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势银能链
icon
搜索文档
羚牛氢能×HTWO广州战略携手 共推氢能商用车规模化发展
势银能链· 2025-05-16 14:45
战略合作 - 羚牛氢能与HTWO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动氢能商用车在中国交通领域的应用 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5] - 合作聚焦氢能商用车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技术与资源整合探索商业化路径 [10] 运营成果 - 首批40辆4.5T氢燃料电池厢式运输车已交付运营 第二批190辆4.5T氢能冷藏车创国内大规模交付记录 [5] - 当前230辆示范运营车辆年减碳总量超5400吨 相当于3万多棵树的碳汇能力 [6][8] 技术性能 - 4.5T厢式运输车单次加氢续航300公里 百公里氢耗1.64公斤 单公里成本0.58元 较柴油车节约40% [6] - 4.5T冷藏车续航达450公里 百公里氢耗2.8公斤 有效缓解冷链运输里程焦虑 [6] 未来规划 -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起点 辐射全球市场 开展氢能商用车全场景布局 [10] - 整合HTWO广州全球氢燃料电池技术与本土化运营优势 加速规模化商业应用 [10] 公司背景 - 羚牛氢能是中国头部绿色能源科技服务商 专注为供应链客户提供交通运输ESG解决方案 [11] - 主营业务包括氢燃料电池车辆、碳资产业务及低空经济等多元化领域 [12][16]
【免费参会】探索“氢能+”,打开氢能应用新思路
势银能链· 2025-05-15 11:54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势银研究: 势银产业研究服务 势银数据: 势银数据产品服务 势银咨询: 势银咨询顾问服务 重要会议: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7月16-17日,江苏·无锡) 点此报名 添加文末微信,加 绿氢 群 研讨会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化石燃料日益紧缺的矛盾凸显,加以环保理念的兴起,寻找可实现减排的清洁能源替代,便成为了当下主题。而 氢,以其清洁、灵活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备受瞩目。 从我国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21-2035年)》,将氢定义为能源;同时也将氢能作为了 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且由于氢的 燃烧产物仅为水,也有部分人士给氢能冠以"终极能源"的称号。 实际上,从严格意义来说氢能并不完全是一个 "新鲜事儿"。最早在16世纪中叶,氢气就已被发现,只不过由于当时工业水平并不发达并未进行深 入的探索,直到19世纪初才正式敲开氢气应用的大门,氢气开始逐渐广泛应用于化工、医学、航天等 ...
2024含电解水制氢装备业务上市公司利润排名
势银能链· 2025-05-15 11:54
电解水制氢行业2024年发展概况 - 15家涉足电解水制氢装备业务的企业分为两类:11家来自传统能源装备/光伏/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跨界企业,4家以氢能为主营的企业 [2] - 跨界企业普遍体量较大但业绩承压,11家企业中双良节能、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净利润分别为-21.34亿元、-34.43亿元、-86.18亿元,主因行业供需失衡与光伏产品价格下跌 [4] - 纯氢能企业全部亏损,国富氢能、国鸿氢能、亿华通、重塑能源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4.072亿元、-4.56亿元、-7.37亿元,反映行业商业化初期特征 [5][6] 跨界企业制氢业务布局 - **中国中车**:子公司中车株洲所推出PEM电解槽,电流密度达30000A/㎡,能耗4.37kWh/Nm³,功率波动范围5%-130% [7] - **阳光电源**:阳光氢能2024年签约市占率行业第一,中标多个大型绿氢示范项目,拥有PWM制氢电源及ALK/PEM电解槽全栈技术 [8] - **上海电气**:氢器时代碱性电解槽电流密度突破10000A/m²,直流电耗仅3.94度,升降负荷速率行业领先 [11] - **双良节能**:发布全球最大5000Nm³/h碱性电解槽,电流密度与能耗指标打破行业纪录 [15] - **隆基绿能**:3000Nm³/h碱性电解槽获全球首张碳足迹证书,海外项目覆盖乌兹别克斯坦及欧洲市场 [17] 纯氢能企业技术进展 - **国富氢能**:电解水制氢设备收入同比增长102.9%至0.32亿元,重点研发液氢储运与电解设备 [18] - **国鸿氢能**:开发兆瓦级PEM电解槽及1000Nm³碱性电解槽技术,提升氢气生产纯度与稳定性 [19] - **亿华通**:PEM电解槽在新疆伊宁实现-20℃稳定运行,产氢压力达4MPa,抗冲击能力超行业50% [19] - **重塑能源**:同步布局PEM与ALK路线,推出兆瓦级PEM电解槽及制氢膜电极产品 [20] 行业技术突破方向 - 电解槽性能提升:电流密度(最高30000A/㎡)、能耗(最低3.94kWh/Nm³)、宽功率波动(5%-130%)成为竞争焦点 [7][11][15] - 低温适应性:亿华通PEM设备在-20℃环境下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运行 [19] - 系统集成能力:阳光电源、中国中车等企业提供风光制氢一体化解决方案 [8][7]
5000公里输氢管道规划倒逼标准体系完善
势银能链· 2025-05-14 11:56
绿氢储运技术发展现状 - 管道输氢技术具有运输成本低、能耗小、运量大且稳定等特点 可实现氢能的连续性、规模化、长距离输送 [2] - 截至2024年 我国已建成纯氢管道总长度约150km 掺氢管道总长超过500km 2030年规划建成各类输氢管道超5000km [2] - 2024年以来 我国输氢管道国标及团标相继批复发布 多个配套团标进入公开意见征询阶段 [2] 2024年中国输氢管道项目进展 - 深能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光伏制氢项目输氢管道工程 氢量5000Nm/h 于2024年11月正式开工 [4] - 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地区氢气输送管道工程 全长1132km 经过4个省(市、自治区)30个县(市、区) 设置10座站场、50座阀室 [4] - 山东潍坊市高新区宝通街次高压输氢管道工程 全国首条按照城镇燃气工程批准建设的城镇氢气输送管道 全长5.2公里 设计年输氢能力3万吨 [4] - 包头--临河输气管道工程 国内首条具备掺氢输送能力的长距离高压管道 总投资9.1亿元 全长258公里 最大输气能力12亿立方米/年 [4] - 张家口康保-曹妃甸输氢管道 目前世界最大口径、最大输量的绿氢管道 全长972.7公里 最大年输量约130万吨绿氢 [4] 2024年中国输氢管道标准进展 - 《氢气长输管道管材评价规程》由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共同起草 已进入公开意见征求阶段 [4] - 《输氢管道泄漏检测导则》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等公司共同起草 已进入公开意见征求阶段 [4] - 《氢气输送工业管道技术规程》填补我国氢能源工业管道输送环节的标准空白 [4] - 《氢气储输管道用钢管国家标准》是国内首个氢气储输管道用钢管国家标准 [5]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中国输氢管道项目仍处于示范初期 已建成管道总长较短 缺少国家层面统筹规划 [5] - 标准体系尚不健全 实际项目建设仍依赖国外标准 氢气与管材相容性问题未完全解决 关键设备国产化程度较低 [5] - 未来需以示范项目为试验田 同步推动标准制定与技术攻关 在管材相容性、精密设备国产化等核心环节实现破局 [6]
【免费参会】探索“氢能+”,打开氢能应用新思路
势银能链· 2025-05-14 11:56
氢能产业背景与发展现状 - 全球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与化石燃料紧缺矛盾凸显 氢能因其清洁、灵活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优势成为重要替代能源[2] - 中国将氢能定义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政策文件明确2021-2035年发展规划[2] - 氢能虽在16世纪被发现 但直到19世纪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学等领域 当前被赋予能源新身份[3]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挑战 - 早期效仿日本发展路径 过度聚焦氢燃料电池车领域 导致产业链发展不均衡 终端消纳场景单一[3] - 技术突破后消纳端配套不足 项目推迟/减产/关停现象频发 入局企业增多使原有赛道拥挤[3] 氢能应用新场景探索 - 研讨会聚焦"氢能+"多元应用场景 包括工业车辆、轨道交通、低空经济、民航、储能等12个领域[7] - 重点探讨AI赋能氢能储能技术 提出"以算代储"创新模式 以及绿色化工原料替代路径[7] - 圆桌论坛设置5大议题 涉及技术-成本-标准三角博弈 生态协同法则 全球化供应链重构等[7]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7月16-17日在无锡举办 当前活动为5月21日北京研讨会[2][6] - 北京研讨会由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与势银联合主办 采用主旨报告+供需联动+圆桌论坛形式[6] - 活动规模60-80人 包含签约发布、场景对接、生态协同等环节 覆盖氢能全产业链参与者[6][7] 主办方背景 - 势银(TrendBank)定位为中国领先产业研究数据公司 提供数据、研究、咨询、会议等服务[14] - 公司工商注册实体为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是唯一收款账户[2]
AEM 制氢困局:供应链短板待补齐
势银能链· 2025-05-13 11:19
AEM制氢技术发展现状 - AEM制氢技术作为第三代电解水制氢技术,兼具ALK与PEM技术优势,近年来行业关注度显著提升,相关产品和技术在氢能展会上大量涌现 [1] - 当前技术仍处于发展前期,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供应链体系薄弱等核心挑战,规模化生产推进困难 [1] 供应链瓶颈分析 - 核心材料(膜、催化剂、电极、扩散层、双极板)普遍存在供应不足或垄断问题,专业化BOP供应链缺失 [1][2] - 膜材料国产化面临恶性循环:市场需求少→缺乏扩产动力→成本高→性能不足→价格高昂,破局需提升寿命并降低价格 [2] - 双极板缺乏专业生产商,多由燃料电池/PEM电解槽企业"兼职"生产,难以满足AEM特殊需求 [2] - 部分企业被迫全栈自研BOP组件,导致物料成本高企,电解槽整体成本居高不下 [4] 技术成熟度与产业化障碍 - 技术处于实验室向商业应用过渡阶段,百千瓦级产品开发难度指数级提升,兆瓦级相对容易但需实证稳定性与寿命 [6] - 2024年示范项目多为企业试水性质,市场短期内将维持小规模体量,需通过工程验证和技术优化才能起量 [6] - 行业现阶段应聚焦技术痛点:风光波动适应性、设备降本、寿命延长,避免盲目投资 [6] 外部政策影响 - 美国贸易政策可能通过技术管制和供应链限制推高制氢设备价格,加剧技术封锁风险 [8] - 外部压力倒逼国内加速自主研发,促进供应链本土化,推动中国电解槽企业全球化布局 [8] 产业发展建议 - 需构建完整供应链生态,通过材料/技术/应用平衡实现商业化,呼吁更多企业入场推动降本增效 [10] - 政策层面建议通过补贴或专项扶持加速关键材料国产化,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成熟度 [10] - 行业需加快百千瓦级项目落地验证,积累工程经验为规模化铺路 [10] 行业活动信息 - 2025势银绿氢产业大会将于7月16-17日在无锡举办,聚焦AEM制氢发展并颁发产业创新奖项 [12]
绿电消纳无需储能,蓝昆氢能全国首创零储能离网制氢
势银能链· 2025-05-12 11:24
离网制氢技术突破 - 蓝昆氢能实现全国首创的零储能离网制氢技术 仅需3kWh储能用于安全停机 无需配备大规模储能装置 [1] - 方形常压电解槽实现2%-120%宽幅负载纯离网制氢 直接转化光电为高纯度氢气 省去储能环节成本 [4] - 系统产出氢气纯度达99 9%以上 验证了离网制氢的可靠性 [7] 技术优势 - 一体式结构设计整合气液分离器与电解槽 确保离网状态下电解效率稳定 [5] - 常压设计工作压力10-30kPa 采用第三代复合隔膜 氧中氢含量仅0 2% 为氢气临爆最低值的5% [5] - 模块化结构重量仅为同功率圆形高压电解槽的33% 支持数字化集成控制和现场维修 [5] 行业影响 - 该技术突破使绿电消纳无需储能 推动氢能生产"轻装上阵" [7] - 系统灵活适配新能源发电波动 为氢能产业开辟全新可能性 [4][7]
约10.88万吨/年,国家氢能中长期规划年制氢目标基本达成
势银能链· 2025-05-12 11:24
绿氢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国内已建成102个绿氢项目 年产能达10 88万吨 基本完成国家2025年10-20万吨目标 [2] - 内蒙古 甘肃 新疆等省份规划绿氢制备目标合计110万吨/年 远超国家目标 但当前建成规模仍低于规划量 [2] - 内蒙古 新疆 宁夏 吉林在建项目规模已超过省级规划量 预计2025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2] 三北地区绿氢产业优势 - 西北 东北 华北地区凭借风光资源 政策支持及消纳场景丰富等条件快速发展绿氢产业 [6] - 内蒙古2024年发布10余项政策 允许化工园区外建设制氢项目 推动绿氢+工业模式 并网型项目年上网电量限20% [6] - 三北地区未来仍将保持全国先发优势 但需解决氢氨醇一体化项目中区域错配问题 [6] 绿氢产业挑战 - 氢氨醇一体化产品存在制备与应用区域错配 如甲醇加注港口集中于东南沿海 运输成本削弱绿色甲醇经济性 [6] - 破解三北地区与沿海经济带绿氢供需结构性矛盾是产业长期发展重要课题 [6] 势银公司背景 - 势银(TrendBank)是中国领先产业研究与数据公司 提供数据 研究 咨询 会议等服务 [11] -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1]
一撬双压,海德利森最“大”液驱氢气压缩机交付澳大利亚
势银能链· 2025-05-09 12:11
海德利森液驱压缩机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的液驱压缩机首次进入大洋洲市场,为澳大利亚提供高效、低碳的综合加氢解决方案 [3][4] - 该设备为迄今规模最大的同类项目,首次在单一橇体内集成50MPa和90MPa液驱压缩机及顺序控制阀,实现"一撬双压"高效集成 [5] - 设备可接收2MPa进气压力,灵活输出50MPa或90MPa排气压力,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5] 国际安全与防爆认证 - 设备所有仪表及电气元器件严格遵循IEC Ex防爆认证标准选型与安装 [8] - 项目通过第三方认证BV公司和澳洲客户公司双重HAZOP分析,工艺流程和自控系统安全性获国际权威认可 [8] - 首次推动国产防爆电机通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官方GEMS能效等级认证,为国产设备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8] 设计优化与材料创新 - 采用欧标型材集装箱设计,满足IP54防护等级 [11] - 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地震、风载荷、吊装载荷进行强度校核,确保符合澳大利亚当地标准 [11] 全球化业务布局 - 高压流体设备及解决方案已覆盖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 [13] - 从2023年迪拜加氢站落地到2025年澳大利亚项目,持续强化全球业务布局与服务能力 [13]
海外SAF政策:9国/地区以强制掺混、补贴促减排
势银能链· 2025-05-09 12:11
航空减排与SAF市场 - 航空排放量占比持续上升,航空减排对全球减排意义重大,国际民航组织(ICAO)通过CORSIA计划推进减排工作,包括设定排放基线、碳抵消机制、推广SAF等措施 [3] - CORSIA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试点阶段(2021-2023年,自愿参加)、第一阶段(2024-2026年,自愿参与)、第二阶段(2027-2035年,强制性参与) [3] - 据IATA预估,未来65%的航空业净零排放贡献将来自SAF,为SAF打开庞大潜在市场空间 [3] 全球SAF政策体系 -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明确SAF产业政策工具,以强制掺混要求和政策倡导示范落地为主 [6] - 欧盟和英国的强制掺混政策将于2025年正式实施,中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主要推行补贴和倡导性政策 [6] - 欧盟的强制法规在SAF政策体系中发挥核心驱动作用,借助技术标准制定、原料补贴发放及市场准入政策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 [9] - 欧盟航空燃油需求基数庞大,强制掺混政策实行将推动全球SAF需求确定性增长 [9] 各国SAF政策具体内容 - 挪威:2020年起国内航空燃料中0.5%必须是SAF,2030年提高到30% [8] - 美国:目标2030年SAF年产量30亿加仑,2050年350亿加仑;对SAF企业和生产商提供税收减免 [8][9] - 英国:2025年起商用航班必须使用SAF,2030年市场份额不低于10%,2050年满足75%以上液体燃料使用量 [8][9] - 欧盟:2025年SAF掺混比例至少2%,2030年6%,2050年70% [9] - 印度:2027年国际航班SAF混合比例1%,2028年2%,2030年5% [9] - 新加坡:2026年起离境航班使用SAF,目标2026年占比1%,2030年3-5% [9] - 日本:2030年SAF强制掺混率10% [9] - 马来西亚:设定1%掺混授权比例,2050年SAF达到47% [9] - 韩国:2027年起国际航班强制使用1%SAF [9] SAF市场需求预测 - 据IATA预测,2025年全球SAF需求量预计达630万吨,2030年将攀升至1835万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