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太保(02601)
icon
搜索文档
太平洋人寿去年保费收入前五大产品占总收入26%
搜狐财经· 2025-05-13 10:51
保费收入前五大产品 - 2024年度保费收入前五大产品合计占总保费收入近26% [1] - 长相伴(传世版)终身寿险保费收入177.69亿元,占比7.44% [1] - 长相伴(盛世版)终身寿险保费收入142.36亿元,占比5.96% [1] - 金佑人生终身寿险(分红型)A款(2014版)保费收入122.56亿元,占比5.13% [1] - 长相伴(庆典版)保费收入97.70亿元,占比4.09% [1] - 鑫相伴2.0终身寿险保费收入80.56亿元,占比3.37% [1] 产品类型与销售渠道 - 五大产品以传统险为主,个人代理为主要销售渠道 [2] - 长相伴(传世版)终身寿险退保金0.27亿元 [2] - 长相伴(盛世版)终身寿险退保金0.67亿元 [2] - 金佑人生终身寿险(分红型)A款(2014版)退保金13.52亿元 [2] - 长相伴(庆典版)退保金0.95亿元 [2] - 鑫相伴2.0终身寿险退保金0.10亿元,销售渠道为银邮代理 [2]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新增交费 - 传世庆典终身寿险(万能型)投资款新增43.11亿元,占总新增交费19.33%,退保5.74亿元,占总退保5.88% [3] - 传世赢家终身寿险(万能型)投资款新增31.50亿元,占比14.12%,退保7.03亿元,占比7.20% [3] - 附加财富管家年金保险(万能型)(2013版)投资款新增31.38亿元,占比14.07%,退保23.43亿元,占比23.98% [3] 退保金额与退保率 - 太平盛世-长泰安康B款(9906)退保规模74,216万元,退保率1.4% [5] - 附加财富管家年金保险(万能型)(2013版)退保规模62,195万元,退保率2.1% [5] - 众恒B团体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退保规模59,516万元,退保率5.6% [5] - 太保金生无忧(少儿版)重大疾病保险退保规模15万元,退保率21.7% [7] - 太保传世管家(2023版)终身寿险(万能型)退保规模396万元,退保率8.4% [7] - 太保附加鑫无忧两全保险退保规模4万元,退保率6.2% [7]
中国太保(601601) - 中国太保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12 19:0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5月12日召开[3] - 应表决董事14人,实际表决14人[3]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提名黄锦文为独立董事候选人议案[4][6] - 审议通过调整董事会提名薪酬委员会组成人选议案[7][9] 人员选举 - 同意选举陈欣为提名薪酬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主任委员[7] 候选人资格 - 黄锦文具备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15] - 不直接或间接持有1%以上股份等[18] - 最近36个月未受处罚[20] - 兼任公司数及任职年限符合要求[20] - 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及经验[20] 声明时间 - 声明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35]
五大上市险企一季报扫描:寿险新业务价值集体高增,平安、太宝投资承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8:31
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41.76亿元,同比微增1.4%,但各险企表现分化显著 [1] - 寿险新业务价值(NBV)集体高增成为行业亮点,投资端表现则凸显不同险企间的分化 [1] - 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随着资产配置优化与非经常性损益出清,险企业绩修复可期 [1] 归母净利润表现 - 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增速呈"三升两降"格局 [2] - 中国人保实现归母净利润128.49亿元,同比增长43.4%,增速排名第一 [2] - 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 [2] - 新华保险实现归母净利润58.82亿元,同比增长19% [2] - 中国平安实现归母净利润270.16亿元,同比下降26.4% [2] - 中国太保实现归母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下降18.1% [2] 业绩变动原因 - 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利润同比高增主要受益于低基数下投资收益同比显著提升 [2] - 中国人寿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保险服务费用同比减少134.38亿元 [2] - 中国太保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减少134.49亿元 [2] - 中国平安业绩受公允价值变动亏损562.89亿元和平安健康业务并表产生一次性损益34.14亿元所拖累 [2] 寿险新业务价值 - 中国太保新业务价值为57.78亿元,同比增长39.0% [4] - 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成128.91亿元,同比增长34.9% [4] - 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8% [4]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1.5% [4] - 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增速达67.9% [4] 保费收入表现 - 新华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272.36亿元,同比增长149.6% [5] - 新华保险银保渠道第一季度保费收入268.89亿元,同比增长69.4% [6] - 太保寿险的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257.22亿元,同比增长107.8% [6] 投资表现 - 中国人寿投资资产6.82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3.1%,实现总投资收益537.67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2.75% [8] - 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9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3%,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1.3% [8] - 中国太保投资资产2.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投资资产净投资收益率为0.8% [8] - 新华保险投资资产为1.69万亿元,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7% [8] 投资策略 - 中国人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固收投资把握利率阶段性抬升机会 [9] - 中国平安积极应对利率下行风险,主动逢高配置利率债,保持资产负债的良好匹配 [9] - 中国太保积极配置长期固收资产,延展资产久期,强化权益主动管理 [10] - 中国人保在权益投资方面果断加仓,有效把握市场阶段性和结构性机会 [11]
5家健康险公司均盈利 风险综合评级现分化
证券时报· 2025-05-12 02:22
行业概况 - 随着老龄化社会发展,商业健康险的运营日益受到关注 [1] - 5家健康险公司已披露2024年年报和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包括人保健康、平安健康保险、太保健康险、复星联合健康和瑞华保险 [1] 财务表现 - 5家健康险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56.46亿元,同比增长14.1% [1] - 5家健康险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净利润41.51亿元,同比增长46.6% [1] - 人保健康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486.95亿元,净利润19.32亿元,同比增长29.6% [1] - 平安健康保险2024年净利润19.98亿元,同比增长39.1%,位居健康险公司净利润榜首位 [1] - 太保健康险2024年净利润9150万元,同比增长近2倍,增速最快 [1] - 复星联合健康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52.26亿元,同比增长26.7%,净利润4200万元,同比增长82.6% [1] - 瑞华保险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16.71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润8755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5亿元亏损实现扭亏 [1] - 健康险公司净利润大增源于负债端收入稳健增长和投资端表现,例如平安健康保险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4亿元,2023年同期为-5.95亿元 [2] - 瑞华保险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86万元,同比增长118% [2] - 人保健康一季度净利润24.3亿元,盈利水平位列健康险公司第一 [2] - 平安健康保险一季度净利润5.82亿元 [2] 风险管理 - 人保健康、平安健康保险和太保健康险最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均为AA类 [2] - 瑞华保险、复星联合健康最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分别为BB类、B类 [2] - 复星联合健康已构建"监测—预警—整改"的基本管理架构,未来将不断完善覆盖全业务流程的风险内控体系 [2] 偿付能力 - 瑞华保险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3.7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1.51%,均接近监管红线 [3] - 瑞华保险一季度实际资本下降,最低资本上升,偿付能力较上季度有所下降 [3]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涨1.10% 沪上阿姨上市首日早盘大涨52%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12:0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1 10%至22941点 涨250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1 56% 早盘成交1098亿港元 [1] - 沪上阿姨上市首日早盘涨超52% 成交4 93亿港元 [1] 保险行业 - 内险股普涨 中国太保涨3 69% 中国人寿涨2 70% 新华保险涨3% 中国财险涨1 95% 中国平安涨1 39% 险资入市节奏有望加速 [1] 个股异动 - 好孩子国际涨超15% 美国考虑给予中国进口婴儿车等关税豁免 [1] - 云锋金融盘中涨超14% 近七日累涨1 5倍 蚂蚁集团内部有望实现业务协同 [1] - 长飞光线光缆涨超8% 旗下博创科技拟投建长芯盛印尼生产基地三期扩产项目 [1] - 锅圈盘中涨超17% 股东承诺已转H股6个月禁售 今年店效及开店速度有望回升 [3] - 特海国际盘中涨7% 海外市场需求相对强 机构看好公司稳健经营 [4] - 中芯国际跌超2% 今日将披露一季报 报道称特朗普计划取消AI芯片限制 [5] 旅游及科技行业 - 美团-W涨3% 文旅热度创近三年新高 假期旅游强劲表现带火OTA平台 [2] - 携程集团-S涨2% 与Visit Oman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公司海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 - 中国软件国际涨2 6% 华为首款鸿蒙电脑正式亮相 公司鸿蒙生态核心受益 [2]
保险|一季报超预期,验证开启慢牛之路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7 10:25
一季报总体表现 - 行业一季报超预期,验证三大趋势:头部公司受益市场洗牌、分红险转型可行性、核心偿付能力改善[1] - 新业务价值普遍高增长,中国平安(+34 9%)、中国太保(+39%)、新华保险(+68%)等头部公司表现突出[3]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显著提升,平安寿险(+47bps至164%)、新华保险(+60bps至184%)改善明显[6] 行业长期趋势 - 保险板块处于长期慢牛起点,逻辑包括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分红险需求崛起、监管政策优化[2] - 分红险转型拐点显现,中国太平(新单占比超90%)、中国人寿(超50%)等公司产品结构快速调整[4][5] - 利率环境推动商业模式转型,从类自营转向类资管,负债成本持续下降[5] 公司差异化表现 - 渠道分化明显:中国平安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171%,新华保险个险新单保费同比+123%[3] - 价值率提升显著:中国平安新业务价值率达28 3%(+11 4pts),友邦保险达57 5%(+3pts)[3] - 会计处理影响短期数据:中国太保净资产下降9 5%,新华保险下降17%,主因新准则下折现率调整[6] 投资逻辑强化 - 头部公司竞争优势巩固,通过低负债成本、高价值率产品实现可持续增长[8] - 银保渠道成为重要增长极,部分公司银保新单保费增速超100%[3] - 核心偿付能力改善支撑业务扩张和派息能力,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周期[6][8]
温州保险业 合力共建浙江农险服务新体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06 07:46
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联合体模式 - 浙江省在全国首创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联合体模式 实行单独建账 独立核算 标准统一 风险共担的管理机制 [2] - 新一届共保联合体迅速完成业务衔接 主承保机构包括人保财险 太保产险 国寿财险 平安产险温州分公司 [2] - 共保体模式为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主要任务为稳产保供 富民强村 赋能增效 [2] 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 - 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覆盖物化成本 地租成本和人工成本 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早稻完全成本保险每亩保额1200元 [2][3] - 财政补贴比例高达93% 中央财政补贴35% 省级财政补贴32% 县财政补贴26% 农户仅需承担约1元/亩 [3] - 太保产险运用无人机航拍勘测与e农险App智能核验 单日作业量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以上 [4] 承保进展与区域实践 - 人保财险温州永嘉支公司完成2025年浙江省首张政策性农险保单 为217.1亩早稻办理投保 [1] - 太保产险苍南支公司签发水稻完全成本保险 为700亩早稻提供84万元风险保障 [2] - 截至4月25日 太保产险已完成温州苍南县18个乡镇对接工作 全面护航春耕 [4] 服务体系建设方向 - 保险公司推行五公开三到户原则 包括惠农政策公开 承保情况公开 理赔结果公开等 [4] - 太保产险提出保赔救防一体化服务理念 通过保险+科技+服务三维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4] - 人保财险计划深化三农服务体系建设 在粮食生产关键节点前实现应保尽保 [4]
一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三升两降”
证券日报· 2025-04-30 02:44
业务运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A股上市险企业务经营整体平稳,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2] - 中国人寿总保费达3544.09亿元同比增长5%,续期保费2469.75亿元同比增长9.7%,浮动收益型业务首年期交保费占比51.72%同比大幅提升 [2] - 中国平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79.07亿元同比增长2.4%,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128.91亿元同比增长34.9%,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5%,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8%,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851.38亿元同比增长7.7%,综合成本率96.6%同比优化3.0个百分点 [2] -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寿险规模保费1184.22亿元同比增长11.8%,新业务价值57.78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9.0%,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31.08亿元同比增长1.0% [3] - 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财险保险服务收入1207.41亿元同比增长6.1%,承保利润66.53亿元同比增长183.0%,综合成本率94.5%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 [3] - 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32.18亿元同比增长28.0% [3] 归母净利润表现 - A股五大上市险企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呈"三升两降"态势 [4] - 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128.49亿元同比增长43.4%,位列A股上市险企首位 [4] - 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总投资收益537.67亿元 [4] - 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58.82亿元同比增长19% [4] - 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下降18.1% [4] - 中国平安归母净利润270.16亿元同比下降26.4% [4] 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人保持续优化保险业务结构、提升业务质量,承保业绩较快增长,投资业绩大幅提升 [4] - 中国人寿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固收投资把握利率阶段性抬升机会,权益投资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 [4] - 长期债券市场波动加剧是部分上市险企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5]
2024年报季收官,近六成上市公司营收增长 中石化营收3万亿元居A股榜首
深圳商报· 2025-04-30 01:28
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 5415家A股上市公司中5274家完成2024年报披露,3961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5.49% [1] - A股公司整体营收达69.77万亿元,同比下降0.35%,净利润5.23万亿元,同比下滑0.81% [1] - 2986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57%,其中215家公司收入增幅超50%,63家超100% [1] - 2240家公司营收下滑,346家下滑超30%,100家下滑超50%,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锂电、ST等板块 [1] 盈利增长情况 - 2514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540家增幅超100%,17家增幅超1000% [2] - 正丹股份净利润从0.099亿元增至11.90亿元,增幅达11949.39% [2] - 四大国有银行包揽赚钱榜前四名,工商银行以3658.63亿元净利润排名第一 [2] 行业表现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13个营收同比增长,非银金融、汽车、电子位居前三,增幅分别为16.06%、13.15%、9.32% [3] - 农林牧渔、非银金融、商业贸易等11个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农林牧渔、非银金融、商业贸易增幅超30% [3] - 牧原股份、温氏集团、新希望等农林牧渔公司扭亏为盈,净利润增幅分别达519.43%、244.46%、90.05% [3] 研发投入 - A股公司研发费用合计达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6% [4] - 比亚迪研发投入531.95亿元,同比增长34.42%,位居研发投入第一名 [4] 营收和赚钱榜单 - 中国石化以30745.62亿元营收排名第一,中国石油29379.81亿元第二,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第三 [2] - 金融行业的银行和保险是最赚钱的上市公司,赚钱榜前10名中占据7席 [2]
中国太保:盈利同比下降,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20250428
交银国际· 2025-04-28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2港元,潜在涨幅48.5% [1][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1季度盈利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同比降18.1%,主因投资收益同比降15%;1季度末归母净资产较年初降9.5%,受债券市场利率上行和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下行影响 [6] - 寿险保费增长主要来自银保渠道,分红险占比提升;1季度太保寿险规模保费同比增11.8%,个险新单保费同比降15%,银保趸交保费同比增1.5倍,银保期交保费同比增86%,分红险占新单保费比重18.2%,同比提升16.1个百分点 [6] - 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同比增11.3%(可比口径同比增39.0%),预计可比口径新业务价值率受报行合一、预定利率下调和产品结构优化等影响同比提升;代理人数18.8万人,同比增1.1%,13个月新人留存率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 [6] - 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改善,太保产险保费同比增1%,产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4.8%,承保综合成本率97.4%,同比降0.6个百分点 [6] - 净投资收益率保持稳定,投资资产较年初增2.8%,未年化净投资收益率0.8%,同比持平,总投资收益率1.0%,同比降0.3个百分点 [6]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33.15港元,52周低位17.14港元,市值284,468.39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22.29百万,年初至今变化-14.48%,200天平均价24.69港元 [4] 财务数据一览 收入与盈利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323,945、404,089、421,651、444,268、465,68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5%、24.7%、4.3%、5.4%、4.8% [5]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27,257、44,960、41,651、44,083、46,17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7.1%、64.9%、-7.4%、5.8%、4.7% [5]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2.83、4.67、4.33、4.58、4.80人民币,同比增长-27.1%、64.9%、-7.4%、5.8%、4.7% [5] - 2025 - 2027E前EPS预测值分别为4.42、4.66、4.88人民币,调整幅度分别为-2.1%、-1.6%、-1.5% [5]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7.1、4.3、4.7、4.4、4.2倍 [5] - 2023 - 2027E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55.04、58.43、63.45、68.90、74.94人民币,P/EV均为0.3倍 [5] - 2023 - 2027E市账率分别为0.78、0.67、0.60、0.55、0.50倍 [5] 主要业务指标假设及预测汇总 保费与成本 - 2023 - 2027E寿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5%、-2.3%、1.0%、1.8%、1.5%,财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1.8%、8.1%、6.7%、6.3%、5.9% [7] - 2023 - 2027E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7.7%、98.6%、98.2%、98.1%、98.1% [7] 新业务价值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分别为10,962、13,258、14,572、15,293、15,960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19.1%、20.9%、9.9%、4.9%、4.4% [7]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率基于首年保费分别为13.3%、16.8%、15.8%、15.7%、15.6% [7] 投资收益率 - 2023 - 2027E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64%、3.32%、3.21%、3.15%、3.12%,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45%、4.83%、4.26%、4.03%、3.85% [7] 内含价值 - 2023 - 2027E寿险内含价值分别为402,027、421,837、461,118、508,243、562,475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1.0%、4.9%、9.3%、10.2%、10.7% [7] - 2023 - 2027E内含价值分别为529,493、562,066、610,370、662,796、720,895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1.9%、6.2%、8.6%、8.6%、8.8% [7] 盈利与分红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257、44,960、41,651、44,083、46,17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27.1%、64.9%、-7.4%、5.8%、4.7% [7] - 2023 - 2027EROAE分别为12.2%、16.6%、13.6%、13.0%、12.4% [7] - 2023 - 2027E每股分红分别为1.02、1.08、1.13、1.18、1.23人民币元,分红率分别为36.0%、23.1%、26.1%、25.8%、25.6% [7]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E和2026E新业务价值原预测为13,828、14,681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14,572、15,293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5.4%、4.2% [8] - 2025E和2026E新业务价值率原预测为16.5%、16.6%,新预测为15.8%、15.7%,变动分别为-0.7ppt、-1.0ppt [8] - 2025E和2026E寿险内含价值原预测为460,373、506,836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461,118、508,243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0.2%、0.3% [8] - 2025E和2026E内含价值原预测为609,626、661,389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610,370、662,796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0.1%、0.2% [8] - 2025E和2026E综合成本率原预测为98.4%、98.3%,新预测为98.2%、98.1%,变动分别为-0.2ppt、-0.2ppt [8] - 2025E和2026E总投资收益率原预测为4.29%、4.04%,新预测为4.26%、4.03%,变动分别为-0.03ppt、-0.01ppt [8] - 2025E和2026E归母净利润原预测为42,542、44,803百万人民币,新预测为41,651、44,083百万人民币,变动分别为-2.1%、-1.6% [8] - 2025E和2026EROAE原预测为13.8%、13.2%,新预测为13.6%、13.0%,变动分别为-0.3ppt、-0.2ppt [8] 财务数据 损益表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23,945、404,089、421,651、444,268、465,683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保险服务收入分别为266,167、279,473、293,311、307,820、322,017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投资收益分别为53,854、120,868、124,480、132,472、139,570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营业总支出分别为-291,885、-348,378、-369,860、-389,456、-408,272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27,911、46,441、43,161、45,682、47,850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7,257、44,960、41,651、44,083、46,176百万人民币 [12]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投资资产合计分别为2,250,056、2,734,431、3,097,498、3,449,049、3,776,582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总资产分别为2,343,962、2,834,907、3,203,779、3,566,711、3,909,633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2,076,258、2,516,426、2,852,526、3,180,647、3,487,071百万人民币 [12]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249,586、291,417、322,678、355,891、390,715百万人民币 [12] 主要指标同比增速 资产与负债 - 2023 - 2027E投资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16.6%、21.5%、13.3%、11.3%、9.5% [13] - 2023 - 2027E总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13.2%、20.9%、13.0%、11.3%、9.6% [13] - 2023 - 2027E保险合同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12.5%、19.1%、14.0%、12.0%、10.0% [13] - 2023 - 2027E总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11.0%、21.2%、13.4%、11.5%、9.6% [13] 收入与利润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5%、24.7%、4.3%、5.4%、4.8% [13] - 2023 - 2027E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6.6%、5.0%、5.0%、4.9%、4.6% [13] - 2023 - 2027E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4.7%、73.6%、-7.1%、5.8%、4.7% [13] - 2023 - 2027E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0%、66.4%、-7.1%、5.8%、4.7% [13]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1%、64.9%、-7.4%、5.8%、4.7% [13] 寿险及健康险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9.1%、20.9%、9.9%、4.9%、4.4% [13] - 2023 - 2027E寿险及健康险EV较年初增速分别为1.0%、4.9%、9.3%、10.2%、10.7% [13] - 2023 - 2027E集团EV较年初增速分别为1.9%、6.2%、8.6%、8.6%、8.8% [13] 财险 - 2023 - 2027E财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1.8%、8.1%、6.7%、6.3%、5.9% [13] 投资业务 - 2023 - 2027E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速分别为11.3%、21.5%、13.3%、11.3%、9.5% [13] - 2023 - 2027E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64%、3.32%、3.21%、3.15%、3.12%,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45%、4.83%、4.26%、4.03%、3.85% [13]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BPS分别为25.9、30.3、33.5、37.0、40.6 [13] - 2023 - 2027EEPS分别为2.8、4.7、4.3、4.6、4.8 [13] - 2023 - 2027EEVPS分别为55.0、58.4、63.4、68.9、74.9 [13] - 2023 - 2027E每股股息分别为1.02、1.08、1.13、1.18、1.2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