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年报点评:用色彩科学与全球视野书写增长新篇章
中金在线· 2025-04-02 14:12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业绩高速增长,源于技术突破、对色彩美学的探索和全球化视野,未来收购完成及新产能投放后将在艺术与科技交叉领域深入探索,为全球产业升级助力 [1][4]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55.0%;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33.4%,毛利率提升至53.0%创历史新高 [1] 业务布局 - 核心业务珠光颜料收入占比超90%,天然云母基珠光颜料收入占比43.2%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2] - 加强氧化铝基、氧化硅基等高端新品布局,产品总数突破2000种,新品类同比增速超200% [2] 技术研发 - 2024年研发开支收入占比达5.43%,开发出“绚彩焕新”五大系列高端珠光材料及10款年度流行色 [2] - 新能源电池隔热材料等环保型产品通过多家动力电池厂商认证,全年新增授权专利7项,累计达156项 [2] 产能建设 - 2024年二期3万吨高端珠光材料智能工厂正式投产,桐庐年产10万吨表面性能材料项目启动建设 [3] 全球化战略 - 整合韩国CQV,其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70.5%,协同效应凸显 [3] - 拟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若完成将打开欧洲高端涂料增量市场 [3]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财年收益约为16.488亿元,较2023财年的约10.641亿元增加约55.0%[4] - 2024财年毛利约为8.737亿元,较2023财年的约5.283亿元增加约65.4%,毛利率分别为约53.0%及49.7%[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024财年约为2.422亿元,较2023财年的约1.816亿元增加约33.4%,纯利率分别为约19.4%及20.0%[4] - 2024财年EBITDA约为6.129亿元,较2023财年的约3.696亿元增加约65.9%[4] - 2024财年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19元,2023财年均为0.15元[5]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总值约为27.319亿元,2023年末约为13.199亿元[7] - 2024年末流动资产总值约为43.226亿元,2023年末约为38.353亿元[7] - 2024年末资产总值约为70.545亿元,2023年末约为51.553亿元[7]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总额约为11.526亿元,2023年末约为1.224亿元[8] - 2024年末流动负债总额约为15.488亿元,2023年末约为9.477亿元[8] - 2024财年,公司来自客户的合约收益总计16.48763亿元,2023年为10.64055亿元[18] - 2024年可报告分部总收入为165077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6444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5.1%[24] - 2024年综合除税后溢利为3202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328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0.2%[24] - 2024年综合资产总值为70545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1552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6.8%[25] - 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为270138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7013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2.4%[25] - 2024年来自中国外部客户的收益为135835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613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1.3%[2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8602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074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11.1%[22][23][24][28] - 2024年研发开支为8954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501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9.4%[31]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76410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2803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4.7%[31] - 2024年就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而言的溢利为242,17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1,578千元人民币;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39,91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1,578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513,02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72,686千元人民币;2024年应收票据为4,0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727千元人民币[34]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89,01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3,257千元人民币[36] - 2024年已订约但未产生及计提拨备的资本承担拨备为5,873,06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75,058千元人民币[38]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收益约为1,648.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约55.0%;净利润约为320.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约50.2%[39] - 2024财政年度EBITDA约为612.9百万元人民币,较2023财政年度的约369.6百万元人民币增加约65.9%[39] - 公司总收益从2023财年约10.641亿元增至2024财年约16.488亿元,同比增长约55.0%[49] - 中国业务收益占2024财年总收益约80.8%(2023财年约90.3%),从2023财年约9.609亿元增至2024财年约13.322亿元,增长约38.6%[49] - 韩国业务收益在2024财年约为3.166亿元(2023财年约1.031亿元),占2024财年总收益约19.2%(2023财年约9.7%)[49] - 2024财年天然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收益7.1238亿元,占比43.2%(2023财年3.99762亿元,占比37.6%)[50] - 2024财年合成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收益5.18232亿元,占比31.4%(2023财年4.38171亿元,占比41.2%)[50] - 2024财年贸易公司客户销售珠光颜料产品收益12.73209亿元,占比77.2%(2023财年7.96922亿元,占比74.9%)[52] - 2024财年终端用户客户销售珠光颜料产品收益2.55016亿元,占比15.4%(2023财年1.67081亿元,占比15.7%)[52] - 珠光颜料产品销售收益从2023财年约9.64亿元增至2024财年约15.283亿元,增加约5.643亿元或约58.5%[55] - 云母功能填料销售额从2023财年约8380万元增至2024财年约9280万元,增加约900万元或约10.8%[56] - 新能源材料2024财年销售额约590万元,2023财年约570万元[57] - 已售货品成本从2023财年约5.28亿元增加约44.7%至2024财年约7.641亿元[58] - 毛利从2023财年约5.283亿元增至2024财年约8.737亿元,增幅约为65.4%,2024财年毛利率约53.0%,较2023财年提升约3.3%[59] - 2024财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约240万元,2023财年约2800万元,减少因2024财年汇兑亏损增加约2840万元[60] - 2024财年贸易应收款项等减值亏损拨回净额约660万元,2023财年约60万元[61] - 销售开支从2023财年约6280万元增至2024财年约9550万元,增幅约为52.1%[62] - 融资成本从2023财年约5140万元增至2024财年约1.184亿元,大幅增加约130.3%[64] - 2024财年溢利约3.203亿元,较2023财年约2.133亿元增加约50.2%,2024财年及2023财年纯利率分别约19.4%及20.0%[66]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余分别约为人民币3411.4百万元及约人民币3203.5百万元[82]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分别约为人民币1729.0百万元及人民币327.0百万元[8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约人民币683.3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576.1百万元)[8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4.3%(2023年12月31日:约17.7%)[83]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的净资产分别约为人民币4353.1百万元及约人民币4085.1百万元[84]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总额约人民币531.1百万元及约人民币242.0百万元的若干资产已抵押[86]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已抵押作为集团银行信贷抵押品的受限制存款及受限制银行存款分别约为人民币32.1百万元及约人民币2.4百万元[86] - 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为约人民币5873.1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75.1百万元)[88]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珠光颜料产品收益15.28263亿元,2023年为9.64003亿元[18] - 2024财年,云母功能填料及相关产品收益9868.9万元,2023年为8943.3万元[18] - 公司有中国和韩国两个可报告分部,分别生产销售珠光颜料及云母功能填料[20] - 2024年韩国业务运营分部溢利为3836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94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28.8%[22][23] - 2024年中国业务运营分部溢利为40507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656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2.0%[22][23] 会计准则变更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起采用多项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编制综合财务报表[11] - 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公司改变借款分类会计政策,可换股债券重新分类[12] - 2023年12月31日,可换股债券账面值5.76142亿元从非流动负债重分类为流动负债,2023年1月1日为2.94217亿元[12] - 若未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2024年12月31日可换股债券流动负债6.18204亿元将重分类为非流动负债[15] - 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引入新披露要求[15] - 多项新订准则及准则修订本以及诠释将于2025 - 2027年生效,公司未提前应用[16][17] 股息政策 - 公司决定不宣派及派付2024财政年度末期股息,2023财政年度也无股息[32]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及派付2024财政年度末期股息[102] 公司收购与投资 - 2023年8月22日公司为收购附属公司发行47,106,546股每股面值0.1港元普通股,收购代价约34,032,293,000韩圜(相当于约人民币187,310,000元)[35] - 公司收购卖方集团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总代价为6.6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1.87亿元或55.86亿港元[90] 产品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七色珠光提供的珠光颜料产品总数达1,179种[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CQV提供的珠光颜料产品总数达993种[43] - 公司新能源电池隔热阻燃材料耐高温度达1150℃,耐高压击穿指标达20KV/mm[51] 专利与商标 - 2024年财政年度公司新增授权专利7项、新增注册商标3项,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拥有156项专利、76项注册商标以及4项软件著作权[43] 资金使用与分配 - 2024财年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原分配和经修订分配均为9.702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6.394亿港元,余下3.308亿港元[68] - 建设第二期生产厂房所得款项净额分配为5.395亿港元,占比55.6%,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动用[68] - 增加对研发中心的研发设施及测试设备投资所得款项净额分配为6890万港元,占比7.1%,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动用[68] - 销售及营销活动以及建立销售网络所得款项净额分配为3100万港元,占比3.2%,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动用[68] - 为拟进行交易代价之结算提供资金所得款项净额分配为3.308亿港元,占比34.1%,预计2025年底前动用[68] - 2022年公司发行A批可换股债券本金金额为3亿人民币,所得款项净额为3亿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预计2025年底前用于珠光颜料及合成云母行业投资机遇[70][71] - 2023年公司发行第一批初始债券本金金额为4000万美元,所得款项净额为4000万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需求[73] 可换股债券相关 - 2023年可换股债券包括最高4000万美元初始债券和最高1000万美元第二批初始债券,以及最高3000万美元购股期权可换股债券,初步换股价为每股7.6港元[72][73] - 公司将行使购股期权以发行购股期权债券的期限延长360天,最后日期为2025年3月1日,该购股期权已失效[73][74] - 截至公告日期,全球发售及发行A批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的未动用结余存放于中国及香港持牌银行[74] - 公司已发行本金总额为人民币300.0百万元的A批可换股债券及本金总额为40.0百万美元的第一批初始债券[87] 诉讼相关 - CQV为专利侵权禁令诉讼被告,索赔约110万元人民币
环球新材国际:研发创新为基,全球化布局大有可为
华升证券· 2025-01-07 18:25
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7.81港元,较现价存在119%的上涨空间 [4][6] 核心观点 - 环球新材国际作为珠光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凭借研发创新和全球化布局,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2][3] - 公司通过并购整合CQV和拟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进一步强化了全球市场竞争力 [3][69] - 珠光材料行业增长动力十足,尤其是合成云母基材珠光材料需求持续高速增长 [2][37] 公司概况与发展历程 - 环球新材国际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珠光材料及合成云母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8] - 公司通过内源式发展和外延式扩张,逐步从中国走向全球,2023年收购韩国CQV,2024年拟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8][9][69] - 公司拥有2000余种珠光材料产品,2024年上半年珠光材料产品均价为6.14万元/吨,同比增长1.54万元/吨 [2][3] 行业与市场分析 - 珠光材料行业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制造业升级,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珠光材料市场规模达64.7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 [2] - 合成云母基材珠光材料凭借性能优势,2016-2023年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7%,未来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37] - 全球珠光材料市场规模2023年达235亿元,其中工业级、汽车级和化妆品级珠光材料分别占50%、6.6%和16.1% [3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掌握珠光材料核心技术,实现了合成云母的自主可控,产品涵盖高、中、低端层次,广泛应用于涂料、汽车、化妆品等领域 [12][20] - 合成云母基产品收入快速增长,2019-2023年CAGR为36.8%,2024年上半年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46.2% [20][60] - 公司通过研发创新,每年推出超百款新品,2024年上半年新增64款产品,中高端产品占比超过50% [48][55]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测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7.75亿元,同比增长66.8%,毛利率为50.42%,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52.7% [15][17]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5.71/21.23/26.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0/4.50/6.10亿元,增速分别为59.21%、32.31%、35.57% [4][74] 全球化布局与并购整合 - 公司通过收购CQV和拟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实现了产品矩阵、销售渠道、研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3][69][72] - 2024年上半年CQV营收307亿韩元,同比增长30.2%,净利润51亿韩元,同比增长490.3%,显示出显著的协同效应 [68][70]
环球新材国际:公司研究报告:中国珠光颜料龙头,收购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海通证券· 2024-09-24 16: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被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珠光颜料生产龙头,掌握了领先的合成云母和珠光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形成了较为齐全的珠光材料及合成云母产品系列[3]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汽车面漆、化妆品、航空航天、船舶防腐、塑料、油墨、陶瓷、皮革、建材、3D打印、防伪、种子包衣等诸多领域,已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国家的市场营销网络[3] 重大收购事项 - 2023年8月完成收购CQV,正在推进与CQV的整合工作[4] - 2024年7月签署协议以51.87亿元人民币收购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预计2025年完成交割[4] - 收购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有助于增强公司在高品质市场的地位,进一步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策略[4] 新产品开发 - 2023年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合成云母基新能源电池绝缘阻燃材料已实现商业化应用[4] - 子公司鹿寨七色开发了多款合成云母功能性填料,应用于化妆品功能性填料、艺术漆等高端领域[4]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4、4.40和5.51亿元[5] - 给予公司2024年20-22倍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5.43-5.98港元[4] 分业务盈利预测 - 珠光颜料产品:2024-2026年收入增速预计为23%,毛利率为48%-49.5%[7] - 云母功能填料:2024-2026年收入增速预计为30%,毛利率为48%-49.5%[7] - 新能源材料:2024-2026年收入增速预计为25%,毛利率为48%-49.5%[7] 可比公司估值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七彩化学和百合花2023-2025年PE估值区间为14-23倍[8]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6:34
业务表现 - 公司在表面性能材料领域取得显著市场拓展成果,产品品质和服务优质带动了国内外市场强劲业绩增长[4]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在行业展会上展示最新技术成果和产品系列,引领行业潮流[4] - 公司高端产能上下游布局加速推进,多个重大项目顺利落地,有效缓解产能瓶颈并延伸产业链[4] - 公司在国际化战略推动下取得重要突破,与韩国珠光材料企业CQV实现深度协同,增强全球竞争力[5] - 公司继续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协作,扩展全球业务网络,推动国际化业务深入发展[5]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收益约人民币774.6百万元,同比增加约66.8%[12] - 中国业务运营收益约人民币610.4百万元,同比增加约31.5%[12] - 韩国业务运营收益约人民币164.3百万元,占集团总收益约21.2%[12] - 集团产品包括天然雲母基、合成雲母基、玻璃片基、氧化硅基、氧化铝基及铝基珠光顏料产品[12] - 集团在韩国附属公司CQV提供985种珠光顏料产品[8] - 集团在中国共有1,138种珠光顏料产品[7] - 天然雲母基珠光顏料产品销售额增加约36.9%[19] - 合成雲母基珠光顏料产品销售额增加约46.2%[19] - 玻璃片基珠光顏料产品销售额增加约130.0%[19] - 氧化硅基珠光顏料产品销售额增加约715.9%[19] - 氧化铝基珠光顏料产品销售额增加约100%[19] - 铝基产品销售额增加约100%[19] - 雲母功能填料销售额增加约4.1%[20] - 新能源材料销售额约为人民币3.2百万元[21] 财务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66.8%,达到人民币7.75亿元[59] - 毛利率由48.4%上升至50.0%[59] - 期内溢利同比增加52.6%,达到人民币1.45亿元[59]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增加26.4%至人民幣1.07億元[59] - 銀行及現金結餘增加7.3%至人民幣34.37億元[61] - 物業、廠房及設備增加8.2%至人民幣11.96億元[61] -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增加28.9%至人民幣4.72億元[61] - 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增加85.1%至人民幣6.87億元[63] - 可換股債券增加18.1%至人民幣6.71億元[63] - 非控股權益增加3.0%至人民幣9.57億元[63]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57,051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37.8%[64] - 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4,542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52.6%[64] - 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194,824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37.6%[65] - 公司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399,488人民币千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廠房及設備和支付收購相關按金[65] - 公司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438,174人民币千元,主要包括新增银行贷款和发行可换股债券[65] - 公司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436,577人民币千元,较年初增加7.3%[65] - 上半年纯利率降至约18.7%,上年同期约为20.4%[30] 资产负债情况 - 銀行及現金結餘增加7.3%至人民幣34.37億元[61] - 物業、廠房及設備增加8.2%至人民幣11.96億元[61] -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增加28.9%至人民幣4.72億元[61] - 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增加85.1%至人民幣6.87億元[63] - 可換股債券增加18.1%至人民幣6.71億元[63] - 非控股權益增加3.0%至人民幣9.57億元[63]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銀行及現金結餘約為人民幣3,436.6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加[38]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銀行及其他借款約為人民幣687.5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加[38]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約為23.2%,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加[39]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每股資產淨值約為人民幣2.63元,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增加[40]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若干物業、廠房及設備、使用權資產及專利已抵押予金融機構,作為銀行借款的抵押品[42]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作為本集團銀行融資及其他借款抵押的受限制存款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約為人民幣78.0百萬元[42]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公司已發行本金總額為人民幣300.0百萬元的二零二二年可換股債券A批及本金總額為40.0百萬美元的二零二三年可換股債券第一批初始債券[43]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資本承擔約為人民幣684.8百萬元,主要用於改造及擴建生產廠房、建設新廠房以及桐廬項目[44] 可换股债券 - 發行A批可換股債券所得款項淨額人民幣300.0百萬元將用於珠光颜料及合成云母行业的投资机遇[34]
环球新材国际:上半年增长强劲,全球能力扩张
安信国际证券· 2024-09-04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4港元,较当前股价有38%的上涨空间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增长强劲 - 2024年上半年收入7.7亿,同比增长66% [1] - 去除并表影响,公司可比增速为31.5% [1] - 韩国CQV收入同比增长30% [1] - 合成云母材珠光颜料收入2.69亿,同比增长46% [1] - 天然云母基材珠光颜料收入2.78亿,同比增长37% [1] - 珠光颜料销量同比增长24%,销售单价同比增长7.5% [1] 毛利率提升,销售费用增加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0.1%,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增长,费用率为6.5%,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 管理费用保持高位,主要是合并CQV和收购默克业务导致 [1] 新产能投产,满足市场需求 - 公司原有珠光颜料产能1.8万吨,已接近满产 [1] - 二期工厂于2024年2月投产,设计产能3万吨 [1] - 新工厂自动化程度高、更节能,是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珠光材料工厂 [1] 收购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 默克一直是珠光颜料行业的标杆,此次收购在销售网络、研发管线、供应链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协同效应 [2] - 考虑到外延发展带来的管理及财务费用增加,下调2024-2026年净利润预测 [2]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盈利预测 - 2024-2026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0/3.5/4.3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0.20/0.24/0.30港元 [2] 估值分析 - 采用可比公司和DCF两种方式进行估值 [8][10][11] - 给予2025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4.8港元 [8] - DCF估值得出目标价5.9港元 [11] - 综合两种方法,给予目标价5.4港元,较当前股价有38%上涨空间 [4] 风险提示 - 行业竞争加剧、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下游需求、原材料成本上升、并购整合效果不及预期 [12]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1:11
财务表现 - 收益约为人民幣 774.6 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增加約 66.8%[2] - 毛利約為人民幣 388.0 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增加約 72.8%,毛利率約為 50.1%[2] - 期內溢利約為人民幣 144.5 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增加約 52.7%[2]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為人民幣 107.1 百萬元,較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增加約 26.4%[2,3] - 除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人民幣266.8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63.1%[46] 资产负债情况 - 銀行及現金結餘達人民幣 3,436.6 百萬元[8] - 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達人民幣 471.7 百萬元[8] - 存貨達人民幣 250.3 百萬元[8] - 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合共人民幣 687.5 百萬元[8,9] - 可換股債券合共人民幣 688.8 百萬元[8,9] - 租賃負債合共人民幣 4.7 百萬元[8,9] - 資產負債率增加至23.2%[90] - 資產淨值增加至人民幣4,213.6百萬元[91] - 資本承諾增加至人民幣684.8百萬元[95] 业务拓展 - 本集团已收购CQV Co., Ltd.42.45%已发行股本,CQV为一间于大韩民国生产及销售珠光颜料的实体,并已成为本集团的附属公司[14] - 本集团已識別兩個可報告分部,分別為中國業務營運和韓國業務營運[14] - 中國市場的收入為619,449人民幣千元,占總收入的79.9%[19] - 珠光顏料產品的收入為701,155人民幣千元,占總收入的90.5%[21] - 雲母功能填料及相關產品的收入為44,070人民幣千元,占總收入的5.7%[21] - 工業產品貿易的收入為29,363人民幣千元,占總收入的3.8%[21] - 公司二期年產3萬噸珠光材料項目和杭州桐庐年產10萬噸表面性能材料項目相繼落地[48] - 公司與韓國CQV在產品、銷售渠道、研發技術、生產製造等方面實現深度協同發展[49] 研发及创新 - 公司擁有154項專利、73項註冊商標和4項軟件著作權[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旗下七色珠光提供的珠光顏料產品總數達1,138種[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韓國的附屬公司CQV提供的珠光顏料產品總數達985種[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研發開支為3,413.8萬元人民幣[25] - 持續增加對研發領域的投資力度[87] 未来发展 - 積極落實內源式發展與外延式擴張策略,為收購Merck KGaA的全球表面解決方案業務做好準備[46] - 推進全球表面解決方案業務的收購工作[83] - 致力於實現各業務板塊與附屬公司的協同發展[84] - 持續致力於強化國際化人才團隊深度融合[85] - 致力於構建和完善亞太區總部的職能架構[86] - 本公司擬以665,000,000歐元收購Merck KGaA的全球表面解決方案業務[102] 公司治理 - 本公司董事長兼CEO蘇爾田先生目前同時擔任兩個角色,董事會認為這有利於公司戰略規劃和業務發展[104] - 本公司已遵守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105]
环球新材国际:拟收购德国默克相关业务,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扩张逐步兑现
兴证国际证券· 2024-08-08 0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将公司的投资评级上调为"买入"[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上市以来逐步兑现了"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扩张"并重的发展战略[16] - 随着两起跨国收购落地,公司将跻身全球珠光颜料市场,并处于领先地位[16] - 公司产能正在加速扩张,今年3月柳州二期3万吨珠光材料工厂逐步投产,今年4月桐庐10万吨人工云母产能启动建设[16] - 此次收购德国默克相关业务将显著拓宽公司的全球业务版图,并表后直接扩大近3倍收入和1.6倍EBIT[12] - 供应链协同后成本有望明显下降,并通过产品组合、专业技术和销售市场的互补实现1+1>2的效果[12]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4.35、17.00、19.34亿元,同比增加34.8%、18.5%、13.8%[16]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2.67、3.08亿元,同比增加15.8%、26.8%、15.8%[16] - 公司2023年末账上现金32亿元,有息债务9.1亿元,资产负债率21%,杠杆提升有空间[14]
环球新材国际:签订协议收购默克珠光粉业务
安信国际证券· 2024-07-30 14:31
公司投资评级 - 环球新材(6616.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5.4港元,较当前股价有33%的上涨空间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球新材与德国默克集团签订协议,收购默克旗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总代价为6.6亿欧元。此次收购将大幅提升环球新材的市占率和高端市场份额,并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 [1] - 收购默克业务后,环球新材的市占率将大幅提升,并且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也将有明显提升 [1] - 收购CQV后,环球新材的整合效果良好,CQV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 [1] - 新产能投产,首批落地6000吨珠光产能,将极大程度解决产能瓶颈 [1] - 尽管收购默克业务尚未完全落地,但环球新材未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潜力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购默克旗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1] - 默克是全球珠光颜料行业的标杆,市占率为22%,产品主要用于汽车级和化妆品级材料,毛利率领先行业 - 默克22年和23年的收入分别为4.3亿欧元和4.0亿欧元,EBITDA分别为0.74亿欧元和0.63亿欧元,EBITDA margin分别为17%和15% - 23年净资产为3.2亿欧元 潜在的协同空间大 [1] - 此次收购有利于环球新材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的覆盖地域及销售管道 - 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并提升主营业务的竞争力 - 强化供应链,实现协同效应,使客户受益 - 进一步提升科技研发水平并助力提升环境、社会及管治水平 交易估值相对合理 [1] - 此次交易对价为6.6亿欧元(合52亿人民币),全部为现金交割 - 交易金额对应的EV/EBITDA为10.6x,PB为2x - 参考比较可比公司,A股非金属材料企业平均EV/EBITDA为9.6x,美股商品化工企业平均EV/EBITDA为10.6x,此次交易的估值水平比较合理 收购CQV之后整合效果良好 [1] - 环球新材23年收入10.6亿,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1.8亿,同比下降18.9%,主要是并购相关费用增加 - 24年Q1,CQV的收入140亿韩元(合0.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净利润18.5亿韩元(合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0% 新产能投产 [1] - 公司原有珠光颜料产能为1.8万吨,二期工厂已经于24年2月正式投产,首批落地约6000吨,能够极大程度解决产能瓶颈 盈利预测 [1][7] - 预期24/25/26年净利润为3.1/4.0/5.1亿人民币,对应EPS为0.25/0.32/0.40港元(不含收购默克业务的影响)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2021A 669.7,2022A 916.8,2023A 1,064.1,2024E 1,527.3,2025E 1,758.0,2026E 2,023.8 - 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021A 169.1,2022A 236.5,2023A 213.3,2024E 313.3,2025E 404.3,2026E 507.6 - 毛利率(%):2021A 49.96%,2022A 49.66%,2023A 49.65%,2024E 49.00%,2025E 50.00%,2026E 51.00% - 净利润率(%):2021A 25.25%,2022A 25.80%,2023A 20.04%,2024E 20.52%,2025E 23.00%,2026E 25.08% - 每股收益(港元):2021A 0.17,2022A 0.24,2023A 0.19,2024E 0.24,2025E 0.31,2026E 0.39 估值分析 [8] - 采用可比公司和DCF两种方式进行估值,给予PE倍数22x,2024年预测归属母公司EPS为0.24港元,对应预期股价5.4港元 - 用DCF方式估算时,给予WACC为7.4%,2030年之前短期增速为10%,长期给予2%的增速,预测港股市值为59亿港元,对应预期股价5.4港元 财务报表预测 [12][13][14] - 资产负债表:2022A总资产3,156.9百万人民币,2023A 5,155.3百万人民币,2024E 5,513.6百万人民币,2025E 5,941.6百万人民币,2026E 6,476.4百万人民币 - 现金流量表:2022A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1.5百万人民币,2023A -67.5百万人民币,2024E 217.8百万人民币,2025E 321.6百万人民币,2026E 413.1百万人民币 - 利润表:2022A营业收入916.8百万人民币,2023A 1,064.1百万人民币,2024E 1,527.3百万人民币,2025E 1,758.0百万人民币,2026E 2,023.8百万人民币 - 财务指标:2022A毛利率49.7%,2023A 49.7%,2024E 49.0%,2025E 50.0%,2026E 51.0% - 财务指标:2022A净利率25.8%,2023A 20.0%,2024E 20.5%,2025E 23.0%,2026E 25.1% - 财务指标:2022A ROE 9.7%,2023A 6.4%,2024E 7.4%,2025E 8.8%,2026E 10.0%
环球新材国际:拟6.65亿欧元收购默克的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海通国际· 2024-07-26 1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公司"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拟以6.65亿欧元收购默克的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的覆盖地域及销售管道,丰富产品体系并提升主营业务的竞争力,强化供应链实现协同效应,提升科技研发水平并助力提升环境、社会及管治水平 [4] - 公司与CQV的协同整合已在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包括产品协同、销售渠道协同、研发技术协同以及生产制造协同 [5] - 公司二期珠光材料工厂生产正式启动,设计年产能3万吨,主要生产高端汽车耐候级、化妆品级、特殊功能级珠光材料 [6]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7.5亿元,占营业收入7.1%,新增授权专利16项,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的新能源研发项目取得突破 [7] 财务数据总结 - 目标公司2023年未经审核的收益为4.05亿欧元,息税前利润为62.7百万欧元,资产净值为3.24亿欧元 [4] - 公司2023年韩国业务产生的收益约为人民币1.03亿元,占集团总收益约9.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