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九菱科技(873305)
icon
搜索文档
稀土概念发力拉升 九菱科技、中科磁业等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4:34
机构表示,随着当前稀土价格接近部分企业成本线,继续走低空间有限,预计近期稀土价格逐步进入僵 持震荡。磁材环节,需求端下游新能源车产销增长边际回落,风电装机存释放预期,空调最新排产数据 显示未来增速仍将低迷,电梯产量降幅收窄,工业领域总体趋势向好;供给端,行业格局分化下头部企 业占优。 稀土概念30日盘中发力拉升,截至发稿,九菱科技涨超14%,中科磁业、奔朗新材涨超7%,中矿资 源、盛新锂能、金力永磁等涨超5%。 湘财认为,当前绝对估值及相对历史估值水平受流动性宽松和产业政策及产业战略价值定位的支撑,稀 土出口限制新政策再次凸显稀土战略价值地位,支撑行业估值维持高位,但中美博弈下不确定性风险对 整体风偏抑制以及出口管制政策对短期需求端的影响,则形成一定估值调整压力。后续需要业绩持续提 升给与消化,而稀土磁材价格及行业盈利中枢的上升持续性及高度依赖供需进一步好转,需求端的变化 及政策预期的变动需持续跟踪观察。 ...
A股稀土永磁板块走势分化,九菱科技跌超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09:57
每经AI快讯,10月20日,A股稀土永磁板块走势分化,九菱科技跌超6%,新莱福跌超5%,盛和资源、 中国稀土等跟跌。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A股稀土永磁板块盘初走弱,九菱科技跌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09:49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10月16日,A股稀土永磁板块盘初走弱,九菱科技跌超5%,三川智慧、金力永磁、盛和 资源跌超4%,中国稀土、正海磁材、久吾高科跟跌。 ...
北交所市场周报:成交额持续低位,关注国产替代及三季报业绩-20251013
西部证券· 2025-10-13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 报告核心观点 - 当周北交所市场成交额持续低位,北证50指数收跌1.42%,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全市场278只个股中超四成上涨,格局为“少数活跃、多数平稳” [1][3][27] - 投资策略上,建议关注国际贸易局势趋紧背景下的半导体等国产替代主线,以及三季报业绩行情 [3] - 短期避险情绪可能增强,供应链重构预期升温,具备供应链自主能力的企业或受青睐,同时关注次新标的弹性和三季报潜在高增标的 [3][30][31][32] 当周市场概览 - **整体表现**:当周北交所全部A股日均成交额为190.0亿元,环比下降10.9% [1][8];北证50指数当周收跌1.42%,日均换手率为2.3% [1][8] - **个股表现**:当周涨幅前五大个股为奥美森(349.8%)、常辅股份(29.9%)、灵鸽科技(29.8%)、九菱科技(15.1%)、同惠电子(12.1%) [1][17];跌幅前五大个股为路桥信息(-12.6%)、天宏锂电(-11.8%)、同辉信息(-10.6%)、数字人(-8.6%)、远航精密(-8.5%) [1][17] 重点新闻及政策 - 两部门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强调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场景进行探索应用 [2][20]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2025年上半年达5005.66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1万亿元 [2][21] - 三部门调整新能源车购税减免技术要求,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纯电续航里程门槛提高至100公里 [2][21] - 复旦团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长缨(CY-01)”,实现400皮秒超高速非易失存储 [22] 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 **宏观与政策**:央行当周开展11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中期流动性,维持银行体系资金面宽松 [23];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管理条例将于2026年5月1日施行,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征求意见稿发布 [24][26] - **行业与个股**:新股奥美森上市首日涨幅达349.82%,换手率79.79% [27];市场个股交投分化,部分个股如灵鸽科技换手率达48.83% [27] -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北证50指数当周成交额380.08亿元,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成交额113.08亿元 [28];截至10月10日,北证50指数PE(TTM)约为70.79倍 [29] 投资建议与策略 - 短期关注国际贸易局势引发的避险情绪及供应链重构,尤其是稀土等关键原材料控制权争夺对科技、制造业的重新定价影响 [3][30] - 市场风格线索包括:专注“专精特新”和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企业 [3][31];关注近期上市新股因“920”代码切换带来的弹性 [3][32];布局三季报行情,重点关注半导体、券商、风电、储能、交运及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景气度变动 [3][32]
北交所上市公司九菱科技登龙虎榜:当日收盘价涨幅达到26.64%
搜狐财经· 2025-10-13 17:15
每经讯,2025年10月1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九菱科技(920505,收盘价:70.16元)登上龙虎榜,交易方式是连续竞价,披露原 因是当日收盘价涨幅达到26.64%,成交数量925.45万股,成交金额6.1亿元。买一席位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 司,买入2570.72万元;卖一席位为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北京西路证券营业部,卖出1822.56万元。 (记者 曾健辉) | 2025-10-13九菱科技 (920505) 龙虎榜 | | | | | --- | --- | --- | --- | | 序号 | 交易营业部名称 | 买入金额(元) 卖出金额(元) | | | 25707234.31 | 0 | ਜੇਟ ਹ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 | 10529367.33 | 0 | 买2 |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分公司 | | 8550950.18 | 6362196.6 | 买3 |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东环路第二证券营业部 | | 7893966.82 | 7380738.77 | ग्रेस |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拉萨团结路第一证券营业部 | | 72 ...
A股稀土股掀涨停潮,九菱科技涨超24%,银河磁体20CM涨停,金力永磁涨超16%,中国稀土、北方稀土、包钢股份涨停
格隆汇· 2025-10-13 16:43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花旗发表报告指,稀土产业已成为支撑全球能源转型、先进制造与国防战略的关键领域。花旗认为该产 业正处于上升周期的早中期阶段,主要受惠于中国有节制的供应管控、政策利多持续发酵,以及在能源 转型中的战略地位,尽管下游需求仍呈现不均衡态势。短期内,在供应紧张与地缘政治风险下,价格将 保持坚挺;中期随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价格区间预计上移但趋于稳定。 另外,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10月10日晚间分别发布公告称,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5年第三季度稀 土氧化物价格,拟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REO=50%), 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524.10元/吨。 此次上调后,稀土精矿价格环比上涨37%,创下自2023 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值。 格隆汇10月13日|A股市场稀土永磁板块进一步拉升, ...
两大稀土巨头再次提价,A股稀土股逆势上涨!新莱福20CM涨停,九菱科技涨13%,包钢股份涨超8%,北方稀土涨6%
格隆汇· 2025-10-13 10:07
稀土行业价格动态 - 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两大稀土巨头宣布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 [2] - 此次价格调整后,稀土精矿价格环比上涨37%,创下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值 [2] - 稀土精矿定价依据为稀土氧化物价格,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相应增减524.10元/吨 [2] A股市场稀土板块表现 - 受稀土巨头提价消息影响,A股市场稀土相关股票普遍逆势上涨 [1] - 新莱福股价实现20CM涨停,惠城环保涨幅超过15%,九菱科技涨幅超过13% [1] - 安泰科技10CM涨停,包钢股份涨幅超过8%,奔朗新材涨幅超过7% [1] - 北方稀土、西磁科技涨幅超过6%,中科磁业、盛和资源、有研新材涨幅超过5% [1] - 中国稀土、彤程新材、金力永磁、大地熊、广晟有色等公司涨幅均超过4% [1] 主要稀土公司市值与涨幅 - 北方稀土总市值达2017亿,年初至今涨幅为163.29% [2] - 包钢股份总市值为1245亿,年初至今涨幅为47.85% [2] - 中国稀土总市值为607亿,年初至今涨幅为103.85% [2] - 盛和资源总市值为442亿,年初至今涨幅为147.03% [2] - 金力永磁总市值为570亿,年初至今涨幅为134.25% [2] - 广晟有色总市值为207亿,年初至今涨幅为120.86% [2]
稀土概念发力走高,中国瑞林、北方稀土涨停,九菱科技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15:08
稀土板块市场表现 - 稀土概念股盘中大幅走高,九菱科技涨幅超过19%,三川智慧、金力永磁涨幅超过13%,中国瑞林、北方稀土涨停,中国稀土逼近涨停,中矿资源涨幅超过9% [1] 政策驱动因素 - 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并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1] - 此次公告是4月份出口管制的进一步加强,旨在管控稀土金属的整条产业链,包括新增对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物项及相关技术的管控 [1] 行业供给影响 - 新公告后稀土供给端已完全管控,除政府作为外,供给端难以出现突发的较大增量 [1] - 根据SMM数据,预计2025年二次回收在稀土供给占比将达到27%,占比将突破新高 [1] - 政策严格限制中国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未经许可为境外稀土相关活动提供实质性帮助,从法律层面切断海外企业通过中国技术人员快速扩产的可能 [1] 投资观点 - 受益于政策供给端全面管控,长期看多稀土及磁材板块 [1]
【投资视角】启示2024:中国粉末冶金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事件、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9-29 11:12
上市企业融资情况 - 粉末冶金行业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定向增发方式进行融资 融资目的主要用于扩增业务产线和补充流动资金[1] - 2022年9月天宣新材非公开增发22.97亿元用于高性能碳陶制动盘产业化建设等项目[1] - 2021年12月山东威达非公开增发1.55亿元用于扩增智能新能源储能电源自动化组装车间[1] - 2021年7月博云新材非公开增发6.26亿元用于硬质合金工模具产业化项目[1] - 2020年12月九菱科技非公开增发0.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 - 2017年9月明阳科技非公开增发0.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 - 2016年11月东睦股份非公开增发5.77亿元用于年新增12000吨汽车动力系统粉末冶金材料技改项目[1] - 2016年6月山东威达非公开增发4.86亿元用于收购苏州德迈科100%股权[1] - 2016年4月安泰科技非公开增发2.96亿元用于钨铝精深加工高端产品项目[1] - 2016年6月山东威达非公开增发1.32亿元用于智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项目[1] - 2014年2月东睦股份非公开增发5.73亿元用于年产7000吨汽车关键零件生产线项目[1] 企业对外投资情况 - 粉末冶金企业对外投资以设立子公司进行产业链业务延伸为主[2] - 安徽恒均粉末冶金投资300万元设立芜湖均卓新能源材料公司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3] - 安泰科技投资5.1亿元设立安泰非晶科技公司研发非晶合金带材[3] - 明阳科技投资30万元设立苏州亿密新技术公司研发精密零部件[3] - 扬州海昌新材投资1亿元设立扬州海卓精密制造公司生产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3] - 北京天宜上佳投资8000万元设立江油天启颐阳新材料公司生产光伏石英坩埚[4] - 湖南博云新材投资3.77亿元设立长沙鑫航机轮刹车公司研发航空机轮刹车系统[5] - 东睦新材料集团投资2亿元设立山西东睦磁电公司年产6万吨磁敏感材料[5] -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投资100万元设立海南前进供应链管理公司提供供应链服务[7] 行业投融资事件 - 粉末冶金行业投融资热度较低 主要以战略融资为主[10] - 2025年5月戎创铠迅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为宁波舜元立泰股权投资基金[11] - 2025年3月华研高新材完成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重庆明月湖种子私募基金[11] - 2022年3月中航迈特获得战略投资3亿元 投资方包括京城机电等机构[11] - 2021年9月鸡硕智能完成天使轮融资[11] - 2021年3月富驰智造完成天使轮融资1亿元[11] - 2020年9月盈峰材料获得战略投资3000万元[11] - 行业融资轮次分布:天使轮/种子轮占比29% A轮占比24% 战略融资占比41%[12] 企业兼并重组情况 - 行业并购事件数量较少 主要是大型上市企业对中型生产企业进行并购[15] - 2022年1月Powder Metal Goldschmidt并购立德股份[15] - 2019年12月东睦新材料并购富號高科[15] - 2019年8月东睦股份以1.1亿元并购华昌粉末[15] - 2019年3月翔鹭铝业以1.07亿元并购江西翔鹭[15]
九菱科技(873305) -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荆州九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9-09 17:02
专利情况 - 公司拥有24项专利,含5项发明专利和19项实用新型专利[6] 员工数据 - 报告期末51岁及以上员工86人,占比31.39%[10]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72,990,157.11元[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发出商品余额14,417,460.07元,占比29.11%[14] - 报告期增值税即征即退计入损益3,603,600元,占净利润33.17%[15] 其他情况 - 保荐机构负责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并出具报告[1] - 公司信息披露和内部制度无问题[5] - 公司及股东履行多项承诺[6] - 公司面临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等重大风险[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控股股东等股份无质押、冻结[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