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联重科(01157)
icon
搜索文档
中联重科矿山机械持续热销
长沙晚报· 2025-08-15 14:33
核心观点 - 公司在国内露天矿山高端装备领域持续取得突破 获得市场大单 重点区域市占率提升[1] - 公司矿山机械产品凭借卓越使用体验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获得客户高度认可[1] - 公司通过创新驱动和精准市场洞察 推出先进高效低碳产品 获得行业客户信赖[2] - 公司露天采矿全工序成套高端装备覆盖全作业流程 并推进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ZE900G矿挖荣获"2025工程机械年度产品TOP50奖" 实现燃油经济性与作业效能极致平衡[1] - ZE1050G矿挖搭载全新电控技术 通过算法优化提升作业效率 展现惊人适应性和可靠性[1] - ZT135G宽体车载重90吨级 拥有多重防护刚性车架 具备出色可靠性和稳定性[1] - 发布15款大型化电动化无人化露天矿山高端装备新品 包括35方电铲ZRS35G[2] - ZT160HEV混动宽体车为全球最大混动宽体车 与ZE1350G百吨级矿挖形成黄金组合[2] 市场表现与合作 - 数百台高端装备在内蒙古大型矿山完成批量交付[1] - 与多家能源央国企及区域煤炭土石方剥离头部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 - 开年即签下超5亿元订单 奠定年度增长基石[2] - 百吨级矿挖ZE1350G在新疆某大型矿山实现批量交付[2] - ZT160HEV混动宽体车队在辽宁大型矿区成功投用 验证绿色矿山解决方案可行性[2] 战略发展 - 矿山机械作为最重要战略新兴板块之一[3] - 露天采矿装备覆盖"钻 挖 装 运 破 排"全作业流程[3] - 持续推进大型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路径及智慧矿山应用落地[3] - 打造行业领先极致产品和服务 护航国家能源安全[3] - 引领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以绿色智造共建美丽矿山[3]
中联重科(000157)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305.3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4 22:20
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4日收盘价7 42元 下跌0 93% 换手率0 83% 成交量58 99万手 成交金额4 4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05 36万元 占比成交额7 5%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695 95万元(6 11%) 大单净流出609 41万元(1 38%) [1] - 中单净流出240 33万元(0 55%) 小单净流入3065 03万元(6 95%)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21 17亿元 同比增长2 92% 归属净利润14 10亿元 同比增长53 98% [1] - 扣非净利润8 74亿元 同比增长12 40% 流动比率1 735 速动比率1 220 资产负债率53 08%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1999年 位于长沙市 主营业务为汽车制造业 注册资本867799 2236万元 实缴资本517956 6668万元 [1] - 法定代表人詹纯新 [1] 企业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104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181条 专利信息5000条 行政许可673个 [2]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中联重科“买入”评级,工程机械景气度有望延续
格隆汇· 2025-08-14 18:44
行业景气度驱动因素 - 国内大型基建项目持续推进拉动工程机械需求 如雅下等大型水力工程 [1] - 新能源发展和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升级 拉动设备更新 [1] - 一带一路国家基建投资拉动国产品牌出海加速 持续带动工程机械出口增长 [1] 公司发展前景 - 中联重科传统拳头产品景气度有望上升 [1] - 公司新兴产品竞争力加强并保持快速增长 [1] - 基于2025年16倍PE估值 对应目标价9.12元 [1]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解码工业机器人跃迁:从“循规蹈矩”到“眼明手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12:30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 - 2024年市场销量达30.2万套 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市场[1] - 应用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 236个行业中类[1] -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位[1] 工业机器人技术演进路径 - 第一代可编程机械臂:1961年始于美国通用汽车 具备多自由度机械结构和自动化特点[3] - 第二代自适应机器人:21世纪后发展 集成视觉和力觉感知能力 实现环境交互[6] - 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近期研发重点 具备自主环境适应和多任务执行能力[1][11] 可编程机械臂应用场景 - 物流仓储领域:埃斯顿码垛机器人1分钟内搬运8-12箱货物 采用12吸盘末端执行器[4] - 汽车制造领域:安川首钢柔性凸焊系统实现螺母与工件自动焊接 替代人工抓取[5] - 电子电器/金属加工:通过更换末端执行器适配多行业大规模生产需求[3] 自适应机器人技术突破 - 自主移动机器人:星卫来清洁机器人采用AI视觉识别脏污类型 支持动态避障和电梯协同[7] - 视觉检测系统:安川首钢AI检测系统0.3秒完成数十个特征目标检测 准确率超99.5%[8] - 柔性制造系统:中联重科产业城实现6分钟生产挖掘机 7.5分钟生产高空作业车[10]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 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使用2000余个自适应机器人 制造自动化率超85%[10] - 云边端协同平台支持产品型号快速切换 实现10分钟级生产转换[10] - 覆盖从钢板入库到下料、焊接、涂装、总装的全流程自动化[10] 技术发展挑战与趋势 - 当前工业机器人仅覆盖部分应用场景 AI利用率仍处低位[11][12] - 需突破数字孪生训练、人机协同安全性与运行速度矛盾等技术瓶颈[12]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认定2025年五大趋势: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可持续性、新客户群及劳动力短缺解决方案[13] 企业研发进展 - 埃斯顿开发图形化编程系统 实现3分钟自定义码垛工艺包[4] - 安川首钢视觉系统实现24小时运转 支持产品全程追溯与良品率优化[9] - 中联重科已研发轮式/双足人形机器人 现阶段完成抓取、放置等基础动作[12]
从“循规蹈矩”到“眼明手快”——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解码工业机器人跃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11:05
行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 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市场 [3] - 工业机器人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及236个行业中类 [3] - 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从2009至2024年增长7倍 [12] 技术演进与分类 - 工业机器人分为三类:本地化控制可编程机器人(工业机械臂) 自适应机器人(具备感知决策能力)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自主适应环境) [3] - 机械臂通过搭配不同末端执行器应用于汽车制造 电子电器 金属加工 物流仓储等领域 [5] - 自适应机器人依赖计算机视觉与传感器技术 实现环境交互与自主决策 [8] 应用场景与案例 - 埃斯顿码垛机器人通过图形化编程系统实现1分钟内搬运8-12箱货物 应用于食品饮料 医疗 烟酒等行业 [6] - 安川首钢机器人AI视觉检测系统0.3秒完成数十个特征目标检测 准确率超99.5% 节省1-2名人力 [10] - 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使用2000余自适应机器人 制造自动化率超85% 实现每6分钟生产一台挖掘机的柔性制造 [11] - 工业清洁机器人基于SLAM定位技术 具备动态避障 乘电梯 自主充电功能 应用于印刷厂与面粉厂 [9][10] 技术突破与趋势 -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灵活补充 通过工业超级大脑实现多功能操作 [12] - AI技术助力机器人突破感知层局限 但当前工业界AI利用率仍较低 [12][13] - 数字孪生技术有望解决AI模型重新训练与制造业长期运行矛盾 [13] - 2025年机器人行业五大趋势:人工智能 具身机器人 可持续性 新客户群 劳动力短缺解决方案 [14] 企业研发进展 - 中联重科已研发轮式与双足人形机器人 可完成抓取 放置等基础动作 [14] - 安川首钢柔性凸焊系统实现"一臂多用" 免除人工切换抓手流程 [7]
从“循规蹈矩”到“眼明手快”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5:50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市场 [2] - 工业机器人已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全球第三 [2] - 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2009-2024年增长7倍,工业应用仍是核心落地场景 [11] 工业机器人技术分类与迭代 - 第一代可编程机器人(机械臂)主导工厂,解决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需定制集成生产线 [4][6] - 第二代自适应机器人具备视觉/力觉感知和决策能力,支持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 [7][10] - 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处于研发阶段,可自主适应环境并执行复杂任务 [2][11] 典型应用场景与技术突破 - 物流仓储:埃斯顿码垛机器人1分钟搬运8-12箱货物,支持图形化编程自定义流程 [5] - 精密制造:安川首钢柔性凸焊系统实现99.5%检测准确率,节省1-2名人工 [6][9] - 工程机械:中联重科智慧工厂使用2000+自适应机器人,支持6分钟生产一台挖掘机的敏捷切换 [10] 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 - AI利用率仍低,面临大模型训练、人机协同安全性与系统长期运行的矛盾 [12][13]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指出2025年五大趋势:AI、具身机器人、可持续性、新客户群、劳动力短缺解决方案 [13] - 中联重科已研发轮式/双足人形机器人,当前仅完成基础动作但前景广阔 [13] 行业活动与展示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1500余件展品,涵盖200+家企业最新技术 [2][3] - 安川首钢、埃斯顿等企业展示视觉导航、SLAM定位等创新解决方案 [5][6][8][9]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中联重科“买入”评级工程机械景气度有望延续
格隆汇APP· 2025-08-13 17:19
行业景气度分析 - 国内工程机械需求在连续下滑后逐渐企稳 [1] - 国家持续推进大型基建项目如雅下等大型水力工程持续拉动国内需求 [1] - 新能源发展和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升级阶段拉动设备更新 [1] - 一带一路国家基建投资拉动国产品牌出海加速继续拉动工程机械出口 [1] 公司发展前景 - 中联重科传统拳头产品景气度有望上升 [1] - 中联重科新兴产品竞争力加强保持快速增长 [1] - 给予2025年16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9.12元 [1]
中联重科(000157):工程机械景气度有望延续,看好公司业绩增长
东方证券· 2025-08-13 10:1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中联重科"买入"评级,目标价9.12元(基于2025年16倍PE估值)[3][5][17] - 当前股价7.49元(2025年8月12日),潜在涨幅21.8%[5] 核心观点 - **行业景气度延续**:国内基建项目(如雅下水力工程)、新能源设备电动化升级及"一带一路"出口拉动工程机械需求,2025年1-7月挖机销量同比增长17.8%(内销+22.3%,出口+13%)[9][10] - **传统产品复苏**:起重机械和混凝土机械等非挖设备景气度滞后于挖机,预计随施工进度逐步提升,公司在泵车、搅拌站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9][14] - **新兴产品增长**:土方机械(矿用挖机份额行业前三)、高空作业机械(中小客户市占率第一)等新兴业务收入规模扩大,2024年毛利率提升[9][15][16] 财务预测 - **盈利预测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8.9/55.8/63.9亿元(前值2025/2026年分别为50.6/59.5亿元),对应EPS 0.57/0.64/0.74元[3][4] - **收入与利润率**:2025E营收507.6亿元(+11.6%),毛利率28.9%(同比+0.7pct),净利率9.6%(同比+1.9pct)[4][16] - **成长性指标**:202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38.9%,ROE提升至8.4%(2023年为6.3%)[4]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可比公司估值**:中联重科2025E市盈率13.3倍,低于三一重工(20.8倍)、恒立液压(36.7倍)等同行[18] - **产品竞争力**:土方机械实现1.5-400吨全型谱覆盖,高空机械收入2024年达25亿元(2022年为15亿元)[15][16]
中联重科(000157):跟踪报告:工程机械景气度有望延续,看好公司业绩增长
东方证券· 2025-08-13 09:5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9.12元(基于2025年16倍PE)[3][5] - 当前股价7.49元(2025年8月12日),潜在涨幅21.8%[5]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8.9/55.8/63.9亿元,对应同比增长38.9%/14.1%/14.6%[3][4] - 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0.57/0.64/0.74元[4] - 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3年27.1%升至2027年29.2%[4] 行业景气度分析 - 工程机械需求企稳回升:2025年1-7月挖机销量同比增长17.8%(内销+22.3%,出口+13%)[10] - 三大驱动因素:大型基建项目(如雅下水力工程)、电动化升级、"一带一路"出口拉动[9][10] - 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12.8%(内销+20.4%,出口+4.85%)[10] 公司业务亮点 传统业务 - 起重机械和混凝土机械景气度将滞后挖机3-6个月回升[9][14] - 在工程起重机、建筑起重机、混凝土机械长臂架泵车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9][14] 新兴业务 - 土方机械实现1.5-400吨产品全覆盖,100吨以上矿用挖机份额行业前三[15] - 高空作业机械国内中小客户市占率第一[15] - 农业机械多个产品线行业领先[15] - 新兴业务收入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毛利率显著提升[15][16] 财务表现 - 2025年营收预测507.59亿元(+11.6%),2026年584.69亿元(+15.2%)[4] - 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改善:从2023年6.3%提升至2027年10.2%[4] - 2025年营业利润预测57.49亿元(+32.9%)[4] 可比公司估值 - 行业平均2025年PE为13.56倍,报告给予16倍PE估值[18] - 主要可比公司包括三一重工(2025年PE 20.76倍)、徐工机械(12.90倍)等[18]
雅江、新藏铁路等项目促新增需求 7月挖掘机销量数据超预期(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13 07:41
行业销售数据 - 2025年7月挖掘机销售17138台同比增长25.2% 其中国内销售7306台同比增长17.2% 出口9832台同比增长31.9% [1] - 工程机械行业7月内销及出口销量均表现亮眼 [2] 政策支持与基建投资 - 2025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同比增加5000亿元 [1] - 地方债加力提速 下半年基建投资仍有较强支撑 实物工作量正逐步形成 基建投资有望向支撑产业升级的核心基础设施倾斜 [1] - 两会政策对工程机械行业支持力度较大 行业中期需求持续复苏有保障 [2] 行业前景与需求 - 工程机械行业是全球优势产业 有望从进口替代逐步走向供应全球 [2] - 雅江、新藏铁路等项目促新增需求 雅下水电站工程开工有望进一步拉动需求 [2][2] - 工程机械更新换代的持续增长对销量有拉动作用 行业短期具备良好催化剂 [2] - 国际化、电动化进程推进 龙头企业有望量利齐升 [2] - 长期来看行业会受益 但短期效果难以验证 仅依靠国内市场景气度要回到历史峰值很难 [1] 相关上市公司 - 港股工程机械产业链公司包括中联重科(01157)、三一国际(00631)、中国龙工(03339)、郑煤机(0056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