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医疗(02666)

搜索文档
环球医疗20250326
2025-04-15 22:30
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那此次会议呢在金门财经也是线上同步直播下面由我来介绍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的领导分别是环球医疗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王文斌先生大家好我是王文斌在这里呢也和大家报告一下 我们董事会的主席陈世俗先生因为有中央党校的学习任务只能缺席本次业绩发布会也受世俗董事长的委托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歉意好 谢谢文彬总下面介绍执行董事汪玲女士大家好 在这里也和大家特别介绍那王林女士不光在我们环球医疗总部担任管理层也兼任我们下属一家重要三甲医院杨梅总医院的负责人下面介绍首席财务官王诗楠女士大家好下面我们的业绩说明会正式开始首先有请首席财务官王诗楠女士与各位分享环球医疗2024年度业绩表现有请诗楠总 好的谢谢各位下午好首先还是感谢大家来参加我们今天的业绩发布会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介绍环球医疗2024年的业绩情况2024年我们还是持续深耕医疗健康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管理正式形成了金融加综合医疗加专科医疗加健康科技的业务版图努力培育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在业绩方面我们整体经营稳重向好业务结构也在持续的优化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6.63亿同比增长0.1%实现净利润22.58亿同比增长2.7% 归属于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净利 ...
通用技术环球医疗并购金旭医疗,完善医疗设备全周期管理服务能力
搜狐网· 2025-03-28 19:14
文章核心观点 - 通用技术环球医疗与金旭医疗并购签约,收购完成后环球医疗将成控股股东,助力医疗设备全周期管理业务发展 [1][3] 并购事件 - 3月28日通用技术环球医疗与金旭医疗并购签约活动在北京举行,双方相关人员出席 [1] 环球医疗业务情况 - 医疗设备全周期管理是环球医疗重点业务及产业布局和第二增长曲线重要部分,秉持“内生增长 + 外延并购”战略,已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矩阵,在多领域综合服务能力居行业前列 [3] 金旭医疗情况 - 金旭医疗是国家高新技术等企业,深耕医用内窥镜及配套设备维修、研发10余年,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3] 收购影响 - 环球医疗增资后将持有金旭医疗67%股权成控股股东,补齐产品线,弥补技术及服务空缺,解决医用内窥镜托管业务痛点,提升核心竞争力,赋能业务高质量发展 [3] 未来展望 - 环球医疗将持续推进医疗设备全周期管理服务,提升竞争力,打造品牌,成行业领航者,助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5]
直击业绩会 | 环球医疗执行董事、总经理王文兵:公司投资策略是并购头部、跟随头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26 23:56
文章核心观点 环球医疗2024年度业绩有一定增长,业务分医疗健康和金融两部分,公司坚持围绕“医疗 + 金融”双主业的投资并购策略,金融业务受市场影响营收下降但正积极转型 [1][3][5]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36.63亿元,同比增长0.1% [1] - 医疗健康业务收入约84.88亿元,较2023年增长8.4%,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62.1% [1] - 金融业务实现收入52.2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38.3% [1] - 2024年实现年内溢利22.58亿元,较2023年增长2.7%,医疗健康业务贡献5.22亿元,同比增长15.0%,占年内溢利比重为23.1% [1] - 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20.32亿元,较2023年增长0.5% [1] 业务布局与运营 - 业务布局包括提供融资租赁、咨询、销售医疗设备等服务及医院和医疗健康管理等业务 [2] - 截至2024年末旗下运营73家医疗机构,其中并表综合医疗机构65家,含5家三甲医院等,开放床位数15832张 [2] - 2024年65家并表综合医疗机构总诊疗量约1041.4万人次,同比增长4.5%,医疗业务收入合计79亿元,单床收入约50万元,三甲医院单床收入约65万元 [2] 投资并购 - 2024年并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9月完成交割,实现集团国家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 [2] - 并购国内智慧健康养老头部企业青鸟软通,作为业务主要运营平台 [2] - 投资并购策略是“并购头部、跟随头部,然后打模版”,围绕“医疗 + 金融”双主业,通过头部项目打造标杆再复制模式 [3] -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为旗舰,通过“1 + N”模式整合旗下医院眼科资源打造眼视光中心 [3] - 并购青鸟软通后导入医疗资源和资金支持,创新推出“三床联动”模式 [3] 医保支付改革应对 - 41家医院纳入DRG/DIP实际付费,年终清算结果总体可控 [4] - 构建精细化医保管理体系,实现平均住院日缩短0.4天、药品耗材占比显著下降、有效医疗收入提升2个百分点 [4] - 2019年起建立医院集团管理架构,提前布局运营和医保管理体系 [4] 金融业务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主要是提供以融资租赁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利息收入 [4] - 2024年利息收入47.4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主要受融资租赁市场下行、同业竞争加剧影响 [5] - 2024年金融业务实现收入52.72亿元,同比下降11.1%,实现年内溢利17.48亿元,同比上升0.2% [5] - 出台金融业务转型方案,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围绕医康养、装备制造等领域开展业务,医康养是转型主战场 [5]
环球医疗公布2024年度业绩:整体经营稳中向好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全景网· 2025-03-26 21:01
文章核心观点 - 环球医疗2024年度经营业绩公布,整体经营稳中向好、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未来将发挥产融结合优势构建大健康生态体系 [1][2] 业务版图 - 2024年公司正式形成“金融 + 综合医疗 + 专科医疗 + 健康科技”业务版图 [1] 整体经营业绩 - 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6.63亿元,同比增长0.1% [1] - 2024年实现净利润22.58亿元,同比增长2.7% [1] - 2024年归属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净利润20.32亿元,同比增长0.5% [1] - 2024年总资产回报率(ROA)2.71%,归属于普通股持有人的股本回报率(ROE)12.37% [1] 医疗健康业务业绩 - 2024年医疗健康业务实现收入84.88亿元,同比增长8.4% [1] - 2024年医疗健康业务贡献净利润5.22亿元,同比增长15.0% [1] 金融业务业绩 - 2024年金融业务收入52.27亿元,同比下降11.1% [2] - 2024年金融业务实现净利润17.48亿元,同比增长0.2% [2] 金融业务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末生息资产净额达712.77亿元,较年初增长5.8% [2] - 截至2024年末不良资产率0.99%,30天逾期率0.97%,拨备覆盖率301.86% [2] 金融业务未来规划 - 扎实推进金融业务转型创新,推动传统业务稳健升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主责主业支撑作用 [2] - 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向医康养、装备制造、化工医药、创新业务4个方向转型 [2] - 开创医疗设备“融资租赁 + 全生命周期管理”产融结合新模式,推动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业务发展 [2] 公司未来展望 - 2025年国内外宏观经济面临变化和挑战,公司将坚定发展信心,打赢“十四五”收官战,擘画“十五五”新蓝图 [2] - 以医疗服务为核心,金融服务为支撑,健康科技为引擎,发挥产融结合优势,构建大健康生态体系,打造世界一流医疗健康产业集团 [2]
环球医疗(0266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2:0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约136.635亿元,较2023年增长0.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年内溢利约22.583亿元,较2023年增长2.7%[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20.317亿元,较2023年增长0.5%[3] - 于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约860.323亿元,较2023年增长7.1%[3] - 于2024年12月31日,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约171.757亿元,较2023年增长9.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本回报率为12.37%,总资产回报率为2.71%[3]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1.07元,摊薄每股收益为1.02元[4] - 2024年公司年内综合收益总额约23.543亿元,较2023年的25.877亿元有所下降[5]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57,414,699千元,2023年为50,271,303千元[7] - 2024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为75,000千元,2023年为0千元[7] - 2024年衍生金融工具为6,879千元,2023年为0千元[7]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4,636,756千元,2023年为4,481,851千元[7] - 2024年计息银行及其他融资为29,190,868千元,2023年为24,092,476千元[7] - 2024年可换股债券-主债务部分为635,451千元,2023年为1,019,519千元[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4,544,954千元,2023年为29,903,345千元[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2,869,745千元,2023年为20,367,958千元[7] - 2024年年内溢利为2,031,740千元,其他综合收益为106,979 + 189 - 5,753 = 101,415千元,综合收益总额为2,133,155千元[9] - 2024年发行可续期公司债497,528千元,赎回可续期公司债500,000千元[9]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9,703,013千元人民币[11] - 2023年公司年内溢利为2,020,918千元人民币,综合收益总额为2,587,724千元人民币[1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为20,367,958千元人民币[11]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2,907,11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866,213千元人民币[12] - 2024年借款成本和利息支出为2,040,36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353,562千元人民币[12] - 2024年利息收入为 - 31,38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49,741千元人民币[12]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138,3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993,965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084,96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 - 1,058,997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存货减少32,616千元人民币,2023年减少47,571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贷款及应收款项增加 - 2,250,346千元人民币,2023年增加 - 2,455,782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发行可续期公司债497,528千元,2023年为1,645,647千元[14] - 2024年赎回可续期公司债500,000千元,2023年为1,650,000千元[14] - 2024年赎回可换股债券425,976千元,2023年为0千元[14] - 2024年应付关联方款项增加1,622,433千元,2023年为2,745,975千元[14] - 2024年应付关联方款项减少3,938,393千元,2023年为2,597,516千元[14] - 2024年收到借款之现金42,814,977千元,2023年为42,981,740千元[14] - 2024年偿还借款本金38,012,173千元,2023年为42,067,861千元[14]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之现金流量净额为520,670千元,2023年为3,793,636千元[14]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79,306千元,2023年末为2,848,973千元[14] - 2024年公司收入13,663,485千元,销售成本9,071,645千元,除税前溢利2,907,119千元,年内溢利2,258,334千元,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溢利2,031,740千元[162] - 2024年公司总资产86,032,295千元,生息资产净额71,277,419千元,负债总额63,162,550千元,权益总额22,869,745千元[163]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73.42%,杠杆率2.27,流动比率1.16[163] - 2024年公司不良资产率0.99%,拨备覆盖率301.86%,不良资产核销比率10.43%,逾期30天以上生息资产比率0.97%[163] 医疗健康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医疗健康业务收入约84.883亿元,较2023年增长8.4%,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62.1%[3] - 2024年医疗健康业务贡献溢利约5.222亿元,较2023年增长15.0%[3] - 2024年医疗健康业务向外部客户销售为8,470,355千元;2023年为7,827,083千元[45][46] - 2024年医疗健康业务年内溢利为522,237千元;2023年为454,228千元[45][46] - 2024年医疗服务收入7,295,603千元,2023年为7,243,003千元[50] - 2024年客户合同收入中健康业务8428156千元;2023年为7789009千元[51] - 2024年医疗服务成本4041078千元,2023年为4077373千元[60] - 2024年智慧医康养收入137,734千元;2023年无此细分收入[50] - 2024年设备全周期管理收入585,247千元;2023年无此细分收入[50] - 2024年智慧医康养成本126244千元,设备全周期管理成本247613千元,2023年这两项成本为0[60] - 2024年医疗健康业务收入8,488,276千元,成本7,086,495千元[162] 金融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金融业务向外部客户销售为5,193,130千元;2023年为5,823,120千元[45][46] - 2024年金融业务年内溢利为1,747,632千元;2023年为1,744,844千元[45][46] - 2024年融资租赁合同收入34,262千元,售后回租安排的应收款项收入4,679,680千元,保理业务收入44,489千元;2023年分别为416,378千元、4,259,517千元、132,096千元[49] - 2024年客户合同收入中金融业务449025千元;2023年为1037750千元[51] - 2024年服务收入中金融业务449,025千元;2023年为1,037,750千元[50] - 2024年金融业务收入5,227,167千元,成本2,199,061千元[162]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重新评估2023年及2024年1月1日的负债条款及条件,流动或非流动负债分类首次应用修订后维持不变,修订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22] - 公司正在评估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的影响,预计对合并财务数据无重大影响[2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正分析评估其对财务报表列报及披露的影响[26] -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无资格选择适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部分附属公司正考虑应用[2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和第7号修订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2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现可供采纳,未明确强制生效日期[29]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2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引入损益表列报新规定[26]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允许合格主体选择较低披露要求[2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和第7号修订澄清金融资产或负债终止确认日期等[2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多项修订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30][34] 管理层判断与估计相关 - 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层判断和估计不确定性或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31] - 公司在租赁开始日划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涉及管理层重大判断[32] - 报告期末评估非金融资产是否减值,有迹象时做减值测试[35] - 仅在可能取得应课税溢利时确认递延税项资产,需管理层重大判断[36] - 评估金融工具减值准备依赖判断和估计,受多种因素影响[37] - 无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平值,假设变动会影响结果[39] 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商誉金额为人民币380,996千元,2023年为286,538千元[40]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总计7,697,677千元,累计折旧1,811,166千元,账面价值5,886,511千元;2023年成本总计5,810,145千元,累计折旧1,418,728千元,账面价值4,391,417千元[73][7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账面价值为2,237,771千元的房屋及建筑物未取得产权证书,2023年12月31日为1,254,127千元[74]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用作抵押以获得银行授信而抵押的物业、厂房及设备[74] - 2024年使用权资产总计1,740,394千元,其中物业及设备610,547千元,租赁土地1,129,847千元;2023年总计1,161,459千元,其中物业及设备241,125千元,租赁土地920,334千元[77] - 2024年租赁负债账面净值为1,254,497千元,其中即期692,658千元,非即期561,839千元;2023年账面净值为330,163千元,其中即期84,245千元,非即期245,918千元[78]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为37,156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为75,137千元,与短期租赁有关的开支为26,571千元,年内损益表确认费用为138,864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2,913千元、46,580千元、35,836千元、145,329千元[7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金额为1,422,939千元,收购子公司带来731,989千元,处置子公司减少78,145千元,当年折旧501,592千元,处置80,097千元[73]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金额为934,403千元,收购子公司带来71,532千元,当年折旧434,632千元,当年减值35千元,处置150千元[75] - 2023年1月1日成本和账面净额为102,253,2023年收购子公司184,285,2023年12月31日成本和账面净额为286,538;2024年收购子公司94,458,2024年12月31日成本和账面净额为380,996[80] - 2024年用于现金流预测的税后折现率为10.92%-14%(2023年:11.48%-14%),税前折现率为11.38%-14%(2023年:13.5%-16.6%),截至2024年12月31日商譽未减值(2023年:无)[81] - 2024年其他无形资产中软件新增109,808千元、收购子公司76,665千元,处置3,
环球医疗:产融结合,央企医疗集团扬帆启航-20250309
华安证券· 2025-03-09 16:2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环球医疗,给予“增持”评级 [1][7][6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球医疗是以医疗服务为主业的央企控股公司,以融资租赁业务起家,通过业务协同形成完整医疗产业链,24Q1 - Q3营收微降约1.2%,归母净利同比增加约5.1% [4] - 医疗健康业务版图扩大,运营医院数量增加,24H1医疗健康板块收入38.88亿元(同比 + 3.6%),占收比59.4%,运营效率优化,并购与创新驱动业务发展 [5] - 融资租赁业务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资产规模增长稳健,24H1不良资产率0.99%,受宏观等因素主动收缩规模,24H1金融业务板块收入26.67亿元(同比 - 10.7%),净利润9.81亿元(同比 + 2.0%) [6]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136.70/144.93/151.83亿元,同比 + 0%/6%/5%;实现归母净利润21.06/22.54/23.98亿元,同比 + 4%/7%/6% [7][6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融为基,医疗为果的产融一体化集团 以医疗融资租赁业务起家,成功转型为产融结合的综合医疗服务商 - 环球医疗是通用技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以金融服务为根基,医疗服务为核心,截至2024年6月30日,运营72家医疗机构,开展多项业务,产业链闭环协同效应显著,融资租赁业务是基石和现金流支柱 [13] - 医疗健康业务有综合、专科、健康科技三条业务线,专科围绕特色专科发展,健康科技以设备管理和智慧医康养为切入点 [14] - 融资租赁行业下行,公司金融业务转型,依托医疗服务打造产融结合新优势 [18] 股东背景强大,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 - 通用技术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0.10%,聚焦三大主业,境内外有5家上市公司,环球医疗净利润连续4年排名全集团第一 [21] - 公司管理层经验丰富,董事会主席陈仕俗及副总经理牛少锋、首席执行官王文兵等在对应领域经验丰富 [22] 金融业务为基石,医疗健康业务为战略发展重点 - 2018 - 2023年营业收入CAGR为26%,归母净利润CAGR为8.37%,2024H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 [26] - 医疗服务和金融业务稳定发展,2024H1医院集团业务占比超50%,18 - 23年医院集团收入CAGR高达126.29%,毛利趋势相似 [27] - 金融与咨询业务毛利率约60%,医院集团业务毛利率约10 - 15%,公司整体毛利率自2018年下滑至35%左右,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32] 医疗服务板块:运营效率提升与专科布局深化并行 收入及利润结构持续优化 - 医疗板块包括综合医疗和专科及健康产业,2022年后综合医疗收入占比超98%,是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综合医疗业务由住院、门急诊、体检收入组成,住院和门急诊是主要来源 [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并表综合医疗机构62家,开放床位数13,700张,管理医疗机构72家 [39] - 旗下医院服务人数CAGR高达44.11%,远高于床位增速,2024H1门急诊、体检及出院人次增速高于床位增速,年化单床收入2024H1达50万元,预计未来稳中有升 [43] 专科拓展与智慧医康养模式创新 - 专科持续扩展,肿瘤专科24年合资成立公司推进建设,与清华长庚医院合作;肾病专科业务主体赋能下属医院,推进并购;眼科专科完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并购,推动施尔明视光眼科交割等 [48] - 依托信息化和“金融 + 医疗 + 康养”模式,实现三床联动,2024年9月并购青鸟软通,未来构建智慧医养服务体系,打造居家医养品牌 [50][51] - 以“管”为核心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2024年上半年设备全周期管理业务报表收入263.7百万元,同比增长423.4%;溢利33.0百万元,同比增长208.5%,已服务近1,200家客户,资产管理规模220亿元 [53][54] 金融业务板块:融资租赁为基本盘,持续提升竞争力 - 为医院提供以融资租赁为核心的金融解决方案,2018 - 2014H1生息资产净额由406.6亿元增长至707亿元 [55] - 风控指标良好,拨备率由2018年190.24%提升至2024H1的286.24%,不良资产率常年低于1%,超30天逾期率保持在0.70% - 0.90% [58] - 融资节奏稳定,主要融资手段为银行贷款与发行债券,2018 - 2024H1有息负债规模由329.7亿元提升至503.9亿元,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024H1下降至3.84% [59] - 融资租赁行业下行,公司金融业务转型,围绕多领域升级,与医疗健康业务协同 [63]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 将公司收入结构拆分为生物制品、特许经营权和医疗器械板块进行预测 [64] 投资建议 - 环球医疗依托央企背景构建“金融 + 医疗”模式,向综合医疗服务商转型成功,医疗服务板块成重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65] - 医疗健康产业机遇大,公司紧跟趋势创新提升运营效率,金融与医疗协同抗风险能力强,预计2024 - 2026年业绩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6]
环球医疗(02666):产融结合,央企医疗集团扬帆启航
华安证券· 2025-03-09 15: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环球医疗(02666),给予“增持”评级 [1][7][6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球医疗是以医疗服务为主业的央企控股公司,以融资租赁业务起家,通过业务协同形成完整医疗产业链,24Q1 - Q3营收同比微降约1.2%,归母净利同比增加约5.1% [4] - 医疗健康业务版图扩大,运营医院数量增加,24H1医疗健康板块收入38.88亿元(同比 + 3.6%),占收比59.4%,运营效率优化,并购与创新驱动其持续发展 [5] - 融资租赁业务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资产规模增长稳健,24H1不良资产率0.99%,受多种因素主动收缩规模,24H1金融业务板块收入26.67亿元(同比 - 10.7%),净利润9.81亿元(同比 + 2.0%) [6]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136.70/144.93/151.83亿元,同比 + 0%/6%/5%;归母净利润21.06/22.54/23.98亿元,同比 + 4%/7%/6% [7][6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融为基,医疗为果的产融一体化集团 以医疗融资租赁业务起家,成功转型为产融结合的综合医疗服务商 - 环球医疗是通用技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以金融服务为根基,医疗服务为核心,截至2024年6月30日运营72家医疗机构,开展多项业务,产业链闭环协同效应显著,融资租赁业务是基石和现金流支柱 [13] - 医疗健康业务有综合、专科、健康科技三条业务线,专科围绕特色专科发展,健康科技以设备管理和智慧医康养为切入点 [14] - 融资租赁业务是公司基石和基本盘,行业下行期进入转型创新阶段,依托医疗服务打造产融结合新优势 [18] 股东背景强大,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 - 通用技术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40.10%,聚焦三大主业,拥有多家境内外机构和上市公司,环球医疗净利润连续4年排名全集团第一 [21] - 公司管理层经验丰富,董事会主席陈仕俗及副总经理牛少锋、首席执行官王文兵等在对应领域经验丰富 [22] 金融业务为基石,医疗健康业务为战略发展重点 - 2018 - 2023年营业收入由42.97亿元增长至136.5亿元,CAGR为26%;归母净利润由13.52亿元增长至20.21亿元,CAGR为8.37%;2024H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 [26] - 医疗服务和金融业务稳定发展,2024H1医院集团业务占比超50%,18 - 23年医院集团收入CAGR高达126.29%,毛利CAGR为126.33% [27] - 金融与咨询业务毛利率约60%,医院集团业务毛利率约10 - 15%,公司整体毛利率自2018年下滑至35%左右,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32] 医疗服务板块:运营效率提升与专科布局深化并行 收入及利润结构持续优化 - 医疗板块包括综合医疗业务、专科及健康产业,2019 - 2021年综合医疗收入占比约85%,2022年之后超98%,综合医疗业务主要由住院、门急诊、体检收入组成,住院和门急诊是主要收入来源 [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并表综合医疗机构62家,开放床位数13,700张,管理医疗机构72家,业务版图全国覆盖 [39] - 旗下医院服务人数CAGR高达44.11%,远高于床位增速,2024H1门急诊、体检及出院人次增速高于床位增速,年化单床收入2024H1达50万元,预计未来稳中有升 [43] 专科拓展与智慧医康养模式创新 - 专科持续扩展,肿瘤专科24年合资成立公司推进建设,与清华长庚医院合作;肾病专科24H1收入增长,推进并购;眼科专科完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并购,推动施尔明视光眼科有限公司交割等 [48] - 依托信息化平台及“金融 + 医疗 + 康养”模式,实现医疗 - 养老 - 家庭三床联动,2024年9月并购青鸟软通,未来构建智慧医养服务体系 [50] - 以“管”为核心提供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务,2024年上半年设备全周期管理业务报表收入263.7百万元,同比增长423.4%;溢利33.0百万元,同比增长208.5% [53] 金融业务板块:融资租赁为基本盘,持续提升竞争力 - 为医院客户提供以融资租赁为核心的金融解决方案,2018 - 2014H1生息资产净额由406.6亿元增长至707亿元 [55] - 风控指标良好,拨备率由2018年190.24%提升至2024H1的286.24%,不良资产率常年低于1%,超30天逾期率保持在0.70% - 0.90% [58] - 融资节奏稳定,主要融资手段为银行贷款与发行债券,2018 - 2024H1有息负债规模由329.7亿元提升至503.9亿元,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024H1下降至3.84% [59] - 融资租赁行业下行,公司金融业务转型,围绕多领域升级,与医疗健康业务协同 [63]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 将公司收入结构拆分为生物制品、特许经营权和医疗器械板块进行预测 [64] 投资建议 - 环球医疗依托央企背景构建“金融 + 医疗”模式,向综合医疗服务商转型成功,医疗服务板块成重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65] - 医疗健康产业机遇大,公司紧跟趋势创新提升运营效率,医疗与金融协同抗风险能力强,预计2024 - 2026年业绩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66]
环球医疗: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5.1%,医疗健康业务稳健发展
国信证券· 2024-11-14 08: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健康业务稳健发展,金融业务净利差净息差开始回升,加快产融结合业务转型,医疗机构整体运营情况良好,盈利能力开始回升,估值具有性价比[2][3][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方面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微降约1.2%,归母净利同比增加约5.1%,预计2024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21.08/22.81/24.81亿,同比增长4.3%/8.2%/8.8%,当前股价对应PE为4.1/3.8/3.5倍[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65.43亿(-2.9%),其中医疗健康业务收入38.88亿,同比增长3.6%,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59.4%;上半年净利润为12.52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医疗健康业务贡献2.71亿,同比增长16.3%;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1.37亿,同比增长3.7%,其中医疗健康业务贡献1.90亿,同比增长6.5%[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合计实现金融业务收入26.67亿,同比下降10.7%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6.70%,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3.84%,净利差为2.86%(+0.15pp),净息差3.42%(+0.20pp)[4] - 2024年前三季度医疗设备全周期管理业务实现收入4.23亿(+515.1%),期内净利0.50亿(+263.8%)[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34.6%(+0.5pp),销售费用率2.8%(+0.4p),管理费用率9.4%(+1.3pp),财务费用率-0.1%,归母纯利率为17.4%(+0.9pp)[7] 业务发展方面 - 报告期内金融业务作为公司持续贡献利润的来源,是公司发展的压舱石和现金牛,公司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主业发展的功能定位,推动产融结合,保障业务安全平稳发展[4] - 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健康业务价值重塑空间大,医疗机构整体运营情况良好,持续深化专科及健康产业布局,已分别完成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和山东青鸟软通的并购交割[7] - 报告期内公司保障金融业务安全平稳发展,医疗健康业务表现良好,是一家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截至2024H1已并表1.37万张床位,同时面向医院客户开展设备全周期管理、专科运营、智慧医康养等多项服务,并提供以融资租赁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3]
环球医疗2024年半年报点评: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太平洋· 2024-10-09 16: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综合医疗业务 - 收入结构优化,降本增效显著 [3] - 医疗机构综合净利润率提升0.53个百分点 [3] - 通过优化收入结构,有效医疗收入占比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 [3] - 平均住院日同比减少0.4天,门急诊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6.4%和7.4%,床位使用率提高至88.9%,营运效率进一步提升 [3] - 药品和耗材成本占收入比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成本管控见成效,显著提升医疗结余 [3] 专科及健康科技业务 - 专科医疗业务在肿瘤、肾病、眼科和中医民族医学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3] - 肿瘤服务实现收入0.87亿元,同比增长12.0% [3] - 肾病服务实现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9.5% [3] - 健康科技业务聚焦医疗设备全周期管理和智慧医康养,设备管理业务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423.4% [3] 金融服务业务 - 融资成本优化,息差进一步扩大 [3] - 金融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3.46亿元,同比下降3.5% [3] - 实现毛利12.14亿元,同比增长6.1% [3] - 净利差2.86%,同比增加15个基点 [3] - 主要得益于融资成本显著下降 [3] 财务指标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预计为136.50亿元,同比增长7.39% [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0.21亿元,同比增长4.44% [4] - 2024年摊薄每股收益预计为1.12元 [4] - 2024年市盈率预计为3.48倍 [4]
环球医疗(0266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6:31
公司概况 - 通用環球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為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股份代號為2666[1] - 公司主要從事醫療服務、醫療技術服務和醫療租賃等業務[1] - 公司旗下运营72家医疗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品质医疗服务[11] - 业务版图包括金融、综合医疗、专科医疗和健康科技[1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1,326.8億人民幣,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5.1%[2] - 公司上半年實現收入為 233.4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12.1%[2] - 公司上半年實現淨利潤為 21.1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10.5%[2] - 公司擁有 1,200 多家醫療機構合作夥伴,服務患者超過 1.5 億人次[2] - 2024年上半年實現收入65.43亿元人民幣,其中医疗健康业务收入38.88亿元,占比59.4%[9] - 期内溢利12.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4.8%,其中医疗健康业务贡献2.71亿元,增长16.3%[9] - 普通股权益持有人應佔溢利11.37亿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3.7%,其中医疗健康业务贡献1.90亿元,增长6.5%[9] - 总资产回报率3.05%,股本回报率13.94%,收益指标和资产状况保持稳健[9]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續推進DRG/DIP付費模式改革,並開展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3] - 公司計劃未來3年內完成在中國內地及海外的市場拓展和併購計劃[3] - 公司將持續優化內部管理,提升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3] - 公司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品質醫療服務理念,持續構建醫院集團核心能力[12] - 推動數字化赋能、差异化布局、协同化发展,打造高质量央企办医新典范[12] - 已併表綜合醫療機構達62家,包括4家三甲醫院和29家二級醫院,合計開放床位數13,700張[15] - 公司持续推进健康科技板块并购,扩大维修能力覆盖范围[43] - 公司成功收购海南康普瑞五家血透中心,专科业务布局进一步完善[44] 股东及公司治理 - 公司股東結構穩定,主要股東為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和中信資本[4] - 公司已遵守企業管治守則內之所有守則條文,惟守則條文第B.2.2條除外[133] - 公司已採納證券買賣守則,董事及僱員均已遵守[134] - 本公司已遵照上市規則第3.21條規定設立審核委員會[135] - 本公司已採納股票期權計劃,目的包括完善企業管治架構、構建薪酬體系、吸引及保留人才[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