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宇MedTech
icon
搜索文档
报名!完整议程!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
思宇MedTech· 2025-03-18 18:14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成为植入和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2] - 智能化设备、精确成像技术、可吸收材料等新兴技术推动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并重塑行业格局 [2] 会议背景与目标 - 2025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论坛由思宇MedTech与Informa Market旗下Medtec China团队联合策划 [3] - 论坛聚焦利用智能化技术提升植介入设备研发效率、优化临床效果及推进高性能材料应用 [3] - 目标受众包括研发负责人、技术决策者、产品经理及希望转化成果的医生等专家 [3] 会议议程 - 会议将于2025年3月19日14:30在北京量子银座14楼举行 [4][5] - 议程包括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涵盖智能化植入介入医疗器械、AI在房颤电生理手术中的应用、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生物医用材料创新、3D打印全降解血管支架等技术话题 [5][6][7][8][9] - 圆桌论坛主题为“智能设备如何重塑植入介入医疗器械”,讨论问题包括智能设备提升手术精准度、AI应用场景、3D打印技术推动个性化定制等 [9][10][11] 演讲嘉宾与研究方向 - 赵清:思宇MedTech主编,擅长智能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及生物材料市场趋势分析 [5] - 冯骥:心诺普医疗中国区副总裁,专注导管类介入耗材及设备研发,精通国内外医疗器械法规 [5][11] - 彭亮:中科鸿泰联合创始人,主攻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及吴文俊人工智能一等奖 [6][12] - 牛旭锋:北航教授,研究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及植入介入医疗器械,主导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并推动III类医疗器械转化 [7][13] - 杨鹏:阿迈特高级研发工程师,专注3D打印可降解血管支架及生物医用材料开发,参与多项重点研发项目 [8][14] 圆桌论坛嘉宾 - 许谦:丹麓资本管理合伙人,专注医疗大健康投资,洞察医疗器械产业资本运作及市场趋势 [10] - 孙轶:横乐科技总经理,曾任GE数字医疗总经理,兼具影像和介入医生背景 [10] - 其他嘉宾包括冯骥、彭亮、牛旭锋、杨鹏等,涵盖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及资本视角 [10]
数千万元!国产微创手术器械公司完成A轮
思宇MedTech· 2025-03-18 18:14
公司融资情况 - 普瑞顺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由亦庄国投领投 劢柏资本担任财务顾问[2] - 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提升研发能力 加速国产高端微创手术器械创新发展[2]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 - 公司成立于2023年 总部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4] - 由医疗器械行业资深人士邹剑龙创立 曾成功打造国产第一超声刀品牌安和加利尔并推动其实现并购[4] 产品与技术平台 - 已构建创伤外科 能量外科 电子内窥镜 高值耗材和CDMO五大核心技术平台[4] - 产品矩阵涵盖超吸刀 射频等离子 超声刀系统 泌外手术系列耗材 内镜手术系统 神经套接管等多品种[4] - 获得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30多张[4] - 核心产品包括超吸刀 射频等离子 超声刀系统 广泛应用于创伤外科 泌外手术 内镜手术等领域[5] - 正在打造覆盖超声外科 骨动力 射频等离子等领域的全平台产品线[6] 市场进展与临床应用 - 自2024年启动商业化以来 多款创新产品已进入国内多家顶级三甲医院开展临床使用[6] - 产品核心性能不弱于进口产品 更好契合国内医生临床使用习惯[5] - 在神经外科领域开发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产品 市场潜力巨大[6]
最新数据!美敦力药物涂层球囊
思宇MedTech· 2025-03-17 11:55
近日, 美敦力(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MDT)宣布了一项注册研究的结果,该研究突出了 Prevail药物涂层球囊(DCB) 的有效性。 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31.8% 的糖尿病患者、 55.3% 的复杂病变患者、 2025年心血管研究技术会议(CRT)上 瑞典隆德大学斯卡恩大学医院心血管内科的Sacharias von Koch博士分享了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成形术注册研究(SCAAR)的发现。 研究数据 01 SCAAR研究包括 1797名 患者,包括 61% 22.8% 的分叉病变患者以及 28% 的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 研究结果包括 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MI)、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的新血管重建、目标病变明确血栓形成和目标病变血管重建 Prevail在术后一年 (4.7%) 和两年 (7.2%) 的死亡事件率较低。手术成功率为 98.7% 。其目标病变血栓形成率较低(两年时为 0.8% ,其他DCB为 1.3%)。 研究结果显示,Prevail的效果与研究中使用的其他同期DCB产品相比,效果并不逊色。 Prevail 于2021年在欧洲推出 目前在包括欧洲在内的 70多个 国 ...
报名!生物医药联盟走进企业系列活动—走进IBM
思宇MedTech· 2025-03-17 11:55
合作伙伴征集: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报名: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暂定议程 报名: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奖项报名倒计时 报名: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奖项报名倒计时 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力,助力企业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帮助生物医药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把握这一趋势,深入探索AI技术在生物 医药领域的应用潜力,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联盟和IBM将举办一场生物医药行业开放日,诚邀生物医药产 业、医疗卫生产业领域人员拨冗出席。 活动时间: 2025年3月27日(周四)下午13:30-17:30 地点: IBM创新体验中心(具体地址报名审核后通知) 报名人数: 30人以内(报名有审核) 开放日安排 1. AI创新解决方案体验之旅IBM最新、最前沿的AI创新解决方案,沉浸式体验让您感受AI技术如何为不 同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更有医药行业相关方案为您带来AI新启发。 2. 加速AI规模应用,释放数智生产力AI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创新,更在于其能够大规模落地应用,为企 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在这一环节,IBM团队将分享企业如何构建自己的AI能力进行业务赋能 ...
融资超4亿!创新械企完成F轮
思宇MedTech· 2025-03-17 11:55
公司融资动态 - MicroTransponder在F轮融资中筹集6500万美元(约4.7亿人民币),由美国风险投资公司领投,现有投资方及新投资方Gilde Healthcare、Longitude Capital参与 [2] - 2023年公司完成7300万美元E轮融资,用于Vivistim系统商业化及迭代产品开发 [17] Vivistim系统技术 - 系统采用配对迷走神经刺激(Paired VNS™)技术,结合康复训练增强神经可塑性,改善中风患者上肢功能 [4] - 植入式脉冲发生器重量小于70克,导线长43厘米,直径2-3毫米,电脉冲频率1Hz至30Hz [10] - 治疗师操作模式下每周三次康复训练,每次75-90分钟,电刺激频率每5-10秒一次 [11] - 家庭使用模式下患者每天进行30分钟磁铁激活刺激 [13] 临床效果与创新 - 关键临床试验(VNS-REHAB)显示,6周治疗后患者手臂功能改善达对照组2-3倍,65%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显著提升 [15] - 相比传统VNS,创新点在于刺激与行为训练同步,植入手术仅需45-90分钟 [15] 市场与商业化 - Vivistim是FDA批准的首款脑卒中康复迷走神经刺激器,2021年8月获批 [16] - 公司已与五分之一美国综合卒中中心及半数2024年百强神经脊柱项目建立合作 [17] 公司战略与产品线 - MicroTransponder成立于2007年,专注神经刺激技术,产品包括Vivistim和正在临床试验的耳鸣治疗设备Serenity系统 [18] - 计划将Paired VNS™平台扩展至慢性疼痛、认知障碍、PTSD、成瘾等疾病领域 [18]
近千万元!数字视光创新企业完成天使轮
思宇MedTech· 2025-03-17 11:55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时代伯乐独家投资 资金将用于加速眼视光XR智能医疗领域的研发迭代与市场拓展 [2] - 此前公司于2024年11月完成一轮未披露金额的融资 [5] 公司背景与使命 - 公司成立于2022年 总部位于深圳 由前华为高层创立 专注于数字视光领域创新 [3] - 致力于通过XR+AI技术为眼健康问题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以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为使命 [3] 核心产品与技术 - 青少年儿童VR智能视训仪M1 整机重量仅160克 采用Pancake短焦光学技术 通过国家级视觉健康安全标准和TUV防蓝光认证 [4] - 融合"周边离焦理论"与"无极变焦技术" 实现0.1米到无穷远的无极变焦调节 临床研究显示近视防控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4] - 开发"测训娱服"一体化数字视训平台 将视力训练与趣味互动场景结合 提升用户依从性 [4] 行业活动与会议 - 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首届全球骨科大会正在征集合作伙伴或开放报名 [2][8]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北京举办 由心未来、思宇MedTech主办 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协办 [8]
全球首创亮相!走进中国医学装备展览会,感受国产高端医学装备的创新力量
思宇MedTech· 2025-03-17 11:55
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2025医学装备展览会概况 - 大会以"科技赋能、产业创新"为主题,设置六大板块包括论坛会议、展览展示、成果发布等,推动产学研用管深度融合 [1] - 773家研发生产企业参展,展出超10,000件产品,覆盖基础到前沿全细分领域 [5] 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发展现状 - 国产设备在多模态功能成像、超灵敏医学检验、微无创治疗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 [3] - 国产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品牌垄断,如基蛋生物的全自动核酸扩增分析仪GN 7000/7120、精锋医疗的支气管镜机器人CP1000等创新产品 [5] 赛诺威盛技术创新亮点 - 全球首创大孔径全身螺旋垂直CT OmegaCT One,突破重力限制实现站立位高精度扫描,解决卧位扫描疾病识别难题 [7][9] - 100cm超大孔径设计支持骨科患者坐/站立位检查,配备辅助摆位系统重新定义工作流程 [9] - 推出国产首创双足负重位骨关节CT,支持多体位扫描并突破传统分辨率限制 [9] - 自研16cm宽体探测器实现全流程国产化,工艺精度达世界级水平,推动CT核心部件进口替代 [9]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医疗影像设备通过核心技术自主突破(如赛诺威盛案例),正在打破国外高端设备垄断格局 [11] - 行业未来将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拓展新技术/产品/场景,助力中国医疗科技强国建设 [11]
报名持续中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眼科白皮书、创新颁奖典礼 | GOC2025
思宇MedTech· 2025-03-15 09:32
会议概况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GOC)暨创新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4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主题为眼科医疗未来趋势和智能化发展[2][3] - 主办方为眼未来和思宇MedTech,预计现场参会规模500人[3] - 大会包含主题演讲、圆桌论坛、颁奖典礼、白皮书发布、融资路演和创新产品展览六大亮点[5][6] 会议议程 - 上午议程: - 9:05-9:10发布《2025全球眼科创新年度白皮书》[6] - 9:10-9:20颁发全球眼科器械创新大奖[6] - 9:20-12:00涵盖干眼症、青光眼、近视防控、白内障治疗、AI应用、手术机器人等专题演讲[6] - 下午议程: - 14:00-17:00聚焦OCT技术、人工晶体创新、临床试验监管、国产替代、银发经济机遇及出海策略等话题[6] 奖项设置 - 设立五大奖项:技术创新奖、临床应用奖、产业服务奖、用户体验奖和国际合作奖[8] - 评选标准: - 技术创新奖侧重技术独特性和临床价值[11] - 临床应用奖关注实际效果和医患评价[12] - 产业服务奖覆盖产业链各环节服务贡献[14] - 用户体验奖强调操作便捷性和售后服务[15] - 国际合作奖表彰国际化成果或合作项目[16] 白皮书内容 - 白皮书提纲包含六大章节: - 第一章分析全球眼科疾病现状及中国医疗机构分布[22] - 第二章研究全球及中国眼科器械市场规模、投融资和集采情况[22] - 第三章分类详解诊断类、治疗类、植入物等眼科器械[23][25] - 第四至六章收录海外/国内企业案例及行业未来趋势[25] - 覆盖疾病包括白内障、干眼症、青光眼等七大类,涉及OCT、激光治疗设备等器械[25] 宣传与曝光 - 获奖结果将通过美通社、路透社等全球媒体及国内主流媒体同步报道[6] - 获奖企业信息将长期展示于眼未来文章底栏,持续一年曝光[6]
企业报名!2025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3-15 09:32
会议概况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3日-5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主题聚焦商业化、出海、科研与医工交叉、供应链及生态构建 [1][2] - 议程包括商业化落地、全球化与出海、科研前沿、供应链等板块,并设有颁奖典礼和产品展区 [1][2][3] - 前两届会议已成功举办,第二届有33家企业获得行业大奖 [1] 商业化落地 - 核心议题包括手术机器人商业化路径的全球市场对比、医院采购决策解析、资本寒冬下的融资策略 [3] - 探讨AI如何提升商业化成功率、如何打造医生认可的产品、如何进入日间手术和基层市场 [3] - 关注可持续商业模式构建和品牌竞争力提升 [3] 全球化与出海 - 重点分析全球竞争格局,包括欧美市场进入策略、东南亚/中东/拉美新兴市场机遇 [7] - 讨论国际认证加速(FDA/CE/NMPA)、海外合作伙伴选择、OEM推广模式 [7] - 研究国产手术机器人如何建立全球品牌影响力 [7] 科研与医工交叉 - 议题涵盖下一代前沿技术、远程手术未来、临床医生参与研发的机制 [7] - 通过案例探讨医工交叉创新、人机交互优化、真实世界数据(RWD)的临床应用价值 [7] - 分科室讨论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等细分领域的技术趋势 [7] 供应链与生态构建 - 对比国内外供应链合作模式,分析供应链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5][7] - 探讨产业链闭环打造、培训体系构建、技术标准化等生态建设问题 [7] - 预测未来十年行业发展趋势 [7] 会议形式 - 设计小范围交流环节,提供企业与医院合作对接渠道(通过指定联系人微信) [6] - 主办方MedRobot旗下拥有多个医疗垂直领域内容号,覆盖医疗机器人科技动态 [8]
倒计时2天!奖项报名!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3-15 09:32
奖项评选延期通知 - 骨科技术创新奖项评选报名截止时间延期至2025年3月17日24:00,旨在为参选单位提供更充裕的准备时间 [2] - 延期目的是让参选方更全面展示骨科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成果与临床贡献,推动技术持续进步 [2] - 申报需通过指定链接提交资料,主办方为骨未来与思宇MedTech [3] 奖项设置与评选标准 - **全球骨科技术创新奖**:面向骨科器械技术公司及制造商,评选标准为显著技术创新与临床实用价值 [8] - **全球骨科临床应用奖**:面向骨科技术公司及医疗机构,要求产品或技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并获得医患认可 [9] - **全球骨科供应链卓越贡献奖**:表彰供应链企业,标准包括核心元器件创新、供应链管理优化及协同创新 [10] - **全球骨科创新服务奖**:针对服务骨科行业的科技企业或机构,涵盖知识产权、CRO/CDMO、孵化转化等服务 [11] - **全球骨科国际合作奖**:奖励推动中国骨科产品国际化或与国际机构深度合作的单位 [12] 评选流程与会议信息 - 评选采用专家函评与会评结合的方式,流程包括资料提交(截至2025年3月17日)、审核(至4月5日)、获奖通知(4月6-10日)及颁奖(4月24日) [13][15] - 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4月24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主办方为骨未来、智汇骨及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5][17] - 会议规模500人,含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白皮书发布及创新产品展览 [17][18][19] 会议亮点与议程 - 发布《2025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创新白皮书》,覆盖行业前沿技术 [18] - 议程包括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关节置换技术、手术机器人应用等专题分享 [20] - 设立骨科投融资圆桌沙龙及自由交流环节,面向器械公司、临床专家、投资人及研究机构 [20][21] 宣传与曝光资源 - 获奖结果将通过美通社、路透社等全球媒体及国内主流媒体(如新华网、科技日报)同步报道 [3] - 获奖企业信息将常驻骨未来文章底栏,持续曝光一年,并定向推送至投资机构、合作医院及政府机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