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材国际(06616)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早知道 | 纳指、标普再创新高 贵金属、金属与采矿板块涨幅居前
智通财经· 2025-07-22 07:55
【今日头条】 港交所:下调香港证券市场股票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将于8月4日推出 智通财经APP获悉,继2025年6月21日(星期六)成功完成市场演习,交易所参与者确认其准备就绪,及获 得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港交所7月21日宣布,下调香港证券市场股票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第一 阶段")将于2025年8月4日(星期一)推出。另参照今日于港交所网站发布的客户通告(编号: MDD/25/369),"香港交易所领航星"市场数据平台—证券市场("OMD-C")及内地市场数据枢纽-证券市场 ("OMD-CMMDH")之价位表代码亦将于第一阶段推出时相应更新。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编算方法调整 据恒生指数公告,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编算方法将有以下更新:修改选股范畴,流动性和行业 要求;删除主题和基本因子要求;修改成份股挑选方法以及调整比重上限。此新编算方法将于截至2025 年6月30日之指数检讨时生效,而相关的成份股变动将于2025年9月8日实施。 【大势展望】 纳指、标普再创新高 贵金属、金属与采矿板块涨幅居前 隔夜美股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9.12点,收于44323.07点,跌幅 ...
环球新材国际50亿海外并购获股东大会全票通过 协同效应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7-21 22:32
并购交易进展 - 环球新材国际收购默克Surface Solutions的计划获股东大会全票通过,交易估值6.65亿欧元(约51.87亿元人民币),采用EV/EBIT估值法为2023年EBIT的11.08倍 [1][2] - 默克Surface Solutions 2023财年营收4.05亿欧元,EBIT为6000万欧元,在汽车和化妆品高端珠光颜料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2] - 交易预计2025年7月底完成,公司将推进集团化管理以实现生产、供应链等多维度协同 [6] 公司扩张战略 - 公司2023年以4.66亿元人民币收购韩国CQV 42.45%股份(2025年增持至45.11%),并投产年产3万吨珠光材料项目,2025年初启动杭州年产10万吨合成云母项目 [3] - 收购默克Surface Solutions是外延式扩张的关键一步,旨在重塑表面性能材料行业格局,加速国际化进程 [2][7] - 公司拥有全球唯一的合成云母核心专利技术,成本与规模优势显著,杭州项目将保障合并后供应链 [5] 协同效应分析 - 渠道协同:默克Surface Solutions客户覆盖全球顶级豪车品牌和化妆品集团,前10大客户合作超15年,欧美日工厂增强黏性,助力公司拓展国际销售网络 [4] - 产品协同:默克高端产品线将提升公司整体价格区间,实现高、中、低端全覆盖 [5] - 供应链协同:公司合成云母技术可替代默克原有天然云母,成本与灵活性优势显著 [5] 行业前景 - 2023年全球珠光颜料市场规模235亿元(国内65亿元),预计2030年达440亿元,2023-2030年复合增长率9.4% [3] - 行业应用从传统工业向汽车、化妆品等高价值领域扩展,供给侧加速集中,中资企业有望成为全球领导者 [3][7] - 珠光颜料具有金属闪光与珍珠光泽特性,合成云母因资源稀缺成为趋势,公司技术领先 [3][5]
环球新材国际盘中最高价触及5.3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04 17:08
股价表现 - 截至7月4日收盘,环球新材国际(06616 HK)报5 15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0 39%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5 3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资金流向方面,当日主力净流出36 87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珠光材料及人工合成云母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 - 公司综合实力排名全球同行业前列,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绿色工厂"、"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等多项资质和荣誉 [2] - 公司是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关键基础新材料-人工合成云母项目承担单位 [2] 技术实力与产品 - 公司掌握了领先的合成云母和珠光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 [2] - 形成了较为齐全的珠光材料及合成云母产品系列,涵盖高、中、低端各个层次,包括工业级、耐候级、化妆品级等三大种类八大系列共2000多个品种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涂料、汽车面漆、化妆品、航空航天、军工、船舶防腐、塑料、油墨、陶瓷、皮革、建材、3D打印、防伪、种子包衣等诸多领域 [2] 市场布局 - 公司已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国家的市场营销网络,产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96%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逆市大涨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2:07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恒生指数跌0 96% 跌232点 报23989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跌1 20% [1] - 港股早盘成交1306亿港元 [1] 生物科技行业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大涨2 79% [1]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创新药仍为重要投资主线之一 [1] - 亚盛医药-B(06855)涨8% [1] -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涨7% [1] - 再鼎医药(09688)涨5 21% [1] - 康方生物(09926)涨超11% 公司首个双抗ADC药物AK146D1临床入组 [2] - 信达生物(01801)涨超6% 玛仕度肽近日获批上市 后续商业化在即 [3] - 基石药业-B(02616)涨超11% 首次披露CS2013与CS2015两款双特异性抗体药物靶点 [4] - 先声药业(02096)涨4 43% 新一代抗VEGF单抗"苏维西塔单抗"获批上市 [5] 博彩行业 - 博彩股继续上扬 澳门6月博彩收入超预期 花旗料增长势头将于下半年持续 [5] - 美高梅中国(02282)涨2 6% [5] - 新濠国际发展(00200)涨1 75% [5] 零售与地产 - 九龙仓置业(01997)涨7 32% 香港5月零售总销货价值止跌回升 小摩上调公司评级 [5] 其他行业 - 环球新材国际(06616)再涨超5% 收购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交易事项即将落地 [6] - 巨星传奇(06683)涨超3% 近日附属斥资800万美元认购星光新经济产业基金权益 [7] - 金山软件(03888)再跌近7% 旗下新游《解限机》正式开启公测 市场关注新游表现 [8]
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6月10日收盘上涨9.22%,成交1.19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10 16:34
市场表现 - 6月10日环球新材国际股价上涨9.22%至4.62港元/股,成交量2618.6万股,成交额1.19亿港元,振幅9.69%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9.02%,但年内仍下跌2.76%,跑输恒生指数20.55%的涨幅 [1] - 公司市盈率20.04倍,高于行业平均值15.29倍和中值5.73倍,在行业中排名第29位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6.49亿元,同比增长54.95% [1] - 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33.37% [1] - 毛利率52.99%,资产负债率38.29% [1] 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珠光材料及人工合成云母生产商,综合实力排名全球同行业前列 [2] - 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绿色工厂等多项资质荣誉 [2] - 是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关键基础新材料项目承担单位 [2] 产品与技术 - 掌握领先的合成云母和珠光材料核心技术,拥有多项核心专利 [2] - 产品系列涵盖高中低端2000多个品种,包括工业级、耐候级、化妆品级三大类 [2] - 产品应用领域广泛,覆盖涂料、汽车、化妆品、航空航天等数十个行业 [2] 市场布局 - 营销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国家,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形成了较为齐全的产品系列和全球化的市场布局 [2]
环球新材国际: 中国珠光材料领先企业,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丽奥资产管理· 2025-05-09 1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25 年合理 PE 应为 20 倍,目标价 5.73 港元,相比现价存在 61%的上涨空间 [6][7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球新材国际是国内珠光材料龙头,掌握合成云母核心技术,营收增长快、毛利率稳定,通过并购加速全球化布局,有望成为全球领导品牌 [3] - 珠光材料需求扩容,合成云母替代趋势明确,市场空间广阔 [4] - 公司技术壁垒与并购协同构建核心优势,具备中长期持续增长动力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珠光材料领先企业,外延并购打开海外市场 - 环球新材国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承担人工合成云母项目,掌握独家专利技术,获多项荣誉称号 [10] - 公司发展历程丰富,从国内崛起到全球布局,拟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11] - 公司依托技术优势打造全面产品矩阵,产品品类超 2100 种,应用领域广泛 [13][16] - 并购 CQV 后海外渠道扩张,产品出口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CQV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9] - 2019 - 2024 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 30.2%,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20] - 公司毛利率长期保持在 50%以上,2024 年提升至 53%,净利率受并购影响略有波动,有望回归历史平均水平 [24] - 并购 CQV 后海外销售渠道扩张,国际化水平提升,与 CQV 深度协同,经营赋能效果明显 [26] - 公司稳步推进产能扩张,2026 年末珠光材料产能将达 3 万吨,2025 年桐庐 10 万吨合成云母项目将投产 [31] 珠光材料:性能优异的色彩新材料,应用场景广泛 - 珠光材料通过光的作用呈现独特光泽,按基材分类有多种类型,性能优异,逐步替代其他颜料 [33][34][36] - 珠光材料下游应用广泛,市场规模增长,2023 - 2030 年复合增长率 9.4%,汽车和化妆品市场增速快 [37][40] - 珠光材料在化妆品市场提升妆容效果,2022 - 2025 年市场规模增速将达 21.7% [42][45] - 珠光漆在汽车涂料领域受欢迎,2016 - 2023 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 33%,2024 - 2030 年预计以 16.4%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47] - 珠光材料新兴应用不断涌现,如种子包衣、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 [48] - 种子包衣剂中珠光粉添加比例 15 - 20%,全球种子处理剂市值预计 2023 - 2028 年复合年增长率 8.5% [50] - 云母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应用价值大,2022 - 2027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37.6% [51][54] - 2021 年中国珠光颜料市场中天然云母基材占比 72%,合成云母基材占比 17.6%,合成云母占比持续提升 [55] - 合成云母性能优越,将逐渐替代天然云母,成为珠光材料的主流基材选择 [59] 研发驱动的专精特新企业,竞争优势显著 - 珠光材料和合成云母行业技术壁垒高,公司掌握合成云母生产核心专利技术,产能国内领先 [63][65] - 2024 年公司研发开支 0.9 亿元,占营业收入 5.4%,2018 - 2024 年研发开支 CAGR 高达 42.39% [67] -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珠光材料产品总数超 2100 款,中高端产品占比超 50%,拥有多项专利、商标和软件著作权 [70] - 2023 年公司完成对韩国 CQV 的收购,双方在研发、渠道、生产等方面优势互补,协同效应良好 [71][73] - 2024 年 CQV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为后续并购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提供经验和信心 [73] - 公司拟以 51.87 亿元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完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珠光材料生产商 [74] - 并购标的质地优异,产业深度协同可期,有望复刻整合 CQV 的经验 [74]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暂不考虑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并购影响,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2.01/28.83/36.59 亿元,增速分别为 33.5%、31%、26.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5/4.50/5.84 亿元,增速分别为 37.7%、35%、29.7% [6][76]
环球新材国际:珠光材料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国际并购迈向全球化-20250507
星光证券· 2025-05-07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认为环球新材国际2025年合理PE应为20倍,目标价5.79港元,相比现价存在64%的上涨空间 [3][7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球新材国际是珠光材料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基本面优秀,2019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30.2%,毛利率常年维持在50%左右 [1] - 珠光材料应用广、市场空间大且行业壁垒深,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440亿,2023 - 2030年复合增长率9.4% [2] - 公司研发驱动增长,中高端产品占比超50%,掌握合成云母关键技术,未来并购整合有望全面提升竞争力 [2]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较高增速,经营质量有望提升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珠光材料领军企业,外延式扩张打开全球市场 - 环球新材国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实力全球同行业排名前列,获多项荣誉称号,承担人工合成云母项目 [6] - 公司经营战略清晰,通过内源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迅速崛起,2023年并购韩国CQV,2024年拟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7] - 2024年CQV实现营收601.46亿韩元,净利润92.65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17.7%和170.5%,并购整合协同效应显著 [9][10] - 2019 - 2024年公司营收从4.41亿元增长至16.49亿元,复合增长率30.2%,2024年同比增长55.0%,业务呈“内源式增长 + 外延式并购”双轮驱动 [13] - 过去数年公司净利率维持在20%左右,2024年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50.2%,随着并购一次性费用消除,净利率有望回升 [15] - 2024年公司在中国/韩国/美国/欧洲/其他区域销售收入分别为13.58/1.12/0.25/0.60/0.93亿元,占比分别为82.4%/6.8%/1.5%/3.7%/5.6%,全球化布局深化 [17] - 2023年公司珠光材料和合成云母产能分别约为1.8万吨/年和1.2万吨/年,预计至2026年末珠光材料产能达3万吨 [20] - 公司毛利率持续维持在50%以上,2024年达53.0%,得益于专注行业、优化流程、推进原材料替代和规模优势 [21] 珠光材料空间广阔,行业护城河深 - 珠光材料色彩和功能性优,能呈现珍珠光泽效果,具备多元光学特性和环保无毒等特点,逐步替代传统颜料 [25][28] - 珠光材料基材多样,包括天然云母、合成云母等,云母是主流基材,占全球珠光材料市场的79%,合成云母增长潜力高 [31][33] - 合成云母性能优越,纯度高、几乎不含重金属,将逐渐替代天然云母 [36] - 珠光材料应用领域广,分为工业级、汽车级、化妆品级和其他,汽车和化妆品市场是增长动力源 [38][40] - 化妆品领域,合成云母可作珠光材料基材和功能性填料,国际大牌化妆品使用云母成分有渗透空间 [43] - 汽车车漆领域,珠光漆渗透率有提升空间,合成云母可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绝缘材料领域,还可探索智能驾驶识别等新兴领域 [46][49] - 2023年全球珠光材料市场规模235.0亿元,2016 - 2023年复合增长率14.1%,2030年将达440亿,2023 - 2030年复合增长率9.4% [50] - 生产工艺难度高和品牌效应构成行业壁垒,全球珠光材料价格不断上涨,2016 - 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2%,预计2021 - 2025年维持5%以上增速 [53] 研发驱动的专精特新企业,竞争优势显著 - 2019 - 2023年公司研发开支CAGR高达34.0%,2024年约为0.90亿元,同比增长19.4%,不断推出新品和优化工艺 [56] - 2024年新增合成云母基等产品多款,截至2024年末共拥有156项专利、76项注册商标以及4项软件著作权 [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产品总数超2100款,中高端产品占比超50%,产品均价从2019年的3.91万元/吨增长至2024年的6.02万元,同比增长16.6% [61] - 2024年公司新品发布会发布多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流行色彩,涉及多领域,提供多元化色彩解决方案 [62] - 2024年合成云母基材珠光材料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9年的28.3%提升至31.4%,合成云母应用广泛 [67] - 公司在合成云母技术方面领先,构建技术壁垒,创新工艺、配方和设备,是国内最大的合成云母生产商 [69][70] - 2024年韩国CQV业绩大幅改善,环球新材国际与CQV在市场、产品矩阵、供应链和研发方面协同发展 [71][74] - 公司拟以51.87亿元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跨国新材料企业 [74]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2.29/29.00/36.31亿元,增速分别为35.2%、30.1%、25.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7/4.58/6.17亿元,增速分别为39.0%、36.1%、34.7% [3][75] - PE分别为12.22/8.97/6.66,结合可比公司估值,认为2025年合理PE应为20倍,目标价5.79港元,相比现价存在64%的上涨空间 [3][75]
环球新材国际:2024年净利润2.42亿元 同比增长33.37%
搜狐财经· 2025-05-05 23: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62亿元,同比增长51.15% [2] - 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33.37%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亿元,同比下降3.93% [2]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34%,较上年同期上升0.79个百分点 [2][19] - 市盈率(TTM)约18.52倍,市净率(TTM)约1.33倍,市销率(TTM)约2.72倍 [2]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要从事珠光颜料及云母功能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包括天然云母基、合成云母基、玻璃片基等产品 [10] - 2024年中国业务营运收入13.322亿元,韩国业务营运收入3.166亿元 [14] - 2023年中国业务营运收入9.609亿元 [16] 现金流与负债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5.02亿元,同比增加2.5亿元 [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5.49亿元,上年同期为-5507万元 [23] - 长期借款较上期末增加1090.94%,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14.14个百分点 [36] - 短期借款较上期末增加159.15%,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4.03个百分点 [36] - 2024年流动比率2.79,速动比率2.59 [39] 资产与周转率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增加7.41%,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13.36个百分点 [3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7.75%,上期末为0 [32] - 固定资产较上期末增加31.01%,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下降0.91个百分点 [32] - 总资产周转率0.45次,固定资产周转率1.38次,应收账款周转率3.68次 [29][30] 历史趋势 - 2019-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6.81%、37.96%、37.35%、30.88%、15.88%、51.15% [13] - 2019-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21%、20.98%、23.87%、25.93%、13.88%、33.37% [13][14] - 2019-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966亿元、1.474亿元、1.635亿元、1.815亿元、2.83亿元、2.72亿元 [27]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30 18:31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数据变化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中股本为103,701千元,储备为3,272,796千元,总计3,376,497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03,701千元、3,052,789千元、3,156,490千元[3] 非控股权益数据变化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976,628千元,2023年为928,655千元[3] 非流动负债数据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1,126,800千元,可换股债券为333,715千元等,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486,284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4,614千元、313,029千元等、435,457千元[4] 流动负债数据变化 - 2024年流动负债中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602,212千元,可换股债券为349,574千元等,流动负债总额为1,215,099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32,376千元、263,113千元等、634,680千元[4] 权益及负债总额数据变化 - 2024年权益及负债总额为7,054,508千元,2023年为5,155,282千元[4]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8: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政年度公司营收、净利润、现金流三大指标稳中有进[7]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16.488亿元,同比增加约55.0%;净利润约为人民币3.203亿元,同比增加约50.2%[16] - 2024年公司EBITDA约为人民币6.129亿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3.696亿元增加约65.9%[17] - 公司2024年总收益约1648.8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1064.1百万元同比增长约55.0%[33] - 2024年中国业务收益约1332.2百万元,占总收益约80.8%,较2023年增长约38.6%[33] - 2024年韩国业务收益约316.6百万元,占总收益约19.2%,2023年约为103.1百万元[33] - 已售货品成本从2023财年约5.28亿元增至2024财年约7.64亿元,增幅约44.7%,珠光颜料和云母功能填料销量分别增长约35.9%和11.4%[42] - 毛利从2023财年约5.28亿元增至2024财年约8.74亿元,增幅约65.4%,2024财年毛利率约53.0%,较2023财年提升约3.3%[43] - 2024财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约240万元,2023财年约2800万元,减少因汇兑亏损增加约2840万元[44] - 2024财年贸易应收款项等减值亏损拨回净额约660万元,2023财年约60万元[45] - 销售开支从2023财年约6280万元增至2024财年约9550万元,增幅约52.1%[46]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3财年约1.89亿元增至2024财年约2.62亿元,增长约39.1%[47] - 融资成本从2023财年约5140万元增至2024财年约1.18亿元,大幅增加约130.3%[48] - 所得税开支从2023财年约4070万元增至2024财年约8600万元[49] - 2024财年溢利约3.20亿元,较2023财年约2.13亿元增加约50.2%,2024和2023财年纯利率分别约19.4%和20.0%[50]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余分别约为人民币34.114亿元及约人民币32.035亿元[79]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分别约为人民币17.29亿元及人民币3.27亿元[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约人民币6.833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5.761亿元)[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为约34.3%(2023年12月31日:约17.6%)[81]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的净资产分别约为人民币43.531亿元及约人民币40.851亿元[82] - 2024年12月31日,贡献给公司拥有人的每股资产净值为约人民币2.73元,2023年12月31日为约人民币2.55元[82] - 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总额约人民币5.311亿元的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等已抵押,2023年12月31日为约人民币2.42亿元[84]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作为集团银行信贷抵押品的受限制存款及受限制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321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240万元)[8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5,873.1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75.1百万元[95] - 2024财年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采购总额35.8%,最大供应商占11.7%[100] - 2024财年集团五大客户总收益占总收益9.2%,最大客户收益占2.0%[100] - 2024财年集团慈善捐款约为人民币0.1百万元[1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珠光颜料产品收益约1528.3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964.0百万元增加约58.5%[34][38] - 2024年天然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销售额较2023年增加约312.6百万元,或约78.2%[38] - 2024年合成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销售额较2023年增加约80.1百万元,或约18.3%[38] - 2024年玻璃片基珠光颜料产品销售额较2023年增加约62.8百万元,或约79.1%[38] - 2024年云母功能填料销售额约92.8百万元,较2023年的约83.8百万元增加约10.8%[34][39] - 2024年新能源材料销售额约5.9百万元,2023年约为5.7百万元[34][40] - 2024年贸易公司客户销售收益1376.092百万元,占比83.5%;终端用户客户销售收益272.671百万元,占比16.5%[36] 项目进展 - 七色珠光二期年产3万吨珠光材料项目正式投产[8] - 杭州桐庐年产10万吨人工合成云母项目顺利启动[8] - 2024年七色珠光二期年产3万吨珠光材料生产基地于2月投产,杭州桐庐亚太区总部及年产10万吨人工合成云母生产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底初步建成[20] 业务合作与收购 - 公司与德国默克集团签署交易协议,将收购默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8] - 韩国知名珠光材料企业CQV并入公司后,协同效应显著[10] - 2024年公司与韩国CQV市场渠道整合成效显现,联合拓展欧洲、美洲及东南亚市场[30] - 2024年公司与多方签订协议,收购卖方集团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总代价6.6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1.87亿元或55.86亿港元[97][98] 产品与研发 - 公司中高端产品份额占比进一步提升[10] - 2024“绚彩焕新”新品发布会推出五个创新系列新品和十款年度流行色彩[10] - 2024年公司在“绚彩焕新”新品发布会推出五个创新系列新品和十款年度流行色彩[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七色珠光提供的珠光颜料产品总数达1179种,CQV提供的珠光颜料产品总数达993种[25] - 2024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7项及新增注册商标3项[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156项专利、76项注册商标以及4项软件著作权[30] 荣誉奖项 - 公司在首届法兰克福中欧企业ESG最佳案例大会上荣膺“社会责任最佳案例奖”[12] - 公司在2024香港公司管治与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卓越奖颁奖典礼上摘得ESG卓越奖[12] - 公司在2024财联社第七届投资年会上荣获“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奖”[12] - 2024年公司荣获“社会责任最佳案例奖”“ESG卓越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奖”[30] 未来战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全球协同研发机制,加速技术成果商业化[13] - 2025年公司将落实“材料+创新+全场景”战略,在三大核心领域发力[62] - 2025年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全球协同研发机制,加速技术成果商业化[62] - 若拟进行交易完成,2025年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将与公司深度整合[62] - 公司将在六个方面发力,包括全球销售管道整合等[63] - 公司设定短期目标,提升全球销售规模和毛利率,将打通和优化全球销售管道[65] 债券发行与使用情况 - 2022年12月30日,公司完成发行本金3亿元人民币的A批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3亿元人民币,票息3.50%,初步换股价每股7.6港元[55] - 发行A批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珠光颜料及合成云母行业投资机遇,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预计2025年底前使用[56] - 2023年11月8日,公司完成发行本金4000万美元的第一批初始债券,所得款项净额4000万美元,票息9.0%,初步换股价每股7.6港元[57][58] - 发行第一批初始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需求,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动用[59] - 公司将行使购股权以发行购股权利可换股债券的期限延长360天,最后日期为2025年3月1日,该购股权已失效[59][6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本金总额为人民币300.0百万元的A批可换股债券和本金总额为40.0百万美元的第一批初始债券,初始换股价均为每股7.6港元[85] - 若A批可换股债券和第一批初始债券附带的转换权悉数行使,公司将分别发行43,815,789股及40,789,474股股份,分别占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54%及3.29%,以及分别占经发行该等转换股份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31%及3.08%[89] - 2024年12月31日,概无A批可换股债券及第一批初始债券获转换为股份[89] - 公司于2022年12月30日申请批准73,026,316股股份上市及买卖,该等股份可能在本金总额最高为人民币500.0百万元的2022年可换股债券按初步换股价每股7.6港元获转换后发行及配发,批准已于2023年1月授出[90] - 公司于2023年11月7日申请批准81,578,947股股份上市及买卖,该等股份可能在本金总额最高为80.0百万美元的2023年可换股债券按初步换股价每股7.6港元获转换后发行及配发,批准已于2023年11月23日授出[90] 股权结构 - 2024年12月31日,苏尔田先生拥有427,057,948股股份,占比34.47%;白植焕先生拥有694,000股股份,占比0.06%;林光水先生拥有13,481,181股股份,占比1.09%;胡永祥先生拥有19,285,200股股份,占比1.56%;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拥有123,638,000股股份,占比9.97%;公众股东拥有654,713,803股股份,占比52.85%[91] - A批可换股债券获悉数兑换后,苏尔田先生股份占比降至33.29%,白植焕先生降至0.05%,林光水先生降至1.05%,胡永祥先生降至1.50%,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降至9.64%,公众股东降至51.05%,A批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占比3.42%[91] - A批可换股债券及第一批初始债券获悉数兑换后,苏尔田先生股份占比降至32.27%,白植焕先生降至0.05%,林光水先生降至1.02%,胡永祥先生降至1.46%,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降至9.34%,公众股东降至49.47%,A批可换股债券持有人占比3.31%,第一批初始债券持有人占比3.08%[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苏尔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1)持有301,155,8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24.31%[129] - 苏尔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2)持有45,337,828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3.66%[129] - 苏尔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3)持有27,234,172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2.20%[129] - 苏尔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4)持有1,068,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0.09%[129] - 苏尔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5)持有24,241,2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1.96%[129] - 苏尔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6)持有19,692,948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1.58%[129] - 苏尔田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8,328,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0.67%[129] - 金增勤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5)持有24,241,2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1.96%[129] - 金增勤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6)持有19,692,948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1.58%[129] - 胡永祥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7)持有19,285,2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1.56%[129] - 鸿尊国际持有股份301,155,8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24.31%[133] - 鸿尊投资持有股份301,155,8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24.31%[133] - 王欢女士持有股份427,057,948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34.47%[133] - 广西能源持有股份107,178,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8.65%[133] - 广西广投正润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股份107,178,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8.65%[133] - 广西投资持有股份123,638,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9.9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