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analys
icon
搜索文档
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延续增长势头,预计2025 年增长3%,荣耀跻身前五
Canalys· 2025-05-27 10:12
非洲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非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达到1940万部 连续第八个季度增长 [1]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线下零售活跃 厂商重新重视广泛市场覆盖 关键市场政策调整 汇率波动缓解 性价比新品推出 [1] - 4G设备占据85%出货量 中端价位段(100-199美元)占比达42% 反映消费者购买力受限 [5] 区域市场表现 - 埃及出货量同比大增34% 受益于IMEI白名单制度 宏观经济稳定 本地制造重视 [2] - 阿尔及利亚增长16% 主要受政府政策支持 电信技术进步 移动支付普及推动 [2] - 南非增长14% 得益于取消低价手机奢侈品税 逐步淘汰2G/3G网络 [2] - 尼日利亚市场萎缩7% 经济压力导致消费转向生活必需品 但年轻人口结构具备长期潜力 [2] - 肯尼亚小幅增长1% 灵活融资模式推广支撑市场前景 [2] 厂商竞争格局 - 传音出货量同比下滑5% 竞争对手复制其三级渠道模式并通过设计 配置 营销争夺年轻用户 [3] - 三星市场份额21% A系列机型占比60% 显示大众市场吸引力 [3][6] - 小米增长32% 主要依靠埃及和尼日利亚市场表现及Redmi 14C等产品 [3][6] - OPPO增长17% 通过本地组装试点和全渠道推广策略 [3][6] - 荣耀实现283%惊人增长 高端产品与运营商5G捆绑销售提升知名度 [3][6] 市场前景与挑战 - 2025年预计实现3%温和增长 受基础设施不足 主权债务 宏观经济不稳定制约 [5] - 融资合作模式普及(如肯尼亚OnPhone 尼日利亚EasyBuy)引发消费者债务可持续性担忧 [5] - 4G与初期5G部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城市年轻人群数字化需求构成潜在增长基础 [5]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增长13%,小米跃居榜首
Canalys· 2025-05-23 13:04
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4660万台,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市场需求回升 [1] - 基础手环、基础手表和智能手表三大品类均实现增长,成为推动市场扩张的主要动力 [1] - 新兴市场仍是关键增长引擎,传音通过本地化策略和高性价比定位在东南亚市场持续扩大影响力 [1] 厂商表现 - 小米以870万台出货量重回全球第一,同比增长44%,市场份额达18.7%,主要受益于红米手环5热销和广泛产品组合 [3][6] - 苹果以760万台出货量位居第二,同比增长5%,市场份额16.3%,预计下半年将通过新品更新重拾增长 [3][6] - 华为以710万台出货量稳居第三,同比增长36%,市场份额15.1%,生态战略正从中国拓展至海外 [3][6] - 三星出货量同比大增74%至490万台,市场份额10.6%,采用"双轨制"战略覆盖不同市场 [3][6] - 佳明出货量增长10%至180万台,市场份额3.9%,通过差异化产品和Connect+平台提升用户复购率 [3][6] 行业趋势 - 市场正从"硬件驱动"向"生态驱动"转型,厂商加快平台和服务开发以提升用户留存和可持续营收 [2] - 小米利用HyperOS深化设备集成,华为通过健康APP构建闭环健康生态系统 [2] - 健康监测、健身指导等核心应用场景持续优化,设备无缝连接和订阅服务模式成为提升用户粘性关键 [5] - 厂商需在创新功能与核心卖点间取得平衡,价格、电池续航和健康监测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三大因素 [3] 竞争策略 - 小米通过自研手机芯片加快"人×车×家"战略下的生态整合布局 [3] - 苹果依托成熟健康生态系统保持竞争优势 [3] - 三星一方面通过大众产品扩大新兴市场用户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智能手表保持高端定位 [3] - 厂商通过生态系统实力和服务深度展开竞争,而非仅依赖硬件本身 [5]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TWS耳机市场强劲反弹,同比增长18%
Canalys· 2025-05-22 10:37
全球TWS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TWS出货量同比增长18%,达到7800万台,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1] - 市场增长得益于厂商在地域和价格层级上的双重扩张策略 [1] - 美国市场恢复增长,同比实现两位数涨幅,主要受企业提前备货推动 [2] - 开放式耳机(OWS)持续快速增长,超越整体市场增速,加速了从功能性音频设备向价值驱动、生活方式导向产品的转变 [2] 主要厂商表现 - 苹果(包括Beats)市场份额达23%,继续稳居全球TWS市场领导地位 [1] - 小米出货量同比大增63%,首次突破900万台,创下11.5%的历史最高市场份额 [1] - 三星(包括哈曼子公司)以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其Galaxy系列和JBL系列出货量均有所增长 [1] - 华为和印度品牌boAt分列第四、第五,分别占据6%和5%的市场份额 [1] - 苹果在北美市场份额超过50%,保持主导地位 [2] 市场趋势与策略 - 领先厂商通过全球扩张策略持续推动市场增长,特别是在东南亚、中东欧、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 [2] - 厂商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和本地化运营优化,打造长期竞争优势 [2] - 小米和华为等厂商正在凭借更强的品牌影响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渠道策略,逐步取代白牌厂商 [2] - 主流厂商正加大对耳挂式、耳夹式设计的投入,采用大胆的材质、颜色以及装饰元素 [2] - 部分新兴厂商正与音频实验室合作优化音质,部分产品已接近传统TWS的音频水准 [2] 产品创新与未来方向 - TWS市场正迈入以产品多元化、品牌升级和个性化体验为特征的新阶段 [3] - 形态创新和场景化应用是当前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3] - 厂商需要满足消费者对实时翻译、健康追踪、AI互动等新兴需求 [3] - 领先品牌需要构建覆盖办公、健康和娱乐的全链路价值,提升用户粘性与品牌影响力 [3] - OWS现已成为2025年的重点方向之一,丰富品牌产品组合,并通过双形态策略满足多样化需求 [2]
小米发布XRING O1自研芯片,冲击高端芯片自主化
Canalys· 2025-05-21 11:38
小米芯片研发历程 - 2017年推出首款自研4G手机SoC芯片澎湃S1 基于28纳米工艺 应用于小米5c手机但未持续迭代 [1] - 2021年起转向技术难度较低的专用小芯片领域 商用多款自研影像处理/电源管理/信号增强等功能模块芯片 [1] - 2024年推出3纳米制程旗舰SoC玄戒O1 采用自研AP架构+外挂第三方基带方案 性能媲美市面旗舰芯片 [1] 小米SoC技术路线选择 - 采用自研AP搭配第三方基带是最优路径 基带自主研发面临专利壁垒/全球适配成本/通信环境复杂三大挑战 [2][5] - 全球仅华为/三星具备基带集成能力 其他厂商普遍采用外挂基带方案 印证技术路线合理性 [2] 芯片研发战略价值 - 构建软硬一体生态闭环 覆盖智能汽车/手机/IoT等全场景硬件 保障供应链安全 [6] - 基于澎湃OS+自研芯片实现跨终端深度协同 提升设备互联体验与交互流畅度 [6] - 强化科技创新领导力 塑造高端品牌形象 建立全球化竞争技术壁垒 [6] 智能手机SoC供应现状 - 2024年小米手机SoC全部依赖第三方 联发科占比63% 高通35% 紫光展锐2% [8] - 联发科芯片95%用于400美元以下机型 高通芯片20%用于400美元以上机型 [10] - 玄戒O1初期出货量保守控制在数十万级别 2024年高通骁龙8系列机型出货1950万台 天玑9000系列出货370万台 [12] 市场竞争格局 - 基带芯片供应商分布:苹果/谷歌用高通 华为用自研 三星用自研 小米用联发科 [7] - 玄戒O1短期内不影响现有旗舰SoC供应格局 仍需保持与第三方供应商紧密合作 [13]
2025年第一季度,中东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4%,消费需求低迷
Canalys· 2025-05-19 19:34
中东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中东地区(不含土耳其)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至1170万部,主要受零售需求放缓、消费者支出疲软及经济不确定性影响[1] - 沙特阿拉伯以26%市场份额居首位但出货量同比下滑12%,伊拉克下降11%,阿联酋微降1%得益于开斋节零售活动[1] - 科威特和卡塔尔逆势增长,分别实现13%和16%的同比增长,后者受益于150万游客到访及奢侈品零售繁荣[2] 品牌竞争格局 - 三星以32%市场份额领先,出货量同比增长19%,主要依靠Galaxy A系列热销及S25 Ultra旗舰机型(占出货量9%)[3][6] - 传音在100美元以下价位段份额从51%降至43%,面临性价比品牌竞争,旗下Infinix占整体市场9%[4][6] - 苹果同比增长10%,iPhone 16热销叠加BNPL支付方式推动增长,小米出货量下滑31%因渠道库存调整[4][6] - 新兴厂商荣耀和摩托罗拉分别增长36%和12%,通过扩大零售覆盖及产品组合优化实现扩张[4] 产品与技术趋势 - 600美元以上高端机型出货量同比增长17%,中东市场向"高端优先"结构转型[3] - AI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达53%,技术融合重塑市场,5G不再是换机主要驱动力[5] - 三星与阿联酋电信e&深化合作,推动智能设备生态系统创新以巩固高端安卓主导地位[3] 市场动态与策略 - 斋月期间沙特消费者转向旅行、美食等生活方式消费,削弱智能手机预算,油价下跌加剧伊拉克经济压力[1] - 卡塔尔高度数字化消费习惯及旅游业发展使其成为区域增长潜力最大市场[2] - 品牌需聚焦生态系统创新、高端零售体验及合作伙伴关系,AI与智能硬件融合将引领下一轮变革[5] 数据统计 - 2025Q1主要品牌份额:三星32%、传音16%、小米14%、苹果11%、荣耀10%,其他18%[6] - 同比增速:三星+19%、苹果+10%、荣耀+36%、摩托罗拉+12%,传音-30%、小米-31%[6][4]
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面临自2024年以来的首次下滑,三星重回榜首,小米逆势增长
Canalys· 2025-05-19 13:05
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3%,为连续五个季度增长后的首次下滑 [1] - 三星以430万部出货量重夺市场第一,占据19%市场份额 [1] - 小米成为前五大厂商中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品牌,出货量达400万部(同比+4%),市场份额17% [1] - 传音出货量同比下滑20%至330万部,市场份额15% [1] - OPPO(不含一加)出货量下滑16%至320万部,市场份额14% [1] - vivo出货量270万部(同比-3%),市场份额12% [1] - 其他品牌合计出货量520万部(同比+18%),市场份额23% [7] 市场动态与厂商策略 - 市场疲软主因2024Q4厂商提前备货导致库存偏高,叠加通胀压力削弱消费需求 [2] - 平均售价(ASP)同比上涨5%至2023年以来最高水平,预计2025年将继续上涨 [2] - 小米通过调整Note系列发布时间(1-2月)和减少核心零售商依赖实现增长 [2] - 荣耀通过丰富产品线覆盖更广价格区间,实现88%同比增长(89.3万部) [2] - 三星5G A系列出货量同比增长47%,推动产品线高端化转型 [2] - 小米在马来西亚扩大运营商渠道红米5G系列,5G设备贡献率达39% [2] 区域供应链变化 - 越南因稳定治理、基础设施改善和靠近供应链优势,成为区域供应链转移重要受益者 [5] - 越南5G发展为品牌扩大5G产品线提供机遇 [5] - 马来西亚(半导体)、印尼(电池)、泰国(工业电子)也在强化智能手机价值链作用 [5] 市场挑战与机遇 - 全球贸易紧张、汇率波动、政治不确定性和通胀形成显著市场阻力 [4] - 进口成本上升和ASP提高将进一步抑制价格敏感市场需求 [4] - 为苹果、三星等品牌加快生产多元化(降低对中国制造依赖)提供机遇 [4]
Garmin推出Connect+战略转型或将撼动市场格局
Canalys· 2025-05-12 14:51
Garmin推出Connect+订阅服务 - Garmin推出Connect+订阅服务,定价每月6.99美元,现有用户可免费试用,标志着公司从硬件销售向"硬件+服务"模式的战略转型 [1] - Connect+提供高级功能和个性化洞察,旨在与苹果、小米等科技巨头的订阅模式看齐,但需平衡用户忠诚度与商业化需求 [1] - 服务面临核心挑战:免费与付费功能边界模糊,可能引发用户对品牌信任的担忧 [2] 订阅服务的行业趋势与挑战 - 硬件市场饱和促使厂商转向软件层变现,形式包括差异化服务、连接订阅等,如智能戒指品牌Oura已采用订阅为核心模式 [2] - 成功关键:付费功能需提供明确差异化价值,Garmin的AI驱动洞察是否真正提升体验仍需验证 [3] - 风险点:若将现有免费功能转为付费可能削弱品牌信任,行业已有类似负面案例 [3] 用户社区与付费墙的平衡 - Garmin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硬件性能及用户社区生态,付费墙可能削弱社交互动功能,影响用户参与度 [4] - 行业教训:Fitbit取消社区功能导致用户活跃度下滑,Garmin需避免重蹈覆辙 [4] - 当前Connect+限制部分挑战徽章仅对订阅用户开放,已引发部分用户不满 [4] 市场竞争与定位调整 - Connect+使Garmin直接竞争Strava等运动追踪应用,需明确一站式服务定位以形成差异化价值 [5] - 苹果、三星、小米等品牌加剧市场竞争,品牌忠诚度不再是护城河,Garmin需强化订阅服务与硬件组合的独特价值 [5] - 未来需构建完整价值体系,以应对性价比或低价策略的竞争对手 [5] 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 维持用户信任需透明公开功能调整计划,并保持核心社区功能免费 [7] - 投资者将重点关注Connect+订阅采纳率及与其他产品的交叉销售表现 [7] - 行业趋势不可逆,但成功需兼顾核心优势与持续的用户价值创造 [7] 可穿戴设备市场分析服务 - Canalys提供全球30+市场、40+厂商的可穿戴设备出货数据追踪,结合渠道数据支持客户策略制定 [10] - 服务包括季度预测和专属分析师沟通会,帮助客户把握市场趋势与增长机会 [10] - 研究覆盖新兴技术、企业技术等领域,以渠道深度理解为核心优势 [11]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在消费需求推动下增长8%
Canalys· 2025-05-12 13:50
全球平板电脑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8.5%至3680万台,主要受消费市场和教育领域设备更新周期推动 [1] - 大中华区因政府补贴延长及农历新年促销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 [1] - 美国市场1月因关税不确定性导致进口量飙升,2月在豁免政策公布后出货量环比下滑两位数 [1] 区域市场动态 - 中国本土品牌华为、小米和荣耀通过产品组合和IoT生态系统吸引消费者,威胁苹果领先地位 [1] - 美国市场换机需求来自4-5年更新周期,高端市场需求保持稳健但整体增速将放缓 [1] - 日本GIGA计划、印度政府项目及泰国资金支持推动教育领域部署,中国教育现代化规划持续投入 [1] 厂商竞争格局 - 苹果以1370万台出货量(37.3%份额)保持第一,同比增长14% [3][5] - 三星出货660万台(18%份额)同比下降5.2%,小米以310万台(8.3%份额)首次超越联想,同比增长56% [3][5] - 联想出货250万台(6.9%份额)同比增长19%,华为出货240万台(6.5%份额)同比下降12.5% [4][5] B2B市场趋势 - 超50%的B2B渠道合作伙伴预计2025年业务增长,20%受访者计划为移动办公员工配备平板电脑 [3] - 17%受访者视平板为传统PC的经济替代方案,但30%未观察到显著需求反映企业采购可选性 [3] 数据服务背景 - Canalys提供PC出货量细分数据及季度预测,覆盖市场、供应商、渠道等多维度分析 [6] - 公司定位为科技市场独立分析机构,25年专注渠道研究,服务涵盖新兴技术与企业战略 [7]
摩托罗拉2025春季发布会加速推进高端化战略
Canalys· 2025-05-07 11:00
摩托罗拉2025春季新品发布会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Moto AI、智能穿戴设备及折叠屏手机三大战略方向实现高端化与差异化竞争,目标提升品牌溢价并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1] - 新品发布涵盖AI解决方案、可穿戴生态及CMF设计创新,体现从消费电子向"生活方式科技"品牌的转型路径 [1][4][5][7] - 2025年出货量目标超6000万部,延续2024年23%增长势头,但需平衡高端化与300美元以下基本盘的市场需求 [10] 合作驱动的Moto AI战略 - Moto AI采用多平台合作模式(Perplexity/Google Gemini/Meta Llama),避免单一服务商依赖,功能覆盖生产力与图像编辑领域 [2] - AI功能命名直观(如Remember this/Catch-me-up),降低用户使用门槛,计划引入微软Copilot支持 [2] - 当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可能构建跨生态系统AI解决方案 [3] 智能穿戴设备生态扩展 - 推出Moto Buds LOOP开放式耳机(含施华洛世奇水晶特别款)和Moto Watch FIT手表,强化"Moto Things"生态 [4] - 通过与Pantone/施华洛世奇合作,将时尚元素融入科技产品,支撑"生活方式科技"品牌定位 [5] - 生态整合依赖Smart Connect平台,为未来智能生活场景布局打下基础 [4] 折叠屏产品差异化策略 - Razr系列坚持纵向翻盖设计,新机型Razr 60 Ultra/Razr Ultra为首批搭载高通Snapdragon 8 Elite的翻盖手机 [7] - CMF设计采用木材/Alcantara等非传统材料,突出工艺独特性与外屏交互创新 [7] - 产品线覆盖Razr 60/Razr+/Razr(2025)等多价位机型,平衡出货规模与渠道覆盖 [7] 高端化战略实施路径 - 2025年目标通过Razr/Edge系列提升ASP,并对中低端产品产生品牌外溢效应 [10] - 需维持300美元以下市场基本盘(占当前业务主体),采取渐进式扩张策略 [10] - 春季发布会是全年高端战略落地的关键节点,涉及AI/生态/设计多维度创新 [1][10] 市场分析与数据支撑 - Canalys预测公司2025年增速将超越智能手机市场整体水平 [10] - 深度报告涵盖联想与摩托罗拉的智能生态协同、B2B市场定位等战略分析 [16]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微涨0.2%,多个区域市场陷入下跌
Canalys· 2025-04-30 10:44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增长0.2%,出货量达2.969亿台,增速连续三个季度回落 [1] - 三星以6050万台出货量(20%份额)保持第一,苹果5500万台(19%)第二,小米4180万台(14%)第三 [1][8] - vivo和OPPO分别以2290万台和2270万台位列第四、第五,OPPO出货量同比下滑9% [1][8] 区域市场动态 - 印度、拉美和中东等新兴市场出现需求饱和,欧洲市场因旗舰机库存和生态设计法案影响再次下跌 [3] - 中国大陆市场受国补政策刺激增长,非洲市场因零售渠道活跃和厂商开拓保持旺盛需求 [3] - 美国市场同比增长12%,主要由苹果推动,其印度产iPhone加速出货以应对关税政策变动 [5] 厂商策略与挑战 - 安卓品牌积极调整库存水平以避免影响新机发布和渠道价格体系 [3] - vivo和荣耀在海外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荣耀海外出货量创历史新高 [3] - 厂商通过中端产品(200-400美元区间)寻求均价突破,但面临硬件成本上涨和贸易战导致的本地化生产压力 [7] 未来展望 - 厂商未调整全年目标,预计第二季度和下半年市场回暖,东南亚和拉美市场3月已有复苏迹象 [7] - 美国市场未来2-3季度可能因库存修正和消费者信心下滑出现较大波动 [5] - 厂商需精细化管理产品定价和营销,应对中端市场竞争和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7] 数据统计 - 2025Q1三星/苹果/小米/vivo/OPPO出货量同比变化分别为+1%、+13%、+3%、+7%、-9% [8] - 其他品牌合计出货量同比下降6%,市场份额从34%降至3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