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微电子(600360)
icon
搜索文档
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销部分其他风险警示 暨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整改完成 - 公司已清收全部被上海鹏盛及其关联方占用的非经营性资金及利息合计156,695.89万元 [1][3] - 北京国府嘉盈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核报告确认资金占用问题整改完成 [1][3] - 公司因原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触发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已消除 [1][3] 部分其他风险警示撤销申请获批 -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5年8月22日同意撤销公司部分其他风险警示 [2][4]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18日主动向上交所提交撤销申请 [1][3] - 撤销依据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 [2][4] 持续存在的风险警示情形 - 公司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3][5] - 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导致其他风险警示持续有效 [3][5] - 股票简称维持"*ST华微" 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 [2][5] 审计与监管合规状况 - 2023年及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均被出具否定意见 [3][5] - 2025年1月因资金占用余额超净资产5%且金额超1,000万元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3] - 整改依据为吉林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吉证监决〔2025〕4号) [1][3] 信息披露与运营状况 - 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5] - 信息披露通过上交所网站及四大证券报渠道发布 [6] - 公司承诺持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
*ST华微: 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销部分其他风险警示暨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36
撤销部分其他风险警示进展 - 公司已清收全部被上海鹏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占用的非经营性资金及利息合计156,695.89万元 完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的整改 [1][3] - 北京国府嘉盈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核报告确认资金占用清偿情况符合监管要求 [1][3] -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5年8月22日同意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的部分其他风险警示 [2] 继续实施风险警示情形 - 公司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2] - 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导致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3] - 股票简称维持"*ST 华微"不变 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 [2][4] 公司运营及信息披露 - 公司当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4] - 信息披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四大指定证券报刊进行披露 [4]
*ST华微(600360) - 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销部分其他风险警示暨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告
2025-08-22 18:52
资金清收 - 公司清收被上海鹏盛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及利息156,695.89万元[2][7] 风险警示 - 2024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4][5][10] - 2023、2024内控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6][9][10] - 2025年1月因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股票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6] 申请与撤销 - 2025年8月18日申请撤销部分其他风险警示[2][7] - 2025年8月22日收到撤销部分其他风险警示通知[2][8] 其他 - 公司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仍为5%[3][10] - 公司股票仍被实施退市和其他风险警示,简称仍为"*ST华微"[3][9][10]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11]
A股半导体板块走强,芯原股份涨近16%
格隆汇APP· 2025-08-20 13:40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半导体板块整体走强 多只个股涨幅显著 其中芯原股份涨近16% 艾为电子涨13% 盛科通信和成都华微均涨超8% 南芯科技涨超7% 寒武纪涨超5% 华海诚科 龙迅股份 润欣科技 航宇微涨超4% 伟测科技涨超3% [1] - 芯原股份涨幅达15.86% 总市值775亿元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81.27% [2] - 艾为电子涨幅13.02% 总市值214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2.40% [2] 个股涨幅及市值数据 - 盛科通信涨幅8.76% 总市值412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19.76% [2] - 成都华微涨幅8.35% 总市值247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25.73% [2] - 南芯科技涨幅7.99% 总市值211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38.41% [2] - 寒武纪-U涨幅5.61% 总市值4126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49.90% [2] - *ST华微涨幅4.97% 总市值95.26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117.56% [2] 其他活跃个股表现 - 华海诚科涨幅4.78% 总市值77.72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29.86% [2] - 龙迅股份涨幅4.76% 总市值97.13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21.87% [2] - 润欣科技涨幅4.75% 总市值119亿元 年初至今跌幅17.66% [2] - 航宇微涨幅4.30% 总市值103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12.91% [2] - 伟测科技涨幅3.96% 总市值106亿元 年初至今涨幅58.46% [2] 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显示相关个股涨势良好 [2]
开盘播报:创业板指开盘下跌1.14%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0:48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28%至3716.68点 [1] - 深证成指下跌0.61%至11749.99点 [1] - 创业板指下跌1.14%至2572.01点 [1] 个股涨跌分布 - 开盘上涨个股1167只 [1] - 开盘下跌个股3502只 [1] - 跌停个股2只包括*ST高鸿与*ST南置 [1] 新股及涨停股表现 - 新股N宏远开盘上涨305.67% [1] - 开盘涨停股共9只 [1] - *ST奥维实现11天10板 [1] - 科森科技实现4连板 [1] - ST东时实现4天3板 [1] 股价连续性表现 - 昨日涨停股中6只今日继续涨停包括科森科技与世茂能源 [1] - 昨日涨停股中3只低开:中恒电气跌8.29%/海立股份跌5.52%/济民健康跌5.19% [1] - 昨日跌停股中2只继续跌停包括*ST高鸿与*ST南置 [1]
资金占用强制退市规则显威: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 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20 09:16
新"国九条"及退市新规对资金占用的监管作用 - 新"国九条"提出严肃整治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2023年4月12日发布退市制度意见,将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1][7] - 退市新规设置严格整改期限和强制退市红线,形成强力监管威慑,有效督促控股股东清偿还款 [2][6] - 自新规实施以来,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清收金额合计超过80亿元,化解规范类退市风险 [1][7] ST东时资金占用案例 - 控股股东东方时尚投资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余额3.87亿元,北京证监局要求2025年6月19日前归还 [3] - 公司2024年7月启动预重整,8月14日与10名重整投资人签署代偿协议,代偿3.37亿元,并通过债权转让0.50亿元完成清收 [4] - 公司在2个月整改期最后一天(8月18日)公告资金占用清偿完毕,股票于8月19日复牌 [2][4] *ST华微资金占用案例 - 控股股东上海鹏盛占用资金14.91亿元,吉林证监局要求6个月内清收 [4] - 通过转让所持全部股权给吉林省亚东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获得15.56亿元,并以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合计清偿15.67亿元本息 [4] - 公司8月12日因未完成整改停牌,8月15日股份转让过户完成,8月18日公告资金占用整改完成并复牌 [5] 资金占用治理机制与效果 - 退市新规强调内控失效和大股东资金占用未整改将纳入强制退市考量,触及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痛点 [2] - 中证投服中心提起股东代位诉讼追究赔偿责任,太安退案例中督促控股股东全额偿还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7] - 专家建议从事前防范(完善公司治理和资金监测)、事中监督(强化中介责任和股东诉讼)、事后惩戒(穿透式追责和信用记录)三方面进一步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9] 监管政策展望 - 证监会将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加大对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发挥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作用 [8] - 执法需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和刑事工具,完善信息披露和治理程序,保护公众股东利益 [8]
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 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20 07:28
新"国九条"与退市新规实施效果 -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1][7] - 证监会2023年4月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将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1][7] - 退市新规实施以来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清收金额超80亿元 [1][7] 上市公司资金占用整改案例 - ST东时通过重整投资人代偿3.37亿元+债权转让0.5亿元,合计清收3.87亿元占用资金 [3][4] - *ST华微通过控股股东转让全部股权获资15.56亿元+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合计清偿15.67亿元 [4][5][6] - 两家公司均在退市新规规定的最后期限前完成整改,涉及资金合计19.54亿元 [2][6] 监管机制与市场影响 - 退市新规设置"限期不改坚决退市"红线,形成强力监管威慑 [6][7] - 中证投服中心通过股东代位诉讼成功追偿太安退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7] - 交易所对未按期整改公司实施停牌措施,ST东时与*ST华微均经历停牌后复牌 [3][5][6] 政策完善建议 - 建议推行独立董事一票否决权制度,建立资金流向实时监测系统 [9] - 需完善民、行、刑执法工具组合,规范重大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流程 [8] - 强化审计机构专项核查责任,开通中小股东集体诉讼绿色通道 [9]
资金占用强制退市规则显威 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 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20 06:50
退市新规对资金占用的监管强化 - 新"国九条"及证监会退市新规将资金占用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 强化违法违规行为整治 [1][6] - 退市新规设置严格整改期限 形成"限期不改坚决退市"的监管威慑机制 [1][5] 公司案例:资金占用问题解决与退市风险化解 - ST东时控股股东通过重整投资人代偿3.37亿元及债权转让0.50亿元 清收占用资金3.87亿元 [2][3] - *ST华微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转让所得15.56亿元及分红款抵偿0.11亿元 归还占用本息15.67亿元 [3][4] - 两家公司均在停牌截止日前完成整改 股票复牌避免强制退市 [2][3][4] 退市新规的实施成效 - 新规实施以来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清收总金额超80亿元 [1][6] - 退市新规有效触及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痛点 督促资金清偿 [1][5] 资金占用的持续监管与治理方向 - 监管机构推动完善公司治理规则 加大对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7] - 事前防范需完善公司治理及资金监测系统 事中强化中介责任与股东诉讼 事后实施"穿透式"追责 [8] - 执法需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工具 避免退市程序对公众股东的二次伤害 [7]
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03:45
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的基本情况 - 公司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2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 2024年5月6日因2023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025年5月6日因2024年度同类问题继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5] - 2025年1月25日因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达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以上且超1,000万元未及时清偿,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5] 资金占用问题整改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15日已清收上海鹏盛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及利息合计156,695.89万元,会计师事务所专项核查确认整改完成 [7] - 公司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6条向上交所申请撤销因资金占用导致的其他风险警示,尚待审核 [7] 当前风险警示状态及后续措施 - 若资金占用导致的其他风险警示撤销申请获批,公司仍将因2024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继续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因2024年度内部控制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继续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8] - 公司表示将持续强化内部管控,加强财务核算与合规培训以提升治理水平 [8] 生产经营及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强调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将按规定及时披露风险警示事项进展 [9] - 信息披露渠道明确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四大指定证券报刊 [9]
资金占用强制退市规则显威 2家上市公司如期清收近20亿元占用资金
证券日报· 2025-08-20 00:35
资金占用整改案例 - ST东时和*ST华微通过投资人代偿、股权转让等方式完成资金占用整改,合计清偿19.54亿元,解除退市风险 [2] - ST东时控股股东通过重整投资人代偿3.37亿元及债权转让0.50亿元,清收全部3.87亿元占用资金 [3][4] - *ST华微控股股东通过转让全部股权所得15.56亿元及分红款抵偿1105.93万元,归还15.67亿元本息 [4][5] 退市新规监管效果 - 退市新规将资金占用未按期偿还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设置严格整改期限形成强力威慑 [2][5] - 新规实施后累计8家公司通过多元方式清收超80亿元,化解规范类退市风险 [6] - 监管强调"退市不免责",中证投服中心通过代位诉讼追回太安退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本息5.72亿元 [6] 上市公司治理改进建议 - 需完善公司治理工具,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执法手段形成威慑 [7] - 事前防范建议推行独董一票否决权、建立资金流向监测系统 [8] - 事中监督需强化中介核查责任,事后应穿透追责并限制违规主体市场准入 [8]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新"国九条"明确整治资金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加强打击力度 [6][7] - 交易所修订退市规则后,资金占用整改案例显示政策有效性提升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