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交易所(00388)
icon
搜索文档
港交所上半年业绩创新高新股集资额居全球首位
齐鲁晚报· 2025-08-21 05:1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和溢利创历来同期新高 [1] - 公司上半年集资额居全球首位 [1] 业务运营 - 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1] - 香港新股市场在今年延续强劲增长 [1] 管理层评价 - 公司行政总裁表示今年开局良好 [1]
港交所上半年业绩大增,IPO火爆,CEO回应24小时交易可能性
搜狐财经· 2025-08-21 04:45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含其他收益)达141亿港元,同比增长33% [1] - 主要业务收入为130亿港元,同比增长32% [1] - 税后盈利达到85亿港元,同比增长39% [1] - 平均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95% [1] 业务驱动因素 - 现货交易、衍生品交易及沪深港通成交量显著增长推动业绩 [1] - 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32% [4] - 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110亿港元,为去年同期近三倍 [4] - 沪深港通业务收入18.13亿港元,同比增长51% [4]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构成 - 港股二级市场散户占比仅10% [5] - 港股通南向资金占比23% [5] - 国际投资者和本土资金构成市场主要参与者 [5] - 国际投资者对港股IPO参与度极高 [5] IPO市场动态 - 超过230家企业递交IPO申请 [1] - 上半年44宗新股上市,集资额1094亿港元,为去年同期8倍多 [5] - 再融资规模超2400亿港元,创2021年以来半年度最高纪录 [5] - "科企专线"新增50家18A和18C章节申请 [5] 战略定位与发展趋势 - 港交所与内地交易所形成错位互补,服务中国企业出海需求 [1] - 国际资金回流中国资产,美元资产分散配置趋势显现 [4] - 全球投资者多元化跨地域、跨资产类别投资需求增加 [4] - 交易所提供保密IPO申请机制,适用于敏感技术企业 [5] 运营优化与展望 - 将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以提升效率并与全球市场接轨 [5] - 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下降及购置物业可能影响下半年投资收益 [5]
港交所上半年业绩刷新同期历史纪录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03:1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2] - 净利润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44.42亿港元,同比增长41% [2][3] - 中期股息总额约76亿港元,分红比例接近净利润的90% [3] 市场表现 - 港股现货市场日均成交额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 [3] - 港股ETF市场日均成交金额338亿港元,同比增长184% [3] - 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17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港股通日均成交额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 [3]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 [3] 新股市场 - 上半年44家公司上市,新股集资总额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716% [4] - 宁德时代集资410亿港元,为2021年2月以来港股最大规模IPO [4] - 截至6月底处理中的IPO申请达207宗,较去年底的84宗增长超过一倍 [4] 业务发展 - 推出"科企专线"后新增50家以18A和18C规则申请IPO的企业 [6] - 技术系统将在年底前支持T+1结算周期 [6] - 下半年计划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及优化IPO定价新规 [6] 行业地位 - 新股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2] - 吸引恒瑞医药、三花智控等大型内地企业及泰国IFBH等国际发行人上市 [4] - 沪深港通北向及南向成交额均创历年同期新高 [3]
港交所上半年新股集资额1094亿港元
深圳商报· 2025-08-21 00:57
由于提供的新闻内容仅包含文章来源信息(深圳商报),未提供具体新闻正文内容,无法提取核心观点或进行目录分类总结。建议补充完整新闻文本后再进行分析 [2]
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行政总裁陈翊庭:还有近230家公司的递表正在处理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0:4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为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 [1] - 股东应占溢利为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创历史新高 [1] - 中期股息每股6.00港元,同比上升38% [1] 上市业务 - 上半年迎来44家上市公司,新股集资总额达1094亿港元,位居全球首位 [1] - 新股集资额同比增长716%,创2021年以来最佳半年度表现 [1] - 目前有近230家公司的递表正在处理中,大量企业正与港交所接洽 [1] 市场表现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 [3] - 期货及期权产品平均每日成交合约超过170万张,同比增长11% [3] - 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338亿港元,同比上升184% [3] - 沪深港通北向及南向资金成交额均创历年同期新高 [3] - 债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同比上升3%,创下新高 [3] 科企专线 - 已收到50家公司以18A或18C规则申请IPO [3] - 18A针对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18C针对特专科技领域如AI、半导体、新能源等 [3] - 允许企业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但招股时需公开信息 [3][4] 交易机制优化 - 全球88%股票交易价值将在2027年底来自T+1或T+0结算市场 [6] - 自2023年7月起就缩短结算周期展开市场咨询 [6] - 8月4日已实施首阶段最低报价单位下调措施 [7] - 港股存在约40种不同手数单位,统一单位需考虑市场参与者系统准备 [7] 市场可及性 - 过去几年已推进多项优化,如完善互联互通交易日历 [5] - 黑色暴雨警告期间日均成交额均超过2000亿港元 [5] - 延长交易时间至24小时需评估对系统稳健性的影响 [5]
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创半年度历史新高;天岳先进上市首日收涨6.4%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0:44
港交所2025年中期业绩 - 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40.76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均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1] - 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体现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领先地位 [1] 天岳先进上市表现 - 天岳先进上市首日股价收涨6.4%,每股发售价42.80港元,共发行4774.57万股股份 [2] - 公司是全球排名前三的碳化硅衬底制造商,专注于研发与产业化 [2] 卓创资讯拟赴港上市 - 卓创资讯公告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3] - 公司为国内领先的大宗商品信息服务企业,上市计划将助力开拓国际市场 [3] 翰森制药配售筹资 - 翰森制药拟以每股36.30港元配售1.08亿股,占扩大后总股本的1.78%,配售价较前一交易日折让6.49% [4] - 预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8.97亿港元,将用于改善财务状况及支持研发与业务扩展 [4] 港股行情 - 恒生指数8月20日上涨0.17%,报25165.94点 [5] - 旧生科技指数微跌0.01%,报5541.27点 [5] - 另一指数上涨0.08%,报9013.27点 [5]
沪深股通升高三成 互联互通笃行不怠
新华社· 2025-08-21 00:08
沪深港通成交表现 - 沪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人民币1713亿元 同比上升32% [1] - 港股通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110亿港元 是2024年上半年的近3倍 [1] - 港股通占2025年上半年现货市场成交量的23% [1] 南向资金流动特征 - 南向资金在8月15日单日净买入358.76亿港元 创历史新高 [2] - 截至8月19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9500亿港元 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 [2] - 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改变港股市场资金结构和参与者构成 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成为主要力量 [2] 香港交易所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为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 创半年度历史新高 [3]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 按年上升118% [3] - 上半年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1] 市场机制与结构变化 - 互联互通机制使内地投资者更便捷配置港股资产 [1] - 资金流入改善市场流动性 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逐步提升 [2] - 人民币计价股票拟纳入港股通 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机制 [3] 港股市场吸引力 - 港股估值相对较低 部分蓝筹具备高股息优势 [1] - 国际资本增配港股资产 包括欧美主权基金和对冲基金 [3] - 优质A股企业选择赴港二次上市 拓展全球融资渠道 [2]
港交所业绩创新高!最新回应IPO及24小时交易等热门话题
券商中国· 2025-08-20 23:2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41亿港元同比增长33% 主要业务收入130亿港元同比增长32% 税后盈利85亿港元同比增长39% 创历史半年新高[1][4] - 第二季度收入及溢利创季度历史新高 受益于现货及衍生品市场成交量增长[7] - 上半年平均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95% 带动现货收入同比增长39% 股票及金融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29%[7] - 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32% 港股通日均1110亿港元为去年同期近3倍 两者贡献收入18.13亿港元同比增长51%[7] 市场交易 - 现货交易、衍生品交易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1] - 港股二级市场投资者结构中散户占比仅10% 港股通南向资金占比23% 其余为国际投资者和本土资金[7] - 公司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以提升效率并与全球市场接轨[10] IPO与融资 - 上半年新股上市44宗 新股集资额1094亿港元为去年同期8倍多 再融资规模超2400亿港元 均为2021年以来最高半年度纪录[8] - 当前港股IPO递表企业超过230家 上半年审核通过50家IPO[2][8] - 自"科企专线"推出后新增50家18A和18C章申请企业[8] - 允许保密形式递交IPO申请 涉及未盈利或核心技术敏感企业 后续需在招股时公开披露[9] 投资收益 - 上半年保证金投资收益净额同比上升14% 因平均保证金上升及非经常性外汇收益[10] - 预计下半年投资收益可能下降 因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下降及购置物业影响[10] - 赎回70亿港元委托投资外部组合 63亿港元用于购置总部物业[10] 战略方向 - 与内地交易所错位互补发展 重点服务有出海计划的中国企业[2][8] - 国际资金回流中国资产 全球资金寻求跨地域跨资产类别多元化配置[7] - 持续优化交易机制 但24小时交易需审慎研究因可能存在技术风险[2]
香港交易所(00388):成交额支撑单季利润再创新高
国金证券· 2025-08-20 23: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实现营业收入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1] - 25Q2归母净利润44.42亿港元,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9%,单季度利润再创历史新高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0/180/196亿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6%/9% [3] - 现价对应PE为33/31/29倍 [3] 业绩简评 - 1H25现货、衍生品、商品、数据及连接、公司项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62%/15%/8%/5%/28%,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8%/25%/11%/8%/9% [1] - 1H25交易及交易系统使用费、联交所上市费、结算及交收费、存管托管及代理人服务费、市场数据费、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分别为49%/13%/48%/23%/6%/14%,占营收比重分别为35%/6%/22%/5%/4%/20% [1] 经营分析 交易费 - 1H25联交所股本证券日均成交额2,228亿港元,同比增长122%;港股通、陆股通日均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96%、32% [2] - 1H25联交所股本证券交易费收入同比增长112%至25.56亿港元,陆股通交易费收入同比上升32%至2.86亿港元 [2] - 1H25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交易费同比大幅增长64%,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72% [2] - 1H25 LME交易费及LME Clear结算费分别同比增长6%/7%,收费交易合约日均成交量同比提高3% [2] 上市费 - 1H25港股一级市场显著回暖,联交所新上市公司44家,同比增加14家,IPO及再融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16%/230% [2] - 宁德时代募资410亿港元,是2021年以来香港最大规模新股 [2] - 截至1H25末,处理中的IPO申请数量达207宗(vs2024年末的84宗) [2] - 1H25新上市衍生权证、牛熊证数量同比增长35%至20,222只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8,230/29,840/32,018百万港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6%/7% [7]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3.48/14.22/15.43港元 [7] - 预计2025-2027年ROE为30.5%/30.7%/32.0% [7]
财经观察|沪深股通升高三成 互联互通笃行不怠
新华网· 2025-08-20 22:57
沪深港通成交表现 - 沪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人民币1713亿元 同比上升32% [1] - 港股通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110亿港元 是2024年上半年的近3倍 [1]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金额创历史新高 本月15日成交净买入358.76亿港元 [2] 南向资金流动特征 -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9500亿港元 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 [2] - 内地资本寻求多元化投资渠道带动离岸市场参与度提高 港股通占现货市场成交量23% [1] - 南向资金改变港股市场资金结构和参与者构成 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成为主要力量 [2] 香港交易所业绩表现 - 香港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为140.76亿港元 同比上升33% [3]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 按年上升118% [3] - 上半年收入及溢利均创集团半年度历史新高 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 [1] 市场机制与发展前景 - 互联互通机制使内地投资者更便捷配置港股资产 港股低估值和高股息优势形成吸引力 [1] - 计划将人民币计价股票纳入港股通 深化香港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机制 [3] - 资金流入改善市场流动性 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逐步提升反映市场信心恢复 [2]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 - 欧美主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等国际资本增配港股资产 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 港股通成交量扩大香港资本市场服务内地经济能力 促进双向开放 [2] - 优质A股企业选择赴港二次上市 借助香港市场拓展全球融资渠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