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02601)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将其在太保H股的持股比例从8.47%提高至11.28%
新浪财经· 2025-09-16 17:44
交易概况 - 中国平安于9月11日买入7780万股中国太保H股 [1] - 交易所内交易均价为每股33.0430港元 [1] - 场外交易均价约为每股31.23港元 [1] 交易规模 - 交易所内交易金额约25.7亿港元(7780万股×33.0430港元/股) [1] - 场外交易金额约24.3亿港元(7780万股×31.23港元/股) [1] - 总交易金额约50亿港元 [1]
保险行业2025年中报综述:负债端“反内卷”政策成效显著,投资端表现分化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16 17: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保险行业持积极态度 推荐中国人寿(H) 中国太保 新华保险 中国平安 中国人保 中国财险 阳光保险 [3][91] 核心观点 - 负债端"反内卷"政策成效显著 人身险NBV同比增长30.5% 财产险COR优化驱动承保利润增长67.9% [3] - 投资端表现分化 净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0.1-0.4个百分点 但二级市场权益配置规模增长20.3% [3] - 内含价值稳步增长 上市险企EV较24年末增速区间为2.6%-18.4% [3][10] 利润表现与EV增长 - 1H25 A股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至1782亿元 增速区间为-23.5%至1103.5% [3][6][10] - 保险服务业绩达1310.50亿元 占税前利润58.0% 投资业绩达928.45亿元 占41.1% [3][11] - 内含价值稳健增长 人保健康EV增长18.4% 阳光保险增长11.0% 中国太平增长8.9% [10] 负债端表现 - 人身险NBV同比增长30.5%至754.22亿元 新华保险增速达58.4% 阳光保险增速达47.3% [3][26] - 新单保费同比增长8.8%至4613.61亿元 新华保险增速达100.5% 中国太保增速达26.3% [3][26] - 银保渠道NBV同比增长138.1%至218.94亿元 贡献NBV增量的72.0% [3][39] - 财产险COR优化0.3-2.6个百分点 承保利润同比增长67.9%至248.68亿元 [3][51] 资产端表现 - 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7.5%至21.9万亿元 占行业资金运用余额的60.3% [3][69] - 净投资收益率区间为2.8%-3.8% 同比下降0.1-0.4个百分点 [3][77] - 二级市场权益配置比例达13.2% 较年初增长20.3% 规模增加4862亿元 [3][83] - FVOCI股票占比提升7.3个百分点至41.3% FVTPL股票占比下降7.3个百分点至58.7% [3][86] 细分业务分析 - 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 太平人寿分红险占比87.1% 中国人寿占比超50% [44] - 车险COR优化1.1-3.0个百分点 承保利润同比增长86.9%至166.09亿元 [60] - 非车险保费同比增长5.6% CR3下降0.8个百分点至58.7% [66] - 代理人队伍规模降幅收窄至0.4% 队伍质态持续改善 [34]
保险板块9月16日跌0.94%,中国太保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5.4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6 16:46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下跌0.94% 中国太保领跌且跌幅达2.00% [1] - 上证指数微涨0.04%至3861.87点 深证成指上涨0.45%至13063.97点 [1] - 板块内个股普跌 中国平安跌1.24%至56.62元 新华保险跌1.43%至61.30元 中国人寿跌0.31%至38.77元 中国人保跌0.98%至8.07元 [1] 个股成交情况 - 中国平安成交额最高达38.94亿元 成交量68.57万手 [1] - 中国人保成交量最大为73.38万手 成交额5.93亿元 [1] - 中国太保成交额14.86亿元 成交量40.84万手 新华保险成交额14.87亿元 成交量24.23万手 中国人寿成交额6.01亿元 成交量15.52万手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5.41亿元 游资净流入5.63亿元 散户净流入9.78亿元 [1] - 中国平安主力净流出7.61亿元(占比-19.53%) 游资净流入3.23亿元(占比8.29%) 散户净流入4.38亿元(占比11.24%) [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出3.29亿元(占比-22.15%) 游资净流入1.21亿元(占比8.16%) 散户净流入2.08亿元(占比13.99%) [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出2.53亿元(占比-17.05%) 游资净流入4939.24万元(占比3.32%) 散户净流入2.04亿元(占比13.73%) [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1.28亿元(占比-21.61%) 游资净流入7834.84万元(占比13.21%) 散户净流入4983.26万元(占比8.40%) [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出6903.47万元(占比-11.49%) 游资净流出869.14万元(占比-1.45%) 散户净流入7772.62万元(占比12.93%) [2]
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沪惠保”筑牢健康民生保障防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6 15:55
产品定位与原则 - 遵循政府指导、商业运作、惠民利民原则 打造低门槛、广覆盖、高保障的普惠保险产品[1] - 不设年龄、职业、户籍和健康状况限制 覆盖所有上海市基本医保参保人[1] - 成为上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1] 产品设计特点 - 保障责任持续升级 国内特定高额药品目录扩大至48种[3] - 采用共保体模式并涵盖质子、重离子保障 实现一城一策定制化设计[3] - 精准对接市民医疗保障需求变化[3] 理赔服务创新 - 电子诊疗数据应用率从65%提升至90%[4] - 理赔模式从客户自主索赔升级为主动理赔 平均结案时效缩短至当天完成[4] - 简化理赔流程 实现赔款快速到位[4] 运营成果与社会效益 - 累计结案件数超133万件 累计赔付金额超24亿元[6] - 单人四年累计最高赔付300万元 单人单年度最高赔付130万元[6] - 受益人群年龄跨度从3个月至104岁 覆盖数十万家庭[6] 社会公益活动 - 开展爱心公益音乐会普及金融保险知识[8] - 与公安机关合作开展反诈宣传 提升市民防骗能力[8] - 通过线下活动增强市民保险意识[8]
中国太保寿险山东分公司全面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9-16 15:16
活动概况 - 公司全面启动"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以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部署 [1] - 活动口号为"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旨在深化金融知识普及并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1] - 活动时间为9月15日至9月21日 围绕文化引领/深耕基层/联建共治/务实惠民四大核心领域展开 [1] 文化引领措施 - 通过主题党建活动及系列宣传活动将"合规日"与"三服行动"有机结合 [10] - 高管团队开展"高管讲消保 服务零距离"活动传播保险原理/征信知识/典型案例 [10] - 组织"三适当"先锋宣讲团深入基层推动党业融合 树立专业诚信尽责的机构形象 [10] 基层推广策略 - 依托"近邻党建+金融教育"网格化阵地开展"五进入"活动覆盖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商圈 [11] - 联动政府单位/反诈中心/调解中心等开展下沉式常态化金融教宣活动 [11] - 将风险提示嵌入社区宣传栏/电梯广告屏/乡村大喇叭/校园课堂等多元场景 [11]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消保先锋队开展"5+1"活动包括宣讲消保常识/防诈活动/智能技术普及/惠民保障/健康问题解决 [18] - 各地机构推动助老/助残/助学/助农志愿者队伍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活动 [18] - 通过认购万斤洋葱等具体助农行动践行保险为民理念 [20] 客户服务升级 - 首席服务官聚焦理赔/保全等关键旅程 开展睡眠保单清理/分红报告解读等举措 [24] - 一线服务岗位通过"微心愿大服务"活动将保单解读/理赔指导等微任务转化为服务成果 [24] - 以"三服行动"为引擎精准对接群众金融知识需求 通过立体化举措让保险服务直抵民心 [24]
港股内险股集体走低 新华保险跌5.8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1:30
港股内险股市场表现 - 新华保险股价下跌5.81%至43.8港元 [1] - 中国太保股价下跌4.7%至31.26港元 [1] - 中国人保股价下跌3.67%至6.83港元 [1] - 中国人寿股价下跌3.23%至22.18港元 [1] 行业整体走势 - 内险股板块集体走低 呈现普跌态势 [1]
内险股集体走低 中国太保发行超155亿港元H股可转债 机构称三季报面临高基数压力
智通财经· 2025-09-16 11:25
股价表现 - 内险股集体走低 新华保险跌5.81%至43.8港元 中国太保跌4.7%至31.26港元 中国人保跌3.67%至6.83港元 中国人寿跌3.23%至22.18港元[1] 融资动态 - 中国太保计划发行155.56亿港元2030年到期零息H股可转换债券 初始转换价每股39.04港元[1] - 若全额转换将发行3.98亿股转换股份 占现有H股14.36%及总股本4.14%[1] - 中国平安于今年6月完成发行117.65亿港元零息H股可转债[1] 行业分析 - 保险板块近期疲弱主因投资端基数大幅走高 三季报业绩承压[1] - 中长期利差修复逻辑持续 长端利率触底叠加OCI权益增配推动投资增效[1] - 预定利率下调及报行合一政策驱动负债降本 港股保险板块估值偏低具备配置价值[1]
港股异动 | 内险股集体走低 中国太保发行超155亿港元H股可转债 机构称三季报面临高基数压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1:21
股价表现 - 内险股集体走低 新华保险跌5.81%至43.8港元 中国太保跌4.7%至31.26港元 中国人保跌3.67%至6.83港元 中国人寿跌3.23%至22.18港元[1] 融资动态 - 中国太保计划发行155.56亿港元2030年到期零息H股可转换债券 初始转换价每股39.04港元[1] - 若全额转换可发行3.98亿股 占现有H股14.36%及总股本4.14%[1] - 中国平安6月完成发行117.65亿港元零息H股可转债[1] 行业分析 - 保险板块疲弱因投资端基数走高导致三季报业绩承压[1] - 长端利率触底叠加OCI权益增配带来投资增效 预定利率下调及报行合一推动负债降本[1] - 利差修复处于进行时 港股保险板块估值偏低具备配置价值[1]
中国太保跌2.00%,成交额5.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079.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4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至36.26元/股 成交额5.04亿元 换手率0.2% 总市值3488.3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079.67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7.11%和14.43%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43%和35.14% [1] - 年内股价涨9.8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3.18%、-7.19%和+1.74%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为综合性保险集团 主要通过太保寿险和太保产险提供人寿及财产保险服务 通过太平洋资管管理保险资金 [2] - 收入构成:财产保险50.17% 人寿及健康保险47.56% 其他及抵销1.35% 资产管理0.92%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保险Ⅱ-保险Ⅲ 概念板块包括家庭医生、中字头、中特估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数据 - 股东户数8.76万户较上期减少23.33% 人均流通股81698股增加31.77%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 同比增长10.9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92.8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00.15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2.19亿股较上期减少3338.27万股 [3]
智通港股通占比异动统计|9月1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8:43
港股通持股变动概况 - 港股通持股数据反映内资在港股市场的最新配置动向 覆盖单日 5日和20日等多个维度[1][2][3][4] 单日持股占比增幅领先公司 - 恆瑞医药持股占比增加1.49%至13.84% 位列增幅榜首[1][2] - 康龙化成持股占比增加1.35%至60.51% 最新持股比例处于高位[1][2] - 昭衍新药持股占比增加1.27%至43.70% 生物医药板块获显著增持[1][2] - 君实生物持股占比增加1.24%至59.08% 延续生物医药板块强势[2] - 中国太保持股占比增加1.20%至44.16% 金融板块获资金流入[2] 单日持股占比降幅显著公司 - 山东墨龙持股占比减少1.99%至57.67% 位列减持榜首位[1][2] - 宜搜科技持股占比减少0.99%至37.95% 科技板块遭减持[1][2] - 南京熊猫电子持股占比减少0.98%至42.65% 电子制造板块承压[1][2] - 凯莱英持股占比减少0.95%至43.35% 医药外包服务板块出现分化[2] - 美中嘉和持股占比减少0.95%至32.06% 医疗健康板块资金流出[2] 5日持股变动突出公司 - 中远海能持股占比大幅增加6.19%至65.63% 航运板块获持续看好[1][3] - 山东墨龙虽单日减持但5日仍增3.74% 显示波动较大[1][3] - 中创新航持股占比增加3.62%至10.35% 新能源电池板块受关注[1][3] - 宜搜科技持股占比大幅减少9.68% 5日减持幅度远超单日[1][3] - 龙蟠科技持股占比减少6.73%至45.92% 化工板块遭大幅减持[1][3] 20日持股变动显著公司 - 安井食品持股占比大幅增加12.29%至20.54% 消费板块长期获看好[3][4] - 中远海能持股占比累计增加9.07% 航运板块持续获增持[3][4] - 一脉阳光持股占比增加7.70%至43.02% 医疗影像板块表现强势[3][4] - 宜搜科技持股占比累计减少11.02% 成为20日减持最多公司[3][4] - 香港宽频持股占比减少9.77%至0.31% 电信服务板块遭大幅减持[4] 重点行业资金流向 - 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分化 恆瑞医药 康龙化成 昭衍新药获增持 而凯莱英 荣昌生物遭减持[1][2] - 新能源板块受关注 中创新航 赣锋锂业均获显著增持[2][3] - 科技板块资金流向不一 中兴通讯获增持而宜搜科技 金山云遭减持[2][3][4] - 航运板块表现突出 中远海能多个周期均位列增持前列[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