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美疫苗(06660)
icon
搜索文档
疫苗股巨幅拉升!艾美疫苗大涨13.5% 有望迎来跨越式增长和价值重估
智通财经· 2025-07-24 19:29
市场人士分析,在医药板块的整体上涨中,疫苗板块表现尤为突出,主要得益于多重利好因素:世界卫 生组织针对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预警信号,直接刺激了疫苗板块的市场情绪。疫苗板块此前经 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市场筹码结构相对健康。疫苗板块是上一轮医药行情中最早按照创新药逻辑进行 估值的板块之一,许多公司的管线价值尚未充分体现在估值中,存在修复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艾美疫苗已成功商业化8款疫苗,包括市场领先的狂犬病疫苗和乙肝疫苗,销售网 络覆盖全国并已拓展至海外。更重要的是,公司拥有涵盖21款在研疫苗的丰富管线,覆盖五大技术平 台,其中三大单品:PCV13、迭代无血清狂犬、PPSV23已进入上市冲刺阶段,未来1-2年将陆续上市, 驱动公司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和价值重估。 中信建投(601066)证券表示,看好具有严格质量体系、具有规模成本优势、获得临床认可和广泛使用 的产品在集采中维持甚至扩大市场份额。 另外,近期不断迎来重磅利好刺激的创新药板块成为了全市场最被关注的焦点,多只个股开启短期翻倍 式飙涨,持续引爆全市场的热情。 7月24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发布会表示,药品集采"反内卷",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受 ...
艾美疫苗(06660):中美双报迭代mRNA带状疱疹疫苗均获批开展临床,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显著高于国际标杆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06:23
公司研发进展 - mRNA带状疱疹疫苗同时获得美国FDA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准,验证了公司mRNA技术平台的实力 [1] - 临床前试验数据显示,该疫苗在特异性T细胞免疫、IgG抗体滴度和FAMA滴度上显著优于国际市售重组亚单位对照疫苗 [1] - 公司是中国最早开发mRNA疫苗的企业之一,拥有自主专利和成熟的研发体系,已打通全产业化流程 [3] 行业市场前景 - 目前全球尚无mRNA带状疱疹疫苗上市,中国目标人群接种率不足1%,市场提升空间巨大 [3] - 2024年GSK带状疱疹疫苗全球销售额达43.1亿美元,预计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200亿元人民币,全球达239亿美元 [3] - 带状疱疹发病率在亚太地区为3‰~10‰人/年,且每年递增2.5%~5.0%,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2] 产品竞争优势 - 该疫苗在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上具有优势,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3] - 公司计划持续聚焦mRNA平台技术,快速推进新产品研发,重点关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3] 疾病背景 -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成人感染率超过90%,复发率1%~10% [2] - 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主要抑制病毒再启动 [2]
艾美疫苗(0666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20: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2.8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8.2%[28]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285.0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97.5百万元,上升8.2%[72] - 2024年销售成本为331.5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45.0百万元,上升15.7%[74] - 2024年毛利为953.5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52.5百万元,上升5.8%;毛利率为74.2%,较2023年下降1.7%[7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2.8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18.8百万元,下降36.4%[76] - 2024年研发支出为363.1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273.3百万元,下降42.9%[78]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542.7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48.7百万元,上升9.9%[79] - 2024年行政开支为282.7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28.4百万元,上升11.2%[81] - 2024年转回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6.2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10.4百万元,下降249.7%[82] - 2024年亏损额为278.4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1671.8百万元,亏损下降85.7%[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一类疫苗销售收入为1.40189亿元,二类疫苗销售收入为11.21257亿元,研发服务收入为0.23585亿元[29] - 公司聚焦迭代狂犬疫苗、肺炎疫苗、mRNA疫苗系列研发,形成规模化迭代大单品疫苗矩阵[10][11] - 全球首研的无血清狂犬疫苗已获生产批件,进入上市冲刺阶段[11] - 23价多糖肺炎疫苗进入III临床收尾阶段,13价结合肺炎疫苗获生产批件并进入上市冲刺阶段[11] - mRNA RSV疫苗获中美双报批准开展临床,mRNA带状疱疹疫苗获美国临床试验批准[11] - 公司持续研发21款大单品重磅疫苗,覆盖全球TOP10的大单品重磅疫苗[15] - 公司有8款已商业化产品、21款在研疫苗产品,其中13价肺炎结合疫苗及无血清迭代狂犬病疫苗已完成III期临床,处于申报上市阶段[23] - 公司截至目前取得20个临床批件,开展21项临床试验,13价肺炎结合疫苗、无血清迭代狂犬病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生产车间已建成[24] - 2024年13价肺炎结合疫苗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并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无血清迭代狂犬病疫苗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24] - 23价肺炎多糖疫苗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现场工作,计划提交上市注册预申请[25] - 公司4款产品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批准,2款提交临床试验申请,2款提交临床试验预申请[27] - 2024年公司推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四价流脑疫苗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在巴基斯坦、埃及等国中标[27] - 公司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系列产品在中检院的批签质量审核中保持100%通过率[34] - 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自2007年商业化以来,17年在中检院批签质量审核中保持100%通过率[35] - 公司已开发两种规格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产品,分别为每剂10μg/0.5ml和20μg/0.5ml[34] - 公司开发两种差异化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产品,分别为1至15岁每剂320Eu/0.5ml及15岁以上每剂640Eu/1.0ml[36] - 公司于2020年3月推出MPSV4,其效期长达三年,为唯一一家不添加抗生素或防腐剂仍稳定的产品[37] - 公司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专利工艺有效期至2032年5月[31] - 2021年5 - 9月公司停止甲型肝炎疫苗生产,9月恢复疫苗原液生产,2022年6月恢复预灌封剂型疫苗制剂生产,下半年通过GMP合规检查[36] - 公司四价结合流脑疫苗(MCV4)产品正处于II期临床阶段[37] - 公司计划将乙肝疫苗接种由新生儿全面转向全人群接种推广[33] - 公司13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截至2024年底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注册申请,已完成工艺验证生产,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良好,全资子公司已取得相应药品生产许可证[38,39,40] - 公司23价肺炎多糖疫苗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现场工作,处于III期临床血清检测中[39] - 公司20价肺炎结合疫苗已提交临床试验预申请,24价肺炎结合疫苗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计划2026年提交CTA[38,39] - 公司四价结合流脑疫苗(MCV4)II期临床试验进行中,六价B族链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计划2026年提交CTA[38] - 公司mRNA带状疱疹疫苗已获美国临床批件、提交中国临床试验申请,mRNA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已获中美临床批件[38] - 公司mRNA技术平台经上万例受试者临床试验数据验证,在此平台开发的mRNA迭代狂犬病疫苗相比传统疫苗优势显著[45][47] - 公司四价结合流脑疫苗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基础阶段接种,可预防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疾病,适用于3月龄至十五岁人群[49] - 手足口病每年有一百多万人感染并有死亡病例,公司正在开发全球首个EV71 - CA16二价手足口病在研疫苗并率先获临床批件[50]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产品销售覆盖中国全部31个省市、自治区,触达超2000个区县疾控中心[23] - 2024年公司推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和四价流脑疫苗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在巴基斯坦、埃及等国中标[27] - 公司成立国际业务部,在海外上市许可、产品研发、生产等方面做好准备,已有多个明确海外市场,2024年狂犬疫苗、MPSV4疫苗出口“一带一路”国家[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认为聚焦迭代疫苗系列研发是未来增长引擎,是开辟的“第二曲线”[16] - 2025年公司将推进13价肺炎结合疫苗等重磅产品商业化落地,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以自主mRNA技术平台突破研发壁垒[7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股份代号为06660[1][9]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7] - 公司法律顾为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7] - 公司拥有五種人用疫苗技術平台、四家全資控股持證疫苗生產企業、三家疫苗研究院,共七支研發團隊[23] - 中国若要完成“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目标,需发病率减少90%,死亡率减少65%[33] - 行业顾问预计2030年中国6岁以上13价肺炎结合疫苗市场规模有望超200亿元,中国获批年龄组渗透率预估为25.9%,美国相应年龄组渗透率超80%[40] - 全球13价肺炎结合疫苗缺口高达1.8亿剂,目前全球仅三家企业获批供应[41] - 公司拥有五种经过验证的人用疫苗平台技术,有能力开发稳定且适合规模化生产的疫苗产品[51] - 公司内部研发团队由三家疫苗研究机构和四家疫苗生产子公司的研发团队组成,各团队有不同研究重点[52] - 公司所有疫苗产品由四个持證工厂自主生产,截至2024年12月31日通过所有GMP检查[53] - 艾美荣誉持證工厂建筑面积25,318平方米,生产能力2500万剂,负责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53] - 艾美诚信持證工厂建筑面积11,877平方米,生产能力4500万剂,负责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53] - 艾美行动持證工厂建筑面积18,711平方米,生产能力530万剂,负责甲型肝炎灭活疫苗[53] - 艾美坚持持證工厂建筑面积72,313平方米,生产能力1600万剂,负责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Vero细胞)等[53] - 中国疫苗市场(不含新冠疫苗)2022 - 2023年规模从850.7亿元增长至1017.7亿元,同比增长19.6%[56] - 2023年mRNA疫苗获FDA创纪录的9项审评认定,用于治疗8种疾病,2022年仅获2项审查资格[59] - 自2018年FDA首次授予mRNA疫苗审评认定资格以来,已有25支疫苗获该资格[59] - 2022年全部PCV13疫苗占肺炎疫苗批签发量的72.6%,销售额占比88.3%[61] - 2022年中国肺炎疫苗市场增长至107.5亿元,预计以22.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2025年将达240亿元[61] - 中国狂犬病疫苗批签发数量从2019年的5880万支增长至2021年的7850万支,增幅达33.6%,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20亿元,无血清狂犬疫苗和mRNA狂犬疫苗预计2030年在中国狂犬疫苗市场占比分别约为35.0%和21.2%[62] - 预计到2030年,中国RSV疫苗市场将超154亿元[63] - 2030年全球带状疱疹疫苗市场有望达239亿美元,中国预计将达近200亿元,目前中国带状疱疹疫苗在目标人群中接种率仅为0.1%左右[64] - 中国疫苗行业总市场规模在2015 - 2022年间增长6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9.4%,预计到2030年以12.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约2203亿元[65] - 公司在研的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四价结合流脑疫苗属高优先认证疫苗产品,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属国际市场紧缺品种[68] - 公司已上市的甲肝、乙肝和狂犬疫苗为世界卫生组织中优先认证产品,推出疫苗全程温度监测系列产品[69] - 公司迭代肺炎系列、迭代狂犬系列疫苗的GMP车间已分期建设完成,满足国际标准,相关产品III期临床样品等在车间生产[69] - 周延拥有约10年生物制药行业经验,2012 - 2021年西藏天下控股集团对多家公司投资超6.3亿人民币[106] - 原研药港生物制药(沈阳)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15亿人民币[106] - 周欣2024年2月29日起任董事会执行副主席,8月29日调任执行董事并任执行总裁[109] - 贾绍君2025年4月17日担任总裁,此前担任执行总裁和首席运营官[110] - 关文2024年2月29日 - 2025年4月17日担任董事会副主席[112] - 周杰2024年8月29日再度调任执行董事,8月起任公司执行总裁[114] - 赵继臣2020年6月起任公司董事,2021年6月9日调任非执行董事[116] - Pei教授自1998年7月至2022年5月担任W.P.凯瑞的会计学终身教授[118] - 赵继臣2006年7月获中国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5年获W.P.凯瑞工商管理(全球金融管理)博士学位[117] - 周延2014年12月获中国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5年5月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W.P.凯里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学位,2022年1月获中国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07] - Pei教授自2018年4月起担任浙江高速审计委员会主席[119] - 郭晓光先生于2021年2月1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20] - 文洁女士于2021年5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5年11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23][124] - 宋廷锋先生自2021年2月起担任监事会主席,2005年获高级会计师职称[125][126] - 马伦先生自2015年12月起担任公司监事,拥有逾25年财务相关经验[127] - 宋嘉帅先生于2020年6月起担任公司职工监事,2018年9月19日加入公司任职专员[129][130] - 牛立新女士自2015年10月加入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2006年12月获高级会计师认定,2009年6月获中国注册会计师认定[135][137] - 刘灵女士自2015年11月起担任董事会秘书,自2022年3月起担任首席投资官,2018年5月获W.P.凯瑞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37][138] - 公司H股于2022年10月6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配發及發行9,714,000股H股,每股16.16港元;10月28日部分行使超額配股權,涉及1,348,600股H股,公司收取上市所得款項淨額約9161万港元[1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中內資股718,888,888股,佔已發行股本總額約59.36%;H股492,173,711股,佔已發行股本總額約40.64%,合計1,211,062,599股[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少于公司收入总额的30%[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对五大供货商的采购额少于公司采购总额的30%[15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的末期股息[1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分派储备(2023年12月31日:无)[160] - 张凡自2021年3月起担任公司首席研究官,周文娟自2022年3月起担任公司首席公共事务官,孟丽自2022年4月起担任公司首席质量官[139][140][143] - 公司主要于中国从事人用疫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146] - 公司深知采纳环境政策的重要性,报告期内已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守适用的中国环境法律法规[148] - 公司不知悉股东因持有公司证券而享有任何税项宽减或豁免[155] - 2020年1月1日公司与周延先生订立物业租赁协议,租赁面积约1979平方米,首年年租954万元,第二及第三年每平方米增加0.5元,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1
艾美疫苗:修“创新术” 育“良心苗”
上海证券报· 2025-04-01 02:38
文章核心观点 - 艾美疫苗深耕疫苗赛道14年创新成果渐显,聚焦迭代疫苗系列研发开辟“第二曲线”,通过创新导向增长争取长期企业生命线 [1] 精耕“大单品” - 艾美疫苗成立于2011年,2022年10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按2021年批签发量(不含新冠疫苗)计是中国第二大疫苗公司,市场份额7.4%,冻干人用狂犬疫苗是王牌产品,批签发质量审核通过率100% [1] - 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预防是长期需求,公司自主研发的迭代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突破传统工艺瓶颈,免疫后抗体水平高,可采用简易四针法及2 - 1 - 1四针法接种,患者依从度更高 [1][2] - 狂犬病疫苗赛道竞争激烈,公司狂犬病疫苗迭代升级战略加速落地,迭代无血清狂犬疫苗进入上市倒计时,Ⅲ期临床结果良好,有望填补全球无血清狂犬疫苗市场空白 [2][3] 专注mRNA疫苗 - mRNA疫苗因较高保护有效性受国内外疫苗公司争相布局,艾美疫苗是中国最早开发mRNA疫苗产品的企业之一,多款产品获批临床试验,是国内提交临床试验申请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 [3][4] - 公司自2021年起布局mRNA技术,是国内第一批取得mRNA技术自主专利的疫苗企业,以mRNA疫苗技术平台支撑研发,打通全生命周期流程,可加速产品产业化和商业化 [4] - 公司积极拥抱AI,利用AI进行疫苗抗原结构、mRNA序列设计等工作,计划用DeepSeek优化mRNA疫苗序列设计和稳定性 [4]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推进疫苗产品管线开发、持续技术创新,推动疫苗产品深度技术迭代升级,提供优质安全疫苗产品,推动可持续发展 [5]
艾美疫苗(06660)2024年实现收入约12.85亿元 同比增长8.2% 创新管线全面突破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21:3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业绩收入增长、净亏损收窄,研发支出下降,在研和在售产品有亮点,产能建设为产品出海做准备 [1][2][3] 业绩情况 - 2024年收入约12.85亿元,同比增长8.2%,毛利约9.535亿元,同比增长5.8%,净亏损约2.78亿元,同比收窄85.7%,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流入近1亿元 [1] - 主营业务收入12.85亿元,同比上升8.2%,因乙肝、甲肝及四价流脑疫苗销售收入增长 [1] - 研发支出3.63亿元,同比下降42.9%,因海外临床试验研发支出减少及部分疫苗完成III期临床试验 [1] 市场拓展 - 有多个明确海外市场,在东南亚、非洲、南美、中东等地区开展已上市产品注册工作 [1] - 2024年狂犬疫苗、MPSV4疫苗出口埃及、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 [1] 在研产品 - 紧跟国际市场需求布局产品管线,13价肺炎结合疫苗和四价结合流脑疫苗属高优先认证疫苗产品 [2] -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属国际市场紧缺品种,正推动国内外上市注册与销售及世卫组织预认证 [2] 在售产品 - 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和狂犬疫苗为世卫组织中优先认证产品,受国际市场青睐 [2] - 推出疫苗全程温度监测系列产品,覆盖多种疫苗,适应差异化客户需求,升级疫苗质量管理水平 [2] 产能建设 - 迭代肺炎系列疫苗、迭代狂犬系列疫苗的GMP车间分期建设完成,满足国际标准 [3]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23价肺炎多糖疫苗、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的III期临床样品、工艺验证样品在上述车间生产,为产品出海做准备 [3]
艾美疫苗(0666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5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2.85031亿元,较2023年的11.87468亿元增长8.2%[4] - 2024年公司毛利为9.53508亿元,较2023年的9.01016亿元增长5.8%[4]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77234亿元,较2023年的13.01005亿元减少78.7%[4] - 2024年销售成本为3.31523亿元,2023年为2.86452亿元[5] - 2024年研发支出为3.63126亿元,较2023年的6.36401亿元大幅减少[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9.26924亿元,2023年为47.79059亿元[8]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23.87397亿元,2023年为24.82936亿元[8]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30.90268亿元,2023年为26.01899亿元[8]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和摊薄均为0.23元,2023年均为1.07元[7] - 2024年年内亏损为2.78469亿元,较2023年的19.50241亿元大幅减少[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人民币702,871,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18,963,000元[9][1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224,053,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4,660,096,000元[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银行借贷为人民币424,993,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556,944,000元[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租赁负债为人民币8,535,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2,425,000元[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递延税项负债为人民币25,002,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41,163,000元[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递延政府补助为人民币154,415,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59,987,000元[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612,945,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770,519,000元[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人民币3,611,108,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3,889,577,000元[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12.85031亿人民币,2023年为11.87468亿人民币[38] - 2024年中国内地收入为12.78217亿人民币,其他国家/地区为68.14万人民币;2023年中国内地收入为11.87468亿人民币,其他国家/地区为0 [38] - 2024年向单一客户销售收益不超集团总收益10%,2023年为零[39] - 2024年客户合同收益为12.85031亿人民币,2023年为11.87468亿人民币[40] - 2024年于某时间点转让的货品或服务收益为12.85031亿人民币,2023年为11.87468亿人民币[41] - 2024年报告期初计入合同负债的疫苗销售收益确认为2299.4万人民币,2023年为1580.3万人民币[41]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合计32,847千元,2023年为51,658千元[43] - 2024年融资成本合计60,796千元,2023年为43,832千元[44] - 2024年所售存货成本331,523千元,2023年为286,452千元[45]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356,919千元,2023年为362,361千元[45]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 - 12,249千元,2023年为 - 320,404千元[48] - 2024年税前亏损为 - 290,718千元,2023年为 - 2,270,645千元[50] - 2024年按法定税率计算的税项为72,680千元,2023年为 - 567,661千元[50] - 2024年按实际税率计算的所得税抵免为 - 12,249千元,2023年为 - 320,404千元[50]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77,234千元,2023年为1,301,005千元[53]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和2023年均为1,211,062,599股[52][5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1,173,906千元,2023年为1,062,137千元;票据应收款2024年为1,000千元,2023年为343千元[54] - 2024年贸易及票据应收款减值51,153千元,2023年为57,411千元[54] - 2024年贸易及票据应收款合计1,123,753千元,2023年为1,005,069千元[5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1年内账龄金额为892,494千元,2023年为825,890千元[58] - 2024年贸易及票据应收款减值损失拨备净额为 - 6,258千元,2023年为4,177千元[58] - 2024年按个体基准拨备预期信贷亏损率为100.00%,总账面价值3,430千元[59] - 2024年贸易应付款合计50,894千元,2023年为60,358千元[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2.8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8.2%[67] - 2024年一类疫苗销售收入为1.40189亿元,2023年为7279.6万元;二类疫苗销售收入为11.21257亿元,2023年为11.14672亿元;研发服务收入为2358.5万元,2023年为0 [68]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2.85亿元,较2023年增加9750万元,上升8.2%[11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3.315亿元,较2023年增加4500万元,上升15.7%[114] - 2024年毛利为9.535亿元,较2023年增加5250万元,上升5.8%[115] - 2024年毛利率为74.2%,较2023年下降1.7%[116]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280万元,较2023年减少1880万元,下降36.4%[117] - 2024年研发支出为3.631亿元,较2023年减少2.733亿元,下降42.9%[119]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5.427亿元,较2023年增加4870万元,上升9.9%[120] - 2024年行政开支为2.827亿元,较2023年增加2840万元,上升11.2%[121] - 2024年转回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620万元,较2023年减少1040万元,下降249.7%[122] - 2024年融资成本为6080万元,较2023年增加1700万元,上升38.7%[124] - 2024年度所得税抵免为1220万元,较2023年的3.204亿元减少3.082亿元,下降96.2%[125] - 2024年度亏损额为2.784亿元,较2023年的19.502亿元减少16.718亿元,亏损下降85.7%[126]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定期存款合计5.949亿元,较2023年末的7.364亿元减少1.415亿元,减幅约19.2%[127] - 2024年末流动负债约30.903亿元,流动资产约23.874亿元,净流动负债7.02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839亿元[128] - 2024年末存货余额为4.626亿元,较2023年末的5.099亿元减少4730万元,下降9.3%[129] - 202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1.238亿元,较2023年末的10.051亿元增加1.187亿元,上升11.8%[130] - 2024年度资本开支为2.383亿元,较2023年度的3.016亿元减少6330万元,下降21.0%[131] - 2024年末金融负债总额为18.413亿元,较2023年末的17.956亿元增加4570万元,上升2.5%[132] - 2024年末资本负债比率为51.0%,较2023年末的46.2%增加4.8%[132] - 截至2024年末,集团部分银行贷款以账面价值约2.497亿元建筑物和7110万元租赁土地抵押[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1535名雇员,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624名有所减少[141] - 2024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董事酬金)为人民币35690万元,2023年度为人民币36240万元[141] 公司上市及股权相关信息 - 公司于2022年10月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2] - 公司H股于2022年10月6日在联交所主板首次公开发售及上市[155] - 招股章程日期为2022年9月23日[156] - 公司拥有艾美创新者95%的股权[151] - 公司拥有艾美丽凡达50.1546%的股权[151] - 公司拥有艾美坚持96.45%的股权[152] - 公司拥有艾美荣誉20%的股权[152] - 内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153] - H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154] - 股份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156] - 非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59] 公司子公司相关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多间子公司,如艾美荣誉宁波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直接持股20%、间接持股80%等[13] - 综合财务报表涵盖公司及其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16] 公司后续融资及股份配售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后,公司续借银行借款1.4亿元,获新银行借款7400万元,获批日未动用银行融资1700万元[17] - 2024年12月31日后,公司完成定向股份配售,所得款项总额7163.8万元[17] - 2025年2月28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5.01港元配售1550万股股份,配售所得款项总额为7765.5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7163.8万元),配售事项于2025年3月6日完成[149] 会计准则相关信息 - 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等多项修订[20][21] - 公司重新评估2023年及2024年1月1日的负债条款,负债分类不变,修订无影响[23] - 因无供应商融资安排,《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等修订对财务报表无影响[23] - 公司未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多项准则,拟生效时应用[24]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因集团无相关售后租回交易[25]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集团正分析其影响[28] - 公司无资格选择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该准则对公司子公司无重大影响[29]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修订预期不会对集团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30]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引入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新要求[28]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允许符合资格实体选择应用减少披露规定[29]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修订厘清金融资产或负债终止确认日期[30] - 2020年修订澄清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的规定[25] - 2022年修订进一步明确贷款安排引起的负债契约对负债分类的影响[25]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33号及34号作出修订[28]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等多项准则修订预期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2][33][34][35] 公司业务线相关信息 - 公司仅一个经营分部,即疫苗销售及研发服务[36] - 疫苗销售履约责任于客户验收产品后达成,款项一般在交货起180天内付清[41] - 公司拥有5种人用疫苗技术平台、4家全资控股持证人用疫苗生产企业和3家疫苗研究院,销售覆盖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触达超2000
艾美疫苗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2-23 22:04
文章核心观点 2月23日晚艾美疫苗发布自愿公告,全面部署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动其在全业务场景应用,实现疫苗全生命周期“降本、提质、增效”,同时其mRNA带状疱疹疫苗免疫指标显著高于国际市售重组亚单位疫苗产品且已在美国申报临床 [1] 将AI技术渗透至全产业链 - 公司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将AI技术深度渗透至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全产业链 [2] - 构建智能化疫苗研发体系,借助DeepSeek大模型获得更优质候选疫苗,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实现抗原靶点智能筛选与保守区域动态分析 [2] - 利用DeepSeek结合生成式模型与深度学习技术优化mRNA疫苗序列设计和稳定性,探索优化工艺参数提升抗原产量和质量 [2] - 全面部署DeepSeek - R1版本与临床试验管理等系统对接,驱动疫苗临床试验全链路智能化,缩短周期,提升数据准确性与合规性 [3] - 全面部署DeepSeek - R1版本与生产和质量管理相关系统对接,实现对数据深度学习,优化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确保疫苗合规性 [3] - 全面部署DeepSeek - R1版本与CRM系统对接,提升数据分析效率与挖掘数据价值,为公司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提供支持 [4] - 公司在管理、人才培训、财务管理等方面全面接入DeepSeek - R1版本,构建企业级知识库,提升管理水平 [4] 全球化战略取得新进展 - 公司mRNA带状疱疹疫苗已向美国FDA申报临床,标志全球化战略取得新进展 [5] - 临床前动物试验显示,公司mRNA带状疱疹疫苗免疫指标显著高于国际市售重组亚单位对照疫苗 [5] - 国际上尚无mRNA带状疱疹疫苗获批上市,带状疱疹疫苗在目标人群中接种率仅0.1%左右,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5] - 2024年度GSK的带状疱疹疫苗全球销售额约43.1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该疫苗在中国市场规模达约200亿元,全球达约239亿美元 [5] - 该产品获批上市后将给公司带来可观业绩增长,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5] 公司优势与发展预期 - 公司是中国最早开发mRNA疫苗产品企业之一,有成熟mRNA疫苗研发体系,打通全生命周期流程,完成临床后可迅速产业化 [6] - 公司构建起多元化产品矩阵,拥有五大创新疫苗技术平台、四大生产基地,实现八款疫苗产品商业化 [6] - 公司有覆盖中国31个省份的营销网络,向多国出口展现国际拓展潜力,研发管线涵盖22个疫苗候选产品 [6] - 复星财富控股预计公司核心产品2025年进入稳定增长期,新一代创新产品未来2 - 3年集中上市将驱动公司跨越式发展和价值重估 [6]
港股通标的中 艾美疫苗以12.18%的涨幅领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1-23 10:05
文章核心观点 港股通标的中多只股票涨幅突出 [1][2][3] 分组1 - 艾美疫苗涨幅12.18%领涨港股通标的 [1] - 长飞光纤光缆和上海电气分别上涨9.86%和9.23% [2] - 乐普生物 - B涨幅达7.92%,微创机器人 - B上涨7.31% [3] - 招商证券和新华保险分别上涨6.72%和6.16% [3] - 金斯瑞生物科技和中国太保涨幅分别为6.05%和5.82% [3] - 中国人寿涨幅为5.40%,弘业期货上涨5.30% [3]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上涨5.12%,华虹半导体上涨4.89% [3]
艾美疫苗:Strategic Leadership Amid Changes in China's Vaccine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Dynamics
复星国际证券· 2025-01-22 21:14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AIM Vaccine的初始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11港元,预期股价回报率为97.7% [1] - 核心观点认为AIM Vaccine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和国际扩展潜力,具备显著的增长前景 [1] - 预计2024-2027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47%,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2027年净利润达15.2亿元人民币 [1] 行业与市场动态 - 中国疫苗市场正在向高价值产品和领先企业集中,AIM Vaccine凭借其技术优势和产品组合,有望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3][9] - 全球疫苗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前四大企业(默克、GSK、辉瑞、赛诺菲)占据70%的市场份额 [37] - 中国疫苗市场在2023年达到1017.7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将保持稳定增长,主要驱动力为高质量创新疫苗和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渗透率提升 [72][92]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AIM Vaccine拥有五个先进的疫苗技术平台(细菌、病毒、基因工程、联合疫苗和mRNA),并在中国31个省份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 [3][17]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狂犬病疫苗、乙肝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其中狂犬病疫苗系列(Vero细胞、人二倍体、无血清和mRNA疫苗)是其核心产品 [12][174] - 公司正在开发22个疫苗候选产品,覆盖13个疾病领域,包括mRNA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等 [14][162] 财务表现与估值 - 预计2025年收入为14.62亿元人民币,2027年收入将增长至55.1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15.15亿元人民币 [5] - 采用DCF模型,假设15%的折现率和2%的永续增长率,得出2026年估值为125.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26年销售额的3.19倍 [25] - 2026年P/S比率为2.1,低于部分中国同行(如沃森生物和康泰生物)和全球巨头(如默克和辉瑞) [28] 国际扩展与市场潜力 - AIM Vaccine正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东南亚、非洲、南美和中东地区,已向巴基斯坦、埃及、塔吉克斯坦和科特迪瓦出口狂犬病和脑膜炎疫苗 [19][170] - 公司正在争取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认证,以进一步扩大其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市场份额 [19][171] 创新与研发 - AIM Vaccine的mRNA平台在COVID-19期间得到验证,为其未来的mRNA疫苗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17] - 公司正在开发多款mRNA疫苗,包括针对RSV、带状疱疹和COVID-19的疫苗,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上市 [162][163] 市场竞争与挑战 - 中国疫苗市场竞争激烈,AIM Vaccine面临来自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和沃森生物等公司的竞争 [135] - 尽管面临价格压力和反腐政策的影响,AIM Vaccine凭借其创新产品和技术优势,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84][85]
艾美疫苗:中国领先民营疫苗企业,近三年在研产品陆续上市
国证国际证券· 2025-01-17 21:41
公司概况 - 艾美疫苗是中国大型民营疫苗企业,拥有8款商业化产品和22款在研疫苗,未来三年预计每年将有1-2款产品上市 [1] - 公司拥有四家全资控股的持证疫苗生产企业和三家中央疫苗研究院,是中国唯二拥有P3实验室战略资源的人用疫苗企业 [2] - 乙肝疫苗和狂犬疫苗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2021年批签发量分别位居全球及中国第一和第二 [2] 产品管线 - 公司针对14个疾病领域拥有22款在研疫苗,其中9个品种共取得17个临床批件 [3] - 三款重点在研产品进入上市冲刺期:PCV13预计2025年四季度获批,PPSV23预计2026年上市,迭代无血清狂犬疫苗预计2026年上市 [1][3] - 公司是国内第一批取得mRNA技术自主专利的疫苗企业,已取得9个mRNA疫苗临床批件 [3] 市场前景 - 中国疫苗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157亿元 [4] - 中国人均疫苗支出远低于发达国家,2021年仅为8.4美元,相比日本的21.8美元和美国的65.0美元有较大提升空间 [4] - 随着带状疱疹疫苗、九价HPV等海外领先疫苗的引进和国产疫苗的崛起,创新优质疫苗在中国市场具有很大潜力 [4]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2.5亿元、13.4亿元和3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亿元、0.1百万元和4.9亿元 [4] - 预计2026年PCV13将贡献12.7亿元收入,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将带来收入增量 [64] - 预计2026年综合毛利率将达到81.5%,较2024年的76.1%有显著提升 [66] 估值与评级 - 采用PS估值方法,给予公司2026年3.6倍PS,目标价9.5港元,给予"买入"评级 [70] - 选取智飞生物、沃森生物等6家可比公司,2026年预测市销率平均值为3.6倍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