括十项攻坚和十项突破 [1] - 依托资源、产业、存量优势,推动解决项目审批、施工等方面难点堵点问题 [3] - 推进辽宁千里阻沙带阜新段322公里工程、柳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3]
同心共赴美好生活
辽宁日报· 2025-06-12 09:35
民生援疆 - "十四五"以来投入34.7亿元援疆资金实施348个援疆项目[1] - 医疗援疆工作队5年接诊患者1.76万人次完成手术千余台[2] - 总投资1亿元的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新院区即将投入使用[2] - 5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10万名群众住有所居改造100个基层活动阵地[3] - 教育援疆新建改扩建校舍4.54万平方米400余名教师接力支教[3] 产业援疆 - 开通沈阳首条"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TIR跨境公路运输线路[4] - 安排9.8亿元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塔城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4] - 打造50公顷辽宁产业园作为产业协作示范窗口[5] - 20多家辽宁大型商超设立"辽疆臻品"和"塔城礼物"展销专区[5] - 成立李天来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和辽宁省农科院博士专家工作站[5] 智力援疆 - 选派676名援疆干部人才[1] - 医疗领域培养40余名医学骨干打造60余个重点学科推广300余项医疗技术[5] - 农业领域组织专家开展巡回技术指导[5] - 组织塔城地区干部人才赴辽挂职培训[5] 文化援疆 - 辽沈战役纪念馆等十余家展馆在塔城开展红色文化宣讲[6] - 辽宁与塔城两地推出话剧《北上》、芭蕾舞剧《天鹅湖》等文艺作品[6] - 开通"沈阳-塔城"直飞航线举办啤酒节、美食节等活动促进交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