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辉健康(06606)
icon
搜索文档
4家公司集体挥别港股市场,诺辉健康成首家被强制退市的18A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4:29
诺辉健康于2021年2月在港交所上市,其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约4133倍,冻结资金超过8500亿港元,创 下了港股历史上第二大超购纪录。上市首日,股价一度飙涨超200%,总市值突破300亿港元,可谓风光 一时。 10月27日,港交所正式取消诺辉健康(06606.HK)、浦江国际(02060.HK)、建中建设(00589.HK)、上坤地 产(06900.HK)四家公司的上市地位。在此次集体退市事件中,曾头顶"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光环的诺辉 健康备受瞩目,成为港股2018年推出的18A生物科技板块以来,首家被强制退市的生物科技企业。 根据诺辉健康的公告,公司未能于2025年9月27日前履行复牌指引,最终交易日期为2025年10月24日, 股份将于2025年10月27日退市。诺辉健康称,自2025年10月24日起,股份虽仍可持有,但不再有公开市 场进行买卖。公司将不再受《上市规则》约束。股东及投资者被建议在处理股份时谨慎行事,并寻求适 当专业意见。 诺辉健康提醒,共同临时清盘人计划于2025年11月14日的呈请聆讯中,寻求法院对公司的清盘令。股东 如对清盘呈请有疑问,建议寻求独立法律意见。自2025年8月6日起,董事 ...
诺辉健康退市后续:血本无归或是大概率事件,4000多名散户欲在港发起清盘
第一财经· 2025-10-27 14:3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根据港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决定,今天上午9点,曾经的"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06606.HK)将正式从港 交所退市。 退市,并不意味着诺辉健康这家公司的终结。 《健闻咨询》独家获悉,诺辉健康大幅裁撤了原销售线,但保留了医学部门,这或许旨在续旧证、申新 证。有内部消息称,诺辉健康的HPV筛查产品"宫证清"已被药监部门拒审,而将于今年11月8日到期 的"早筛第一证"常卫清,仍在续证流程当中。 维权,或许是这个时间点上,关于诺辉健康唯一还有讨论空间的部分。 11月14日,也就是17天后的深夜,诺辉健康寻求清盘令的聆讯将在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开曼群岛大法院进 行。对于诺辉健康来说,这或许只是其强制退市流程中的固定环节,但对于被"闷杀"的一般股东(即个 人投资者)而言,一旦进入清盘程序,就几乎意味着四个字——"血本无归"。 据了解,4000多名诺辉健康的个人投资者已经形成维权共同体,发起者朱江(此前做空诺辉健康的幕后 人物),聘任了一个8-9人的律师团队,希望在内地、香港双线作战,以尽可能追讨损失。 面对港股中因财报造假而被强制退市的公司,内地投资者该如何维权? 近日,《健闻咨 ...
造假链条曝光,“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退市在即
环球网· 2025-10-24 17:11
退市决定与时间线 - 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诺辉健康的上市地位,并于10月27日上午九时起正式终止 [1] - 公司成为港股18A板块开板以来,首家因未能履行复牌指引被强制退市的生物科技企业 [1] - 公司自2024年3月28日起停牌,股价定格在14.14港元/股,此后未能复牌 [4] - 港交所于2024年10月10日通知公司,因其未能在9月27日前履行复牌指引而决定取消其上市资格 [4] 财务造假详情 - 一份调查报告指称公司通过压货方式营造九成虚假销售收入,推算其2022年实际销售额为7695万元,与公布的7.65亿元相差9倍 [2] - 为虚增核心产品常卫清的检测量,销售团队采取获取公厕粪便样本后拆分至多个虚假账户的手段,伪造检测需求 [2] - 公司通过第三方平台构建资金闭环,以营销费用名义支出资金,再通过关联方以采购名义将资金回流至公司账户,从而虚增销售收入 [3] - 审计机构德勤对公司的销售数据提出重大疑问,拒绝在财报上签字,并坚持要求开展独立调查 [4] 公司运营与治理危机 - 公司核心产品常卫清的国家药监局注册证将于11月8日到期,核心业务面临停摆风险 [5] - 公司清盘聆讯定于今年11月14日在开曼大法院进行 [5] - 创始人之一朱叶青于2024年12月31日辞任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务 [4] - 公司在2024年1月发布的业绩预告中宣称,2023年全年总收入达20.1亿元,较2022年增长164%,现金回款超14亿元,并首年实现税后盈利 [4] 市场影响与投资者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24日,公司在册登记投资者已超4000人且数量仍在增长,投资者正联合律师推进维权方案 [5] - 公司于2021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 [2]
诺辉健康退市警示录:从“早筛第一股”到“粪便造假”,资本狂欢下的风险失控
新浪证券· 2025-10-24 15:13
公司核心事件与财务表现 - 诺辉健康因未能履行复牌指引,将于2025年10月27日起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1] - 公司2021年登陆港交所,股价曾冲高至89.65港元,市值突破400亿港元 [2] - 2022年公司营收达7.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5%;2023年上半年营收8.23亿元人民币,已超过2022年全年 [2] - 2023年8月做空机构CapitalWatch发布报告,指其通过“压货”虚增收入,称2022年真实销售额仅7695万元人民币,与公布数据相差近9倍 [2] - 2024年3月审计机构德勤拒绝为2023年财报背书,并质疑销售数据真实性,公司随即停牌,股价定格在14.14港元,较发行价腰斩 [3] 公司治理与运营问题 - 停牌期间公司管理层剧烈动荡,CFO高煜等高管相继离职,创始人兼CEO朱叶青于2024年12月辞任,董事会称其管理风格与董事会存在重大差异 [3] - 2025年10月媒体揭露造假细节,公司为虚增检测量,向环卫工人购买公厕粪便作为检测样本,并将同一样本拆分为多个虚假账户以伪造数据 [4] - 该行为严重违背医疗伦理,直接动摇了核心产品“常卫清”的可信度,该产品注册证将于2025年11月到期且已无人问津 [4] - 公司已进入临时清盘程序,投资者损失惨重,估值几近归零 [6]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诺辉健康事件加剧了资本对早筛行业的谨慎情绪,VC已将“非血液类早筛”列为“红灯赛道”,原则上暂停新投 [5] - 2025年第一季度,IVD领域私募融资同比下滑超40%,行业陷入“冰冻期” [5] - 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450万,早筛市场潜力巨大,但事件警示行业需要技术积累而非资本游戏 [6] - 行业亟需建立更严格的监管机制、更透明的数据验证体系以及更稳健的商业模式 [6]
诺辉健康下周一退市,成港股18A首家被强制退市的Biotech
第一财经· 2025-10-24 11:40
公司退市与停牌 - 公司上市地位将于10月27日上午九时被取消[2] - 港交所上市委员会认为公司未能在9月27日前履行复牌指引[2] - 公司成为港股18A板块2018年开板以来首家被强制退市的生物科技企业[2] - 港交所于2024年3月28日强制公司停牌,股价定格在14.14港元,较26.66港元的发行价下跌近50%[4] 财务与审计问题 - 审计机构德勤于2024年3月拒绝为公司财报背书,并发出质疑销售真实性的关注函[4] - 公司2023年和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均未发布[4] - 2023年8月遭遇机构做空,被质疑通过压货方式虚构九成销售收入[3] - 公司管理层在2023年否认业绩造假[3] 核心产品与业务 - 公司营收支柱产品“常卫清”的国家药监局注册证将于11月8日到期[1][5] - 公司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于2020年11月率先在国内获批上市[2] - 公司于2021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3] 管理层变动与估值 - 公司创始人之一朱叶青于2024年12月31日辞任董事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务[4] - 多家基金公司下调公司估值至接近归零,例如兴银基金和平安基金均按0.01港元/股进行估值[6] - 公司曾在2024年1月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首次实现盈利,但该正面消息仅持续两个多月[3]
诺辉健康将被强制退市:曾遭遇做空,被指是庞氏骗局,创始人朱叶青已被赶出董事会
36氪· 2025-10-24 07:58
上市地位取消 - 港交所宣布自2025年10月27日上午9时起取消诺辉健康的上市地位 [1] - 公司股份自2024年3月28日起暂停买卖,因未能在2025年9月27日或之前履行复牌指引而被除牌 [1] - 上市委员会于2025年10月10日决定根据《上市规则》取消其上市地位 [1] 公司业务与上市背景 - 公司专注于中国人高发癌症的居家早期筛查和基因检测服务,产品管线覆盖结直肠癌、胃癌、宫颈癌 [2] - 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及噗噗管已商业化并上市销售,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2] - 公司于2021年2月在港交所上市,募资净额为19亿港元,开盘价76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85%,市值突破300亿港元 [4] 做空指控与财务造假 - 2023年8月遭遇做空机构CapitalWatch做空,指控其通过向经销商压货及确认过期产品为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 [6] - 做空报告称2022年常卫清实际销售额可能为7695万元,与公司公布的7.65亿元相差近9倍,指控其业绩造假模式类似庞氏骗局 [6] - 据调查,公司伪造销售业绩的手法包括向环卫工人购买公厕粪便、将一份样本拆分给若干虚假检测账户等,时任主要负责人知情并主导造假 [6] 公司治理危机与人事变动 - 公司未能发出2023年年报,导致股份自2024年3月28日起暂停买卖 [9] - 2024年4月8日任命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并委聘第三方进行独立调查,随后德勤辞去核数师职务 [10] - 创始人兼CEO朱叶青于2024年12月30日辞任董事会主席及CEO职务,董事会认为其管理风格与理念与其他成员有重大差异 [11][12] - 董事会决议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以罢免朱叶青的执行董事职务 [12]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影响 - 公司停牌前股价为14.14港元,停牌时间已长达1年半,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13]
“早筛第一股”诺辉健康退市在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07:41
港交所10月22日晚间正式宣布,诺辉健康(06606.HK)因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复牌指引,自2025年 10月27日上午9时起,其上市地位将被正式取消。这家曾被誉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的明星企业,最 终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告别资本市场——向环卫工人购买公厕粪便,伪造检测样本,以支撑其高达九 成虚假的营收神话。 从"早筛第一股"到"样本造假"主角,诺辉健康的坠落轨迹,堪称一场资本与行业信仰的双重崩塌。 "尽管诺辉最终走向退市,但是其大举投入营销费用背后,快速扩张坠落对整个IVD行业的发展是有极 大负面影响的。本身癌症早筛市场具备一定的市场想象空间,但是壁垒不够高,竞争激烈再叠加目前诺 辉的负面,以后对行业的发展更是蒙上阴霾。"华南某IVD从业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明星光环下的泡沫 诺辉健康成立于2015年,2021年2月登陆港交所,头顶"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光环,主营结直肠癌、胃 癌早筛产品,包括常卫清®、噗噗管®、幽幽管®。上市之初,其股价一度飙升至89.65港元,市值突破 400亿港元,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其财务数据也曾光鲜亮丽:2022年营收7.65亿元,同比增长259.5%;2 ...
从早筛第一股到粪便造假,昔日400亿巨头退市在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21:26
21新健康 . 以下文章来源于21新健康 ,作者唐唯珂 21世纪传媒 · 公众号矩阵成员。 记者丨唐唯珂 编辑丨季媛媛 10月22日,港交所一纸公告,为这场历时两年的闹剧画上句点。 明星光环下的泡沫 诺辉健康成立于2015年,2021年2月登陆港交所,头顶"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股"光环,主营结直肠癌、胃癌早筛产品,包括常卫清®、噗噗管®、 幽幽管®。 上市之初,其股价一度飙升至89.65港元,市值突破400亿港元,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 。 其财务数据也曾光鲜亮丽:2022年营收7.65亿元,同比增长259.5%;2023年上半年营收8.23亿元,已超2022年全年。然而,这一切在2023年8 月被一份做空报告撕开了裂缝。 CapitalWatch在报告中直指诺辉健康通过"压货"方式虚增收入,称其2022年真实销售额仅为7695万元,与公布的7.65亿元相差近9倍。报告还质 疑其检测样本真实性,暗示存在系统性造假行为。 此间还出现过审计"跳反"与停牌的僵局。 面对质疑,诺辉健康管理层曾强硬回应,强调"收入合规、审计严格"。但2024年3月27日,其长期合作的审计机构德勤突然"跳反",拒绝为 2023年财报背 ...
早筛骗局刺破:诺辉健康退市在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14:26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of 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 涌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唯珂报道 10月22日,港交所一纸公告,为这场历时两年的闹剧画上句点。 HKE 香 港交 易 所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全資附屬公司) 閣於 諾輝健康(已委任共同臨時清盤人)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 股份代號 : 6606) 取消上市地位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宣布·由2025年 10月 27 日上午 9 時起·諾輝健康 ( 已委任共同臨時清盤人 ) ( 該公司 ) 的上市地位將根據《上市規則》第 6.01A(1)條予以 取消。 聯交所宣布·由 2025 年 10 月 27 日上午 9 時起·該公司的上市地位將根據《上市規則》 第 6.01A(1)條予以取消。 該公司的股份自 2024 年 3 月 28 日起已暫停買賣。根據《上市規則》第 6.01A(1)條·若該 公司未能於 2025年9月27日或之前復牌·聯 ...
曾被质疑业绩造假 诺辉健康将被退市
中国经营报· 2025-10-23 06:46
公司核心事件 - 香港联合交易所宣布自10月27日起取消诺辉健康的上市地位[3] - 公司于2021年2月在港股上市,被称为癌症早筛第一股[3] - 2023年8月,机构Capital Watch发布做空报告指称公司业绩造假[3] - 2024年12月30日,公司创始人朱叶青被罢免执行董事及其他所有职务[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常卫清、幽幽管、噗噗管等[3] - 产品允许消费者在家通过检测粪便实现结直肠癌、胃癌的早期检测[3] - 癌症早筛产品面临商业化难题[3] 公司股价与市值 - 2021年6月底公司股价曾达到最高点89.65港元/股[3] - 公司总股本为4.488亿股[3] - 公司最高市值曾达到400亿港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