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生物(02480)

搜索文档
绿竹生物(02480) - 董事名单及其职责与职能
2025-09-15 19:32
董事名單及其職責與職能 北京綠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成員載 列如下。 執行董事 孔健先生 (董事長) 張琰平女士 彭玲女士 非執行董事 Beijing Luzhu Biotechnology Co., Ltd. 北京綠竹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480) 馬驫先生 孔雙泉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侯愛軍女士 (首席獨立非執行董事) 梁偉業先生 梁冶矢先生 本公司已設立三個董事委員會。下表載列各名委員會成員於該等委員會的成員身 份資料: | | | 審核 | | | | --- | --- | --- | --- | --- | | 董事 | 董事委員會 | 委員會 | 薪酬 委員會 | 提名 委員會 | | 孔健先生 | | | 成員 | 主席 | | 張琰平女士 | | | | | | 彭玲女士 | | | | | | 馬驫先生 | | | | | | 孔雙泉先生 | | 成員 | | | | 侯愛軍女士 | | 主席 | | 成員 | | 梁偉業先生 | | 成員 | 成員 | | | 梁冶矢先生 | | | ...
迫近现金红线核心品种难挑大梁,绿竹生物-B(02480)何时重返市场聚光灯下?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7:14
核心产品临床进展 - LZ901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针对50岁或以上成人显示出优于葛兰素史克Shingrix®的细胞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细胞免疫应答率CD4⁺T细胞达83.0%(Shingrix®为58.1%) CD8⁺T细胞达46.8%(Shingrix®为8.8%)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41.1%(Shingrix®为87.9%) 其中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仅0.7%(Shingrix®为6.0%) [1][4] - 临床数据利好刺激股价连续2个交易日收涨逾8% 最高触及28港元创近15个月新高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0 其他收入485万元人民币同比降50.2% 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 [2] - 其他开支由19万元增至59万元 增幅209.5% [2] - 净亏损7757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29.4% 研发投入5027.3万元人民币同比降37.5% [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921.9万元人民币同比减29.20% 银行借款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269% [4] 市场流动性 - 2024年以来股票流动性断崖式下跌 21个月内11个月单月成交量不超过20万股 [1] - 8月19日单日成交量仅69600股(当月最高) 当月仅8个交易日成交量超2万股 最低单日成交量仅400股 [1] - 当前市值约50亿港元 远低于港股通90亿港元纳入门槛 [1] 带状疱疹疫苗市场现状 - 全球带状疱疹疫苗市场预计2030年增长至126亿美元 [8] - 美国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从2008年6.7%升至2021年41.10% Shingrix®2023年销售额达34.46亿英镑(增长率17%) [8] - 中国2025年上半年批签发仅6批次同比降77% 全部为GSK产品 百克生物减毒活疫苗零签发 [9] - 中国市场渗透率极低 主因中老年群体接种意识弱、认知度低及价格高昂 [8] 产品竞争格局 - LZ901采用重组蛋白技术 与GSK(重组蛋白+佐剂)和百克(减毒活)形成技术路线互补竞争 [4] - GSK的Shingrix®定价约1600元/剂(需两剂总价3200元) 百克感维定价1369元/剂(单剂) [9] - LZ901预计零售价500-800元/剂(两剂总价1000-1600元) 为竞争可能倾向下限定价 [9] - 上市后需与同行共同投入市场教育 可能通过让渡利润提高价格接受度 [9] 治疗与流行病学背景 - 带状疱疹尚无特效药 主要使用阿昔洛韦(口服800毫克每天5次持续7天)、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治疗周期7-10天且可能无法消除并发症 [6][7] - 全球普通人群年发病率约3-5‰ 50岁后急剧上升 60岁达6-8‰ 80岁高达8-12‰ [7]
绿竹生物-B(02480.HK):重组带状疱疹疫苗LZ901与SHINGRIX头对头临床研究读出
格隆汇· 2025-09-04 12:14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公司经调整亏损0.78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10亿元收窄29% [1] - 2025H1研发开支0.80亿元 同比下降37.5% 主要因LZ901国内Ph3临床试验开支减少 [1] - 2025H1行政开支0.45亿元 同比下降42.6% 主要因股份支付摊销减少 [1] 核心管线进展 - LZ901与Shingrix头对头临床试验于2025H1完成 结果显示在50岁及以上成人中诱导出更优细胞免疫原性且安全性更佳 [1] - K3为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 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预计Ph3临床最早2026H2启动 [1] - K193为全球首款不对称结构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 2019年12月启动国内Ph1临床 预计2026年完成Ph1试验 [2] 研发管线布局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拥有6个临床前阶段在研产品 包括重组水痘疫苗、RSV疫苗、HSV疫苗及K333/K1932双特异性抗体 [2]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风险调整后营收分别为0.22亿元/4.39亿元/9.71亿元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27亿元/1.16亿元 [2]
绿竹生物-B(02480):重组带状疱疹疫苗LZ901与Shingrix头对头临床研究读出
国信证券· 2025-09-02 19:57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11] 核心观点 -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LZ901与Shingrix头对头临床研究显示更优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1][9] - 2025上半年亏损收窄至0.7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0亿元) [1][8] - 研发开支同比减少37.5%至0.80亿元,行政开支同比减少42.6%至0.45亿元 [1][8] - LZ901国内上市申请已获受理,预计2026H1实现商业化 [9] 财务表现 - 2025E营收预计22.4百万元(+4.9%),2026E营收439.3百万元(+1857.4%),2027E营收970.9百万元(+121.0%) [4]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1.46亿元,2026E为-1.27亿元,2027E扭亏为1.16亿元 [3][4] - 2025H1经调整亏损0.78亿元(同比收窄29.1%) [1][8] 研发管线进展 - LZ901(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国内Ph3临床完成2.6万名受试者入组,2025H1完成与Shingrix头对头试验 [9] - K3(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计划2026H2启动Ph3临床试验 [2][9] - K193(CD19xCD3双特异性抗体):2019年启动Ph1临床,预计2026年完成 [2][9] - 6个临床前阶段在研产品包括重组水痘疫苗、RSV疫苗、HSV疫苗及双特异性抗体 [2][10] 商业化预期 - LZ901预计2026H1商业化 [9] - 2026E风险调整后营收预计4.39亿元,2027E达9.71亿元 [3][11]
绿竹生物(0248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8:15
股本信息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2449032亿元人民币[1] - 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02449032亿股,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1] - 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98913232亿股[3]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库存股份数目为353.58万股[3] - 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02449032亿股[3] 证券事项 - 公司确认本月证券发行等事项获董事会授权批准且符合规定[6] - 已收取证券发行等应得全部款项[6]
绿竹生物(0248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6 22:23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48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2%[6] - 期内亏损7757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29.4%[6] - 公司税后亏损为7757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29.4%[2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無錄得任何收入,與2024年同期相同[85] - 公司其他收入總計為人民幣485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973.2萬元下降50.2%[86] - 公司期內虧損為人民幣7757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10993.8萬元改善29.5%[91][93] - 2025年上半年税后亏损为7757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99亿元人民币收窄29.5%[76]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研发开支为5027.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5%[6] - 行政开支为2580.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6%[6] - 研发开支为5027.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5%[24][31] - 行政开支为2580.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6%[24][30] - 研发开支为5027.3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037.6万元人民币下降37.4%[76] - 行政开支为2580.1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496.2万元人民币下降42.6%[76] - 公司研發分包成本為人民幣2877.4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5129萬元下降43.9%[91] 财务表现:其他收益、亏损及融资成本 - 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减值亏损544.1万元人民币[6] - 融资成本272.5万元人民币,同比激增584.7%[6] - 融资成本为272.5万元人民币,同比激增584.7%,主因新增银行贷款[24][32] - 公司其他收益及虧損淨額為人民幣240.5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625.5萬元下降61.5%[87] - 公司融資成本為人民幣272.5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39.8萬元大幅上升584.7%[88] - 公司確認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虧損人民幣544.1萬元[91][94] 财务状况:资产与现金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6.14亿元人民币[6] - 流动资产4.6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2.4%[6]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00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3990万元人民币[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921.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401亿元人民币下降29.2%[7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3.421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1355亿元人民币增长9.1%[7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2025年6月30日余额为人民币342,176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313,554千元增加28,622千元[116] 财务状况:负债与借款 - 流动负债9763.7万元人民币[6] - 银行借款为2.0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1.524亿元人民币[35]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31.2%,较期初18.7%显著上升[39] - 银行借款总额为2.073亿元人民币,其中非流动部分为1.9586亿元人民币[77] - 银行借款总额从54,914千元大幅增加至207,324千元,增幅达277.5%[98] - 公司提取了两笔主要银行借款,一笔为北京设施建设借款9,173万元,另一笔为珠海项目借款11,041.6万元[98][99]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公司产品管线包含3款临床阶段在研产品及6款临床前阶段在研产品[7] - LZ901 III期临床试验完成26,000名40岁及以上健康受试者入组[12] - LZ901与Shingrix头对头临床试验显示在50岁或以上成人中诱导出更优细胞免疫原性和更佳安全性[12] - LZ901的BLA申请于2025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预计2026年在中国商业化[12] - LZ901美国I期临床试验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13] - K3(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中国III期临床试验预计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14] - K193(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I期临床试验预计于2026年完成[15] - 公司共有6款临床前阶段在研产品(重组水痘/RSV/HSV-1/HSV-2疫苗、K333、K1932)[16] - 公司核心产品为具备四聚分子结构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LZ901[122] - 公司拥有抗人肿瘤坏死因子-α类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在研产品K3[121] 人员与团队 - 研发团队由18名人员组成(截至2025年6月30日)[21] - 生产团队和质量管理团队分别由57名人员组成(截至2025年6月30日)[22] - 公司全职雇员197名,其中研发人员占比67.5%(133名)[48] - 主要管理人员2024年薪酬总额为人民币24,371千元,其中以权益结算股份付款占22,223千元[117] 设施与资本支出 - 北京新研发生产设施总建筑面积约45,072.87平方米[22] - 资本承担降至740万元人民币,主因建设项目完工[40] - 公司在建工程增加人民幣6208.8萬元,其中北京設施增加5416.4萬元,珠海設施增加792.4萬元[94] - 2025年6月30日资本承担余额为人民币7,432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38,304千元减少30,872千元[119]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416亿港元(241.6百万港元)[45] - 58.2%的所得款项(1.407亿港元)用于核心产品LZ901的临床开发、制造及商业化[45] - 40.2%的所得款项(9700万港元)用于LZ901在中国及美国的临床试验[45] - 22.1%的所得款项(5340万港元)用于K3的临床开发及制造[45] - 16.1%的所得款项(3880万港元)用于珠海二期商业生产设施建设[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05亿港元(105.0百万港元)[45] 股份回购与股权激励 - 公司于2025年5月回购1,759,200股H股,总代价约39.7百万港元(约人民币36.9百万元),每股最高价23.00港元,最低价21.95港元[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3,219,200股库存H股(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1,460,000股)[64] - 2025年7月公司进一步回购316,600股H股,总代价约6.8百万港元[64] - 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数目为19,922,983股H股[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根据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授出任何奖励[58] - 公司于2025年5月回购1,759,200股普通股,总代价为36,890千元[103] - 公司通过雇员激励平台向合资格雇员授出8,110,132股受限制股份[104][105] - 2022年受限制股份于2024年1月1日尚未行使数量为8,110,132股,期内全部归属后于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数量为0股[108] - 2022年受限制股份及购股权相关股份付款储备金额为人民币102,717,000元,已转拨至股份溢价[108] - 控股股东孔健先生及张琰平女士于2022年6月18日分别获授350,000股和10,000,000股受限制股份,对应普通股分别为118,952股和3,398,680股[109] - 控股股东受限制股份于2024年1月1日尚未行使数量为3,517,632股,期内全部归属后于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数量为0股[111] - 控股股东受限制股份相关股份付款储备金额为人民币70,556,000元,已转拨至股份溢价[111] - 公司2024年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总额为人民币33,503千元,其中2022年受限制股份占20,331千元,控股股东受限制股份占13,172千元[113] - 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于2025年6月13日生效,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授出任何奖励[112] 现金流量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回购股份支付3689万元人民币[79][80]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528.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495.5万元人民币增加67.5%[8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702.4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购买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4.4165亿元人民币[80]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25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新筹得银行借款1.5229亿元人民币[80] 股权结构与主要股东 - 董事孔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H股约28.79%的实益权益[50] - 董事孔先生与张女士通过配偶权益共同持有约46.44%的H股[50] - 公司已发行H股股本总额为202,449,032股,其中包含3,219,200股库存股[52][55] - 屹唐赛盈通过北京亦庄及北京亦庄二期持有公司37,969,696股H股,占总股本18.76%[53][55] - 赛鼎方德和赛德瑞博分别持有屹唐赛盈约34.00%和46.00%权益,并通过一致行动控制屹唐赛盈[52][55] - 马驫先生持有北京赛升约49.51%股份,北京赛升直接持有公司13,751,500股H股(6.79%)[52][53] - 横琴绿竹有限合伙直接持有公司12,307,500股H股(6.08%),由北京绿竹康瑞控制约40.67%权益[53][55] - 建银资本及其关联方(建银中国/建银控股/建行金融/建行集团/中国建设银行/中央汇金)共同持有11,367,675股H股(5.62%)[53][55] - 和瑞创投通过晋江祯睿和晋江轩弘持有10,000,744股H股(4.94%),由陈若霖和王智显各持40%权益[55] - 北京亦庄和北京亦庄二期分别直接持有19,645,000股(9.70%)和18,324,696股(9.05%)H股[53] - 马嘉楠先生通过赛德瑞博(持股80%)及一致行动安排,间接控制公司18.76%股份[52][53] - 中央汇金通过持有中国建设银行约57.11%股份,间接持有公司5.62%股权[55] - 关连人士赛德瑞博由马嘉楠持有80.00%合伙权益[122] - 关连人士赛鼎方德由马骫持有60.00%合伙权益[124] - 赛鼎方德其他合伙人王雪峰、马嘉楠和马丽分别持有10.00%、10.00%和20.00%合伙权益[12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确认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截至2025年6月30日)[60] - 公司确认董事及监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截至2025年6月30日)[61]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或仲裁[62]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确认中期业绩遵守适用会计准则[66] - 公司于2025年6月12日完成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选举[67] - 公司H股于2023年5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22] - 报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22]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8月26日[121] 其他财务数据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627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714千元,降幅为27.0%[95]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预付款项从11,815千元大幅减少至2,659千元,降幅达77.5%[95] - 公司向联营公司北京如梦生物科技投资1,000千元,持有其34.00%的所有权[96] - 已收预付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97,037千元下降至86,168千元,降幅为11.2%[97] - 研发活动应付款项从41,808千元下降至29,911千元,降幅为28.4%[97] - 递延政府补助从32,302千元减少至29,460千元,降幅为8.8%[100][101] - 公司未使用稅項虧損約為人民幣78976萬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70131.7萬元增加12.6%[89]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人民幣0.387元,較2024年同期的0.543元改善28.7%[93] 子公司与关联方 - 雇员激励平台横琴绿竹有限合伙于2021年1月14日成立[121] - 公司直接全资附属公司香港绿竹于2021年12月20日注册成立[121]
绿竹生物-B(02480.HK)中期研发开支减少约37.5%至约5030万元
格隆汇· 2025-08-26 16:41
财务表现 - 其他收入同比减少50.2%至490万元人民币 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1] - 税前亏损同比收窄29.4%至7760万元人民币[1] 研发投入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37.5%至5030万元人民币[1] - 开支减少主要因LZ901在中国III期临床试验相关费用降低[1]
绿竹生物-B(02480)发布中期业绩,净亏损7757万元,同比收窄29.4%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6:41
财务表现 - 其他收入485万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50.2% [1] - 净亏损7757万元人民币 同比收窄29.4% [1] - 每股基本亏损0.39元人民币 [1] 核心产品进展 - 2025年1月就核心产品LZ901向国家药监局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 [1] - BLA于2025年2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后续需经过技术审评/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生产现场检查等程序 [1] - LZ901需获得BLA批准及批签发证明后方可进行商业化 [1] 临床研究成果 - 2025年上半年成功完成LZ901头对头比较研究 [1] - 研究显示LZ901在50岁或以上成人中诱导出比重组糖蛋白E亚单位疫苗HZ/su疫苗(Shingrix)更优的细胞免疫原性 [1] - LZ901表现出比Shingrix更佳的安全性 [1] - 正面成果为LZ901未来商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1]
绿竹生物(0248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6:30
收入和利润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任何收入(2024年同期:无)[13]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试剂盒销售收入为147.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6%(2024年同期:65万元人民币)[14] - 期内亏损为7757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29.4%[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7757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29.5%(2024年同期:1.099亿元人民币)[19] - 税前亏损同比收窄29.4%,从1.099亿元减至7760万元[51] 成本和费用 - 研发开支为5027.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5%[3][6] - 行政开支为2580.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6%[3][6] - 研发开支同比减少37.5%,从8040万元降至5030万元,主因LZ901 III期临床试验支出减少[49] - 行政开支同比减少42.6%,从4500万元降至2580万元,主因股份付款摊销费用归零[48] - 其他开支同比增加209.5%,从20万元增至60万元,反映试剂盒销售成本上升[44] 其他收入 - 其他收入为48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2%[3][6] - 公司其他收入总计48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2%(2024年同期:973.2万元人民币)[14] - 政府补助收入为299.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8%(2024年同期:726.2万元人民币)[14] - 银行及定期存款利息收入为3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9%(2024年同期:175.2万元人民币)[14] - 其他收入同比减少50.2%,从970万元降至49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41] 其他收益和融资成本 - 融资成本为272.5万元人民币,同比激增584.7%[3][6] - 其他收益净额为240.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6%(2024年同期:625.5万元人民币)[15]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为353.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5%(2024年同期:530.9万元人民币)[15] - 借款成本总额为318.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9.3%(2024年同期:49.1万元人民币)[16] - 其他收益净额同比减少61.6%,从630万元降至240万元,主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及外汇收益减少[45][47] - 融资成本同比增加584.7%,从40万元增至270万元,主因新增银行贷款[50] 资产和负债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921.9万元人民币[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3.42176亿元人民币[7] - 银行借款总额为2.07324亿元人民币[7][8] - 银行结余及现金减少3990万元,从1.401亿元降至1.002亿元,主因股份回购[53] - 银行借款大幅增加至2.073亿元(上年末:5490万元),其中1150万元需一年内偿还[54]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31.2%(上年末:18.7%)[58] 核心产品LZ901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LZ901的BLA申请于2025年1月提交并于2月获受理[4] - LZ901 III期临床试验完成26,000名40岁及以上健康受试者入组[29] - LZ901与Shingrix®头对头临床试验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29] - LZ901的BLA于2025年1月提交并于2月获受理,预计2026年在中国商业化[29] - LZ901在美国的I期临床试验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30] 其他研发管线进展 - K3的III期临床试验预计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在中国启动[31] - K193的I期临床试验预计于2026年完成[3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6款临床前阶段在研产品[33] - K3为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无需进行II期临床试验[38] 技术平台和设施 - Fabite®平台可使双特异性抗体溶液在2-8°C下稳定三年以上[26] - 研发团队由18名人员组成[37] 资金使用和分配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41.6百万港元,已分配但未动用金额为105.0百万港元[64][65] - 核心产品LZ901临床开发及商业化分配140.7百万港元,占总额58.2%,未动用46.0百万港元[65] - K3临床开发及制造分配53.4百万港元,占总额22.1%,全部未动用[65] - 珠海二期商业生产设施建设分配38.8百万港元,占总额16.1%,未动用0.1百万港元[65] - 营运资金及其他用途分配8.7百万港元,占总额3.6%,已动用1.3百万港元,剩余5.5百万港元[65] 股份回购和奖励计划 - 公司回购1,759,200股H股,总代价约39.7百万港元[75] - 2025年5月回购1,759,200股H股,总代价39,713,280港元,最高价23.00港元,最低价21.95港元[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3,219,200股库存H股,较2024年12月31日的1,460,000股增加1,759,200股(增幅120.5%)[76] - 2025年7月进一步回购316,600股H股,总代价约6.8百万港元[76] - 库存股份将用于为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拨付资金[76] - 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于2025年6月13日生效[80] - 2025年股份奖励计划预留19,922,983股H股,但未授出任何奖励[71] 公司基本情况和财务信息 - 公司未使用税项亏损约为7.8976亿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7.01317亿元人民币)[18] - 就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的减值亏损为544.1万元人民币[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职雇员197名[68] - 公司未安排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63] - 无重大资本开支或投资计划[62] - 中期财务资料已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根据香港审阅聘用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78] - 报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82] - 核心产品为LZ901[80] - 公司于2023年5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480)[81] - 控股股东为孔健先生、张琰平女士及横琴绿竹有限合伙[80]
绿竹生物-B:LZ901头对头比较研究的积极临床数据
智通财经· 2025-08-18 07:57
核心产品临床试验结果 - LZ901与HZ/su疫苗进行头对头比较的随机主动对照及非劣效性试验在50岁及以上健康成人中获得积极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数据 [1] - 试验招募301名50岁或以上健康成人 其中至少291名完成两剂LZ901或HZ/su疫苗接种 [1] - LZ901相比HZ/su疫苗诱导出更优细胞免疫原性并表现出更佳安全性 [1] 产品定位与注册进展 - LZ901为公司自主开发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核心产品定位为预防40岁及以上成人带状疱疹及相关并发症 [1] - 产品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目前处于评审阶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