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601628)

搜索文档
招银国际:升中国人寿(02628)目标价至29港元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5:00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将公司今年、明年及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至2.99元人民币、3.23元人民币及3.67元人民币 [1] - 目标价由20港元上调至29港元 相当于预测今年股价对内含价值的0.5倍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财务表现分析 - 上半年纯利同比上升7%至409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下降31% [1] - 股息同比增长19%至0.24元人民币 增速快于净利润增长 [1] 行业与经营展望 - 保险服务费用波动性预计在第三季度或下半年缓解 [1] -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反弹及去年第四季度利率暴跌形成低基数 推动下半年保险服务业绩复苏 [1] - 第二季度纯利下滑属短期性波动 [1]
招银国际:升中国人寿目标价至29港元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 2025-09-04 14:57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将公司今年 明年及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至2.99元人民币 3.23元人民币及3.67元人民币 [1] - 目标价由20港元上调至29港元 相当于预测今年股价对内含价值的0.5倍 [1] - 评级为买入 [1] 财务表现分析 - 上半年纯利同比上升7%至409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盈利同比下降31% [1] - 股息同比增长19%至0.24元人民币 增速快于净利润增长 [1] 行业前景与波动因素 - 预计保险服务费用波动性将在第三季或下半年缓解 [1] -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反弹及去年第四季利率暴跌 为下半年保险服务业绩复苏提供较低基数 [1] - 第二季纯利下滑属短期性波动 [1]
永川监管分局同意中国人寿荣昌区支公司万灵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9-04 14:04
公司运营动态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荣昌区支公司万灵营销服务部获准变更营业场所至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学府支路27号 [1] - 公司需按规定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监管审批情况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永川监管分局于2025年9月1日正式批复同意营业场所变更申请 [1] - 批复依据为公司提交的《关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荣昌区支公司万灵营销服务部营业场所变更的请示》(国寿人险渝发〔2025〕173号)文件 [1]
南向资金年内增持前10个股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3:38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截至9月2日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规模达10002.21亿港元 创2014年港股通开通以来新高 [1] - 2024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8079亿港元 为2015年1271.77亿港元的6.35倍 [5] - 高盛将2025年南向资金预测规模从1100亿美元上调至1600亿美元(约1.25万亿港元) [5] 历史资金流动趋势 - 自2014年互联互通开通以来 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港股达4.7万亿港元 [5] - 南向资金每日成交额占比从初期5%升至当前36% 月度占比持续维持在30%以上 [6] - 2015至2023年净流入规模呈波动上升态势 2020-2021年达阶段高峰(6721.25亿港元/4543.95亿港元) [5] 资金配置方向 - 年内增持前十大个股包括阿里巴巴(净买入126.7亿港元)、腾讯控股、美团等科技与金融板块 [8] - 重点配置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互联网公司、高分红价值股及创新生物医药公司 [8] - 主动股混基金在港股配置比例达15.59% 较2024年末上升3.99% 为所有板块中最大增幅 [10] 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港股估值优势显著 且拥有大型科技股、新消费股等独特投资标的 [6] - 高股息标的提供稳定现金流 央行互换便利政策间接提振高息股表现 [6] - 政策红利与IPO市场升温增强市场活力 人民币国际化及中概股回归提升长期配置价值 [6] 市场结构影响 - 南向资金从散户主导转变为公募、保险、私募等专业机构主导 投研能力大幅提升 [9] - 内地资金交易占比持续提升 成为港股市场"稳定器" 增强定价影响力 [9] - 推动投资格局转向关注科技等高成长性板块 优化估值逻辑与宏观经济联动性 [8][9] 行业配置偏好 - 资金集中布局金融、科技及生物医药行业 金融股具稳定股息收益 科技股受益AI发展与低估值 [8] - 主动股混基金加仓方向为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 港股配置比例显著上升 [10] 市场展望 - 若美元指数进入贬值通道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 港股或迎来阶段性表现机会 [10] - 2025年港股处于科技创新与资金流入共振窗口期 具备估值修复与盈利改善双轮驱动潜力 [9]
A股保险股普跌,中国太保、中国人保跌超2%
格隆汇APP· 2025-09-04 11:25
保险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保险股普遍下跌 中国太保下跌2.54% 中国人保下跌2.24% 新华保险下跌2.13% 中国人寿下跌1.81% 中国平安下跌1.04% [1][2] - 中国太保总市值3623亿 年初至今涨幅13.76% 中国人保总市值3666亿 年初至今涨幅11.35% 新华保险总市值1935亿 年初至今涨幅28.68% [2] - 中国人寿总市值11068亿 年初至今下跌5.52% 中国平安总市值10354亿 年初至今涨幅11.74% [2] 技术指标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显示部分个股涨势良好 [2]
五大险企上半年投资成绩:股票配置“乘势跃升”,规模增长近29%
环球网· 2025-09-04 09:51
投资规模与增长 - 五大上市险企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投资规模达19.72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18.34万亿元增长7.52% [1] - 五家险企股票投资金额合计18464.29亿元,较2024年末的14345.71亿元增长28.71% [2] - 中国平安股票配置规模达6492.9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8.45% [2] - 中国人保股票配置规模达946.2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7.06% [2] 权益资产配置结构 - 中国平安股票及权益型基金配置比例达12.6% [2] - 中国人保股票配置占比从2024年末3.7%升至2025年6月末5.4%,基金配置占比持平于5.3% [2] - 中国人寿权益类金融资产占比20%,其中股票与基金配置规模分别为6201.37亿元和3507.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76%和14.4% [3] - 新华保险股票投资占比11.6%,高股息OCI类权益工具投资由年初306.40亿元增至374.66亿元,增长68.26亿元 [3] - 中国太保股票投资规模2831.25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1%,权益类基金规模611.66亿元增长16.11% [3] 投资收益表现 - 新华保险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452.88亿元,同比增长43.3%,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上升1.1个百分点 [5] - 中国人寿同期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较上年同期1223.66亿元增长4.2% [5] - 中国太保上半年总投资收益568.89亿元同比增长1.5%,总投资收益率2.3% [5] 下半年投资策略 - 中国人寿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等领域板块轮动,坚持"配置资产做稳、弹性资产做优"思路 [6] - 新华保险固收投资侧重超长期债权跨周期匹配,权益投资重视高股息股票及新质生产力方向 [6][7] - 中国太保固收投资加大长期利率债及ABS、REITs布局,权益投资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拓展私募基金及黄金等新渠道 [7] 行业配置方向与风控 - 险资采用"哑铃形"组合策略,同步配置高股息价值股(公共事业、银行、能源等)和新质生产力成长股(半导体、AI、高端制造等) [4] - 通过OCI账户会计分类降低市值波动对利润冲击,利用衍生品对冲风险并执行集中度限额管理 [4] - 行业面临市场波动、会计错配、流动性管理及投研能力四类挑战 [8]
以股息补票息 险企增配权益资产 每年入市增量资金或超6000亿元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4 08:38
核心观点 - 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全面提升 股票配置显著增长 险资通过增配高股息股票应对低利率环境 未来三年每年入市规模或达6000-8000亿元 [1][2][7] - 四家险企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 新华保险以33.5%增速领跑 投资收益成为主要驱动因素 [1][2] - 行业面临净投资收益率下滑压力 平均净投资收益率3.0%接近负债成本 存在利差损风险 [4][5] 业绩表现 - 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33.5% 中国人保265亿元增16.9% 中国太保279亿元增11% 中国人寿409亿元增6.9% 中国平安680亿元(剔除一次性因素后归母营运利润777亿元同比增3.7%)[1] - 新华保险投资收益187.63亿元 较2024年同期9.66亿元大幅增长1842% 主要源于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收益增加 [2] 资产配置变化 - 股票配置比例全面提升:中国平安10.5%(+2.9pct) 中国人寿8.70%(+1.12pct) 新华保险11.6%(+1.4pct) 中国人保5.4%(+1.7pct) 中国太保9.7%(+0.4pct)[2] - 行业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整体提升1.3个百分点至13.9% 配置余额较年初增加近4800亿元 [3] - FVOCI股票配置比例较年初上升1.3个百分点 为2023年以来最大增幅 FVTPL股票配置比例增0.3个百分点至5.5% [3] - 全行业股票配置比例达8.8% 较2024年末提升1.2个百分点 上半年增配额度达0.64万亿元 [3] 投资策略方向 - 重点布局高股息策略与成长板块 通过股息收益弥补票息收入缺口 [1][3][6] - 中国平安增配高分红股票作为"收益压舱石" 新华保险优化权益资产内部结构控制波动 [3] - 中国人寿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优质高股息股票 港股市场因新经济资产配置价值获得显著收益 [6] 行业挑战与趋势 - 平均净投资收益率3.0%接近3%左右刚性负债成本 部分公司股息收益率低于0.5% [4][5] - 78%保险资产负债成本位于3%-4.025%区间 增额终身寿险热销拉长负债端久期 [5] - 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增配权益资产1-1.5个百分点 对应6000-8000亿元入市资金 其中3000-4000亿元投向高股息股票 [7]
73家人身险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858亿
证券日报· 2025-09-04 08:14
行业整体表现 - 73家人身险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858.05亿元,同比增长约25% [1][2] - 52家公司实现盈利,合计盈利1900.77亿元,21家公司亏损,合计亏损42.72亿元 [1][2] - 行业净利润回暖主要受业务结构优化、降本增效举措生效及投资收益回暖驱动 [1][3] 头部公司盈利格局 - 平安人寿以506.02亿元净利润居首,中国人寿(403.30亿元)、太保寿险(206.58亿元)、泰康人寿(159.98亿元)和新华保险(143.34亿元)位列前五 [2] - 寿险"老七家"合计净利润1555.90亿元,占行业总利润八成以上 [5] - 11家公司净利润超10亿元,36家公司净利润低于10亿元 [2] 业务转型与成本优化 - 行业通过下调产品预定利率、推动分红型产品转型降低刚性负债成本 [3] - 中国人保首年期交规模保费同比增长25.5%,通过压缩趸交高成本业务提升新业务价值率 [4] - "报行合一"政策推动费用成本压降,实现经营提质增效 [4] 投资端表现与市场环境 - 资本市场回暖及利率中枢下行推动固收资产估值上升,贡献账面盈利 [3]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低位,行业面临"资产荒"压力,但稳增长政策落地预期缓解新增固收投资收益率压力 [5][6] - 长债利率持续上行,经济复苏预期下负债端与投资端有望同步改善 [6]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小险企在品牌、资金、渠道方面处于劣势,需聚焦细分市场提供特色化产品(如居家养老服务、健康险附加值服务) [5] - 行业呈现显著马太效应,存量客户竞争加剧背景下头部企业优势持续扩大 [5]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06:52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会议类型为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2] - 召开时间为2025年9月25日9点30分 [2] - 召开地点为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中国人寿广场A座二层多功能厅 [2] 投票安排 - 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2]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进行 [2]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9月25日9:15至15:00 [2] - 涉及融资融券、转融通等账户的投票需按上交所相关指引执行 [3] 会议审议事项 - 议案已通过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第八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 [5] - 第2项议案为特别决议议案 [6] - 第5项议案需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 [6] 参会人员资格 - 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有权出席 [9]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将出席会议 [9] - 公司聘请的律师及其他人员也将参会 [10][11] 会议登记方式 - 登记时间为2025年9月25日9:00-9:20 [12] - 登记地点为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6号中国人寿广场A座一层登记处 [13] - 法人股东需出示董事会决议复印件 [13] - 融资融券投资者需持证券公司营业执照及授权委托书 [14] 其他会务安排 - 与会股东往返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 [15] - 会议联系人为董事会办公室李先生 [15] - 联系电话为86 (10) 63631242 [15] - 电子邮箱为ir@e-chinalife.com [15]
发挥长钱长投优势险资系私募偏好大蓝筹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06:42
险资系证券私募发展 - 平安资管旗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完成登记,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3亿元,由平安资管100%持股,首期基金规模达300亿元,聚焦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的优质上市公司 [1]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批准三批,累计试点金额2220亿元,目前共有7家险资系证券私募获批,参与机构包括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寿险及人保资产等 [2][4] 险资系私募基金投资动向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基金新进成为中国石油A股第6大流通股东,持股2.17亿股,持仓市值约18.57亿元,同时新进成为中国神华A股第9大流通股东,持股5200万股,持仓市值约21.16亿元 [2]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1号私募基金位列中国石化第8大股东,持股3.05亿股,对应市值超过17亿元,并新进成为大秦铁路第4大股东,持股2.98亿股,对应市值超19亿元 [3] - 鸿鹄志远基金一期继续出现在伊利股份、陕西煤业和中国电信的前十大股东之列,持股数量较上一季度保持不变 [3] 险资系私募基金经营表现 - 鸿鹄志远基金一期截至6月30日总资产达571.12亿元,净资产556.84亿元,上半年营业收入12.03亿元,营业利润11.75亿元,净利润9.68亿元 [3] - 鸿鹄志远系列基金通过低频交易和长期持有方式获得稳健股息收益,投资策略聚焦公司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的大盘蓝筹股,以减少股价短期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4] 险资投资策略与市场作用 - 险资系私募基金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属性,以高质量发展理念看待资本市场,促进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4] - 险企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入市,有助于发挥险资长钱长投优势,支持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中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