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港口(00144)

搜索文档
招商局港口(00144)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8 16: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入89.45亿港元,同比增长0.5%[4] - 2020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51.51亿港元,同比下降38.4%[4] - 2020年经常性溢利41.58亿港元,同比下降0.1%[4] - 2020年基本每股盈利146.25港仙,同比下降41.0%[4] - 2020年总股息69港仙,同比下降13.8%[4] - 2020年总资产1700.64亿港元,同比增长14.1%[4] - 2020年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股本及储备878.89亿港元,同比增长10.2%[4] - 2020年有息债务及租赁负债净额288.64亿港元,同比下降8.7%[4] - 2020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58.22亿港元,同比下降7.7%[4] - 2020年EBITDA为46.12亿港元,同比下降16.6%[5] - 2020年集团收入达港币89.45亿元,同比上升0.5%[20] - 2020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溢利为港币51.51亿元,比2019年下降38.4%[20] - 2020年经常性溢利为港币41.58亿元,比2019年减少0.1%[20] - 集团2020年港口项目集装箱吞吐量12052万TEU,同比增长7.9%;散杂货业务吞吐量4.11亿吨,同比减少8.6%[28][29] - 2020年集团收入为港币89.45亿元,同比上升0.5%;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为港币51.51亿元,同比下降38.4%[28]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为港币89.45亿元,同比上升0.5%;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为港币51.51亿元,同比下降38.4%;经常性溢利为港币41.58亿元,同比下降0.1%[43] - 公司总负债由2019年12月31日的港币549.48亿元轻微上升2.7%至2020年12月31日的港币564.29亿元;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净资产为港币878.89亿元,较2019年上升10.2%[43] - 公司总资产由2019年12月31日的港币1490.82亿元上升14.1%至2020年12月31日的港币1700.64亿元[43] - 2020年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入总额为港币58.22亿元,比上年下降7.7%;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由上年的港币24.10亿元增加至港币61.63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由上年净流出港币20.92亿元增加至本年度净流入港币43.75亿元[43]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约港币112.90亿元,其中港币占21.4%、美元占8.5%、人民币占58.9%、欧元占8.1%、巴西雷亚尔占3.0%、其他货币占0.1%[44] - 公司资金主要来源于港口、保税物流业务及物业投资经营运作和收取联营、合营企业投资回报,合计贡献达港币58.22亿元[44] - 2020年公司资本开支达港币20.61亿元,拥有未提取双边银行贷款额度港币278.06亿元[44] - 2020年浮息银行贷款偿还期限1年以内为港币6916百万元、1 - 2年为港币1123百万元、2 - 5年为港币3793百万元、超过5年为港币987百万元;定息银行贷款偿还期限1年以内为港币772百万元、1 - 2年无、2 - 5年为港币796百万元、超过5年为港币30百万元[45]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3,661,088,416股股份,年内因以股代息计划发行212,140,646股股份[4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净负债与净资产比率约为25.4%[4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载有一般交叉失责条文的银行贷款、应付上市票据及永续资本债券共港币326.73亿元[46] - 2020年浮息应付上市票据于2021年偿还1.82亿港币,2022年偿还4.39亿港币;定息应付上市票据于2022 - 2028年分别偿还38.65亿、69.44亿、38.63亿、46.02亿港币等[47] - 2020年12月31日,有息贷款及票据合计391.92亿港币,较2019年的384.14亿港币有所增加[48]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附属公司以账面价值4.58亿港币物业等及2.30亿港币使用权资产抵押获银行贷款5.36亿港币,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抵押股权获银行贷款24.05亿港币[49]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其他重大或然负债、重大投资或收购资本资产计划[50][51] - 2020年集团已付薪酬达港币18亿元,占营运开支总额27.4%[51] - 2020年公司收入为89.45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71.58亿港元,年内溢利为60.81亿港元[59] - 2020年非流动资为1526.08亿港元,净流动资产为1.864亿港元,非流动负债为40.837亿港元[59] - 2020年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146.25港仙,每股股息为69港仙[5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集团投资的全球港口项目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052万标准箱,较2019年增长7.9%[20] - 2020年斯里兰卡CIC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3万TEU,同比增长1.9%[22] - 2020年HIPG滚装码头完成作业量38.8万辆,同比下降6.3%[22] - 2020年HIPG散杂货吞吐量达124万吨,同比增长145.6%[22] - 2020年多哥Lomé Container Terminal S.A.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6万TEU,同比增长20.5%[22] - 2020年巴西TCP Participações S.A.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8万TEU,同比增长7.4%[22] - 2020年Terminal Link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22万TEU,同比增长60.1%[22] - 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港口项目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9165万TEU,同比增长0.8%;海外地区港口项目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2888万TEU,同比增长38.5%[29] - 珠三角深圳西部港区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1057万TEU,同比增长3.5%;散杂货吞吐量1038万吨,同比增长32.9%[32] - 珠三角广东颐德港口有限公司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43万TEU,同比增长44.1%;散杂货吞吐量395万吨,同比增长74.4%[32] - 长三角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4350万TEU,同比增长0.5%;散杂货吞吐量7565万吨,同比下降34.3%[33] - 环渤海辽宁港口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654万TEU,同比下降36.0%;散杂货吞吐量1.31亿吨,同比下降0.6%[34] - 环渤海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810万TEU,同比增长2.2%[34] - 环渤海青岛前湾西港联合码头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散杂货吞吐量1629万吨,同比增长4.5%[34] - 环渤海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787万TEU,较整合前增长75.8%[34] - 汕头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9万TEU,同比增长18.9%;散杂货吞吐量314万吨,同比下降55.7%[35] - 漳州招商局码头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万TEU,同比下降25.4%;散杂货吞吐量633万吨,同比下降22.3%[35] - 漳州招商局厦门湾港务有限公司完成散杂货吞吐量65万吨,同比增长137.7%[35] - 湛江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2万TEU,同比增长10.1%;散杂货吞吐量9087万吨,同比下降0.3%[36] - 高明货柜码头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0万TEU,同比下降2.2%[37] - 集团海外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88万TEU,同比增长38.5%[37] - Terminal Link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22万TEU,同比增长60.1%[37] - 2020年深圳招商局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平均仓库利用率达93%,招商局国际码头(青岛)有限公司达100%,联营公司天津海天保税物流有限公司为62%,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参与投资的保税仓库为93%,全资拥有的自2019年5月运营的保税仓库为33%[42][43] - 2020年香港三大航空货运站货物处理总量为382万吨,同比下降10.4%;公司参资的亚洲空运中心有限公司完成货物处理量76.8万吨,同比下降5.1%,市场份额为20.1%,较上年减少1.1个百分点[43] 公司重大事件 - 2020年2月13日,邓仁杰先生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付刚峰先生辞任[17] - 2020年3月,公司通过Terminal Link SAS向CMA CGM SA完成10个目标码头中8个码头的收购,支付总金额约8.15亿美元[18] - 2020年4月,Hambantota International Port Group正式启动新业务,在斯里兰卡提供燃料油补给服务[18] - 2020年8月,公司为HIPG投资者出售约20%实际股权,交易金额2.68亿美元[18] - 2020年8月,妈湾智慧港建设项目首泊位顺利交工验收[18] - 2020年10月,公司发行利率3.50%的6亿美元及利率3.875%的2亿美元有担保永续资本债券[18] - 2020年11月,公司将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有限公司作为附属公司综合入帐[18] - 2020年3月26日公司完成10个目标码头中8个码头的股权收购[40] - 截至2020年底,HIPG的产业园签约入园26家企业,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签约入园企业达114家[40] - 妈湾智慧港建设完成后将有两个20万吨级泊位,首泊位已于2020年8月26日交工验收[39] - 2021年1月IMF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5.5%,较2020年大增9.0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增长4.3%,增速较2020年上升9.2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3%,增速较2020年上升8.7个百分点;全球贸易总量增长8.1%,增速比2020年提高17.7个百分点[23] - 2020年公司通过网络和电话等远程会议形式,参加或举办26场投资者交流活动,与投资者、分析员等交流近660人次[26] - 2020年信贷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维持公司Baa1及BBB的投资评级认证[26] - 公司在香港品质保证局2020年可持续发展表现评估中获A级,2019年为A-级[26] - 公司为HIPG引入战略投资者福建省交通海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优化其公司治理结构[23] - 公司将原合营企业宁波大榭确认为附属公司,可在综合财务报表中综合入账[23] - 2021年公司计划推进与CMA CGM SA完成剩余两个码头的交割工作[24] - 2021年公司将以“立足长远、把握当下、科技引领、拥抱变化”为战略原则,推动业务和经营高质量发展[24] - 2021年公司计划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为妈湾智慧港注入更多智慧元素[24] - 2021年公司计划强化科技赋能,打造港口创新生态圈,提升码头智慧化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24] - 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5.5%,较2020年大增9.0个百分点[54] - 2021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4.3%,较2020年增速上升9.2个百分点[54] - 202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6.3%,较2020年增速上升8.7个百分点[54] - 2021年全球贸易总量增长8.1%,增速比2020年提高17.7个百分点[54] - 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回升至8.1%[54] - 公司力争2022年实现“成为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的战略目标[55] - 公司将推进与CMA CGM SA完成剩余两个码头的交割工作[56] - 公司将建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满足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及进度要求[57] - 公司将围绕“招商芯”平台打造CTOS、BTOS、LPOS三大行业领先产品[57] - 公司将完善“招商ePort”平台港區信息化服务体系,探索打造智慧港口开放平台[57] - 公司将以“资产运营 + 资本运作”双轮驱动模式,提升股东权益收益率[57] - 公司将继续开展管控优化工作,奠定管控优化工作常态化的基础[57] - 公司深圳西部港区将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领先的智慧型、世界级强港[55] - 公司海外母港将推进打造南亚区域国际航运中心[55] - 公司将按照“东西路线、南北路线、一带一路沿线”布局海外业务[56]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公司董事会认为2020年度遵守公司条例、证券及期货条例和上市规则中企业管治守则的要求[61] - 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以及外聘核数师出席2020年6月15日股东周年大会[62] - 公司董事会有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吉盈熙、李业华、李家晖、庞述英[63] - 2020年公司召开13次全体董事会会议,邓仁杰、熊贤良等多位董事出席率达100%,粟健出席率为92.3%[64][65] - 2020年2月13日付刚峰辞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邓仁杰同日获委任[65] - 2021年3月22日粟健辞任执行董事,刘威武同日获委任
招商局港口(00144)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4 16:31
公司业务分布 - 公司业务分布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以及印度次大陆、非洲、欧洲、地中海、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4][5][6][7][8] - 公司在多地拥有码头业务,如中国的青岛、大连、天津、上海等,以及海外的斯里兰卡、希腊、美国等[4][6][7] - 公司在多地拥有综合物流业务[4]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收入40.77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4.64亿港元下降8.7%[18][20] - 2020年上半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15.46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65.29亿港元下降76.3%[18][20] - 2020年上半年经常性溢利14.09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0.45亿港元下降31.1%[18] - 2020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44.83港仙,较2019年同期的196.07港仙下降77.1%[18] - 2020年上半年中期股息18港仙,较2019年同期的22港仙下降18.2%[18] - 2020年6月30日总资产1518.05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490.82亿港元增长1.8%[19] - 2020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股本及储备764.73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797.83亿港元下降4.1%[19] - 2020年6月30日有息债务及租赁负债净额379.01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316.16亿港元增长19.9%[19] - 2020年上半年EBITDA为27.47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5.09亿港元下降21.7%[2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收入为港币40.77亿元,同比减少8.7%;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为港币15.46亿元,同比减少76.3%[24]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港币40.77亿元,同比下降8.7%;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为港币15.46亿元,同比下降76.3%;经常性溢利同比减少31.1%至港币14.09亿元[3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为港币1,518.05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上升1.8%;总负债为港币604.76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上升10.1%;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净资产为港币764.73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下降4.1%[39] - 2020年上半年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入总额为港币18.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6%;投资活动现金流由上年同期净流出港币5.04亿元增加至港币76.54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由上年同期净流出港币19.05亿元增加至本期净流入港币38.61亿元[39]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约港币66.26亿元,其中港元占1.28%、美元占10.31%、人民币占73.16%、欧元占8.90%、巴西雷亚尔占5.13%、其他货币占1.22%[39] - 2020年公司资本开支达港币7.60亿元,拥有未提取双边银行贷款额度港币225.86亿元[39]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3,448,947,770股股份,7月因以股代息计划发行158,692,653股股份[40]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净负债与净资产比率约为41.5%[40]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拥有载有一般交叉失责条文的银行贷款及应付上市票据合共港币317.13亿元[40] - 2020年6月30日有息贷款及票据总额435.55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84.14亿港元[43] - 2020年6月30日银行贷款抵押情况:3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33.58亿港元)有抵押,其余无抵押;同系附属公司贷款1.6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1.67亿港元)有抵押,其余无抵押[42] - 2020年6月30日公司附属公司向银行贷款5.0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4.74亿港元),以物业等资产抵押;向同系附属公司贷款1.61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1.67亿港元),以使用权资产抵押;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将股权抵押获银行贷款25.99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28.84亿港元)[4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入40.77亿港元,2019年为44.64亿港元;毛利16.74亿港元,2019年为19.57亿港元;期内溢利20.01亿港元,2019年为67.9亿港元[67] - 2020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139.573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36.572亿港元;流动资产12.232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2.51亿港元;总资产151.805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49.082亿港元[69]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91.329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94.134亿港元;总负债60.476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54.948亿港元[70]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净流动负债10.866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012亿港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128.707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33.56亿港元[70] - 公司拟派股息6.49亿港元,2019年为20亿港元[70] - 2020年1月1日期初,股本为406.14亿港元,其他储备为10.17亿港元,保留盈利为381.52亿港元,合计权益为941.34亿港元[71] - 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5.46亿港元,其他税后综合开支总额为22.03亿港元,综合(开支)╱收益总额为 - 6.57亿港元[71] - 2020年上半年与拥有人交易总额为 - 21.29亿港元,其中股息为 - 20.67亿港元[71] - 2020年6月30日,股本为406.14亿港元,其他储备为 - 18.34亿港元,保留盈利为376.93亿港元,合计权益为913.29亿港元[71] - 2019年1月1日期初,股本为390.7亿港元,其他储备为29.68亿港元,保留盈利为331.74亿港元,合计权益为878.76亿港元[73]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65.29亿港元,其他税后综合开支总额为15.18亿港元,综合(开支)╱收益总额为52.72亿港元[73] - 2019年上半年与拥有人交易总额为 - 22.32亿港元,其中股息为 - 24.98亿港元[73] - 2019年6月30日,股本为390.7亿港元,其他储备为18.44亿港元,保留盈利为372.63亿港元,合计权益为909.16亿港元[73] - 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18.23亿港元,投资活动动用现金净额为76.54亿港元,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38.61亿港元[74] - 2020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9.39亿港元,6月30日为48.38亿港元,减少19.7亿港元[7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08.66亿港元[76] - 2020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需求大幅下滑,影响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78] - 2020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第一级为24.67亿港元、第三级为300万港元,合计24.7亿港元;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第三级为900万港元;金融负债第三级为 - 29.84亿港元[86] - 2019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第一级为19.57亿港元、第二级为6.88亿港元、第三级为300万港元,合计26.48亿港元;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第三级为900万港元;金融负债第三级为 - 45.32亿港元[86]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之前被限制售出的上市公司权益工具由第二级转至第一级[8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300万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为900万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为-2.984亿港元[9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146亿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为800万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为-4.598亿港元[91] - 2020年上半年码头操作费收入3.786亿港元,仓储服务收入2120万港元,来自与客户合约的收入3.998亿港元,投资物业固定租金总收入7900万港元,总收入4.077亿港元[93] - 2019年上半年码头操作费收入4.145亿港元,仓储服务收入2300万港元,来自与客户合约的收入4.375亿港元,投资物业固定租金总收入8900万港元,总收入4.464亿港元[93] - 2020年上半年来自一名客户的收入超集团总收入10%,金额为6.40亿港元;2019年为6.31亿港元[9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4077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4464百万港元下降8.67%[96]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2642百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33644百万港元下降0.75%[96] - 2020年上半年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收入2192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649百万港元下降17.25%[96] - 2020年上半年其他地区收入1885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815百万港元增长3.86%[96] - 2020年上半年珠三角收入1531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1898百万港元下降19.34%[97][100] - 2020年上半年计入融资成本净额、税项及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溢利减亏损前之溢利为1644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7695百万港元下降78.63%[97][100]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812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889百万港元下降8.66%[97][100] - 2020年上半年税项为430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109百万港元下降79.61%[97][100] - 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001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6790百万港元下降70.53%[97][100] - 2020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为998百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985百万港元增长1.32%[97][10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5.1805亿港元,总负债为6.0476亿港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14.9082亿港元,总负债为5.4948亿港元[102][103] - 2020年上半年权益投资股息收入780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1.23亿港元减少;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增加1.44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9100万港元增加[104] - 2020年上半年收回汕头地块补偿收益6.15亿港元,2019年同期收回前海地块补偿收益48.2亿港元[104][105] - 2020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30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100万港元增加;汇兑收益净额340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2200万港元增加[104] - 2020年上半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减少1.67亿港元,2019年同期增加9.92亿港元;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增加1.74亿港元,2019年同期增加2.23亿港元[104]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收入1.18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1.28亿港元减少;融资成本930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1.017亿港元减少[107] - 2020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存款利息收入320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7000万港元减少;向联营公司贷款利息收入530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100万港元大幅增加[107] - 2020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开支2.57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3.03亿港元减少;应付上市票据利息开支5.36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5.63亿港元减少[107] - 2020年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数额为1700万港元,2019年为1800万港元;采用的资本化利率为每年4.51%,2019年为每年6.03%[107]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为812
招商局港口(00144)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8 16: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收入88.98亿港元,较2018年的101.6亿港元下降12.4%[7][8] - 2019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溢利83.62亿港元,较2018年的72.45亿港元增长15.4%[7][8] - 2019年非经常税后收益为 -41.99亿港元,较2018年的 -29.51亿港元增长42.3%[7] - 2019年经常性溢利41.63亿港元,较2018年的42.94亿港元下降3.1%[7] - 2019年基本每股盈利247.84港仙,较2018年的219.54港仙增长12.9%[7] - 2019年末期股息58港仙,较2018年的73港仙下降20.5%[7] - 2019年公司总资产1490.82亿港元,较2018年的1399.37亿港元增长6.5%[7] - 2019年公司经营业务产生之现金净额63.1亿港元,较2018年的62.22亿港元增长1.4%[7] - 2019年公司收入达88.98亿港元,同比下降12.4%[18] - 2019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为83.62亿港元,比2018年增长15.4%[18] - 2019年经常性溢利为41.63亿港元,比2018年减少3.1%[18] - 2019年每股普通股股息合共80港仙,派息率为32.9%[1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为港币88.98亿元,比上年下降12.4%[2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溢利为港币83.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2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收入88.98亿港元,同比下降12.4%,港口核心业务收入82.43亿港元,同比下降13.6%[40] - 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83.62亿港元,同比上升15.4%,经常性溢利41.63亿港元,同比减少3.1%[4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经营现金净流入总额63.10亿港元,与去年基本持平[40] - 投资活动现金流由去年净流出153.54亿港元减至24.10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由去年净流入53.49亿港元变为净流出20.92亿港元[40] - 集团总资产由2018年12月31日的1399.37亿港元上升6.5%至2019年12月31日的1490.82亿港元,总负债由519.33亿港元上升5.8%至549.48亿港元[40] - 2019年12月31日,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净资产797.83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上升5.9%[40]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约78.00亿港元,其中港元占0.9%、美元占22.7%、人民币占63.8%、欧元占7.6%、巴西雷亚尔占4.3%及其他货币占0.7%[40] - 2019年,集团资本开支达28.89亿港元[40]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净负债与净资产比率约为33.6%[41] - 2019年12月31日有息贷款及票据合计384.1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88.56亿港元[46] - 2019年12月31日附属公司向银行贷款4.74亿港元(2018年:2.17亿港元),向同系附属公司贷款1.67亿港元(2018年:无),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抵押股权获银行贷款28.84亿港元(2018年:34.29亿港元)[47] - 2019年公司收入为8898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10160百万港元下降12.42%[59] - 2019年除税前溢利为11756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9250百万港元增长27.09%[59] - 2019年年内溢利为9238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7955百万港元增长16.13%[59] - 2019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溢利为8362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7245百万港元增长15.42%[59] - 2019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247.84港仙,每股股息为80.0港仙[59] - 公司归属权益持有者溢利为83.62亿港元,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0.8%,总资产为1490.82亿港元[11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港口业务EBITDA为59.53亿港元,较2018年的36.38亿港元增长63.6%[8] - 2019年公司EBITDA为64.22亿港元,较2018年的42.58亿港元增长50.8%[8] - 2019年公司投资的全球港口项目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172万TEU,较2018年增长2.4%[18][19] - 2019年完成散杂货吞吐量4.49亿吨,较上年减少10.5%[19] - 2019年中国内地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67万TEU,同比增长3.6%[19] - 2019年港台地区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21万TEU,比上年同期减少6.1%[19] - 2019年海外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84万TEU,同比增长0.9%[19] - 2019年上海国际港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30万TEU,同比增长3.1%[19] - 2019年公司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172万TEU,较上年增长2.4%[27] - 2019年公司港口散杂货业务完成吞吐量4.49亿吨,较上年减少10.5%[27] - 2019年集团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172万TEU,同比增长2.4%,散杂货业务吞吐量达4.49亿吨,同比减少10.5%[28] - 中国内地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367万TEU,同比增长3.6%,散杂货吞吐量4.43亿吨,同比减少10.9%[28] - 香港及台湾地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21万TEU,比上年减少6.1%[28] - 海外地区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84万TEU,同比增长0.9%[28] - 深圳西部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21万TEU,同比减少4.4%,散杂货吞吐量781万吨,同比下降42.7%[28] - 上海国际港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30万TEU,同比增长3.1%,散杂货吞吐量1.15亿吨,同比下降23.4%[30] - 大连港股份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22万TEU,同比下降8.0%,散杂货吞吐量1.32亿吨,同比下降2.5%[31] - 斯里兰卡CIC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8万TEU,同比增长7.4%[34] - 多哥LCT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3万TEU,同比增长7.7%[34] - 巴西TCP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2万TEU,同比增长32.0%[34] - 2019年,深圳的招商局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平均仓库利用率达95%[39] - 2019年,招商局国际码头(青岛)有限公司平均仓库利用率达99%[39] - 2019年,公司联营公司天津海天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平均仓库利用率为66%[39] - 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公司参与投资的保税仓库2019年底仓库利用率达86%[39] - 2019年5月公司全资拥有的保税仓库开始运营,年底仓库利用率为30%[39] - 2019年,香港三大航空货运站货物处理总量为427万吨,比上年下降1.4%[39] - 2019年,公司参资的亚洲空运中心有限公司完成货物处理量81万吨,同比下降5.8%[39] - 2019年,亚洲空运中心有限公司市场份额为19.0%,较上年减少0.8个百分点[39] - 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投资参股18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个港口[99] - 2019年度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11172万TEU[99]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2019年2月公司完成收购天津五洲3.073%权益,持股比例升至17.073%[15] - 2019年4月公司于深圳西部港区开出中国港口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发票[15] - 2019年6月通往公司深圳西部港区的深圳西部铜鼓航道获认证,通航实测水深为服务20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船舶能力取得突破[16] - 2019年8月公司投资的天津五洲完成合并,公司持有扩大后的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7.31%的权益[16] - 2019年10月公司在巴西的Participações S.A.扩建工程竣工投产,广澳港区二期工程竣工并进入试运营[16] - 2019年12月公司与多方订立总协议,为Terminal Link拟收购CMA CGM旗下最多10个码头的权益进行融资及修订股东协议[16] - 2020年3月26日,公司完成收购CMA CGM SA旗下最多10个优质码头中8个码头的首次交割[37] - 公司推进吉布提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与老港改造项目,开展汉班托塔港招商引资工作[55] - 公司成立“招商港口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打造“招商芯”和“招商ePort”平台[55] - 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减少高风险项目持股比例,处置低效资产置换优质资产[55] - 公司建立持续价值创造的运营管控体系,打造智慧运营管理平台[55] - 公司持续分析客户价值,优化客户结构,加强与船公司和大货主合作[55] 公司战略规划 - 2020年集团以“立足长远、把握当下、科技引领、拥抱变化”为战略原则推动业务发展[22] - 2020年集团母港建设将加强中国及海外母港建设[22] - 2020年集团推进海外强港建设,完善海外港口项目发展规划[22] - 2020年集团持续推进中国和海外“前港-中区-后城”业务模式实践[22] - 2020年集团强化科技引领,建设港口科技创新生态圈[22] - 2020年公司将围绕“立足长远、把握当下、科技引领、拥抱变化”的战略原则推动发展[52] - 2020年公司母港建设方面要打造世界级强港,海外母港要优化客户结构等[52] - 2020年公司海外业务要加强海外强港建设,综合开发要纵深推进“前港-中区-后城”模式[52][53] 全球经济形势 - 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9%,2020年IMF预计可达3.3%,较2019年有小幅回升[21] - 2019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为1.7%,2020年放慢至1.6%[21] - 2019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3.7%,2020年增长4.4%,较2019年上升0.7个百分点[21] - 2019年全球贸易总量(包括货物与服务)增长1%,2020年增长2.9%[21] - IMF于1月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3%,增幅较2019年微升0.4个百分点[51] - 预计2020年发达经济体增长1.6%,较2019年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4.4%,较2019年上升0.7个百分点[51] - 预计2020年全球贸易总量(包括货物与服务)增长2.9%,比2019年提高1.9个百分点[51] 公司投资者关系与评级 - 2019年公司通过业绩发布活动、举办6场非交易路演、参加14场投资者大会等形式,与投资者、分析员等交流近500人次[24] - 2019年信贷评级机构穆迪和标准普尔维持公司Baa1及BBB的投资评级认证,公司在香港品质保证局可持续发展表现评估中获A-评级[24] 公司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重视并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和绿色供应链建设[49] - 2019年公司在斯里兰卡发起“招商丝路爱心村”项目,选择帕尼拉村作为定点扶贫村庄[51] - 2019年公司资助巴西巴拉那州凯撒族文化发扬与传承,开展帮助印第安年轻人就业的职业技术培训[51] - 2019年“共筑蓝色梦想-关爱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邀请来自公司50个留守儿童员工家庭齐聚深圳[51] - 2019年公司新增面向斯里兰卡当地优秀港航专业大学生开展的培训,为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的44名优秀青年提供平台[51] 公司董事会与治理 - 公司本年度召开13次全体董事会会议,付刚峰出席率53.8%,粟健、熊贤良、王志贤出席率92.3%,白景涛、葛乐夫、吉盈熙、李业华、李家晖、庞述英出席率100%,郑少平出席率76.9%,李国谦出席率80%[66] - 2019年6月5日,葛乐夫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李国谦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所有委员会成员[66][69] - 2020年2月13日,付刚峰辞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邓仁杰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67][69][71][7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吉盈熙服务任期27.6年,李业华18.5年,李国谦14.7年,李家晖12.6年,庞述英9.5年[64] - 提名委员会2019年举行两次会议,曾于2019年6月5日建议委任葛乐夫为执行董事[73]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各董事全年遵守规定标准[70]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为邓仁杰,董事总经理为白景涛[71] - 公司规定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告退,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年期为三年[72] - 董事会有权委任人士为董事,考虑因素包括专业资格、行业经验
招商局港口(00144)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3 16: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入为44.64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5.60亿港元下降19.7%[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溢利为65.2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4.48亿港元增长19.8%[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非经常税后收益为 -44.84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 -32.77亿港元增长36.8%[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经常溢利为20.45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1.71亿港元下降5.8%[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96.07港仙,较2018年同期的166.22港仙增长18.0%[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每股股息为22.00港仙,与2018年同期持平[1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经营业务所产生之现金净额为23.56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0.26亿港元增长16.3%[13]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480.86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399.37亿港元增长5.8%[14]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股本及储备为781.7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753.21亿港元增长3.8%[14]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有息债务净额为311.60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316.81亿港元下降1.6%[1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收入为港幣44.64億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7%,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溢利为港幣65.29億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15][1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EBITDA为35.0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6.92亿港元增长30.3%[1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溢利减亏损为20.93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8.95亿港元增长10.4%;未分配净收入为51.71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1.83亿港元增长23.6%[1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净额为8.8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7.37亿港元增长20.6%;税项为21.0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0.58亿港元增长99.3%[1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折旧及摊销为9.85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0.62亿港元下降7.3%;非控制性权益为2.61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4.65亿港元下降43.9%[1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收入为港币44.6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7%;港口核心业务收入为港币41.4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4%[3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溢利为港币65.29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9.8%;经常性溢利为港币20.4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8%[33] - 集团总资产由2018年12月31日的港币1399.37亿元上升5.8%至2019年6月30日的港币1480.86亿元[34] - 2019年6月30日,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净资产为港币781.77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上升3.8%[3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经营现金净流入总额为港币23.56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6.3%;投资活动现金流由上年的净流出港币116.13亿元减少至港币5.04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由上年同期的净流入港币89.28亿元减少至本期的净流出港币19.05亿元[34] - 2019年上半年收入44.64亿港元,较2018年的55.6亿港元下降19.71%[56] - 2019年上半年毛利19.57亿港元,较2018年的25.28亿港元下降22.59%[56]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88.99亿港元,较2018年的69.71亿港元增长27.66%[56]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67.9亿港元,较2018年的59.13亿港元增长14.83%[56][57] - 2019年6月30日总资1480.86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399.37亿港元增长5.82%[58] - 2019年6月30日总权益909.16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880.04亿港元增长3.31%[59] - 2019年6月30日总负债571.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519.33亿港元增长10.08%[59] - 2019年上半年股息7.52亿港元,较2018年的7.31亿港元增长2.87%[56] - 2019年上半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196.07港仙,较2018年的166.22港仙增长17.96%[56] - 2019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52.72亿港元,较2018年的49.95亿港元增长5.55%[57] - 2019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2356百万港元,较2018年的2026百万港元有所增长[63]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动用现金净额为504百万港元,2018年为11613百万港元[63]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动用现金净额为1905百万港元,2018年产生现金净额为8928百万港元[63]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53百万港元,2018年减少659百万港元[63] - 2019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38百万港元,6月30日为5159百万港元[63] - 2019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合计34.16亿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合计4.7亿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合计 -45.98亿港元[94] - 2018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合计23.83亿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合计1.1亿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合计 -43.83亿港元[94] - 2019年6月30日,若缺少市场性的折让因素提高/降低5%,上市公司之非上市权益工具之公允价值将减少/增加430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减少/增加2400万港元[95] - 2019年6月30日,若经概率调整的业务量提高/降低5%,特许经营安排产生之负债之公允价值将减少/增加1.62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减少/增加1.47亿港元[95] - 2019年6月30日,若行使价提高/降低5%,认沽期权之公允价值将分别增加/减少1400万港元及120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增加/减少1500万港元及1300万港元[9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6个月,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于2019年6月30日为11.46亿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于2019年6月30日为4.7亿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于2019年6月30日为 -45.98亿港元[98] -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个月,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于2018年6月30日为7.57亿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于2018年6月30日为1.03亿港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于2018年6月30日为 -43.67亿港元[98]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净额为63.73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40.62亿港元,其中出售位于前海若干地块收益为48.20亿港元[109]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收入为1.2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35亿港元;融资成本为10.17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8.72亿港元;融资成本净额为8.8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7.37亿港元[110] -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借贷成本加权平均利率2019年为每年6.03%,2018年为每年8.91%[110] - 2019年上半年当期及递延税项合计为21.0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0.58亿港元,其中出售前海地块收益征收中国企业所得税12.12亿港元[113]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扣除员工成本8.41亿港元、物业等折旧及摊销等费用[114] - 2019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2港仙,金额为7.52亿港元,2018年为7.31亿港元,按2019年8月30日已发行股份34.18亿股计算[115][116] - 2019年上半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为65.2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54.48亿港元[117]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96.07港仙,2018年同期为166.22港仙[117] - 计算2019年及2018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33.29亿股和32.77亿股[117] - 2019年6月30日商誉账面净值为7200万港元,无形资产为10727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3271万港元,使用权资产为16124万港元,投资物业为8388万港元[118] - 2018年6月30日商誉账面净值为8040万港元,无形资产为11265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9338万港元,土地使用权为11614万港元,投资物业为8478万港元[118] - 集团在湛江港集团的权益由40.29%摊薄至27.58%,视为出售收益4.80亿港元[119] - 2019年6月30日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10577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377万港元[120] - 2019年6月30日来自客户合约的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1236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011万港元[120] - 2019年6月30日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为7012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36万港元[120] - 2019年6月30日应收股息为1593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97万港元[120] - 2019年6月30日应收贸易票据为0.15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0.13亿港元[121] - 2019年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3329849550股,股本为39070万港元;2018年股份数目为3277619310股,股本为38207万港元[123] - 2019年7月1日起至资料批准日期,公司发行88562988股普通股支付2018年末期股息11.70亿港元;2018年发行47006515股普通股支付股息7.92亿港元[123] - 2019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贷款合计379.31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88.56亿港元[124]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部分贷款为320.75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36.22亿港元[124] - 2019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抵押资产为5.91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5.97亿港元[125] - 2019年6月30日公司附属公司已发行上市票据209.4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09.79亿港元[126] - 2019年6月30日未提取银行贷款融资额度及其他债务融资工具达134.20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15.17亿港元[128] - 2019年6月30日已承诺信贷融资额度为91.43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47.12亿港元[128] - 2019年6月30日未承诺信贷融资额度为42.77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68.05亿港元[128] - 2019年银行贷款一年内为5492百万港元,2018年为4478百万港元;介乎一至两年2019年为2101百万港元,2018年为2351百万港元;介乎两至五年2019年为3651百万港元,20
招商局港口(00144)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6 16: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收入为101.6亿港元,较2017年的86.92亿港元增长16.9%[3][4] - 2018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溢利为72.45亿港元,较2017年的60.28亿港元增长20.2%[3][4] - 2018年非经常税后收益为 - 29.51亿港元,较2017年的 - 5.36亿港元变化450.6%[3] - 2018年经常性溢利为42.94亿港元,较2017年的54.92亿港元下降21.8%[3] - 2018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219.54港仙,较2017年的183.90港仙增长19.4%[3] - 2018年末期股息为73港仙,较2017年的59港仙增长23.7%[3] - 2018年公司总资产为1399.37亿港元,较2017年的1319.51亿港元增长6.1%[3] - 2018年有息债务净额为316.81亿港元,较2017年的193.13亿港元增长64.0%[3] - 2018年经营业务产生之现金净额为62.22亿港元,较2017年的57.57亿港元增长8.2%[3] - 2018年EBITDA为42.58亿港元,较2017年的39.57亿港元增长7.6%[4] - 2018年公司实现收入为港币101.60亿元,比2017年增长16.9%[15] - 2018年公司EBITDA为港币42.58亿元,比2017年增长7.6%[15] - 2018年公司归属权益持有者之溢利为港币72.45亿元,比2017年增长20.2%[15] - 2018年公司收入为港币10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9%[22] - 2018年公司归属权益持有者溢利为港币7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22] - 集团收入录得港币101.60亿元,较上年上升16.9%[35] - 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溢利为港币72.45亿元,比上年上升20.2%[35] - 集团总资产由2017年的港币1319.51亿元上升6.1%至2018年的港币1399.37亿元[3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净资产为753.21亿港元,较2017年上升2.6%[3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经营现金净流入总额为62.22亿港元,比上年上升8.2%[3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投资活动现金流由上年净流入5.25亿港元变为净流出153.54亿港元[3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融资活动现金流由上年净流出9.02亿港元变为净流入53.49亿港元[36]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约71.75亿港元,其中港币占1.7%、美元占20.7%、人民币占62.4%、欧元占5.7%、巴西雷亚尔占8.6%、其他货币占0.9%[37] - 2018年,集团资本开支达25.84亿港元,净负债与净资产比率约为36.0%[38] - 2018年公司收入为101.6亿港元,较2017年的86.92亿港元增长16.89%[56] - 2018年除税前溢利为92.5亿港元,较2017年的74.45亿港元增长24.24%[56] - 2018年年内溢利为79.55亿港元,较2017年的67.01亿港元增长18.71%[56]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19.54港仙,较2017年的183.90港仙增长19.38%[56] - 2018年每股股息为95.00港仙,较2017年的216.00港仙下降56.02%[56] - 公司核数服务已付/应付费用为1500万港元,非核数服务(税务,合规及咨询服务)为300万港元,总计1800万港元[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投资的国内外港口项目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906万标准箱,较2017年同比增长6.0%[15] - 2018年公司海外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66万标准箱,较2017年同比增长12.9%[15] - 2018年公司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906万TEU,同比增长6.0%[22][23] - 2018年公司港口散杂货运业务完成吞吐量5.02亿吨,同比下降1.0%[22][23] - 2018年中国内地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73万TEU,同比增长4.7%[23] - 2018年香港及台湾地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67万TEU,比上年增长2.5%[23] - 2018年海外地区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66万TEU,同比增长12.9%[23] - 2018年深圳西部港区完成1069万TEU,同比下降4.4%[24] - 2018年深圳西部港区完成散杂货吞吐量1362万吨,同比下降37.5%[24] - 2018年东莞麻涌码头完成散杂货吞吐量548万吨,同比下降57.2%[24] - 上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01万TEU,同比增长4.4%,散杂货吞吐量1.50亿吨,同比下降8.3%[28] - 大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11万TEU,同比增长3.3%,散杂货吞吐量1.35亿吨,同比增长4.3%[28] - 漳州码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6万TEU,同比增长13.9%,散杂货吞吐量1432万吨,同比增长37.4%[29] - 集团海外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66万TEU,同比增长12.9%[30] - 招商保税仓库利用率达98%,招商局国际码头(青岛)仓库利用率达99%,联营公司天津海天保税物流仓库利用率为75%[34] - 香港三大航空货运站货物处理总量为433万吨,与上年持平[34] - 集团参资的亚洲空运中心完成货物处理量86万吨,比上年上升45.9%,市场份额为19.8%,较上年增加6.3个百分点[34] - 2018年公司年度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1.09亿TEU[100] 公司股权交易与资本运作 - 6月公司完成出售深圳赤灣港航股份有限公司33.58%股权予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收购澳大利亚Port of Newcastle全部50%股权[11] - 8月公司完成发行总额为15亿美元的定息担保票据,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12] - 11月赤灣港航完成向招商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全部所持招商局港口的39.45%股权,成为公司直接控股股东[12] - 2018年2月公司完成收购巴西TCP项目90%股权[17] - 2018年6月公司完成收购澳大利亚Port of Newcastle项目50%股权[17] - 2018年,公司发行5亿元人民币2021年到期定息非上市票据,全资附属公司发行9亿美元2023年到期和6亿美元2028年到期定息上市票据[38]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3329849550股股份,年内以股代息计划发行52230240股股份[3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载有一般交叉失责条文的银行贷款及应付上市票据合共288.28亿港元[39] 全球经济与行业趋势预测 - IMF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降至3.5%,较2018年降0.2个百分点[17] - 预计2019年发达经济体增长2.0%,较2018年增速降0.3个百分点[17] - 预计2019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4.5%,较2018年降0.1个百分点[17] - 预计2019年全球贸易总量增长4.0%,与2018年持平[17] - 预计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6.2%,较2018年降0.4个百分点[17] - IMF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降到3.5%,增幅较2018年下降0.2个百分点[51] - 2019年发达经济体增长2.0%,较2018年增速下降0.3个百分点[51] - 2019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4.5%,较2018年下降0.1个百分点[51] - 2019年全球贸易总量(包括货物与服务)增长4.0%,与2018年持平[51] - 按照IMF的预测,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计为6.2%,较2018年下降0.4个百分点[52] - 2019年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仍处恢复调整阶段,行业供需格局向好,但面临较大运力过剩压力[52] 公司2019年发展规划 - 2019年公司将以“质效提升工程”为抓手推动提质增效,以体系建设为关键推进各项工作[52] - 2019年公司将加快深圳西部港区航道浚深项目,落实铜鼓航道工程竣工验收工作[52] - 2019年公司将推进“PRD NETWORK”平台建设,扩大珠三角区域联网范围和资料对接深度[52] - 公司将围绕“一带一路”开展海外布局研究,捕捉海外新兴市场投资机会[53] - 公司把握“中国+”产业转移机遇,发展“前港-中区-后城”业务模式[53] - 公司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升级并推广“TOS”系列核心IT产品[53] - 公司系统规划2019年“质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优化内部流程和机制[53] - 公司加强对外营销推广及对内统筹协调,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全球商务推广及市场营销[53] 公司治理与组织架构 - 2018年付刚峰出席董事会会议8/9,出席率88.9%;胡建华出席8/12,出席率66.7%;王宏出席4/5,出席率80%等[66] - 2018年1月11日李晓鹏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3月20日付刚峰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6月4日王宏和时伟辞任,熊贤良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月30日胡建华辞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66][67][70] - 公司规定每次股东大会上,届时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告退,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独立非执行董事指定任期为三年[73]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成立,2018年举行了四次会议[74] - 2018年3月20日提名委员会就委任付刚峰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向董事会提出建议;6月4日就委任熊贤良为执行董事提出建议;11月30日接纳胡建华辞任[74] - 公司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各董事全年均遵守规定标准[71] - 董事会主席付刚峰负责领导董事会,董事总经理白景涛负责管理集团业务[72] - 每位董事会成员有权查阅文件资料,获取公司秘书意见和服务,可寻求外聘专业人士意见,且参与持续专业发展[68] - 2018年董事参与的培训类型有参加研讨会等、在研讨会上演讲、阅读相关刊物资料[69][70]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发展策略、监控财务表现和监督管理层,日常运作和管理交予管理层[67] - 2018年提名委员会会议中,吉盈熙、李業華、李國謙、李家暉、龐述英出席率100%,白景濤出席率75%[75]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于2013年8月获采纳,提名政策于2018年12月17日采纳[75] - 2018年薪酬委员会会议中,李家暉、吉盈熙、李業華、李國謙、龐述英出席率100%,白景濤出席率0%[80] - 公司于2011年12月9日采纳新认股权计划取代旧有计划[81] - 审核委员会包括五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018年举行两次会议[84]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1月成立,成员包括一位执行董事及五位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2018年薪酬委员会参考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工作调整薪酬,无董事参与自身薪酬讨论[79] - 提名委员会定期检讨董事会架构等,需填补空缺时识别或选择候选人并排名推荐[77]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向董事会建议薪酬政策、厘定或建议薪酬待遇等[81][82][83] - 审核委员会每年最少举行两次会议,2018年会议执行审阅关联交易等工作[84] - 审核委员会成员李业华、吉盈熙、李国谦、李家晖、庞述英2018年会议出席率均为100%(3/3)[85] - 审核委员会需审阅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告[85] - 审核委员会需检讨2018年审核范畴及费用并推荐予董事会批准[85] - 审核委员会主要负责就外聘核数师的委任、重新委任及罢免向董事会提供建议,批准其薪酬及聘用条款[86] - 审核委员会须至少每年与公司的核数师开会两次[87] - 审核委员会应确保董事会及时回应外聘核数师给予管理层的《审核情况说明函件》中提出的事宜[87] - 审核委员会需检讨公司设定的雇员可暗中就财务汇报等方面异常行为提出关注的安排[87] - 审核委员会担任公司与外聘核数师之间的主要代表,负责监察双方关系[87] - 审核委员会需检讨及监察公司在遵守法律及监管规定方面的政策及常规[88] - 审核委员会需检讨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情况及在《企业管治报告》内的披露[88] - 2018年12月17日董事会批准及采纳股息政策,派付股息会考虑公司财务业绩、盈利、亏损等因素[93][94] - 2018年3月19日举行2018年股东特别大会,6月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大会建议决议案均以票选方式表决,结果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