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星旅游文化(01992)
icon
搜索文档
复星私有化Club Med十年:五大洲新增26个度假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2 20:02
在数字化升级方面,借助中国市场领先的数字化经验,ClubMed进一步整合与强化了移动端的营销与渠 道,目前全球直销及半直销率达到72%。 在阳光度假领域,Club Med已在全球布局38座阳光度假村,选址于黄金海岸、山川秘境等顶级度假胜 地。2025年,Club Med更将法式风帆游轮这一奢华产品线引入中国市场,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高品质 度假需求。 同时,针对中国"假期多、时间短"的消费特征,Club Med在中国创新推出"地中海·邻境"和"地中海·白日 方舟"两大产品线,聚焦城市周边短途度假,开创兼顾身心放松与亲子陪伴的全新度假方式。今年五一 假期,两条产品线平均入住率超95%。 编辑:幸骊莎 转自:新华财经 今年是复星旅文旗下ClubMed地中海俱乐部成立75周年。2010年,复星秉持"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 全球化战略,对Club Med进行了战略投资。2015年,复星完成了对Club Med的私有化收购,不仅成功 助力品牌穿越欧洲金融危机,更使其迈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10年间,ClubMed在全球共计新增26个度假村,遍布全球五大洲。特别是中国市场,度假村数已从2010 年的0个增加至2024年 ...
世界级冰雪度假新地标落子太仓 长三角多地竞逐万亿冰雪经济
中国经营报· 2025-06-12 17:24
冰雪产业南下热潮 - 长三角成为冰雪产业巨头必争之地 多个大型冰雪项目密集落地 包括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二期(50亿元)、杭州热雪奇迹(14亿元)、上海耀雪冰雪世界(70亿元) [1] - 行业巨头竞相开拓万亿级市场 长三角多地抢抓冰雪产业发展机遇 政策支持推动冰雪经济加速发展 [1] - 冰雪产业已成为涵盖旅游、赛事、运动、培训等多领域的新兴产业 有望成为扩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1] 太仓冰雪产业发展 - 太仓从"德企之乡"转型为"冰雪之城" 德企数量突破550家 其中60余家为隐形冠军 [2] - 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一期表现优异 开业一年多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雪世界单日最高接待4500人次 [2] - 2024年春节假期接待游客12万人次(同比增长6倍) 端午小长假接待近2万人次 Club Med连续满房 [3] 太仓阿尔卑斯二期项目 - 二期项目总投资50亿元 规划包含打破多项"世界之最"的室内滑雪场(650米世界最长室内雪道)、两家国际化主题酒店及六大超级娱乐项目 [3] - 项目致力于冰雪、文旅、科技、消费等产业融合创新 预计将吸引俄罗斯、东南亚等地区游客 [3] - 复星旅文积累了三亚·亚特兰蒂斯等项目的运营经验 计划将二期打造为"冰雪+"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6] 长三角冰雪经济布局 - 国务院提出2027年冰雪经济规模达1.2万亿元 2030年达1.5万亿元 [4] - 上海2024年冰雪运动参与人次超400万 浙江2023-2024冰雪季接待127万人次(全国第六) [5] - 浙江加快推进8个县市区冰雪旅游目的地建设 上海计划2025年冰雪运动俱乐部达30家 年参与人次200万 [5] 行业竞争与发展模式 - 长三角冰雪项目注重差异化竞争 如太仓阿尔卑斯二期将创造室内雪场五项"世界第一" [5] - 南方冰雪项目需融合休闲娱乐、高端住宿和亲子内容 以休闲度假形式融入生活方式 [6] - 复星旅文坚持轻资产模式 旗下地中海俱乐部自持度假村仅占15% 主要采用租赁及管理模式 [6]
港股午评:恒生科技指数跌0.23% 复星旅游文化复牌大涨超80%
证券时报网· 2024-12-11 12:18
文章核心观点 港股上午先涨后跌,午盘恒生指数基本平收、恒生科技指数跌0.23%,食品饮料板块走强,复星旅游文化复牌大涨 [1][2]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上午先涨后跌,截至午盘恒生指数基本平收,恒生科技指数跌0.23% [1] 食品饮料板块表现 - 港股食品饮料板块走强,农夫山泉、蒙牛乳业涨超3% [1] - 青岛啤酒股份涨超2%,康师傅控股、华润啤酒涨超1% [1] 其他个股表现 - 复星旅游文化复牌大涨81% [2]
复星旅游文化12月11日复牌 计划以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
证券时报网· 2024-12-11 08:59
文章核心观点 复星旅游文化计划以协议安排方式私有化,通过回购股份释放股东价值并实现长期战略决策灵活性 [1][3] 分组1 - 公司股份自2024年12月11日上午9点起复牌 [1] - 董事会提出以每股7.80港元的价格回购股份,较停牌前收盘价溢价95% [1] 分组2 - 私有化后公司将继续维持现有业务运营,无计划进行重大调整 [2] 分组3 - 私有化旨在释放股东价值,实现长期战略决策的灵活性 [3]
复星旅游文化(0199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22:3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94.146亿元,同比增长5.8%;毛利32.065亿元,同比增长4.2%;归属母公司股东利润3.21838亿元[5][6][7]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20.86517亿元,2023年为22.9966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32745亿元,2023年为5.13215亿元[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基本和稀释均为0.26元,2023年为0.38元;每股中期股息无[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从88.988亿元增加5.8%至94.146亿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94.14566亿元,销售成本62.08065亿元,毛利32.06501亿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利润3.87816亿元,所得税费用7066.2万元,期内利润3.17154亿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股东应占利润包括旅游业务产生的利润4.9亿元以及物业开发及销售产生的亏损1.682亿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股东应占利润包括旅游业务产生的利润6.458亿元以及物业开发及销售产生的亏损1.74亿元[4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总额为94.1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88.99亿元增长5.8%[50] - 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58.22亿元增加6.6%至2024年上半年的62.08亿元,与收入增长一致[53] - 毛利增加4.2%,毛利率从34.6%略微减少至34.1%,Club Med及其他板块毛利增加13.7%,三亚亚特兰蒂斯毛利下降15.3%,度假资产管理中心毛利下降70.1%[54] - 2024年首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21亿元,去年同期为3.85亿元,主要因诉讼拨备转回和汇兑亏损[55] - 2024年首六个月销售及营销成本同比增加9.5%至13.17亿元,主要因佣金增加和广告推广成本增加[56] - 2024年首六个月经营利润为10.37亿元,去年同期为13.52亿元[58] - 扣除资本化利息后财务费用从2023年首六个月的6.603亿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6.464亿元[61] - 所得税费用从2023年首六个月的1.882亿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7070万元[62] - 经调整EBITDA从2023年首六个月的22.997亿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20.865亿元[64]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3年首六个月的5.13215亿元降至2024年同期的3.32745亿元[6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资本开支降至5.465亿元,2023年同期为7.461亿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债务总额为241.751亿元,撇除租赁负债为128.62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917亿元增加18.4%至35.409亿元[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5.409亿元,其中人民币14.45846亿元占40.8%,美元7.67101亿元占21.7%,欧元3.86944亿元占10.9%等[71][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28.628亿元,其中33.794亿元须于一年内偿还,未动用的银行融资合共为32.569亿元;26.3%的未偿还借款于一年内到期,6.3%于第二年到期,17.2%于第三至五年到期及50.2%于五年以上到期[72] - 资产总值由2023年12月31日的386.228亿元减至2024年6月30日的374.471亿元,负债总额由362.425亿元减至348.026亿元[73] - 流动负债净额由2023年12月31日的75.511亿元变为2024年6月30日的53.783亿元,流动比率由0.53略微上升至0.62,杠杆比率由53.5%略升至55.1%[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就银行及其他借款抵押资产65.725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987亿元)[7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11.945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147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889亿元[7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1.945亿元,反映除所得税前溢利3.878亿元,并就折旧及摊销10.49亿元、利息开支6.464亿元等作出调整[7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147亿元,主要反映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4.801亿元及出售法国度假村Cargese所得款项0.778亿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7.21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为140.993亿元[79]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或有负债为0.73亿元,而于2023年12月31日则为1.042亿元[80]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在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中分别录得汇兑收益净额人民币7030万元及汇兑亏损净额人民币4720万元[81]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录得换算海外业务汇兑利得人民币6240万元及亏损人民币8350万元[82]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94.14566亿元,2023年同期为88.98817亿元,同比增长约5.8%[9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32.06501亿元,2023年同期为30.76622亿元,同比增长约4.2%[9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10.3648亿元,2023年同期为13.52415亿元,同比下降约23.3%[93] - 2024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3.87816亿元,2023年同期为6.7855亿元,同比下降约42.8%[93]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17154亿元,2023年同期为4.90332亿元,同比下降约35.3%[93]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2023年同期为0.38元,同比下降约31.6%[93]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47925亿元,2023年同期为5.18865亿元,同比下降约52.2%[9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87.2611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0.60506亿元,同比下降约4.4%[9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87.2099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62341亿元,同比增长约1.9%[9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40.9933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1.13413亿元,同比下降约12.5%[95] - 2024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为94.8337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1.26896亿元增长16.7%[96]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103.179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0.25483亿元下降6.4%[96]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26.4452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803亿元增长11.1%[96]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47925亿元[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692元计入股本,1510.6万元计入股本溢价,2037.6万元从资本及其他公积金转出[9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确认开支为1559.1万元并计入资本及其他储备[98] - 2023年上半年利润为4.7184亿元[99]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18865亿元[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324元计入股本,1113.7万元计入股本溢价,792.8万元从资本及其他公积金转出[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确认开支为2288.3万元并计入资本及其他储备[100]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税前利润为387,816千元,2023年同期为678,550千元[10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流入为1,453,135千元,2023年同期为1,865,281千元[10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195,758千元,2023年同期为1,766,907千元[10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353,568千元,2023年同期为 -228,052千元[103]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23,629千元,2023年同期为 -1,333,301千元[10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865,819千元,2023年同期为205,554千元[104] - 2024年上半年汇兑差异净额为 -41,718千元,2023年同期为21,161千元[104] - 2024年6月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3,380,466千元,2023年同期为2,621,375千元[104] - 2024年6月底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540,925千元,2023年同期为3,302,439千元[10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外界客户的总收益为941456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89881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114] - 2024年上半年旅游经营及其他服务收入为925192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48666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物业销售及建筑服务收入为16264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1214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5%[11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2144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8447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4%[122]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4792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799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4%;政府补贴为1370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8980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7%[122] - 2024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的收益为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3921千元人民币;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收益为1061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1774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1%[122] - 2024年上半年转回度假村关闭准备为14234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748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9.0%[122] - 2024年上半年有关雇员的赔偿成本为4556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049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3%;度假村关闭成本准备为804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931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7%[122]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借贷及其他借款利息为35106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8810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租赁负债利息为28199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6945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123] - 2024年上半年总财务费用为64643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6028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12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6,208,065千元,2023年为5,822,195千元[124]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76,803千元,2023年为324,991千元[124] - 2024年期内所得税费用总计70,662千元,2023年为188,218千元[125] - 2024年Club Med Holding及其法国附属公司所得税拨备按25.83%税率作出,与2023年相同[125] - 2024年中国内地现行所得税拨备基于应课税利润25%法定税率计算,海南亚特兰蒂斯按15%优惠税率计算[126] - 2024年每股基本收益为0.26元,2023年为0.38元[128][129]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收益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43,191,887股,2023年为1,241
复星旅游文化:Club Med稳步增长,推动轻资产运营
申万宏源· 2024-08-29 10:21
报告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1] 报告核心观点 - Club Med 全球营业额创历史新高,预订量呈现可持续增长,未来聚焦高定价的山地与尊享系列 [9] - 三亚亚特兰蒂斯短期承压,太仓二期项目已正式签约,为公司轻资产战略落地的里程碑 [10] - 公司中期经营战略清晰,一方面通过 Club Med 升级战略提高公司产品调性,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向轻管理转型,并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逐步降低负债率 [11]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185.34亿元、202.79亿元和221.09亿元,同比增长8%、9%和9% [12] -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3.49亿元、4.16亿元和4.92亿元,同比增长14%、19%和18% [12] - 2024-2026年公司每股收益预计分别为0.28元、0.33元和0.40元 [12] - 2024-2026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预计分别为12.72%、13.06%和13.29% [12]
复星旅游文化:旅游主业稳健增长,轻资产化积极推进
国金证券· 2024-08-23 10: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旅游运营业务持续增长 - 公司旅游运营营业额 106.5 亿元/+10.5%,全球业务稳健增长 [2] - Club Med 及其他业务收入 81.7 亿元/+8.9%,盈利能力保持良好 [2] - 三亚亚特兰蒂斯受三亚客流影响,GMV 有所下滑,但公司积极调整定价和产品活动 [17][18][19][20] - 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一期客流量望进一步提升,二期项目已签约 [22] - 丽江国际度假区度假村 GMV 增长较快,地产去化速度平缓 [22] - 复游会及相关业务通过业务重新定位和运营提效,已达到经营利润层面扭亏 [22] 轻资产化战略积极推进 - 公司继续推进轻资产化,1H24 资本开支-26.%,现金流能力较强 [2] - 出售法国度假村 Cargese 带来现金流净额约 7780 万元 [13] - 正积极探索与第三方关于度假资产管理中心发展及运营模式的战略合作机会 [22] 太仓项目有望持续爬坡 - 太仓项目一期运营良好,下半年滑雪旺季到来+持续营销,客流量望进一步提升 [22] - 太仓项目二期已与当地政府签约,公司将负责运营管理 [22]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 24E~26E 归母净利 3.5/4.1/4.9 亿元,对应 PE 估值为 11.6/9.8/8.3 倍 [2]
复星旅游文化:公司点评:旅游主业稳健增长,轻资产化积极推进
国金证券· 2024-08-23 10: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8月22日公司公告1H24业绩,收入94.1亿元/+5.8%,归母净利3.2亿元/-31.8%,经调整EBITDA 20.9亿元/-9.3%,剔除1H23一次性处置度假村受益影响后分别同比+20.3%、+2.8% [3] - 旅游运营稳健增长,对地产销售依赖度进一步下降;资本开支减少、积极推进轻资产化,偿债压力可控 [3] - 预计24E - 26E归母净利3.5/4.1/4.9亿元,对应PE估值为11.6/9.8/8.3倍,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旅游运营营业额106.5亿元/+10.5%(一致汇率计),全球业务稳健增长 [3] - 分业务收入中,Club Med及其他/三亚亚特兰蒂斯/度假资产管理中心/复游会及相关业务分别为81.7/8.6/2.9/0.9亿元,同比+8.9%/-7.3%/-24.2%/+10.9%,地产销售收入1.6亿元,占总收入1.7%/-2.9pct [3] - 各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0%/50.0%/16.4%/94.0%,同比+1.4/-3.4/-25.1/+21.2pct,经营利润11.5/1.8/-1.1/0.02亿元,对应经营利润率14.0%/20.6%/-36.2%/2.3%,同比-1.7/-16.7/-55.5/+45.0pct [3] 现金流与偿债情况 - 1H24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40.4亿元/+80.2%,截至年末净债务(不含租赁负债)93亿元,较23年末增长6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33.8亿元/+29.0%,尚未动用银行融资额32.6亿元,未来一年内须偿还的负债33.8亿元 [3] - 太仓项目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1H24资本开支-26%,旅游运营产生现金流能力较强,预计偿债压力可控 [3] 后续看点 - 太仓项目受益国内冰雪热潮及长三角中高端客群需求下半年继续爬坡,二期已与太仓政府签约,未来公司将负责管理运营 [3] - Club Med升级、扩张,24年新开中国1个 + 法国2个新度假村,至26年容纳能力望较23年+13% [3] 各业务板块情况 Club Med及其他 - 23年实现营业额88.9亿元/+10.3%,容纳能力同比+3.6%,高端及尊享系列度假村容纳能力占比提升至99.2%,平均每日床位价格1922元/+8.1%,平均客房入住率70.4%/+0.8pct [6] - 分区域看,欧非中东/美洲/亚太GMV分别为50.4/24.2/14.4亿元,同比+5.6%/9.7%/14.4%,三大区域均增长,亚太增速靠前,各地区经营利润均改善 [6] - 24年4月出售法国度假村Cargese,带来现金流净额约7780万元、出售净收益约1470万元,1H24度假村营运资本开支3.2亿元/-4.2% [6] - 24年7月黑龙滩度假村开业,预期至26年容纳能力较23年+13% [6] - 截至2024/8/3,2H24累计预订量较2023同期增长约6%,1H25累计预定量较2023同期增长约11% [6] 三亚亚特兰蒂斯 - 1H24营业额8.7亿元/-5.0%,客房RevPAR 1831元/-11.8%,ADR 2044元/-15.1%,OCC 89.6%、+3.4pct,GMV下滑受三亚旅游客流下降影响 [9] - 公司积极调整定价,推出水上婚礼礼堂、举办主题周年庆等活动争取多元客源,入住率有较好增长 [9] 度假资产管理中心 - **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1H24营业额1.1亿元、到访人次29万人,预计下半年客流量望进一步提升;24年6月签约二期,总投资预计超50亿元,由太仓市政府平台出资、公司负责运营管理;1H24新增已售(含预售)地产24套,交付51套、确认收入1.2亿元,去化速度放缓 [10] - **丽江国际度假区**:23年营业额约4570万元/+15.3%、到访总人次约10.7万人次/+67.4%;1H24已售30套、交付23套、确认收入约2630万元,去化速度平缓;公司正探索与第三方战略合作机会 [10] 复游会及相关业务 - 23年原TC中国平台重新定位为复游会,截至1H24年末,会员数690.2万人/+12.6%,复游会GMV 1.7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10] - 通过业务重新定位、运营提效,1H24该业务已达到经营利润层面扭亏 [10] 财务指标预测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778|17,152|19,252|20,482|21,981| |营业收入增长率|48.76%|24.49%|12.24%|6.39%|7.3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45|307|346|407|48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80%|156%|12.69%|17.69%|19.03%| |摊薄每股收益(元)|-0.44|0.25|0.28|0.33|0.39|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93|3.25|2.76|2.56|2.69|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2.17%|13.38%|13.10%|13.36%|13.72%| |P/E|NA|21.23|11.56|9.82|8.25| |P/B|5.23|2.84|1.51|1.31|1.13|[5]
复星旅游文化(0199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2 20:57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复星旅游文化集团收入达人民币9,414.6百万元,同比增涨5.8%[2] - 2024年上半年,复星旅游文化集团毛利为人民币3,206.5百万元,同比增涨4.2%[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利润为人民币321.8百万元,同比下降31.8%[2] - 2024年上半年,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的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036.5百万元,同比下降23.3%[2] - 2024年上半年,复星旅文的期内利润为人民币317.2百万元,同比下降35.3%[30]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321.8百万元,同比下降31.9%[30] - 2024年上半年净收入为人民币121,40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84,500千元下降[38] - 2024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2,086,517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299,661千元下降[4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3,206,50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3,076,622千元增长约4.2%[5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收益(基本)为人民币0.26,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0.38下降约31.6%[57] Club Med表现 - Club Med在2024年上半年录得营业额人民币8,894.4百万元,同比增涨10.3%[4] - Club Med在中国大陆的营业额为人民币381.9百万元,同比增涨20.5%[4] - 2024年上半年,Club Med全球平均客房入住率为70.4%,较2023年同期增涨0.8个百分点[5] - 2024年上半年,Club Med的平均每日床位价格为人民币1,922.0元,同比增涨8.1%[5] - Club Med在亚太地区的营业额同比增涨32.5%[4] - Club Med于2024年上半年山地度假村营业额较2023年同期增长21.7%,占全球营业额的45%[15] - Club Med尊享系列在2024年上半年占全球营业额的17%,接待73,000名客户[15] - 2024年上半年,Club Med迷你营营业额达人民币9.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52.5%[16]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2024年上半年,自由现金流为人民币785.2百万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11] - 2024年上半年,Club Med度假村运营的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17.0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4.2%[14]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546.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746.1百万元减少约26.8%[4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9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1,652百万元下降约27.6%[51] 市场与客户 - 27.3%的个人客户选择线上预订,较2023年同期增加2.7个百分点[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复遊會平台会员规模超过690.2万,同比增长12.6%[28] - Club Med在中国市场推出的Joyview度假酒店品牌,旨在满足中国游客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95]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比率由0.53上升至0.62,反映出公司财务状况的改善[54] - 2024年6月30日的净资产为2,644,52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80,300千元增长约11%[61] - 流动负债总额为14,099,33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113,413千元下降约12.5%[61]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540,92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79,236千元增长约19%[61] 未来展望与战略 -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的未来展望包括继续扩展其全球生态系统,提供多样化的旅游和休闲服务[96] - Club Med预计到2026年,全年容纳能力将较2023年增加约13%[14] -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正在探索与其他公司关于度假资产管理中心发展及运营模式的战略合作机会[26] 其他信息 -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于2019年11月收购了Thomas Cook的主要品牌,包括Thomas Cook、Casa Cook和Cook's Club等酒店和度假村品牌[98] -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的会员系统“复游会”向Fosun Holiday生态系统内的会员及客户提供服务和活动[96] -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的入住率和每张床位的收入数据未具体披露,但这些指标是评估度假村业绩的重要参考[97]
复星旅游文化:复星旅文首次覆盖报告:看好高端度假龙头发展潜力,低估值体现价值投资空间
中泰证券· 2024-07-01 0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买入"评级(首次覆盖)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定位高端休闲度假赛道,需求韧性长青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高端旅游休闲度假集团之一,旗下品牌及产品包括全球最大的旅游度假连锁集团Club Med、高端综合度假目的地三亚亚特兰蒂斯等 [7] - 公司高端定位及优质产品力,使其在2023年面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格局动荡等外部环境下,旅游运营营业额仍取得19%的稳健增长,且2024Q1营业额+16%维持稳步提升态势 [7][8] - 全球高端消费群体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消费韧性较强,有利于公司高端休闲度假业务的发展 [9][10][11][12][13][14][15] 品牌&产品优势显著,运营管理输出构筑成长潜力 - 公司旗下Club Med持续推进高端化战略,关闭部分低星级度假村,加快高端及尊享系列度假村布局,截至2023年底,高端及尊享系列度假村容纳能力占比达97% [16][17][18] - Club Med推出"一价全包"奢华假期概念,为顾客提供丰富的娱乐和放松体验,产品力持续被验证 [23][24] - 公司正逐步转向轻资产运营模式,未来通过项目运营管理等方式构筑成长潜力 [30][31][32] 收入&利润结构变化,当前估值处于底部水平 - 公司收入、利润结构较2019年发生较大变化,更加聚焦旅游运营,地产占比明显降低 [33][34] - 公司净债务水平相对稳定,账上现金充沛 [40][41][42][43][44]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7/3.9/4.77亿元,经调整EBITDA为39.7/42.4/46.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3.3X EV/EBITDA,较可比公司估值偏低 [46][47] 风险提示 - 居民消费信心恢复不足,出入境恢复不及预期 [59][60] - 市场竞争加剧 [60] - 地产市场持续低迷 [61] - 信息滞后风险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