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analys
icon
搜索文档
从设备到体验:生态系统合作推动中东和非洲消费科技市场的可持续增长
Canalys· 2025-10-20 09:03
市场增长趋势 - 中东和非洲消费科技市场的媒体和娱乐支出预计从2020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360亿美元,几乎翻倍 [1] - 硬件收入预计从2020年的329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约419亿美元,但服务业务增长速度更快 [1] - 中东和北非在线视频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超过五倍,达到84亿美元 [12] - 中东和北非流媒体市场预计在2025年达到15亿美元,订阅用户将超过2700万 [16] 生态系统合作模式 - 生态系统合作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关键框架,推动捆绑订阅模式兴起,使价值链从一次性设备销售转向长期收入模式 [1] - 中东非地区仅占全球电信运营商与OTT合作伙伴关系的14%,但其中63%的合作已由移动端主导 [2] - 合作模式包括电信主导型(运营商承担大部分成本)和厂商主导型(厂商承担成本作为市场推广费用) [8] - 捆绑套餐使运营商增强用户黏性,厂商实现差异化,服务提供商扩大用户覆盖面 [8] 关键参与者角色与动机 - 电信运营商通过服务捆绑防止ARPU下降并降低用户流失率,在高ARPU市场(如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超过20美元)具备良好利润空间 [2][8][9] - 厂商将设备重新定位为由服务驱动的体验平台,例如三星折叠屏手机与Netflix或Shahid等服务捆绑,营销重点从规格参数转向用户体验 [4] - 零售商(如Sharaf DG或Noon)将流媒体、设备保险或云服务纳入销售体系,扩大客单价并成为生态系统关键入口 [9] - 内容提供商(如StarzPlay)约有60%的新用户来自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捆绑分发是最快实现规模化的途径 [11][16] 市场挑战与转型需求 - 当前捆绑套餐多以补贴模式起步(如免费TWS耳机、3至6个月OTT免费试用),导致用户将服务视为赠品而非必需品 [12] - 若缺乏转化机制,补贴驱动模式可能陷入价值下滑的恶性循环,需转向可持续的付费订阅体系 [12] - 市场需形成以订阅为核心的生态体系,将每台售出设备转化为可持续的循环收入来源 [16] - 厂商需将营销重点从规格转向体验(如折叠屏×Netflix),电信运营商需将捆绑套餐拓展至中端市场,零售商需转型为服务生态一环 [16]
Omdia: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回调3%,vivo重返第一,竞争态势趋紧
Canalys· 2025-10-16 09:46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6720万台,同比下降3%,市场处于连续回调但跌幅收窄的调整阶段 [2] - 头部厂商竞争格局胶着,排名差距持续收窄,前五名厂商出货量均在990万台至1180万台之间 [2] 厂商竞争格局 - vivo以1180万台出货量重回市场第一,市场份额18%,但出货量同比下滑9% [2][6] - 华为以1050万台出货量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6%,出货量同比下滑3% [2][6] - 苹果出货量1010万台,排名同比上升两位至第三,市场份额15%,出货量同比增长1% [2][6] - 小米出货量1000万台,市场份额15%,出货量同比下滑2% [2][6] - OPPO出货量990万台,市场份额15%,出货量与去年同期持平 [2][6] 市场趋势与厂商策略 - 市场跌幅收窄意味着国家补贴计划带来的阶段性出货波动正在消退,市场节奏回归常态 [4] - 审慎的出货节奏为厂商提供了健康的库存水位,为第四季度新品发布和销售旺季预留备货基础 [4] - 厂商进行长远战略性部署,华为自年初起在主要新品全面预装Harmony OS 5.0系统,旨在构建生态护城河 [4] - 主要厂商在三季度针对性更新中低端产品线,新品如荣耀X70、红米Note 15 Pro等均配备7000mAh以上超大电池并强化耐用性 [4] - 本土品牌通过外观设计、电池、摄像头能力实现产品差异化,并通过升级AI功能强化用户体验以吸引本地用户 [6] - 2025年全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在国补背景下预期实现温和增长 [6]
Omdia: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5年第三季度增长3%,苹果创下史上同期最高纪录
Canalys· 2025-10-14 22:18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3%,标志着市场在经历波动后重拾增长势头 [2] - 市场反弹得益于强劲的换机需求以及厂商为第四季度提前进行的渠道备货 [2] - 前五大厂商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均实现同比增长,反映出消费者升级和换机需求正在恢复 [5] 主要厂商竞争格局 - 三星以19%的市场份额连续第三个季度保持全球第一,得益于Galaxy A系列热销和第七代可折叠机型升级 [2] - 苹果iPhone出货量同比增长4%,创下史上最强第三季度表现,市场份额达18%,受益于iPhone 17系列的提前需求 [2] - 小米本季度表现稳定,市场份额为14% [2] - 传音和vivo各占9%的市场份额,共同跻身前五大厂商 [2] - 传音表现尤为亮眼,与2024年第三季度相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创下历年第三季度最高出货量,增长得益于年初稳健的库存管理、中东和非洲市场需求回暖以及Infinix Hot 60和Smart 10等系列更新 [7] 产品趋势与消费者需求 - 主要品牌的新品发布获得积极反响,领先厂商在硬件与软件之间实现了更好的平衡 [5] - 本季硬件亮点包括可折叠机型、超薄设计、大胆配色以及背面副屏设计,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目光 [5] - 多家厂商已上调生产目标,因为新品的初期需求超出了预期 [5] - iPhone 17系列表现突出,基础款在保持售价不变的情况下升级了存储配置,超出市场预期,而全新设计的Pro和Pro Max版本继续受到全球消费者青睐 [5] - iPhone Air出货量虽有限,但市场营销表现强劲,并作为重要的技术试验平台,可能为未来外形创新奠定基础 [5] 行业挑战与厂商战略 - 经济不确定性仍在影响厂商战略规划,厂商需要在出货规模、盈利能力和收入目标之间谨慎平衡 [7] -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厂商的盈利能力正面临显著压力 [9] - 零部件成本上升正在压缩竞争性定价与利润之间的平衡,随着数据中心和AI投资快速增长,存储和内存等半导体器件面临巨大成本压力,厂商在生产能力上展开激烈竞争 [9] - 竞争压力和零部件成本在短期内都不会缓解,厂商必须抓住更多机会以提升收入并实现差异化 [9] - 订阅服务、配件、捆绑销售以及生态系统增值销售已成为强化消费者价值主张和实现变现的关键领域 [9] - 在新兴市场,通过提供分期付款等融资选项避免价格战,可以使运营模式更可持续,同时保持设备对消费者的可负担性 [9]
邀请函 | GITEX 2025与Omdia深度对话,剖析中东非消费科技趋势
Canalys· 2025-10-14 22:18
活动信息 - Omdia将于2025年10月14日在迪拜GITEX 2025期间举办一场关于互联消费生态未来的独家闭门交流会 [2] - 活动时间为当地时间晚上6点至9点,结束后设有酒会与晚宴,地点在迪拜商业湾希尔顿逸林酒店 [2] - 活动旨在与行业领袖共同探讨并勾勒未来消费生态的发展轨迹 [2] 市场预测与趋势 - Omdia预测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消费科技生态系统收入将在2026年达到750亿美元 [3] - 尽管该地区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收入基本持平,但媒体与娱乐服务收入在2026年预计将实现12%的增长,增速超过全球约7%的平均水平 [3] - 设备、内容与服务之间的互联性正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3] 核心讨论议题 - 活动核心议题包括中东和非洲不断演变的智能手机格局与新兴机遇 [5] - 议题涵盖个人电脑厂商如何应对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5] - 活动将探讨设备、流媒体服务与电信运营商业务的融合趋势 [5] - 游戏与娱乐的未来增长方向也是核心讨论议题之一 [5] 公司背景 - Omdia是Informa TechTarget, Inc(纳斯达克代码:TTGT)旗下机构,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技术研究与咨询公司 [6] - 公司通过深度市场洞察、行业对话及庞大数据资源,帮助客户识别趋势与机遇 [6]
重磅发布:Canalys(现并入Omdia) 2025年中国云渠道领导力矩阵冠军
Canalys· 2025-09-24 12:02
2025年中国大陆云渠道领导力矩阵评选结果 - 阿里云、华为云和AWS荣膺2025年中国大陆云渠道领导力矩阵的"冠军"厂商 [1] - 评选覆盖中国大陆年云服务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七家主要云服务提供商 [3] - 冠军厂商在渠道管理、市场表现和生态建设上持续投入并取得突出成绩 [1] 评选标准与维度 - 评估维度包括愿景与战略、渠道计划与执行、伙伴反馈以及首次纳入的AI生态竞争力 [3] - 冠军厂商在过去12个月内推动行业渠道生态发展方面表现卓越,并获得分析师与渠道伙伴双重认可 [3] - 其他厂商被划分为挑战者、扩展者和基础者三个类别 [5] AI生态对行业格局的影响 - AI的快速演进推动中国云服务市场进入新阶段,并重塑合作伙伴角色 [3] - 合作伙伴成为厂商与客户之间的关键桥梁,使先进技术能够本地化并嵌入具体行业场景 [3] - 领先厂商正通过定向激励、联合方案和专业培训等举措构建AI生态 [3] 厂商成功的关键能力 - 厂商需提供精准持续的伙伴赋能以降低进入门槛并帮助伙伴积累实践经验 [4] - 需设计有效结构化的激励机制推动伙伴在行业专长和解决方案交付等领域持续投入 [13] - 需建立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将短期业务成果与生态长期增长相结合 [13] 市场定义与趋势 - 云基础设施服务被定义为提供IaaS和裸金属等由第三方托管并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服务 [7] - 释放生态长期增长潜力取决于厂商能否持续精准开展赋能、伙伴是否愿意投资能力建设以及能否建立信任关系 [6] - 只有当厂商真正赋能伙伴在AI驱动市场中成功,整个生态才能实现长期稳健增长 [7]
苹果 “Awe dropping” 发布会:硬件创新强势回归
Canalys· 2025-09-16 09:02
核心观点 - 苹果通过iPhone Air重新定义高端产品线 聚焦硬件创新和eSIM普及 加速行业向数字化连接转型 [1][3][6] - 苹果强化设备互联互通 通过Watch和AirPods深化生态系统控制 提升健康功能与独立连接性 [9][10][11] - 苹果战略重心回归硬件创新 AI功能部署相对低调 但行业AI普及趋势仍不可忽视 [12][13] iPhone Air战略调整 - 取消Plus系列推出Air新品 2025年下半年出货量预计较去年Plus同期近乎翻倍 [3] - Air通过四方面重塑产品类别:命名简化(去序号化)、设计试验场(超薄钛合金)、芯片战略(集成自研5G调制解调器)、eSIM普及 [4] - 专攻"轻薄"和"设计"特征 摆脱中端机型被高低端双重挤压的困境 [3] eSIM全球普及进程 - iPhone Air为首款全球纯eSIM机型 加速无实体SIM卡转型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eSIM支持率达27% 其中iPhone占比超一半 [6] - 中国eSIM渗透率几乎为零 仅中国联通在iPad支持 但儿童智能手表普及可能推动监管开放 [6] - eSIM策略帮助苹果实现更纤薄机身设计、更强耐用性及用户体验掌控 同时为运营商提供过渡经验 [6][7] 可穿戴设备生态强化 - Apple Watch新增联发科基带推动供应链多元化 5G集成使手表可独立纳入运营商套餐 无需绑定手机 [10] - Watch健康功能持续升级 SE3机型以低于Series 11约150美元价格提供相近功能 强化中端市场 [10] - AirPods Pro 3新增心率监测 与Watch健康功能呼应 实时翻译等AI功能使其从配件升级为沟通工具 [11] 硬件创新与AI策略 - 苹果通过材料工程突破(如钛合金)为折叠屏等未来创新提供验证平台 [4] - 自研5G调制解调器减少对高通依赖 提升能效并支持AI应用场景 [4] - 行业AI普及加速 2025年底预计25%智能手机具备AI能力(高于去年9%) AI相关应用下载量突破10亿次 [13]
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PC市场同比增长6%,联想增幅最大,小米在平板电脑市场超越联想,跃居第三
Canalys· 2025-09-15 13:32
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PC市场表现 - 印度PC市场(不含平板)同比增长6% 出货量达360万台 笔记本电脑为主要增长动力 出货量增长8%至270万台 台式机出货量小幅上升1%至86.1万台[1] - 企业需求增长及AI设备青睐推动市场增长 企业PC出货量增长超过11% 工作站需求尤为强劲 增长高达41%[3] - 消费市场增长12% 受零售势头增强和数字化普及推动 厂商积极营销活动及电商渠道拉动显著提升[3] 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平板电脑市场表现 - 平板电脑市场同比下滑27% 出货量降至120万台 商用出货量大跌64% 主因政府和教育部⻔订单放缓[5] - 消费市场表现亮眼 同比增长35% 受益于线上促销、经济实惠设备及娱乐和居家学习需求增长[5] - 市场面临入⻔级产品饱和及来自低价笔记本和大屏智能⼿机的竞争压力 高端和平板教育场景成为唯一亮点[5] 2025年及2026年市场预测 - 2025年印度PC市场预计增长7%达1510万台 平板电脑市场预计萎缩13%至520万台[1] - 2026年PC市场增长有望保持稳定 受益于设备更新需求和AI应用普及 平板电脑市场预计实现15%增长 主因政府资助教育招标项目[1] - 消费端笔记本需求保持强劲 受竞争性定价、移动形态产品偏好及政府对本地制造设备⽀持推动 台式机增长主要集中在游戏和高性能细分市场[5] - 商用市场AI PC和Windows 11相关更新换代将主导采购 大型教育招标项目预示大规模部署回归[5] 细分市场出货量预测数据 - 2025年PC消费市场出货量预计635万台 同比增长5.4% 商用市场出货量预计766.7万台 同比增长6.5% 教育领域出货量预计81.9万台 同比增长38.4%[7] - 2026年PC消费市场出货量预计669.9万台 同比增长5.5% 商用市场出货量预计849.9万台 同比增长10.9% 教育领域出货量预计91.2万台 同比增长11.4%[7] - 2025年平板消费市场出货量预计305万台 同比增长7.8% 商用市场出货量预计下滑11.5% 教育领域出货量预计158.3万台 同比下滑36.1%[7] - 2026年平板消费市场出货量预计315.8万台 同比增长3.5% 商用市场出货量预计增长13.4% 教育领域出货量预计214万台 同比增长35.2%[7] 厂商市场份额及增长率 - 2025年第二季度PC市场前五厂商:惠普出货量107.7万台 市场份额30.2% 联想出货量71万台 市场份额19.9% 戴尔出货量51.8万台 市场份额14.5% 宏碁出货量39.8万台 市场份额11.1% 华硕出货量26.7万台 市场份额7.5%[8] - 厂商增长率表现:联想同比增长19.3% 戴尔同比增长4.2% 华硕同比增长12.4% 其他厂商同比增长14.4% 宏碁同比下滑6.3%[8] - 2025年第二季度平板市场前五厂商:三星出货量34.5万台 市场份额28.9% 苹果出货量23.3万台 市场份额19.6% 小米出货量15.9万台 市场份额13.4% 联想出货量13.9万台 市场份额11.7% 荣耀出货量10万台 市场份额8.4%[8] - 厂商增长率表现:苹果同比增长41.1% 小米同比增长71.9% 联想同比增长9.6% 三星同比下滑40.7% 荣耀同比下滑77.1% 其他厂商同比下滑9.3%[8] 市场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 - AI笔记本出货量同比几乎增长三倍 企业加速部署AI基础设施以提升生产力、推动自动化为未来做准备[3] - 设备更新包括与Windows 11过渡相关升级推动企业采购 工作站需求增长41% 凸显工程、设计和内容创作对高性能设备需求[3] - 2026年PC在小城市渗透率提升及用⼾多设备持有趋势发展将进一步扩大需求 教育招标项目与强劲企业更新需求形成叠加效应[5] - 平板市场复苏取决于教育需求规模化程度及厂商能否将平板定位于"次级用途"之外[5]
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迎来关键年
Canalys· 2025-09-12 11:03
折叠屏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折叠屏智能手机通过前沿工程技术解决机身厚重问题,三星升级Fold系列并扩展Flip系列,荣耀推出更轻薄书本式机型并加大分销力度,多数安卓厂商已加入赛道尝试不同外形设计、价格定位和创新工程方案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保持660万台持平,中国市场同比增长32.8%由华为Mate和Pura X系列驱动,美国市场增长7%由摩托罗拉Razr 2025系列推动 [4] - 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维持在1,520万台左右,2026年有望成为转折点实现同比激增51%,但折叠屏仍将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低个位数比例 [4] 折叠屏战略价值与财务影响 - 折叠屏核心目的是展示技术领导力和研发实力,直接出货量和盈利目标相对较低,更注重品牌和营销的光环效应 [6] - 折叠屏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0–1.5%,在售价高于700美元机型中占5%,但收入贡献和战略价值远超体量,体现"小众但重量级"特征 [7] - 三星Galaxy Z Fold7官方售价约1,899美元,其收入相当于约15部入门级Galaxy A06 4G,2024年三星售价超1,000美元机型占销量15%但贡献44%出货价值,折叠屏在该价位段占比超20%有效提升平均销售价格并转移收入结构 [11] 市场普及挑战与解决方案 - 全球消费者研究显示96%受访者对折叠屏有认知,但近40%表示不感兴趣,超过三分之一认为价格超出预算或无法满足需求 [12] - 普及核心挑战在于"摩擦感",要求用户重新思考与手机互动方式,需激发消费者对可能性的想象力,评判成功指标可能转向用户留存率或定性反馈 [14] - 2024年书本式折叠屏平均售价比普通直板机高出289%,翻盖型高出123%,高端化虽驱动品牌认知和收入但排除大部分潜在消费者 [14] - 企业应用场景正在浮现,折叠屏在专业场景下生产力优势易被认可,三星将Galaxy Z Fold系列与DeX集成展示企业应用,其他厂商探索与企业应用提供商合作定位为生产力工具 [14] - 厂商需重新思考"先体验后购买"策略,实际动手体验至关重要,OPPO等品牌尝试"试用期"计划或退款保障以降低购买门槛 [14]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创历史新高,出货量达3390万台,华为稳居第一,小米增速破百,vivo增幅最大
Canalys· 2025-09-10 11:0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达3390万台,同比增长36%,创历史新高[1] - 市场连续两个半年度保持超30%增长,2024年下半年增长率为33%[1] 细分市场表现 - 基础手环品类以80%增速成为增长最快细分市场[1] - 高端运动手表细分市场虽规模较小,但占据市场总价值的10%[4] 厂商竞争格局 - 华为以1200万台出货量位居第一,市场份额36%[1][6] - 小米出货量达1100万台,市场份额32%,同比增长101%[1][6] - 苹果首次参与补贴计划,通过官方直营渠道强化高端市场定位[4] - vivo实现396%的超高速增长,出货量从24万台增至70万台[6] 增长驱动因素 - 国家补贴政策有效降低购买门槛,刺激中高端设备消费意愿[3] - 大型促销活动(如618)与"口红效应"共同推动需求增长[3] - 健康管理年倡议提升全民健身意识,带动高端运动手表需求[4] 产品策略分析 - 华为Watch GT系列通过健康管理功能与高端教练服务深度融合,并利用补贴将价格下探至千元以内[4] - 小米通过小米手环10的功能升级与时尚化设计保持亲民定价,吸引年轻用户[4] - 佳明、高驰等品牌在高端细分市场获得更高利润空间[4] 技术发展趋势 - AI教练和智能指导功能成为创新重点,适用于个人及团体运动场景[4] - 设备定价在1599至2999元区间(约400美元)的产品通过补贴实现价格下探[3] 数据统计明细 - 小天才出货量230万台(市场份额7.6%),同比增长14.3%[6] - 苹果出货量190万台(市场份额5.7%),同比增长16.6%[6] - 其他厂商合计出货量570万台(市场份额16.7%),同比下降6.0%[6]
2025年第二季度,云基础设施市场连续四季增速超20%,AWS, 微软和谷歌狂揽65%份额,AI成最强增长引擎
Canalys· 2025-09-09 11:17
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953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连续四个季度增幅超20% [1] - 增长动力来自AI使用量提升 传统系统迁移复苏 云原生业务规模化发展 [1] - 头部三家厂商(AWS 微软Azure 谷歌云)合计占65%市场份额 整体收入同比增长27% [1] 头部云厂商竞争格局 - AWS以32%市场份额保持第一 营收同比增长17% 订单积压总额1950亿美元(同比增长25%) [7] - 微软Azure以22%市场份额居第二 同比增长39% 超过1.4万家客户使用Azure AI Foundry Agent服务 [8] - 谷歌云以11%市场份额列第三 同比增长34% 订单积压总额1082亿美元 10亿美元级合同数量达2024年全年水平 [9] AI驱动与资本支出 - 微软Azure和谷歌云增速均超30% AWS新增营收规模仍领先 [3] - 谷歌将2025年资本支出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 AWS预计全年支出超1000亿美元 微软计划投入8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 [3] - Gemini月活跃用户超4.5亿 日请求量环比增长超50% 谷歌云可能加入OpenAI云供应网络 [9]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企业AI需求从可用性转向灵活性 采用多模型策略平衡性能与成本 [4] - AWS Bedrock Azure AI Foundry和Google VertexAI持续扩展模型组合 支持全能力谱系 [4] - 开源AI成为趋势 Meta DeepSeek和OpenAI开放模型权重 厂商在算力资源与模型分发方面展开合作 [5] 基础设施扩张与投资 - AWS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宾夕法尼亚州和澳大利亚追加数十亿美元投资 [7] - 微软在六大洲新建数据中心 总量突破70个区域超过400座数据中心 [8] - 头部厂商面临电力和芯片资源短缺制约 但仍通过基础设施扩建应对需求增长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