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美疫苗(06660)

搜索文档
艾美疫苗(06660)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56
股份与股本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507,673,711股,股本507,673,711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内资股法定/注册股份718,888,888股,股本718,888,888元[1] - 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226,562,599元[1] 已发行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507,673,711股,库存股0股[3] - 截至2025年8月底,内资股已发行股份718,888,888股,库存股0股[3] 合规情况 - 本月证券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或转让获董事会授权并合规[6]
“大单品兑现”锚定百亿蓝海,艾美疫苗拥有确定性和成长性
新浪财经· 2025-08-28 09:14
核心观点 - 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热潮涌动 创新技术实力派企业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1] - 艾美疫苗四款重磅创新大单品进入上市倒计时 支撑业绩增长和估值提升预期 [1][2] - 公司mRNA疫苗技术平台获中美监管认可 为全球商业化提供支撑 [1][3] - 大单品成为药企估值跃迁的关键驱动因素 [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稳健 [1] - 研发费用降低且经营开支优化 [1] - 星展银行预测公司2026年实现盈利 [4] 产品管线进展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已申请上市注册并完成现场核查 [2] - 无血清狂犬疫苗上市注册申请获受理 [2] - 23价肺炎多糖疫苗完成III期临床血清检测 即将统计揭盲 [2] - 迭代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处于III期临床 预计2025年底完成III期临床 2026年提交上市申请 [2] - mRNA带状疱疹疫苗和mRNA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同时获批在中美开展临床 [1][3] - 拥有12种疾病领域的20款在研疫苗 覆盖全球前十大疫苗品种 [3] - 持有23个临床批件 开展24项临床试验 其中7款为1类创新型疫苗 [3] 市场前景 - 中国13价肺炎结合疫苗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超200亿元 [2] - 中国13价肺炎疫苗渗透率25.9% 远低于美国80%渗透率 [2] - 全球仅四家企业获批供应13价肺炎疫苗 公司有望成为重要供货商 [2] - 中国狂犬病疫苗2030年市场规模达200亿元 [3] - 辉瑞和GSK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2023年销售额24.6亿美元 [3] - GSK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销售额43.7亿美元 [3] - 国内尚无RSV疫苗获批 也无mRNA技术带状疱疹疫苗上市 [3] 估值分析 - 当前股价处于同行估值区间低端 [4] - 星展银行基于5.3倍2026年预测销售额倍数给出每股目标价8.3港元 [4] - 目标价隐含近600%上涨空间 [4] - 行业景气度提升和基本面改善将驱动估值大幅跃升 [4]
研发创新+大单品兑现多重利好,艾美疫苗盈利改善逻辑清晰
智通财经· 2025-08-28 08:23
行业表现与趋势 - 2025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显著跑赢大市 有49家医药生物公司涨幅超过100% 涨幅前10名公司股价均翻数倍 [1] - 中国创新药企业积极开发源头创新药物 "真"创新带来可持续出海机会 多家投资机构认为创新药行情仍将持续 [1] - 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发展 中慧生物登陆港股催化包括疫苗股在内的生物医药股行情 [1] 公司财务与经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稳健 研发费用降低 经营开支优化 [1] - 随着2025年主要临床试验结束 研发费用预计显著下降39% 2026年有望实现盈利 [4] - 2025至2027年公司销售额预计以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4] 研发管线与产品进展 - 拥有针对12种疾病领域的20款在研疫苗产品 管线覆盖全球前十大疫苗品种 拥有23个临床批件 开展24项临床试验 1类创新型疫苗达7款 [1] - mRNA带状疱疹疫苗和mRNA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同时获批在中美两国开展临床 mRNA技术平台获国际权威认可 [1] - 迭代无血清狂犬疫苗、13价肺炎结合疫苗、迭代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等4款重磅大单品进入上市冲刺阶段 [2] 具体产品商业化进展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已申请上市注册 完成现场核查 进入最后上市注册审批阶段 [3] - 迭代无血清狂犬疫苗上市注册申请已获受理 [3] - 23价肺炎多糖疫苗完成III期临床血清检测 即将进入统计揭盲工作 [3] - 迭代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预计2025年年底完成III期临床 2026年提交上市注册申请 [3] 产品市场潜力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是疫情前蝉联十年全球疫苗销售冠军的产品 2023年辉瑞同类产品全球销售额达64.4亿美元 全球市场缺口高达1.8亿剂 [3] - 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实现重大技术升级 不含有动物血清显著提高安全性 全球市场尚未有同类产品获批上市 [3] - 公司肺炎疫苗疗效优于辉瑞产品 狂犬病疫苗因无血清配方副作用更少 [4] 技术平台优势 - mRNA技术平台通过上万例受试者临床试验验证 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证实 [2] - 已建立成熟的mRNA疫苗平台生产工艺及稳定的检测方法 保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2] - mRNA技术平台在新冠疫情期间成功验证 为国内和国际市场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2] 公司战略定位 - 作为兼具创新基因和商业化底蕴的头部疫苗企业 凭借创新疫苗研发实力和产品管线持续落地实现业绩快速改善 [4] - 在行业景气度提升和自身基本面改善双重驱动下 公司股价具备充分上行动力 [4] - 疫苗产品涵盖狂犬病、肺炎、甲型和乙型肝炎、流感、腮腺炎和脑膜炎等多疾病领域 [4]
研发创新+大单品兑现多重利好,艾美疫苗(06660)盈利改善逻辑清晰
智通财经· 2025-08-28 08:17
行业表现与趋势 - 2025年以来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显著跑赢大市 有49家医药生物公司涨幅超过100% 涨幅前10名公司股价均翻数倍 [1] - 中国创新药企业积极开发源头创新药物 "真"创新带来可持续出海机会 多家投资机构认为创新药行情仍将持续 [1] - 行业在政策支持 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多重利好因素驱动下发展 [1] 公司财务与经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稳健 研发费用降低 经营开支优化 [1] - 随着2025年主要临床试验结束 研发费用预计显著下降39% 2026年有望实现盈利 [3] - 2025至2027年公司销售额预计以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3] 研发管线与产品进展 - 拥有针对12种疾病领域的20款在研疫苗产品 管线覆盖全球前十大疫苗品种 [1] - 拥有23个临床批件 开展24项临床试验 1类创新型疫苗达7款 [1] - mRNA带状疱疹疫苗和mRNA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同时获批在中美两国开展临床 [1] - 迭代无血清狂犬疫苗 13价肺炎结合疫苗 迭代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等4款重磅大单品进入上市冲刺阶段 [2] 具体产品上市进展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已申请上市注册 完成现场核查 进入最后上市注册审批阶段 [2] - 迭代无血清狂犬疫苗上市注册申请已获受理 [2] - 23价肺炎多糖疫苗已完成III期临床血清检测 即将进入统计揭盲工作 [2] - 迭代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预计2025年年底完成III期临床 2026年提交上市注册申请 [2] 技术平台优势 - mRNA技术平台通过上万例受试者临床试验验证 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证实 [2] - 建立成熟的mRNA疫苗平台生产工艺及稳定的检测方法 [2] - 除已获批临床的两款产品外 还研发mRNA狂犬疫苗 mRNA流感疫苗等热门大单品 [2] 产品市场潜力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2023年辉瑞产品全球销售额达64.4亿美元 全球市场缺口高达1.8亿剂 [3] - 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不含有动物血清 显著提高安全性 全球市场尚未有同类产品获批上市 [3] - 公司肺炎疫苗疗效优于辉瑞产品 狂犬病疫苗因无血清配方副作用更少 [3] 机构评价与展望 - 复星国际证券认为mRNA平台为公司未来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2] - 星展银行对公司保持乐观预期 认为公司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3] - 公司凭借创新疫苗研发实力和产品管线持续落地 实现业绩快速改善 [4]
艾美疫苗(0666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7 22: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14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下降4.2%[16][17] - 二类疫苗销售收入为4.5878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83078亿元下降[17] - 一类疫苗销售收入为5587.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410万元略有增长[17] - 公司疫苗产品总收入中二类疫苗占比89.1%(4.58781亿元/5.14657亿元)[17]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14.7百万元,同比下降4.2%[59] - 一类疫苗销售收入55.9百万元,二类疫苗销售收入458.8百万元[59] - 期内亏损136.0百万元,同比收窄6.4%[73] - 期内亏损收窄至136.0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145.3百万人民币)[136] - 收益同比下降4.2%至514.7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537.2百万人民币)[136] - 客户合同收益5.1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15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下降1.8%至3,303.5百万人民币(2024年末:3,365.5百万人民币)[140] - 资产净值下降1.8%至3,544.2百万人民币(2024年末:3,611.1百万人民币)[140] - 累计亏损扩大至2,158.1百万人民币(2024年末:2,026.9百万人民币)[141]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31亿元,每股基本亏损0.107元,基于12.21亿股加权平均股数计算[1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173.4百万元,同比上升16.5%[60] - 毛利341.2百万元,同比下降12.1%,毛利率66.3%下降6.0个百分点[62] - 研发支出107.0百万元,同比下降37.1%[66] - 销售及分销开支232.1百万元,同比下降0.1%[67] - 行政开支126.2百万元,同比上升1.6%[68] - 研发支出大幅减少37.1%至107.0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170.1百万人民币)[136]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7.6百万元,同比增加3.7百万元[70] - 存货撇减至可变现净值404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0.0%[143] - 物业厂房设备折旧476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3%[143] - 融资成本总额为2846.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其中银行贷款利息3787.4万元,租赁负债利息39.9万元,资本化利息980.8万元[154] - 税前亏损项目包括存货成本17.34亿元,存货撇减至可变现净值4.04亿元,贸易及票据应收款减值拨备764.4万元[155] - 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7,168千元微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182千元,其中薪金津贴占6,215千元[175] - 关联方租金开支中,向周延先生支付的租金从2024年上半年的5,505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375千元,减少2.4%[17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本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401.9百万元,较2024年末下降32.4%[7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02.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人民币17.0百万元,下降14.2%[78] - 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出9683.9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0.3%[143] - 投资现金流净流出1.10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1.1%[144] - 融资现金流净流入266.8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8.0%[144] - 新增银行贷款5.4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144] - 银行贷款还款5.7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5%[1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2.89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4.9%[1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1.4%至289.5百万人民币(2024年末:494.3百万人民币)[138] - 股份发行融资净额69.1百万人民币(股本增加15.5百万人民币)[141]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投资5527.6万元,同比下降16.5%[164] - 公司通过配售15,500,000股股份给Factorial Master Fund,每股价格5.01港元,使股本增加人民币15,500千元,资本储备增加人民币53,631千元[170]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483,294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35,046千元,下降10.0%[1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公司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026.2百万元,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213.9百万元,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812.3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币109.4百万元[75] - 公司存货余额为人民币433.9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人民币28.7百万元,下降6.2%[76]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165.0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币41.2百万元,上升3.7%[77] - 公司金融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778.5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人民币62.8百万元,下降3.4%[80]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50.2%,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0.8个百分点[80] - 公司抵押建筑物账面净值约人民币240.7百万元,抵押租赁土地账面净值约人民币69.9百万元[81] - 贸易及票据应收款增长3.7%至1,165.0百万人民币(2024年末:1,123.8百万人民币)[138] - 计息银行借贷流动部分达1,323.0百万人民币(2024年末:1,393.8百万人民币)[138] - 流动负债净额8.123亿元人民币[148] - 贸易及票据应收款总额11.65亿元,较期初增长3.7%,其中减值准备5879.7万元[165] - 贸易应收款账龄分析显示1年内账期占比76.6%,1-2年账期占比16.5%[167] - 贸易及票据应付款总额9426.4万元,较期初增长85.2%,其中票据应付款3000万元[168] - 公司抵押物业账面净值2.41亿元作为银行借贷担保[164] - 贸易及票据应付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50,894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64,264千元,增长26.2%[169] - 计息银行借贷的账面金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818,785千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761,057千元,减少3.2%[176] - 计息银行借贷的公允价值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827,890千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762,346千元[176] - 未偿还银行贷款为人民币2.01亿元(第一项融通)和人民币1.8亿元(第二项融通),合计3.81亿元[119] - 贷款银行未要求立即偿还贷款,但贷款已被归类为流动负债[119] 在研产品管线进展 - 公司针对12种疾病领域拥有20款在研疫苗产品包含23个临床批件[13] - 公司三款1类创新疫苗获批临床含EV71-CA16二价疫苗和两款mRNA疫苗[13] - 四款核心在研产品进入上市阶段:PCV13已申请上市注册[13] - 无血清狂犬疫苗上市注册申请已获受理[13] - PPSV23已完成III期临床血清检测即将统计揭盲[13] - 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处III期临床阶段预计2025年底完成[13] - 公司拥有20款在研疫苗针对12种疾病领域,已取得23个临床批件[18]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注册申请[18] - 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注册申请[18]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并完成现场核查工作[26][27] - 23价肺炎多糖疫苗已完成III期临床血清检测即将进入统计揭盲[26] - 20价肺炎结合疫苗已提交临床试验申请[26] - 24价肺炎结合疫苗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26] - 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并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31] - 新型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31][32] - mRNA技术平台已通过上**万例**受试者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32][34] - mRNA RSV疫苗和mRNA带状疱疹疫苗获中国CDE及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35] - 四价结合流脑疫苗(MCV4)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全程接种[37] - 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疫苗为全球首创型在研疫苗[38] 生产能力和技术平台 - 公司拥有五种已验证人用疫苗技术平台和四家全资持证疫苗生产企业[12] - 公司是首批获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许可的两家人用疫苗公司之一[12] - 公司在中检院批签发质量审核中保持100%通过率[14] - 公司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在中检院批签发质量审核中保持100%通过率[21]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18年来在中检院批签发质量审核中保持100%通过率[22] - 甲型肝炎疫苗生产于2021年5月至9月期间停止进行设施维护升级并于2021年9月恢复原液生产[23] - 预灌封剂型甲型肝炎疫苗生产于2022年6月恢复并于2022年下半年通过GMP检查[23] - 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4)效期长达三年且未添加抗生素防腐剂[24] - 公司拥有四个持证工厂总建筑面积合计128,219平方米,分别位于浙江省宁波市(97,631平方米)、辽宁省大连市(11,877平方米)和江苏省泰州市(18,711平方米)[41] - 公司四个持证工厂的总年生产能力为91.3百万剂疫苗[41] - 艾美荣誉持证工厂年生产能力为25.0百万剂,负责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41] - 艾美诚信持证工厂年生产能力为45.0百万剂,负责生产重组乙型肝炎疫苗[41] - 艾美行动持证工厂年生产能力为5.3百万剂,负责生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41] - 艾美坚持持证工厂年生产能力为16.0百万剂,负责生产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等三种疫苗[41] - 公司拥有五种已验证的人用疫苗平台技术包括mRNA和基因工程疫苗[39] - 公司拥有4个持证工厂,分别位于艾美荣誉、艾美诚信、艾美行动及艾美坚持,均通过GMP认证[186] 销售和市场覆盖 - 公司销售覆盖中国全部31个省市自治区及超2000个区县疾控中心[12][14] - 公司是狂犬疫苗市场第二大供货商[22] 市场趋势和行业前景 - 中国13价肺炎结合疫苗获批年龄组渗透率预估为25.9%而美国超过80%[27] - 2030年中国肺炎结合疫苗市场规模预计超过人民币200亿元[27] - 全球仅四家企业获批供应13价肺炎结合疫苗[28] - 辉瑞和GSK的RSV疫苗2023年销售额为**24.6亿美元**[35] - GSK的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销售额为**43.7亿美元**[35] - 中国手足口病每年感染超**100万人**并有死亡病例[38] - 截至2024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不含新冠疫苗)突破1,017.7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9.8%[44] - 全球估计有2.54亿人患有乙型肝炎,中国现存的慢性HBV感染者约有7,750万,居全球首位[45] - 中国全人群HBsAg流行率降至5.86%,每年导致约27万例乙肝相关肝硬化、肝癌死亡[45] - 中国疫苗市场呈现出成熟品种和创新疫苗的分化特征,与欧美市场在创新产品定价方面存在明显差距[44] - PCV13疫苗在2022年占中国肺炎疫苗批签发量的72.6%和销售额的88.3%[48] - 中国肺炎疫苗市场2022年达人民币107.5亿元,预计以22.7%年复合增长率增至2025年240亿元[48] - 中国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从2019年5880万支增至2021年7850万支,增幅33.6%[50] - 预计2030年中国狂犬疫苗市场规模达人民币220亿元,其中无血清技术占比35.0%[50] - mRNA狂犬疫苗预计2030年占中国市场份额21.2%[50] - 中国RSV疫苗市场预计2030年超人民币154亿元[51] - 中国带状疱疹疫苗目标人群接种率仅0.2%,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近人民币200亿元[51] - 中国疫苗行业市场规模2015-2022年增长人民币6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4%[52] - 预计2030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达人民币22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52] - 全球带状疱疹疫苗市场2030年预计达239亿美元[51]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同一人(周延先生)担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C.2.1[121] - 公司解散监事会,各监事自2025年5月20日起卸任[12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Ker Wei PEI教授担任主席[127] - 王爱军女士辞任非执行董事,欧阳辉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均自2025年4月13日起生效[129] - 贾绍君先生获委任为公司总裁,不再担任首席运营官,自2025年4月17日起生效[1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发行股份为1,226,562,599股,其中内资股718,888,888股,H股507,673,711股[97] - 周延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内资股200,000,000股(占内资股总数27.82%,占总股本16.31%)[96][102] - 贾绍君先生通过关联实体持有内资股25,000,000股(占内资股总数3.48%)及H股10,310,000股(占H股总数2.03%)[96][102] - 西藏赤诚之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200,000,000股(占内资股总数27.82%)[104] - 宁波保税区控股有限公司持有H股54,051,428股(占H股总数10.65%,占总股本4.41%)[105] - 杨爱华通过关联实体持有内资股44,300,000股(占内资股总数6.16%)及H股53,236,200股(占H股总数10.49%)[104][105] - 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H股25,000,000股(占H股总数4.92%)[105] - 常伟、张阔通过珠海同道明天持有H股40,000,000股(占H股总数7.88%)[105] - 拉萨梅花生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5,000,000股H股,占股份总数4.92%,占H股类别2.04%[10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226,562,599股,其中内资股718,888,888股,H股507,673,711股[107] - 首次公开发售前雇员股份激励计划最大发行股份数目12,106,666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1%[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授予但尚未行使的购股权相关股份总数减至0股[113] - 2020年授予的购股权估值约为人民币186,958,000元[113] - 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人民币6.98元[112][114] - 购股权估值采用无风险利率3.02%-3.08%,预期波幅43.64%-45.78%[114] - 公司未确认任何股份报酬或开支,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相关金额为零[115] - 公司未购买、出售、赎回或注销任何上市证券,且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截至2025年6月30日[117]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2] 融资和借贷情况 - 公司通过配售H股获得净额约75.0百万港元,其中已动用47.3百万港元,未动用27.7百万港元[89]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已动用净额约91.61百万港元[91] - 公司未能满足第一项融通下的上市契约和财务契约,以及第二项融通下的产品推出和财务契约[119] 子公司和关联方结构 - 公司全资子公司艾美行动成立于2011年10月13日[183] - 公司全资子公司艾美探索者成立于2018年9月10日[183
四款重磅大单品即将上市,创新驱动艾美疫苗估值向上
格隆汇· 2025-08-27 22:02
财务表现与经营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稳健 研发费用降低 经营开支优化[1] - 星展银行预测公司2025至2027年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2] - 预计2026年实现盈利 当前股价较8.3港元/股公允价值存在近60%上涨空间[2] 核心产品管线进展 - 四款重磅大单品处上市倒计时阶段:迭代无血清狂犬疫苗上市注册申请获受理 13价肺炎结合疫苗已申请上市注册并完成现场核查 23价肺炎多糖疫苗完成III期临床血清检测即将统计揭盲 迭代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处III期临床阶段预计2026年提交上市注册[1] - 拥有12种疾病领域的20款在研疫苗 含23个临床批件及24项临床试验[1] - 7款1类创新型疫苗中3款获批临床: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灭活疫苗获批I期临床 mRNA带状疱疹疫苗和mRNA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同时获批中美两国临床试验[1] 国际化业务拓展 - 四价流脑多糖疫苗进入非洲市场 在中亚地区开展注册[1] - 狂犬疫苗首次进入中美洲市场[1] - 乙肝疫苗在东南亚推进注册 甲肝疫苗在南亚地区推进注册[1]
艾美疫苗(0666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21:43
收入与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下降4.2%至5.15亿元人民币[4][6] - 客户合同收益为514,657千元,同比下降4.2%[24][25] - 疫苗销售收入为514,657千元,同比下降4.2%[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147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4.2%[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14.7百万元,同比下降4.2%[96] - 公司一类疫苗销售收入为55.9百万元,二类疫苗销售收入为458.8百万元[96] - 公司疫苗产品销售收入总计5.14657亿元,其中一类疫苗收入5587.6万元,二类疫苗收入4.58781亿元[48] - 毛利同比下降12.1%至3.41亿元人民币[4][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341.2百万元,同比下降12.1%[9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66.3%,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9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收窄5.8%至1.31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期内亏损为135,994千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1,116千元[10]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31,116千元,同比减少5.8%[35] - 税前亏损收窄4.8%至1.52亿元人民币[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151,65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59,310千元亏损收窄4.8%[12] - 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36.0百万元,同比下降6.4%[107] - 每股基本亏损保持0.11元人民币[7]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21,081,936股[36] 成本与费用 - 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6.5%至1.73亿元人民币[6] - 所售存货成本为173,421千元,同比增长16.5%[2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73.4百万元,同比上升16.5%[97] - 研发支出大幅减少37.1%至1.07亿元人民币[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为107.0百万元,同比下降37.1%[101] - 公司研发支出中职工薪酬为37.0百万元,研究材料成本为29.0百万元[10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基本持平为2.32亿元人民币[6]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232.1百万元,同比下降0.1%[102]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32.1百万元[100] - 行政开支小幅增加1.7%至1.26亿元人民币[6] - 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26.2百万元,同比上升1.6%[103] - 公司行政开支为126.2百万元[100] - 2025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为人民币7.6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7百万元[104] - 存货撇减至可变现净值的金额达40,43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063千元大幅增加1220.2%[1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支出为47,69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57,659千元下降17.3%[12]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人民币28.5百万元,同比下降5.1%[105] - 融资成本合计28,465千元,同比下降5.1%[27] - 银行贷款利息为37,874千元,同比下降6.9%[27] - 已资本化利息为9,808千元,同比下降16.1%[27] - 2025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1.66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804亿元下降[122] 其他收入与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合计10,553千元,同比下降21.4%[26]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0.5百万元,同比下降21.4%[99] - 银行利息收入为2,314千元,同比下降46.9%[26] - 所得税抵免金额为1566万元人民币[6] - 期内所得税抵免为15,663千元,同比增加11.5%[32]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人民币15.6百万元,同比上升11.4%[106] 现金流与融资活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494,265千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89,507千元,降幅达41.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89,50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525,343千元下降44.9%[14]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定期存款合计为人民币401.9百万元,较2024年末下降32.4%[108] -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净额为96,839千元,与2024年同期的97,158千元基本持平[13] -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净额大幅增加至110,80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91,532千元增长21.1%[14] - 融资活动实现现金流入净额2,66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30,445千元大幅下降98.0%[14] - 公司新增银行贷款544,200千元,同时偿还银行贷款571,674千元[14] - 公司通过股份发行获得资金70,062千元,扣除发行开支931千元后净融资69,131千元[10] - 公司通过配售新H股募集所得款项净额为7,500万港元,每股净发行价4.82港元[127] - 配售款项60%(4,500万港元)用于研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2,600万港元[127] - 配售款项20%(1,500万港元)用于新产品商业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670万港元[127] - 配售款项20%(1,500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460万港元[127] - 总配售款项中尚有2,770万港元未动用,预计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使用[127] 资产负债与资本结构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11,108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544,245千元,降幅为1.9%[9] - 贸易及票据应收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23,753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164,972千元,增幅为3.7%[8] - 公司贸易及票据应收款合计为人民币11.65亿元,较期初增长3.7%[38] - 贸易应收款减值准备为人民币5,880万元,较期初增长14.9%[38] - 贸易及票据应收款增加48,86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92,895千元增幅收窄47.4%[12] - 计息银行借贷(流动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93,792千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23,010千元,降幅为5.1%[8]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62,611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33,917千元,降幅为6.2%[8] - 非流动资产总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4,926,924千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973,797千元,增幅为1.0%[8] - 流动负债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02,871)千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812,288)千元,恶化15.6%[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录得流动负债净额812,288千元[19] - 2025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为人民币812.3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人民币109.4百万元[109]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5,588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40,710千元,降幅为2.0%[9] - 贸易应付款合计为人民币9,426万元,较期初增长85.2%[41]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102.5百万元,同比下降14.2%[112] - 2025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50.2%,较2024年末下降0.8%[113] - 公司期内以人民币5,528万元成本收购资产,同比减少16.5%[37]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人民币2.407亿元和2.497亿元的部分楼宇已被抵押[37]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中账面净值总额为人民币2.833亿元和2.908亿元的部分楼宇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37] 研发管线与产品进展 - 公司拥有20款在研疫苗产品,覆盖12种疾病领域,其中7款为1类创新疫苗[43] - 公司4款核心在研产品已进入最后上市阶段,包括13价肺炎结合疫苗已申请上市注册[44] - 公司13价肺炎结合疫苗生产车间已完成现场核查,进入最后上市审批阶段[44] - 研发管线包含20款在研疫苗针对12种疾病领域,已取得23个临床批件涉及15个品种[49]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和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49] - 23价肺炎多糖疫苗(PPSV23)已完成III期临床血清检测[49] - mRNA RSV疫苗和mRNA带状疱疹疫苗已获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批准[50] - 13价肺炎结合疫苗(PCV13)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59] - 无血清迭代狂犬病疫苗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59] - 新型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59] - mRNA迭代狂犬病疫苗处于临床试验申请审批中[59] - PCV13疫苗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并完成现场核查[60][61][62] - 23价肺炎多糖疫苗已完成III期临床血清检测即将统计揭盲[60] - 20价肺炎结合疫苗已提交临床试验申请[60] - 24价肺炎结合疫苗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60] - 无血清迭代狂犬疫苗已提交上市注册申请并取得生产许可证[65][66] - 新型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犬疫苗正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65][67] - mRNA迭代狂犬病疫苗已通过动物试验证明可减少接种针次并加快抗体产生[68] - mRNA技术平台已通过上万例受试者临床试验验证[70] - mRNA迭代狂犬疫苗可减少接种针次并产生更高保护性中和抗体[70] - mRNA RSV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已获中国CDE及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71] - 四价结合流脑疫苗(MCV4)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全程接种[73] - 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疫苗为全球首创型疫苗产品[74] - 公司拥有五种已验证的人用疫苗平台技术[75] - 公司产品管线包含肺炎结合疫苗(PCV)[137] - 公司产品管线包含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140] 商业化产品与市场地位 -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中国全部31个省市自治区,触达超2000个区县疾控中心[45] - 公司在中检院的批签发质量审核中保持100%通过率[45] - 公司拥有5种经验证的疫苗技术平台,已商业化8款疫苗产品,覆盖6个疾病领域[45][49] - 公司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采用汉逊酵母技术路线,相关专利有效期至2032年5月[51][52] -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产品在中检院批签发质量审核中保持100%通过率[54]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连续18年在中检院批签发质量审核中保持100%通过率[56] -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为狂犬疫苗市场第二大供货商[56] - 公司为全球第二大狂犬疫苗供货商[65][69] -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生产于2021年9月恢复疫苗原液生产[57] -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预灌封剂型生产于2022年6月恢复[57] - MPSV4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效期长达三年且未添加抗生素或防腐剂[58] - 公司四价流脑多糖疫苗2025年上半年进入非洲市场,狂犬疫苗首次进入中美洲市场[89] - 公司乙肝疫苗在东南亚推进注册,甲肝疫苗在南亚推进注册,MPSV4疫苗预计明年在中亚上市[89] - 公司已与西亚、东南亚多国达成独家代理协议,并签署埃及PCV13疫苗谅解备忘录[90] 生产设施与产能 - 公司拥有四个持证工厂,总建筑面积128,219平方米,总年产能91.3百万剂[77] - 艾美诚信持证工厂年产能最高,为45.0百万剂,负责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生产[77] - 艾美荣誉持证工厂年产能25.0百万剂,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77] - 艾美坚持持证工厂年产能16.0百万剂,生产三种疫苗产品[77] - 艾美行动持证工厂年产能5.3百万剂,生产甲型肝炎灭活疫苗[77] - 公司拥有四个持证工厂(艾美荣誉、艾美诚信、艾美行动及艾美坚持)均通过GMP验证[136] 行业与市场前景 - 2030年中国肺炎疫苗市场规模预计超过人民币200亿元[63] - 中国PCV13疫苗在获批年龄组的渗透率预估为25.9%[63] - 辉瑞和GSK的RSV疫苗2023年销售额为24.6亿美元[71] - GSK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销售额为43.7亿美元[71] - 中国手足口病每年感染超100万人[74] - 2024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不含新冠疫苗)达1,01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8%[78] - 全球乙型肝炎感染者约2.54亿人,每天新增6,000例病毒性肝炎感染[80] - 中国全人群HBsAg流行率5.86%,现存慢性HBV感染者约7,750万人[80] - 中国每年约27万例乙肝相关肝硬化、肝癌死亡病例[80] - mRNA疫苗因研发速度快、有效性高和生产成本低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82] - 2022年中国肺炎疫苗市场规模达人民币107.5亿元,预计以22.7%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5年人民币240亿元[83] - PCV13疫苗2022年占肺炎疫苗批签发量72.6%,销售额占比88.3%[83] - 中国狂犬病疫苗批签发量从2019年5880万支增至2021年7850万支(增幅33.6%),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人民币220亿元[84] - 无血清狂犬疫苗技术预计2030年占中国狂犬疫苗市场35.0%[84] - mRNA狂犬疫苗预计2030年占中国狂犬疫苗市场份额21.2%[84] - 中国RSV疫苗市场预计2030年超人民币154亿元[85] - 2030年全球带状疱疹疫苗市场预计达239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近人民币200亿元[86] - 中国疫苗行业2015-2022年增长人民币6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4%),2030年预计达人民币22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87] 公司治理与结构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1,557人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493人[122]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Ker Wei PEI教授(主席)、郭晓光先生及文洁女士[13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已由审计委员会审阅[130] - 董事会包含6名执行董事及3名非执行/独立非执行董事[139] - 公司设有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140] - 公司注册地位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36] - 公司遵循香港联合交易所证券上市规则[136] - 公司H股于2022年10月6日在联交所主板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及上市[136] - 公司采用非上市外资股结构,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140] - 公司股份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140] - 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股息[129]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且期间未进行上市证券交易[121] - 报告期后(2025年6月30日至公告日)无重大事项发生[131] 子公司与投资结构 - 全资子公司艾美行动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13日[133] - 全资子公司艾美探索者生命科学研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10日[133] - 全资子公司艾美诚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9月20日[133] - 控股子公司艾美创新者生物医药研究(上海)有限公司(持股95%)成立于2021年5月17日[133] - 控股子公司珠海丽凡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持股50.1546%)成立于2019年6月21日[133] - 控股子公司艾美坚持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合计持股100%)成立于2002年12月24日[133] - 参股公司艾美荣誉(宁波)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持股20%)成立于
艾美疫苗(06660)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5 17:43
会议安排 - 艾美疫苗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7日举行[3] 业绩相关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发布[3] 股息事宜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
星展:予艾美疫苗(06660)目标价8.3港元 料2026年盈利好转将推动股价重估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16:56
公司产品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肺炎和狂犬病疫苗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预计2026年在中国狂犬病和肺炎疫苗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0%和10% [1] - 公司产品线涵盖狂犬病、肺炎、甲型和乙型肝炎、流感、腮腺炎和脑膜炎疫苗 其中肺炎疫苗疗效优于辉瑞产品 狂犬病疫苗采用无血清配方副作用更少 [2] -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在10种血清型中的免疫反应优于辉瑞PCV13原版产品 [2] 研发进展与监管前景 - 狂犬病疫苗获准跳过二期临床试验直接进入最终阶段 体现监管部门对疫苗的信心 [2] - 无血清配方显著降低过敏反应等副作用 [2] - 主要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结束 届时研发费用将大幅减少39% [1]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2025至2027年销售额预计以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 [1] - 预计2026年实现盈利 主要受益于PCV13和无血清迭代狂犬病疫苗的预期推出 [1] - 当前股价相对同行2026年预测销售额存在56%折价 处于同行估值区间低端 [1] 股价表现与估值预测 - 基于5.3倍2026年预测销售额倍数得出每股公允价值8.3港元 隐含59%上涨空间 [1] - 近期股价表现强劲 单日涨幅达9.96% 收盘价5.74港元/股 [2] - 港股创新药板块持续升温 中慧生物-B上市首日开盘涨超162% 当前市值超176亿港元 [2] 资本结构与再融资前景 - 公司有很大可能性对贷款进行再融资 以缩小与同行的估值差距 [1] - 2026年盈利好转将推动股价重估 [1]
艾美疫苗(06660.HK)8月5日收盘上涨8.41%,成交888.37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8-05 16:32
股价表现 - 8月5日港股收盘价5.03港元/股 单日涨幅8.41% 成交量180.82万股 成交额888.37万港元 振幅9.7% [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1.47% 但年内累计跌幅24.43% 显著跑输恒生指数23.3%的同期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2.85亿元 同比增长8.22% 归母净利润-2.77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78.69% [1] - 毛利率达74.2% 资产负债率为50.63% [1] 行业地位 - 按市场份额计为中国第二大疫苗企业 总市场份额7.4% 仅次于国药中生 [2] - 2021年非新冠疫苗销售收入市场份额2.1% 按批签发量计为最大民营疫苗公司 [2] - 拥有全部五种人用疫苗平台技术 包括mRNA、灭活病毒及重组腺病毒载体等路线 [2] 估值水平 - 市盈率(TTM)为-19.01倍 在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中排名第111位 [1] - 行业市盈率平均值2.19倍 中位数6.44倍 同期可比公司市盈率分布在1.42倍至6.94倍之间 [1] 研发能力 - 首批获中国"十四五规划"P3实验室建设许可的两家人用疫苗企业之一 [2] - 拥有多技术路线新冠在研疫苗 覆盖mRNA、灭活病毒及重组腺病毒载体三大平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