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办公室
搜索文档
美英围剿太子集团,新加坡家办再卷入“洗钱风暴”
36氪· 2025-11-03 20:57
案件核心与规模 - 2025年10月,美英联手起诉并制裁柬埔寨太子集团主席陈志,案件涉及东南亚最大跨境洗钱网络,被称为对新加坡金融体系的"压力测试"[1] - 美国财政部将"太子集团跨国犯罪组织"及146个相关个人与实体列入制裁名单,美国司法部查获127,271枚比特币,约150亿美元,创下史上最大民事没收纪录[2] - 太子集团表面从事地产、银行等业务,实则运营依赖人口贩运和强迫劳动的诈骗园区,被形容为"带铁丝网的监狱"[2] 涉案主体陈志 - 陈志1987年生于中国福建,后移居柬埔寨,创立太子集团,业务扩展至地产、银行等,跻身柬埔寨最具影响力民营企业之一[4] - 陈志被控五项罪名:强迫劳动与人口贩运、行贿腐败、企业洗钱、跨国资产转移与隐匿赃款,若罪名成立最高或面临40年监禁[4] 新加坡操作模式与结构 - 陈志团队以新加坡为中转站,利用家族办公室DW Capital及壳公司实现资金与形象"双重洗白",此做法被称为"Singapore washing"[5] - 主要结构包括:家办主体DW Capital、理财外壳Skyline Investment Management、资产转移载体Warpcapital Yacht Management等,14家壳公司注册于同一地址,被视为洗钱活动节点[8] - 操作由三名新加坡籍前台操盘手执行,均于2025年10月14日被列入SDN List,资产遭冻结[9][11] 洗白手段与漏洞利用 - 陈志在新加坡购入豪宅与资产逾4,000万新元,并将公寓改造成带雪茄吧和KTV的私人俱乐部,用于洽谈生意[12] - 通过设立Prince Foundation进行慈善捐赠塑造形象,并曾获得南洋理工大学、淡马锡子公司盛裕集团等机构背书,这些合作现已终止[15] - 利用单一家办管理自有资金可豁免申请资本市场服务牌照的监管真空,并通过多层架构提高穿透实控人和资金来源的难度[18][19] 新加坡监管应对与影响 - 案件发生后,新加坡警方对陈志网络发出禁止处置令,查封约1.5亿新元资产,本地银行早在2024年已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并关闭相关账户[16]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正推行"差异化监管",一方面将家办审批时间从6个月缩短至约2个月,另一方面强化资金来源核查与实控人穿透审查[23] - 此次案件暴露出新加坡在"吸引优质资本"与"防范灰色资金"之间寻求平衡的挑战,其家办生态正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筛选"[21][23]
电诈帝国坍塌:陈志的千亿黑金谜局与全球围猎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0-28 08:06
公司业务与运营模式 - 公司以柬埔寨为基地,业务横跨地产、金融与博彩,但核心利润来源是诈骗园区和网络赌博 [6] - 公司通过修建封闭园区,强迫诱骗来的劳工从事诈骗工作,员工规模达5000至1万人,注册诈骗账号超过70万个 [6] - 公司设计分散转移流程洗钱,将巨额比特币拆分至数百匿名钱包,再经多轮回流整合 [12] - 公司与柬埔寨汇旺集团合作洗钱,在2021年至2025年间洗白至少40亿美元 [12] 公司资产与财富规模 - 公司巅峰时期每日现金流可达3000万美元 [10] - 公司控制全球约6%的比特币算力,其非法收益与挖矿资产混合,导致12.7万枚比特币被没收,市值逾150亿美元 [3][10] - 公司通过空壳公司在新加坡收购顶级公寓,半年斥资约4000万新元,并在伦敦、台北等地配置总值逾10亿美元资产 [10] 公司政商关系与地位 - 公司通过政商关系稳固地位,与柬埔寨副首相苏庆之子共同成立金贝公司,并借助洪森家族人脉获取金融牌照 [7] - 公司参与首相洪森出访古巴的官方代表团,并因此获得公爵头衔,被当地媒体称为影子政府 [7][8] - 即便在2019年柬埔寨禁绝网络博彩后,公司仍未受实质影响 [9] 公司金融伪装与监管应对 - 公司在新加坡注册DW Capital Holdings家族办公室,宣称管理资产超6000万新元,持有13X税务豁免资格,但实则由公司掌门人远程决策,资金来源与加密钱包及汇旺账户高度重叠 [13][14]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随后吊销其税务豁免资格,并对家办行业启动系统性审查,要求披露资金来源、穿透受益人结构 [15] - 此案促使新加坡金融体系收紧监管,成为自10亿洗钱案后最严整改 [16] 公司法律风险与执法行动 - 公司掌门人被美国司法部以电信诈骗共谋和洗钱共谋提起诉讼,每项罪名最高判20年监禁,其146个关联个人和实体被列入SDN制裁名单 [18] - 英国依据《全球反腐与人权制裁机制》冻结其在伦敦的不动产资产,并禁止英国公民与其交易 [18] - 中国警方早在2020年启动专案调查,中柬警方合作解救被拘中国公民,相关案件涉案金额逾50亿元人民币 [19]
调研585位家办人才,看看家办CEO们都挣多少钱?
36氪· 2025-10-11 17:23
家办行业概况与趋势 - 家办已从服务于单个家族的小型私密机构,发展成为拥有众多全球顶尖专业人士的成熟组织,其独特性和个性化特征使得获取基准薪酬数据颇具挑战性 [1] - 行业持续进化,其特征是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运作体系日趋成熟,家办变得更加专业化、前瞻化与国际化 [29][40] - 家办的目标从“财富治理”明显转向“财富保全”,反映出家族更具战略性、长期导向的思维模式,更加关注为后代守护资本 [31] 家办人员构成与薪酬 - 家办团队规模方面,38%的家办员工人数少于5人,19%的家办拥有20名或以上员工 [2] - 家办从业人员性别比例为76%男性,22%女性 [5] - 62%的受访者在2024/25财年薪资有所上涨,37%薪资保持不变,1%薪资下降;40%的受访者表示薪资上涨是由于通货膨胀 [5] - 奖金方面,65%获得酌情奖金,28%获得公式化奖金,16%没有任何绩效奖金 [5] - 28%受访者的年度绩效奖金少于其固定薪资的20%,12%的受访者实际获得的总收入超过其固定薪资的100% [5] 家办运营成本 - 家办最常见的运营成本区间为资产管理规模的0.6%–1%(36%),这一比例高于2023年 [6] - 具体成本分布为:32%受访家办成本为AUM的0.1%–0.5%;36%为0.6%–1%;17%为1.1%–1.5%;7%为1.6%–2%;4%为2.1%–2.5%;1%为2.6%–3%;3%为3.1%以上 [6] 区域市场洞察 - 亚洲依然是全球家办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趋势主要由第一代企业家财富的迅速崛起所推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中心城市凭借完善的友好型监管、极具竞争力的税制以及通往区域投资机会的通道持续吸引超高净值家族 [9] - 美国的家办通常规模庞大、架构成熟,运作方式高度机构化,其吸引力在于浓厚的创业文化、广泛的投资机会以及完善的私人财富管理基础设施 [12] - 英国由于其政治稳定和强大的法律体系,仍然是家办颇具吸引力的司法管辖区,伦敦凭借世界一流的金融生态系统、值得信赖的法律和监管框架以及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教育备受青睐 [15] - 中东地区,尤其是阿联酋,已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家办中心,受私人财富激增、经济多元化以及政府激励措施的推动,新成立的家办数量急剧增加 [23][27] 家办治理与家族参与 - 家办终极受益人(UBOs)中,24%通过董事会监督家办运营,25%担任CEO职位,13%不参与家办的实际运营 [2] - 家办的家族财富代际管理情况为:28%受访者管理1代财富,43%管理2代财富,23%管理3代财富,6%管理4代及以上财富 [2] - 目前大多数家办为两代人管理财富(43%),而服务四代或以上的家办有所减少(6%),表明家办正在积极思考自身在代际更替中的角色定位 [32] 人才招聘与留任趋势 - 35%家办团队规模扩大,57%保持不变,8%缩减 [5] - 行业在招聘、成本与薪酬方面采取更为保守的策略,寻求扩张团队的家办减少,薪酬增长更为克制,通常与通胀或个人绩效挂钩 [35] - 家办普遍认识到人才留任的重要性,越来越多机构开始引入长期激励计划(LTIPs)和绩效奖金机制,以实现更结构化、更可持续的薪酬体系 [35] - 家办的工作文化发生细微变化,远程与灵活办公的比例逐渐下降,反映出许多机构希望重新强调线下协作与信任构建 [36] 全球布局与运营特点 - 家办的全球布局持续扩展,设有第二办公地点的家办比例从2023年的30%上升至44%,反映了超高净值家族的全球流动性及其日益国际化的取向 [39] - “税收”是家办迁移最常提及的原因,这凸显了家办对财富税敏感度极高,也印证了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的强大吸引力 [39]
排排网全球举办首届对冲基金颁奖典礼暨家族办公室颁奖典礼
证券日报网· 2025-08-24 18:27
行业活动 - 排排网全球在香港举办首届对冲基金颁奖典礼暨家族办公室颁奖典礼 颁发四项奖项包括对冲基金管理人卓越奖 对冲基金管理人新锐奖 家族办公室卓越奖和家族办公室新锐奖 [1] - 排排网全球作为深圳市排排网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化战略核心支点 专注服务全球高净值华人 提供覆盖海外对冲基金 共同基金等金融信息以及海外保险资讯及教育资讯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1] - 公司依托多年数据积淀 AI投研能力及对高净值华人财富管理需求的洞察 搭建连接全球优质资源与华人财富的数字桥梁 [1] 中国管理人出海趋势 - 中国管理人出海存在两个维度:到海外募资投资其他市场 以及吸引全球资金投资中国 [2] - 出海管理人需面对机构及海外投资者 这类投资者对基金考察尽调更全面细致 [2] - 海外投资者看重中国背景管理人对中国相关资产的深度认知 偏好流动性好 低波动低回撤 能创造长期可持续收益的产品 [2]
全球资产配置转向初现,中东、越南、泰国成“新三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18:50
全球风险资产表现分化 - 截至8月6日韩国综合指数领涨33.28% 恒生指数涨24.14% 德国DAX涨19.77% 纳斯达克指数涨8.32% 标普500涨7.10% 日经225涨1.64% 法国CAC40涨3.26% 上证指数涨7.93% 深证成指涨6.65%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涨83.25% [1]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4月初4.37%回落至8月5日4.22%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1.66%波动至1.71% [1] - 美元指数从3月19日103.46震荡下行至8月5日98.76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稳定在7.18 美元兑日元贬值至147.18 美元兑欧元升值至0.86 [1] 另类资产表现 -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从年初约3000美元/盎司升至8月5日3375.30美元/盎司 涨幅达25.49% [2] - ICE布油年内下跌9.32% [2] 家族办公室资产配置趋势 - 家办客户整体风险偏好转向保守 海外家办接受个位数收益增长 国内家办首选"保值优先"策略 [3] - 家办减少现金持有 2025年计划现金占比仅6% 增加私募债权投资 [4] - 国内家办增配固定收益及类现金资产 家族信托/保单咨询量增加 私募股权尽调周期拉长 [4] - 海外家办减少现金配置 转向黄金和另类资产 [4] 区域配置结构调整 - 家办资产53%配置北美(较去年微升3%) 26%配置西欧 亚太(不含大中华)与大中华地区同步降至7% [6] - 美国家办86%资产集中配置北美(2020年为74%) [6] - 全球19%家办计划增加大中华地区投资(较2024年升3个百分点) 亚太地区30%家办增加大中华投资(较2024年升6个百分点) [7] 行业投资方向 - 家办关注新兴技术领域:医药/医疗保健/电气化/人工智能 以及金融服务业和生物医药行业 [7] - 亚太地区近三分之一家办熟悉制药/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并已有明确投资策略 [7] 跨境投资动态 - 中国家办加速海外资产配置 新加坡/中国香港/北美为传统选择 中东主权基金/越南与泰国产业园成为新热点 [8] - 国内家办关注跨境税务合规申报及全球征税国家的资产架构税负优化 [8]
娃哈哈“传宗”风波警示什么?聂俊峰:企业须依靠以信托制度为核心的家族与公司治理|理财会客厅
新浪财经· 2025-07-28 10:03
中国内地家族办公室行业现状 - 行业自2015年“中国家族办公室元年”起发展十年,但尚未形成成熟的生态模式,也未获得主流企业家群体的接纳认可[3][5] - 行业从欧美金融业“皇冠上的明珠”在中国沦落为“白菜”,风评不佳[5] - 工商登记名称为或经营范围包含“家族办公室”的市场主体共有4200家,但已注销未存续经营的占比38%[4] - 存续“家族办公室”中有人员社保参保记录的不足10%,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进行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的仅占1%[4] 家族办公室类型与乱象 - 机构型家办主要为大型金融机构高净值客户服务的再分层品牌,存在难以摆脱卖方销售考核体制、服务易异化为橱窗形象等阵痛[4] - 独立型家办绝大多数为非持牌机构,分为服务单一家族的“单一家族办公室”和服务多个家族的“多家族办公室”[4] - 单一家族办公室在国内“失真”因素包括:核心成员来自企业家“外行人”缺乏专业性、管理资产规模10亿人民币以下导致“规模不经济”、管理目标简单粗放甚至出现投资违规行为[5] - 多家族办公室行业乱象概括为“骗、吹、卖”,包括成为违规理财非法集资载体、个人履历学历掺水造假包装、异化为各类产品销售机构[6] 内地家办发展路径与竞争环境 - 内地家办需在厚植本土根基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平衡三方面关系:注重客户业务实质链接而非“牌照”装点门面、构建自主可控“专精特新”投研能力、坚守“只有中国传承才能传承中国”本土价值观[2][8] - 香港、新加坡、迪拜三城家办招商呈现共同特征:顶层规划立法行政配套推动、聚焦单一家办挂钩永久居留权、长期税收优惠与审批简化、政府引导基金介入群聚行业生态[7] - 完整的独立家族办公室必须同时具备本土+海外传承架构设计、境内+全球资产配置组合两项服务体系[9] 企业家传承需求与挑战 - 娃哈哈“传宗”风波警示企业在创始人步入黄昏之际必须彻底摆脱“家长文化”和道德光环,回归战略规划、产品生命力和家业制度治理[2][9] - 50后至60后企业家实现企业接班“传宗”和财富有序继承均须依靠以信托制度为核心的家族与公司治理[2][9] - 企业家传承面临三大挑战:企业与生俱来的股权原罪(如80年代民企与国企复杂“挂靠”关系)、企业产权确立过程股权安排简单粗放(如“夫妻店”“兄弟帮”结构)、企业家“丰富多彩”的感情婚姻带来股权继承分割风险[13][14] - 企业家对家族财富管理需求已系统化、综合化、全球化,但自身信息反馈和决策安排仍处碎片化状态[15] 家办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家族办公室核心角色是家族的“首席投资官”,让传承财富不断增值以助力家族开枝散叶和善尽社会责任[9] - 与银行私行相比,独立家办优势在于由资深“老腊肉”团队提供长期主义专业服务,而非银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小鲜肉”团队[16] - 行业应坚持六大标准构建:坚持家办核心价值与家族利益一致、明晰小而美商业定位、坚持财富管家等三重角色、以家族信托为核心服务载体、坚持顶层架构等四项方法论、践行高标准人才要求[18] - 行业发展应符合中国社会新质生产力与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方向,核心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和企业家精神的传承[17][18]
香港投资推广署两年半引资逾1600亿港元
人民日报· 2025-07-09 03:51
香港投资推广署成果与展望 核心观点 - 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香港投资推广署协助超过1300间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开设或拓展业务 带来超过1600亿港元直接投资并创造逾1 9万个新职位 [1] - 未来将聚焦金融服务与金融科技 创科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推广香港软实力和文化出海 [2] 企业来源地分布 - 中国内地为最大来源地共630间公司 其次为美国113间 英国89间 新加坡68间 加拿大38间 [1] 行业分布 - 金融服务及金融科技占最多共283间 创新及科技275间 家族办公室179间 旅游及款待148间 商务及专业服务129间 [1]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进展 - 2024年3月推出以来接获1548宗申请 673宗获正式批准 已核实投资金额逾210亿港元 预计总投资额逾460亿港元 [1] 历史累计成果 - 过去25年累计协助7700家企业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 创造超9 5万个职位 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超4400亿港元 [2]
香港投资推广署超额完成施政报告绩效指标 引资超过1600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07 13:56
香港投资推广署招商引资成果 - 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共协助1301间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开设或拓展业务,远超1130间的绩效指标 [1] - 这些企业带来1684亿港元外来直接投资,远超770亿港元绩效指标 [1] - 创造19136个新职位,超过15250个的绩效指标 [1] - 累计25年协助超过7700间企业,创造超过95000个职位,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超过4400亿港元 [3] 企业来源地分布 - 中国内地企业数量最多,达630间 [1] - 其他国家企业671间,其中美国113间、英国89间、新加坡75间、加拿大38间 [1] 行业分布情况 - 金融服务及金融科技行业占比最高,达283间(22%) [2] - 创新及科技行业275间(21%) [2] - 家族办公室179间(14%) [2] - 旅游及款待148间(11%) [2] - 商务及专业服务129间(10%) [2] 未来发展战略 - 聚焦四大策略产业:金融服务与金融科技、创科、供应链管理与物流、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3] - 推动文化出海,展示香港软实力 [3] - 深耕欧美北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2] - 紧扣《施政报告》重点措施如低空经济、烈酒贸易、北部都会区发展 [2] 香港枢纽角色 - 发挥"双向跳板"作用,协助内地企业借港出海 [2] - 推广香港作为区域贸易与高端物流枢纽优势 [2] - 通过稳健资本市场协助企业资本对接 [3]
(机遇香港)投资机会多元 香港力促全球家族办公室落户
搜狐财经· 2025-06-30 12:44
香港家族办公室行业发展现状 - 香港目前有逾2700家单一家族办公室在营办 预计将增至3000家 [1] - 行业快速发展得益于香港资本市场扩大和投资机会多元化 [1][6] - 特区政府持续推出新措施推动行业发展 富裕家族世代传承需求增加催生更多家族办公室需求 [3] 香港作为家族办公室枢纽的竞争优势 - 资本市场更发达 人才集中 背靠中国内地庞大市场 享有互联互通政策便利 [3] - 监管既规范严谨又具备灵活性 有助于提升投资及运营效率 [3] - 行业人才充足 税制简单 投资选项丰富 能持续吸引资本和家族办公室落户 [3] 香港金融市场近期表现 - 恒生指数累计升幅近两成 新股集资额超600亿港元 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 [4] - 截至3月底香港注册基金数目达976个 资金净流入同比增长285% [4] - 特区政府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致力打造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 [4] 家族办公室投资趋势 - 客户群体年轻化 对创科 虚拟货币和地产等领域兴趣浓厚 [4] - 香港创科领域勇于创新 投资市场覆盖亚洲和内地 可满足各类型投资者需求 [4] - 优质上市公司资源丰富 吸引全球资本形成良好投资氛围 推动家族办公室行业发展 [4]
聚焦家办 | 中国香港的家办行业领先于新加坡;亚洲私人银行资管规模排名
彭博Bloomberg· 2025-06-10 13:49
香港在家族办公室领域的领先优势 - 香港有望在2025年底前吸引超过200间大型家族办公室 远超2022年设定目标 [2] - 2025-2026年预算包括针对单一家族办公室的额外税收激励 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CIES)投资门槛为3,000万港元 推出11个月收到918份申请 预计带来超270亿港元资金 [2] - 投资推广署在2021年6月至2025年2月期间协助逾160间家族办公室开业或扩张 另有150间在筹备中 [2] 香港与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对比 - 香港现有逾2,700间单一家族办公室(SFO) 其中三分之一资产超1亿美元 25%资产在5,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 [2] - 新加坡2024年SFO数量升至2,000间 较2023年的1,400间显著增长 [2] - 香港设立程序无需监管预审 新加坡则需繁琐审批流程 香港税收政策更优惠 [3] 亚洲家族办公室市场动态 - 新加坡2024年新增600-700间家族办公室 增速或放缓25% 但审批量达2023年两倍(600份) [6] - 亚洲超高净值人群(资产超1,000万美元)数量预计2024-2028年以8.7%年增速增长 高于全球6.9%水平 [8] - 到2028年亚洲资产超1亿美元人士或达35,895人 占全球32% 资产超1,000万美元人士或达928,722人 占全球37% [11] 私人银行竞争格局 - 瑞银、汇丰、星展、渣打、摩根大通和瑞士宝盛主导亚洲(除中国内地)私人银行业务 [8] - 香港凭借大湾区门户优势成为私人银行跳板 新加坡银行则吸引东南亚华人资金外流需求 [9] - 亚洲财富创造主要来自白手起家 集中于第一、二代 家族办公室行业较欧美更年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