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证地产(00271)
icon
搜索文档
亚证地产(00271) - 致非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17 17:08
业绩报告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通知,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公司网站和香港交易所披露易网站[1][3] - 报告日期为2025年9月18日[1][4] 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可填申请表格收取公司通讯,填写有误将作废[8][11] - 申请指示适用于公司日后所有通讯[12] 个人资料 - 提供个人资料具自愿性,不提供可能无法处理申请[15][16] - 公司会为处理申请披露或转移个人资料给股份过户登记处[17]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地址在香港夏慤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17楼[18][19] - 公司简便回邮号码为10 GPO[19] 咨询方式 - 如有疑问可于办公时间致电股份过户登记处(852) 2980 1333[3][4] - 查阅及更正个人资料要求须书面提出,可邮寄或电邮[18]
亚证地产(00271)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变更申请表格
2025-09-17 17:07
业绩报告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披露易网站[1][6] 通讯收取 - 可选择印刷本或电子版,变更需提前7天书面通知[2][4][6][7][13] - 印刷本可随函附上,电子版查阅困难可免费获印刷本[1][3][6][7] 个人资料 - 公司可按规定披露或转移个人资料,股东可书面要求查阅或更正[10][11] 表格要求 - 变更申请表格填写有规范,联名股东需首位股东签署才有效[13]
亚证地产(00271) - 致新登记股东之函件 - 选择公司通讯之收取方式及语言版本及回条
2025-09-17 17:06
公司通讯收取方式 - 股东可选择电子或印刷版收取公司通讯,印刷版有英文、中文或双语可选[1] - 公司建议股东选电子形式收取[1] - 2025年10月16日前未收到回条,股东视为选电子版本[3] - 股东可提前至少7天书面通知更改收取方式或语言版本[4] 回条相关 - 回条需划“X”并签名,寄回或交回股份过户登记处[2] - 香港投寄可使用回条上邮寄标签,无需贴邮票[2] - 回条需由联名股东中姓名位列首位的股东签署才有效[1] 其他 - 通知将以电邮或邮寄方式发出[3] - 选择电子版本查阅困难,公司免费提供印刷本[4] - 英文和中文版通讯可索取印刷本或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查阅[4] - 有疑问可工作日9:00 - 17:00致电(852) 2980 1333[5] - 股东提供个人资料自愿,不提供可能无法处理请求[1] - 公司可将个人资料披露或转移给股份过户登记处[1] - 股东有权书面要求查核及/或更正个人资料[1] - 书面要求可通过邮寄或电邮方式提出[1]
亚证地产(0027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7 17:03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为2337万港元,同比下降3.5%[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23,370,000港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24,213,000港元[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23,37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43,000港元或3%[177] - 公司收入为2337万港元,同比下降84.3万港元(降幅3%)[180] - 期内亏损6326.3万港元,同比扩大271.3%[11] - 公司净亏损为63,263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7,037千港元亏损扩大271.3%[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运营亏损63,263,000港元[34][37] - 公司股东应占期间亏损为6326.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03.7万港元增长271.3%(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69]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64,60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5,748千港元扩大310%[1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为63,26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7,037,000港元增加46,226,000港元[177] - 公司亏损6326.3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1703.7万港元[180] - 每股基本亏损5.10港仙,同比扩大272.3%[11]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其他收入为261.2万港元,同比下降59.8%[11] - 其他收入总额为261.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50.3万港元下降59.8%(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4] - 银行利息收入为126.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9.8万港元下降47.1%(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4] - 融资成本为1336.8万港元,同比下降24.3%[11] - 融资成本为1336.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66.8万港元下降24.3%(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9] - 融资成本为13,36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7,668千港元下降24.3%[128] - 其他开支421.3万港元,同比下降7.3%[11] - 维修及保养费用325万港元,同比增加291.6%[11] - 产生租金收入的投资物业直接营运费用为828.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54.0万港元增长82.5%(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66] - 未产生租金收入的投资物业直接营运费用为283.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0.1万港元增长28.9%(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66]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净减值拨回为27.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拨回21.5万港元[60] - 所得税抵扣134.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支出128.9万港元[11] - 所得税抵扣为134.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支出128.9万港元[63]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6004.7万港元,同比扩大369.5%[11]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净减少6,005万港元确认于损益(2024年全年:减少6,786万港元)[75]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亏损60,04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790千港元增长369%[128]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净减少60,04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12,790,000港元增加47,257,000港元[177]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净减少6004.7万港元,去年同期减少1279万港元[18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业务净现金流出936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净流入2,977千港元[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运营现金流为负936,000港元[34][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93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净流入2,584千港元恶化136%[128]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18,702千港元,主要由于投资物业购置23,587千港元[25] -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270千港元,来自新贷款130,000千港元及还款115,000千港元[25] - 应收账款及预付款项增加1,750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减少2,418千港元[128] - 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减少4,48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201千港元降幅收窄56%[12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2,297,94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2,165,059千港元,减少132,885千港元(约5.8%)[17][20] - 投资物业价值从2,266,120千港元略降至2,229,660千港元,减少36,460千港元(约1.6%)[17]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从期初22.661亿港元减少至期末22.297亿港元,净减少3.646亿港元[7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68,355千港元减少至49,047千港元,下降19,308千港元(约28.2%)[17][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683.55百万港元降至490.47百万港元,下降28.3%[114] - 银行存款及现金从263.55百万港元降至119.38百万港元,下降54.7%[114] - 短期银行存款从420.00百万港元降至371.09百万港元,下降11.6%[114] - 现金及银行存款降至4904.7万港元,较期初6835.5万港元减少28.3%[185][187] - 银行借款从100,000千港元增加至180,000千港元,增幅80%[17] - 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100,000,000港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180,000,000港元,增幅80%[123][124] - 银行借款增至1.8亿港元,较期初1亿港元增加80%[184][186] - 其他借款从415,000千港元减少至350,000千港元,下降65,000千港元(约15.7%)[20] - 其他借款从2024年末的415,000,000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350,000,000港元,降幅15.7%[123][125] - 总权益从1,742,069千港元下降至1,676,076千港元,减少65,993千港元(约3.8%)[20][23] - 净资产下降至16.76亿港元,较期初17.42亿港元减少3.8%[184][186] - 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321.52百万港元降至263.05百万港元,下降18.2%[117] - 总资产下降至23.73亿港元,较期初24.31亿港元减少2.4%[184][186] - 总负债与总资产比率升至29%,较期初28%增加1个百分点[185][187] - 资本负债比率升至29%,较期初26%增加3个百分点[185][187] 金融资产和投资表现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172.8万港元,去年同期减少60.3万港元[11] -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处理之股本工具账面价值从2.596亿港元降至2.323亿港元[94][99] - 交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126.94百万港元增至163.30百万港元,增长28.7%[101] - 交易应收款项从37.77百万港元增至49.46百万港元,增长30.9%[101] - 其他应收款项从65.57百万港元增至91.30百万港元,增长39.2%[101] - 账龄61-90天的交易应收款项从0增至10.66百万港元[102] - 应收贷款票据全额减值98.14百万港元[104][106] - 非上市投资基金公允价值从529.71百万港元降至496.84百万港元,下降6.2%[111]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包含第三级估值,采用非可观察参数及管理层审阅的估值技术[130][134] - 分类为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处理之金融资产的非上市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为18,419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和17,577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属于第二级[137] - 分类为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处理之金融资产的另一非上市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为31,265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和35,394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属于第三级[137] - 分类为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处理之股本工具的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23,230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和25,960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属于第三级[140] - 非上市股本证券估值使用租期收益率参数,范围为2.75%至3.25%(2024年12月31日:2.75%至3.25%)[140] - 非上市股本证券估值使用复归收益率参数,范围为3.25%至3.75%(2024年12月31日:3.25%至3.75%)[140] - 非上市股本证券估值使用市场单位租金参数,范围为每平方尺每月25港元至175港元(2024年12月31日:每平方尺每月25港元至175港元)[142] - 非上市股本证券估值使用缺乏控制和市场折扣率参数,为36.2%(2024年12月31日:32.2%)[145] - 租期收益率增加会导致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下降[140] - 复归收益率增加会导致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下降[140] - 市场单位租金增加会导致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增加[142] - 缺乏控制及缺乏市场性折扣率增加0.5%将导致按公允价值通过其他综合收益计量的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减少18.2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增加0.5%导致减少19.1万港元)[146] - 按公允价值通过其他综合收益计量的股本工具期末公允价值为2323万港元,较期初2596万港元下降10.5%[150] - 按公允价值通过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为3126.5万港元,较期初3539.4万港元下降11.7%[150] - 三级金融资产中按FVTPL计量的金融资产期间实现公允价值收益151.2万港元[150] 业务线收入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固定租金收入为19,932,000港元[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物业管理费收入为2,613,000港元[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息收入为825,000港元[47] 地区表现 - 香港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2.336亿港元,中国大陆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1.1万港元(2025年6月30日)[50][52] - 所有收入均来自香港(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0][52] 租赁和物业市场数据 - 香港商用物业租期收益率范围为2.75%-4.25%(2024年:2.75%-3.75%)[86] - 香港商用物业复归收益率范围为3.25%-4.75%(与2024年持平)[86] - 香港商用物业平均市场单位租金为每平方尺每月10.4-102港元(2024年:15-105港元)[86] - 香港车位平均市场单位租金为每平方尺每月3,400港元(2024年:3,500港元)[86] - 港晶中心商用物业平均租用率约90%[178][181] - 未折现经营租赁应收款项总额9065.1万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2790.6万港元(占比30.8%)[152] - 期内新增投资物业购置金额2,359万港元(2024年全年:6,482万港元)[75]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交易管理费收入12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210千港元下降42.4%[157] - 向最终控股公司支付租金及物业管理费515千港元,与去年同期524千港元基本持平[157] - 从中级控股公司天安中国获得管理费收入48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610千港元下降21.3%[157] - 支付给天安中国的利息费用8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837千港元大幅下降95.4%[157] - 关联方其他应收款项从最终控股公司增加至60,000港元,从中间控股公司增加至50,000港元[160] - 关联方应付贷款从中间控股公司增加至50,000,000港元,年利率为2.35%,需于2027年4月偿还[160][167] - 关联方财务担保为银行信贷提供担保,已使用部分为180,000,000港元,未使用部分为0港元[160] - 关联方贷款融通未使用部分为250,000,000港元[160] 资本和承诺 - 资本承诺中投资物业改善工程合约金额1348.4万港元,较2024年末2006.3万港元下降32.8%[155]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1,240,668,945股,对应股本金额为681,899千港元[120] - 投资物业抵押贷款账面值为1,269,000,000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25,000,000港元[163][165] 流动性和融资能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92,407,000港元[34][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180,000,000港元的银行借款被分类为流动负债[34][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总额为250,000,000港元的未使用资金融通[35][38] - 公司持有北京敬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股权已全数计提减值并处于清算过程中[92][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73][79]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76]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未发现重大不符事项[172][174]
002717,被立案调查!
中国经济网· 2025-09-07 11:57
公司立案调查 -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 股东股份处置 - 原控股股东尹洪卫所持2000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1.10%)通过司法拍卖以3365万元成交 [4] - 尹洪卫累计被冻结2.68亿股,累计被轮候冻结15.62亿股,所持股份可能因诉讼及轮候查封被进一步司法处置 [4] 资金占用情况 - 尹洪卫2024年1月未经审批程序从公司转出资金2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归还1.5285亿元 [4] - 尹洪卫已现金归还1050万元至公司偿债专户,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还余额为1.4235亿元 [4] 重大诉讼进展 - 公司及尹洪卫等11名被告因借款合同纠纷被中国农业银行提起诉讼,涉案金额3.08亿元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减少70.79% [5]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8亿元,较上年同期-2.57亿元亏损收窄 [5] 市场表现 - 9月5日收盘价1.68元/股,当日跌幅0.59% [5]
002717,被立案调查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21:17
监管立案与法律风险 -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2] - 尹洪卫累计被冻结股份2.6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4.71%),累计被轮候冻结15.62亿股,后续可能被司法处置 [5] - 公司及尹洪卫等11名被告因借款合同纠纷被中国农业银行提起诉讼,涉案金额合计3.08亿元 [5] 股权变动与股东情况 - 尹洪卫所持20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1.10%)被司法拍卖,由冯俊伟以3365万元竞得 [2] - 拍卖完成后尹洪卫持股比例将从14.71%下降至12.51% [2] - 尹洪卫现任公司联席董事长兼总裁、法定代表人,直接持股14.71% [2][5] 重大诉讼与财务责任 - 公司被判决限期偿还借款本金2.97亿元,并支付逾期利息948.11万元(暂计至2025年4月28日),后续按年利率6.525%计息 [6] - 尹洪卫等多名被告对上述债务在6.75亿元范围内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6] 经营业绩与财务压力 - 公司2022-2024年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超过36亿元,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1.28亿元 [7] - 亏损原因为无新增业务、项目结算周期延长、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下降,财务成本因债务逾期及融资规模维持处于高位 [7]
ST岭南(002717.SZ):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格隆汇APP· 2025-09-05 20:22
立案调查 -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现任联席董事长兼总裁、法定代表人尹洪卫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 - 立案告知书编号分别为证监立案字0062025016号和证监立案字0062025017号 [1] - 立案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 [1]
ST岭南(002717.SZ)及原控股股东尹洪卫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20:12
公司监管动态 - 公司及原控股股东、现任联席董事长兼总裁、法定代表人尹洪卫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1] - 立案原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1] - 中国证监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公司及尹洪卫立案[1]
亚证地产(0027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7:06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不含库存股)1,240,668,945股[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库存股份数目为0股[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240,668,945股[2] 股本情况 - 公司并无法定股本及其股本中并无股份面值[1] 其他情况 - 股份期权(根据发行人的股份期权计划)不适用[3] - 有关香港预托证券(预托证券)的资料不适用[4]
机构风向标 | *ST东易(002713)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7.59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27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6日,3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ST东易A股股份1.6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39.84%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天津东易天正投资有限公司、天津晨尚咨询有限公司及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1] - 机构持股比例较上一季度下降7.59个百分点 [1] 外资持股变动 - 高盛国际-自有资金在本期未再披露外资持股情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