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交易所(00388)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GS.N):上调香港交易所(00388.HK)目标价2%至38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快讯· 2025-05-02 11:30
目标价调整 - 高盛上调香港交易所目标价2%至386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港交所:会商讨明年核数师是否续聘普华永道,预计投资10亿港元至领航星衍生产品平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1 09:16
港交所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 一季度收益达69亿港元,同比上升32%,环比上升7% [1] - 股东应占溢利约为41亿港元,同比上升37%,环比上升8% [1] - 两项指标均创历史季度新高 [1] 股东大会讨论事项 - 决定2025年度继续聘用普华永道为核数师,2026年是否更换仍在商讨 [1] - 拟斥资63亿港元向香港置地购买中环交易广场办公楼物业 [1][2] - 明确表示不会取消实体股东大会,并考虑让内地投资者参与 [2] 物业收购战略意义 - 收购交易广场第一座九层办公楼及相邻区域,用于总部建设 [2] - 香港置地很少出售中环物业,此次收购反映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2] - 港交所在交易广场运营已超过40年,视其为"家" [2] 衍生产品平台投资计划 - 预计投资10亿港元开发领航星衍生产品平台(ODP) [3] - 目的是维持竞争优势,因衍生品市场竞争激烈 [3] - 2025年年中起将在领航星综合现货平台引入新交易后功能 [3] 一季度市场表现 - 衍生产品合约日均成交186.6万张,同比上升24%,环比上升13% [4] - 股本融资总额位居全球第二,新股市场强劲增长 [4] - 股本证券集资额是2024年一季度的近四倍 [4] 中概股回流情况 - 正在处理的新股上市申请达120宗,较去年底的84宗显著增加 [4] - 已建立便利中概股在港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监管框架 [4] - 自2018年以来已有33家中概股回流,总市值占在美中概股约七成 [4]
香港交易所(00388):2025年一季报点评:市场交投活跃,单季度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东吴证券· 2025-04-30 20: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 2025 年一季度业绩创新高,收入及其他收益 69 亿港元,同比+32%,归母净利润 41 亿港元,同比+37%,主要因投资气氛好转、内地投资者参与离岸市场带动港股现货市场成交额增长 [7] - 政策红利期叠加周期底部,看好香港交易所α与β同步优化,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 149.34 亿、156.73 亿、165.73 亿港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14%、5%、6%,当前股价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28.9x、27.6x、26.1x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收盘价 340.80 港元,一年最低/最高价 218.40/397.80 港元,市净率 8.32 倍,港股流通市值 432,078.81 百万港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 40.98 港元,资产负债率 86.19%,总股本 1,267.84 百万股,流通股本 1,267.84 百万股 [6] 各业务板块表现 - 现货分部:2025 年一季度收入 33 亿港元,同比+75%,收入占比 48%,现货市场日均交易额同比+153%至 2250 亿港元,沪深港通北向及南向每日平均成交额分别为 1911 亿元和 1099 亿港元,分别+44%和+255%,债券通北向通日均交易额 463 亿元,同比+2%,联交所 IPO 发行 17 家,同比增加 5 家,总融资额 19 亿港元,同比+290% [7] - 衍生产品市场:2025 年一季度股本证券及金融衍生品分部收入 17 亿港元,同比+9%,衍生产品平均每日成交合约张数创历史新高,达 187 万张,同比+24%,联交所牛熊证及权证等日均交易额基本持平,交易总数同比+68%,期交所衍生品合约和联交所期权合约平均每日成交张数分别同比+5%和 50%,新上市权证、牛熊证数量分别同比+24%、+48% [7] - 商品分部:2025 年一季度收入 7 亿港元,同比+11%,2024 年 LME 收费交易的日均成交总额同比+6% [7] - 数据及连接分部:2025 年一季度收入 5 亿港元,同比+4%,主要因客户使用量增加导致网络及设备托管服务费分别增加 10%及 8% [7] - 公司项目:2025 年一季度公司项目收入 5 亿港元,同比 - 1%,公司内部投资收益 3.8 亿港元,同比+3%,年化投资净回报 5.47%,同比 - 0.69pct,主要因外部投资组合投资收益下滑 [7] 主要核心假设 - 交易市场指标:联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金额 2023 - 2027E 分别为 105.0、131.8、175.0、183.8、192.9 十亿港元,增速分别为 - 16%、26%、33%、5%、5%等 [14] - 上市数据:主板新上市公司数目 2023 - 2027E 均为 68 家,创业板新上市公司数目 2024 - 2027E 分别为 3、3、4、4 家等 [14] 港交所可比公司估值 - 与纳斯达克、洲际交易所、伦敦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相比,港交所 2025 年 PE 为 28.9 倍,PB 为 7.9 倍,ROE 为 23.5%,股息率为 2.7% [15] 香港交易所三大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2024A - 2027E 资产总计分别为 381,629、399,288、417,159、438,042 百万港元等 [16] - 利润表:2024A - 2027E 营业收入分别为 22,374、25,538、27,058、28,833 百万港元等 [16] - 主要财务指标:2024A - 2027E 每股收益分别为 10.29、11.78、12.36、13.07 港元等 [16]
股东质疑普华永道审计!港交所回应:会商讨更换事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20:20
港交所一季度业绩 - 收入及净利润创史上新高,收入达68.57亿港元(同比+32%),净利润40.77亿港元(同比+37%)[1] - 资本开支同比上升73%,主要因现货结算系统升级及LME新交易平台开发[1] 市场交易数据 - 港股日均成交金额创新高至2427亿港元,ETP日均成交金额达394亿港元[2]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金额及场外结算金额均创历季新高[2] 新股上市表现 - 2025年Q1共有17家公司上市,总集资额187亿港元,为2024年同期的近四倍[4] - 港股市场位居全球五大新股市场之一[4] 核数师争议 - 股东质疑普华永道继续担任外聘核数师的资格,但决议案以86.52%赞成率通过(其他议案赞成率均超90%)[9] - 公司明确2025年不更换核数师,2026年更换计划待商讨[9] 普华永道业务动态 - 2024年服务30家A股上市公司(2家IPO,28家已上市),较2023年105家显著减少[9] - 品牌焕新涉及视觉形象、标识系统升级及引入"动能标识"设计[9] (注:表格数据因格式问题未纳入关键要点总结)
普华永道遭港交所股东质疑:担心其核数工作质量
快讯· 2025-04-30 17:54
股东质疑与公司回应 - 股东质疑普华永道因恒大事件被多家公司解聘及人员流失问题 可能影响其审计工作质量 [1] - 公司回应称其规模庞大 聘任核数师有详细流程 明确表示2025年不会更换审计师 [1] - 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商讨2026年是否更换审计师 [1] 决议案投票结果 - 聘用普华永道为外聘核数师的决议案获得通过 但赞成率仅为86.52% [1] - 其他决议案赞成率均超过90% 显著高于审计师聘任案的通过率 [1]
香港交易所(00388):成交额高增驱动业绩创新高,关注中概股回流、A+H上市维持港股高活跃度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30 17: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成交量高增驱动港交所 1Q25 总营收、净利润均创同期历史新高,经营效率同比提升 [1] -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市场高活跃+中概股回流预期背景下关注港交所配置价值 [5]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营业收入 - 2024 年为 223.74 亿港元,同比增长 9%;2025Q1 为 68.57 亿港元,同比增长 32%;预计 2025E 为 278.36 亿港元,同比增长 24%;2026E 为 288.02 亿港元,同比增长 3%;2027E 为 295.77 亿港元,同比增长 3% [2] 归母净利润 - 2024 年为 130.5 亿港元,同比增长 10%;2025Q1 为 40.77 亿港元,同比增长 37%;预计 2025E 为 164.21 亿港元,同比增长 26%;2026E 为 168.87 亿港元,同比增长 3%;2027E 为 172.36 亿港元,同比增长 2% [2] 每股收益 - 2024 年为 10.29 元/股,2025Q1 为 3.23 元/股,预计 2025E 为 12.95 元/股,2026E 为 13.32 元/股,2027E 为 13.59 元/股 [2] 净资产收益率 - 2024 年为 24.23%,预计 2025E 为 29.20%,2026E 为 28.83%,2027E 为 29.09% [2] 市盈率 - 2024 年为 32.6,预计 2025E 为 25.9,2026E 为 25.2,2027E 为 24.7 [2] 市净率 - 2024 年为 7.9,预计 2025E 为 7.6,2026E 为 7.3,2027E 为 7.2 [2] 市场数据 - 2025 年 04 月 29 日收盘价为 335.40 港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为 8067.94,52 周最高/最低为 397.80/218.40 港币,H 股市值为 4252.32 亿港币,流通 H 股为 1267.84 百万股,汇率(人民币/港币)为 1.0770 [3] 收入拆分 分部收入同比情况 - 现货 33.0 亿港元,同比增长 75%;股本证券及衍生品 17.2 亿港元,同比增长 9%;商品 7.5 亿港元,同比增长 11%;数据及连接 5.5 亿港元,同比增长 4%;公司项目 5.5 亿港元,同比增长 5% [5] 按收费类型拆分收入及占比 - 交易费 25.3 亿港元,占比 40%;结算及交收费 16.0 亿港元,占比 25%;投资收益 13.3 亿港元,占比 21%;上市费 4.1 亿港元,占比 6%;存托管及代理人服务费 2.3 亿港元,占比 4%;市场数据费 2.8 亿港元,占比 4% [5] 市场活跃度情况 现货 - 4Q24 港股 ADT 2427 亿港元,同比增长 144%,环比增长 30%;其中,南向 1099 亿港元,同比增长 255%,环比增长 41%,贡献港股 ADT 提升至 23%;北向 ADT 1911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44%,环比下降 17%,沪深港通贡献交易及结算费 7.57 亿港元,同比增长 78%,占比港交所交易及结算费 18% [5] ETP - 1Q25 ETP ADT 为 394 亿港元,同比增长 197%,1Q25 新增 17 只新 ETP 产品,含全球最大的纳斯达克 100 指数 ETF [5] 衍生品 - 1Q25 衍生品 ADV 186.6 万张,同比增长 24%,环比增长 13% [5] 港股 IPO 情况 - 1Q25 港股市场新增 IPO 17 家,募资 187 亿港元,同比增长 290%,环比下降 41%,股本融资额位居全球第 2;截止 1Q25 末,处理中的 IPO 申请数量为 120 宗 [5] 投资收益情况 总体情况 - 1Q25 港交所投资收益 13.33 亿港元,同比下降 1%,环比增长 11%,净利润贡献度为 33% [5] 分拆情况 - 公司资金:1Q25 公司平均资金为 377 亿港元,同比增长 9%,委外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18%,年化投资回报下行至 5.47%;保证金:报告期保证金平均资金 1821 亿港元,规模加权收益率 1.52%;结算所基金:报告期保证金平均资金 275 亿元,规模加权收益率 1.88% [5] 合并利润表 收入及收益 - 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联交所上市费、结算及交收费等各项收入及收益在 2023 - 2027E 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6] 支出 - 职工薪酬、其他支出等营业支出在 2023 - 2027E 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6] 利润 - EBITDA、税前利润、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等在 2023 - 2027E 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6]
香港交易所(00388)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4-30 17:23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和其他收入为69亿港元,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7%[8]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41亿港元,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8%[10] - 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业务收入为63亿港元,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5%[14] - 2025年第一季度的EBITDA为53亿港元,同比增长42%[14] - 2025年第一季度的EBITDA利润率为78%[14] - 2025年第一季度的运营利润为48.96亿港元,同比增长46%[56] - 2025年第一季度的税前利润为48.79亿港元,同比增长45%[56] - 2025年第一季度的每股基本收益为3.23港元,同比增长37%[56]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的日均交易量(ADV)为190万合约,同比增长24%[11] - 北向股票通的日均交易额(ADT)同比增长44%[11] - 南向股票通的日均交易额创下季度新高,同比增长255%[11] - 2025年第一季度的平均每日成交额(ADT)为242.7亿港元,同比增长144%[56] - 股票通北向交易的平均日交易量达到191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4%[67] - 南向交易的平均日交易量达到1099亿港元,同比增长255%[67] 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IPO融资总额为187亿港元,几乎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四倍[37] - 2025年第一季度,股票通产生的收入为9.42亿港元,同比增长61%[65] - 股票通的收入占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和其他收入的14%(2024年第一季度为11%)[67] -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交易所的交易量中,前十大二次上市和双重主板上市的股票市值分别为2432亿港元(阿里巴巴)和521亿港元(京东)等[63] 未来展望 -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交易所的ADR转换和交易迁移持续增长[62] - 2024年10月8日,北向交易创下5101亿人民币的记录,南向交易创下2803亿港元的记录[66] -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交易所的股票通交易量和收入均显著增长,反映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增强[67] 运营费用 - 运营费用同比增长7%,反映出对人才、基础设施和运营卓越的审慎投资[32] - 净投资收入为13.33亿港元,同比略降[25]
4月30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BlackRock)在美团-W的持股比例于04月24日从5.51%升至6.04%。
快讯· 2025-04-30 17:13
文章核心观点 贝莱德在美团 - W 的持股比例于 4 月 24 日从 5.51%升至 6.04% [1] 分组1 - 贝莱德在美团 - W 的持股比例于 4 月 24 日从 5.51%升至 6.04% [1]
港股香港交易所(00388.HK)涨超2%,Q1净利润为40.77亿港元,同比增长37%。
快讯· 2025-04-30 13:07
公司业绩 - 港股香港交易所(00388HK)股价上涨超过2% [1] - Q1净利润达到4077亿港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37% [1]
香港交易所(00388.HK):一季度期内平均每日成交金额、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及交易所买卖产品(ETP)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分别创下2427亿元、1099亿元和394亿元的历季新高。
快讯· 2025-04-30 12:16
文章核心观点 香港交易所一季度期内平均每日成交金额、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及交易所买卖产品(ETP)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下历季新高 [1] 分组1 - 香港交易所一季度期内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创下2427亿元的历季新高 [1] - 香港交易所一季度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创下1099亿元的历季新高 [1] - 香港交易所一季度交易所买卖产品(ETP)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创下394亿元的历季新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