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联重科(01157)
icon
搜索文档
郭学红:三位一体跃升 把握工程机械全球化高质量发展主动权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5-16 11:01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国内市场低迷且需求疲软,海外市场增速较快但受贸易战、关税战等因素影响不确定性增加 [2] -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数字技术革命正在加速重构产业生态,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2] 技术创新战略 智能转型 - 行业加速构建从单机智能到智慧工地再到具身智能的新生态,公司通过AI视觉、多传感器融合与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无人驾驶设备自动规划路径及工况实时感知 [3] - 依托5G与数字孪生技术搭建智慧工地实时管理平台,并构建"AI大模型+工业互联+人形机器人"协同生态 [3] - 投建23个全球领先智能工厂,运用AI大模型优化生产排程、预测性维护设备,多模态感知机器人和AI视觉质检系统提升交付质量与生产效率 [3] 数字转型 - 数字化转型投入超100亿元,构建全域感知、全链互通、全景智能的数字生态圈,实现研产销服全流程端对端打通,生产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4] 绿色转型 - 全系列产品实现多路径电动化(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等),2024年下线251款新能源产品覆盖12大类别,300吨混合动力矿用卡车实现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优化 [4][5] 全景服务转型 - 后市场服务收入占比达20%,海外市场超70%服务工程师本地化,智能运维渗透率超60% [6] - 工业互联网平台缩短产品研发周期25%、生产管理效率提升20%、交付周期缩短52% [6] - 定制化智慧工地解决方案在矿山、核电、路桥领域分别提升设备作业效率40%、降低人力成本60%、路面施工平整度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 [7] 全球化生态布局 - 境外收入233.80亿元(同比增长30.58%),占比超51%,在40余国设立业务"航空港"及超400个海外服务网点 [8] - 整合11个海外研发制造基地(如意大利CIFA、德国M-tec等),加速土耳其、德国、匈牙利工厂布局 [9] - 本土化员工达5000人(占海外员工总数55%),主要航空港员工本土化率超90% [10]
广州驶出绿色智能“海上城堡”
广州日报· 2025-05-16 03:34
船舶交付与首航 - 全国最大光伏能源+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远海口"轮在广州南沙正式命名并交付首航 [1] - 该船由中远海运特运旗下广州远海汽车船运输有限公司投资、中船集团广船国际建造 [1] - 首航搭载约4000辆中国品牌车辆,其中九成以上为新能源汽车,驶向希腊、土耳其、意大利、突尼斯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1] 技术规范与标准 - "远海口"轮是首艘完全满足中国船级社《新能源汽车滚装运输安全技术指南》的船舶 [1] - 该指南由我国自主制定,中远海运深度参与编制工作 [1] - 该船成为国内首艘获颁"NEV Carriage"附加标志的滚装汽车运输船 [1] 航线与运输效率 - "远海口"轮首航投入的"中国—地中海"班轮航线较一般航线压缩近三分之一的时间 [1] - 依托比雷埃夫斯港为枢纽的支线网络,航线服务网络可覆盖多个欧洲国家、北非主要国家及黑海区域港口 [1] 船舶技术参数 - 总长199.9米,船舶总吨68252吨,排水量39069吨 [2] - 装载能力为7000标准车位,可承载商品车、工程车、大巴等全品类车辆 [2] - 采用先进LNG双燃料主机,可实现24%以上的减碳率 [2] - 配备峰值功率302.8千瓦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为目前同类船舶装载的最大光伏系统 [2] 绿色创新设计 - 船上设计可种植新鲜蔬菜的集装箱,构建自给自足的"绿色菜园" [2]
“大马”采购天团:来长沙就能找到合适小挖机!
长沙晚报· 2025-05-15 22:56
展会概况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正式启幕 吸引来自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商会首次组织200多人采购团 [1] - 采购团成员来自马来西亚不同行业 但均有明确采购目标 聚焦中国工程装备 [1] 采购需求分析 - 马来西亚菜农总会7位客商重点采购小型挖掘机和智能化锄草机 用于榴莲种植园作业 已初步筛选两三款产品 [1] - 马来西亚吊秤车同业公会37人代表团专注汽车吊、履带吊和高空作业平台 对中联重科等品牌产品性能表示高度认可 [2] 市场认可度变化 - 湖南工程机械进入马来西亚市场20余年 当地采购商从最初缺乏信心转变为高度认同 采购需求持续增长 [1][2] - 中联重科和三一集团等品牌在马来西亚市场已有十多年运营历史 产品适应本地需求 获得行业广泛采用 [2] 产品技术升级 - 参展设备呈现智能化趋势 品质显著提升 如中联重科展示的4000吨全地面起重机成为全场焦点 [2] - 采购商对比十多个品牌产品后 认为各型号在功能和优势上具有差异化特点 [1] 行业合作深化 - 马来西亚采购团计划参观长沙本地工厂 寻求长期合作机会 [1] - 采购商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展会进一步强化与湖南工程机械企业的合作关系 [1]
实力担当!中联重科“机甲天团”燃爆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22:36
展会盛况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于5月15日盛大开幕,吸引全球关注 [1] - 公司作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全面展示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创新成果 [1] - 展会在首日即交付3台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成为展会最亮眼参展商 [1] 产品展示 - 公司展出9大类别100多台/套高端产品,涵盖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建筑起重机械等 [2] - 重点展品包括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行业首款氢能源泵车、全球首创最大百吨级混动矿卡等 [2] - 展品还包括全球最高直臂云梯消防车、国内最大喂入量小麦机、R代塔机等高端产品 [2] 智能化成果 - 公司展示无人挖掘机、滑移装载机、高空作业平台等智能化设备,支持语音操控、远程遥控等多种操作模式 [6] - 其他智能化成果包括塔机远程操控系统、智慧指挥中心、智慧矿山、智能服务、燃料电池系统等 [6] 重大交付 - 公司在展会首日批量交付3台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ZAT40000H [8][15] - 该产品是继2000吨级、2400吨级后再次刷新世界纪录的标杆之作,引领行业进入4000吨级新时代 [15] - 产品具有起重性能强悍、行驶转场灵活、作业便捷高效等优势,精准解决风机安装施工痛点 [15] 行业地位 - 公司凭借领先产品和解决方案成为展会人气之王、门面担当 [15] - 未来将继续秉持"技术是根,产品是本"理念,持续创新突破,引领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5]
海外网红打卡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 长沙智造吸睛又吸金
长沙晚报· 2025-05-15 22:20
行业动态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于5月15日开幕 吸引了全球工程机械领域关注 [3] - 展会展示了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全球首台全电无人概念挖掘机等创新产品 [4] - 展会现场有装载机舞蹈表演等互动环节 增强了观展体验 [4] 公司表现 - 中联重科展出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成为展会焦点 获得国际网红博主高度评价 [3] - 三一集团和中联重科的产品在2025德国宝马展上已吸引国际买家关注 [3] - 中联重科和三一集团的智能制造品质获得乌兹别克斯坦采购商认可 计划采购30台起重机 [4] 国际影响 - 国际网红博主穆罕默德在Instagram和YouTube拥有近50万粉丝 其展会视频内容获得上千点赞 [3] - 乌兹别克斯坦工程机械进口商明确表示对长沙企业产品的信赖 显示中国工程机械的国际竞争力 [4] - 国际买家专程赴长沙观展 表明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已成为行业重要展示平台 [3][4]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今日开幕,全球1650家企业共赴行业盛会
长沙晚报· 2025-05-15 07:18
展会概况 -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主题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聚焦新一代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业机械、运输装备 [1] - 全球1650家工程机械企业参展,包括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品牌 [1] - 长沙作为世界三大工程机械产业聚集地之一,拥有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 [1] 参展企业亮点 - 中联重科为首个入场布展的50强企业,参展面积近9000平方米,展出百余台设备,包括ZE1350G矿用挖掘机等世界级产品 [3] - 山河智能展出7大类近60款装备,其中新能源产品占比近50%,智能化应急救援装备占比80% [4] - 三一重工参展设备中40%为电动化新品,星邦智能展示7大产品线的绿色高效解决方案,铁建重工推出高端装备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4] 产业发展历程 -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2022年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被列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样本 [5]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516家,覆盖全国工程机械产品品种的85%,拥有20大类、100多个小类、近10000个型号规格的整机产品 [5] 创新与生态布局 - 产业布局2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攻克盾构机主轴承、电驱桥等关键零部件技术 [6] - 培育19个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5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6] - 形成"2+1+N"产业空间布局,包括长沙经开区、湘江新区等核心区域 [6] 政策与区域协同 - 2024年出台《打造"4+6"先进制造业集群标志性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推动产业升级 [7] - 全国首部工程机械产业立法《长沙市促进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条例》于2024年施行 [7] - 与江苏徐州共建创新中心,成立"长株潭工程机械联合体"实现跨区域协同 [8]
“钢铁巨无霸”登场!
长沙晚报· 2025-05-12 19:33
核心观点 - 中联重科在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上展示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及其他创新产品,彰显公司在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的领先实力 [1][3] - 公司参展规模和产品数量创历届之最,展示面积近9000平方米,涵盖9大类产品和智慧解决方案 [3] - 新能源装备成为展示亮点,包括纯电轮胎起重机、氢能源泵车、混动矿卡等绿色动力设备 [5] - 数字化和智能化成果如无人驾驶机群协同、远程操控系统等"软实力"创新成果集中展示 [6] 产品展示 - 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行业唯一能满足185米高度风机安装,相当于65层楼高度吊装160吨重风机 [1][3] - 多台百吨级行业同级别最大自重和最大斗容矿用挖掘机、全球最高直臂云梯消防车、国内最大喂入量小麦机等世界级产品 [3] - ZRT500V4纯电轮胎起重机、行业首款氢能源泵车、全球首创最大百吨级混动矿卡等新能源设备 [5] - 纯电动高空作业机械、大马力拖拉机、工业车辆等系列新能源装备 [5] 技术创新 - 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创新成果全面展示 [3] - 纯电动无人驾驶机群协同现场演示、塔机远程操控系统、智慧指挥中心等数字化成果 [6] - 智慧矿山、智慧服务等解决方案展示行业发展智慧图景 [6] 参展规模 - 参展面积近9000平方米,9大类产品包括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建筑起重机械等 [3] - 近百台设备已完成进场组装,参展规模和产品数量创公司历届之最 [3]
清华、星动纪元开源首个AIGC机器人大模型;AMD警告美国芯片出口限制影响丨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07:30
清华、星动纪元开源AIGC机器人大模型VPP - 清华与星动纪元联合开源首个AIGC机器人大模型VPP(Video Prediction Policy),该模型将视频扩散模型的泛化能力转移到通用机器人操作策略中 [1] - VPP模型解决了扩散推理速度问题,实现机器人实时未来预测和动作执行,显著提升策略泛化性 [1] - 模型已全部开源,标志着AIGC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在实时决策领域取得突破 [1] - 技术有望加速智能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可能重塑制造业、服务业自动化格局 [1] AMD受美国芯片出口限制影响 - AMD预计美国新一轮芯片出口限制将在本季度造成7亿美元损失,并导致年收入减少15亿美元 [2] - 限制措施主要影响将在2023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显现 [2] - 新规要求AMD需获得许可才能向中国出口先进AI芯片 [2] - 公司CEO表示影响可控,但承认这是不利因素 [2] 中联重科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 中联重科依托中央研究院和中科云谷子公司加速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3] - 公司一季度发布两款人形机器人样机,目前处于持续验证、优化和升级阶段 [3] - 此举反映传统制造业向AI融合转型的趋势 [3] - 人形机器人作为新兴赛道,战略布局可能提振投资者对高端制造升级的信心 [3]
湖南国资: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成效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5-05 02:00
湖南国资国企改革与产业布局 - 湖南省国资委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加大战新产业布局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 - 湖南钢铁集团旗下湘钢五米宽厚板厂实现智能化生产,通过5G技术远程操控智慧无人天车、自动转钢系统、加渣机器人等设备,产品应用于中国首口"万米深井"塔科一井、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及核电、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国家战略与湖南定位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出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定位(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2] - 湖南省国资委提出在"三基地一枢纽"定位中找坐标,在"三个高地"建设中奋勇争先,突出"系统集成"推进国企全面深化改革 [2]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湖南省国资委实施"3974"标志性工程,目标到2025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达30%以上,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先进材料等9大产业,打造7户以上现代产业链"链主"企业 [3] - 推动形成湖南钢铁集团、湖南建设集团、中联重科、湖南矿产集团4个千亿级企业,参与8条全省重点产业倍增计划产业链,构建"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级体系 [3] 国有资本配置优化 - 湖南省国资委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以交通物流、能源、有色金属等领域为重点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4] - 2023年8月组建湖南港航水利集团,整合全省三级港航经营资源,推进28个码头79个泊位集约化管理、15个重大水利水运项目建设 [4] 能源产业整合与发展 - 2024年3月成立湖南省能源投资集团,9月与湖南省煤业集团合并重组为湖南能源集团,聚焦能源核心主业 [5] - 湖南能源集团推进煤电、气电、抽水蓄能等重大电源项目建设,在内蒙古、山西、云南等风光资源大省建设新能源项目,牵头落实"宁电入湘工程" [5] 矿产资源整合与开发 - 2024年8月组建湖南矿产集团,承担全省战略性和优势矿产资源控制、储备功能,实施省内矿产资源整合与开发 [7] - 湖南矿产集团以原湖南有色集团为主体成立,湖南保有23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三,70种居全国前十 [7] 专业化整合与子公司设立 - 湖南省国资委推动直属企业下设功能性子公司,2024年12月成立湖南国贸集团作为湖南钢铁集团重要子公司 [7] - 湖南国贸集团以湖南钢铁集团所属湖南华菱资源为基础组建 [7]
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落地湖南,两家企业率先“尝鲜”
搜狐财经· 2025-04-28 19:26
政策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范围,新增湖南等16个省市地区 [1] - 试点政策允许跨国公司自行决定外债和境外放款的集中比例,保留成员企业财务安排自由度 [1] - 支持企业通过国内资金主账户办理境外成员企业本外币集中收付业务,便利全球资金管理 [1] - 鼓励企业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 [1] - 不涉及外债和境外放款额度变更的业务可由银行直接办理 [1] 试点实施情况 - 湖南已有中联重科和湖南中伟新能源两家企业成为试点企业 [1] - 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对试点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快速完成业务备案 [2] - 两家跨国集团搭建了覆盖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包含72家境内外成员企业的资金池 [2] 政策效果 - 试点政策在备案流程、额度归集、集中收付模式等方面实现突破 [1] - 有效帮助企业提高资金管理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1] - 试点企业反馈政策为湘企出海和全球化运营带来更多便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