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00168)

搜索文档
青岛啤酒(600600) - 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赵昌文)


2025-04-11 20:31
独立董事任职要求 - 需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并取得培训证明材料[1] - 兼任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未超3家[4] - 在公司连续任职未超六年[4] 独立性与不良记录判定 - 特定持股及亲属、近12个月影响独立性人员无独立性[2][3] - 近36个月受处罚或谴责批评人员有不良记录[3] 其他 - 候选人已通过资格审查[5] - 声明时间为2025年4月11日[6]



青岛啤酒(600600) - 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赵红)


2025-04-11 20:31
独立董事资格 - 需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并取得培训证明[1] - 特定股东及亲属不具备独立性[2] - 近12个月有影响独立性情形人员不具备独立性[3] 不良记录情况 - 近36个月受证监会处罚或刑事处罚有不良记录[3] - 近36个月受交易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有不良记录[3] 其他要求 - 兼任境内上市公司不超3家[3] - 在公司连续任职不超六年[3] 候选人情况 - 已通过资格审查[6] - 承诺不符资格将辞职[6]



青岛啤酒(600600) - 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肖耿)


2025-04-11 20:31
独立董事任职要求 - 需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并取得培训证明[1] - 特定股东及亲属不具备独立性[2] - 近12个月有影响独立性情形人员不具备资格[3] - 近36个月受处罚人员无任职资格[3] - 兼任境内上市公司不超3家且连续任职不超六年[3] 候选人情况 - 已通过公司资格审查[6] - 确认符合上交所任职资格要求[6] - 若任职后不符将按规定辞职[6]



青岛啤酒(600600) -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通知


2025-04-11 20:30
股东会信息 - 2024年年度股东会2025年5月20日下午1点30分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3] - 网络投票2025年5月20日进行,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平台9:15 - 15:00[5] - 本次股东会审议11项议案,含2024年度董事会、监事会工作报告等[7][8]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12日[19] 议案相关 - 议案5和6授权协商2025年度审计费用[8] - 议案7授权办理公司章程修订事宜[9] - 第1 - 6项议案2025年3月31日披露,7 - 11项4月12日披露[11][14] - 议案4 - 11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14] 参会登记 - 内资股自然人、法人股东及委托代理人出席登记要求[22] - A股股东最迟会前二十四小时送达授权文件[31] 投票选举 - 采用累积投票制选举董事、独立董事[30][31] - 股东持股对应投票总数计算方式[32] - 董事、独立董事候选人中选规则[35] - 选举董事议案中部分候选人投票情况[36]



青岛啤酒(600600) -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2025年第一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11 20:30
董事会相关 - 第十届董事会2025年第一次临时会议于4月11日召开,7名董事实际签署决议[1] - 第十一届董事会将由9名董事组成,含3名执行董事、1名职工董事、5名独立董事[5] - 第十一届董事会成员任期内年度总酬金不超1980万元,每位独立董事年度酬金15万元含税[7] 保险与会议安排 - 公司为新一届董事及高管人员买责任保险,年保险赔偿限额7000万元,保险费9万元/年[8]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0日下午一点半在青岛市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9] 股份持有情况 - 姜宗祥先生持有公司A股股份102,900股[13] - 侯秋燕先生持有公司A股股份60,000股[14] 议案审议情况 - 修订《公司章程》及其附件议案需提交2024年年度股东会审议[2][4] - 董事会换届选举议案需提交年度股东会审议[5][6] - 第十一届董事会成员薪酬方案需提交年度股东会审议[7] 独立董事情况 - 肖耿、盛雷鸣、张然现任公司独立董事,分别兼任其他公司职务[16] - 赵昌文曾任公司独立董事(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赵红兼任华夏银行独立董事[17] - 独立董事候选人未持股,与相关方无关联关系,任职资格符合要求[17][18]



青岛啤酒:营收下滑利润增,如何重获年轻人青睐成突围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4-09 10:07
文章核心观点 青岛啤酒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和销量下滑,但归母净利润增长,公司通过高端化和降本增效策略守住利润,不过行业面临增长瓶颈,公司还需应对淡季亏损、消费习惯变化、销售渠道挑战等问题,需从守住基本盘和品牌年轻化两方面突围 [1][4][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21.38亿元,同比下滑5.3%,约减少18亿元收入 [1] - 啤酒销量下降至753.8万千升,跌幅为5.9%,近30年上市历程中显著下滑仅四次,2024年是其中之一 [1] - 去年第四季度单季亏损6.45亿元,连续六年销售淡季亏损 [1] - 归母净利润实现1.81%的增长,达到43.45亿元 [1] 品牌与区域市场表现 - 主力品牌“青岛”销量下滑4.84%,收入下降5.07%;全国性第二品牌“崂山”销量下滑7.2%,收入下降6.38% [2] - 山东大本营贡献近七成营收,但下滑超6%;东南地区和海外市场下滑超24% [2] 应对策略及效果 - 高端化策略: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41.8%,奥古特A系列等高端单品成利润重要支柱 [4] - 降本增效策略:通过工厂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优化生产效率,降低营业成本 [4] 面临的挑战 - 行业增长瓶颈:百威亚太、华润啤酒等巨头同样遭遇困境 [1] - 消费习惯变化:空调普及削弱夏天喝啤酒场景优势,精酿等酒崛起分流年轻市场 [6] - 销售渠道挑战:即时零售和消费场景成新战场,线上销量和“新鲜直送”业务占比低 [6] - 淡季亏损问题:啤酒消费季节性强,库存压力和运营成本持续存在 [4] - 品牌老化挑战:传统IP对年轻消费者吸引力减弱,“年轻化”策略较浅 [8] 突围方向 - 守住基本盘:提高山东市场餐饮终端产品质量,避免低价产品拖累品牌升级 [8] - 品牌年轻化:加大投入吸引Z世代消费者,改变“年轻化”策略较浅现状 [8]
青岛啤酒(600600) -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08 15:45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计划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加强与投资者沟通[2] - 召开时间为2025年4月15日15:00 - 16:00[3][5] - 参加人员有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姜宗祥等[3] - 召开地点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5][6] - 召开方式为网络文字互动[5][6] 投资者参与方式 - 可在规定时间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在线参与[4] - 可于2025年4月14日15:00前通过邮件发问题至secretary@tsingtao.com.cn [5][7] 后续查看与联系 - 召开后可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查看情况及内容[8] - 联系部门为董事会秘书室,电话0532 - 85713831,邮箱secretary@tsingtao.com.cn [8]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4月8日[10]



海量财经丨高端化与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力,青岛啤酒连续五年利润正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4-08 05:32
文章核心观点 - 青岛啤酒在消费复苏节奏放缓、行业竞争激烈背景下,2024年财报呈现“量减利增”,彰显成本控制、结构升级功力及高端化战略与数字化转型定力,未来有望稳健增长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38亿元,同比下降5.30%,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1.81%达43.45亿元,连续五年利润正增长 [1] - 202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3.34%、17.59%、15.02%、1.81% [3] - 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57个百分点至40.23%,净利率提升1.16个百分点至13.98% [3]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达51.55亿元,同比增长85.58% [3] 产品与战略 - 中高端产品成为利润增长“新引擎”,2024年中高端产品销量达315.4万千升,占比提升至41.8%,主品牌吨价同比提升1.5%至4263元/千升 [3][4] - 公司坚定执行高端化战略,推出奥古特A系列、尼卡希白啤等创新产品,超高端产品“一世传奇”回应高端市场竞争 [4][6] - 公司加速数字化转型,2024年线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1%,连续12年保持增长 [4] - 公司加快新鲜直送业务布局,2024年青岛精品原浆和水晶纯生啤酒在24座城市实现新鲜直送 [4] 市场拓展 - 公司在传统市场巩固优势,积极拓展线上渠道与新零售模式,主品牌青岛啤酒销量达434万千升,市占率保持行业前列 [6] - 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市场产品分销覆盖和品牌传播,已行销全球超120个国家和地区 [6] 可持续发展 - 青岛啤酒厂获评全球食品饮料行业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23家工厂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7] - 公司通过技术融合优化供应链效率,与产业链上下游推进节能减排,形成绿色发展生态闭环 [7] 未来规划 - 公司将聚焦啤酒主业,发挥品牌、品质、渠道网络等优势开拓市场,推进“一纵两横”战略带市场建设与布局 [7]
青岛啤酒销量承压如何破局?营收同比降5.3%,布局高端提升利润率,线上销量同比增21%
搜狐财经· 2025-04-03 17:0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啤酒行业遇冷,青岛啤酒延续“增利不增收”态势,虽净利润连续五年上涨,但产量、销量和营收均下滑,且连续6年第四季度亏损,公司可通过创新产品、多元化策略、渠道优化与供应链升级应对问题 [2][3][4] 行业情况 - 2024年有欧洲杯、巴黎奥运会等大型赛事助力,但啤酒行业仍未扭转颓势,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为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4][6] - 华润啤酒2024年营业额386.35亿元,同比下降0.76%,净利润47.39亿元,同比下降8.03%;百威亚太2024年营收62.46亿美元,同比下降7%,净利润7.26亿美元,同比下降14.8% [6][7] - 酒水作为非刚需产品,受经济下行影响显著,消费紧缩和消费降级导致啤酒消费场景减少,许多品牌转向低价策略 [6] 青岛啤酒营收与销量 - 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约321.38亿元,同比下降5.3%,主要受销量影响;主品牌销量同比下降4.84%,崂山啤酒销量下降7.2%,销售收入分别下滑5.07%和6.38% [2][4][6] 青岛啤酒净利润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3.45亿元,较去年增加7713.25万元,同比增长1.81%,实现5年连续上涨 [8][9] - 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实现净利润增长,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达315.4万千升,占总销量比重由40.5%提升至41.8%,毛利率升至40.23%,对冲了销量下滑影响 [9] - 高端啤酒战略和营销效率提升是增利关键,公司将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主力大单品、高端生鲜及超高端明星产品 [11] 青岛啤酒淡季亏损 - 公司在前三季度盈利情况下,第四季度亏损6.45亿元,连续6年出现季节性亏损,冬季销售淡季拖累全年表现 [3][12] 青岛啤酒应对策略 - 可通过创新产品破解困局,如推出低酒精、热啤酒等季节性产品或开发健康型啤酒,强化节日营销 [14] - 线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1%,连续12年保持增长,通过供应链优化和新鲜直送业务布局覆盖24座城市,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14]
青岛啤酒,去年少卖了18亿
新浪财经· 2025-04-03 12:02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青岛啤酒营收下降、销量下滑,但利润微增、毛利率提升,行业需求疲软、高端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将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开辟新增长空间 [1][3][4][1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青岛啤酒实现营业收入321.38亿元,同比下降5.30%,减少约1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3.45亿元,同比增长1.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51亿元,同比增长6.19% [1] 销量情况 - 2024年青岛啤酒全年销量为753.8万千升,较2023年的800.7万千升同比下降约5.9% [3] - 2024年青岛啤酒主品牌产品销量434万千升,同比下滑,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315.4万千升,相较上年也下滑 [3] 品牌收入情况 - 2024年青岛啤酒主品牌收入为220.83亿元,下降约5.1%;其他品牌收入94.95亿元,下降6.4% [3] 分市场营收情况 - 2024年山东市场营收220.95亿元,营收占比约70%;华北地区营收78.03亿元,营收占比约24.7%;华南地区营收33.77亿元,营收占比约10.7%;华东地区营收24.97亿元,营收占比约7.9% [3] - 2024年青岛啤酒各地区营收均下滑,山东市场下滑超6%,华东地区下滑近10% [4] 毛利率情况 - 2024年青岛啤酒在四大主要市场毛利率均有所提升 [4] 行业市场情况 - 啤酒行业自2014年销量下降,2024年国内啤酒市场消费乏力,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5] - 高端化是行业核心主题,过去几年是各巨头业绩增长引擎 [6] 公司产品结构情况 - 青岛啤酒中高端销量占总销量比重由上年的40.5%提升至41.8%,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 [6] - 青岛啤酒陆续推出一系列新产品,2024年还推出“奥古特A系列、尼卡希白啤、无醇啤酒系列”等 [6][7] 其他巨头情况 - 2024年百威亚太实现收入62.46亿美元,同比减少约9%;净利润为7.26亿美元,同比减少14.8%;全年销量下降8.8%,中国市场销量下降11.8%,总市场份额减少1.5%,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别下降13.0%及1.4% [9] - 2024年华润啤酒实现营业收入386.35亿元,同比减少3.57%;净利润47.39亿元,同比减少8.03%;啤酒销量约为1087.74万千升,同比下降2.5%;啤酒业务营业额为364.86亿元,相比2023年下降约1%,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增长超9% [10] 公司发展战略 - 青岛啤酒将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主力大单品、高端生鲜及超高端明星产品,在中高端产品上拓市场、抓运营、强品牌,发力“新人群、新需求、新产品、新渠道、新场景”开辟新增长空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