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01157)

搜索文档
中联重科:中联重科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更新后)


2023-04-18 20:15
证券代码:000157/1157 证券简称:中联重科 | 4、公司海外发展情况。 | | --- | | 答:您好,2023 年是中联重科国际化发展突破年。在全 | | 球市场范围内形成除中国市场以外的六个海外高增长区 | | 域,基本完成中联重科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成为全球领先 | | 的工程机械厂家。公司加速用地球村思维推进海外变革, | | 全面深化推广"航空港+地面部队"模式,以本地化团队 | | 深耕市场,加快推进本地化业务体系建设;采取"一国一 | | 策"的差异化市场策略持续深耕境外重点市场,抓住公司 | | 产品在海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持续推进海外研发 | | 制造基地的拓展升级,充分利用意大利 CIFA、德国威尔伯 | | 特、白俄工厂、印度工厂等海外基地的技术优势、资源优 | | 势、区位优势,加速全球化产业基地布局。谢谢!! | | 5、挖机进展情况。 | | 答:您好,土方公司 2022 年聚焦中大挖战略取得较好市 | | 场效果,通过持续调整销售结构,高盈利能力的中大挖产 | | 品销量得到大幅增长,经营质量持续向好。在行业中大挖 | | 同比大幅下滑情况下,我司销售规模同比增长 ...
中联重科:中联重科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


2023-04-18 17:10
证券代码:000157/1157 证券简称: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3-02 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活动参与人员 A+H 两地市场广大投资者 时间 2023 年 4 月 14 日 地点 长沙 形式 网络会议 上市公司接待人 员姓名 公司董事长兼CEO詹纯新先生、独立董事刘桂良 教授、副总裁杜毅刚女士、董事会秘书杨笃志先 生、会计机构负责人吕红波先生。 交流内容及具体 问答记录 1、请问如何看 2023 年的发展前景? 答:您好,2023 年公司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积 极的经营策略、稳健的财务计划"的经营方针,牢牢把握 市场回暖的机遇,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 级,全力推进国际化发展,产业梯队竞相突破,实现稳健 高质量发展。谢谢! 2、请说明一下公司智慧产业园的最新建设情况。 答: 您好,截至 2022 年底,我司的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的 "挖掘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全线投产,包括 4 条 无人化"黑灯"产线,是全球唯一实现全流程挖掘机智能 ...
中联重科: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11 16:07
| 证券代码:000157 | 证券简称:中联重科 | 号 公告编号:2023-035 | | --- | --- | --- | | 证券代码:112805 | 中联 01 证券简称:18 | | | 证券代码:112927 | 中联 01 证券简称:19 |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22 年年度报告》 及其摘要于 2023 年 3 月 31 日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 com.cn)披露。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行业发展和公 司经营业绩等相关情况,公司将于 2023 年 4 月 14 日(星期五)在 进门财经举办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具体情况如下。 一、召开时间与方式 召开时间:2023年4月14日下午15:00-17:00 召开方式:网络直播+留言互动方式(进门财经平台,网页端或 APP均可接入) 二、出席会议人员 公司董事长兼CEO詹纯新先生、独立董事刘桂良女士、副总裁 ...
中联重科:中联重科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


2023-04-03 17:12
证券代码:000157/1157 证券简称: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3-01 |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类别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 | |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活动参与人员 | 长江证券、东吴证券、瑞银证券、中银国际、海 | | | 通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兴业证券、财通 | | | 证券、安信证券、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摩根 | | | 大通、UBS、HSBC、美银证券、花旗银行、大和资 | | | 本、嘉实基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广发基金、 | | | 安信基金、泰康资产、华泰柏瑞、碧云资本、 | | | Jefferies、Hel Ved Capital等 | | 时间 | 2023 年 3 月 31 日 | | 地点 | 长沙 | | 形式 | 网络+电话会议 | | 上市公司接待人 | 公司副总裁杜毅刚女士、副总裁王永祥先生、董 | | 员姓名 | 事会秘书杨笃志先生。 | | 交流内容及具体 | 一、公司财 ...
中联重科(0115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19:16
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收入为416.31亿元,较2021年减少255.00亿元,降幅37.99%[1] - 2022年归属公司股东的本年度利润为23.47亿元,较2021年减少39.45亿元,降幅62.76%[1]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7.80分,较2021年减少47.98分;摊薄每股收益为27.68分,较2021年减少47.61分[1] - 2022年毛利为90.88亿元,2021年为158.51亿元[3] - 2022年经营溢利为20.82亿元,2021年为71.97亿元[3] - 2022年税前溢利为25.12亿元,2021年为73.57亿元[3] - 2022年工程机械收入409.43亿元,较2021年662.39亿元下降[14] - 2022年农业机械收入21.33亿元,较2021年29.07亿元下降[14] - 2022年金融服务收入5.02亿元,较2021年7.01亿元下降[14] - 2022年工程机械租金收入1.86亿元,较2021年1.91亿元略有下降[14] - 2021年公司权益总额从478.5亿元增至582.6亿元,2022年降至569.39亿元[8][9] - 2021年公司溢利63.03亿元,2022年为23.47亿元[8][9] - 2022年集团源自客户合同收入4.1631亿元,2021年为6.7131亿元[24] - 2022年报告分部溢利90.88亿元,2021年为158.51亿元[25] - 2022年税前溢利25.12亿元,2021年为73.57亿元[26] - 2022年来自中国境内外部客户收益316.39亿元,境外为99.92亿元;2021年境内为613.42亿元,境外为57.89亿元[26] - 2022年财务净费用3亿元,2021年为0.06亿元[26] - 2022年员工成本45.38亿元,2021年为49.68亿元[27] - 2022年已售存货成本325.43亿元,2021年为512.8亿元[28] - 2022年所得税费用8.6亿元,2021年为93.8亿元[28]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按23.47亿元溢利和84.43亿股加权平均数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按23.47亿元溢利和84.80亿股加权平均数计算[37][38] - 2022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40.11亿元,2021年为64.08亿元,其中理财产品2022年为28.06亿元,2021年为54.3亿元;证券投资基金2022年为12.05亿元,2021年为9.78亿元[44] - 2022年应收账款为447.64亿元,损失准备为52.6亿元,一年后到期的应收账款为118.29亿元;2021年应收账款为478.23亿元,损失准备为49.37亿元,一年后到期的应收账款为163.53亿元[4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一年以上到期的应收账款为119.52亿元,已撇减未实现的利息收益8.14亿元;2021年分别为163.53亿元和10.89亿元,2022年年加权平均折现率约为4.45%,2021年为4.75%[47] - 2022年应收账款损失准备变动:年初结余49.37亿元,确认减值亏损2.92亿元,重分类2.84亿元,冲销不可收回金额2.44亿元,出售核销0.09亿元,年末结余52.6亿元[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9.52亿元应收票据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2.87亿元应收票据按摊销成本计量;2021年分别为15.23亿元和3.59亿元[50][51] - 2022年12月31日,附有追索权背书银行承兑票据结算应付账款,最大亏损及未折现现金流出敞口为6.58亿元,2021年为7.4亿元[5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13.62亿元应收票据已贴现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且无追索权,2021年为7.3亿元[54] - 2022年融资租赁应收款投资总额为125.87亿元,未确认融资收益为6.15亿元,损失准备为7.99亿元,一年后到期的为64.56亿元;2021年分别为133.44亿元、6.88亿元、9.54亿元和72.06亿元[55] - 2022年末最低付款额现值为119.72亿元,较2021年的126.56亿元有所下降[57] - 2022年末逾期融资租赁应收款合计11.31亿元,较2021年的13.57亿元减少[58] - 2022年融资租赁应收款损失准备年末结余7.99亿元,较2021年的9.54亿元降低[59] - 2022年末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264.94亿元,较2021年的299.32亿元减少[60] - 2022年末应付账款为130.75亿元,较2021年的147.09亿元减少[60] - 2022年股份激励计划费用为1.70亿元,2021年为4.27亿元[71] - 2022年应付所得税为1.07亿元,2021年为0.97亿元[72] - 2022年递延税项资产总额为19.07亿元,递延税项负债总额为8.42亿元[73] - 2022年公司未对税项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4.22亿元予以确认,2021年为2.70亿元[74] -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2022年权益总额为569.76亿元,2021年为582.97亿元;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2年权益总额为569.39亿元,2021年为582.60亿元[75] - 公司收入从2021年的671.31亿元下降37.99%至2022年的416.31亿元[77]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21年的512.80亿元减少36.54%至2022年的325.43亿元[78] - 毛利从2021年的158.51亿元下降42.67%至2022年的90.88亿元,毛利率从23.61%降至21.83%[79] - 销售费用从2021年的34.73亿元降低24.13%至2022年的26.35亿元[81] - 本年度利润从2021年的64.19亿元减少62.21%至2022年的24.26亿元[84] - 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9.51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41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4.94亿元[85][86][87]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31亿元,同比下降37.9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3.47亿元,同比下降62.76%[91] 股利分配 - 董事会建议2022年末期股利为每股0.32元[2] - 2021年和2022年现金股息分别为27.78亿元和27.77亿元[8][9] - 2022年以86.78亿股为基数派2021年度现金红利27.77亿元,2023年提议以截至2022年末情况派发现金红利26.94亿元[34][36] - 2022年末期股利为每股0.32元,共26.94亿元,预计2023年7月26日前支付[147] 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资产总值为1235.17亿元,2021年为1219.82亿元[6]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83.93亿元,2021年为496.75亿元[7] - 2022年资产净值为569.39亿元,2021年为582.60亿元[7] - 2022年特定非流动资中国境内为169.61亿元,境外为9.37亿元;2021年境内为129.51亿元,境外为9.02亿元[27] - 2022年联营公司总账面金额44.76亿元,其中盈峰环境31.32亿元[39] - 2022年其他金融资产总额22.63亿元,其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21.86亿元[42] - 2022年末集团所持股票基金、上市权益证券和其他非上市权益证券公允价值分别为15.67亿元、1200万元和6.07亿元[42] - 2022年末上市权益证券投资公允价值7700万元[43] 业务板块 - 公司业务包括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融资租赁服务三个主要经营分部[13] - 混凝土机械长臂架泵车、车载泵、搅拌站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搅拌车升至行业第二[94] - 工程起重机市场份额保持行业领先,200吨及以上全地面起重机销量居首,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实现批量交付[95] - 建筑起重机销售规模居全球第一,推出极致R代塔机,实现三大核心技术突破[96] - 土方机械形成“渭南+长沙”双制造基地布局,长沙挖掘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线投产[97] - 高空作业机械成国内型号最全厂商,国内销量领先,多款新产品研制下线[98] - 农机产业完成“双总部”建设,小麦机等国内市场份额保持前列[100] - 智慧农业初步形成“1+3”产品体系,智慧芜湖大米示范基地扩至100个,总面积达15万亩[101] - 工程机械产品在印尼等重点国家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超100%,工程起重机出口收入超30亿元[120] - 高空作业机械产品销售至海外80余国家和地区,在加拿大等国实现中国品牌市占率第一[120] - 农业机械贯彻中高端产品发展战略,聚焦核心区域等深耕目标市场[137] 会计准则与税收政策 - 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对期初权益余额无影响[11][12] - 中国法定所得税税率为25%,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海外附属公司所得税税率在15.0%至28.4%区间[29,30] - 公司及其部分子公司2022 - 2024年享受15%所得税税率[31] - 2022年符合规定研发费用可税前加计扣除100%,Q4购入符合规定机器设备可100%税前扣除并加计扣除[32][33] 股份激励与员工持股 - 2017年11月7日首次授予股份激励计划,168760911份股份期权及168760911股受限制股份授予符合条件员工[62] - 2018年9月10日第二次授予股份激励计划,18554858份股份期权及18554858股受限制股份授予符合条件员工[63] - 2020年4月3日公司向员工持股计划授予390449924份受限制股份,并于4月29日完成过户[67] - 员工持股计划受限制股份分三个等待期解锁,解锁比例分别为40%、30%和30%[68] - 2022年末受限制股份尚未行使数量为117134977股,较2021年的234269954股减少[69]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2023年工程机械国内市场有望加快复苏,出口有望持续增长[128][129][130]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引领农机设备创新发展[132] - 2023年将巩固发展壮大产业梯队,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133] - 公司加速发展海外市场,采取“一国一策”策略深耕境外重点市场[139] - 持续加强科研创新,开发行业标杆产品,攻关关键零部件[141] - 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升级,应用前沿数字技术等[142] - 加强盈利能力提升管理,控制低毛利产品销售,推进降本工作[143][144] - 加快智慧产业城建设,多个灯塔工厂将先后投产运营[146]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公司建成投产液压阀智能工厂,推进中高端液压油缸等零部件智能制造工厂产线建设[99] - 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的“挖掘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全流程挖掘机智能制造,含4条无人化“黑灯”产线[108] - 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工厂建成9条智能产线,混凝土泵送机械智能工厂建成4条智能产线[108] - 已投产的塔机、搅拌车、关键元器件(液压阀)等智能工厂产能持续释放,搅拌车和液压阀智能工厂入选湖南省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工厂[109] - 公司推进150余项全流程成套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研究,113项技术在智能产线成功搭载,其中52项为行业首创[110] - 2022年公司研制下线127款重大新产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330项,“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项目占比近77%[112] - 公司研制出2400吨全地面起重机、全新R代塔式起重机、55吨级5桥70米泵车等多款标杆产品[113] - 公司行业率先提出智慧施工成套解决方案,首创全流程数字化闭环施工新模式,打造行业首个绿色智慧施工工地[114]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多维度原创出新,打通三条技术链,新能源主机实现全品类覆盖[115] - 完成13项新能源核心技术样机验证,启动18项新能源零部件开发项目,新上市15款新能源产品[116] - 累计下线100多款新能源产品,电动直臂系列高空作业平台已批量销售[117] - 申请专利1017件,其中绿色化465件、数字化115件、智能化437件,主导在研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13项[118] - 完成30个重点国家本地化业务和运营体系建设
中联重科(0115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16:35
财务业绩指标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12.99亿元,上年同期424.49亿元,同比减少49.82%[10]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16亿元,上年同期48.50亿元,同比减少64.62%[10]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8.57亿元,上年同期41.30亿元,同比减少55.02%[10] - 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股,上年同期0.59元/股,同比减少66.10%[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14%,上年同期8.93%,下降5.79个百分点[10] - 本期溢利17.79亿元,2021年同期49.45亿元[12][14] - 本期全面收益总额14.94亿元,2021年同期48.83亿元[14] - 按中国会计准则,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期数为17.16亿元,上期数为48.5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期末数为550.09亿元,期初数为568.68亿元;按国际会计准则,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期数为17.36亿元,上期数为48.7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期末数为549.72亿元,期初数为568.31亿元[1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99亿元,同比下降49.82%;归母净利润17.36亿元,同比下降64.40%[45] - 混凝土和起重机械产品收入145.21亿元,同比下降57.48%;农业机械产品收入10.95亿元,同比下降31.95%[45] - 2022年上半年收入21,299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42,449百万元[84] - 2022年上半年毛利4,426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10,614百万元[8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1,802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5,713百万元[84] - 2022年上半年税前溢利2,095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5,856百万元[84] - 2022年上半年本期溢利1,779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4,945百万元[84] - 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736百万元,2021年同期为4,876百万元[86]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20.46分,2021年同期为59.66分;摊薄每股盈利20.28分,2021年同期为58.88分[8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17.7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9.45亿元下降64%[8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总额为5.6644亿元,较2021年末的5.826亿元有所减少[10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溢利17.36亿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4.51亿元[10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5.9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0亿元减少[10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2.88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81.27亿元大幅减少[10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税前溢利为20.9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58.56亿元下降[10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物业、厂房和设备折旧为3.4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3.04亿元增加[10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增加19.61亿元,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增加7.59亿元[10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增加35.16亿元,合同负债增加1.17亿元[10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购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付款77.36亿元[10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84.14亿元[104]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7.81亿元,2021年为81.46亿元[107]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0.91亿元,2021年为40.19亿元[107] - 2022年上半年源自客户合同的工程机械收入为208.71亿元,2021年为419.45亿元[113] - 2022年上半年工程机械租金收入为1.89亿元,2021年为0.9亿元[113] - 2022年上半年金融服务收入为2.39428亿元,2021年为4.14504亿元[113] - 2022年上半年报告分部溢利总额为44.26亿元,2021年为106.14亿元[116] - 2022年上半年税前溢利为20.95亿元,2021年为58.56亿元[116] - 2022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5.32亿元,2021年为4.5亿元[118] - 2022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 - 5.01亿元,2021年为 - 4.8亿元[119] - 2022年上半年贷款及借款利息费用为4.88亿元,2021年为4.57亿元[119] - 2022年上半年员工薪金、工资和其他福利为17.72亿元,退休计划供款为2.69亿元,股份激励计划费用为0.85亿元,较2021年有所下降[121] - 2022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68.73亿元,较2021年的318.35亿元大幅下降[122]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3.16亿元,较2021年的9.11亿元下降[124] - 2022年上半年税前溢利为20.95亿元,较2021年的58.56亿元下降[125]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17.36亿元和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股数84.84亿股计算[128] - 2022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根据归属于权益股东的溢利净额17.36亿元以及调整后的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股数85.61亿股计算[129]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总资产1303.64亿元,上年度末1220.18亿元,增长6.84%[10]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550.09亿元,上年度末568.68亿元,下降3.27%[10] - 杠杆比率56.54%,2021年末为52.24%[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2.54亿元[46]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15.98亿元,因销售下降回款减少而同比下降[47]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额-2.88亿元,含取得子公司支付7.24亿元[49]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额17.81亿元,含取得借款96.97亿元、偿还借款66.75亿元等[50] - 2022年上半年资本支出9.93亿元,用于购买物业、厂房等[51] - 2021年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净额51.46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使用22.66亿元[54][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93.9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92.68亿元略有增长[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809.3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27.14亿元增长11%[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303.2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19.82亿元增长7%[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593.3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96.75亿元增长19%[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43.4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0.47亿元增长2%[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566.4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82.60亿元下降3%[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549.7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68.31亿元下降3%[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控股权益为16.7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4.29亿元增长17%[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566.4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82.60亿元下降3%[94]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4.785亿元人民币[97]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5.6532亿元人民币[97]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5.826亿元人民币[99] - 2021年6月30日股本为86.74百万元人民币,资本储备为193.77百万元人民币[97][99] - 2021年12月31日股本为86.78百万元人民币,资本储备为196.01百万元人民币[99] - 2021年6月30日保留溢利为245.99百万元人民币[97][99] - 2021年12月31日保留溢利为253.69百万元人民币[99] - 2021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11.94百万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4.29百万元人民币[97][99] - 2022年商誉于6月30日的结余为24.86亿元,较年初增加,主要因新收购项目产生6.16亿元商誉[131] - 2022年6月30日,联营公司账面价值总计42.0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41.90亿元[135] - 公司持有盈峰环境12.56%权益,2022年6月30日其市场报价为每股4.96元,投资公允价值为19.80亿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7.33元和29.26亿元[138] - 2021年,公司以16.27亿元出售北京租赁45%和36%权益,剩余19%权益公允价值3.82亿元,确认处置收益700万元[140] - 2022年6月30日,其他金融资产总额22.7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4.18亿元[1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到权益证券投资股息0.10亿元,2021年同期为0.25亿元[143]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总计35.50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2.108亿元[146]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43.19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42.886亿元[146] - 2022年6月30日,应收票据1.34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82亿元[146] - 2022年6月30日,应收关联方款项283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265万元[14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1年内为32640百万元,1年以上但2年内为6223百万元,2年以上但3年内为1089百万元,3年以上但5年内为1491百万元,5年以上为1750百万元[149]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损失准备结余为5200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4937百万元[152] - 2022年6月30日应收票据公允价值近似账面价值为12.43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82亿元[154] - 2022年6月30日若票据到期无法结算,集团最大损失及未折现现金流出敞口为11.96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7.40亿元[15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不附追索权贴现应收票据3.00亿元,2021年为7.30亿元[154] - 2022年贷款和垫款为289百万元,损失准备为7百万元,一年后到期的贷款和垫款为112百万元;2021年分别为226百万元、6百万元、80百万元[156] - 2022年6月30日融资租赁应收款投资总额为14029百万元,未确认融资收益为825百万元,呆账损失准备为745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13344百万元、688百万元、954百万元[159] - 2022年6月30日一年内到期的融资租赁应收款为4691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4496百万元[1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132.0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6.56亿元有所增加[16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逾期融资租赁应收款总额为11.1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57亿元有所减少[165] - 2022年上半年,融资租赁应收款损失准备从1月1日的9.54亿元降至6
中联重科(01157)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6 16:51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00.12亿元,同比减少47.4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减少62.48%[5] - 营业收入下降47.44%,主要系行业下滑致收入下降[7] - 本期营业总收入100.12亿元,上期为190.50亿元[13] - 本期营业总成本93.22亿元,上期为163.29亿元[13] - 本期营业利润10.26亿元,上期为28.56亿元[13] - 本期利润总额10.42亿元,上期为28.70亿元[13] - 本期净利润为9.3605434862亿元,上期为24.2469860135亿元[15]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1,上期均为0.30[15]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0.12亿元,同比下降47.4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06亿元,同比下降62.48%[24] - 本期营业总收入10,011,935,134.49元,上期为19,049,979,659.20元[32] - 本期营业总成本9,322,371,683.88元,上期为16,328,745,393.72元[32] - 本期营业利润1,026,208,887.57元,上期为2,856,344,851.44元[32] - 本期利润总额1,041,536,440.93元,上期为2,870,237,974.65元[32] - 本期净利润为9.3605434862亿元,上期为24.2469860135亿元[34] - 本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1,上期均为0.30[34]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股东总人数为395,854人;前10大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8.19%,持股数15.79亿股[6] - 报告期末股东总人数为395,854人;前十大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8.19%,持股数15.79亿股[25] 资产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金额94.21亿元,较期初增加47.02%,主要系以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增加[7] - 商誉期末金额25.39亿元,较期初增加30.56%,主要系收购路畅股份导致增加[7]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960.37亿元,年初为892.53亿元[8]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345.45亿元,年初为327.65亿元[9] - 期末资产总计1305.83亿元,年初为1220.18亿元[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金额94.21亿元,较期初增加47.02%,主要系以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增加[26] - 期末资产总计130,582,790,575.79元,年初为122,018,160,397.82元[28]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96,037,338,201.43元,年初为89,253,478,634.85元[27]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34,545,452,374.36元,年初为32,764,681,762.97元[28] 负债情况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61.74亿元,较期初增加50.13%,主要系取得短期筹资款增加[7] - 应付票据期末金额131.50亿元,较期初增加50.59%,主要系票据结算增加[7]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金额5.23亿元,较期初减少41.06%,主要系发放上年绩效奖金导致减少[7]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555.19亿元,年初为496.72亿元[11] - 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54.41亿元,年初为140.49亿元[12] - 期末负债合计709.60亿元,年初为637.21亿元[12]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61.74亿元,较期初增加50.13%,主要系取得短期筹资款增加[26] - 应付票据期末金额131.50亿元,较期初增加50.59%,主要系票据结算增加[26] - 应付职工薪酬期末金额5.23亿元,较期初下降41.06%,主要系发放上年绩效奖金导致减少[26] - 应交税费期末金额2.35亿元,较期初下降39.68%,主要系销售规模下降致相关应交税费减少[26] - 期末负债合计70,960,267,328.67元,年初为63,720,994,247.21元[31]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55,519,100,565.93元,年初为49,672,018,275.97元[30] - 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5,441,166,762.74元,年初为14,048,975,971.24元[31] 其他收益情况 - 其他收益3.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88.35%,主要系政府补助增加[7] - 其他收益为3.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88.35%,主要系政府补助增加[26]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7.82%,主要系销售回款减少[5][7]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998802155亿元,上期为26.603413216亿元[17] - 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5.7168129318亿元,上期为 - 59.8567259364亿元[18] - 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6341285191亿元,上期为101.850257139亿元[18] - 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7.7606691507亿元,上期为186.7640763125亿元[16] - 本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1.1510037772亿元,上期为13.2076265968亿元[17] - 本期支付的各项税费为5.9141820777亿元,上期为5.9988404299亿元[17] - 本期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2822665505亿元,上期为22.335403528亿元[18] - 本期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6.228145981亿元,上期为180.9088772501亿元[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7.82%,主要系销售回款减少[24][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41.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9.12%,主要系取得借款减少[26]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998802155亿元,上期为26.603413216亿元[36] - 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5.7168129318亿元,上期为 -59.8567259364亿元[37] - 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6341285191亿元,上期为101.850257139亿元[37] - 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7.7606691507亿元,上期为186.7640763125亿元[35] - 本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1.1510037772亿元,上期为13.2076265968亿元[36] - 本期支付的各项税费为5.9141820777亿元,上期为5.9988404299亿元[36] - 本期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2822665505亿元,上期为22.335403528亿元[37] - 本期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6.228145981亿元,上期为180.9088772501亿元[37]
中联重科(01157)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2 16:43
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671.31亿元,同比增长3.11%[11] - 2021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70亿元,同比下降13.88%[11]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25亿元,同比下降64.63%[11] - 2021年末总资产1220.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4%[11] - 2021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68.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66%[11]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1.31亿元,同比增长3.1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3.03亿元,同比下降13.61%[17] - 2021年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收入635.23亿元,同比增长3.49%[19] - 2021年公司高空作业机械销售额33.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0.76%[23] - 2021年度公司每股派现金红利0.32元(含税),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0] - 公司向前五名主要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69.6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4.63%[52]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3.4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49%[52] - 2021年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总额约为2314万元[5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聘请约26036位员工[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253.69亿元[54] - 2021年4月16日,公司出售一家全资附属公司81%的股权,总对价为16.27亿元[56] - 公司2021年收入为671.31亿元,较2020年的651.09亿元上升3.11%[59][64] - 2021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512.80亿元,较2020年的464.92亿元增加10.30%[59][65] - 2021年毛利为158.51亿元,较2020年的186.17亿元下降14.86%,毛利率从28.59%降至23.61%[59][66] - 2021年销售费用为34.73亿元,较2020年的40.46亿元降低14.16%[59][67] - 2021年一般及管理费用为19.83亿元,较2020年的23.66亿元下降[59][68] - 2021年财务收益净额为0.06亿元,2020年财务费用净额为1.54亿元[59][69] - 2021年公司利润为64.19亿元,较2020年的73.71亿元减少12.92%[59][70] - 2021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1.90亿元[72][73]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89亿元[73][74] - 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97亿元[73][75]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包括处置金融资产等所得款项,流出包括投资金融资产等所用款项,如处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8.89亿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31.10亿元[77] - 2021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4.20亿元,包括偿还借款、分派股利等流出,以及借款所得、行使股票期权所得等流入,如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资产629.51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所得款项630.27亿元[78] - 2021年末流动资产总值727.14亿元,较2020年末的669.56亿元增加;流动负债总额496.75亿元,较2020年末的469.28亿元增加;流动资产净值230.39亿元,较2020年末的200.28亿元增加[79][81] - 2021年末贷款及借款账面金额189.05亿元,未折现的合同现金流量总额198.45亿元,1年内或按要求偿还116.87亿元[82] - 2021年末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账面金额366亿元,未折现的合同现金流量总额366亿元,1年内或按要求偿还366亿元[82] - 2021年末租赁负债账面金额4.13亿元,未折现的合同现金流量总额4.52亿元,1年内或按要求偿还0.93亿元[82] - 2021年末其他非流动负债账面金额54.28亿元,未折现的合同现金流量总额54.28亿元,1年以上但2年内偿还32.57亿元[82] 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 2021年公司加速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高地,产业板块巩固拓展,技术和产品持续创新迭代[8] - 2021年公司数字化转型持续赋能发展,各环节端对端拉通[8] - 2021年公司海外市场快速拓展,在新模式下实现高速增长[8] - 2021年公司中联智慧产业城建设全面加速,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8] - 2022年公司将紧抓科技变革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8] - 2022年工程机械行业国内市场呈“前低后高”态势,出口有望持续增长[45] - 2022年公司将持续加强科研创新、实现市场突破、推进海外业务发展等多项经营举措[48] 各业务板块表现 - 2021年30吨及以上汽车起重机销量居行业第一,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同比增长超30%;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国内市场份额居首[21] - 2021年建筑起重机销售额创历史新高,销售规模居全球第一[21] - 2021年混凝土机械长臂架泵车、车载泵、搅拌站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搅拌车轻量化产品市场份额居前三[21] - 2021年土方机械中大挖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整体市场份额稳步提升[22] - 2021年高空作业机械产品型谱实现4 - 68米全覆盖,成为国内型号最全厂商[22] - 2021年高机海外销售覆盖五大洲58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洲18国、美国等高端市场[23] - 2021年矿山机械加速露天采矿设备新产品研制,矿挖、矿卡、砂石装备逐步量产[23] - 关键零部件产业核心零部件自制率逐年提升,常德中聯重科液压有限公司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24] - 农机产业聚焦核心区域等实现规模稳步增长,小麦机等国内市场份额保持行业前列,AI智能农机商品化进程加速[25] - 智慧农业实现商业化落地,在湖南等地示范推广,智农云平台快速定型[26] - 乾混砂浆设备业务市场份额居国内第一梯队,新材料业务推进,开展96款产品研发,建成年产7000吨中试生产线[27] 技术创新与合作 - 公司与华为、中国移动达成战略合作,推进业务管理移动化和海外、土方业务数字化管理建设[28] - 5G塔机远程智控系统成功应用,启动新一代研发数字化平台建设[29] - 智能园区、工厂、产线建设落地,挖掘机场区中大挖装配智能产线等多个项目投产[30] - 推进150余项智能制造技术在智能产线落地,完成56项关键技术搭载,25项为行业首创[31] - 工程机械板块研制出全球最大2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等多款行业领先产品[33] - “大柔度臂架类工程机械智能化作业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4] - 农业机械板块聚焦产品升级和技术研发,AI小麦收获机小批推广,CL2404无级变速拖拉机下线填补国内空白[35] - 2021年11月发布8大系列16款新能源产品,截至2021年底累计发布超50款新能源产品,覆盖多领域[36][37] - 公司是首家主导制定国际标准的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累计发布9项国际标准、414项国家与行业标准、22项团体标准[38] - 报告期内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62%,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48%,授权专利727件,同比增长99.2%[38]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费用约39亿元,年度下线重大产品近300款[104] - 2021年公司开发出全球最大吨位2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全球最大风电动臂塔机LW2340 - 180正式下线交付[104] - 公司新能源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60多人,形成新能源工程机械专职研发团队[115] - 2021年11月26日公司举办发布会,推出全球首款纯电动混凝土泵车,比燃油泵车综合能耗降低46%以上[115]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60米级别混合动力泵车,动力系统最大输出较传统燃油车高出23%,综合能耗降低15%[115] - 公司开发国内最大吨位的纯电动宽体自卸车,载重量75吨,峰值功率达620kW,最大爬坡度36%[115]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40m级电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与传统异步电机相比低速运行效率提升100%,与低电压系统相比同等功率电流降低80%,热损耗降低96%[115] - 发布会共发布8大系列16款新能源产品[115] - 农业机械板块聚焦绿色、智能、高端产品及技术研发,CL2404拖拉机等多款产品技术领先,大数据平台建成赋能[116] 海外市场拓展 - 报告期内境外收入同比增长超51.05%,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批量出口海外[39] - 完成17个重点国家本地化业务和运营体系建设,海外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40] 公司管理与运营 - 纵深推进端对端管理,健全风控端对端管理体系,打造风险智能预警平台[42] - 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推进共性物资集采整合与关键物资战略采购,优化布局[42] - 统筹推进智慧服务战略布局,发力智慧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客户满意度[42] - 秉承“与战略同频、与业务共舞”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才“蓄水池”[42] 风险提示 - 公司信贷风险主要来自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对应收账款和融资租赁应收款有相应风险管理措施[85] - 公司利率风险主要源自租赁负债及长、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面临现金流利率风险及公允价值利率风险[87] - 公司货币风险主要因外币存款、销售等产生,风险敞口货币主要为美元、欧元及港元[88] ESG相关 - 公司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ESG治理架构,明确董秘办负责ESG工作并成立专项小组[90] - 报告依据《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91]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拟引入更多利益相关方提升参与度[97] - 本年度进行重要性评估,识别出23个重要ESG议题纳入分析[98] - 公司认真践行“以人为本,绿色制造”安环管理方针,2021年环保投入费用约4100万元[100] - 2021年公司国内工业园二氧化硫排放量0.18吨,与2020年持平;氧化亚氮排放量25.97吨,2020年为25.69吨[105] - 2021年公司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约208,096.31吨,2020年为204,410.92吨[107][108] - 2021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3.10吨每百万元收入,2020年为3.13吨每百万元收入,每百万元收入温室气体排放下降1%[107][108] - 2021年公司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60,116.92吨,排放密度0.90吨每百万元收入;间接产生排放量147,979.39吨,排放密度2.20吨每百万元收入[108] - 2021年公司各园区均取得排污许可证,园区内环保设施正常有效运转,达到设计排放要求[102] - 2021年公司采用科技手段管控大气数据,增加雾炮车降尘,采用错峰生产等方法保障大气质量[102] - 2021年公司加大危险废物管理力度,增强硬件设置,确保管理合规合法[104] - 2021年公司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及政府部门约谈、处罚[102] - 2021年公司产生的有害废弃物总量为4219.80吨[110] - 2021年公司无铅汽油用量350.29吨,2020年为314.50吨;购电用量23041.00万千瓦时,2020年为23206.00万千瓦时;淡水用量357.10万立方米,2020年为340.21万立方米;天然气(煮食)用量1355.00万立方米,2020年为1162.00万立方米;柴油(应急发电设备)用量9622.04吨,2020年为9520.70吨[113] - 2021年耗電密度為3430.25千瓦時每百萬元收入,2020年为3556.91千瓦時每百萬元收入;耗水密度为53.16吨每百万元收入,2020年为52.15吨每百万元收入;天然气201.73立方米每百万元收入,2020年为178.11立方米每百万元收入[113] - 劳动合签署率达100%,社会保险全覆盖,为全体在岗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118] - 2021年员工诉求平台累计处理员工诉求超1000条,满意度超90%[120] - 2021年日常救助内部困难员工201人,发放救助金208.91万元;春节救助276人,发放慰问金43.3万元[123] - 2004 - 2021年共救助困难员工10363人,发放金额3607.51万元[123] - 2021年开展关爱活动100多场次,覆盖员工家庭1000余组,慰问金额达30万元[123] - 食堂菜品口味均值由1月3.9分提升到年底4.2分,品种由1月10余个丰富到20余个[123] - 员工食堂伙食满意度从1月的77.9%提升到当前的90.2%,提升12.3个百分点[123] - 2021年各经营单元分工开展文体活动累计达100多场[123] - 公司团委成立八大协会组织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123] - 五四招新八大社团吸纳1146名新青年员工,目前累计达2530名会员[124] - 公司工会处理员工诉求1030条,员工满意度达94.2%[124] - 2021年新入职员工近4500人,公司合计人数逾26036人
中联重科(01157)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3 16:30
财务状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367.2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7.59%[1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53.7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47%[11]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杠杆比率为58.64%,2020年12月31日为58.84%[16]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0.68亿元[4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0.00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1.27亿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1.46亿元[46][47][4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本支出为10.44亿元[50] - 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470.82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92.87亿元减少4.47%[112] - 同期流动资产合计896.08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69.56亿元增长33.83%[112] - 资产合计1366.90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162.43亿元增长17.60%[11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62990百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6928百万元有所增加[11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26618百万元,高于2020年12月31日的20028百万元[11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73700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69315百万元[1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17168百万元,低于2020年12月31日的21465百万元[11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56532百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7850百万元增长[114]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8674百万元,高于2020年12月31日的7938百万元[11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储备为46664百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8768百万元增加[116] - 2021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55338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46706百万元[11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非控股股东权益为1194百万元,高于2020年12月31日的1144百万元[116] - 2021年6月30日,公司权益合计为56532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47850百万元[116] - 2020年6月30日归属公司股东权益合计44274百万元,权益合计45203百万元[12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6个月期间利润3271百万元,综合收益合计3345百万元[121] - 2020年12月31日归属公司股东权益合计46706百万元,权益合计47850百万元[12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利润4876百万元,综合收益合计4814百万元[123] - 2021年普通股发行使股本增加705百万元,资本储备增加5383百万元,合计增加6088百万元[123] - 2021年现金股利使留存收益减少2778百万元,权益合计减少2778百万元[123] - 2021年股票期权计划使股本增加31百万元,资本储备增加128百万元,合计增加159百万元[123] - 2021年限制性股票计划使资本储备增加349百万元,合计增加349百万元[123] - 2021年子公司宣告予非控股股东权益股利使非控股股东权益减少19百万元[123] - 2021年6月30日归属公司股东权益合计55338百万元,权益合计56532百万元[123]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0.19亿元,2020年同期为22.04亿元[129] - 2021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40.68亿元,2020年同期为72.7亿元[129] - 2021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款所得款项为447.17亿元,2020年同期为421亿元[129] - 2021年上半年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为419.12亿元,2020年同期为409.79亿元[129] - 2021年上半年分派予股东的股利为4.96亿元,2020年同期为3.13亿元[129] - 2021年6月30日商誉余额为19.93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54亿元;联营公司权益账面价值2021年6月30日为39.89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33.88亿元[154] - 公司持有盈峰环境12.62%股权,2021年6月30日其市场报价为每股6.75元,投资公允价值为26.94亿元,2020年12月31日分别为8.14元和32.49亿元[157] - 2021年4月16日公司出售北京租赁45%和36%股权,交易于5月31日完成,失去控制权但保留重大影响,剩余19%股权公允价值3.82亿元,确认处置收益700万元[159] - 截至2021年5月31日,北京租赁资产和负债净额为20.02亿元,已收代价16.27亿元,现金流入净额14.44亿元[160] - 2021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证券公允价值为21.90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已上市权益证券为3.57亿元、证券投资基金为1.56亿元[162][16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到权益证券投资的股利0.25亿元,将0.3亿元的公允价值储备累积损失重新转入留存收益[162]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497.10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74.75亿元有所增加[166] - 2021年6月30日呆账拨备为52.30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9.43亿元有所增加[166] - 2021年6月30日一年以内应收账款为373.08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51.43亿元有所增加[169] - 2021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19.38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5.32亿元有所减少[166][174] - 2021年6月30日附有追索权背书银行承兑票据最大损失及未折现现金流出敞口为20.26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0.15亿元略有增加[174] - 2021年6月30日附追索权贴现应收票据金额为1.30亿元,较2020年的2.94亿元有所减少[174] - 2021年6月30日不附追索权贴现应收票据为7.30亿元,较2020年的8.73亿元有所减少[174] - 2021年6月30日融资租赁应收款为144.54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261.12亿元[176] - 2021年6月30日一年内到期的融资租赁应收款为54.16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3.65亿元[176] - 2021年6月30日未逾期融资租赁应收款为111.88亿元,逾期合计28.17亿元;2020年12月31日未逾期为219.86亿元,逾期合计29.91亿元[181] - 2021年呆账拨备变动:已确认减值损失1.02亿元,出售冲销0.5亿元等,6月30日余额为12.32亿元[183] - 2021年6月30日存货中原材料46.01亿元、在制品36.05亿元、产成品84.67亿元[184] - 2021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27.37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42.84亿元[186]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40.68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0.86亿元[18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103.65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9.64亿元增加[18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短期人民币质押借款为6.35亿元,年利率2.00% - 2.90%,2021 - 2022年到期[189][19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短期人民币无抵押借款为25.00亿元,年利率2.85% - 3.70%,2021 - 2022年到期[19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长期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177.17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63.38亿元增加[19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长期人民币无抵押借款为25.00亿元,年利率3.40% - 4.18%,2021 - 2024年到期[192][19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长期欧元无抵押借款为10.85亿元,年利率0.36% - 2.30%,2022 - 2028年到期[192][19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长期美元无抵押借款为7.49亿元,年利率0.80% - 1.96%,2021 - 2028年到期[192][195] - 公司发行的两期人民币中期票据,票面固定年利率分别为4.49%和3.75%,分别于2023年12月和2024年10月到期[195] - Zoomlion H.K. SPV Co., Limited发行的6亿美元十年期美元债券,由公司担保,票面固定年利率6.13%,2022年12月到期[195] - 公司在2016 - 2020年期间多次购回美元债券,购回价格与账面金额差额计入对应期间合并损益及其他综合收益表[195][196] - 2018年12月公司发行面值20亿元五年期债券,固定年利率4.65%,2023年12月到期,2021年12月债权人有权要求部分或全部偿还[198] - 2019年7月公司发行面值10亿元五年期债券,固定年利率4.00%,2024年7月到期,2022年7月债权人有权要求部分或全部偿还[198] - 2020年3月公司发行面值20亿元五年期债券,固定年利率3.30%,2025年3月到期,2023年3月债权人有权要求部分或全部偿还[19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为175.59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36.63亿元有所增加[20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应付票据为222.41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89.21亿元有所增加[20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398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25.84亿元有所增加[20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股利为25.45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63亿元大幅增加[20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应付利息为2.35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0.89亿元有所增加[20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提供财务担保为1.53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0.65亿元有所增加[20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其他应付款项总计488.03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03.87亿元有所增加[200] 经营业绩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424.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25%[12]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70%[12]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5.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57%[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19%[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9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9.26%[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3%,较上年同期下降0.95个百分点[12] -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1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利润为48.76亿元,2020年为40.25亿元[14]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49亿元,同比增长47.25%;归属股东净利润48.76亿元,同比增长21.14%[20] - 上半年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收入404.26亿元,同比增长47.80%[22] - 2021年上半年高空作业机械销售额17.36亿元,同比增长397.95%,海外覆盖56个国家和地区
中联重科(01157)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2 16:32
2020年公司整体经营成果 - 2020年公司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经营业绩和经营质量[9]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651.09亿元,同比增长50.34%[13][15][20] - 20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96亿元,同比增长66.54%[15][20] - 20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09亿元,同比增长79.51%[13] - 2020年末总资产1162.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29%[13] - 2020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67.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28%[13]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0.98元,同比增长68.97%[13] - 202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0%,较上年增加5.88%[13] - 按国际会计准则,20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97亿元,净资产467.07亿元[18] - 按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编制报表,以前年度企业合并并购成本调整金额为 -3.65亿元[18] - 2020年公司收入651.09亿元,2019年为433.07亿元,同比上升50.34%[59][63] - 2020年公司经营利润86.40亿元,2019年为60.21亿元[59] - 2020年公司本年度利润73.71亿元,2019年为42.85亿元[59] - 2020年工程机械中混凝土机械营收189.85亿元,起重机械348.97亿元,其他机械产品75.01亿元[62] - 2020年农业机械营收26.44亿元,金融服务营收10.82亿元[62] - 2020年来自集团外部客户的收入为651.09亿元,2019年为433.07亿元,其中中国境内2020年为612.77亿元,2019年为397.38亿元;中国境外2020年为38.32亿元,2019年为35.69亿元[64] - 集团毛利自2019年的129.93亿元上升43.28%至2020年的186.17亿元,毛利率自2019年的30.00%下降至2020年的28.59%[66] - 集团其他收益自2019年的10.17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4.62亿元[67] - 集团销售费用自2019年的37.80亿元增加7.04%至2020年的40.46亿元[69] - 集团一般及管理费用自2019年的22.31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23.66亿元[70] - 集团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及融资租赁应收款的减值损失自2019年的4.62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6.82亿元[71] - 2019年集团财务费用净额为11.65亿元,2020年为1.54亿元[72] - 集团本年度利润自2019年的42.85亿元增加71.65%至2020年的73.71亿元[73] - 2020年末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0.86亿元,2020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2.32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76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44亿元[75][76] - 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主要从税前利润总和86.68亿元经多项调整及撇减事项得出;投资活动现金主要包括处置金融资产等所得款项及投资所用款项;融资活动现金主要包括偿还借款等所用款项及借款所得等款项[77][78][79][80] - 2020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从2019年末的194.83亿元增至200.28亿元[83] - 2020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合计669.56亿元,较2019年末的540.52亿元增长[81] - 2020年末公司流动负债合计469.28亿元,较2019年末的345.69亿元增长[81] - 2020年末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账面金额为193.01亿元,未折现合同现金流量总额为210.99亿元[84] - 2020年末公司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账面金额和未折现合同现金流量总额均为403.87亿元[84] 2020年公司业务发展举措 - 2020年公司加速打造先进制造业的增长极与增长点,千亿级产业集群已成势[9] - 2020年公司朝着科技创新无人区进军,推动技术和产品向深度智能化、无人化、新能源化拓展[9] - 2020年公司用数字化重塑管理、业务和商业模式,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全链条、全流程、全要素[9] - 2020年公司加速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打造“境外航空港 + 地面部队”新模式[9] - 2020年以中联智慧产业城建设为契机,公司同步打造18个以上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9] - 2020年底第一台中大型挖机下线,中联智慧产业城正从蓝图变为现实[9] 2021年公司发展规划 - 2021年公司将践行“三高四新”战略,高质量打造千亿级产业联合舰队等[11] - 2021年公司将持续孵化、培育、壮大、巩固产业梯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11] - 2021年公司将聚焦创新和智能制造,加速海外业务变革落地[11] 各业务板块市场表现 - 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国内市场份额均创新高,30吨及以上汽车起重机销量居首,王牌履带起重机ZCC9800累计销售占同级别超70%份额[23] - 建筑起重机销售额创新高,规模居全球第一,四季度推出W二代新品[23] - 混凝土机械市场份额显著提升,长臂架泵车等居行业第一,搅拌车轻量化产品份额升至前三[23] - 2020年土方机械销量提升至国产第六名,推出智能化G系列产品[23] - 高空作业机械2020年市场份额居行业第一梯队,乾混砂浆推出新设备并布局新材料领域[25] - 甘蔗机、抛秧机、打捆机市场份额居首,小麦机、烘干机国内份额居第二[26] 产品研发与创新 - 开发30多项智能制造技术,融合10余类前沿技术,实现作业全过程无人化[32] - 推出5桥8节臂单发起重机、“凌云”系列泵车等新产品[34] - 新一代挖掘机G系列产品全球发布,大吨位破碎挖掘机能自主匹配破碎模式[34] - 推出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ZSM100D阶梯式制砂生产线等新产品,多款新能源工程机械产品下线,突破多项智能化技术[35] - 农业机械板块聚焦智能化等产品研发,多款农机新品上市,发布2项农机AI团体标准,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35] - 拓展应急救援装备研发,多款行业领先产品成功下线,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6] - 国际标准化注册专家增至17人,新发布外部标准17项,在研33项,全年申请专利近800件,发明专利占比近50%,获授权专利350件[37] - 2020年公司研发出国六排放标准新品,包括泵车、搅拌车等[104] - 2020年7月公司宣布迈入4.0A创新阶段,提出“智能、极致、绿色”新理念[118] - 工程机械板块“凌云”系列四桥59米泵车整机减重5% [118] - 高机新品ZA20JE电动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有效载荷提升近30% [118] - 农业机械板块2ZPY - 13A抛秧机成功上市,填补国内空白[118] 市场拓展与营销 - 工程机械产品海外市场持续突破,工程起重机出口销售同比增长超35%,高空机械产品进入欧洲17国等高端市场[37] - 加快农业机械“走出去”,深化“经销 + 本地化”营销模式,水稻机、甘蔗机大幅突破[38] - 推行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整合海外信用及海外金融租赁团队与职能,建立海外市场核心竞争力[38] - 全面推行业务端对端管理,实现销售回款业务全场景应用,搭建智能风控体系[39] - 加强供应链体系建设,完善供应链生态圈,打造稳定、高效、低成本供应链体系[39] - 创新市场推广模式,启动多主题推广活动,实施优质品牌战略,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40] 行业市场趋势 - 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延续向好,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有韧性,工程机械国内需求将持续释放,出口有望明显提振[41] - 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更新高峰期持续,需求确定性强,起重机需求吨位有望上移带动营收增长[42] -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国内农机行业规模将持续提升,未来五年农业机械化水平将达新高度[43] 公司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以规模、利润等为牵引,坚持积极经营策略和稳健财务计划,推进转型升级和国际化发展[44] - 公司将加速数字化转型,基于工业制造全流程和产业链运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44] - 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推进“中联4.0”创新工程,孵化核心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46] - 农业机械优化产品结构,土方机械推进数字化转型项目,高空作业机械推广王牌产品[46] - 公司加快智慧产业城建设,推进工程机械等园区全面开工,打造世界级灯塔工厂[47] - 公司用数字技术完善海外业务平台,以本地化团队深耕市场,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47] - 针对全球疫情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公司将密切关注动态,加大研发,创新商业模式[48] 分红与采购销售情况 - 2020年度公司每股派现金红利0.32元,2020年半年度每股派0.21元,2018年度每股派0.25元[52] - 公司向前五名主要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82.2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7.06%,最大供应商占7.08%[55]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9.3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96%,最大客户销售额占0.95%[55] 社会责任与公益活动 - 2020年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总额约1433万元[56] - 2020年公司在精准扶贫、消费扶贫及其他社会公益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超2741万元,惠及10000余人[150] - 2020年公司用“以购代捐”方式采购比耳脐橙近200万元助力消费扶贫[151] - 2020年6月中联重科客户联盟向三所学校捐赠总价值55万元物资及助学金[152] - 2020年8月公司参与西藏“百团结对帮扶”爱心活动,捐资5万元[152] - 疫情期间公司调集300多台设备驰援武汉“两山”医院建设,捐赠防疫物资1260多万元,现金捐款250万元[152] - 2020年公司向“爱心改变命运”项目捐赠200万元,18年累计捐赠2800余万元,帮扶45000多名贫困大学新生[152] - 2020年公司向湖南省举重队捐赠训练经费100万元[154] - 2020年公司向华容北港镇明德小学捐赠110万元[154] - 2020年公司向常德汉寿县、鼎城區教育局以及鼎城區浦沅實驗學校、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捐款共62万元[154] - 公司团委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平台,打造“中联有爱,人人七小时”公益品牌,组织多项公益活动[155] 环保相关情况 - 2020年公司投入环保技改资金约5900万元[104] - 2020年公司各园区均取得排污许可证,环保设施正常有效运转[105] - 2020年公司国内工业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18吨,2019年为0.13吨[107] - 2020年公司国内工业园氧化亚氮排放量为25.69吨,2019年为18.36吨[107] - 2020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量约204410.92吨,2019年为169007.69吨[109] - 2020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3.13吨每百万元收入,2019年为3.90吨每百万元收入[109] - 2020年公司每百万元收入温室气体排放下降20%[109] - 2020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204,410.92吨,排放密度为3.13吨每百万收入;2019年总排放量为169,007.69吨,排放密度为3.90吨每百万收入[110] - 2020年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为55,525.41吨,排放密度为0.85吨每百万收入;2019年为39,873.72吨,排放密度为0.92吨每百万收入[110] - 2020年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48,885.51吨,排放密度为2.28吨每百万收入;2019年为129,133.97吨,排放密度为2.98吨每百万收入[110] - 2020年无铅汽油全年耗用量为314.50吨,2019年为386.93吨[115] - 2020年购电用量为23,206.00万千瓦时,2019年为20,192.87万千瓦时[115] - 2020年淡水用量为340.21万立方米,2019年为242.90万立方米[115] - 2020年天然气(煮食)用量为1,162.00万立方米,2019年为817.78万立方米[115] - 2020年柴油(应急发电设备)用量为9,520.70吨,2019年为6,801.22吨[115] - 2020年耗电密度为3,556.91千瓦时每百万元收入,2019年为4,662.73千瓦时每百万元收入[115] - 2020年耗水密度为52.15吨每百万元收入,2019年为56.09吨每百万元收入[115] - 公司正在计划废气、温室气体、有害及无害废弃物排放相关数据收集工作,考虑未来披露[158][160] - 公司有关于排放物、资源使用、雇佣、健康与安全等多方面的政策及相关披露计划[158][159][161][163] 人力资源与培训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聘请约23528位员工[56] - 公司劳动劳动合同签署率达100%,社会保险全覆盖[121] - 2020年集团新入职员工近4500人[123] - 公司合计人数逾23500人,35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