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佳景集团(00703)
icon
搜索文档
FUTURE BRIGHT(00703)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15 17: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UTURE BRIGHT HOLDINGS LIMITED 佳景集團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B ...
FUTURE BRIGHT(00703)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07 17:59
FUTURE BRIGHT HOLDINGS LIMITED * (Incorporated in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703) INTERIM REPORT 中期報告 2020 For identification purpose only 僅供識別 Contents 目錄 | Financial Highlights | 2 | | --- | --- | | 財務摘要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3 | | 主席報告 |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8 | | 管理層論述及分析 | | | Report on Review of Condensed Consolidated | 40 | | Interim Financial Statements | | | 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審閱報告 | | | Condensed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 42 | ...
FUTURE BRIGHT(00703)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07 16:4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营业额为1142308千港元,较2018年的1133308千港元增长0.8%[4] - 2019年毛利为797013千港元,较2018年的793172千港元增长0.5%[4] - 2019年经营毛利为123954千港元,较2018年的146818千港元下降15.6%[4] - 2019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76838千港元,较2018年的60125千港元增长526.8%[4] - 2019年普通经营亏损净额为360031千港元,较2018年的55144千港元增长552.9%[4] - 2019年每股基本亏损为54.28港仙,较2018年的8.66港仙增长526.8%[4] - 2019年每股特别末期股息为0,较2018年的1.0港仙下降100%[4] - 2019年资产总额为1737395千港元,较2018年的1800387千港元下降3.5%[4] - 2019年资产净额为641727千港元,较2018年的981501千港元下降34.6%[4] - 2019年资产负债比率为130.0%,较2018年的74.8%增长55.2%[4] - 公司本年度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768亿港元,2018年为约6010万港元[14][15] - 与2018年相比,本年度营业额增加约0.8%,销售成本增加约1.5%,直接经营开支增加约4.1%,行政开支增加约2.8%,财务成本增加约217.6%[14] - 本年度经营毛利较2018年下降约15.6%[14] - 本年度稳定毛利率约为69.8%,负EBITDA约为1.343亿港元,2018年毛利率约为70.0%,EBITDA约为1790万港元[17][18] - 本年度普通经营亏损净额为3.6亿港元,2018年约为5510万港元[17][18] - 2019年12月31日,主要投资物业估值约5.6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约5.05亿港元[19] - 公司于2019年第三及第四季度就主要投资物业录得横琴出售亏损及公允价值亏损净额约2020万港元[19] - 本年度公司整体其他全面收入约3510万港元,2018年为整体其他全面亏损约2020万港元[19] - 本年度,公司普通经营亏损净额为3.6亿港元,2018年约为5510万港元[2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与2018年相比,餐厅及工业餐饮业务同店表现增长2.4%,食品手信业务同店表现增长36.2%[17][18] - 本年度,公司连锁食肆业务上半年除非控股权益前亏损约2250万港元,下半年约1.563亿港元[25][27] - 本年度,澳门访客达3940万人次,较2018年增加10.06%,澳门博彩收益总额微跌3.5%,公司在澳门的食物及餐饮业务表现落后[25][27] - 本年度,公司按地理分部业绩为澳门亏损约1600万港元、中国大陆亏损约1.881亿港元、香港亏损约1.278亿港元、台湾亏损约4490万港元[26][28] - 本年度,公司同店增长整体增加约4.9%,香港餐厅及美食广场业务总营业额约9.501亿港元,较2018年降低约1.5%[26][28] - 本年度,公司日式餐厅总营业额约2.869亿港元,较2018年下降约9.6%[26][28] - 本年度,公司特许经营餐厅总营业额约2.214亿港元,较2018年下降约8.9%[26][28] - 公司工业餐饮业务2019年营业额约4070万港元,较2018年的约4870万港元下降约16.4%[32][34] - 公司日本食物及食材批发业务2019年营业额约4470万港元,较2018年增长约6.4%[33][35] - 公司食品手信业务2019年澳门营业额8620万港元,2018年为6970万港元[37] - 公司食品手信业务2019年中国大陆营业额1010万港元,2018年为270万港元[37] - 公司食品手信业务2019年香港营业额70万港元,2018年为490万港元[37] - 公司食品手信业务2019年台湾营业额370万港元,2018年为110万港元[37] - 公司食品手信业务2019年总营业额1.007亿港元,2018年为7840万港元[37] - 食品手信业务本年度营业额约1.007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810万港元,2018年营业额约784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870万港元[39] 业务运营与策略 - 公司关闭澳门3间餐厅、2间咖啡店、香港西九龙站美食广场及1间中国大陆餐厅,将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的餐厅改建,还开设多家餐厅和美食广场柜台[30] - 2020年公司计划在澳门新酒店开设美食广场和餐厅,改造餐厅,关闭部分表现不佳餐厅[30] - 公司自2019年6月关闭横琴岛澳门大学“食通天”饭堂,澳门中央食物及物流加工中心已投入运作[32][34] - 本年度管理层关闭澳门3间英记饼家店铺,2020年计划在澳门路氹葡京人及另一新酒店综合大楼各开设一间英记饼家店铺[39] - 2019年7月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将主要投资物业租给独立第三方,租期8年,租户自2020年4月起付租金[39] - 2019年12月公司以3亿人民币(约3.357亿港元)出售横琴土地相关股权及股东贷款,出售亏损约1.406亿港元[41] - 公司拟动用出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3.188亿港元,其中1.5亿港元偿还银行借贷,8000万港元用于食物及餐饮业务新开店,888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41] - 2020年2月公司暂时关闭澳门、香港及中国大陆大部分餐厅和商铺约两周,大幅削减一季度收益贡献[41] - 公司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运营环境严峻,已采取成本节约措施[41] - 公司当前业务策略是除已承诺的外,不在大中华区开新餐厅[46] - 管理层将继续拓展海外分销商,在海外市场分销食品手信产品[46] - 公司业务策略为不在大中华地区(已开展业务地区除外)开设新餐厅,同时物色海外分销商分销食品手信产品[47]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本年度,涉及环境、社会及管治指引各层面的一般披露,董事会已确认资料可靠准确[49] - 公司在编制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时咨询了内外部持份者,委聘专业公司起草并进行跨部门审阅分析[49] 公司组织与管理 - 董事会董事具备不同技能和经验,主席负责编制及批准公司发展、业务策略等,董事总经理及高级管理人员团队负责日常管理[52][53] - 公司运营总办事处位于澳门,负责所有店铺、餐厅、中央厨房及物流中心的整体管理及监督,定期检讨环境和社会问题[55] - 公司设有食品安全部,餐厅和零售店铺有各级管理人员,员工分为厨房部和用餐服务部[55] - 公司中央厨房及物流中心位于澳门,为澳门餐厅采购、运送及分配食材,香港有较小规模中央厨房[57][60] - 公司委任独立专业公司对内部控制及风险系统进行年度审阅并编制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58][60] - 董事会定期检讨、处理及呈报环境、社会及管治指引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采纳并实施最新策略和政策[59][60] 环境指标数据变化 - 2019年氮氧化物总排放量为187.2千克,2018年为166.0千克,2019年较2018年增长约12.8%[66] - 2019年硫氧化物总排放量为1.4千克,2018年为1.5千克,2019年较2018年下降约6.7%[68] - 2019年悬浮粒子总排放量为3.7千克,2018年为3.5千克,2019年较2018年增长约5.7%[72] - 2019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977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18988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19年较2018年增长约4.1%[73][77] - 2019年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023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175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77] - 2019年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753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1700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77] - 2019年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09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237公吨二氧化碳当量[77] - 2019年公司产生的估计无害废弃物中,厨余296公吨,2018年为292公吨;废油74,096公升,2018年为79,169公升;纸张60公吨,2018年为57公吨[87] - 2019年公司总耗电量为21,370,172千瓦时,2018年为20,739,171千瓦时,整体增长3.0%;其中澳门2019年为12,430,047千瓦时,2018年为12,267,339千瓦时;广东2019年为3,768,179千瓦时,2018年为5,256,559千瓦时;香港2019年为3,794,350千瓦时,2018年为3,213,010千瓦时;台湾2019年为1,377,596千瓦时,2018年为2,263千瓦时[97] - 2019年公司总燃料耗用量为51,722公升,2018年为49,602公升;其中澳门2019年为43,191公升,2018年为39,333公升;广东2019年为1,961公升,2018年为4,281公升;香港2019年为6,570公升,2018年为5,988公升;台湾2019年无数据,2018年无数据[97] - 2019年公司总燃气耗用量为34.08百万兆焦耳,2018年为29.31百万兆焦耳,整体增长16.3%;其中澳门2019年为15.02百万兆焦耳,2018年为12.51百万兆焦耳;广东2019年为7.31百万兆焦耳,2018年为8.02百万兆焦耳;香港2019年为8.82百万兆焦耳,2018年为8.78百万兆焦耳;台湾2019年为2.93百万兆焦耳,2018年无数据[99] - 2019年公司总耗水量为427,623立方米,2018年为481,216立方米,整体下降11.1%;其中澳门2019年为286,199立方米,2018年为307,447立方米;广东2019年为73,867立方米,2018年为103,094立方米;香港2019年为42,801立方米,2018年为70,675立方米;台湾2019年为24,756立方米,2018年无数据[101] - 2019年纸张总消耗量为165.7公吨,2018年为161.0公吨;塑料总消耗量2019年为35.6公吨,2018年为42.9公吨;金属总消耗量2019年为66.0公吨,2018年为46.8公吨[105] - 2019年年度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6.8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每百万港元收益,较2018年的17.3增长3.0%[108] - 2019年年度总能源强度为25,896千瓦小时/每百万港元收益,较2018年增长5.9%[108] - 2019年年度总耗水量密度为374立方米/每百万港元收益,较2018年的425降低12.0%[110] 环境目标与措施 - 公司计划自2020年至2022年减少营运中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3%(按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每百万港元计)[114] - 公司计划自2020年至2022年减少营运中总耗水量密度3%(按立方米/每百万港元计)[114] - 公司计划自2020年至2022年减少总包装材料(包括办公室用纸)消耗密度3%(按公吨/每百万港元计)[114] - 公司采取源頭減廢及重用政策,包括使用LED照明、节能变频器、变制冷剂流量系统冷气机、节水式水龙头、外墙种植绿色植物等[117] - 公司食品手信业务尽量使用轻质包装材料,鼓励餐厅及商铺重用二手厨房设备及翻新动产,办公室重复用纸[117] - 公司鼓励客户负责任地消费食物,从源頭避免厨余[117] - 购买新照明装置时,选用的慳电胆所用能源较亮度相同的标准灯泡低75%[131] - 夏季时,尽量将办公室温度调至25.5°C[133] - 公司鼓励员工重视节能措施并探索新思维,采取多项措施减少废气、温室气体排放等[131] - 公司明白回收重要性,向员工发出回收指引并参与回收计划[121] - 公司鼓励使用自然光、节能灯泡、调光器等进行节能[131] - 公司避免在阳光直射处安装空调,定期检查空调系统是否泄漏[133] - 公司尽量以电子方式发布信息,为打印机预设双面打印模式[133] - 公司确定设施用水需求并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漏水水龙头[135] - 公司在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食堂设置绿色垃圾箱收集不含塑膠物质的废物[135] - 公司利用大学的厨余回收机收集及处理厨余,降低对环境的危害[137] 供应商采购情况 - 澳门本地供应商136家,采购率61%;海外
FUTURE BRIGHT(00703)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03 16:3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63,527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4.4%[4] - 2019年上半年毛利为394,492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4.0%[4]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毛利为59,870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下降17.2%[4] - 2019年上半年EBITDA为 -14,86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37,353千港元[4]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9,705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366.0%[4] - 2019年上半年普通经营亏损净额为49,447千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79.7%[4]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0.03港仙,较2018年同期增加366.5%[4] - 2019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2,070,765千港元,较2018年增加15.0%[4] - 2019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905,049千港元,较2018年下降7.8%[4] - 2019年同期公司整体其他全面亏损约7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30万港元有所减少[15] - 公司2019年上半年营业额约为5.635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396亿港元增加4.4%[43][44][46][49] - 公司过去三个中期期间营业额分别为2019年5.635亿港元、2018年5.396亿港元、2017年4.336亿港元[46] - 公司2019年上半年食物及餐饮业务营业额约5.25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5.096亿港元增加3.0%[46][47] - 公司2019年上半年食品手信业务营业额约385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3000万港元增加28.3%[46][47] - 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营业额为2.956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836亿港元增加4.2%[49] - 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营业额为2.67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56亿港元增加4.6%[49] - 董事决定不就2019年上半年宣派或派付特别中期股息,2018年同期特别中期股息为每股1.0港仙[37][38] - 2019年第二季度公司总营业额为26790万港元,较2018年增长4.6%[55] - 2019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业额为56350万港元,较2018年增长4.4%[58]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为39450万港元,较2018年增加约4.0%,毛利率约为70.0%,较2018年减少约0.2%[76][77][78] - 2019年第一季度毛利为20690万港元,较2018年增长4.0%;第二季度毛利为18760万港元,较2018年增长4.0%[7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毛利约为5990万港元,较2018年减少约17.2%,经营毛利率约为10.6%,较2018年下降约2.8%[81][82][83] - 2019年第一季度经营毛利为3860万港元,较2018年下降15.7%;第二季度经营毛利为2130万港元,较2018年下降19.6%[84] - 2019年上半年公司EBITDA约为负148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正3730万港元,负EBITDA主要因主要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2400万港元[86][87]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未计及相关折旧等前溢利约为正6430万港元[86][87] - 2019年EBITDA为 -1480万港元,2018年为3730万港元,2017年为2830万港元;EBITDA对营业额比率2019年为 -2.6%,2018年为6.9%,2017年为6.5%[88] - 2019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97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约1490万港元上升约367.7%;该亏损对营业额比率2019年为 -12.4%,2018年为 -2.8%,2017年为 -3.9%[89][90][91] - 2019年普通经营亏损净额约494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约2750万港元增加79.7%;该亏损净额对营业额比率2019年为 -8.8%,2018年为 -5.0%,2017年为 -6.7%[93][94][95] -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760万港元,2018年为溢利620万港元;第二季度亏损5210万港元,较2018年的2110万港元增加146.9%[9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食物及餐饮业务亏损3070万港元,较2018年的2490万港元增加23.2%;食品手信业务亏损810万港元,较2018年的900万港元减少10.0%;物业投资业务亏损2370万港元,2018年为溢利2600万港元;其他收益、公司薪金及未分配开支亏损720万港元,较2018年的700万港元增加2.8%[10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澳门地区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540万港元,较2018年增长8366.6%;中国大陆地区亏损1820万港元,较2018年减少3.7%;香港地区亏损1980万港元;台湾地区亏损630万港元;总计亏损6970万港元,较2018年增长367.7%[10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0.03港仙,较2018年同期的2.15港仙增加约366.5%[108][109][11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按照普通经营亏损净额计算之每股基本亏损约为7.12港仙,较2018年同期的3.96港仙增加约79.7%[110][11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约为6370万港元,2018年同期约为3070万港元[114][115][116] - 2019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额约为9.05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9.815亿港元轻微减少约7.8%[117][118][119]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每股资产净额-基本为1.303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414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1.505港元[11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食物及餐饮业务营业额为5.25亿港元,同比增长3%,占集团营业额约93.2%[123] - 2019年上半年公司食物及餐饮业务经营毛利为6500万港元,同比下降18.7%,经营毛利率为12.3%,同比下降3.3%[123] - 2019年上半年物业投资业务亏损净额约237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纯利2600万港元[14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1.28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905亿港元减少[14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有息银行贷款约4.921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4.625亿港元增加[14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受限银行存款、银行透支、现金及银行结余共计约4560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8340万港元减少[147]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1.287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905亿港元[150]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受限制银行存款、银行透支、现金及银行结余共约456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8340万港元[150]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受限制银行存款约为249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420万港元[150] - 2019年6月30日集团计息贷款约为4.921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625亿港元[150] - 2019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22.4%,2018年6月30日为74.8% [151]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对总负债之比率为1.77,2018年12月31日为2.20 [151][15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并无牵涉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2018年12月31日为无[152][154] - 2019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63,52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539,693千港元[191] - 2019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69,035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60,435千港元[191]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毛利为59,87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72,339千港元[191] - 2019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68,767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3,267千港元[191] - 2019年上半年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69,509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8,609千港元[191] - 2019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0.03港仙,2018年同期为2.15港仙[191] - 2019年上半年摊薄每股亏损为10.03港仙,2018年同期为2.15港仙[191]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3.9340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0.93272亿港元增长约27.45%[194]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6.77358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7.07115亿港元下降约4.21%[194] - 2019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20.70765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8.00387亿港元增长约15.02%[194]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5.4869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4.16601亿港元增长约31.71%[194]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17026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4.02285亿港元增长约53.38%[196] - 2019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1.65716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8.18886亿港元增长约42.35%[196] - 2019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9.05049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9.81501亿港元下降约7.79%[19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亏损6876.7万港元[20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海外业务换算汇兑差额为亏损74.2万港元[200] - 2019年公司派发予本公司拥有人之股息为694.3万港元[200] 各业务线同店表现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餐厅及美食广场柜台同店表现下降3.0%,食品手信店同店表现下降8.1%[13][14] - 本期同店增长整体下降约3.0%,香港餐厅及美食广场业务总营业额约1.141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上升约25.2% [18] - 公司2019年上半年餐厅、食品工业餐饮业务及食品手信业务同店表现较2018年同期整体下降3.3%[43][44] - 2019年第一季度同店营业总额为23070万港元,较2018年下降4.5%[64] - 2019年第二季度同店营业总额为20750万港元,较2018年下降3.7%[64] - 2019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同店营业总额为43830万港元,较2018年下降3.3%[67] 各业务线营业额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日式餐厅本期总营业额约1.475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下降约7.5%;特许经营餐厅本期总营业额约1.19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下降约2.6% [18] - 工业餐饮业务本期营业额约214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2210万港元微降约3.1% [20] - 日本食品及材料批发业务本期营业额约238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1960万港元增长约21.4% [21] - 食品纪念品业务本期营业额约385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1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亏损有所减少 [22] - 工业餐饮业务本期总营业额约2140万港元,较2018年同期约2210万港元下降约3.1%[23] - 日本食物及食材批发业务本期
FUTURE BRIGHT(00703)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04 17:3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营业额为1133308千港元,较2017年的957054千港元增长18.4%[6] - 2018年毛利为793172千港元,较2017年的674513千港元增长17.6%[6] - 2018年经营毛利为146818千港元,较2017年的136756千港元增长7.3%[6] - 2018年EBITDA为17861千港元,较2017年的83429千港元下降78.6%[6]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0125千港元,2017年为溢利11015千港元[6] - 2018年普通经营亏损净额为55144千港元,较2017年的16176千港元增长240.9%[6] - 2018年每股基本亏损为8.66港仙,2017年为每股盈利1.59港仙[6] - 2018年资产总额为1800387千港元,较2017年的1838812千港元下降2.1%[6] - 2018年资产净额为981501千港元,较2017年的1071124千港元下降8.4%[6] - 2018年资产负债比率为74.8%,较2017年的55.2%增长19.6%[6]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010万港元[20][22] - 2018年公司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约530万港元,下半年约1490万港元,全年约2020万港元[24][28] - 2018年公司主要投资物业无公允价值收益,2017年公允价值亏损净额700万港元[25][28] - 2018年公司横琴土地上半年公允价值收益净额约1260万港元,下半年亏损净额约1760万港元,整体亏损净额500万港元,2017年公允价值收益净额3420万港元[25][28]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包括“普通经营亏损净额”为5510万港元,2017年约为1620万港元[26][29] - 集团2018年度营业额约为11.333亿港元,较2017年的9.571亿港元稳健增加约18.4%[170][171][179] - 2018年公司总营业额为11.333亿港元,较2017年的9.571亿港元增长18.4%[185] - 2018年第一、二、三、四季度营业额分别为2.836亿、2.56亿、2.946亿、2.991亿港元,较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26.4%、22.4%、17.7%、9.4%[185] - 2018年同店全年总营业额为9.525亿港元,较2017年的8.189亿港元增长16.3%[196] - 2018年第一、二、三季度同店营业额较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11.5%、9.5%、3.2%,第四季度下降1.5%[19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香港餐厅及美食广场柜位业务总营业额达约2.125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约79.5%[19][21] - 2018年公司食品手信业务亏损1870万港元[20][22] - 2018年公司横琴岛持作出售的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净额5000万港元[20][22] - 2018年上半年连锁食肆业务除非控股权益前亏损1910万港元,下半年溢利430万港元[31] - 2018年香港食物及餐饮业务总营业额2.125亿港元,较2017年提高79.5%[31] - 2018年工业餐饮业务总营业额4870万港元,较2017年提高13.0%[33] - 2018年日本食物及食材批发业务营业额4200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34.2%[33] - 2018年食品纪念品业务总营业额784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870万港元[35] - 2018年食品纪念品业务销售额较2017年提高25.4%[35] - 2018年食品纪念品店同店业绩增长20.4%[35] - 2018年食品手信业务总营业额约784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870万港元,2017年营业额约625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100万港元[39] - 2018年通过不同销售平台提高销售额约25.4%,食品手信店同店表现获20.4%的增长[39] - 2018年日式餐厅营业额3.173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8.2%[173][176] - 2018年中式餐厅营业额1.827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2.3%[173][176] - 2018年西式及其他餐厅营业额1.234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24.5%[173][176] - 2018年美食广场柜位营业额0.978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48.4%[173][176] - 公司食物及餐饮业务营业额增加,香港餐厅及美食广场柜台营业额增加78.1%,内地餐厅营业额增加30.9%[181][182] - 公司食品手信业务营业额增加,英记饼家店铺/销售亭同店表现增加约20.4%[181][182] - 2018年公司物业投资业务无营业额,因2018年澳门主要投资物业缺乏租客无租金收入[181][182] - 2018年第一季度日式餐厅同店营业额7890万港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10.1%[197] - 2018年第一季度西式餐厅及其他餐厅、美食广场柜台、特许经营餐厅同店营业额分别为2210万、1740万、3410万港元,较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33.9%、下降1.6%、增长5.5%[197] - 2018年第一季度中式餐厅同店营业额4730万港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12.0%[197] - 2018年第二季度日式餐厅同店营业额7130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6.4%(2017年为6700万港元)[200] - 2018年第二季度中式餐厅同店营业额3930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5.9%(2017年为3710万港元)[200] - 2018年第二季度西式及其他餐厅同店营业额2120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30.0%(2017年为1630万港元)[200] - 2018年第二季度美食广场柜位同店营业额1540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9.2%(2017年为1410万港元)[200] - 2018年第二季度特许经营餐厅同店营业额3670万港元,较2017年增长4.2%(2017年为3520万港元)[200] - 2018年第二季度工业餐饮同店营业额1.839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8.3%(2017年为1.697亿港元)[200] - 2018年第二季度食品手信业务同店营业额1.944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9.1%(2017年为1.781亿港元)[200] - 2018年第二季度餐厅及工业餐饮业务同店营业额2.067亿港元,较2017年增长9.5%(2017年为1.887亿港元)[200] 业务运营变动 - 2018年公司关闭6家中国大陆表现不佳餐厅,将澳门2家餐厅改建为美食广场柜位,产生物业、厂房及设备撇销/减值亏损3620万港元[19][20][21][22] - 2018年关闭澳门6间餐厅、3间咖啡店,香港1间餐厅,中国大陆6间餐厅[31] - 2018年开设2间英记饼家店铺,关闭1间[35] - 2018年开设2间英记饼家店铺,关闭1间英记饼家店铺,所有店铺皆位于澳门[39] - 2018年以1110万港元收购英记饼家多个海外商标[35] - 2018年公司以1110万港元从拥有70%权益的附属公司佳英食品有限公司的非控股股东关连方收购英记饼家海外商标[39] - 2018年集团主要投资物业空置,正与物业代理紧密合作寻求租客[37][41] - 集团横琴土地发展项目受不可控重大延误影响,正考虑出售该项目控制权或所有权益[38][41][45][47]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现有四名执行董事(其中一人为主席)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2] - 公司目前无首席执行官,其职责由董事总经理陈泽武先生履行,主席与董事总经理职责分离[5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均与公司无业务或其他关系,任期一年[5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占董事会的三分之一[59] - 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按服务合约委聘,任期一年,期满可再续任一年[59] - 股东挽留任职九年或以上的独立非执行董事,须在股东大会上提呈独立普通决议案[59] 公司治理合规与培训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51][54] - 公司于2018年为董事提供培训阅读材料及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信息,董事确认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第A.6.5条[62][64]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制定不比标准守则规定标准宽松的操守守则,董事2018年遵守相关标准[66][72] - 公司2018年为可能掌握未公布股价敏感信息的人员制定书面指引,未发现违规事件[67][70] 董事会运作 - 2018年董事会举行11次会议,替任董事未出席任何会议[76][80] - 陈泽武出席9/11次董事会会议,陈思杰、梁衍茵、张汉杰出席10/11次,黎经洪、余锦远、陈百祥出席11/11次[78]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例会,提前14日通知董事,议程及文件提前3日寄交[75][80] - 2018年董事长与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CG Code A.2.7举行一次会议[76][78][80] - 2018年提名委员会因无新董事建议或委任未举行会议[79] - 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因无新董事提名或委任,提名委员会未开会[74] - 管理层每月和每季度向董事提供管理报告和业务更新公告[82][86] - 董事会与管理层职责明确划分,有助于加强公司治理[83][85][86] - 2018年董事会审查公司治理政策、培训及合规情况[84][86] 各委员会职责与运作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建议及推荐委任董事,选举标准基于候选人专业资格及经验[69][71] - 新任董事须在获委任后首届股东大会上退任及重选连任[69][71] - 各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人数)须轮值退任,退任董事可重选[69][71] - 薪酬委员会为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提供建议,2018年举行一次会议[88][89][90][91][93] - 应付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详情在年报第156至158页财务报表附注12及13[90][92] - 2018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陈百祥、张汉杰、余锦远出席率均为100%(2/2)[99,101] - 2018年风险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陈百祥、余锦远、陈思杰出席率均为100%(1/1)[113,114]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核财务报表草稿、会计准则变动及外聘核数师聘任建议等[105,107] - 风险委员会职责是就风险管理框架和内控政策向董事会提建议,审议和监控公司风险[110,112] - 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含董事袍金)需经薪酬委员会建议,股东在周年大会批准[97,103] - 审核委员会自2012年3月起制定举报政策和制度[106,107] 审计与费用 - 公司审计师BDO Limited 2018年年审费用为165万港元,中期审阅非审计费用为45万港元,其他非审计服务费用为6.2万港元[117] - 公司向BDO Tax Limited支付税务服务费用14.4万港元[117] - 公司向BDO Financial Services Limited支付非审计费用约30.3万港元,用于2017年ESG报告合规审查及集团非财务运营的其他非审计任务[117] - 2018年公司年度审计费用为165万港元,中期审计非审计费用为45万港元,其他非审计服务费用为6.2万港元,税务服务费用为14.4万港元,审阅报告等非审计费用约为30.3万港元[120]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董事会负责维护集团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和风险委员会协助履行职责[119] - 董事会负责评估和确定集团面临风险的性质和程度,至少每年检讨及监控集团解决风险的方法[124][129] - 公司每年重新评估风险,持续评估更新实体层面风险因素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125][128] - 公司通过限定雇员获取权限、提醒雇员保密、签订保密协议、指定人员沟通等方式控制内部资料处置和传播[126][127][130][131][132] - 2018年专业事务所根据公司先前风险评估结果和三年内部审核计划进行内部审核,包括确定审核范畴、审阅监控结构设计、检测主要监控、报告设计弱点并提建议[133][136] - 管理层确认公司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维持有效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134][137] 股东权益与沟通 - 公司不时在官网和联交所网站刊登更新后的公司细则,集团通过官网与股东沟通[135][138][139] - 持有公司实缴资本不少于十分一且有表决权的股东可书面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案股东大会需提前21个完整日和20个完整营业日通知,其他股东大会需提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