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新材国际:签订协议收购默克珠光粉业务
安信国际证券· 2024-07-30 14:31
公司投资评级 - 环球新材(6616.HK)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5.4港元,较当前股价有33%的上涨空间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球新材与德国默克集团签订协议,收购默克旗下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总代价为6.6亿欧元。此次收购将大幅提升环球新材的市占率和高端市场份额,并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 [1] - 收购默克业务后,环球新材的市占率将大幅提升,并且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也将有明显提升 [1] - 收购CQV后,环球新材的整合效果良好,CQV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 [1] - 新产能投产,首批落地6000吨珠光产能,将极大程度解决产能瓶颈 [1] - 尽管收购默克业务尚未完全落地,但环球新材未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潜力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购默克旗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1] - 默克是全球珠光颜料行业的标杆,市占率为22%,产品主要用于汽车级和化妆品级材料,毛利率领先行业 - 默克22年和23年的收入分别为4.3亿欧元和4.0亿欧元,EBITDA分别为0.74亿欧元和0.63亿欧元,EBITDA margin分别为17%和15% - 23年净资产为3.2亿欧元 潜在的协同空间大 [1] - 此次收购有利于环球新材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的覆盖地域及销售管道 - 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并提升主营业务的竞争力 - 强化供应链,实现协同效应,使客户受益 - 进一步提升科技研发水平并助力提升环境、社会及管治水平 交易估值相对合理 [1] - 此次交易对价为6.6亿欧元(合52亿人民币),全部为现金交割 - 交易金额对应的EV/EBITDA为10.6x,PB为2x - 参考比较可比公司,A股非金属材料企业平均EV/EBITDA为9.6x,美股商品化工企业平均EV/EBITDA为10.6x,此次交易的估值水平比较合理 收购CQV之后整合效果良好 [1] - 环球新材23年收入10.6亿,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1.8亿,同比下降18.9%,主要是并购相关费用增加 - 24年Q1,CQV的收入140亿韩元(合0.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净利润18.5亿韩元(合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0% 新产能投产 [1] - 公司原有珠光颜料产能为1.8万吨,二期工厂已经于24年2月正式投产,首批落地约6000吨,能够极大程度解决产能瓶颈 盈利预测 [1][7] - 预期24/25/26年净利润为3.1/4.0/5.1亿人民币,对应EPS为0.25/0.32/0.40港元(不含收购默克业务的影响)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2021A 669.7,2022A 916.8,2023A 1,064.1,2024E 1,527.3,2025E 1,758.0,2026E 2,023.8 - 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021A 169.1,2022A 236.5,2023A 213.3,2024E 313.3,2025E 404.3,2026E 507.6 - 毛利率(%):2021A 49.96%,2022A 49.66%,2023A 49.65%,2024E 49.00%,2025E 50.00%,2026E 51.00% - 净利润率(%):2021A 25.25%,2022A 25.80%,2023A 20.04%,2024E 20.52%,2025E 23.00%,2026E 25.08% - 每股收益(港元):2021A 0.17,2022A 0.24,2023A 0.19,2024E 0.24,2025E 0.31,2026E 0.39 估值分析 [8] - 采用可比公司和DCF两种方式进行估值,给予PE倍数22x,2024年预测归属母公司EPS为0.24港元,对应预期股价5.4港元 - 用DCF方式估算时,给予WACC为7.4%,2030年之前短期增速为10%,长期给予2%的增速,预测港股市值为59亿港元,对应预期股价5.4港元 财务报表预测 [12][13][14] - 资产负债表:2022A总资产3,156.9百万人民币,2023A 5,155.3百万人民币,2024E 5,513.6百万人民币,2025E 5,941.6百万人民币,2026E 6,476.4百万人民币 - 现金流量表:2022A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81.5百万人民币,2023A -67.5百万人民币,2024E 217.8百万人民币,2025E 321.6百万人民币,2026E 413.1百万人民币 - 利润表:2022A营业收入916.8百万人民币,2023A 1,064.1百万人民币,2024E 1,527.3百万人民币,2025E 1,758.0百万人民币,2026E 2,023.8百万人民币 - 财务指标:2022A毛利率49.7%,2023A 49.7%,2024E 49.0%,2025E 50.0%,2026E 51.0% - 财务指标:2022A净利率25.8%,2023A 20.0%,2024E 20.5%,2025E 23.0%,2026E 25.1% - 财务指标:2022A ROE 9.7%,2023A 6.4%,2024E 7.4%,2025E 8.8%,2026E 10.0%
环球新材国际:拟6.65亿欧元收购默克的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海通国际· 2024-07-26 1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公司"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拟以6.65亿欧元收购默克的全球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的覆盖地域及销售管道,丰富产品体系并提升主营业务的竞争力,强化供应链实现协同效应,提升科技研发水平并助力提升环境、社会及管治水平 [4] - 公司与CQV的协同整合已在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包括产品协同、销售渠道协同、研发技术协同以及生产制造协同 [5] - 公司二期珠光材料工厂生产正式启动,设计年产能3万吨,主要生产高端汽车耐候级、化妆品级、特殊功能级珠光材料 [6]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7.5亿元,占营业收入7.1%,新增授权专利16项,与浙江大学联合开展的新能源研发项目取得突破 [7] 财务数据总结 - 目标公司2023年未经审核的收益为4.05亿欧元,息税前利润为62.7百万欧元,资产净值为3.24亿欧元 [4] - 公司2023年韩国业务产生的收益约为人民币1.03亿元,占集团总收益约9.7% [5]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41
公司发展 - 二零二三年是新冠疫情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5] - 公司成功跻身全球珠光颜料行业前三强[6] - 公司股票被纳入深港通和滬港通名单,提高了公司资本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6] - 公司在高端珠光材料、人工合成云母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持续发展,业绩稳步提升[7] - 公司通过收购CQV在国际市场取得重要进展,实现全球化布局[8]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财政年度成功建成七色珠光材料工厂,推动表面性能新材料产业链生态图景形成[9] - 公司在新产品发布会上推出了5个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趋势[10] - 公司成功开发升级了100多种高端珠光材料新产品,并在行业展会上获得好评[11] 财务表现 - 公司在2023年财政年度实现收入约10.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6.1%[17] - 公司在2023年财政年度净利润约2.13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减少约9.8%[17] - 公司在2023年财政年度研发经费投入约7500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约7.1%,同比增长约4.3%[23] - 公司在2023年财政年度新增授权专利16项,新增申请专利3项,7项专利实质审查中[2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拥有151项专利、74项注册商标以及4项软件著作权[23] 产品销售 - 珠光颜料产品是本集团主要收入来源,其中合成雲母基珠光颜料产品销售增长明显[33] - 本集团客户主要分为贸易公司客户和终端用户客户,其中贸易公司客户销售额占比较大[36] - 珠光颜料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13.3%,其中合成雲母基珠光颜料产品销售额增加15.7%[38] - 雲母功能填料的销售额增长30.2%,主要由于合成雲母基珠光颜料产品需求增加和产量提升[39] - 新能源材料的销售额增至5.7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增长217.8%[40] 资产负债情况 - 本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在2023年12月31日约为26.2%,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1%有所上升[86] -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净资产为约408.51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254.33百万人民币有显著增长,每股净资产为2.55元,较去年的1.98元有所提高[87] - 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抵押了约242.0百万人民币的物业、厂房、设备和使用权资产,作为银行和其他借款的抵押品[90] 财务费用 - 融资成本大幅增加369.6%,主要由于银行贷款和其他借款利息支出增加[48] - 所得税开支增加,主要由于业务拓展和中企所得税增加[49] - 年内溢利减少9.8%,达213.3百万人民币,净利率为20.0%[50] 股权结构 - 鴻尊國際实际持有公司24.31%股份[162] - 王歡女士持有公司34.07%股份[162] - 廣西能源持有公司8.65%股份[162] - GX Land & Sea持有公司59,478,344股股份[163]
23年平稳收官,24年增长可期
安信国际证券· 2024-04-15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3年收入10.6亿,同比增长16%[1] - 公司23年归母净利润1.8亿,同比下降18.9%[1] - 公司24/25/26年净利润预测为3.1/4.0/5.1亿人民币,对应EPS为0.25/0.32/0.40港元[1] - 公司23年销售单价5.2万元/吨,同比增长8.9%[2] - 公司23年归母净利润1.8亿,同比下降18.9%[2] 未来展望 - 公司24年新工厂预计能贡献6000吨的珠光颜料产量[2] - 公司23年完成收购CQV,韩国业务有望快速增长[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4年预期归属母公司EPS为0.24港元,对应预期股价4.9港元[5] - 公司用DCF方式估算,预测港股市值为59亿港元,对应预期股价5.0港元[6] - 公司合理目标价为4.9港元,较当前股价有33%的上涨空间[7] 其他新策略 - 2021年,公司主营毛销售收入为670亿港元,同比增长27.2%[8] - 2022年,公司主营毛销售收入为917亿港元,同比增长36.9%[8] - 2023年,公司主营毛销售收入为1,064亿港元,同比增长16.1%[8]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财政年度收益约为10.641亿元,较2022年的约9.168亿元增加约16.1%[2] - 2023年财政年度毛利约为5.283亿元,较2022年的约4.553亿元增加约16.0%,两年毛利率均约为49.7%[2] - 2023年财政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816亿元,较2022年的约2.238亿元减少约18.9%,2023年及2022年纯利率分别约为20.0%及25.8%[2]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0.15元,2022年为0.22元;2023年摊薄每股盈利0.15元,2022年为0.22元[3] - 2023年资产总值约为51.553亿元,2022年约为31.569亿元[7]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约为13.199亿元,2022年约为8.240亿元[7]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约为38.353亿元,2022年约为23.329亿元[7]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额约为6985.7万元,2022年约为4323.8万元[8]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约为3715.7万元,2022年约为1811.6万元[8]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及派付2023年财政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2022年财政年度:无)[2]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收入总额106444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916820千元人民币[19][20][21] - 2023年综合收入106405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916820千元人民币[21] - 2023年可报告分部总损益27550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54151千元人民币[21] - 2023年综合除税前溢利21328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36510千元人民币[21] - 2023年可报告分部资产总值479740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856296千元人民币[22] - 2023年综合资产总值515528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156870千元人民币[22] - 2023年可报告分部负债总额73850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08201千元人民币[23] - 2023年综合负债总额107013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13544千元人民币[23] - 2023年所得税开支4074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7958千元人民币[19][20][26] - 2023年及2022年均無客戶貢獻公司收入超過10%[25] - 2023年核数师审核服务薪酬2618千元,非审计服务薪酬1792千元,2022年分别为1650千元、580千元[29] - 2023年收购CQV相关成本3569千元,无形资产摊销2988千元,2022年无此两项[29]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58848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252千元,2022年分别为37359千元、1668千元[29] - 2023年研发开支75018千元,2022年为71917千元[29]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528035千元,2022年为455151千元[29] - 2023年存货拨备117千元,2022年无此项[2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及其他应收款项的减值亏损拨回618千元,2022年减值亏损净额3505千元[29] - 2023年公司收益约1064.1百万元,同比增加约16.1%;净利润约213.3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9.8%;除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369.6百万元,较2022年同比增加约13.9%[40]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总收益由约91.68亿元增至约106.41亿元,同比增长约16.1%[51] - 2023年总销售额1064055千元,2022年为916820千元[52][54][55] - 已售货品成本2023年为528.0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16.0%[60] - 毛利2023年为528.3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16.0%,毛利率保持49.0%[61] - 2023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金额为28.0百万元,2022年为18.3百万元[62]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等减值亏损拨回净额0.6百万元,2022年减值亏损3.5百万元[62] - 销售开支从2022财年约5670万元增至2023财年约6280万元,增加约10.8%[63]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财年约1.28亿元增至2023财年约1.886亿元,增长约47.3%[64] - 融资成本从2022财年约1100万元增至2023财年约5140万元,大幅增加约369.6%[65] - 所得税开支从2022财年约3800万元增至2023财年约4070万元[66] - 2023财年溢利约2.133亿元,较2022财年约2.365亿元减少约9.8%,2023财年及2022财年纯利率分别约为20.0%及25.8%[67]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余分别约为人民币32.035亿元及1.8827亿元[86]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分别约为人民币3.27亿元及2.033亿元[8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约人民币5.761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942亿元)[8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26.2%(2022年12月31日约为24.1%)[88]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净资产分别约为人民币40.851亿元及25.433亿元,每股资产净值分别约为人民币2.55元及1.98元[89]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分别约为2.751亿元及4.419亿元[93]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及派付2023财政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2022财政年度:无)[10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财政年度,珠光颜料产品合约收益964,00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850,699千元人民币[15][16] - 2023财政年度,云母功能填料及相关产品合约收益89,43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6,121千元人民币[15][16] - 2023财政年度,买卖颜料合约收益10,593千元人民币,2022年无此项收益[15][16] - 2023财政年度,其他合约收益26千元人民币,2022年无此项收益[15][16] - 2023财政年度,来自客户的合约收益总计1,064,05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916,820千元人民币[15][16] - 中国业务2023财政年度收益约96.09亿元,占总收益约90.3%,较2022年增加约4.8%[50][51] - 韩国业务2023财政年度收益约10.31亿元,占总收益约9.7%,2022年为零[50][51] - 珠光颜料产品2023年销售额964003千元,占比90.6%,2022年为850699千元,占比92.8%[52] - 云母功能填料2023年销售额83766千元,占比7.9%,2022年为64351千元,占比7.0%[52] - 新能源材料2023年销售额5667千元,占比0.5%,2022年为1770千元,占比0.2%[52] - 珠光颜料产品销售收益2023年较2022年增加113.3百万元,增幅13.3%[57] - 云母功能填料销售额2023年较2022年增加19.4百万元,增幅30.2%[58] 会计准则相关 - 集团已首次采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11]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或影响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所载集团会计政策披露[13] - 集团尚未提前应用部分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准则及其诠释修订本,部分2024年1月1日生效,部分2025年1月1日生效,部分待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厘定[14] 公司业务发展 - 2023年8月22日,集团收购CQV Co., Ltd. 42.45%已发行股本,其成为集团附属公司[17] - 2023年8月收购CQV后,集团识别两个可报告分部,即中国业务营运及韩国业务营运[18] - 七色珠光二期珠光材料工厂2024年2月正式启动生产,可增加3万吨年产能[41] - 2023年新推出31种天然云母基、60种合成云母基、18种玻璃鳞片基及14种氧化铝基珠光颜料产品,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产品总数达1083种[4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韩国非全资运营附属公司CQV提供的珠光颜料产品总数达976种[42] - 2023财政年度,公司研发经费投入7500万元,占营业收入约7.1%,同比增长约4.3%[43]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成功新增授权专利16项,新增申请专利3项,7项专利实质审查中[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151项专利、74项注册商标以及4项软件著作权[43] - 2023财政年度,公司与浙江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高校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44]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收购CQV后启动整合工作,已在产品、销售渠道、研发技术、生产制造等方面取得成果[47] - 公司有14个系列422种合成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4个系列67种玻璃片基珠光颜料产品、1个系列21种氧化硅基珠光颜料产品[42]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全球发售新股总数3.19742亿股,所得款项净额9.702亿港元[68]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中建设第二期生产厂房分配5.395亿港元,占55.6%,2023年已动用1.851亿港元[6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中建设鹿寨合成云母厂房分配3.308亿港元,占34.1%,2023年未动用[69][70] - 公司发行本金金额3亿元的A批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3亿元,2023年未动用[72][73][74] - 2022年可换股债券认购人不会认购B批可换股债券[75] - 2023年11月5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协议,拟发行最高5000万美元初始可换股债券,包括4000万美元第一批和1000万美元第二批,还可发行最高3000万美元购股权可换股债券,利率均为9%,初步换股价为每股7.6港元[76][77] - 2023年11月8日公司完成发行4000万美元第一批初始债券,所得款项净额4000万美元[77] - 第一批初始债券所得款项净额4000万美元全部用于集团一般营运资金需求,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500万美元,余下3500万美元预计于2025年底使用[78] - 2024年3月8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补充协议,将发行购股权利换股债券的期限延长120日[78] 公司重大事项及风险 - 2023年12月31日,CQV面临一项待决诉讼,索赔约人民币110万元,公司拟抗辩[90] - 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总额约2.42亿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已抵押给金融机构(2022年12月31日约为1.397亿元)[91] - 2023年12月31日,为集团其他借款抵押的受限制存款约为24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无)[91] - 2023年8月22日,公司按每股8.0港元的价格配发及发行47106546股新普通股,作为收购总代价859亿韩圜(相当于约4.657亿元或5.316亿港元)的部分结算[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本金总额为3亿元的A批可换股债券及本金总额为4000万美元的第一批初始债券[92] - 2023年收购CQV股份及库存股,总代价859亿韩圜(相当于4.657亿元或5.316亿港元),完成后公司持有CQV已发行股份的42.45%[94] - 2023年11月20日,七色鹿寨获投资者现金注资10亿元,集团股权由约65.28%摊薄至约53.73%[95] 公司人员与证券交易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大陆有589名雇员,在香港有9名雇员,在韩国有171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581、5及0)[96] - 2023财政年度,公司或其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0 16:33
公司业绩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人民幣464.3百萬元,同比增加21.5%[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達到人民幣94.7百萬元,同比減少14.5%[5] - 公司EBITDA達到人民幣163.6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0%[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464.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1.5%,净利润达到94.7百万人民币,同比减少14.5%[14] - 2023年上半年,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收入达到464,324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5%[85] - 2023年上半年,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净利润为94,664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6%[8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7人民币[85] - 2023年上半年,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资产总值达到3,431,981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8%[87] - 2023年上半年,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本为99,319千元,储备为2,342,833千元,总权益为2,638,033千元[88] - 2023年上半年,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94,707千元[86] - 2023年上半年,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期内净利润为94,664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6%[86] - 2023年上半年,环球新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94,707千元[86] 产品和市场 - 公司新推出16種天然雲母基珠光顏料產品、37種新的合成雲母基珠光顏料產品、3種新的玻璃鱗片基珠光顏料產品[7] - 公司提供的珠光顏料產品已達1,032種,擁有39項專利、33項註冊商標及4項軟件著作權[7] - 公司预计珠光颜料产品在各行业的使用将提高,特别是在化妆品和汽车行业[76] - 公司将拓展全球市场,推广新出的珠光颜料产品,并在深圳建立营销分中心[77] - 公司将重点研发珠光颜料新产品、功能性云母填料、新能源材料等方向[7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積極推進第二期工廠產能建設,提高生產能力,鞏固市場地位[6] - 公司搶抓業務機遇,升級優化營銷渠道和提高品牌影響力,積極參與全球展銷會[8] - 公司将繼續遵循「內源式發展與外延式擴張」戰略目標,加快各項戰略計劃,重點擴大產能、加強研發、做好CQV的協同整合[11] - 公司已完成收购韩国珠光颜料制造商CQV,加强国际化布局,持续扩大生产能力,优化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结构[15] - 公司将继续按计划完成第二期生产厂房及鹿寨合成云母厂房的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79] - 公司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加快实施各项战略计划,适时进行并购交易[80] 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30.0%(2022年12月31日为24.1%)[54] - 公司资产净值分别为人民币2,638.0百万元和2,543.3百万元[55] - 公司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56] - 公司抵押物包括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金额为145.5百万元[57] - 公司资本架构在2023年上半年未发生重大变动[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款分别为人民币253.4百万元和203.3百万元[52] - 公司可转换债券负债为人民币308.5百万元[53] - 公司面临有限的外汇风险,大部分业务以人民币计价[65]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19:4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4.643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82亿元增加21.5%[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245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956亿元增加14.8%,毛利率为48.4%,2022年上半年为51.2%[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947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108亿元下降14.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47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063亿元减少20.3%,净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29.0%降至20.4%[2]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0.07元,2022年上半年为0.09元[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益为46430万元,同比增加21.5%,净利润达9470万元,同比减少14.5%,EBITDA达16360万元,同比增加8.0%[3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464,324千元,2022年上半年为382,049千元,同比增长[46,4324 - 382,049 = 82,275千元,增长率为(82,275 / 382,049) * 100% ≈ 21.5%][46][48][49] - 已售货品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1.835亿元增加28.6%至2023年上半年的2.36亿元,珠光颜料产品销量从7963吨增加15.3%至9185吨,云母功能填料及相关产品销量从192吨增加716.1%至1567吨[54] - 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的1.956亿元增加14.8%至2023年上半年的2.245亿元,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8.4%,2022年上半年为51.2% [55]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为170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330万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净额2023年上半年为1000元,2022年上半年为43000元[56] - 销售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850万元增加30.4%至2023年上半年的2420万元;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4560万元增加43.6%至2023年上半年的6540万元[56] - 融资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500万元增加333.0%至2023年上半年的2150万元;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920万元增加到2023年上半年的2050万元[57] - 2023年上半年溢利为947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108亿元减少14.5%,2023年上半年纯利率降至20.4%,2022年上半年为29.0% [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馀分别为人民币21.414亿元和18.827亿元[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借款分别为人民币2.534亿元和2.033亿元,2023年上半年新增借款5590万元,偿还810万元[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可转换债券的负债部分为人民币3.08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42亿元[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30.0%,2022年12月31日为24.1%[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分别为人民币26.38亿元和25.433亿元,2023年6月30日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05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8元[70] 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8.4002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23994亿元[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25.9195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32876亿元[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34.3198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5687亿元[7]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3.393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2381亿元[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4.5459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1163亿元[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86,42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8,119千元[23] - 2023年6月30日A批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公平值约为305,609,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4,217,000元[2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34,76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551千元[3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物业、厂房及设备已签约但尚未拨备金额为398,52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1,876千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总额为人民币1.455亿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已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1.397亿元;2023年6月30日受限存款为人民币24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无[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分别为人民币3.985亿元和4.419亿元[73] 各地区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收益为458,311千元,其他地区为6,013千元,综合总额为464,324千元;2022年同期中国为369,167千元,其他地区为12,882千元,综合总额为382,049千元[14] 各业务线产品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珠光颜料产品收益为421,943千元,云母功能填料及相关产品为42,381千元,合计464,324千元;2022年同期珠光颜料产品为374,078千元,云母功能填料及相关产品为7,971千元,合计382,049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珠光颜料产品收益421,943千元,占比90.9%;2022年上半年为374,078千元,占比97.9%,同比增加47,865千元,增幅12.8%[46][51] - 2023年上半年天然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收益202,860千元,占比43.7%;2022年上半年为198,592千元,占比52.0%,同比增加4,268千元,增幅2.1%,销售产品组合从272种扩至310种[46][51] - 2023年上半年合成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收益183,840千元,占比39.6%;2022年上半年为149,493千元,占比39.1%,同比增加34,347千元,增幅23.0%,销售产品组合从312种扩至332种[46][51] - 2023年上半年玻璃片基珠光颜料产品收益32,628千元,占比7.0%;2022年上半年为23,635千元,占比6.2%,同比增加8,993千元,增幅38.0%,销售产品组合从43种扩至45种[46][51] - 2023年上半年氧化硅基珠光颜料产品收益2,615千元,占比0.6%;2022年上半年为2,358千元,占比0.6%,同比增加257千元,增幅10.9%,销售产品组合从18种扩至20种[46][51] - 2023年上半年云母功能填料收益39,275千元,占比8.4%;2022年上半年为7,971千元,占比2.1%,同比增加31,304千元[46][52] -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材料收益3,106千元,占比0.7%;2022年上半年无此项收益[46][53] 客户销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公司客户销售额380,765千元,占比82.0%;2022年上半年为309,838千元,占比81.1%[48] - 2023年上半年终端用户客户销售额83,559千元,占比18.0%;2022年上半年为72,211千元,占比18.9%[48] 税务相关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中国)期内拨备17,895千元,前期拨备不足947千元,共18,842千元,递延税项1,682千元,所得税开支总计20,524千元;2022年同期即期税项期内拨备16,548千元,前期拨备不足979千元,共17,527千元,递延税项1,623千元,所得税开支总计19,150千元[16] - 香港成立的合资格实体首2百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征税,不符合的集团实体溢利按16.5%税率征税[1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中国其他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无应课税溢利未作拨备[17] - 公司附属公司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鹿寨七色珠光云母材料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享有15%的中国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17] 成本费用相关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6,086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818千元,研发开支24,381千元,已售存货成本236,046千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1)千元,经营租赁开支1,907千元;2022年同期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5,567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998千元,研发开支23,702千元,已售存货成本183,488千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43)千元,经营租赁开支2,685千元[18]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及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无)[19]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及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上半年也无股息[68] 会计准则采纳情况 - 集团自2023年1月1日起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与单一交易产生的资产及负债相关的递延税项”的修订[10] -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国际税收改革-支柱二立法模板”的修订于2023年5月23日发布,集团已采纳,从2023年12月31日起,递延税项会计中的补足税项立即生效[12] 股份及债券相关情况 - 2022年12月30日公司发行本金额为离岸人民币300,000,000元的A批可换股债券,票息3.5%,初步换股价每股7.6港元[24][25] - 本期支付A批可换股债券利息14,308千元,按9.96%实际年利率对负债部分计算得出[26] - 公司全球发售新发行股份总数为3.19742亿股,所得款项净额为9.702亿港元[58]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建设第二期生产厂房分配5.395亿港元(占比55.6%)、建设鹿寨合成云母厂房3.308亿港元(占比34.1%)等,2023年上半年已动用5450万港元[59] - 公司发行A批可换股债券本金金额为3亿元离岸人民币,所得款项净额3亿元离岸人民币,拟用于珠光颜料及合成云母行业的投资机遇[60][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本金总额为离岸人民币3亿元的可换股债券,初始换股价为每股7.6港元[72] 公司收购及出售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40,505,000元,2022年同期为75,262,000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与四名独立第三方订立买卖协议出售附属公司若干股权,代价总额约107,700,000元,交易未完成[32] - 2023年8月22日公司完成收购CQV 42.45%已发行股份,CQV成为非全资附属公司[35] - 2023年收购CQV股份及库存股,总代价859亿韩圜(约人民币4.657亿元或5.316亿港元),成交后公司持有CQV已发行股份的42.45%[75][76] - 2023年1月27日集团订立协议收购CQV若干股份,8月22日完成收购[80] 产品研发及荣誉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提供四大类珠光颜料产品,包括17个系列下560种天然云母基、14个系列下399种合成云母基、4个系列下52种玻璃片基、1个系列下21种氧化硅基[39][4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新推出16种新的天然云母基、37种新的合成云母基、3种新的玻璃鳞片基珠光颜料产品,截至6月30日共提供1032种产品[4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新增专利3项,截至6月30日拥有39项专利、33项注册商标及4项软件著作权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7:06
公司业绩 - 2022年,公司收益达到人民币916.8百万元,同比增加36.9%,净利润达到人民币236.5百万元,同比增加39.9%[6] - 公司于2022年财政年度实现收入为人民币916.8百万元,同比增长36.9%,净利润为人民币223.8百万元,同比增长38.1%[16] - 公司的珠光颜料产品主要分为天然雲母基、合成雲母基、玻璃片基和氧化矽基四大类,用于工业塗料、塑料、纺织品、化妆品和汽车塗料等领域[18] - 本集团2022年财政年度珠光颜料产品销售收入增加27.4%,达到850.7百万人民币[38] - 雲母功能填料销售额增长达到3085.7%,达到64.4百万人民币[39] - 毛利增加36.1%,达到455.3百万人民币,毛利率为49.7%[42] - 销售开支增加64.6%,达到56.7百万人民币[45]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增长25.4%,达到128.0百万人民币[46] - 所得税开支增加至38.0百万人民币,年内溢利为236.5百万人民币[48][49] - 中国彩妆市场规模达到715.95亿元,同比增长9.05%[22] - 中国政府支持新型及创新材料产业发展,将人工合成雲母列为关键性基础性新型及创新材料之一,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材料制造和功能性填料制造板块[19] - 全球汽车珠光颜料市场预计到2025年底将达到45亿元人民币,全球化妆品珠光颜料市场将达到87亿元人民币,董事对该行业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55]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出46种天然雲母基珠光顏料產品、51种合成雲母基珠光顏料產品、13种玻璃鱗片基珠光顏料產品及3种二氧化矽基珠光顏料產品,总计提供976种珠光顏料产品[8] - 公司预期在2023年收购韩国最大的珠光颜料公司暨全球知名品牌CQV,为全球业务扩张计划奠定基础[5] - 公司正在扩大生产能力,建设第二期生产厂房,预计年产能将增加6,000吨[16] - 公司成功研发多款新能源电池材料,耐高温指标达到1,150℃,耐高压擦穿指标达到20KV/mm[16] - 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研发汽车耐候级、化妆品级和功能性珠光颜料产品,以及以合成云母为基材的新能源材料产品[57] - 公司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执行“内源式发展与外延式扩张”战略,加快各项战略计划,参与并购交易,加速业务扩张[59] - 公司已发行300百万元人民币的可转换债券,用于投资珠光材料及合成云母行业的机遇[59] - 公司将通过参与提供增长潜力及提高股东价值的并购活动寻求海外投资机会[59] - 公司将积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活动,推广新产品和其他产品[56] 公司风险与合规 - 珠光顏料產品及合成雲母粉的需求受到整体宏观经济因素和其他生产商生产能力的影响[118] - 存货周转率易受客户整体需求和消费者选择偏好变化的影响[119] - 新冠疫情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有待密切关注[120] - 公司面临外汇风险、信贷风险、流动资金风险和利率风险等各种财务风险[122] - 公司已抵押139.7百万元的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予金融机构作为银行借款的抵押品[78] 公司股权结构 - 柳州七色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一般合伙人为蘇先生,持有10,000股股份[132] - 七色珠光的17名原个人股东持有2,756,000股柳州七色(有限合夥)股份[132] - 胡先生为China Banyan Capital INT Holdings Limited的唯一董事,持有50股股份[134] - 鴻尊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实益擁有人持有301,155,800股环球新材国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占25.27%[136] - 王歡女士配偶權益持有428,071,948股环球新材国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占35.92%[136] - 廣西桂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实益擁有人持有108,000,000股环球新材国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占9.06%[136] - 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受控制法團權益持有179,523,344股环球新材国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占15.06%[136] - GX Land & Sea实益擁有人持有71,523,344股环球新材国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占6.00%[136]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7 20:0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9.168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6.697亿元增加36.9%[2] - 2022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4.553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3.346亿元增加36.1%;2022年及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49.7%及50.0%[2]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238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620亿元增加38.1%;2022年及2021年纯利率分别为25.8%及25.3%[2] - 2022年公司经营业务溢利为人民币2.854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2.025亿元[4]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2.745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911亿元[4] - 2022年公司年内溢利为人民币2.365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1.691亿元[4]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人民币0.22元,2021年均为人民币0.16元[4] - 2022年公司资产总值为人民币31.56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26.044亿元[7] - 2022年公司权益及负债总额为人民币31.569亿元,2021年为人民币26.044亿元[8] - 2022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9.1682亿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6.69727亿元增加36.9%[38][43] - 2022年集团收益为人民币916.8百万元,同比增长36.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23.8百万元,同比增长38.1%[34] - 2022年已售货品成本4.552亿元,较2021年增加38.1%[51] - 2022年毛利4.553亿元,较2021年增加36.1%,毛利率为49.7%[52] - 2022年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金额为1830万元,较2021年增加[53] - 2022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为350万元,2021年为270万元[54] - 2022年销售开支5670万元,较2021年增加64.6%[54] - 2022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1.28亿元,较2021年增长25.4%[55] - 2022年溢利2.365亿元,较2021年增长39.9%,纯利率为25.8%[58]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受限银行结余以及银行和现金结余分别为人民币1,882.7百万元和人民币1,605.5百万元[71]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借款分别为人民币203.3百万元和人民币157.9百万元[7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人民币294.2百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零)[7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24.1%(2021年12月31日为11.2%)[72]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分别为人民币2,543.3百万元和人民币2,342.7百万元[73] - 截至2022年和2021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分别为人民币441.9百万元和人民币635.0百万元[76]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及派付2022年财政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2021年财政年度:每股3.5港仙)[2] - 2022年已付2021年末期股息35,834千元,每股普通股3.5港仙;董事会决定不宣派及派付2022年财政年度末期股息[24] - 公司不宣派及派付2022财政年度末期股息(2021财政年度:每股3.5港仙)[90]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财政年度珠光颜料产品收益850,699千元,云母功能填料及相关产品收益66,121千元,总计916,820千元;2021年对应收益分别为667,707千元、2,020千元、669,727千元[17] - 2022年来自中国客户的收益为896,477千元,其他地区为20,343千元,综合总额916,820千元;2021年对应收益分别为641,657千元、28,070千元、669,727千元[19] - 2022年天然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收益4.12954亿元,占比45.0%;合成云母基收益3.78814亿元,占比41.3%;玻璃片基收益5172万元,占比5.7%;氧化硅基收益721.1万元,占比0.8%[43] - 2022年珠光颜料产品销售收益8.507亿元,较2021年增加1.83亿元或27.4%[48] - 2022年云母功能填料销售额6440万元,较2021年增加6240万元或3085.7%[49] - 2022年新能源材料销售额170万元,2021年无销售[50] 所得税相关情况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37,958千元,其中即期税项34,624千元,递延税项3,334千元;2021年对应开支分别为21,991千元、20,622千元、1,369千元[20] - 2022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提拨备,法国企业税按25%税率计算;2021年对应税率分别为25%、26.5%[21] - 2022年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鹿寨七色珠光云母材料有限公司享有15%的优惠税率[21] 集团年内溢利扣除项目 - 2022年集团年内溢利扣除项目中,核数师审核服务薪酬1,650千元,非审核服务薪酬580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7,359千元等[22] 每股盈利计算相关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中,溢利为223,788千元,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19,270千股,潜在摊薄普通股影响为241千股[25] - 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计算中,溢利为162,026千元,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19,270千股[25] 会计准则生效情况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流动或非流动负债的划分、附带契约的非流动负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售后租回的租赁负债)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15] 贸易应收应付款项情况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19,109千元,2021年为245,202千元;呆账拨备2022年为(10,990)千元,2021年为(7,223)千元[26]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0至90天为22,509千元,2021年为36,695千元;91至180天2022年为573千元,2021年为226千元等[31] 公司股本及股份情况 - 2022年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191,763,586,法定股本为8,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99,319千元[28] - 公司全球发售新股总数为319,742,000股,所得款项净额为97020万港元[59]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中,建设第二期生产厂房分配53950万港元,占比55.6%;建设鹿寨合成云母厂房分配33080万港元,占比34.1%;增加对研发中心投资分配6890万港元,占比7.1%;销售及营销活动等分配3100万港元,占比3.2%[60] - 2022财政年度,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实际动用22910万港元,其中建设第二期生产厂房动用19780万港元,研发中心投资动用2100万港元,销售及营销活动动用1030万港元[60] 可换股债券发行情况 - 集团发行金额为离岸人民币300百万元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用于珠光颜料行业投资机遇[34] - 公司发行本金金额为离岸人民币30000万元的A批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为离岸人民币30000万元[62] - 公司已发行离岸人民币300百万元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用于珠光材料及合成云母行业投资[70] 生产厂房建设及产能情况 - 集团兴建的第二期生产厂房第一阶段已建成并开始试产,预期年产能将增加6,000吨[34] - 集团目前生产厂房总占地面积为99,68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6,445.6平方米,设计年产能为18,740吨珠光颜料产品,12,470吨合成云母[34] - 集团第二期生产厂房估计总占地面积为148,713.7平方米,估计设计年产能为30,000吨珠光颜料产品[34] - 第二期生产厂房第一阶段完成并试产,预计每年增加6000吨产能[40] - 第二期生产厂房第一阶段已建成并试产,预计每年增加6000吨产能[69] - 生产厂房估计占地面积42,467.2平方米,设计年产能30,000吨合成云母片[70] - 鹿寨合成云母厂房因土地上建筑物未如期搬迁,2022年未使用款项,搬迁安排已完成,施工已恢复[61] 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期 - 2022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达人民币715.95亿元,同比增长9.05%,预计2028年将达人民币1113亿元,2023 - 2028年年均增长率为7.5%[37] - 到2025年底,全球汽车珠光颜料市场将达45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47.1%;全球化妆品珠光颜料市场将达87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32.8%[65] 产品研发及专利商标情况 - 珠光颜料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36] - 2022年公司成功申请三项新专利,提交六项专利申请,注册20个新商标,截至2022年底共拥有36项专利、33个注册商标及4个软件著作权[39] - 2022年公司推出46种新天然云母基、51种新合成云母基、13种新玻璃鳞片基及3种新二氧化硅基珠光颜料产品,截至2022年底共提供976种产品[39] - 公司研发的新能源电池隔热阻燃材料耐高温指标达1150℃,耐高压击穿指标达20KV/mm[39] - 公司研发部门重点研发汽车耐候级、化妆品级以及功能性珠光颜料产品,以合成云母为基材的新能源材料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67] 公司营销及合作计划 - 公司将拓展线下及线上结合的营销活动,在上海建立营销中心,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营销和品牌推广[66] - 公司与浙江大学将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68] 收购事项 - 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完成对CQV的收购[40] - 2023年1月27日,公司签订协议拟收购2,255,189股CQV股份、873,163股CQV股份及1,175,576股CQV库存股[82] - 收购事项总代价为859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4.657亿元或5.316亿港元),现金支付250亿韩元(相当于人民币1.355亿元或1.548亿港元),另以每股8.0港元发行47,106,546股新股份[83] - 收购成交后公司将持有CQV 42.45%已发行股份,成为单一最大股东,CQV财务业绩及状况将合并到集团账目[83]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苏尔田先生同时担任两个角色,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利于业务发展,将适时检讨分开角色[85] - 2022财政年度董事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6] - 审核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2022财政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8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合规顾问安信或其相关人士在集团无权益[88] 公司会议及报告相关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27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6月21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91] - 集团2022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据获核数师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同意[92] - 公司2022财政年度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发布[93] 公司雇员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有581名雇员,在香港有5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501名和2名)[78]
环球新材国际(0661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3 16:41
公司市场地位 - 按2021年收益计,公司为中国市场最大、全球第四大珠光颜料生产商,市场份额分别为11.01%和3.09%[5] - 按2021年收益计,公司是中国市场最大、全球第四大珠光颜料生产商,中国市场份额为11.0%,全球市场份额为3.09%[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3.82亿元,同比增加24.4%,净利润达1.108亿元,同比增加12.8%[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3.82亿元,同比增加24.4%,净利润达1.108亿元,同比增加12.8%[8] - 2022年上半年珠光颜料产品收益37.41亿元,占比97.9%;合成云母粉收益0.8亿元,占比2.1%;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0.61亿元、99.7%和0.09亿元、0.3%[16] - 2022年上半年贸易公司客户销售收益30.98亿元,占比81.1%;终端用户客户销售收益7.22亿元,占比18.9%;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5.45亿元、82.8%和5.26亿元、17.2%[19]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售收益36.92亿元,占比96.6%;亚洲、欧洲、非洲市场分别为0.28亿元、0.4亿元、0.61亿元,占比分别为0.7%、1.1%、1.6%;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9.54亿元、96.2%,0.51亿元、1.7%,0.35亿元、1.1%,0.29亿元、0.9%,南美洲市场2021年有0.02亿元收益,占比0.1%,2022年无收益[20] - 毛利从2021年上半年的1.619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956亿元,增加20.8%,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1.2%,2021年上半年为52.7%[25]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亏损为330万元,2021年上半年为440万元,减少因政府补助减少110万元[26] - 2022年上半年减值亏损拨回4.3万元,2021年上半年为340万元,销售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125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850万元,增加48.5%[27]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409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4560万元,增加11.4%,2022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2370万元,2021年上半年为1800万元[28] - 融资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的610万元减至2022年上半年的500万元,减少18.3%,因偿还借款致利息减少[29]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122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1920万元,2022年上半年溢利为1.108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9820万元增长12.8%,2022年上半年纯利率降至29.0%,2021年上半年为32.0%[3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受限制银行结余以及银行及现金结余分别为16.442亿元及16.055亿元,借款分别为16030万元及15790万元[3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11.7%(2021年12月31日:11.2%),资产净值分别为24.534亿元及23.427亿元[36][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账面价值总额为9860万元的物业等已抵押(2021年12月31日为1.12亿元)[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分别为人民币5.653亿元及人民币6.35亿元[42]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382,049千元,2021年为307,027千元[59]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95,615千元,2021年为161,934千元[59]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溢利为134,888千元,2021年为116,416千元[59]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10,777千元,2021年为98,181千元[59]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09元,2021年为0.11元[59]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697,502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8,807千元[62]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2,042,680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965,566千元[62] - 2022年6月30日权益总值为2,453,430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342,653千元[63]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7,282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6,673千元[63]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279,470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55,047千元[63]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8,479千元,2021年为86,432千元[66]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844)千元,2021年为(82,149)千元[66]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092千元,2021年为(10,980)千元[66]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78,727千元,2021年为(6,697)千元[66] - 2022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收益为369,167千元,2021年为295,441千元;其他地区收益为12,882千元,2021年为11,586千元[71] - 2022年上半年珠光颜料产品收益为374,078千元,2021年为306,115千元;合成云母粉收益为7,971千元,2021年为912千元[72]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9,150千元,2021年为12,162千元[73] - 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提拨备,法国企业税按33.33%税率计算[74] - 2022年上半年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享有中国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税率[74]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及派付2022年上半年任何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7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6,289千元,2021年同期为94,115千元[78] - 用于计算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191,763,586股,2021年同期为872,021,586股[78] - 2022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75,262,000元,2021年同期为83,425,000元[79]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245,437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37,979千元[80]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68,479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37,563千元[81] - 2022年6月30日已签约但尚未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65,303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5,046千元[85] 业务线产品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推出23种天然云母基、22种合成云母基及7种玻璃片基珠光颜料产品,产品总数达915种[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提供四大类共915种珠光颜料产品[11][12]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推出23种天然云母基、22种合成云母基及7种玻璃片基珠光颜料产品[12] - 珠光颜料产品销售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30.61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37.41亿元,增加6.8亿元或22.2%[22] - 天然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销售额增加2.88亿元,或17.0%,销售产品组合从164种扩至272种[22] - 合成云母基珠光颜料产品销售额增加3.63亿元,或32.1%,销售产品组合从187种扩至312种[22] - 玻璃片基珠光颜料产品销售额增加0.17亿元,或7.7%,销售产品组合从30种扩至43种[22] - 氧化矽基珠光颜料产品销售额增加0.11亿元,或91.9%[22] - 合成云母粉销售额从2021年上半年0.09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0.8亿元[23] 产能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第二期生产厂房第一阶段施工基本完成,预计三季度开始商业生产,增加6000吨产能[6] - 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第二期生产厂房第一阶段商业生产,增加6000吨产能[13] - 公司目前生产厂房总占地面积99,68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445.6平方米,珠光颜料产品设计年产能18,740吨,合成云母粉设计年产能12,470吨[8] - 计划建设的生产厂房估计总占地面积148,713.7平方米,珠光颜料产品估计设计年产能30,000吨[8] - 第二期生产厂房的第一阶段预计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商业运营,预计增加产能6000吨[50][51] - 计划建造的鹿寨合成云母厂房估计占地面积为42467.2平方米,估计设计年产量为30000吨[52] 专利与知识产权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成功获得2项专利,提交3项发明专利申请[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35项专利技术、4项软件著作权及27项注册商标[12] 市场规模与前景 - 珠光材料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公司当前珠光颜料所占份额仅11%[9] - 2021年全球珠光材料市场规模达216亿元,预计2022 - 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4%,2025年将达376亿元,其中合成云母基材珠光材料市场规模将达71亿元[10] - 到2025年底,全球汽车珠光颜料市场将达到人民币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7.1%;全球化妆品珠光颜料市场将达到人民币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2.8%[48] 政策相关 - 珠光材料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3%[9] 公司股份发行与款项分配 - 公司全球发售新发行股份3.19742亿股,所得款项净额为9.702亿港元,建设第二期生产厂房拟分配5.395亿港元,占比55.6%;建设鹿寨合成云母厂房拟分配3.308亿港元,占比34.1%等[32][33] - 2021年公司因资本化发行、全球发售及超额配股权发行股份后,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191,763,586股,法定股本8,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99,319千元[82] - 2021年全球发售290,674,000股,所得款项总额约750,526,000元,扣除上市开支后24,161,000元计入股本[83] - 2021年超额配股权发行29,068,000股,所得款项总额约75,729,000元,扣除上市开支后2,414,000元计入股本[83] 公司股权结构 - 苏先生通过不同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股份,分别为298,546,800股(25.05%)、44,958,828股(3.78%)、27,041,172股(2.27%)、1,368,000股(0.11%)、27,307,200股(2.29%)、26,988,948股(2.26%)[88] - 郑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股份298,546,8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25.05%[88] - 金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股份,分别为27,307,200股(2.29%)、26,988,948股(2.26%)[88] - 胡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股份19,285,2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1.62%[88] - 鸿尊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298,546,8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25.05%[93] - 广西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108,000,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9.06%[93] - 广西正润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股份108,000,000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9.06%[93] - 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股份184,762,344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15.50%[93] - GX Land & Sea Connectivity Holding Lt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76,726,344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6.44%[93] - 多家公司(广西陆海新通道股权投资管理中心等)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股份76,726,344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6.44%[93] 公司相关公司股权结构 - Guangxi Land & Sea Connectivity Fund (Limited Partnership)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