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联民生(01456)
icon
搜索文档
国联民生(601456) - 北京德恒(无锡)律师事务所关于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
2025-08-22 19:28
会议安排 - 2025年7月24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5] - 8月1日在港交所网站、8月2日在上交所网站及指定媒体公告股东大会通告[5] - 现场投票时间为8月22日9:15 - 15:00,现场会议于13:30在无锡国联金融大厦召开[6] 参会情况 - 出席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股东及代表1241人,代表股份3127630469股,占比55.06%[8] 议案表决 - 《关于选举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同意票3120619814股,占比99.78%[9] - 中小投资者同意票515676252股,占出席中小投资者有表决权股份总数99.09%[9]
国联民生(01456):徐慧敏已获选举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9:18
董事会成员变更 - 徐慧敏女士获选举为第五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 接替朱贺华先生原有职务[1] - 徐慧敏女士同时担任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及审计委员会委员 任期至第五届董事会届满[1] - 朱贺华先生自徐慧敏女士任职之日起不再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委员会相关职务[1]
国联民生(01456) - 董事名单及彼等的职位与职能
2025-08-22 19:16
公司信息 -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1456[1] 董事情况 - 有执行、非执行、独立非执行三类董事,分别有1名、5名、3名[2] 董事委员会 - 有战略与ESG、薪酬及提名、审计、风险控制四个委员会[2] - 战略与ESG委员会主席为顾伟,成员有葛小波等[2]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主席为高伟,成员有郭春明等[3] - 审计委员会主席为郭春明,成员有高伟等[3] - 风险控制委员会主席为顾伟,成员有葛小波等[3]
国联民生(01456) - 公告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表决结果 选举独立非执行董事
2025-08-22 19:14
股东大会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8月22日举行,董事长顾伟主持,9位董事出席[3] - 5,680,592,806股股份持有人有权出席表决,占已发行股本100%[4] - 出席股东和代理人共持有3,127,630,469股,占已发行股本55.058170%[4] 议案表决 - 选举第五届董事会独董议案赞成票3,120,619,814,占比99.775848%[4] - 反对票6,763,255,占比0.216242%;弃权票247,400,占比0.007910%[4] - 选举第五届董事会独董议案获通过[5] 人员变动 - 徐慧敏当选第五届董事会独董,接替朱贺华[6] - 徐慧敏任职后董事会符合上市规则[6] 董事会构成 - 截至公告日,执行董事葛小波,非执行董事5人,独董3人[6]
国联民生(01456)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
2025-08-22 19:13
会议安排 - 2025年7月24日决定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11] - 8月1 - 2日发布股东大会通知[11] - 8月22日以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召开股东大会[12] 参会情况 - 1241人出席,代表股份3127630469股,占比55.06%[14] 议案表决 - 《关于选举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同意票占99.78%[15] - 中小投资者同意票占99.09%[15] 结果认定 - 股东大会召集、召开、表决合法有效[18]
三维化学:接受国联民生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6:42
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2025年8月21日接受国联民生证券等投资者调研 [2] - 公司董事会秘书张军参与接待并回答投资者问题 [2] 信息披露来源 - 相关公告信息来源为每日经济新闻 [2]
国联民生:做产业最友好的投行
证券时报· 2025-08-22 08:59
公司战略定位 - 以"做产业最友好的投行"为使命 聚焦长三角经济核心区域 发挥国资背景与市场化机制双重优势 [1] - 通过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 覆盖初创期至成熟期 [3] - 探索产融结合赋能实体经济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依托控股股东国联集团的产业资源和资本实力 [7] 业务成果数据 - 2019年以来帮助近400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为近200家上市公司提供再融资服务 [1][8] - 投行项目储备涵盖新能源 新材料 生物医药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方向 [5] - 设立十大行业组 包括生物医药 半导体 新能源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空天及卫星通信等领域 [7] 区域产业服务 - 深度参与无锡半导体产业集群培育 协助企业与产业资源对接 [2][3] - 以无锡为根据地 布局北京 上海 深圳及长三角 珠三角等重点经济区域 [7] - 加强在西安 合肥等地的布局和队伍建设 拓展区域覆盖 [7] 服务模式创新 - 突破传统股权融资模式 实践"陪伴式+价值共创"服务模式 [3] - 通过投行 投研 投资多方资源协同 提供早期资金支持 战略规划 治理结构完善等服务 [3] - 投资子公司协同关联机构进行股权投资 改善企业负债结构 打通银行端融资渠道 [3] 能力建设体系 - 执业理念向"可投性"转变 重点服务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传统企业和关键技术领域突破企业 [4] - 建立精准识别企业成长和风险的体系 通过"内外双驱"模式培育行业专家型团队 [5] - 引入企业数据服务系统 覆盖全国6000多万家企业 通过多维度信息标签识别科技型企业 [5] 技术应用进展 - 全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包括OCR NLP 语音识别等技术 [6] - 构建招股书智能审核 银行流水核查 债券信用评级 研报撰写辅助等应用场景 [6] - 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业务效率和精准服务能力 [6]
国联民生:做产业最友好的投行
证券时报· 2025-08-22 02:33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以"做产业最友好的投行"为使命,立足长三角经济核心区域,发挥国资背景与市场化机制双重优势,专注科技金融领域[1] - 公司投行业务执业理念向"可投性"转变,项目储备从传统行业向技术创新转型企业和关键技术突破企业拓展[4] - 公司战略目标是通过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目前设立十大行业组并向优质生产力倾斜资源[7] 业务发展成果 - 2019年以来已帮助近400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为近200家上市公司提供再融资服务[1][8] - 当前储备项目主要覆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方向,以传统行业结合技术创新企业为主[5] - 在无锡半导体产业集群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协调投行、投研、投资等多方资源协助产业对接[3] 服务模式创新 - 构建"陪伴式+价值共创"模式,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3] - 初创期引入风投私募提供资金和战略支持,成长期提供股权债权融资及并购咨询,成熟期提供再融资和上市服务[3] - 通过投资子公司协同关联机构进行股权投资,改善企业负债结构并打通银行融资渠道[3] 核心能力建设 - 建立四大核心能力:行业研究能力、定价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管理能力[4] - 采用"内外双驱"模式培育行业专家型团队,引入外部顾问同时强化内部新兴领域知识储备[5] - 利用6000万家企业数据服务系统,通过多维度信息标签精准识别高质量科技型企业[5] 数字化转型 - 全面应用AI技术包括OCR、NLP、语音识别等,构建智能审核、银行流水核查、信用评级等应用场景[6] - 开发招股书智能审核、研报撰写辅助、投资助手、智能客服等一系列数字化工具[6] 区域与行业布局 - 以无锡为根据地,布局北京、上海、深圳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加强西安、合肥等地布局[7] - 在原有八大行业组基础上优化分组,鼓励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设立行业组[7] - 重点覆盖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空天及卫星通信等行业[7]
首担联席配售代理,国联民生香港子公司业务实现新突破!
经济观察网· 2025-08-21 17:13
万国黄金集团配售交易 - 2025年8月20日进行先旧后新配售 涉及3000万股 定价32.55港元/股 较前日收盘价35港元折让7% 总交易金额9.77亿港元 [1] - 流通股份总数增加约2% 所筹资金用于所罗门群岛Gold Ridge矿山扩张及一般运营成本 [1] - 设置90天禁售期 独家整体协调人为中信里昂 联席配售代理包括国泰君安 麦格理 第一上海及国联民生证券香港子公司 [1] 国联民生证券香港子公司业务突破 - 本次交易是国联民生合并后香港子公司首单配售业务 标志其在国际业务领域的重大突破 [2] - 通过参与交易积累国际市场运作经验 拓展客户资源并提升品牌知名度 [2] - 为后续参与大型国际金融交易奠定基础 未来有望在国际市场发挥更重要作用 [2] 国联民生证券香港子公司竞争优势 - 作为境外业务重要平台 依托母公司资源支持及香港本地市场经验 [3] - 拥有专业团队熟悉国际资本市场规则 业务涵盖证券承销 配售 资产管理和投资咨询等领域 [3] - 积极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 提升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未来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国际业务发展 [3]
国联民生证券:冷年家电景气收官 淡化短期波动
智通财经· 2025-08-21 14:15
行业产销数据 - 7月家用空调总产量1612万台同比基本持平 总销量1644万台同比增长1.58% [1] - 内销出货1058万台同比增长14.34% 出口585万台同比下降15.47% 期末库存1472万台同比下降7.47% [1] - 2025冷年空调内销量达1.1亿台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1% [1][2] 内销市场表现 - 7月内销延续双位数增长 较2019年同期复合年增长率约3% [2] - 3-7月内销量较2019及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均达4% 奥维监测线上/线下零售量分别增长32%/37% [2] - 8-12月内销预计同比增长13% 3-7月销量占全年约53% [2] 企业内销表现 - 格力内销持平 美的增长1.69% 海尔大幅增长57.89% [1][3] - 海信增长62.5% 长虹下降2% TCL增长68% [1][3] - 5-7月累计美的内销增长24%高于行业15% 海尔/海信环比提速 [3] 外销市场状况 - 7月出口同比下降15% 受关税政策及地缘因素影响 [1][4] - 中美暂停24%关税加征90天 出货前置及高基数影响外销表现 [4] - 美的出口下降22% 格力下降15% 海信/海尔/长虹分别下降12%/30%/34% [1][4] 行业趋势判断 - 空调行业过去十年仅2015(去库)和2020(疫情)出现超10%内销降幅 无累库时基数影响有限 [1] - 龙头企业海外转产持续推进 新兴市场布局领先 关税敞口有限 [1][4] - 白电龙头具备高质量及高股息特征 投资价值显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