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太保(02601)
icon
搜索文档
从“量增”到“质升” 上市险企深耕普惠保险
金融时报· 2025-09-10 14:16
普惠保险业务发展现状 - 上市险企持续推动普惠保险扩面提质 拓展新市民保险产品及服务供给[1] - 太保产险推出首款面向上海居民的城市普惠型家用电动自行车综合保险产品"沪骑保" 提供驾驶员意外 车上人员意外 第三方责任保障 应急救援服务四大类保障[1] - 中国人保上半年承办政策性健康险项目1373个 覆盖超10亿人次 新市民产品服务覆盖达1772万人次[1] - 中国人寿普惠型重点业务同比增长5.9% 围绕老年 失能 家政等人群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供给[1] - 中国太保政策性健康险覆盖240城 4.6亿人次[1] 小微企业及农业保险保障 - 上市险企重点提高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保障力度 发展企业财产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 健康保险等产品[2] - 平安产险累计开发1741款产品 为161万家小微企业提供189万亿元风险保障[2] - 新华保险支持民营经济及中小微企业发展相关投资余额超227亿元 同比增长超200% 为超3.6万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34万亿元[2] - 太保产险持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大豆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1.01% 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7%[2] - 太保产险累计新开发农险产品771款 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保障体系[2] 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 - 上市险企将多元化推进产品创新和服务赋能 提升保险服务覆盖面 便利性 可得性[3] - 金融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3] - 中国人寿围绕"扩面 提质 可持续"三方面推动方案落地 包括创新驱动扩面 服务升级提质 数字赋能可持续[3] - 中国人寿将通过数据驱动和智能引领强化普惠产品精准定价 高效运营 动态风险监测[3] - 太保寿险开展线下服务活动提升特定人群风险防范能力[6]
港股异动 | 内险股午后涨幅扩大 险企分红险转型表现亮眼 机构称板块估值修复动能有望持续强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14:14
股价表现 - 内险股午后涨幅扩大 中国太保涨4.85%至32.84港元 中国人保涨3.28%至6.93港元 中国财险涨3.27%至18.93港元 中国人寿涨3%至23.38港元 [1] 分红险业务表现 - 太平人寿分红险在长险首年期缴保费中占比87.1% [1] - 中国人寿分红险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超50% 新单保费占比超19.87% [1] - 太保寿险分红险占新保期缴的42.5% 新单保费占比16.1% [1] - 新华保险自二季度起发力分红险转型 上半年分红险新单保费占比10.9% [1] 行业分析观点 - 分红险独立账户独立投资且风险偏好较一般账户更高 [1] - 预定利率非对称调整后分红险的相对吸引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1] - 保险股自2024年4月启动估值修复行情 本质是市场对过度悲观的利率下行预期的修正 [1] - 板块此前因利差损风险担忧遭显著错杀 当前港股保险股估值修复动能有望持续强化 [1]
中国太保全面护航2025年服贸会 提供总保额3076亿元保险保障
金融时报· 2025-09-10 11:29
公司参与2025年服贸会 - 公司作为全球合作伙伴和指定保险服务商第六年参与服贸会 主会场首次全面落户北京首钢园[1] - 公司旗下产险为展会提供总保额3076亿元全面保险保障 预计覆盖40万人[1] - 保险方案延续工程险、财产一切险、公众责任险、活动中断取消保险、团体意外险等成熟险种 并加强工业遗址改造展馆特殊风险保障[1] 创新保险服务与ESG举措 - 公司提供超额碳排放保险保障 以碳配额或碳信用方式赔偿灾害或事故造成的超额碳排放 助力实现"零碳服贸"[1] - 公司旗下寿险深度参与金融服务专题展示 支持举办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平行论坛暨多层次医保与商业健康险融合发展论坛[1] 国际化服务支持体系 - 客户服务电话95500开通中英双语7×24小时服贸会专线 提供咨询及报案支持[2] - 现场展台配备中英法西韩多语言解说人员 提升国际嘉宾参会体验[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秉持"客户至上"理念 以专业全面高效保障服务支持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2] - 公司通过"责任、智慧、温度"的服务为全球服务贸易繁荣注入新动能[2]
深耕服贸六载,再启焕新征程——中国太保全面护航2025年服贸会
财经网· 2025-09-09 16:38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10日在北京首钢园区开幕 这是主会场首次全面落户首钢园[1] 保险保障方案 - 公司为服贸会提供总保额达3076亿元的全面保险保障 预计覆盖40万人[3] - 保障方案包括工程险、财产一切险、公众责任险、活动中断取消保险、团体意外险等成熟险种 并加强对工业遗址改造展馆的特殊风险保障[3] - 公司针对首钢园新会场特点开展多轮实地风险查勘 重点评估工业遗址建筑结构特性、人流物流动线设计、新旧电气系统兼容性等环节[8] - 公司在会场关键区域设立医疗与急救服务点 配备药品、急救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以应对突发医疗事件[10] 绿色低碳倡议 - 公司延续ESG保障责任 提供超额碳排放保险保障 以碳配额或碳信用方式对超额碳排放进行赔偿[5] - 公司升级碳普惠平台 开展"零塑服贸 低碳同行"个人碳中和活动 与官方线上打卡活动深度融合[6] - 碳普惠平台成为国内保险业首个对用户低碳减排行为进行测算和激励的平台 通过场景搭建构建双碳属性互动生态[6] 金融服务与论坛活动 - 公司寿险板块将于9月12日支持举办多层次医保与商业健康险融合发展论坛 聚焦医保改革与商保创新[3] - 论坛期间将呈现"太保服务 医·保立方"医院行业服务品牌 提供医疗健康生态解决方案[7] - 公司联合全国30余家知名医院通过数字交互和体验展区展示在养老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实践[7] 多语言服务支持 - 公司客户服务电话95500开通服贸会专线 提供中英双语7×24小时咨询及报案支持[11] - 现场展台配备中英法西韩等多语言解说人员 并组建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提供专项服务支持[11] 公司参与历程 - 公司作为服贸会全球合作伙伴和指定保险服务商迎来第六年护航之旅[3] - 公司持续以专业风险保障和服务承诺参与服贸会保障工作 从国家会议中心到北京首钢园场馆地址发生变化但服务不变[13]
保险板块9月8日跌0.77%,中国太保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1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8 16:53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下跌0.77% 领跌个股为中国太保(下跌1.29%)[1] - 上证指数上涨0.38%至3826.84点 深证成指上涨0.61%至12666.84点[1] - 板块内个股普跌 中国人寿跌0.87% 新华保险跌0.95% 中国人保跌0.83% 中国平安跌0.35%[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国平安成交48.77万手(28.14亿元) 中国人保成交78.97万手(6.57亿元)[1] - 中国人寿成交12.75万手(5.07亿元) 新华保险成交17.48万手(11.00亿元)[1] - 中国太保成交37.71万手(14.21亿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13亿元 游资净流出8477.56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98亿元[1] - 中国人保获主力净流入4540.57万元(占比6.91%) 但遭散户净流出4904.81万元[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出2.22亿元(占比-15.61%) 但获游资净流入4710.42万元(占比3.31%)[2] 资金结构分化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入1711.73万元(3.38%) 但游资净流出2011.12万元(-3.97%)[2] - 新华保险游资净流入3192.45万元(2.9%) 主力仅流入751.17万元(0.68%)[2] - 中国平安遭主力净流出6150.75万元(-2.19%) 但获散户净流入2.09亿元(7.42%)[2]
五载转型谱新篇 中国太保寿险河南分公司推进服务升级
环球网· 2025-09-08 11:58
公司战略与转型成果 - 公司深化"大康养"战略 聚焦养老社区和健康管理等增值服务以提升保险服务专业化水平 [1] - 公司五年转型期间累计服务近470万客户 并推动"保险+养老"及"保险+健康"服务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 [1] - 公司通过"险资入豫"累计投入超800亿元资金 支持中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 养老产业布局 - 公司在全国13个城市布局15个养老社区项目 其中郑州社区提供701套公寓和1100余张床位 [4] - 郑州国际颐养社区正式投入运营 为中原地区提供高品质养老生活选择 [1][4]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鑫福岁悦"保险产品 提供灵活养老规划方案及长期资产增值机会 [3] - 启动《山海果实》公益助农项目 依托保险资源助力河南特色农产品推广与销售 [3] 区域发展融合 - 公司深度融入河南省"十大战略" 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要求 [3][6] - 持续实施与河南省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 支持中部崛起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3]
北京律协律师职业责任险续保遭拒,险企缘何放弃500万“生意”
北京商报· 2025-09-07 22:17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律师协会与太保产险北分因续保条件分歧导致律师职业责任险续签失败 暴露行业高风险与保险定价机制不匹配问题 [1][3][4] - 律师执业风险呈多维度爆发态势 包括证券业务风险集中 投诉量激增及同业追偿等新商业模式 导致保险公司赔付压力加剧 [8][9] - 行业需打破统保模式 建立按业务风险等级分级的精细化定价机制 以平衡保险公司风险管控与律师群体保障需求 [10][11] 事件背景与争议 - 北京市律师协会发布提示称太保产险北分单方拒绝续签三年期律师职业责任险 但保险公司称合同原定为一年期且因续保条件分歧未达成一致 [3][4][5] - 原保单年保险费500万元 每次事故赔偿限额600万元 每名律师累计赔偿限额1500万元 总累计赔偿限额4亿元 [3] - 2025年9月1日后可能出现保险空档期 [3] 律师职业责任险功能 - 承保律师因执业疏忽或过失造成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是律师行业重要执业风险转移工具 [6] - 虽非强制保险 但地方律协通常统一投保 法律依据为《律师法》中律所对律师过错的赔偿责任规定 [6] 风险爆发原因 - 2024年北京市律师协会受理执业投诉量同比激增 民商事案件败诉后当事人追责成主要诱因 [8] - 证券法修订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北京地区集中大量证券业务律所 导致证券领域风险敞口累积 [9] - 行业恶性竞争催生"同业追偿"模式 部分律所鼓动当事人起诉律师主张过错赔偿 [8] 行业解决方案 - 建议对高风险业务(如证券)在统保保单中增加限制 相关律所可额外购买超赔责任保险 [10] - 推行分级投保机制 按业务风险等级(高/中/低)差异化定价 高风险领域承担较高保费 [11] - 精细化定价可解决当前统保模式中风险不分摊问题 避免高风险业务导致全体律师保障受损 [10][11]
上半年狂买 险资重仓板块曝光
经济观察网· 2025-09-06 18:02
保险资金规模与配置变化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其中股票投资余额达3.07万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净增加约6400亿元 [2] - 七家上市险企保险资金投资总规模合计21.85万亿元,占行业总量60.30% [2] - 七家上市险企股票投资规模达2.05万亿元,较年初净增加4313亿元,占行业净增加规模67.39% [3] 上市险企权益配置差异 - 中国平安股票投资余额净增加2119.15亿元,占比较年初上升2.9个百分点 [4] - 中国人寿股票投资余额净增加1190.54亿元,占比较年初上升1.1个百分点 [4] - 阳光保险股票投资余额达837.17亿元,较年初增加23.90%,占比14.10%为七家最高 [4] - 中国太保债券投资余额净增加1838.69亿元,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 [5] - 新华保险股票投资占比达11.60%为上市险企次高水平 [4] 行业配置偏好与特点 - 保险资金持仓占比前五行业为银行、交通运输、通信、房地产、电力及公用事业 [6] - 单季度持仓占比提升幅度前三板块为传媒、通信、电力及公用事业 [6] - 重仓流通股平均股息率2.30%,前十大重仓股平均股息率3.80% [6] - 高股息OCI类股票配置规模近1万亿元,六家险企OCI股票规模合计7861亿元 [6] 具体操作动向 - 中国人寿重点加仓中信银行、中国电信、中国建筑 [7] - 中国平安与新华保险共同增持京沪高铁 [7] - 保险资金举牌达30次,银行板块出现12次,公用事业出现4次 [8] - 保险资金证券投资基金配置余额1.66万亿元,净减少200亿元 [7] 政策与战略导向 - 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市场 [10] - 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最高可不超过50% [10] - 新会计准则实施促使增加OCI类资产配置 [9] - 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推动权益资产配置增加 [4][9]
上半年狂买 险资重仓板块曝光
经济观察报· 2025-09-06 17:07
保险资金A股投资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保险资金现身近800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1][2] - 第二季度险资增持超过280只股票并新建仓超过300只股票[1][2] - 保险资金投向股票的资金余额达3.07万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的2.43万亿元净增加约6400亿元[4] 上市险企投资规模 - 七家A+H股上市险企保险资金投资总规模合计21.85万亿元占行业总量60.30%[4] - 七家公司股票投资规模达2.05万亿元较年初净增加4313亿元占行业净增加规模67.39%[4] - 阳光保险股票投资余额837.17亿元较年初增加23.90%占比14.10%为上市险企最高[5] 重点公司配置变化 - 中国平安股票投资余额净增加2119.15亿元占比较年初上升2.9个百分点[5] - 中国人寿股票投资余额净增加1190.54亿元占比较年初上升1.1个百分点[5] - 中国太保债券投资余额净增加1838.69亿元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为上市险企最大增幅[5] 资产配置结构特征 - 保险资金计入OCI的股票规模合计7861亿元较年初净增2847亿元占股票投资总规模39.80%[8] - 保险资金持仓前五行业为银行、交通运输、通信、房地产、电力及公用事业[8] - 保险资金重仓流通股平均股息率2.30%持股市值前十个股平均股息率3.80%[8] 行业配置偏好变化 - 单季度持仓占比提升幅度前三板块为传媒、通信、电力及公用事业[8] - 保险资金举牌达30次涉及20余家上市公司其中银行板块出现12次[10] - 保险资金在证券投资基金配置余额1.66万亿元净减少200亿元占比下降至4.8%[9] 政策与市场环境影响 - 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市场[12] - 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50%[12] - 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导致保险资金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4][11]
险资入市全拆解:连续五个季度大幅增配股票,二季度整体增配红利,整体仍增配科技
新浪财经· 2025-09-06 15:29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增速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持有股票比例在二季度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8.8% [1] - 二季度保险资金净流入股票规模约2000亿元 连续五个季度大幅增配 [1]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保险资金将增配A+H股票3000至4000亿元 基于新增保费收入30%的比例估算及5%的同比增速假设 [5] 保险资金投资方式转变 - 保险资金参与权益资产的方式从2024年第四季度起由委托外部管理转向直接投资 表现为持有股票规模稳步提升而基金规模下降 [8] 行业配置与个股选择特征 - 二季度保险资金增配银行、通信、传媒行业 减持煤炭、电子、国防军工行业 [11] - 增持前20大个股平均股息率达3.80% 增持前50个股平均股息率为3.15% 减持前20个股中石油石化和煤炭行业较多 剔除后股息率显著较低 [13] - 配置思路以高股息为底色 从传统红利资产扩圈至通信、食品饮料、汽车、传媒、有色金属、建筑装饰等广义红利资产 [13] 港股投资偏好与举牌活动 - 截至2025年8月31日 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28次 超过去年全年 其中港股举牌23次 占比大幅提升 [16] - 险资举牌偏好港股银行及高股息资产 如农业银行H股股息率5.4% 邮储银行H股股息率5.9% [17] - 保险资金增配港股贯穿2025年前8个月 是港股红利资产上涨的核心驱动因素 [19] ETF投资策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保险资金作为前十大持有人持有ETF规模2149亿元 环比增长33亿元 总量配置放缓 [23] - 保险资金增配中证A500、TMT、制造、券商等行业ETF 减配沪深300与红利主题ETF [26] - 行业主题ETF净流入609亿元 保险资金增持235亿元 占净流入规模三分之一 重点增配TMT、制造、金融地产、周期ETF [29] - 以科创芯片ETF为例 保险资金持有规模从2024年下半年的10.4亿元快速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8.3亿元 [30] 上市险企股票配置动态 - 2025年上半年A股5家上市险企持有股票市值较2024年末增长4119亿元 环比增长28.7% [31] - 上市险企配置股票资产比例达9.4% 环比提升1.6个百分点 增速快于行业整体 [33] - 上市险企持有FVOCI股票环比增长2843亿元 增幅62.2% 持有FVTPL股票环比增长1276亿元 增幅13.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