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银行(06196)

搜索文档
派的早、红包大!银行派现潮启幕,分红总额突破6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4 14:14
银行分红季开启 - 银行分红季于本周正式开启 中国银行于4月20日发布公告 A股每股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红利0.1216元 股权登记日为4月24日 除权除息日为4月25日 现金红利发放日为4月25日 [1] - 截至4月23日已有36家银行披露分红计划 分红总额达6161.26亿元 包含去年超2300亿元的中期分红 [1][2] 国有大行分红表现 - 六大国有银行全年累计分红金额超4200亿元 较上年增加近100亿元 分红总额创新高 分红比例稳定在30%及以上 分红频次均增至一年两次 [2] - 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分红金额领跑 建设银行1007.54亿元紧随其后 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派现846.61亿元和713.6亿元 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为281.46亿元和259.41亿元 [3] - 六大行合计分红额占银行业分红总额比重超70% 展现头部银行盈利能力和分红力度优势 [3] 股份制银行分红情况 - 招商银行以504.4亿元分红总额领跑股份制银行 董事会通过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议案 将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3] - 招商银行自2013年起将30%以上分红率写入公司章程 去年现金分红比例达35.3% 每股现金分红两元 [3] - 兴业银行首次将分红比例提升至30%以上 2025年择机启动中期分红 中信银行计划分红比例也超30% [3] 不同类型银行分红比例 - 国有大行近3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30% 股份制商业银行近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逐年提升 2023年达29.4% [4] - 城商行近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有所下滑 2023年为24.8% 农商行2023年平均现金分红比例为22% 为各类银行中最低 [4] 银行分红承诺与案例 - 浙商银行现金分红总额42.84亿元 占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的30.12% 较2022年37%和2023年31.98%略有下降 [5][6] - 杭州银行上市以来净利润增长3.26倍 每股分红增长3.25倍 现金分红总额增长4.07倍 累计派发现金分红超188亿元 超过IPO、定增、部分可转债转股的融资总额 [6] - 华夏银行拟分配现金股利48.55亿元 连同中期派发现金股利15.91亿元 全年共派发现金股利64.46亿元 [7] - 郑州银行计划分红1.82亿元 现金分红比例为9.69% 在上市银行中排名垫底 但为时隔四年首次分红 [7]
14家上市城商行去年业绩“谁与争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7 20:16
行业概况 - 14家上市城商行中已有14家披露2024年业绩,行业普遍面临信贷需求不足、营收净利承压、息差收窄的挑战,但部分银行通过地域优势和差异化经营实现亮眼增长 [1] - 头部城商行如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2024年营收均超500亿元,虽规模不及国有大行,但营收增速表现突出 [1] - 14家城商行平均营收增速达5.31%,南京银行(11.32%)、江苏银行(8.78%)、宁波银行(8.19%)增速领先,江浙地区优质信贷资源支撑其持续增长 [2][3] 财务表现 - 营收方面:郑州银行同比下降5.78%至128.77亿元,主要因对公贷款业务(收入降至82.57亿元,占比64.12%)受房地产客户拖累 [3][4] - 净利润方面:青岛银行(20.16%)、杭州银行(18.07%)、齐鲁银行(17.77%)增速最高,山东省内两家银行形成良性竞争 [4] - 厦门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1%至25.94亿元,主因LPR下调导致息差收窄,利息净收入减少 [5][6] 资产质量 - 郑州银行不良贷款率1.7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城商行1.76%),拨备覆盖率182.99%虽达标但低于江苏银行(208.75%) [7][9] - 杭州银行(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541.45%)和宁波银行(不良率0.76%、拨备覆盖率389.35%)资产质量最优 [9] - 重庆银行2025年一季度不良率降至1.21%,显示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9] 战略布局 - 北京银行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元(同比+12.61%),宁波银行达3.13万亿元,杭州银行突破2万亿元 [10] - 宁波银行聚焦汇率/利率管理,机构存款同比增长20.15%至2814亿元,零售公司存款增长16.54%至2812亿元,AUM达11282亿元(+14.3%) [11] - 北京银行提出六大创新应用方向,包括平台经营、财富经营等,计划通过数字化和金融市场业务补充息差收窄影响 [11]
不良率连降、拨备覆盖率突破182%!郑州银行2024年风险管控“双引擎”显效
北京商报· 2025-04-17 16:27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截至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79% 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 [1][2] - 拨备覆盖率182.99% 较三季度166.23%显著提升 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1][2] - 成立不良资产处置专班 实施分层分类处置 综合运用司法催收等手段 不良资产有效清理 [2] 风险管理体系优化 - 构建"三道防线"协同机制 分支机构为第一道防线 风险管理部门为第二道 内部审计为第三道 [3] - 2025年目标建立全风险管理体系 模块化推进各领域工作 加强数字化风控 [3] - 运用风险评估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 实现实时监测与精准预警 [5] 经营成果与战略方向 - 不良清收成效显著 专业团队采用多元化手段 优化资产结构 [4] - 贷款审批与贷后管理精细化运作 信用风险有效降低 [4] - 依托稳固根基与进取策略 计划持续拓宽业务版图 [5]
郑州银行4000亿存款背后的‘硬核答卷’:服务实体、科技破局、风险筑基
中金在线· 2025-04-17 10:2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存款总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045.38亿元,全年存款增量435.77亿元,超过前两年增量总和 [1] - 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876.90亿元,全年存贷款增量分别为435.77亿元和270.82亿元,存贷款增速12.07%和7.51%,分别高出全省金融机构3.26和0.74个百分点 [1] 本地市场战略 - 深耕本地市场作为核心战略,精准把握本地企业和居民需求 [2] - 设立科技特色银行,推出科创特色产品,加强政企合作搭建金融服务平台 [2] - 优化网点布局,拓展线上渠道(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提升服务便捷性 [2] 产品创新与科技应用 - 推出多样化存款产品(定期、活期、通知存款)及特色贷款产品("郑e贷经营""E采贷") [3] - 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客户精准画像和个性化推荐,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能客服与风控效率 [3] - 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3] 风险管理体系 - 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严格审查客户信用状况 [5] - 监测市场利率、汇率变化,加强市场风险分析 [6] - 完善内控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强化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7] 品牌建设举措 - 通过户外广告、公益活动(扶贫、环保、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提升品牌知名度 [9] - 打造"客户体验第一"的企业文化,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 [9] 未来发展定位 - 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城乡居民"的宗旨,强化创新思维和务实作风 [10]
郑州银行,乍暖还寒之时
新浪财经· 2025-04-16 13:30
财务表现 - 资产规模突破6700亿元 存贷款增速均超7% 不良率微降 拨备覆盖率提升 [2] - 税前利润增长2.69% 净利润增幅仅0.21% 两者增速差创近五年新高 [2] - 所得税费用从-1.19亿元变动至-0.77亿元 绝对值减少4280万元 [2] - 当期所得税费用为-0.83亿元 递延所得税调整带来0.68亿元正向影响 [3] - 利息净收入同比剧降11.71% 净利息收益率下降36BP至1.72% [4] - 贷款平均收益率从4.74%降至4.17% 公司贷款收益率下降65BP至4.51% [4] - 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0.34% 但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18.42% [6]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从1.87%微降至1.79% 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82.99% [8] - 逾期贷款余额增长31.8%至195.38亿元 逾期率攀升0.93个百分点至5.04% [8] - 90天以上逾期/不良贷款比率达到117%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8] - 房地产贷款不良率高达9.55% 较2023年的6.48%大幅上升 [9] - 建筑业贷款不良率攀升46BP至1.46% 抵质押率不足15% [9] - 全年减值损失71.83亿元 同比下降11.04% 核销转出不良贷款40.54亿元 [9] 资本状况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8.90%降至8.76% 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32BP至10.81% [11] - 资本充足率下滑32BP至12.06% 风险加权资产增速9.5% [11] - 贷款总额增长7.51%至3876.9亿元 公司贷款增长6.11% 个人贷款增长8.09% [1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激增24.66亿元至1474.17亿元 [12] - ROE仅3.21% 市净率仅0.3倍 股权融资可行性极低 [12] 业务结构 - 存款成本率从2.25%微降至2.17% 高成本定期存款占比从37.85%攀升至46.66% [5] - 活期存款占比从23.73%收缩至18.31% [5] - 票据贴现收益率缩水45BP至1.42% [4]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97% 不良率仅0.77% [9] 行业挑战 - 传统"以量补价"模式遭遇风险递延的隐性反噬 [2] - 利率市场化 风险出清周期与资本约束收紧三重挤压 [2] - 中国中小银行转型阵痛的典型样本 [2] - 收入结构存在严重脆弱性 高度依赖市场波动的收益模式难以持续 [6]
透过郑州银行(002936.SZ/6196.HK)年报,解码区域银行高质量发展密码
格隆汇· 2025-03-31 09:04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中国银行业普遍面临客户风险偏好下降 有效信贷需求收缩 息差收窄三重压力 导致盈利空间收窄和资产质量承压[1] - 部分区域性银行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8.77亿元 净利润17.86亿元 利润同比增长2.69% 为近三年首次正增长[2] - 非利息收入达25.13亿元 同比增长30.34% 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23年14.10%上升至2024年19.51%[3] - 财富类金融资产规模522.8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65% 信用卡增加逾10万张[3] 零售转型成效 - 个人存款余额2181.79亿元 占全行存款总额比重约54% 优化负债结构并节约利息支出[4] - 建立市民管家 融资管家 财富管家和乡村管家四大管家服务体系[4] - 人均资产1.09亿元 网均资产37.16亿元 创近三年新高且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1.79% 较去年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4] - 拨备覆盖率182.99% 较去年同期提升8.12个百分点[4] 科创金融战略 - 作为河南省政策性科创金融唯一运营主体 构建专设科技支行 单列信贷额度等六专机制[5] - 开发人才e贷 认股权贷 科技贷 知识产权质押贷 研发贷等专属产品[5] - 政策性科创金融贷款余额482.69亿元 同比增速达44.50%[6] - 获评科技贷 专精特新贷业务优秀合作银行 获得支持小微企业标兵奖[6] 公司贷款业务 - 公司贷款本金余额2967.34亿元 同比增长7.33%[6] - 在河南省7+28+N产业链布局中扮演金融链长角色 服务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6] 战略转型成果 - 通过零售转型优化负债结构 科创金融激活新质生产力 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能[7] - 构建规模增长-效能提升-风险可控良性循环 实现与区域经济共生共荣[1][7] - 为区域性银行提供可复制的高质量增长框架[4][7]
郑州银行(0619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2:01
财报发布与审议 - 郑州银行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计之合并年度业绩[2] - 2025年3月27日,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报告正文及摘要,应出席董事9名,亲自出席8名,赵飞委托李红代出席和表决[6] - 银行按照准则编制的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经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报告[6] - 2024年度报告将于2025年4月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和银行网站发布[2] 利润分配建议 - 董事会建议向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20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份和送红股[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人民币6763.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4%[11] - 2024年末,公司存款总额人民币4045.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7%[11] - 2024年末,公司贷款总额人民币3876.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1%[1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28.90亿元,净利润人民币18.63亿元,同比增长0.21%[11] - 2024年,公司不良贷款率1.79%,拨备覆盖率182.99%[11]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2,890,323千元,较2023年减少5.91%[22] - 2024年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875,762千元,较2023年增长1.39%[2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65,356千元,较2023年增长431.85%[2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676,365,240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7.24%[23] - 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为387,690,452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7.51%[23] - 2024年末吸收存款本金总额为404,537,898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12.07%[23]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76%,较2023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25] - 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1.79%,较2023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25] - 2024年拨备覆盖率为182.99%,较2023年末增长8.12个百分点[25] - 2024年净利息收益率为1.72%,较2023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2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币6763.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4%[3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吸收存款本金总额为人民币4045.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7%[3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为人民币3876.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1%[3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8.90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5.91%[39]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18.6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0.21%[39] - 公司净利息收益率为1.72%,成本收入比为29.00%,资本充足率为12.06%[39] - 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79%,拨备覆盖率为182.99%,主要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39]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8.90亿元,同比下降5.91%;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0.21%;归属股东净利润18.76亿元,同比增长1.39%[45]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6763.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6.56亿元,增幅7.24%[91] - 截至报告期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3876.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0.82亿元,增幅7.51%[9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个人贷款总额909.57亿元,占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的23.46%,较上年末增加68.10亿元,增幅8.09%[10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票据贴现277.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89亿元,增幅20.82%[10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证券投资及其他金融资产总额2031.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05亿元,增幅7.75%[10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6200.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6.76亿元,增幅7.58%[112] - 报告期末,公司吸收存款本金总额4045.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5.76亿元,增幅12.07%[115] - 报告期末,公司股东权益合计562.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80亿元,增幅3.65%;归属本行股东权益合计544.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2亿元,增幅3.80%[117]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诺合计718.21亿元,较上年末的801.52亿元有所减少[121] - 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69.23亿元,不良贷款率1.79%,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贷款总额3876.90亿元,不良贷款率1.79%;2023年同期贷款总额3606.08亿元,不良贷款率1.87%[131][133][139] - 2024年末即期贷款3681.53亿元占94.96%,逾期贷款195.38亿元占5.04%,较上年末增47.14亿元,增幅31.80%[139][140] - 截至报告期末,抵债资产账面价值28.57亿元,未计提减值准备[14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87.65亿元,现金流入774.70亿元,同比增加50.06亿元,现金流出687.05亿元,同比减少21.11亿元[147]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19.60亿元,现金流入759.78亿元,同比减少178.47亿元,现金流出879.38亿元,同比减少99.18亿元[147]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50.96亿元,现金流入1630.41亿元,同比增加236.51亿元,现金流出1579.45亿元,同比增加224.41亿元[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核心一级资本总额4613.73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净额4369.94亿元,一级资本净额5393.75亿元,二级资本净额623.62亿元,总资本净额6017.37亿元,风险加权资产总额49878.10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6%,一级资本充足率10.81%,资本充足率12.06%[18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核心一级资本总额4390.36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净额4052.65亿元,一级资本净额5071.87亿元,二级资本净额565.40亿元,总资本净额5637.26亿元,风险加权资产总额45549.06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90%,一级资本充足率11.13%,资本充足率12.38%[183] - 2024年12月31日、9月30日、6月30日、3月31日一级资本净额分别为5393.75亿元、5378.43亿元、5425.47亿元、5304.29亿元,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分别为75006.18亿元、74355.04亿元、72301.45亿元、70509.15亿元,杠杆率分别为7.19%、7.23%、7.50%、7.52%[18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本金总额(含垫款、福费廷及票据贴现)2967.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2.72亿元,增幅7.33%[187] - 报告期末个人存款总额2181.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37%[194] - 报告期末个人贷款总额909.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9%[194] - 报告期末财富类金融资产规模522.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5%[194] 各季度财务数据 - 2024年各季度营业收入:第一季度3407584千元,第二季度2997558千元,第三季度2655893千元,第四季度3829288千元[31] - 2024年各季度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967445千元,第二季度626416千元,第三季度650271千元,第四季度 - 368370千元[31] - 2024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 - 102343千元,第二季度 - 4302379千元,第三季度16018136千元,第四季度 - 2848058千元[31]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第一、二、三产业同比分别增长3.5%、5.3%和5.0%[32]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32]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2%[32] - 202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2%,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2%[32] - 2024年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5.0%,出口254545亿元,增长7.1%;进口183923亿元,增长2.3%[32] - 2024年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余额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0%;全年增量为32.26万亿元[35] - 2024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43%,比上年同期低约36个基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比上年同期低约88个基点[35]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以“努力成为政策性科创金融业务特色鲜明的一流商业银行”为战略愿景[37][41] - 公司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37][41] - 公司作为河南省政策性科创金融业务的运营主体,打造金融惠科“郑银样本”[41] 业务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政策性科创金融贷款余额人民币482.69亿元,增速44.50%[12] - 2024年,公司绿色金融贷款余额人民币91.46亿元,增速123.73%[12] - 2024年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82.57亿元,占比64.06%;零售银行业务14.14亿元,占比10.97%;资金业务31.33亿元,占比24.30%;其他业务0.86亿元,占比0.67%[153] - 报告期内,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全年累计发行39只,发行金额260.29亿元,承销份额位居省内第7名,发行只数位居省内第3名[189] - 报告期内,新增信用债投资123.70亿元[189] - 报告期内,新签约银团业务13笔,投放28笔,累计投放18.47亿元[189] - 报告期内,撮合业务落地55笔,金额167.69亿元[189] - 报告期内为1600余户产业链客户投放贷款233.10亿元[191] - 报告期末政策性科创金融贷款余额482.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8.66亿元,增幅44.50%[192] - 报告期末零售信贷核心产品郑e贷(消费)全年新增39.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68%[196] - 报告期末郑e贷产品(含消费和经营)净增45.78亿元[197] - 报告期末房e融产品全年发放180.28亿元,新增38.07亿元[197] - 报告期末“创业担保贷”贷款余额3.4亿元,支持各类创业主体6227户[199] - 报告期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36.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46%[199] 利息与非利息收入数据 - 2024年利息净收入103.65亿元,同比下降13.75亿元,降幅11.71%,占营业收入80.41%[48] - 2024年非利息收入25.26亿元,较2023年增加5.66亿元,增幅28.88%[47] - 2024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3.87%,较2023年的4.38%下降;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24%,较2023年的2.38%下降[49] - 2024年净息差1.63%,较2023年的2.00%下降;净利息收益率1.72%,较2023年的2.08%下降[49] - 业务规模调整使利息净收入增加10.43亿元,收益率或成本率变动使利息净收入减少24.18亿元[48] - 公司净息差1.63%,较上年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1.72%,较上年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59] - 公司实现利息收入233.56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14.04亿元,降幅5.67%[60] - 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47.93亿元,实现贷款利息收入154.9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44亿元,降幅5.75%[61] - 公司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实现利息收入50.2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00亿元,降幅7.38%[63] - 公司利息支出129.9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29亿元,降幅0.22%[66] - 公司吸收存款利息支出81.72亿元,占全部利息支出的62.90%,较上年同期增加3.69亿元,增幅4.73%[68] - 公司实现
郑州银行(00293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3-27 21:10
利润分配 - 公司董事会建议向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份和送红股[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6763.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4%[1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存款总额4045.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7%[1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贷款总额3876.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1%[1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7亿元,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0.21%[13] - 2024年公司不良贷款率1.79%,拨备覆盖率182.99%[13]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28.772亿元,较2023年的136.6729亿元减少5.78%[21] - 2024年利润总额为17.86431亿元,较2023年的17.39636亿元增长2.69%[21] - 2024年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8.75762亿元,较2023年的18.50117亿元增长1.39%[21] - 2024年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58678亿元,较2023年的18.04447亿元增长3.01%[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65356亿元,较2023年的16.48102亿元增长431.85%[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股,与2023年持平[21]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15元/股,与2023年持平[21]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股,与2023年持平[21] - 2024年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为4.89元,较2023年的4.67元增长4.71%[21] - 2024年末资产总额676,365,240,较2023年末增长7.24%[23] - 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不含应计利息)387,690,452,较2023年末增长7.51%[23] - 2024年末负债总额620,070,469,较2023年末增长7.58%[23] - 2024年末吸收存款本金总额(不含应计利息)404,537,898,较2023年末增长12.07%[23]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6%,较2023年下降0.14个百分点[23]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79%,较2023年下降0.08个百分点[23] - 2024年拨备覆盖率182.99%,较2023年上升8.12个百分点[2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21%,较2023年下降0.08个百分点[23]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3,836,344千元,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368,370千元[29] - 公司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报告期末净资产与报告期净利润无差异[28] - 2024年政府补助34,265,非经常性损益净额21,015,减各项对所得税的影响10,008,合计11,007,影响本行股东净利润的非经常性损益17,084,影响少数股东损益的非经常性损益 - 6,077[3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6,763.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4%[3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吸收存款本金总额4,045.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7%[3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3,876.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1%[3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7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5.78%[39]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18.6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0.21%[39]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息收益率1.72%,成本收入比28.95%,资本充足率12.06%,不良贷款率1.79%,拨备覆盖率182.99%[39]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77亿元,同比下降5.78%;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增长0.21%;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8.76亿元,同比增长1.39%[46] - 2024年利息净收入103.65亿元,同比下降13.75亿元,降幅11.71%,占营业收入80.49%[48] - 业务规模调整使利息净收入增加10.43亿元,收益率或成本率变动使利息净收入减少24.18亿元[48] - 2024年非利息收入25.13亿元,较2023年的19.28亿元增加5.85亿元,增幅30.34%[47] - 2024年营业支出110.78亿元,较2023年的119.33亿元减少8.56亿元,降幅7.17%[47]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71.83亿元,较2023年的80.75亿元减少8.92亿元,降幅11.04%[47] - 2024年营业利润17.99亿元,较2023年的17.34亿元增加0.66亿元,增幅3.78%[47] - 2024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3.87%,较2023年的4.38%下降0.51个百分点[50] - 2024年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24%,较2023年的2.38%下降0.14个百分点[50] - 2024年净利差1.63%,较2023年的2.00%下降0.37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1.72%,较2023年的2.08%下降0.36个百分点[50] - 公司2024年净利差1.63%,较上年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1.72%,较上年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61] - 2024年公司实现利息收入233.56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14.04亿元,降幅5.67%[62] - 发放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47.93亿元,贷款利息收入154.9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44亿元,降幅5.75%[63]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50.2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00亿元,降幅7.38%[65] - 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3.2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55亿元,降幅14.49%[66] - 2024年公司利息支出129.9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29亿元,降幅0.22%[68]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81.72亿元,占全部利息支出的62.90%,较上年同期增加3.69亿元,增幅4.73%[69] - 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支出16.5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4亿元,降幅15.98%[72] - 应付债券利息支出24.6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1亿元,降幅4.66%[73] - 公司实现非利息收入25.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85亿元,增幅30.34%,占营业收入比为19.51%[75] - 其他非利息收益20.40亿元,较上年增加6.92亿元,增幅51.28%[80] - 业务及管理费37.13亿元,较上年增加0.17亿元,增幅0.46%[81] - 信用减值损失71.83亿元,较去年下降8.92亿元,降幅11.04%[85] - 所得税费用 -0.77亿元,较上年增加0.43亿元[89] - 资产总额6763.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6.56亿元,增幅7.24%[92] - 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3876.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0.82亿元,增幅7.51%[95] - 截至2024年末负债总额6200.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6.76亿元,增幅7.58%[109] - 截至2024年末吸收存款本金总额4045.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5.76亿元,增幅12.07%[111] - 截至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562.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80亿元,增幅3.65%[111] - 截至2024年末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合计544.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2亿元,增幅3.80%[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吸收存款本金合计404,537,898千元,2023年为360,961,439千元;吸收存款总额413,096,026千元,2023年为366,521,910千元[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合计56,294,771千元,2023年为54,314,856千元[1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外信贷承诺合计71,821,474千元,2023年为80,151,526千元[116]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69.23亿元,不良贷款率1.79%,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387,690,452千元,2023年为360,608,206千元[119] - 2024年末正常类贷款金额372,929,164千元,占比96.19%;2023年末金额346,468,982千元,占比96.08%[119] - 2024年末公司贷款(不含票据贴现)不良贷款率2.05%,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个人贷款不良贷款率1.56%,较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122] - 2024年末短期公司贷款金额90,377,568千元,占比23.31%,不良贷款率1.36%;2023年末金额68,514,853千元,占比19.00%,不良贷款率2.23%[122] - 2024年末中长期公司贷款金额178,566,056千元,占比46.06%,不良贷款率2.40%;2023年末金额184,945,350千元,占比51.29%,不良贷款率2.05%[122] - 2024年末个人经营性贷款金额38,343,283千元,占比9.89%,不良贷款率2.25%;2023年末金额35,102,789千元,占比9.73%,不良贷款率2.44%[122] - 截至2024年末贷款总计3876.90亿元,不良贷款69.23亿元,不良贷款率1.79%;2023年末贷款总计3606.08亿元,不良贷款67.57亿元,不良贷款率1.87%[124][127][132] - 2024年末公司贷款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9.55%、2.43%、1.06%[124] - 按担保方式划分,2024年末信用、保证、抵押、质押贷款占比分别为20.39%、43.05%、22.56%、14.00%,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0%、2.13%、2.74%、0.04%[127] - 截至2024年末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总计230.13亿元,占贷款总额5.95%,占资本净额38.24%,概无不良贷款[130] - 2024年末即期贷款3681.53亿元,占比94.96%;逾期贷款195.38亿元,占比5.04%;较上年末逾期贷款增加47.14亿元,增幅31.80%,占比增长0.93个百分点[132][133] - 截至报告期末,抵债资产账面价值28.57亿元,未计提减值准备[134] - 报告期内,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51.38亿元,核销及转出不良贷款40.54亿元,收回已核销贷款1.34亿元[135] - 截至报告期末,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126.69亿元,其中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及垫款减值余额126.57亿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发放贷款及垫款减值余额0.12亿元[13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及垫款减值准备2024年末余额126.57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8.47亿元[137][13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发放贷款及垫款减值准备2024年末余额1.21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0.67亿元[14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774.70亿元,同比增加50.06亿元;现金流出687.05亿元,同比减少21.11亿元;现金净流入87.65亿元[1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759.78亿元,同比减少178.47亿元;现金流出879.38亿元,同比减少99.18亿元;现金净流出119.60亿元[14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630.41亿元,同比增加236.51亿元;现金流出1579.45亿元,同比增加224.41亿元;现金净流入50.96亿元[141]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72.3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减少34.95%,其他业务收入
郑州银行:以金融创新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3-26 15:03
核心观点 - 郑州银行凭借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系统性突破荣获"2024金融机构五篇大文章实践奖" [3] - 公司通过金融创新实现战略转型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 为地方银行转型提供可复制样本 [10] 科创金融 - 作为河南省政策性科创金融运营主体 以"投早 投小 投硬科技"为导向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4] - 推出特色化金融产品 布局科技特色支行 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4] - 打造"四链融合"特色运营模式 为科技型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多元化 接力式金融服务 [4] - 获评"科技贷""专精特新贷"业务优秀合作银行 获得"支持小微企业标兵奖" [4] 绿色金融 - 以"绿色信贷+产业协同"重塑业务逻辑 聚焦低碳转型领域 [5] - 重点支持轨道交通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项目 光伏发电 新型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 [5] - 2024年5月成功发行20亿元绿色债券 [5] - 搭建绿色金融大文章宣传专栏 形成"制度创新+文化浸润"双轮驱动 [5] 养老金融 - 构建"金融+服务"养老生态圈 覆盖公司 零售等全客群 [6] - 制定养老产业贷款专项政策 发行老年客群定制化专属产品 开发手机银行适老化功能 [6] - 首创"养老金融服务驿站" 整合健康管理 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非金融服务 [6] 普惠金融 - 以"数字技术+数据整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8] - 通过郑e贷经营系列产品将贷款审批时间压缩至30分钟 [8] - 创新"流水贷""烟商贷"等场景化产品 使小微企业首贷率提升至45% [8] 数字金融 - 通过郑惠薪 财资管理等系统将金融服务融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场景 [9] - 启动内部数字化转型 构建科技内嵌团队 推动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 [9] - 基于数据中台推广应用 提升客户体验和内部效率 [9]
郑州银行(002936) - 2024 Q4 - 年度业绩

2025-01-24 20:05
营业收入与利润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28.6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90%[4] - 2024年营业利润17.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6%[4] - 2024年利润总额17.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7%[4][5] - 2024年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8.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88%[4][5] 资产与权益情况 - 2024年末总资产6769.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3%[4][5] - 2024年末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44.33亿元,较期初增长3.77%[4] 存贷款情况 - 2024年末吸收存款本金总额4045.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7%[5] - 2024年末发放贷款及垫款本金总额3876.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1%[5]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15元,与上年持平[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19%,较上年下降0.10个百分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