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宇MedTech
icon
搜索文档
融资超5千万!磁传感器独角兽完成种子轮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8:43
融资动态 - 公司Neuranics于2025年4月10日获得800万美元(约5800万人民币)种子资金,由Blackfinch Ventures领投,Archangels等机构参与投资[2] - 资金将用于团队建设、技术创新及TMR技术在高科技市场的整合,重点布局可穿戴设备、XR和数字健康领域[2] - 2024年10月曾获苏格兰企业局80万英镑拨款,用于研发基于磁性传感器的腕带交互技术[9] 核心技术 - 核心技术为隧道磁阻(TMR)技术,通过磁性隧道结(MTJ)实现电阻随磁场变化的超高灵敏度检测[3] - 开发的TMR传感器可无接触捕捉人体微弱磁信号(如肌肉活动、心脏信号),精度高于传统电/光学检测,且功耗更低[6] - 技术优势包括非接触式监测、持续适用性,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HMI)与XR硬件的关键组件[6] 应用场景 - 生物医学领域:检测心磁图(MCG)和脑磁图(MEG)等微弱磁信号[8] - 可穿戴设备:用于智能手表监测肌肉活动及手势识别,提升舒适度[9] - XR领域:精确追踪头部/手部姿态,增强VR/AR沉浸体验[9] 研发进展 - 2025年1月在美国展会展示磁肌图(MMG)传感器和实时磁心图(MCG)解决方案,获广泛关注[11][12] - 2025年2月在格拉斯哥大学建立先进磁学实验室,配备MuRoom®磁屏蔽环境,专注超灵敏磁测量[14] - 实验室将推动非接触式肌肉监测、心脏监测及可穿戴/XR应用的突破性解决方案[15]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21年,为格拉斯哥大学与爱丁堡大学首家联合孵化企业,获CES创新奖认可[16] - 核心团队包括:CEO Noel McKenna(30年电子行业经验,曾创立APT Ltd)[16][17]、CSO Kia Nazarpour(数字健康教授,Rebel Bionics联合创始人)[18][19]、CTO Hadi Heidari(微电子与生物医学传感器专家)[20] - 正与全球领先半导体及XR制造商合作推动技术落地[10]
获批上市!国产眼前节多模影像诊断平台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8:43
高视医疗与ANTERION眼科检测仪 - 高视医疗全资附属公司北京高视远望科技代理的德国海德堡ANTERION眼科检测仪获中国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集生物测量仪、角膜地形图、前节OCT于一体,提升眼科诊疗效率并丰富产品组合[2] - ANTERION采用1300nm波长SS-OCT技术,结合动眼追踪和光线追踪技术,穿透力强、扫描速度快、成像分辨率高,可优化临床工作流程[2][4] - 产品适用于屈光、角膜病、青光眼、视光等眼科亚专科,在屈光手术中精准评估角膜上皮厚度和视觉质量,在白内障手术中降低术后屈光意外风险[2] ANTERION技术优势 - 与传统TD-OCT技术相比,ANTERION的SS-OCT技术穿透深度更优(传统波长800nm),减少患者检查不适感[4] - 软件更新后新增上皮厚度模块、角膜扩张视图等功能,支持白内障和屈光手术规划[4] - 通过一次测量获取全部数据(波前像差、PIA、k角等),提升人工晶体选择精准度,支持单焦、多焦、散光等晶体计算[5] 临床研究数据 -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研究显示,ANTERION在眼轴长度(AL)测量上与IOL Master 700一致性极高(ICC值0.999,平均差异仅0.005mm)[7][9] - 前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等参数ICC值均大于0.90,可靠性显著[7][9] - 与CASIA2和IOL Master 700相比,ANTERION在总角膜曲率测量中表现更稳定(如Total average K的ICC值0.922)[7] 公司背景与行业布局 - 高视医疗为港股上市眼科医疗器械企业(02407 HK),业务覆盖诊断设备、手术设备、器械及耗材四大板块,服务眼底病、白内障等七大眼科亚专科[10] - 公司与超4000家终端客户合作(含1000家三级医院),上游合作伙伴海德堡工程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旗下Spectralis系列与ANTERION形成互补产品线[10] - 海德堡ANTERION作为眼前节诊断平台,与Spectralis系列(侧重眼底成像)共同完善眼科诊疗解决方案[10]
FDA突破性设备!心室超低温冷冻消融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8:43
核心观点 - Adagio Medical的vCLAS冻消融系统获得FDA突破性设备认定,标志着公司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监管里程碑 [2][4] - vCLAS系统采用专有超低温冷冻消融(ULTC)技术,相比传统方法能形成更深更持久的组织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4][5] - 冷冻消融技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VT治疗领域需求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5] 产品技术 vCLAS系统 - 由冷冻消融控制台和消融导管组成,导管采用9F规格,带8个1mm电极用于心内电图记录 [6][8] - 采用-196℃氮气冷源,解决液氮体积膨胀问题,单次消融周期可产生超10mm的深度和宽度病变 [9][11] - 双向偏转设计(调弯半径50mm/偏转角>180°)支持经隔室或逆行左心室路径 [8][9] - 冷冻时间与损伤深度呈正相关:1分钟4.5mm→5分钟13.5mm [10] 核心技术 - 独创NCN(近临界氮气)技术:具备无体积变化、高液密度特性,可通过≤9Fr导管实现精确控制 [12][15] - ULTC(超低温冷冻消融)技术:单次消融即可产生贯穿性损伤,已获CE认证用于房扑/房颤治疗 [16][18] - PFCA(脉冲场冷冻消融)技术:结合ULTC与PFA优势,通过冰隔离血液避免电解气泡,2022年完成首例房颤临床治疗 [19][22] 市场竞争 双能量平台产品 - 强生Thermocool SmartTouch SF:集成射频/电脉冲双能量,56孔盐水灌注头端,2023年临床数据显示100%急性手术成功率 [23][26] - 美敦力Sphere-9晶格导管:10亿美元收购Affera获得,同时具备电脉冲/射频/标测功能,CE批准后临床显示12个月复发率低 [27][29] - Kardium Globe系统:122电极球形导管实现标测消融一体化,2023年启动PULSAR IDE研究 [30][32][33]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11年,专注ULTC技术开发,产品线覆盖房颤至VT治疗 [34] - 核心产品包括:iCLAS(CE认证)、vCLAS(突破性认定)、PFCA(临床阶段) [35] - 2024年3月获CE标志,5月获FDA IDE批准,2025年4月获突破性设备认定 [5][18]
获批创新器械!可降解耳鼻止血绵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8:43
产品获批与研发背景 - 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4月9日批准合肥启灏医疗的"可降解耳鼻止血绵"创新产品注册(国械注准20253140731)[2] - 产品为多聚醚型聚氨酯海绵,由(DL-丙交酯-co-ε-己内酯)-氨酯共聚物组成,适用于鼻腔、中耳与外耳术后止血与支撑[3] - 传统填塞材料(如凡士林纱条、碘仿纱条)存在不可降解、易造成二次出血等痛点,可降解耳鼻止血绵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4] 产品技术迭代与优势 - 产品迭代分为四代:从无弹性不降解材料(第一代凡士林油纱条)→可膨胀不降解材料(第二代PVA材料)→可降解不膨胀材料(第三代藻酸钙/胶原蛋白)→可膨胀可降解材料(第四代聚氨酯)[7][8][9][10] - 第四代产品(灏舒®)具备弹力柔韧性好、压迫止血效果佳、降解快、无粘连等优势,是目前最先进的止血材料[10][11] - 产品孔隙率达95%,吸收能力为自身重量18倍以上,能浓缩凝血因子促进止血[14] 临床数据与产品特性 - 2022年完成144例人体临床试验,止血效果和降解时间等指标优于传统产品"纳吸绵"[6][17] - 材料术后12小时开始降解,5-7天内完全降解,无需二次手术[17] - 提供28种规格型号,覆盖鼻部(6×2×1.5cm等)和耳部(2×Φ1.0cm等)不同临床需求[13] 公司概况与融资进展 - 启灏医疗成立于2020年7月,专注耳鼻喉科微创高端植入介入器械研发,核心产品包括4K鼻内镜系统、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全降解鼻窦支架等[18] - 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建"中科启灏生物医用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18] - 融资历程:2019年Pre-A轮(数千万元)→2020年A轮(数千万元)→2021年B轮(数千万元)→2023年C轮(数千万元)→2024年C+轮(同润科投等投资)[20]
8.43亿!怡和嘉业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7:56
公司概况 -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家专注于呼吸健康领域医疗设备与耗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公司主要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患者和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提供全周期、多场景的治疗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43亿元,同比下降24.85% [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下降47.74%;扣非净利润为9246.34万元,同比下降61.79% [6]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为1.23亿元、0.59亿元和1.25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14.58%、6.99%和14.77%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亿元,同比增长1.97% [6] - 最新资产负债率为17.15%,较去年同期增加12.64个百分点 [6] 产品与技术 - 主要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G1/GII/G3系列)、通气面罩、睡眠监测仪和制氧机 [9] - BMC呼吸机国产化率在90%以上,避免了关键器件依赖进口的问题 [9] - 智能无创呼吸机系列采用先进的智能传感控制技术和优异的生产工艺 [9] 市场与渠道 - 产品销售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NMPA、FDA、CE等认证 [9] - 是少数家用无创呼吸机产品进入美国、德国、意大利、土耳其等医保市场的国产制造商 [9] - 与北京朝阳医院等300家临床合作医院共同研究呼吸慢病诊疗技术 [9] - 2024年中国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中排名第一 [9] - 2024年7月与3B Medical, Inc.签订为期5年的独家经销协议,由后者在美加市场独家经销公司产品 [9]
最新!医械大厂高管薪酬大公开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7:52
捷迈邦美高管薪酬变动 -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Ivan Tornos 2024年总薪酬达1500万美元(含120万美元薪水+1180万股票奖励+170万奖金+26万补贴),同比上涨47% [4] - 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Wilfred van Zuilen薪酬350万美元(含66.62万薪水+180万股票奖励+70.95万奖金+10万补贴) [10] - 亚太地区总裁Sang Yi薪酬320万美元(含68.89万薪水+180万股票奖励+57.1万奖金+14万补贴),同比下降7% [13] - 美洲地区总裁Mark Bezjak薪酬300万美元(含63.72万薪水+190万股票奖励+48万奖金+7.6万补贴) [15] - 公司中位数员工工资68,111美元同比上涨2%,CEO薪酬比为220:1(上年250:1) [16][17] GE医疗高管薪酬变动 -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eter Arduini 2024年薪酬1950万美元(含130万薪水+1260万股票奖励+330万期权+190万奖金+33.7万补贴),同比下降20% [20] - 首席科学技术官Taha Kass-Hout薪酬570万美元(含89.71万薪水+290万股票奖励+92.49万期权+92.07万奖金+10.22万补贴),同比骤降59% [23] - 副总裁兼CFO James Jay Saccaro薪酬570万美元(含87.22万薪水+300万股票奖励+94.99万期权+81.37万奖金+8.3万补贴),同比下降48% [26] - 员工平均工资73,078美元同比下降2% [33] 行业薪酬趋势 - 直觉医疗高管薪酬实现两位数增长,波士顿科学CEO Mike Mahoney薪酬达2140万美元创2009年以来纪录 [34] - 雅培医疗器械总裁Lisa Earnhardt薪酬上涨19%,百特员工平均工资70,331美元同比大涨45% [34] - 爱德华生命科学员工平均工资74,125美元(+47%),直觉外科员工平均工资118,680美元(+6%) [34]
融资近2亿!创新械企完成B轮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7:52
2025年4月17日,AMT Medical宣布在B轮融资中筹集了 2500万美元(合约1.8亿人民币) ,以支持其Elana心脏搭桥系统后续研发、监管申请等工作。 报名: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议程更新 报名: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重磅亮点 合作伙伴征集: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Elana系统旨在取代传统的开胸搭桥手术,有望实现手术机器人兼容,开展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 新投资者Invest-NL和欧洲创新委员会(EIC)与现有投资者Oost NL等投资人共同参与了本轮融资。该公司预计将在2026年获得CE认证,用于在开放手术CABG中使 用。 # 产品详情 研发背景 产品特点 动脉血管搭桥: Elana系统允许外科医生使用动脉血管(如胸内动脉)进行搭桥。动脉血管比静脉血管更具优势,因为动脉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性能更好,长期 通畅性更高,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供应。 小切口手术: Elana系统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小切口进入胸腔进行手术, 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术后疼痛,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 在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外科医生通常使用静脉血管(如大隐静脉)作为搭桥材料。这是因为 ...
最新!医械大厂高管薪酬大公开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7:52
高管薪酬变动 - 捷迈邦美Zimmer Biomet首席执行官Ivan Tornos 2024年总薪酬1500万美元 较前一年1020万美元上涨47% 其中包含120万美元薪水 1180万美元股票奖励和170万美元奖金 [4] - GE医疗首席执行官Peter Arduini 2024年总薪酬1950万美元 较前一年2450万美元下降20% 包含130万美元薪水 1260万美元股票奖励和330万美元股票期权 [20] - 捷迈邦美亚太地区总裁Sang Yi 2024年总薪酬320万美元 较前一年340万美元下降7% [13] - GE医疗首席科学技术官Taha Kass-Hout 2024年总薪酬570万美元 较前一年1390万美元下降59% [23] - 捷迈邦美欧洲中东非洲地区总裁Wilfred van Zuilen 2024年总薪酬350万美元 [10] - GE医疗影像部门总裁Roland Rott 2024年总薪酬390万美元 [32] 员工薪酬数据 - 捷迈邦美2024年员工中位数工资68111美元 较前一年66850美元上涨2% CEO薪酬是中位数员工薪酬的220倍 [16][17] - GE医疗2024年员工平均工资73078美元 较前一年74733美元下降2% [33] - 直觉医疗Intuitive Surgical员工平均工资118680美元 较前一年上涨6% [34] - 百特员工平均工资70331美元 较前一年上涨45% [34] - 爱德华生命科学员工平均工资74125美元 较前一年上涨47% [34] 行业薪酬趋势 - 波士顿科学总裁Mike Mahoney 2024年总薪酬2140万美元 创2009年以来行业高管薪酬纪录 [34] - 雅培医疗器械集团总裁Lisa Earnhardt薪酬上涨19% [34] - 直觉医疗高管薪酬实现两位数增长 [34] - 捷迈邦美高管薪酬方案设计目标包括吸引高素质管理团队 建立薪酬与绩效直接联系 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等 [15]
15.94亿!增长19.19%!美好医疗最新年报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7:52
公司概况 - 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 [4] - 主要产品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混合喷药装置、聚醚醚酮(PEEK)颅颌面固定板、一次性结扎夹等 [4] - 业务涵盖精密模具、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以及医用植入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硅胶材料的制造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94亿元,同比增长19.19% [4] - 医疗业务收入13.43亿元,占比84.23%,同比增长24.53% [4] - 非医疗业务收入2.51亿元,占比15.77%,同比下降3.04%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4亿元,同比增长16.11%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长20.37% [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元,较2023年的0.77元增长16.88% [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为0.86元 [4] - 总资产39.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1%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34% [4] - 负债率11.27%,财务状况稳健 [4] 技术与产品 - 核心技术包括液态硅胶成型、精密塑胶模具、精密金属加工、自动化技术等 [5] - 核心业务为家用呼吸机组件和人工植入耳蜗组件 [5] - 拓展领域包括血糖管理(胰岛素注射笔、CGM组件)、心血管相关产品、体外诊断(微流控芯片、检测类耗材、试剂内包材、仪器精密组件) [5] - 自主研发的气道硅酮支架、大型肺功能仪项目分别于2016年、2018年获得深圳市科创委技术攻关项目资助 [5] 市场与合作 - 与全球医疗器械100强企业中的迈瑞、强生、西门子、雅培、瑞声达听力等展开全面合作 [7] - 提供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批量生产交付的全流程服务,包括CDMO和MAH制度下的研发生产服务 [7]
官方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实施细则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7:52
报名: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议程更新 报名: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重磅亮点 合作伙伴征集: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2025年4月18日,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实施细则》《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申请审核实施细则 》 两项新规,进一 步明确创新和优先审批的技术审查要求,文件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号)要 求,进一步优化创新审查和优先审批工作,加强申请人和审查专家的沟通,强化对创新医疗器械和优先审批医疗器械研发和注册的技术指导,引导申请人开展满足 临床需求的创新医疗器械设计开发,根据《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公告》(2018年第83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优 先审批程序的公告》(2016年第168号),器审中心制定了《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实施细则》《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医疗器械 优先审批申请审核实施细则》,现予发布。 附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实施细则》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