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交易所(00388)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交易所(00388)发布第一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为40.77亿元 同比上升37% 收入和其他收益及溢利创历季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4-30 12:14
文章核心观点 香港交易所2025年第一季收入、收益及溢利创历季新高,市场活跃,融资活动持续,还开展多项战略举措,未来将立足中国扩大全球联系 [1][2]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收入及其他收益68.57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32%,较2024年第四季上升7% [1] - 主要业务收入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36%,交易及结算费增加 [1] - 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5.16亿元,2024年第一季为5.35亿元 [1] - 股东应占溢利40.77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37%,较2024年第四季上升8% [1] 市场情况 - 2024年下半年全球投资中国热情回升,2025年市场保持活跃 [1] - 现货及衍生产品市场成交量创新高,16个交易日成交量超3000亿元,多只期货及期权合约成交量和未平仓合约张数创单日新高 [1] - 商品市场稳健增长,2025年第一季LME成交量创11年来第二高季度水平 [1] 融资活动 - 本季度香港市场融资活动持续活跃,新股市场融资额位列全球前五,迎来2021年4月以来融资额最大两宗再融资发行 [2] - 第二季度以来新股上市申请数目稳健,120宗申请正在处理中 [2] 战略举措 - 与迅清结算有限公司建立新合作伙伴关系,丰富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 [2] - 推出新产品,为市场注入活力和流动性 [2] - 拓展认可证券交易所范围,容许更多地区企业来港第二上市 [2] 未来展望 - 善用立足中国的独特优势,扩大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提升渠道、平台及产品 [2]
香港交易所第一季度净利润40.8亿港元,预估39.9亿港元。收入及其他收益68.6亿港元,预估67.7亿港元。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52.5亿港元,预估52亿港元。
快讯· 2025-04-30 12:09
文章核心观点 香港交易所第一季度多项财务指标表现超预估 [1] 财务指标情况 - 第一季度净利润40.8亿港元,预估39.9亿港元 [1] - 收入及其他收益68.6亿港元,预估67.7亿港元 [1] -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52.5亿港元,预估52亿港元 [1]
4月30日电,香港交易所第一季度净利润40.8亿港元,预估39.9亿港元。
快讯· 2025-04-30 12:04
公司业绩 - 香港交易所第一季度净利润40.8亿港元,超出市场预估的39.9亿港元 [1]
香港交易所(00388)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30 12:02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公司创下历来最佳季度业绩,有16个交易日成交量超3000亿元,多只期货及期权合约成交量和未平仓合约张数创单日新高,LME成交量创11年第二高季度水平[3] - 新股市融资额位列全球前五,迎来2021年4月以来融资额最大两宗再融资发行,第二季度新股上市申请120宗[3] - 2025年第一季上市活动和集资额延续2024年下半年的强劲势头,17家公司上市,总集资额达187亿港元,是2024年第一季的近四倍[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收入及其他收益68.57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32%,主要业务收入63.15亿元,上升36%[6][9] - 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5.16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的5.35亿元下降4%[6] - 营运支出15.16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7%,不计慈善捐款及FCA罚款支出,营运支出下跌2%[6][9] - EBITDA利润率为78%,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6个百分点[9] - 2025年第一季实际税率增至16.0%,2024年第一季为10.6%[9] - 股东应占溢利40.77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37%[6][9] - 资本开支4.81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73%,源于现货结算系统升级及开发LME新交易平台[6][9] - 2025年第一季集团收入及其他收益达69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32%,较2024年第四季上升7%[14] - 2025年第一季营运支出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7%,较2024年第四季下跌5%[14] - 2025年第一季收入及其他收益(减交易相关支出)以及EBITDA均上升10%,源于结构性产品交易及上市活动增加,以及衍生品市场成交量创新高[35] - 2025年第一季投资收益净额较2024年第一季下跌5300万元[37] - 2025年第一季收入及其他收益、EBITDA、营运支出较2024年第一季分别增长11%、1%、23%,EBITDA利润率为49%(2024年第一季为54%)[47] - 2025年第一季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为5.16亿元,较2024年第一季下跌4%,平均资金金额为377亿元,年度化投资净回报为5.47%[57] - 2025年第一季外部组合公平值收益总额为1.38亿元,2024年第一季为1.69亿元;2025年3月31日投资于外部组合金额为74亿元[58] - 若不计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慈善捐款支出,营运支出减少4100万元[59] - 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投资收益净额较2024年第一季略增1000万元(1%)[64] - 2025年第一季保证金及结算所基金总投资收益净额8.17亿元,平均资金金额2096亿元,年度化投资净回报1.56%;2024年第一季总投资收益净额8.07亿元,平均资金金额1846亿元,年度化投资净回报1.75%[65] - 2025年第一季集团资本开支为4.81亿元(2024年第一季:2.78亿元);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14.10亿元(2024年12月31日:17.02亿元)[67] - 2025年第一季不拟派息,2024年第一季派息为零元[7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收入为54.96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38.47亿港元[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投资收益净额为13.33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13.42亿港元[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期内溢利为40.98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30.01亿港元[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基本每股盈利为3.23港元,2024年同期为2.35港元[7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全面收益总额为42.38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29.93亿港元[7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380.431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1.629亿港元下降0.31%[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327.904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7.222亿港元上升0.21%[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本权益总额为52.527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4.407亿港元下降3.45%[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141.38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4.365亿港元上升5.22%[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为54.750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7.747亿港元下降19.18%[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为54.727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7.863亿港元下降19.36%[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向参与者收取的保证金按金等为207.612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8.857亿港元上升9.93%[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付账款等负债为32.416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7.584亿港元下降13.75%[7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净资产值为25.576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9.051亿港元下降11.96%[78] 现货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平均每日成交金额、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及ETP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达2427亿、1099亿和394亿,创历季新高[4] - 2025年第一季现货市场标题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27亿元,是2024年第一季两倍多,较2024年第四季上升30%[12] - 2025年第一季联交所股本证券产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254亿港元,较2024年第一季的891亿港元大幅增长[23] - 2025年第一季香港交易所ETP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录得394亿港元的季度新高,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197% [26] - 2025年第一季债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创人民币463亿元的历季新高,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2% [27] - 2025年第一季现货分部收入及其他收益减交易相关支出和EBITDA分别上升75%及89%[17] - 2025年第一季股本证券产品交易费收入为12.93亿元,是2024年第一季两倍多[17] - 2025年第一季沪股通及深股通交易费收入上升41%至1.57亿元[17] - 2025年第一季联交所交易的结算费及交收指示费上升83%至9.80亿元[17] - 2025年第一季沪深港通收入及其他收益上升61%至9.42亿元[21] 衍生产品市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衍生产品合约平均每日成交合约张数达186.6万张,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24%,较2024年第四季上升13%[12] - 2025年第一季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創1,866,001張的歷季新高,較去年同期上升24%[39] - 2025年第一季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交易费较2024年第一季上升64%,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升幅为68% [35] - 2025年期交所的衍生产品交易费收入增加900万港元(2%),股票期权合约的交易系统使用费收入增加5400万港元(55%)[35] - 2025年第一季聯交所的衍生權證、牛熊證及權證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73億元,較2024年第一季增加68%[40][44] - 2025年第一季新上市衍生權證及牛熊證數目達10,728隻,較2024年第一季增加43%[40][44] - 2025年第一季股票期權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達964,803張創歷季新高,較2024年第一季上升50%[42] - 2025年第一季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合約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達116,635張,較2024年第一季增加57%[43] 上市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正在处理中的新股上市申请数目上升至120宗(2024年12月31日:84宗)[1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正在处理中的新股上市申请数目上升至120宗(2024年12月31日:84宗),季度内收到73宗新申请[25] - 2025年第一季78只新债务证券于联交所上市,集资超2010亿港元,3月31日上市债券总数为1460只,未偿还总额超4.8万亿港元[28] - 2025年联交所上市费收入上升34%,因新上市的衍生权证及牛熊证数目增加[35] 商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商品分部收入及其他收益较2024年第一季增加11%,EBITDA稍增200万元[46] - 2025年第一季LME交易费及LME Clear结算费均增加10%,源於收費交易金屬合約的平均每日成交量上升6%以及交易及結算收費平均增加5%[46] - 2025年第一季LME收費交易金屬合約平均每日成交量达69.8万手,较2024年第一季增加6%[48] - 2025年第一季LME的铝、铜、锌、镍等金属合约平均每日成交量有不同程度变化,如铜从15万手增至16.6万手[49] 数据及连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数据及连接分部2025年第一季收入及其他收益、EBITDA较2024年第一季分别上升4%、6%[53] - 2025年第一季市场数据费、网络费、设备托管服务费等较2024年第一季有不同程度变化,如网络费增加10%[5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香港交易所数据平台有近100名用户,超400万投资者通过企业数据固定月费计划查索实时数据[54] 其他事项 - 2025年3月20日,LME与英国FCA就镍市场事件执法调查达成和解协议[50] - LME Clear自2025年2月28日起设置储备基金互助保障上限等,5月12日起提高会员最低净资本要求[51] - 2025年3月香港交易所更新领航星交易平台硬件,LME推出LMEselect v10升级交易平台[55] - 2025年4月24日,公司同意63亿元购入交易广场物业作永久总部,香港置地支付优化项目费用最高4亿元,交易12 - 18个月内分阶段完成[60] - 2025年3月公司与WEF合作在港举办金融研讨会[61] - 稽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5年第一季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75] - 编制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所用会计政策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致[79] 投资组合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多元资产投资金额44.1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2%;政府债券及按揭证券28.69亿元,增2%;上市股本证券0.9亿元,降2%[58] 保证金及抵押品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保证金按金为207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87亿元;结算所基金缴款为275亿元,与2024年12月31日相若[66] - 2025年3月31日,结算参与者提交保证金的非现金抵押品公平值为24.35亿美元(189.45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25.22亿美元(195.91亿港元)[69] - 2025年3月31日,投资于隔夜三方反向回购协议持有的证券抵押品公平值为77.83亿美元(605.54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79.28亿美元(615.84亿港元)[70] - 2025年3月31日,根据押记安排转按的财务资产价值为18.83亿美元(146.49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17.74亿美元(137.83亿港元)[70] 或然负债及资产情况 - 2025年3月31日集团或然负债及或然资产与2024年12月31日相比无重大变动[68]
香港交易所(00388) - 2025 Q1 - 业绩电话会
2025-04-30 09: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交易量大增,财务表现出色 [1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较上一季度增长32%,税后利润增长37% [56] - 公司原本缴纳约10%的利得税,第一季度提高到约16% [5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尽管近期市场波动,但公司市场保持稳定,日成交额可观,IPO储备项目丰富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依托中国优势,加强国际连接,推动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持续增长并引领地区资本市场发展 [12] - 公司将投资并完善交易系统,投入约10亿港元,以提升竞争力 [4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公司凭借新领导团队和战略举措,展现出强大实力和韧性,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12] - 公司市场在近期波动中保持稳定,对香港未来充满信心 [1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香港置地签署协议,购买交易广场多个办公楼层及相关空间,作为永久总部,以满足发展需求,加强利益相关者参与,并节省租金成本 [13] - 公司计划在2026财年进行审计招标,2025年不会更换审计师 [27] - 公司无取消实体会议的计划,除非再次出现类似疫情的情况 [3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PwC团队人员流失是否会影响其工作质量 - 公司重视企业管治,2026财年将进行审计招标,因公司规模大,更换审计师需详细程序,2025年不会更换 [27] 问题2: 公司是否会取消实体会议 - 公司董事希望每年与股东见面,无取消实体会议的计划,除非再次出现疫情等情况 [37] 问题3: 公司在交易系统研发上的投入金额及利得税调整对利润的影响 - 公司将在交易系统上投资约10亿港元,认为这很值得,可提升竞争力;第一季度利得税从约10%提高到约16%,公司将努力提升营业额和多元化业务 [48][51] 问题4: 公司能否提高股息率并建立更稳定的收入模式 - 公司传统上将90%的利润分配给股东,与全球同行相比处于较高水平,股息取决于利润,公司将尽力维持该分配比例 [55] 问题5: 公司如何解决少数股东权益被稀释和股价操纵问题 -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监管者会考虑该问题,建议向上市部门反映,相关人员一直在监测配售及相关操作并欢迎意见 [60] 问题6: 公司购买交易广场物业的价格是否合理及是否会更新系统让沪深港通投资者参加股东大会 - 不能以北京的房价作为参考,此次购买是公司对香港的信心体现,机会难得;公司会与内地机构频繁沟通,考虑让沪深港通投资者参加股东大会 [64][66]
HKEX(00388)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30 09: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交易量大增,财务表现出色 [1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较上一季度增长32%,税后利润增长37% [56] - 公司原本缴纳约10%的利得税,第一季度提高到约16% [5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尽管近期市场波动,但公司市场保持稳定,日成交额可观,IPO储备项目丰富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依托中国优势,加强国际连接,推动市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持续增长,引领地区资本市场发展 [13] - 公司将投入约10亿港元用于交易系统的研究、改进和完善,以提升竞争力 [4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公司凭借新领导团队和战略举措,展现出强大实力和韧性,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13] - 公司对香港未来充满信心,购置办公场地的战略投资将满足公司发展需求,加强利益相关者沟通,并节省租金成本 [1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香港置地签署协议,购买交易广场多个办公楼层及相关空间,设立永久集团总部 [14] - 公司计划在2026财年进行审计招标,2025年不会更换审计机构 [27] - 公司暂无取消线下股东大会的计划,但如遇类似疫情等特殊情况,为安全起见可能不举行线下会议 [38] - 公司会考虑将股东大会设置为线下与线上虚拟会议相结合的形式 [4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普华永道大量团队成员离职,是否会影响其工作质量 - 公司重视企业管治,已宣布2026财年进行审计招标,2025年因规模大、流程复杂不会更换审计机构 [27] 问题2: 公司在交易系统研发上的具体投入金额,以及新会计准则下利润税的大致涨幅 - 公司将投入约10亿港元用于交易系统的研究、改进和完善,认为这笔投资很有价值,有助于在衍生品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49] - 公司原本缴纳约10%的利得税,第一季度提高到约16%,公司将努力提升营业额和业务多元化,以应对利得税增加 [51] 问题3: 董事会能否考虑提高股息率至5% - 6%,并从长期调整商业模式以获得更多经常性收入 - 公司有将90%的股东应占溢利用于派息的传统,与全球同行相比处于较高水平,股息支付取决于利润情况,2024年公司创纪录盈利,第一季度营收和税后利润均有增长,公司会尽力维持90%的派息率 [55] 问题4: 公司如何解决少数股东权益被摊薄以及股价操纵问题 -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监管机构会关注相关问题,建议股东向上市部门员工反映,相关部门一直在监测配售及相关操作,并欢迎意见 [61] 问题5: 公司购买交易广场物业的价格是否合理,以及是否会升级系统,使通过沪深港通持股的内地投资者能够参加股东大会 - 不能以北京的房地产价格作为参考,交易广场是公司运营了四十多年的场所,此次购买是为公司购置永久总部,体现了对香港的信心,且香港置地很少出售中环地区的物业,机会难得 [64] - 公司与内地机构经常沟通,了解到内地投资者有相关建议,会考虑并采取后续措施,让内地投资者能够以某种方式参加股东大会 [66]
4月28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在哔哩哔哩-W的持股比例于04月22日从5.05%降至4.79%。
快讯· 2025-04-28 17:05
贝莱德持股变动 - 贝莱德在哔哩哔哩-W的持股比例从5.05%降至4.79% [1] - 持股变动发生于2024年04月22日 [1] - 信息来源于香港交易所披露 [1]
【财闻联播】央行出手,明日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港交所花63亿港元买楼
券商中国· 2025-04-24 21:05
宏观动态 - 财政部下达2025年水利发展资金471亿元 重点支持中小河流治理(221亿元)、农村供水和农业节水(98亿元)以及地下水超采区生态补水等县域经济发展项目(152亿元) [2] - 央行将于4月25日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本月到期1000亿元 实现净投放5000亿元 [3] - 商务部回应中美关税问题 强调美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破坏国际经贸秩序 呼吁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关税 [4] 金融机构 - 中国平安拟发行不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境内债券融资工具 包括资本补充债券和金融债券等 5月13日股东大会表决 [5][6] 市场数据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微涨0.03%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58%和0.68% 两市成交额1.11万亿元 较前日缩量1207亿元 [8] -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20.46亿元 上交所融资余额9148.25亿元 深交所融资余额8796.74亿元 [9] -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0.74%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46% 京东集团和美团分别跌超6%和5% [10] 公司动态 - 港交所宣布63亿港元战略投资交易广场第一座九层办公楼用于总部建设 将与置地公司签署长期租约 [11][12] - 恒瑞医药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6.9%至18.74亿元 主要受益于IDEAYA 7500万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 [13] - 牧原股份一季度净利润44.91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主要因生猪价格及销量增加 [14] - 特斯拉一季度在欧洲销量同比下降45% 欧盟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增长23.9%至41.3万辆 [15] - 可口可乐日本公司宣布2025年10月起涨价 咖啡产品提价20-30日元 其他产品提价20日元 [16] - 康乐卫士重组三价HPV疫苗上市申请获受理 为国内首个申报的三价HPV疫苗 [17][18] - 腾讯音乐集团正与喜马拉雅就收购事宜进行磋商 [18]
香港交易所(00388)斥资63亿港元购置永久总部物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4-24 17:31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Aurora以63亿港元总代价购入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物业 [1] - 物业总实用面积达14.7万平方尺,包括交易广场一期第42至50楼全层及平台1-2楼多个商铺 [1] - 香港置地附属公司作为卖方,并同意承担最高4亿港元的优化项目工程费用 [1] 物业资产特征 - 标的物业位于香港中环核心商业区优质甲级写字楼及商场综合体内 [1] - 交易广场由香港置地发展兴建,现大部分权益由香港置地或其附属公司持有 [1] - 物业享有维多利亚港景观及便捷交通连接,是香港金融大会堂所在地及重要金融活动举办场所 [2] 战略意义与效益 - 收购提供永久办事处选址,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领先金融中心发展的长期承诺 [2] - 优化工程将满足集团长期业务发展需求,促进与持份者联系并巩固全球交易所地位 [2] - 自置物业提升房地产周期韧性,通过拥有资产实现最大效益并节省长远租金开支 [2] - 香港交易所可维持营运灵活性,继续租用交易广场部分楼层作为补充 [2]
港交所宣布63亿港元战略投资交易广场,用于集团总部建设
快讯· 2025-04-24 17:27
交易概况 - 香港交易所与置地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购买交易广场第一座最高九层办公楼及部分相邻区域[1] - 投资总额为63亿港元用于购买商业楼面作为集团总部[1] - 签署长期租约涉及交易广场第二座现已租用的多个楼层[1] 战略合作 - 置地公司将额外投入4亿港元优化与香港交易所相关的周边设施[1] - 新增带有香港交易所品牌的标志和设计主题作为长期战略合作的一部分[1] - 该交易是双方长期战略合作的组成部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