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601988)

搜索文档
中国银行(03988.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APP· 2025-08-19 17:15
公司公告 - 中国银行将于2025年8月2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公司及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 [1] - 会议内容包括建议派发中期股息 [1]
银行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9.70亿元,中国银行等6股净流入资金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7:1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19日下跌0.02% [1] - 申万行业中有18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综合行业3.48%和通信行业1.87% [1] - 跌幅居前为非银金融行业1.64%和国防军工行业1.55%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618.30亿元 [1] - 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家用电器行业净流入21.75亿元且上涨0.87% [1] - 食品饮料行业净流入19.81亿元且上涨1.04% [1]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106.05亿元居首 [1] -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84.32亿元 国防军工/计算机/有色金属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银行行业表现 - 银行行业上涨0.13% [1][2] - 银行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9.70亿元 [2] - 行业42只个股中11只上涨 27只下跌 [2] - 30只银行股获资金净流入 6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银行个股资金流向 - 中国银行净流入3.80亿元且上涨2.02% [2][3] - 工商银行净流入1.91亿元且上涨0.53% [2][3] - 兴业银行净流入9272.80万元但下跌0.31% [2][3] - 宁波银行净流出7842.33万元且下跌0.86% [2][3] - 平安银行净流出6294.37万元且下跌0.17% [2][3] - 交通银行净流出3514.88万元但上涨0.94% [2][3] - 5只银行股净流出超3000万元 [2]
中国银行(03988) - 关於2025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二期)(债券通)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5-08-19 17:11
债券发行 - 2024年2月26日股东大会批准发行不超1500亿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3] - 2025年8月15日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二期)(债券通)[3] - 2025年8月19日该期债券发行完毕[3] 债券信息 - 本期债券为4年期固定利率债券,规模500亿元,票面利率1.93%[3] - 本期债券在第3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3] 资金用途 - 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提升公司总损失吸收能力[3]
中银消金变更股权获批,中国银行持股比例增至47.98%
财经网· 2025-08-19 17:09
股权变动 - 中国银行受让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3.558%股权 [1] - 中国银行受让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的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1.617%股权 [1] - 受让后中国银行合计持有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47.98%股权 [1] 监管批复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批准此次股权受让 [1][3]
中国银行(03988) - 公告-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08-19 17:04
董事會召開日期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BANK OF CHINA LIMITED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行」) (股份代號:3988) 中國,北京 2025年8月19日 公告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行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將於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召開董事會會議, 藉以審議及批准(其中包括)本行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 中期業績,及建議派發中期股息。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 於本公告日期,本行董事為葛海蛟、張輝、劉進、張勇*、黃秉華*、劉輝*、師永彥*、 樓小惠*、李子民*、讓•路易•埃克拉 # 、喬瓦尼•特里亞 # 、劉曉蕾 # 、張然 # 、高美懿 # 。 * 非執行董事 # 獨立非執行董事 ...
中国银行获批受让中银消金5.175%股权
北京商报· 2025-08-19 17:03
股权变更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批准中国银行受让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中银消费金融3.558%股权及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的1.617%股权 [1] - 中国银行受让后合计持有中银消费金融47.98%股权 [1] - 股权变更后中国银行对中银消费金融的控制权进一步增强 [1]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8月19日涨1.17%,中国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9 16:33
板块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整体上涨1.17%,领涨板块为中国银行[1] - 上证指数下跌0.02%至3727.29点,深证成指下跌0.12%至11821.63点[1] 个股涨跌幅 - 中国银行上涨2.02%至5.56元,成交量440.09万手,成交额24.30亿元[1] - 邮储银行上涨1.65%至6.15元,成交量163.76万手,成交额10.05亿元[1] - 农业银行上涨1.30%至7.02元,成交量544.43万手,成交额38.28亿元[1] - 交通银行上涨0.94%至7.51元,成交量150.34万手,成交额11.28亿元[1] - 工商银行上涨0.53%至7.57元,成交量338.52万手,成交额25.61亿元[1] - 建设银行上涨0.22%至9.16元,成交量136.50万手,成交额12.51亿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75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06亿元[1] - 中国银行主力净流入3.71亿元占比15.27%,游资净流出2.23亿元占比9.19%,散户净流出1.48亿元占比6.08%[2] - 工商银行主力净流入1.59亿元占比6.20%,游资净流出7956.88万元占比3.11%,散户净流出7914.63万元占比3.09%[2] - 邮储银行主力净流入8048.30万元占比8.01%,游资净流入248.56万元占比0.25%,散户净流出8296.85万元占比8.25%[2] - 建设银行主力净流出996.41万元占比0.80%,游资净流入429.31万元占比0.34%,散户净流入567.10万元占比0.45%[2] - 交通银行主力净流出2748.87万元占比2.44%,游资净流入39.21万元占比0.03%,散户净流入2709.66万元占比2.40%[2] - 农业银行主力净流出9270.56万元占比2.42%,游资净流入2127.08万元占比0.56%,散户净流入7143.48万元占比1.87%[2]
主力资金流入前20:四川长虹流入12.88亿元、中油资本流入8.85亿元
金融界· 2025-08-19 15:15
主力资金流入情况 - 四川长虹获得主力资金流入12.88亿元,位列榜首 [1] - 中油资本和拓普集团分别以8.85亿元和8.49亿元的资金流入额位居第二和第三 [1] - 赛力斯、御银股份、海立股份资金流入额分别为5.81亿元、5.50亿元和5.25亿元 [1] - 新易盛、国电电力、亨通光电资金流入额分别为4.57亿元、4.15亿元和3.94亿元 [1] - 工业富联、润和软件、塞力医疗资金流入额分别为3.91亿元、3.90亿元和3.89亿元 [1] - 诚迈科技、南方精工、拓斯达资金流入额分别为3.75亿元、3.57亿元和3.50亿元 [1] - 酒鬼酒、国轩高科、广东建科资金流入额分别为3.44亿元、3.40亿元和3.39亿元 [1] - 海格通信和中国银行资金流入额分别为3.37亿元和3.36亿元,位列前二十名末位 [1] 行业分布特征 - 资金流入前二十名涵盖家电、金融、汽车零部件、医疗、电力、通信设备、软件服务、白酒、新能源等多个行业 [1] - 家电行业代表企业四川长虹获得最高资金流入 [1] - 金融行业中油资本和中国银行分别获得8.85亿元和3.36亿元资金流入 [1] - 汽车产业链企业拓普集团和赛力斯分别获得8.49亿元和5.81亿元资金流入 [1] - 医疗行业塞力医疗获得3.89亿元资金流入 [1] - 电力行业国电电力获得4.15亿元资金流入 [1] - 通信设备行业亨通光电和海格通信分别获得3.94亿元和3.37亿元资金流入 [1] - 软件服务行业润和软件和诚迈科技分别获得3.90亿元和3.75亿元资金流入 [1] - 白酒行业酒鬼酒获得3.44亿元资金流入 [1] - 新能源行业国轩高科获得3.40亿元资金流入 [1] 数据来源 - 数据统计截至8月19日午后一小时 [1] - 信息来源为金融界,作者金股通 [2]
看好股息和利润率,摩根大通看多中国银行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8-19 14:31
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股有望在下半年继续上涨 得益于净息差稳定 手续费收入增长和高股息回报 [1] - A股银行板块可能上涨最多15% H股银行股有望攀升8% [1] - 银行股成为追求稳定收益投资者的避风港 香港上市中资银行指数今年已飙升约25% [3] 股价表现与股息回报 - A股银行股今年平均股息收益率预测约为4.3% [1] - 充足的流动性和疲软的宏观背景有利于资金流向高股息股票 [3][4] - 在当前收益率普遍下降环境下 银行股4.3%的股息率显得尤为吸引人 [4] - 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正积极寻求更高回报 银行股成为理想选择 [4] - 银行板块是上证综指创十年新高的主要推动力 [4] 业绩增长动力 - 银行收入和利润增长将在下半年环比改善 [5] - 主要得益于净息差好转和中间业务收入适度复苏 [5] - 降息周期接近尾声 下半年或2026年可能还会有一到两次额外降息 [5] - 净息差有望稳定并逐步改善 提升银行整体盈利能力 [5] 个股评级与偏好 - 交通银行A股和H股从"中性"上调至"增持" [5] - 平安银行从"减持"上调至"中性" [5] - 招商银行被列为A股银行股首选 理由是可观的股息收益率和对资本市场更高的盈利敏感性 [5] - 具备多元化收入来源和稳健分红政策的银行更受青睐 [5]
特稿|消失的信用卡:从“跑马圈地”到“潜行”创新
华夏时报· 2025-08-19 13:21
信用卡行业现状 - 银行通过"办信用卡送自行车"等促销活动刺激发卡 现场可办理多家银行信用卡 标价近3000元的自行车需办理13张卡方可领取[2] - 信用卡发卡量连续十个季度环比下滑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降至7.21亿张 较2022年高峰期的8.07亿张减少8600万张[4] - 信用卡不良率攀升至2.33% 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1239.64亿元 同比增长26.31% 占应偿信贷余额1.43%[5] - 2025年以来超40家信用卡分中心获批终止营业 部分银行一天内关闭6家分中心[6] 行业竞争与成本 - 信用卡推广成本从零上升至单卡200元 员工需自掏腰包购买礼品进行联合展业[4] - 睡眠卡占比高达30%以上 2022年监管要求睡眠卡比例不得超过20%[14] - 银行批量停发近百款联名信用卡 多为发行量少、活跃度低的低效卡种[7] 历史发展轨迹 - 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首张信用卡"中银卡" 需预存金额使用[8] - 1995年广发银行推出首张符合国际标准的VISA信用卡 实现"先消费后还款"[12] - 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 次年发卡量猛涨3倍至400万张[12] - 2009年信用卡发卡量达1.85亿张 较2003年增长46倍[13] - 2022年信用卡数量达峰值8.07亿张 人均持卡0.57张[13] 数字化转型与挑战 - 移动支付兴起导致信用卡使用率下降 支付宝花呗用户达6500万90后[16] - 信用卡应偿信贷总额8.71万亿元 仍为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的5倍[18] - 银行探索数字化运营 通过大数据实现"千人千面"精准营销[18] - 透支利率市场化政策落实不力 仅少数银行推出优惠利率产品[21]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注重支付体验和服务质量[20] - 技术驱动创新 探索大模型、AR等新技术应用场景[20] - 通过产品细分和差异化权益满足不同客群需求[20] - 信用卡仍保持"支付工具+信贷载体+消费渠道"三位一体核心价值[19]